重生: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47~1963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532759934
作者:(美)苏珊·桑塔格 著,(美)里夫编
页数:408页

作者简介

桑塔格日记首次公开出版;一部宛如浓缩的欧美断代文化史的名人日记
自《反对阐释》开始,每一本桑塔格著作的问世,都是美国一次重大的文化事件。这种现象,甚至到桑塔格死后都在延续。许多有关她生平逸事的著作在她逝世后陆续出版,而所有这些在桑塔格身后出版的著作中,当属桑塔格日记的出版最令人期待与激动。苏珊•桑塔格身后留下了近100个日记、笔记本。
2008年12月,在她去世4年后,由其子戴维•里夫亲自整理的三卷本桑塔格日记首卷《重生》出版,世人终于得以窥见私人日记中那个真我的女斗士。
1947至1963年,这16年,正是桑塔格从一个花季少女成长为一个青年作家以及单身母亲所走过的历程。其生命的中心内容就是不顾一切地去经历:如饥似渴地去阅读,竭尽全力地去理解。日记中的内容都是高密度的、省略性的、跳跃性的,有大量的摘抄、无穷无尽的书单、关于写作的想法、与不同时期友人的关系,以及详尽的自我分析。

内容概要

苏珊•桑塔格(Susan Santag,1933—2004),美国作家、评论家、女权主义者,当代西方最引人注目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一位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的公众良心”、“大西洋两岸第一批评家”。


 重生: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47~1963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8条)

  •     翻了几十页,在日记本上写了好几篇。这就是我理想的日记的样子,而现在我日记本上写的全是流水账。最近在学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所谓灵魂的三个部分理性、欲望与意气。加上历来所学的努力刻苦之类的励学故事,对自己整日躁动的欲望甚是绝望,觉得自此便“长而无述”。然而看桑塔格的日记,其情感生活与常人别无二致,去酒吧、与男女亲热上床,丝毫不见其作为学者有什么“超脱”与“理性”之处。49年8月3日,这是桑塔格大概16岁,她记道:“寂寞——想做爱可以接受任何人正常做爱,只要长得不丑,爱我+对我忠实……”这与我们平日寂寞时的想法何其相似!而桑塔格敢于正视自己的所有,不论是情感还是学术,因此她的生活是整全的。而她的日记所吸引我的正是这种整全。其中看到桑塔格写到她与一男子AL的交往。“我们什么都聊,从巴赫的康塔塔到曼的《浮士德》,从实用主义聊到双曲函数,从加州大学劳动学院聊到爱因斯坦的弯曲空间理论……迷惘还有懒惰还有阳光还有事物还有睡觉还有音乐,这一切的一切……”甚是羡慕这种畅快的聊天,似乎我已很久没有过了。
  •     1963年苏珊·桑塔格的小说处女作《恩主》问世,那一年,她刚好三十岁。与日后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给人们的强大、彪悍、入世、咄咄逼人的形象不同,如果凭小说来推测其作者,苏珊·桑塔格应该是一个极端敏感、内省、甚至有些自闭的人。苏珊·桑塔格这样评价自己的小说:“《恩主》探讨某种遁世的天性,事实上是非常虚无主义的——一种温柔的虚无主义。”其实探讨的还有死亡,而谁都知道,死是彻底的虚无,对于死亡的思考可以说伴随了苏珊·桑塔格的一生,多年以后,苏珊·桑塔格干脆写了一本小说《死亡匣子》,把死亡彻底审视了一番,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本格里耶与爱伦·坡作品的混合体。桑塔格为何有遁世的想法,她在试图逃避什么,她为什么对死如此迷恋?这一切可能只有在最能揭示其内心世界的文本里找到答案。苏珊·桑塔格死后,她的儿子戴维·里夫将她生前来不及整理的日记与笔记编辑出版,巧合的是《重生——苏珊·桑塔格日记与笔记》第一卷截止也刚好是1963年。桑塔格自己在日记里说:“在日记里,我不只是较之对任何人更加敞开心扉,我创造我自己。”,她的日记和笔记不仅展示了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为解开其小说密码提供了一把方便的钥匙,虽然这一切并非出于苏珊·桑塔格本人的意愿。1947年至1963年苏珊·桑塔格从一个楚楚可怜的少女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作家,她同时完成了自我塑造与自我成就,而自此以后,她慢慢走向辉煌几乎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在这段时期也经历的重大事件有,中学毕业、考入加州大学伯克里分校、转入芝加哥大学、结婚、生子、欧洲求学、重返美国,而对其内心世界形成最大影响的事件无疑是与H(哈丽雅特)的相遇、与菲利普·里夫的婚姻以及马不停蹄的阅读与思考。1947年,苏珊·桑塔格14岁,你很难想象,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心智竟能如此的成熟,在第一篇日记里,她就在思考人类的一些终极问题以及人生的一些重大问题,而大多数女孩子在这个年纪或许还可以偶尔在妈妈的怀里撒撒娇。比如她得出结论“没有人格神,也没有来生”、“人与人之间唯一的区别在于智力”、“思想打破人生的平淡无奇。”,可以说对人类终极问题以及人生重大问题的思考伴随了苏珊·桑塔格的一生,而她独特的人生经历、丰富的阅读、出奇的勤奋,最终使她在即使是最优秀的作家与思想家里也鹤立鸡群。但对世界的好奇怎么也抵挡不住青春萌动时期身体本能的冲动,是哈丽雅特彻底点燃了她的身体并最终给了她深深的伤害,是她与菲利普·里夫的婚姻让她看清了婚姻的本质并给了她另外一种伤害,而这一切都深深地影响了她的创作,这些在《恩主》里的那些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多年以后,她都在回过头审视着她在爱情和婚姻战场上的一片狼籍。苏珊·桑塔格在1958年2月20日的日记里写道:“爱是什么代价?我现在根本不喜欢我沦入的角色,也不喜欢她(指哈丽雅特)那标志性的轻薄的性施虐狂行为。在过去的几天里有好几次,我简直都快要抓住她的双肩拼命晃动。我想抽她——不是要灭她,也不是要把她消除,而是要强迫她关注我,如果有必要带着恨也行,强迫她结束这种住在一起却身心分离的愚蠢做法……”关于爱情带带她的伤害,她在1960年8月8日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恋爱伤人,恋爱就像让对方剥下你的皮,而且知道对方随时都可能拿着你的皮,从你身边走开。”如果你读过王尔德的《狱中记》,你就知道,那个花花分子给王尔德带来了怎样的伤害并最终彻底毁了他。苏珊·桑塔格一定体验了王尔德曾经经历的那些极端体验,她没有被击倒,是奇迹,也是因为她即使在最痛苦、消沉的时候都没有忘了自己的最终使命。虽然她与哈丽雅特的性与爱给她造成了深深的伤害,她其实应该应该感激这种伤害,因为正是这种伤害,使她获得了重生,在不同年月的日记里她分别这样写道:“一旦我们以性的方式生活,性就是唯一一样死神无地阻止我们得到的好东西。过了一年的性福生活死去,并不比过了30年这样的生活后再死更悲伤。”,“性高潮中,我有着想写作的强烈欲望。达到高潮不是拯救,而更是我的自我的诞生,我找到了自我才能写作。”。可以看出,她不仅把性提到了与她的写作同等重要的高度,而且认为它们是相互依赖并且互激的。而对于婚姻,虽然也是她自由恋爱的结果,她可是没有一句好话,比如她说,“谁发明了婚姻,谁就是最有才的折磨人的人。”、“我们的婚姻就是一系列轮流的牺牲”、“我们的婚姻的存贮中没有留下什么大的、无拘无束的情感的姿态——我们之间越来越不满+依赖越来越少。”抛开苏珊·桑塔格神一般的形象,其实她所经历的性与爱,婚姻与芸芸众生、凡夫俗子并无二致,她能走出爱的伤痛、婚姻的阴影自然得益于她的志向高远,二十岁刚刚出头,她就宣称“除了懒惰,什么也无法阻止我成为一个作家。一个好作家。”、“我的‘我’渺小,也太清醒。好作家是咆哮的自负者,甚至自负到愚昧的地步。”她后来的一系列成就兑现了当初的誓言,只是人们常常会忘了她虚无的温柔背后,有过怎样的困苦与挣扎。========发表于2013年6月25日《法治周末》http://www.legalweekly.cn/index.php/Index/article/id/2979
  •     “日记是我表达自我感觉的一个媒介,它再现的是情感上和精神上独立的我。”抱着这种态度,SS在日记里释放出另一个自我,率性、真实、焦虑、痛苦。她讨厌可怜、脆弱、多愁善感,一再思考“我怎么才能帮我,让我变得残酷”,最后却成了感情上乞求最多的一个。这种内在的紧张敏感内疚,反过来又助长了她外在的攻击性。但是面对他人,我想,她一定又是极为克制的,甚至显得冷酷无情。作为记忆的一个助手,这本日记是流水日常,是书单,影集唱片集。但同时更是病历,是一个手段,一个又厚又长又钝的工具。她既是医生,也是病人,在自我解剖的过程中耗尽自我。每一个寻找自我,苦苦挣扎的人都能从中寻得共鸣。她说“我永远都在别人对我的看法中寻找自己的定位。”这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常有的那种阶段。卢克莱休在描述当人成为一种内心冲突的受难者的时候,是怎样地力图逃避自己并且枉然无益地想换个地方以求解脱之后就说道:就是这样每个人都想逃开自己———而这个自己,说实话,他怎样也逃不开;与自己意愿相反,他还是紧紧抓住机他;他憎恨自己,因为他老不舒服,但却不能认识他的病痛的原因;是的,只要他能清楚地认识了它,那么,每个人就会把一切别的都抛开,而首先去认识万物的本性,因为这里成为问题的,不是一个人的一朝一夕的境况,而是永恒时间中的境况,在人们死后那全部时间之中他们所将要度过的那种境况。最私密被披露,D说:于文学之危,于道德之险,均不言自明。但他知道母亲热爱这些。至少他是爱她的,懂她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发现一个高逼格女知识分子,加上性,就差不多完美了....
  •     爱思考有见解。对于生活婚姻的一些思考引人思考。SS读书看片之多范围之广令人自叹弗如。部分可以参考做书单。涉及哲学类的看不大懂。
  •     绿色的一本,购于2014年7月,考研前夕。
  •     非常可爱,野心勃勃。对自己同性恋身份的焦虑和成为一个作家自我成全/自我教育强烈的决心
  •     读别人的日记就好像在窥探,怀着一丝隐秘的好奇和不为人知的羞耻,当然,同时察觉到自己的无知。
  •     太多加号+
  •     她读著作时,我还在玩泥巴。 不过这本书是真的很好看,一个活生生的桑塔格。一个弦绷得很紧,从来都不肯放松的桑塔格。 (有一种看别人内心最深处最隐秘处的快感和痛感[捂脸])
  •     有种偷窥别人生活的变态快感……桑塔格应该是不希望私密心事被放在可被公开阅读、分析研究的印刷纸上的吧。日记的属性(比如说叙述的非逻辑性、写作时间不固定性、增改的随意性)决定了这不是一本适宜出版的读物,更感兴趣的是桑塔格在文学研究上的心路历程,而不是私密的性取向和情感纠葛。很遗憾,日记记录的大部分是和桑塔格卓越成就无关的琐碎生活。
  •     读着读着 总是会想到邱妙津的蒙马特遗书
  •     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重生
  •     40w 1st 重生 十月第一本满分文 很久没熬过大夜了
  •     SS在日记里坦诚如白纸 对性取向的逃避 婚姻的悔 对自己天才的认知 对性的追求
  •     49年6月4日:肖斯塔科维奇钢琴协奏曲,斯克里亚宾前奏曲,弗兰克D小调交响曲,普罗科菲耶夫第五交响曲,巴赫B小调弥撒,配乐做爱!多斯文哦!
  •     闲来没事读一读还是挺有意思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坚持读的书,看的电影和演唱会,很多我们看起来非常“文艺”的事情对于西方世界的文艺青年是非常普通的。以及她在情欲,爱情和亲密关系之间的挣扎。即使是才女也会受婚姻的摧残那。以及,她真的太年轻,太早慧了。
  •     很多思考总结都具有参考价值。
  •     看到青春少女對性愛與知識無限的貪婪,對深陷愛情與婚姻的泥潭的困惑。崇尚這位女作家的才華智識和勤奮,無法認同她基本的世界觀。
  •     她注定在这世上留下印记。
  •     重生是在不断塑造自己的认知的过程,苏珊的日记比较散乱 每每看到大量的摘抄和引用以及长长的书单 再粗略一算她当时的年龄 仍觉得惊讶 总算知道了她自小就是一个善于自省和规划 并且非常有主见的人 以及与生俱来的对知识的热爱
  •     读完以后五味杂陈。作为写了8年日记的人,感觉死之前应该烧掉所有日记,毕竟它只对我有价值。千万不能像桑塔格那样卖了,更不能像卡夫卡对待自己的作品那样,让朋友帮忙烧。最大的疑问是:桑塔格到底睡不睡觉?不是忙着思考焦虑听讲座小说,就是看书看电影谈恋爱做爱什么的,有时间睡觉吗?
  •     喜欢桑塔格的人应该要看看,因为我没先看过她的其他著作,所以看起来有点莫名其妙。但是不难看出,这是个天才,在你我都在嗷嗷待哺的年龄桑塔格已经在知识的海洋徜徉已久,吸收了诸多养分,比你我尔等都开智地早。我也相信已她的这种脑容量已经自我写作风格的养成,其他的书籍肯定是很棒的,有机会会看看。
  •     反观自己
  •     苏珊桑塔格的日记和笔记过于随意,没有纪德的日记有魅力。
  •     3.5吧,神经质的絮叨 婚后两年没日记(儿子说可能是丢失或者被处理掉了
  •     (1)她能重塑自己,我们都能重塑自己(2)年轻的桑塔格,她正自觉而坚定地致力于塑造她所向往的自我(3)力量,力量才是我想要的。不是去忍受的力量——这个我有,结果它让我变得软弱——而是去行动的力量。(4)记住。我的无知不迷人。知道花卉的名儿,比小姑娘似的承认我对自然一无所知要好;方向感好,比描述我如何常迷路要好;果断、任性比礼貌、屈服、听从他人的选择要好。(5)我要能忍受独处,并发现独处富有滋养——而不只是一种等待。(6)我放弃的唯一东西就是放弃的能力、退缩的能力:接受一成不变、接受知识。(7)我用书籍来浇灌我苍白的心灵(8)我不只是相信我自己的生命的价值:在各种虚假+绝望之上,有自由+超越。人能够了解自己没有经历的领域,对从未被给予过的生活选择一种反应,创造一种非常强大+富有成效的内在性。
  •     这一部分的日记显然少女情怀总是春,但是这个春又非同一般。
  •     怎么有这么年轻的智慧!!!我真的好buy这种很琐碎随意又没有逻辑的日记属性。爱/性/婚姻/写作/书单/阐释/出柜/电影/本我。
  •     给我带来很多新想法
  •     早慧少女可以有多早慧!
  •     挺坦诚的。
  •     犹太教与神秘之物;身体;对自我感情与感觉的感受力;反智;作家与批评家;美国性;同性恋;自我确定与他人;
  •     翻开书的时候激动,越往后越乏,感觉后来就是乏味和无所看,是生活的经历,还是现实的庸俗化
  •     大年三十的下午读完,一切都很正常,我也不必过于排斥自己的不正常
  •     窥视感
  •     三星半I must change my life so that I can live it, not wait for it.“我几乎从来没有梦到戴维,我不怎么想他。他极少侵入我的幻想-生活之中。和他在一起时,我全心全意、毫不含糊地爱他。我离开时,只要我知道他得到很好的照顾,那么,他很快就退去。在我爱的所有人当中,他最不是精神上的爱的对象,而是非常强烈的真实。”“总有一个人是两人关系的历史学家。”“我的图书管理员心态:无力把任何东西扔掉,发现所有东西(尤其是文字的)‘有趣’+值得收藏。”
  •     开阔了对日记的认识。。此外。。
  •     真的是写给自己看的日记,日记就少不了杂碎,大部分没有可读性
  •     桑塔格在笔记里好坦诚,想来她是不介意它们被发表的吧,很钦佩她的学识 也钦佩她对自己敏感、脆弱、欲望的诚实,希望自己对文学艺术音乐能像她一样全情投入、废寝忘食
  •     我们又聊了一会儿,就在我完全意识到我要她时,她也知道了…… 紧贴着她、她身体的重量压在我身上,她的吻和双手的爱抚,这时候,一切绷紧的东西,一切让我胸口疼痛的东西,全都烟消云散、不见了踪影…… 当时,一切我都清楚,现在,我也没有忘记…… -桑塔格女士的出柜宣言
  •     燃鹅窝全程只关注了百合线(´_ゝ`),还有哪天出名了一定要把豆瓣注销掉,太羞耻了|д`)…【书是一堵墙,我置身于它的背后,人家看不见我,我看不见人家。电影也是一堵墙。只是我和其他人坐在它的面前。不过,电影不像书那样在文化上有可商量的余地。书是一堵墙,一个堡垒,它以后也可以变成弹药,向别人——墙那边的那些我将与之讲话的人——开火。
  •     真爱粉读到此书真是大快人心阿哈哈哈!送给自己2014年的生日礼物,今天又读了两遍!大胆+冷静+犀利+神经质=读不尽的桑塔格
  •     仔细读,这可比爱玲姑姑惊世绝艳多了。20161018。自我的认知,多么重要。
  •     很佩服她对自我的坚定,即使途中有过迷茫、挣扎、甚至想放弃,但她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
  •     看完想重拾日记,为了理解,为了自我审视,也为了那些当下想记住过后却会淡忘的时刻。记忆也是重要的一部分的我呀。过去两年的日记中,有许多的软弱、自欺欺人与无谓的勇敢,今后争取更坚强成熟些。新颖师说,你的性格好像太喜欢自我审视了,这也不太好~(也许我总是觉得当下的自己不够好吧
  •     “记下今天所有让人恶心的浪费,这样我就决不会放自己一马,也决不会与我下一个个明天妥协”
  •     有点幻象崩塌的感觉。我只愿意记住在文学领域的桑塔格,她的感情世界糟得就像一团乱麻
  •     太私人化,不好读
  •     不得不说,还是最喜欢情史,性事以及书评!毕竟,用这本日记最后一句话来说:知识的“渴求”就像性渴求。(捂脸。桑塔格太天才了,也想要一个(天才)女友呜呜呜。
  •     时间是每一个人都要完成的旅行,而思维和感情在空间上的无序交错又是分分秒秒在经历的考验。不仅仅满足了我们对一颗少女之心的窥探欲,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在坚守这无可奉告的处世法则中聊以慰藉。
  •     神话的剥离。
  •     晦涩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