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革命交织的近代中国

出版日期:2016-5-1
ISBN:9787300188877
作者:沙培德 (Peter Zarrow)
页数:480页

作者简介

为理解中华民国,本书并不采取直线叙述,而是以专题章节的形式提供对于中国转型这一中心主题的深度阐发,再将它们综合起来,编织入整体的叙述。尽管本书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推进的,但是每一部的各章都用一种更为聚焦的方式考察那几十年中的特定方面:政治、社会关系、思想、外交、经济以及其他主题。因此,本书避免单一的故事线索,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反教科书的作品。将其抟为一体的是贯穿这一时代内外的一系列重复出现的主题。通过检查不同颜色的丝线,我们就可以看到外衣是怎样织成的。
在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与20世纪的最初几十年中,在外国干涉、战争与经济紊乱的情况下,中国古老的王朝政治制度以及支持它的社会结构瓦解了。成百上千万的中国人为了生存——为了自己与家族(有时是民族)的尊严——而努力奋斗。民族本身也有待构建。如我们将看到的,尽管长期以来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中国认同的版本,但正是在20世纪初,知识分子与激进行动者首次试图通过混合种族、文化与历史等观念来界定中华民族。这些令人兴奋的观念触动了受教育阶层与城市群体的心弦,最后,它们还传布到了农民阶级之中。与此同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宣告帝制就此结束,并在随后试图建立一个共和国。清朝是以汉民族主义的名义被推翻的,满族统治者被视为外国侵略者——他们在两个半世纪之前突然冲出了东北森林,征服了中国。1911年前,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清朝不过是前后相继的二十多个皇室中最近的一个,其“正统性”可以被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像之前的所有王朝那样,清廷以其自身而非人民的名义实行统治。
在王朝最后的那些年中,这让越来越多的人难以容忍。他们想要一个代表国人利益的强大政府。由此,1912年建立的中华民国将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联系在了一起。对受过教育的群体——如数量日渐增加的学生、军人、专业人士以及商人——来说,这些理念既是奋斗的目标,又是他们之间互相争夺的对象。到20世纪20年代,城市工人与许多乡村社群也已经成了举足轻重的政治行动者,他们也迫切要求实现自己的社群与正义理念。民族主义将那些算得上数或应被算上数的人群重新界定为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它唤起了对一个问题的注意,那就是一个软弱且四分五裂的中国如何保卫自己抵抗外国自19世纪以来的威胁。而它不可避免地与社会正义——权力与财富在中国内部如何产生与分配——的问题缠结在了一起。
因此,建立某种新政府的斗争就关涉到政治共同体成员如何作为——哪些成员应该有什么样的权利与义务。这与建立强大国家以抵抗外国威胁和直接侵略的迫切需要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在这几十年中,战争肆虐,没有哪个城市、村庄或家庭能不受其影响,且它又与新权力源及其反对力量的出现关系巨大。在摧毁旧社会结构并为新权力竞逐者的出现开辟道路方面,外国帝国主义与赤裸裸的侵略、内战、地区与宗族暴力以及匪患都发挥着作用。在这几十年中,中国还被进一步拖入世界经济之中,这促进了城市化(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并为新的文化交互与社会变革开辟了道路。
在这几十年中,几乎所有的政治运动都以民主为名义,而民主自然在不同时间对不同群体意味着不同的东西。民主有时意指选举制度或实行选举的保证(以西方人最为熟悉的方式),不过,它还意指各式各样的群众动员以及从公民权到经济安全等种种权利制度。在20世纪的头几十年中,新社会群体——例如妇女、工人、商人、少数民族以及各种“爱国者”——要求在政治上发出声音。城市精英在挑战王朝权力以及随后反对自封的建国者时,都既用民族主义又用民主主义来正当化自己的行动。在工人与农民之中,民主、社会正义与民族主义也变成了强有力的潮流,塑造着长期革命斗争的进程。中国革命者反抗着传统习惯与道德的重负,同时也与民国时期新出现的掌权者作斗争。
因此,“民族”与“民主”的概念就成了竞争中的社会与政治群体的斗争舞台。同时,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标志就是国家建设的努力与实验,这种努力与实验宣称能加强国家力量且创建民主,而事实上通常是通过创建民主来加强国家力量。然而,在像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女性主义以及(就此而言)民主主义这样的社会运动中可以看到的解放与乌托邦冲动也可能受到了限制,理由则是国族统一以及抑制对国家或法团权力的阻抗。中国民族主义是通过面对外国的频繁干涉与侵略的耻辱感塑造出来的。领导者与人民都同样尽力试图恢复历史上的伟大。他们将中国理解为一片有着古老荣光的土地。而为了生存与发展,它需要新的制度。首要的则是新的公民,他们会被像学校、法律、兵役以及国家宣传这样的共同制度塑造为一个有凝聚力的整体。本书的绝大部分就是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追索这些尝试——教育普及化,语言标准化,改造法律制度,并一般性地加强政府。
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可能互相冲突。领导者批评说民主会带来不统一与无效率。政府的批评者不得不为他们的爱国心辩护——尽管他们可能同样因为政府不能保护民族利益而攻击它。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中间互相冲突的成分是不可能被否认的,不过同时,它们间的联系并不仅仅是虚假造作或白日梦。在竞争性民族国家体系中,民族国家的逻辑完全以对人民的动员为基础。对旧式的王朝国家来说,只要人民交了税,它大体上就满足于让他们自行其是,而新式民族国家则需要他们热忱的合作。本书考察了中国奋力创造公民的过程。那么,被理解为是权利与义务结合的公民权就同样是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的结合。民族主义要求创造公民——认同于政治共同体的人民。作为一位公民,在那个共同体中也就有自己的一份。在此类政治问题之外,本书还考察针对家庭、欲望、性关系、休闲以及身体本身(例如如何出行与着装)——它们承载着公民权以及其他许多问题——的态度变化。
本书混合性地借鉴了社会科学、文化研究以及实证历史主义的方法论,以集中探讨这些主题。我所设想的读者无须对中国有任何了解,不过要乐意在少数广为人知的事件中扑腾,并要间或游入深水之中,考虑这些事件的原因、方式以及潜在的替代性选择。

书籍目录

序言
致谢
第一部通向革命之路(1895—1919)
第一章儒家激进主义的兴起
制度变革的要求
政治语境中的儒家激进主义
文化语境中的儒家激进主义
意识形态革命
第二章1911年:历史与历史叙述
作为序幕的辛亥革命
作为阶段的辛亥革命
作为保守社会变革的政治革命
清朝的结构性崩溃
革命氛围
第三章清朝覆灭过程中的观念与理想
帝国与国家
民族主义与国家建设:梁启超
汉民族主义:种族与革命
第四章从军事独裁者到军阀
早期民国政治
外交与君主制
军阀主义与军阀时期(1916—1927)
军阀主义的动因与影响
第五章乡村社会状况
乡村生活的基本样式
乡村社会的解体
农民:抵抗、造反与革命
定义
第六章城市社会变化
城市发展:市民社会与资产阶级
新兴社会力量:工人
新兴社会力量:学生、妇女
第七章知识分子、民国与新文化
立宪主义、联邦主义与改革
新文化运动
孔教在现代中国的命运
民国早期的无政府主义与社会主义
第二部民族主义与革命(1919—1937)
第八章五四运动中的政治与文化
五四运动(1919—1921)
帝国主义与自由主义
五四运动的政治意义
文化革命与社会变革
现代国家与变革的限度
第九章国家认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正义
“问题与主义”、自由主义与马列主义
“科玄”论战与现代中国保守主义
无政府主义者与共产主义者:界定马克思主义
五四话语中的共同主题
第十章政党政治的兴起
广州与早期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与第一次国共合作
“五卅”运动(1925年)
第十一章国民革命中的意识形态与权力
意识形态与国民党
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激进主义:农民阶级
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激进主义:妇女
第十二章北伐与蒋介石的崛起
北伐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国民革命与权力的巩固
第十三章南京十年(1928—1937):国民党时期
南京十年的国家建设
蓝衣与新生活:国民党的法西斯主义?
经济、国家与社会
正当性、民族主义与异见
第十四章农民与共产党人
求生存:中国共产党
中央苏区
富田事变与游击战的经验教训
知识分子与对群众的发现
第三部战争与革命(1937—1949)
第十五章抗日战争(1937—1945)
日本侵华
战争中的国民党人
战时的重庆与南京
第十六章毛泽东、毛泽东主义与中国共产党
走向1949年的毛泽东主义
整风
群众路线
第十七章革命与内战
政治抗争与内战
共产党人与农民(1937—1946)
农民与政治:激进化
结语
索引

内容概要

沙培德 (Peter Zarrow) 教授,1953 年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曾任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现为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对中国近代无政府主义的起源与演变、晚清至民国的知识与政治转型等问题有专精研究。已出版英文著作Anarchism and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0),China in War and Revolution, 1895-1949 (London: Routledge, 2005),After Empire: The Conceptu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State, 1885-1924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Educating China: Knowledge, Society, and Textbooks in a Modernizing World, 1902-1937(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发表中、英文专题论文近四十篇,书评及书评论文近六十篇,在海内外中国近代史学界有广泛影响。


 战争与革命交织的近代中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害怕被发现的是抄袭(plagiarization);被发现会开心的是致敬(Hommage)没被发现可糟了的是仿效(Parody)原著姑且可以代入上述情况,但是译本被发现的话算是什么情况呢?第十五章 抗日战争(1937-1945)The War of Resistance,1937-1945译本p354原著p299译本p354 :原著根本没有对特意引号标注的“围剿”与特意引号标注的“追剿”的任何表述方式。该页出现了两次原文无中生有的引号“围剿”、引号“追缴”。后页地图注释仍插入“围剿”一词。Jiangxi Soviet “江西苏维埃“, 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其临时政府于1932年4月15日正式对日宣战。此处被特意翻译成“中央苏区”,后文延续这一译法。“mythology“ 即神话,或比喻意义上的“迷信”之意,此处被翻译为“宣传”。后文这一“共产党的宣传”的特别翻译被一脉继承,实际是“共产党创造的神话”。p355:译本:此时,毛泽东的部队只剩下15000人, 张国焘则拥有80000人,对北上与南下战略方针产生了争论。原著应为:此时,毛泽东的部队只剩下15000人, 张国焘则拥有80000人,权力斗争随之而来。【此处地图的翻译标注有“满洲国”(埋个伏笔),此处“沈阳”应为“奉天”。】p356:译本:长征的终极意义在于传奇性与正当化。原著应为:长征的最终意义在于塑造神话与正当性/合法性。The eventual significance of the Long March lay in mythology and legitimation.P357:原著p301【译本“第二统一战线”的“第二”失踪,且在后文中延续失踪。亦即“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思中彻底回避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此处“讨伐失败”亦失踪。。】译本:东征向许多人表明了共产党人是值得重视的。原著应为:虽然讨伐以失败告终,这次讨伐对许多人来说证明了共产党人必须被严肃对待。译本:张学良被日本人赶出了东北…… 张学良以及他的部队真正想的是打回东北老家。因此,他相当能接受共产党人的倡议。原著应为:张学良被日本人赶出了满洲…… 张学良以及他的部队真正想的是回满洲。因此,他在感情上相当能接受共产党人的交涉。【原著中的“Manchuria”(满洲) 一律被翻译为了“东北”,后文延续这一特别翻译。名正言顺说来,“满洲=东北”的话术并不感觉正常。。后文中出现的满洲国,不以“伪满洲国”的说法出现,而是特意引号“满洲国”。】p358:译本:蒋介石一直否认他在西安接受过任何条件,不过,他似乎可能就停止“剿共”做出过口头承诺。原著:Chiang forever denied that he agreed to terms in Xi'an, but it seems likely he made an oral promise to ease up on the Communists. 蒋介石永远否认自己在西安同意过任何条件,但看来他很可能作出了口头承诺宽容共产党人。原著p302译本:西安事变成为一系列促使蒋介石采取更加积极的反日立场的事件之一,迫使蒋介石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共同抗日。1936年11月,日本与德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这已迫使蒋介石考虑与苏联联合。原著应为:西安事件并没有到转折点这种程度,它只是迫使蒋介石采取更主动的抗日立场的一系列事件之一。1936年11月日本与德国签订的《防共协定》已经逼迫蒋介石考虑与苏联结成同盟。原著p303译本:张学良的军队被瓦解,这有利于蒋介石,共产党人后来扩大了根据地,且占领了一座大一些的城镇。延安成了他们的革命中心。原著应为:张学良的军队解体了,这不仅有利于蒋介石,也促进了共产党人的利益。后者扩张了自己的地盘并占领了一座更大的城镇延安,亦是之后的首都。p359 :最尴尬的章节出场!章节名:日本侵华 the Japanese invasion(日本侵略)原著p303译本:绝大多数中国人受日本或某个傀儡政权的统治。原著应为:绝大多数中国人被日本统治,或被日伪政权/通敌协力政权统治。“collabortionist regime“被翻译成了“傀儡政府”。此处为“COLLABORATE”埋个伏笔。译本:日本一开始为何要发动入侵?原著应为:日本到底为何要发动侵略?译本:虽然保守的东京官僚仅是想让中国继续虚弱不堪,然而军官们对20时机20年代华盛顿体系加于日本的“军备限制”怀有深深的怨恨,且希望看到日本称为亚洲的主宰者。原著应为:日本的保守官僚只是希望中国维持弱状,但是军官却对1920年代华盛顿体制所施加的“军缩”感到愤慨,并希望看到日本支配亚洲。p304译本:西方国家谴责日本对东北的武装占领,不过,欧洲因希特勒的崛起而无暇他顾,美国则以孤立主义自持,所以没有采取任何进一步的措施。列强未能向中国提供援助以保卫东北(长期以来被承认是中国领土),这虽然是可以理解的,但却加剧了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性动荡。原著应为:西方国家谴责日本对满洲的接管,由此激怒日本退出国际联盟。然而,欧洲正执迷于希特勒的崛起,美国(因大萧条)自顾不暇,因此此后没有进一步的行动。列强无能为中国提供帮助来保护满洲(长期以来被承认是中国的领土),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却促成了1930年代的国际动荡。原著p305译本:“满洲国”只是日本激进右翼所持的大得多的整套计划的一部分。在东京,军人小集团卷入了企图除掉更自由主义的文官领袖的政治暗杀与政变之中。如果说在夺得日本控制权上,这些狂热的爱国军官从未获得大的成功,那么,他们在亚洲大陆上则开拓出了独立的行动基地。所有的亚洲人的大敌“英美帝国主义”,将被以泛亚洲主义的名义消灭,经济势力范围会围绕着日本—朝鲜—东北核心区建立起来,政治势力范围则会以所谓的日本式门罗主义——要求西方列强从中国这里“把手拿开”——来创建,该主义新造于1934年,为的是凸显美国的伪善。原著因为:满洲国只不过是日本激进的右翼手中的庞大的成套计划中的一部分。军队派系卷入了东京的政治暗杀与政变企图,铲除了更倾向自由主义的文官领袖。如果不是这些超·爱国主义的军官如此成功地夺得了日本的掌控权,他们就不可能在亚洲的大陆开拓出行动的独立基地。他们中的许多人真诚地以为他们不只是在创造一个更强大的日本,还是在创造一个更强大的亚洲。“英美帝国主义”是所有亚洲人的大敌,它将以泛亚洲主义的名义被斩草除根。他们将建立一个以日本-朝鲜-满洲为核心的经济圈,并创造一个信奉所谓日本门罗主义的政治圈—要求西方列强不要染指中国。“亚细亚门罗主义”这一术语杜撰于1934年,借此强调美国的伪善。【译者对漏译的部分做了精心的筛选啊。。。日本门罗主义即亚细亚门罗主义,口号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欲建立亚洲的自给自足圈。后文南京大屠杀部分太敏感了。。。就说一个地方:p367页首的 “东州屠杀暴行”应为“在通州发生的乱暴虐杀事件”…… 原著的“a rampage of slaughter in Dongzhou” 中的“Dongzhou”应该写错了。因为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趋势是把“通州事件”和“南京虐杀”事件作因果联系。。原著中的表述意思为“中国人连续数日杀死了许多日本平民”被译者篡改为“导火索是中国人在那里杀死了几个日本平民”。。。这一整节都太敏感了,允许我跳过。原著p311译本:绝大多数活跃的汉奸是地方精英,有时是土匪。不过,中国人的抵抗仍在继续。但日本人的网络分散后,游击队就攻击其薄弱点(例如铁路线),然后在增援到来之前逃离,散入农民之中。地方上的汉奸被证明是不起作用的,甚或会秘密反日,真正的汉奸则会遭游击队暗杀。原著应为:绝大多数自发的协作者是当地士绅,有时是匪帮。然而中国人的抵抗仍在继续。当日本人扩大了他们的网络而分散了兵力,游击队就攻击诸如铁道线等薄弱点,然后在援军到来之前逃跑并混入农民之中。地方协作者被证明并没有什么用处,他们甚至会秘密地抗日;而真正的通敌者则会被游击队员暗杀。【“collabprator”是指在战争时期与敌方协作的人,最不济的贬义翻译就是“通敌者”…… 直接译成“汉奸”的原因在后文就明了了。。。】p375:原著p317译本p375译本:。原著:通敌不一而论。一个商人可能别无选择只能把鞋子卖给日本军队;而另一个人可能自愿去监视他的邻人。1950年以降的共产党人的民族国家叙事长期以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管“抗”日,甚至不惜贬低蒋介石所领导的重庆政府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在日治地区的普通人生活,被压缩成一堆恶霸与一大群受害者的故事,只有英雄主人公采取了明确积极的行动。在这一图示下,资本家与地主就是理所当然的通敌者;他们与帝国主义势力勾结,命中注定要与日本人合作。讽刺的是,国民党所创造的神话也半斤八两。他们谴责那些一大票留在日本人控制的天津与上海市的商人,表扬那些愿意将其工厂迁往内陆的一小撮“爱国资本家”。无论如何,绝大多数中国人在日本的统治区生活。为什么汪精卫愿意冒其名誉的风险来接受日本人愿意给予他的空洞权力呢?以上,其他翻译的鬼鬼祟祟的地方不再列举。如果有闲,不妨校对一下第十六章,也有意思。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教科书式的写法:纵不深,横却广,细节大于综述。有删节。
  •     可以
  •     = = 卧槽,尼玛,厉害了,我的国!译者翻译用心不用心:用心!译者翻译认真不认真:认真!译者翻译鸡贼不鸡贼:他妈的太鸡贼了!竟然在良心翻译的表皮下,偷换了好多语法表达下的错误概念与理解支出。中文版模糊地直觉这不当是这等学术水平的人写出来的理解上有问题的地方,对比原著还真是译者的原创内容。。。卧槽、卧槽、卧槽、卧槽!这特么不要脸的程度…… 明显英语水平很好,这特么不要脸的恶意…… 卧槽 。。
  •     单纯从叙述史学的角度来说,本书可谓是差强人意,跟同主题的通史著作相比,叙事上没有显著的新意,所征引的也都是普通旧史料和二三手史料,甚至部分史料存在明显错误。但从对于历史的阐释角度来说,本书可谓贡献良多,基于政治学、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视角,探讨中国从1895-1949这五十多年间战争与革命频发的内在逻辑与脉络,并在中国面向现代国家转型这一清晰的问题意识下,统筹驾驭史料,也吸收了关于这一问题的社会史、文化史和政治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这样的贡献,使得这样一本通史与专题史相结合的论著,仍然值得推荐。
  •     观点没有多新,当概述看吧
  •     外来的和尚念的经。没有针对文化和任何技术元素,针对的是近代革命的主体,对象和发生。中国的近代的发展是从官僚体制向底层扩充的过程,成功和失败都在于如何通过中层与基层的沟通和发动。
  •     沙氏以“战争”与“革命”两个主题词重新解读中国近现代史,的确是一种史学研究方法之重大创新。尤其是在各章论述中,试图将思想层面的革命特意凸显,弥补国内史学界在该区域的空白。
  •     从文化史社会史思想史的角度对近代中国50余年的历史发展做了断面式的解剖(个人觉得作者在整体观察上的尝试做的不足),覆盖的面相很广,却也因此削弱了其研究深度,算是一个概观,基本熔炼了西方学界的各种意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翻了一翻后半部分,差强人意,但比一些中国学者写的近代史有趣多了。(於之江月轮山)
  •     本书以思想史与政治史的语境概述全球史视野下的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作者指出需用马克思的角度、西方的角度、以及中国资本主义的三重角度去思考中国近代史才能体会其深意。自义和团运动至新中国建立之前的每一次政治运动,究其诉求都是争取“民主”的革命运动,即使并不是诉求真正的人民当家做主,但与之前不同。作者指出了梁启超与章太炎的政治身份对其思想阐发的辅助作用,还有随着科举被废,属于政治文化的诗词八股文化随之没落,流俗文化变身为主流文化。
  •     大部分的海外汉学研究,除了一点新鲜的研究方法,糅合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研究各种概念,弄点数据图表,看起来觉得牛逼,实际上没啥意义。
  •     作者試圖科普從義和團到國共內戰這段時間的歷史,而且是從學術性的角度詳細解釋
  •     这么一本书,也只能对近代中国做个简要的概观,对其中的任何问题都无法进行深入的剖析,因此书中更多了一些断言式结论。作者着重于这些年的思想变迁过程,作为新旧交织的中国近代而言,各种思想汇聚交织,确实是非常吸引人的一个特点。
  •     乏味的研究综述。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