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213051111
作者:[美]乔恩•克拉考尔(Jon Krakauer)
页数:280页

后记

1996年的珠峰山难已经过去16年了。16年过去,那两家著名的向导公司也已经易主,山难的幸存者们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命运。    ·冒险顾问公司:霍尔去世后,他的朋友盖伊·科特正式接管了公司,并一直延续霍尔稳健保守的商业风格,经营得相当不错,堪称新西兰做得最好的商业探险公司。其主营项目仍为8000米级山峰的商业登山,同时还有探险电影制作及协助、极地探险等颇具特色的项目。    ·疯狂山峰公司:费希尔去世后,该公司跌入低谷,几近破产。1997年,费希尔的朋友克里斯廷·博什科夫正式收购该公司。在她的经营下,其主营项目包括七大峰项目、高山探险项目、徒步项目、登山培训学校、攀岩项目等。2005年,公司净收入达50万美金,位列商业探险公司的世界第一。    ·维耶斯特尔斯:在高山攀登领域中,他是美国人的明星和偶像,于2005年成为第一个完成14座8000米级山峰的美国人,且都是无氧登顶。维耶斯特尔斯平易近人,成为当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名利双收”者。    ·布里希尔斯:1985年,他带领迪克·巴斯登上珠峰,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在专业训练和向导带领下,普通大众也可以实现登顶珠峰的梦。作为著名的登山电影制作人,他做得相当成功,至今他的公司仍然是登山界里的翘楚。    ·皮特曼:她依然活跃在时尚前沿,登山对于她还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已不像以前那样执著。    ·伍德尔:1996年之后再一次成功登顶。2002年,他因为试图掐死他的员工而被起诉,携妻子逃到英国,在英国一家娱乐咨询公司当咨询师。    ·贝德曼:费希尔的三位向导之一,为人低调。目前还生活在西雅图的乡村,2005年、2006年仍有不少精彩的表现。对于他来说,登顶是选择性的,而活着却是必要的。    ·西莫内·莫罗:仍活跃在挑战高海拔极限的阿尔卑斯山脉。    ·戈兰·克罗普:这位带着所有登山装备从瑞典骑车到加德满都的古典主义自由探险家,不幸于2002年10月在西雅图附近攀岩时坠落身亡。    翻译这本书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一是由于诸多专业登山术语需要查证,二是从尼泊尔一侧攀登珠峰的相关资料较少,地形、路线等都没有统一的说法,因此在专业上的把握不免有些战战兢兢。在此,特别感谢赵振平对全书的审校、对内容的把关。    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还有许多朋友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谢过。他们是张学桃、曾浪、曹平、黄周思、周军、刘珍珍、夏淼泉、宁红英、吴明亮、麻梦桃、傅陈杰和杨启龙。    本人水平有限,译文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恳求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 登山人心中的圣经级读物,珠峰登山史上最惨烈山难的完整记录
☆全美畅销书冠军 最杰出探险类作家乔恩•克拉考尔百万级经典作品
☆普利策奖获奖图书 《时代》周刊年度图书 《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第一名
☆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石 、著名探险家、《绝地撒哈拉》作者 金飞豹 第一位征服“7+2”的华人女性 王雷 《魅力先生》主编 樊露薇 联袂推荐
[内容简介]
这是珠峰登山史上最惨痛的一场山难,12名登山者罹难,是自人类首次登上珠峰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个登山季。
1996年,乔恩•克拉考尔作为《户外》杂志特派记者跟随一支商业登山队攀登珠峰。5月10日,克拉考尔及其他几名队友成功登顶并安全下山。然而数小时后他才获悉,其余的19名登山者在下山途中遭遇暴风雪,被困在海拔8000多米的地方。最终12人葬身风雪中,克拉考尔一个人坐在雪地上,想厘清过去72小时里发生的一切,事情为何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事情是否会是另外一种结局?
[编辑推荐]

最杰出探险类作家扛鼎之作。作者乔恩•克拉考尔是美国畅销书作家、《户外》杂志专栏作家,著有《进入空气稀薄地带》《荒野生存》等多部畅销书,被誉为最杰出的探险类作家,曾获得美国艺术与文学院学院奖、普利策非小说类奖项、美国国家杂志奖。

“登山者的圣经”。1997年《进入空气稀薄地带》出版后迅速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第一名,长踞排行榜52周,荣膺《时代周刊》“年度图书”,英文版销量过百万,并被翻译成25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被誉为“登山者的圣经”。

众多媒体、名人感动推荐。《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第一位征服“7+2”的华人女性王雷、著名探险家金飞豹、《魅力先生》杂志主编樊露薇联袂推荐。

湛庐文化出品。

书籍目录

[名人媒体推荐]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一书给我们回放了发生于1996年5月攀登珠峰过程中的一次山难,4支登山队中共有12人罹难,触目惊心。尽管这是发生在十多年前的事故,但是它对于今天中国喜好户外运动的人们,尤其是喜好登山的人们,无疑是一面不可多得的镜子。
——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石
刚开始登山的时候,我常常在踏上旅程之前温习这本书,警戒自己,无论前面的路看起来多么容易,都不可放松警惕;无论自己多么渴望登顶,也一定要记住,比登顶更重要的是安全下山。《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是每个热衷登山的人必读的书。对于登山者,比身体素质、攀登技术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不论你的角色是专业向导、领队、经验丰富的登山高手,还是初入门的新手,都能从这本书中学到应当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登山。
——第一位征服“7+2”的华人女性 王雷
珠峰实现了无数人的梦想,也埋葬了无数人的生命。对于曾经成功登上珠峰的人来说,这本书中惊心动魄、生死离别的情节和场面一点都没有夸张的成分。《进入空气稀薄地带》对任何一位喜爱户外登山运动的人来说都是一本经典读物,登山之前读过这本书也许能挽救您的一条命,它会让您懂得如何来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认识到人在大山面前是渺小的,生命在大山中是脆弱的,认识到探险不等于冒险。
——著名探险家 金飞豹
珠峰与很多人的距离,可能是永远的遥不可及,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因为乔恩•克拉考尔的记述,一切被无限拉近,似乎可以触摸到“希拉里台阶”的山石,可以闻得见风雪的味道,可以看到肩头簪着死神微笑的攀登队伍义无反顾地坚毅前行……感谢乔恩• 克拉考尔以媒体人的客观与冷静作此报道,让我们有机会穿越生死,穿越时空,细读每一个人,细读极端环境下的人性魅力与生命的盛放。
——《魅力先生》杂志主编 樊露薇
一部经过认真调查和精心打造的叙事作品,一气呵成,文思泉涌,作者通过文字透彻而细致地重现了致命的暴风雪。
——《纽约时报》
一部伟大的作品,最好的登山类书籍。
——《华盛顿邮报》
把这本书称为冒险传奇似乎无法表现出它深邃的思想,以及它对自我的精细的哲学拷问。”
《世界时装之苑》(Elle)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崩塌,这部动人的编年史逐渐展现在我们眼前,其中很多内容会让读者感到锥心之痛……一个精彩的故事。”
《科克斯书评》(Kirkus Reviews)
“你的书架上一定要收藏这本登山者的圣经……克拉考尔的作品牵动着你的情绪,让你忘记了呼吸。”
《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
“本书强烈的悲剧感令人久久不能忘怀。克拉考尔生动形象的描写将它体现地淋漓尽致。”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克拉考尔将调查性报道最优良的传统与具有现代风格的洞见结合在一起,他的作品既表现出了坚韧与勇气,也具有敏锐、深邃的思考。他对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描述引发了对登山运动以及商业化的重新评价。登山曾一度被认为是一种独自进行的浪漫运动。”
美国文学艺术学院学院奖颁奖词(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永远是探险类著作中的经典……这样一部极其罕见的、兼具优美和力量的作品必将流芳百世。
——国际知名户外摄影师盖伦•罗威尔
[简要目录]
推荐序一 登山,仅凭勇气远远不够/王石
推荐序二 我用珠峰丈量人生/金飞豹
序言 生命中无法释怀之重
前言 漫长的一天
Part 1 重拾珠峰梦
01因为山就在那里
1921年以来,珠峰共夺去了130人的生命,有些人比我更强壮,有些人比我拥有更丰富的经验,但我最终发现,儿时的梦想难以磨灭,理智也无济于事。
02至关重要的信任
我渐感不安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从未与这样一大群陌生人共同攀登。我猜想,我的队友都和我一样真心希望霍尔已经谨慎地将能力不足的顾客淘汰出局。
03 神秘的夏尔巴村庄
地平线上耸立着我儿时就耳熟能详的山峰,轻装前进的悠然步伐使我享受到行走在异国他乡的乐趣,如坠梦境。
04生命中从未企及的高度
我在高海拔停留的时间实际上是这群顾客中最少的,可以说,大本营——珠穆朗玛峰的脚趾,已是我一生中曾到过的最高的地方了。
Part 2 海拔8848米的考验
05 最初的考验
在我的生命中,我从没有像渴望攀登珠峰一样渴望做一件事。从同意前往尼泊尔的那一刻起,我的目标就是攀登到我健全的腿和肺能够支撑我到达的地方。
06 不合格的攀登者
大本营里有一半的人似乎都会持有一种病态的、不切实际的想法,我非常清楚,没有霍尔的向导和夏尔巴人的帮助,我们当中没人能够登上珠峰。
07 第二具尸体
第一具尸体让我几个小时都惊魂未定,但遇到第二具尸体的时候那种恐惧感转瞬即逝。人们仿佛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假装这些干枯的遗骸不是真实的。
08每座山都是一个神灵
夏尔巴人对阿旺的病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他们相信费希尔队里的某个登山者得罪了珠峰,即“天空女神”,这是神在阿旺身上施行报复。
09 加尔文式的艰难之旅
在一周又一周地经受艰辛、乏味和痛苦之后,我意识到,我们中的多数人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东西可能其实就是一种感恩的心境。
Part 3 狂热登顶路
10 突如其来的死讯
死讯从一个帐篷传到另一个帐篷,阴暗逐渐笼罩在山峰上。大多数人完全被冲顶的狂热冲昏了头,以至于无法对我们当中一员的死亡进行彻底的反思。
11名义上的队伍
我悲哀地意识到,我们只是名义上的队伍,在攀登的过程中是作为个体去行动的,既不通过登山绳也不依靠忠诚度与他人联系在一起。
12 与时间赛跑
在南坳以上的死亡地带,生存无异于与时间赛跑。每瓶氧气只能维持五六个小时,我们极易受到高山脑水肿、体温过低、判断力下降和冻伤的袭击。死亡的危险骤增。
13 一个人的胜利
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是如此疲惫,生命中从未有过的疲惫。我终于成功了,虽然坎坷,但最终一切都那么壮美。
Part4 真相72小时
14决定生死的15分钟
我刚刚到达营地,大约比贝德曼那队人中的第一个早了不到15分钟,然而就在这短短的一点时间里,暴风雪突然演变成强飓风,使得能见度不足6米。
15 致命错误
想到我在导致他死亡的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我跪倒在地,一口接一口地呕吐起来,任凭冰冷的寒风吹打着我的后背。
16 执着的代价
汉森用完了氧气,一头栽倒在地。他是耗尽了最后一点力气才登上峰顶的,然而现在,他已经再没有力气下山了。
17 8000米级的道德
“我们不认识他们,也就没有给他们水,也没有跟他们说话。在8000米级的山峰上,人是无法顾及道德的。”
18难以直面的死亡数字
面对这些伤亡数字,我的大脑突然停滞了,但意识还很清醒,仿佛自己逃进大脑深处的空洞中,正透过一条狭窄而坚硬的裂缝窥视身边发生的悲剧。
19 无论如何都要活下去
救援队伍散去,我独自一人久久地坐在雪地上,努力想理清过去72小时里发生的一切。这起山难的严重程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事情为何会发展到如此田地?
20 幸存者的内疚
康子躺在南坳垂死之际,我却躺在距她320米之遥的帐篷里,无视她的苦苦挣扎。留在我心灵上的这个污点,并非经过几个月的悲伤和内疚的自责就可以被冲洗干净的。
跋 山的阴影
附录A 关于与布克瑞夫及德瓦尔特争论事件的说明
附录B 1996年春季珠峰攀登者名单
致谢

编辑推荐

乔恩·克拉考尔的《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登山者的圣经)》一书给我们回放了发生于1996年5月攀登珠峰过程中的一次山难,4支登山队中共有12人罹难,触目惊心。尽管这是发生在十多年前的事故,但是它对于今天中国喜好户外运动的人们,尤其是喜好登山的人们,无疑是一面不可多得的镜子。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登山者的圣经)》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前言

生命中无法释怀之重    1996年3月,《户外》杂志派我去尼泊尔,参加并记录一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我是8名探险队员中的一员,由来自新西兰的著名向导罗布·霍尔带队。5月10日,我登上峰顶。但是这次登顶却让我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登顶的5位队友中,包括霍尔在内的4人消逝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中。我下到大本营的时候,4支探险队中共有9人死亡,另有3人在5月底相继去世。    这次探险给我留下了难以抹灭的印象,很难用文字加以描述。尽管如此,从尼泊尔回来5周后,我还是把手稿交给了《户外》杂志,并在杂志的9月刊上发表了。这篇文章刊登之后,我以为一切就此结束。我试着把珠峰从我的记忆中抹去,开始新的生活,但却始终做不到。透过纷繁迷乱的思绪,我不停地想理出一个头绪来,但同伴的逝去总是困扰着我。    《户外》杂志上的只言片语是我在当时的情况下所能做出的最准确的记录,因为截稿日期在即,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又非常复杂,其他幸存者的记忆也因极度疲劳、严重缺氧或受到惊吓而严重扭曲。在一次调查中,我请3位同伴细述一件我们在高高的山上亲眼所见的事情,但是我们当中竟没有任何两人能在诸如时间、对话,甚至谁在现场等关键事实上保持一致。《户外》杂志登出这篇文章几天后,我发现自己的报道中有几处细节上的错误。这当中多数是为了赶稿而不可避免出现的小错,但其中一处疏漏却绝不是小错,它给一位遇难者亲友带来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相比文章中的错误,更让我感到不安的是,由于篇幅有限,我不得不割舍许多内容。《户外》杂志的编缉马克·布赖恩特及出版商拉里·伯克已经非常厚待我了,给了我充足的空间来讲述这个故事,这篇文章长达1.7万字,是杂志上普通专栏文章的四五倍。即便如此,我仍然觉得写得太过简略,无法准确再现这起山难。珠峰彻底震撼了我。对我而言,完整而详细、不受篇幅限制地记录下整个事件,是我生命之重。正因这种冲动才得以写成此书。    人的大脑在高海拔地区产生的记忆是极不可靠的,这给调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避免过分依赖自己的感知,我在各种场合十分详细地采访了这起山难中的大多数参与者。在可能的情况下,我还利用大本营保留下来的无线电通话记录来证实一些细节,因为大本营里不乏意识清醒的人。    几位我所尊敬的作家和编辑曾劝我不要急于出书。他们劝我等上两三年,好让自己远离这次探险活动,从而找到某些重要视角。他们的建议是对的,但我最终没有采纳,这可能是因为山上所发生的一切将我的勇气吞噬殆尽。我当时想,写这本书也许能将珠峰从我的生活中清除出去。    当然,我没能做到这一点。虽然我知道,当作者把写作当作一种精神发泄时(正如我所做的那样),读者通常会被怠慢。但是我希望,读者能从山难发生后不久我所进行的痛苦的精神倾诉中得到启迪。我想尽量展现一种原始而冷酷的诚实,因为这种诚实面临着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痛苦的淡忘而被过滤掉的危险。    那些忠告我不要匆忙写书的人,也正是以前警告过我不要亲自去攀登珠峰的人。我有很多不去攀登的好理由,但攀登珠峰本身就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是欲望战胜理智的结果。任何真正考虑这样做的人,几乎都不够理智。    明知有危险,但我还是去了。但我没想到,这次街攀登使我成了谋害善良之人的共犯,这将成为我心中长久的烙印。

内容概要

乔恩•克拉考尔Jon Krakauer

美国畅销书作家、《户外》杂志专栏作家,美国国家杂志奖、美国艺术与文学院学院奖获得者,被誉为“最杰出的探险类作家”。

出版多部畅销书,其中,《荒野生存》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长达两年,《进入空气稀薄地带》英文版销量过百万,译成25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被誉为“登山者的圣经”。

从1998年开始,克拉考尔陆续将著作所得捐赠给Educate the Children等公益机构,截止到2012年,克拉考尔捐款总额超过170万美元。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一书给我们回放了发生于1996年5月攀登珠峰过程中的一次山难,4支登山队中共有12人罹难,触目惊心。尽管这是发生在十多年前的事故,但是它对于今天中国喜好户外运动的人们,尤其是喜好登山的人们,无疑是一面不可多得的镜子。    ——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石    刚开始登山的时候,我常常在踏上旅程之前温习这本书,警戒自己,无论前面的路看起来多么容易,都不可放松警惕;无论自己多么渴望登顶,也一定要记住,比登顶更重要的是安全下山。《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是每个热衷登山的人必读的书。对于登山者,比身体素质、攀登技术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不论你的角色是专业向导、领队、经验丰富的登山高手,还是初入门的新手,都能从这本书中学到应当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登山。    ——第一位征服“7+2”的华人女性 王雷    珠峰实现了无数人的梦想,也埋葬了无数人的生命。对于曾经成功登上珠峰的人来说,这本书中惊心动魄、生死离别的情节和场面一点都没有夸张的成分。《进入空气稀薄地带》对任何一位喜爱户外登山运动的人来说都是一本经典读物,登山之前读过这本书也许能挽救您的一条命,它会让您懂得如何来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认识到人在大山面前是渺小的,生命在大山中是脆弱的,认识到探险不等于冒险。    ——著名探险家 金飞豹    珠峰与很多人的距离,可能是永远的遥不可及,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因为乔恩·克拉考尔的记述,一切被无限拉近,似乎可以触摸到“希拉里台阶”的山石,可以闻得见风雪的味道,可以看到肩头簪着死神微笑的攀登队伍义无反顾地坚毅前行……感谢乔恩· 克拉考尔以媒体人的客观与冷静作此报道,让我们有机会穿越生死,穿越时空,细读每一个人,细读极端环境下的人性魅力与生命的盛放。    ——《魅力先生》杂志主编 樊露薇    一部经过认真调查和精心打造的叙事作品,一气呵成,文思泉涌,作者通过文字透彻而细致地重现了致命的暴风雪。    ——《纽约时报》    一部伟大的作品,最好的登山类书籍。    ——《华盛顿邮报》    把这本书称为冒险传奇似乎无法表现出它深邃的思想,以及它对自我的精细的哲学拷问。”    ——《世界时装之苑》(Elle)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崩塌,这部动人的编年史逐渐展现在我们眼前,其中很多内容会让读者感到锥心之痛……一个精彩的故事。”    ——《科克斯书评》(Kirkus Reviews)    “你的书架上一定要收藏这本登山者的圣经……克拉考尔的作品牵动着你的情绪,让你忘记了呼吸。”    ——《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    “本书强烈的悲剧感令人久久不能忘怀。克拉考尔生动形象的描写将它体现地淋漓尽致。”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克拉考尔将调查性报道最优良的传统与具有现代风格的洞见结合在一起,他的作品既表现出了坚韧与勇气,也具有敏锐、深邃的思考。他对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描述引发了对登山运动以及商业化的重新评价。登山曾一度被认为是一种独自进行的浪漫运动。”    ——美国文学艺术学院学院奖颁奖词(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永远是探险类著作中的经典……这样一部极其罕见的、兼具优美和力量的作品必将流芳百世。    ——国际知名户外摄影师盖伦·罗威尔

名人推荐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一书给我们回放了发生于1996年5月攀登珠峰过程中的一次山难,4支登山队中共有12人罹难,触目惊心。尽管这是发生在十多年前的事故,但是它对于今天中国喜好户外运动的人们,尤其是喜好登山的人们,无疑是一面不可多得的镜子。——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石刚开始登山的时候,我常常在踏上旅程之前温习这本书,警戒自己,无论前面的路看起来多么容易,都不可放松警惕;无论自己多么渴望登顶,也一定要记住,比登顶更重要的是安全下山。《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是每个热衷登山的人必读的书。对于登山者,比身体素质、攀登技术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不论你的角色是专业向导、领队、经验丰富的登山高手,还是初入门的新手,都能从这本书中学到应当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登山。——第一位征服“7+2”的华人女性 王雷珠峰实现了无数人的梦想,也埋葬了无数人的生命。对于曾经成功登上珠峰的人来说,这本书中惊心动魄、生死离别的情节和场面一点都没有夸张的成分。《进入空气稀薄地带》对任何一位喜爱户外登山运动的人来说都是一本经典读物,登山之前读过这本书也许能挽救您的一条命,它会让您懂得如何来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认识到人在大山面前是渺小的,生命在大山中是脆弱的,认识到探险不等于冒险。——著名探险家 金飞豹珠峰与很多人的距离,可能是永远的遥不可及,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因为乔恩•克拉考尔的记述,一切被无限拉近,似乎可以触摸到“希拉里台阶”的山石,可以闻得见风雪的味道,可以看到肩头簪着死神微笑的攀登队伍义无反顾地坚毅前行……感谢乔恩•克拉考尔以媒体人的客观与冷静作此报道,让我们有机会穿越生死,穿越时空,细读每一个人,细读极端环境下的人性魅力与生命的盛放。——《魅力先生》杂志主编 樊露薇《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永远是探险类著作中的经典……这样一部极其罕见的、兼具优美和力量的作品必将流芳百世。——国际知名户外摄影师盖伦•罗威尔

章节摘录

4月16日星期二,黎明前。在大本营调整两天后,我们再次向孔布冰瀑前进,进行第二次适应性短程攀登。我小心翼翼、紧张兮兮地沿着咆哮的冰道蜿蜒前行,我注意到自己的呼吸已不像第一次冰川之旅时那样粗重了,说明身体开始适应这里的海拔高度了。但我对摇摇欲坠的冰塔的恐惧却丝毫未减。    我曾希望海拔5790米处那个被费希尔队的一个家伙称为“捕鼠器”的巨大冰塔已经崩塌,可它仍晃晃悠悠地立在那儿,甚至比以前倾斜得更厉害了。我又一次在血流加速中和冰塔的恐怖阴影笼罩下急速攀登。到达冰塔顶部时,我双膝跪地,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并因血管中产生的大量肾上腺素而哆嗦不止。    第一次适应性短程攀登时,我们只在1号营地逗留了不到一个小时就返回了大本营。这一次,霍尔计划让我们在1号营地里度过周二、周三两个晚上,接着继续向2号营地前进,并在那里再过三个晚上,然后返回。    上午9点,我到达1号营地的时候,我们的夏尔巴领队昂多杰正在冻得坚硬的雪坡上挖掘搭帐篷用的平台。他29岁,身材消瘦、五官清秀、性格腼腆、情绪忧郁,并且体力惊人。等待队友们上来之际,我抡起一把空出来的铁铲跟他一起挖。不到几分钟,我就呼哧带喘地没了力气,不得不坐下来休息,引得夏尔巴人一阵大笑。“感觉不行了吗,乔恩?”他嘲笑道,“这只是1号营地,才6000米。这里的空气还稠密得很。”    昂多杰来自潘波切,那儿沿着崎岖的山坡聚集着座座石壁房子和种土豆的梯田,海拔3960米。他的父亲是位受人尊敬的夏尔巴登山好手。为了让他拥有卓越的攀登技巧,父亲在他年幼时就向他传授登山的基本知识。但在昂多杰十几岁的时候,父亲因白内障失明,小昂多杰被迫辍学,开始挣钱养家。    1984年,在为一群西方徒步者做厨师时,昂多杰引起了一对加拿大夫妇马里恩·博伊德和格雷姆·纳尔逊的注意。博伊德说:“我想念我的孩子们。当我逐渐与昂多杰熟悉以后,他让我想起了我的长子。昂多杰非常聪明,好奇心强,有求知欲,善良得近乎天真。他每天在高海拔地区背着巨大的行李,还流着鼻血。”    在征得昂多杰母亲的同意后,博伊德和纳尔逊开始在经济上资助这位年轻的夏尔巴人,这样他就可以重返学校完成学业了。“我永远都忘不了他的入学考试(为进入希拉里爵士在孔布创办的地方小学)。他比同龄的孩子显得矮小。我们和校长还有另外四名教师挤在一间小屋里,昂多杰站在中间,双膝不住地颤抖,他搜肠刮肚地想回忆原来学过的东西以应付这次考试。我们都汗流浃背……他被录取了,但是得跟小孩子们一起上一年级。”    昂多杰成为了一名能干的学生。在接受了相当于八年级的教育后,他重返登山和徒步旅游业。博伊德和纳尔逊曾数次回到孔布,见证了昂多杰的成长。“因为获得充足的营养,他长得又高又壮,”博伊德回忆道,“他兴奋地告诉我们他在加德满都的游泳池里学会了游泳。25岁左右的时候他学会了骑自行车,并迷上了麦当娜的音乐。当他第一次将礼物——一条精心挑选的西藏地毯送给我们的时候,我们知道他真的长大了。他希望成为施予者,而不是获取者。”    昂多杰作为一名身强体壮、足智多谋的登山好手在西方登山界中声誉四起,被提拔到了夏尔巴领队的职位,并于1992年在珠峰上为霍尔工作。霍尔1996年的探险活动开始之前,昂多杰已经登顶珠峰三次了。带着无限的敬意和明显的好感,霍尔称他为“我的左膀右臂”,并多次表示昂多杰对我们成功登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的最后一名队友疲惫不堪地走进1号营地的时候,阳光依旧灿烂。但到了中午,从南面吹来了一团高卷云。下午3点,浓云在冰川上空翻滚,呼啸的狂风夹着雪片不停地砸在帐篷上。暴风雪肆虐了一整夜。清晨,当我爬出与汉森共住的帐篷时,30多厘米厚的新雪覆盖了冰川。雪崩在十几处地方顺着陡峭的冰壁隆隆而下,我们的帐篷安然无恙。    4月18日星期四的黎明,天空放晴了。我们收拾好行装前往2号营地,踏上一段6公里或者说垂直距离520米的路程。路线将我们带到西库姆冰斗的缓坡之上。这里是地球上最高的峡谷,是孔布冰瀑在珠峰山峦腹地挖出的一个马蹄形的峡谷。努子峰海拔7849米的山体形成了西库姆冰斗右侧的冰壁,而珠峰巨大的西南壁则构成其左侧的冰壁。洛子壁那宽阔而高耸的冰峰在它的头顶隐约可见。    我们从1号营地出发时,天气异常寒冷,我的手都被冻僵了。但当太阳的第一缕光芒照在冰川上时,西库姆冰斗那铺满冰的冰壁就像一个巨大的太阳能炉子,吸收并向外散发着热量。突然间我又热得难受,担心在大本营袭击过我的偏头痛要再次发作。我脱掉衣服,只穿一条长内裤,并在棒球帽里塞了一把雪。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里,我沿着冰川艰难地稳步上行,偶尔停下来喝口水,或者当雪在我乱蓬蓬的头发上融化时,往帽子里再塞一把雪。    到达海拔6400米的时候,我已经酷热难耐、头晕目眩。偶然间我发现小路旁有一个裹在蓝色塑料布里的庞然大物。我那因高海拔而变得迟钝的大脑用了一两分钟才判断出这是一具尸体。我被吓呆了,足足盯了它好几分钟。晚上,我向霍尔问及此事时,他也不敢肯定,他认为遇难者是一名死于三年前的夏尔巴人。    位于海拔6490米的2号营地由120个帐篷组成,它们散落在冰川侧碛边缘光秃秃的岩石上。在这里,高海拔显现出了它那可怕力量,使我感觉犹如受到烈性红酒的折磨一般,吃饭乃至看书都让人痛苦不堪。随后的两天里,我几乎是用手捂住脑袋躺在帐篷里,尽量将身体蜷成一团。到星期六感觉稍好一些的时候,为了加强练习尽快适应环境,我顺着营地向上攀登了300多米。然而就在距离主路46米的西库姆冰斗顶部,我在积雪中撞见了另一具尸体,更确切地说,是尸体的下半身。从衣服款式和老式皮靴来看,遇难者应该是个欧洲人。他的尸体至少在山上躺了10~15年。    第一具尸体让我几个小时都惊魂未定,但遇到第二具尸体时那种恐惧感转瞬即逝。没有几个蹒跚而过的登山者会多看这些尸体几眼。山上仿佛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人们假装这些干枯的遗骸不是真实的,仿佛我们无人敢承认山上险象环生。    P76-79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看完书,久久不能平静。不知从何说起,想留点感慨可是文字匮乏。那还是follow feelings,谈点书中最触动自己的~看完全书,印象最深的竟然是那位笔墨很少的瑞典骑行者戈兰 克罗普。1995年10月16日,他骑着一辆载着108公斤装备的自制自行车离开了斯德哥尔摩。他计划从瑞典的海平面向珠峰的峰顶进发,作一个不借助夏尔巴人和氧气瓶只凭个人力量完成的往返旅程。“在骑往加德满都的12900公里中,他被罗马尼亚的小学生抢劫过,在巴基斯坦被一群人围攻,在伊朗,一名愤怒的摩托车手用球棒击打他的头盔。尽管如此,克罗普还是在4月初安然无恙地到达珠峰脚下。。” 可以想象得出他一路定是历尽艰辛,然而就在他独自一人到达8750米,在距离峰顶60分钟的路程,他返回了。道格汉森,46岁的美国邮政工人,曾在95年随霍尔登珠峰,却在距峰顶百米的地方折回了,所以带着这个遗憾,96年他又来了,他终于登上了8846米,但是这一次他永远得停留在这里。前者的放弃与后者的执着,究竟哪位做了正确的决定呢?我想这根本就没有答案。如果汉森活了下来,结论会不同。 而戈兰于2002年10月在西雅图攀岩时不幸身亡。或早或迟,我们终有一死,不是在这,便是在那。不一定是悲情的英雄主义,但当生命终点来临时,只需要问问自己,是否曾为内心所热爱奋不顾身,哪怕只是跨出一步?但是我们大多数人,也许只是坐在这里,翻看别人的故事,然后随便judge一通,甚至觉得他人的灾难是自作自受。回顾96年那场登山灾难,我们根本无从去判断孰是孰非!在8000米空气稀薄地带,人的智商等同于8岁少年,但是任何一个判断或决定都会成为死亡宣判。在自身生命收到威胁时,又能有几个人能舍我成仁呢? 人为和自然因素。究竟是自然太让人捉摸不透?还是人性更让人不寒而栗?我们不断在征服自然,又试图证明什么。在这场掺杂社会名流的商业攀登,想说的是目的已然不单纯,如果对待大自然不存在敬畏之心,只是作为名利双收的工具,那么历史必然会重演。似乎不禁又要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攀登?最精简的回答就是那句---because it is there. 因为它在那,我想要去。不是征服,不是证明,只是纯粹简单专注得去做这件事。
  •     1.背景交待。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登山者的圣经》是珠峰登山史上最惨痛的一场山难,12名登山者罹难,是自人类首次登上珠峰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个登山季。1996年,作者乔恩·克拉考尔作为《户外》杂志特派记者跟随一支商业登山队攀登珠峰。5月10日,克拉考尔及其他几名队友成功登顶并安全下山。然而数小时后他才获悉,其余的19名登山者在下山途中遭遇暴风雪,被困在海拔8000多米的地方。最终12人葬身风雪中,克拉考尔一个人坐在雪地上,想厘清过去72小时里发生的一切,事情为何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事情是否会是另外一种结局?2.经典回顾。“到达山顶是件容易的事;活着回来才最难”;“金钱本身对费希尔并不是至关重要的,但他明白,在我们的文化中,金钱是衡量成功的主要标准”;3.我的感受。书中一幕幕记实镜头的闪现,又把我带回前年,我的西藏之行,我是到过西藏北坡珠峰大本营的,越野车一路的颠簸加之高反、低温,到珠峰脚下已是晚上,眼前的珠峰像一位迟暮的老人,安详宁静,又像一坐巨大的狮身人头金字塔,神圣庄严,但大家已无心欣赏,下车拍了几张照片便返程了,这里有个插曲,同行的副队长下车撒了泡尿便感冒发烧了,也不知是他的随意性褻瀆了神明还是为了让我们真实的感知连珠峰脚下气候都如此恶劣,这便是珠峰给我的最初印象。我也无心留恋,我西藏之行最大的壮举是攀爬冈仁波齐,从塔钦(海拔4000多)出发,第一天走30公里到中点站(海拔5000多)宿板房,第二天凌晨三点即起床,要在太阳升起之前到达海拔6000多米的冈仁波齐转山的至高点,然后下山回塔钦,我第二天早上走了一段,整个人状态不佳,于是打了退堂,看完此书,我感觉我当时很明智,在毫无高原登山经验的状况下能有如此决断,启动关门时间。再来讲讲贝克.韦瑟斯,他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他跟日本女人南比裸露在暴风雪中一整晚,暴风雪后,当已经非常疲惫的队员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他们的时候,以为他们已经冻死(当救援队员从南比脸上敲下3 英寸厚一块冰壳后,却发现她还有呼吸,同样贝克头上也包着厚厚的冰,可他也活着,但救援队员认为虽然有呼吸但肌体已废,拖回去也是死,不如保存队员实力)放弃把他带回营地。他醒来后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奇迹般的回来了,队友们都仍觉得他能活下来的希望很渺茫,只是给了相应的简单处理,让其单独在一个帐篷里,待其自生自灭。第二天早上,没人去看他叫他,都想当然的认为其已死,要不是乔恩决定在下撤前看韦瑟斯“最后一眼”行个注目礼,他可能已被冻死在自己的帐篷,但他又幸运的从死神手中逃出来。最终在紧急救助下,虽然他失去了一只手和鼻子,但他活了下来,靠着自己的力量走出了死神的虎口。如果,我说如果,搜救队员能够将他们及早带回,是否他还能更好地活着?是否日本女人也能活命?人在面临危险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自救。只有血肉至亲才会不顾生死拿生命保护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梦想与他人的性命面前,孰轻孰重?最让我感到难过的是“疯狂山峰探险公司”的领队费希尔的死。他是一名真正的登山爱好者,是与霍尔齐名的高山向导,一生里抛妻别女,狂热地攀爬着世界各处的高地。他为人纵然狂妄自负、放浪不羁,但别具人格魅力,他与霍尔是死对头,关键时刻却能搭手援救。可是这一对冤家,却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陷入同一绝境。危险来临的当口,他象头不知疲倦的鹰,来回奔波于雪山上营救自己的队员,却终究无力回天在失去三名队员之后,他自己也葬身雪山中。自己一直那么遵守的关门时间,在自己手上破了规矩,便无力回天啊!最后要说的是,在海拔七八千米的地方,由于脑缺氧,人的智商仅相当于六岁的儿童,很多人因为缺氧造成判断失误走向死亡。所以,人在面临生死抉择,面临救援和不救援,抛弃和不抛弃的时候,所做的选择不能简单的用对与错来衡量。日本人与台湾人的冷漠我只当是冷静罢!为什么一定要去攀登雪山?Because it is here!
  •     要不是因为这是18年前一次珠峰登顶意外伤亡的真实事故,我还以为这是本小说。前后跌宕曲折,险象环生,就算是小说家们天马行空的想象构思,也不见得有这个故事那么惊心动魄。如果是一个从来没有参加过登山活动的人来看,一定会质疑这是瞎扯。而且一直有人信誓旦旦的说只要有钱,夏里巴人能背你登顶等等。但回想起我曾经在密林中的那些经历,我觉得这才是真实的登山。也许真实造就了这本书会被称为是登山圣经。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次事故的确是个悲剧。“攀登珠峰本身就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是欲望战胜理智的结果。任何真正考虑这样做的人,几乎都不够理智。”虽然登山应该就像书中描写的那样,但并不会经常发生悲剧。这次悲剧的发生感觉并不能全部责怪登山上。“人们之所以总在悲剧里扮演角色,是因为他们不相信现实生活里存在着悲剧,然而悲剧却真的在文明世界里上演。”所以不能怕那十年草绳。但相信只要看过书的人都会打几下退堂鼓,其实本质还是纠结在为什么要登山的问题上。“登山的魅力就在于它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单纯,个人交情被淡化而沟通协作得以增强,就如同战争,其他因素则取代了人际关系本身。”可以说这是一个完全脱离现实的世界。虽然没登过山,但好歹也做过几年驴友。虽然曾担心高反从不涉足雪线以上的山峰,但登山的氛围仍然是一样的。真正吸引我的还是那个单纯的世界。无论队伍是大是小,在那人迹罕至的地方你能沟通依赖的也就这些有限数量的人。无论在茫茫雪野还是密布丛林,前路都充满了未知和惊奇。这里没有信号,没有警察,没有人迹,没有避所,只有你身上的一切和旁边共生的几个朋友。在那时你也许会觉得孤独,喊声救命也许只能听到回声;疲惫,几十里山路的持续奔波;恐慌,和小青亲密接触近到吹口气就能吹歪她的信子;饥渴,汗流浃背的看着空空的水壶惦记着几公里外的小溪……有时甚至是死亡的威胁,被激流冲走而幸运的牵住了一块巨石和死神擦肩而过。也许“正是因为其所具有的危险,才使得登山成为一项伟大而壮丽的运动”。但其实这些程度的苦难和凶险在现实中也会经常碰到,只是我们已经习惯了现实的磨练而已。而登山更像一个单纯的梦境,当你经历过一些磨练之后,适应了那个环境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的单纯。人变单纯了,在那个环境下,不管以前是否认识,都会或者必须成为朋友,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每个个体充分体现了他们个性中某些奇特的不可改变的特质。最真实最坦诚的人情只在那一刻迸发。真实是最可贵的,无论是善是恶。同时物变单纯了,远离了花花世界的诸多诱惑,只有最纯粹的自然围绕着你,你也只需要简单的生存物品,一切事物都简单了,一切都只是为了活着向前走。还有活着也单纯了,在那一刻只有一个唯一的信念,完成这次挑战,心无杂念毫无牵挂,整个宇宙的能量似乎都在为你所用去完成这个目标。于是你和这个世界的交流变的直接而简单,如果说要看穿这个婆娑世界,或者说真正认清自我,也许只能在这种环境下。这种体验是无法在水泥森林里体会到的,我们只有踏上登山之路。当然现代的登山已经渐渐的被商业气氛所渲染,只能遗憾的说由于登山的魅力,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了,于是商人就进来了。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登山的重要意义,当然也帮助了很多人能快速锻炼成长,早点进入一个享受的境界。但“登山运动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强调自立、决断、应变和责任感。商业登山将会被迫放弃所有这一切。”而且在登山活动中还有一个巨大魅力就是在于团队精神,最团结的队伍和最真诚的人际关系。而商业环境下这些已被利己主义所侵噬,金钱的魔力下,单纯的登山世界已慢慢沦为普通的社会。这也是种趋势,一个群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总会向普通的社会文化靠拢,比较都是来自于这个社会的个体。但无论无何,至少比现实要单纯些,我就喜欢这种单纯。我只愿单纯的登山。回到书中的珠峰,对于这永恒的挑战里程碑,死亡似乎如影随行。但我们要知道“死亡无法经历,但可以目睹,不必害怕也无需藐视。”在我们的面前只有困难,很多人止步于山顶前的90米,甚至60米,都是因为到了挑战困难的极限。可能会有些激进,但很喜欢哈斯顿的这句话,“如果困难出现,就要战斗到底。如果你训练有素,你就会生还;若非如此,大自然将把你收为己有。”对的,战斗到底,单纯的向困难发起挑战。2014-2-28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书比电影更震撼
  •     因为看过电影《Everest》,所以在阅读时候会代入电影场景和情感,尤其从第1营地开始,记录笔峰就开始转向剧情描述了。
  •     a great book!
  •     生命的渺小和顽强,都彰显无遗!
  •     海拔8000米+,在极度缺氧智力等同6岁儿童的情况下,没人知道下一秒的生死,尤其在暴风雪瞬起的夜晚。详述96珠峰山难,作者展现了一种原始而冷酷的诚实,在未被时间与记忆过滤之前,透露着丝丝先兆与绝望。也许攀登珠峰就是一种欲望战胜理智的结果,大多数凡人在固有的幸福感之下,绝不会选择前行,而选择前行之人,注定要在生命中打下无法忘怀的烙印。比起登山者的圣经,我觉得这更像是疯狂者的墓志铭。本书建议搭配电影《绝命海拔》食用,保证你在炎炎酷暑"寒"意附体
  •     需要时间平复,从未想过攀登珠峰,是如此
  •     前半段伴随着登顶希望的激动人心 书进入后半段,惊心动魄的山难,霍尔对汉森的执着,南拗营地附近队员们对韦瑟斯和康子的放弃,韦瑟斯惊人的意志力,幸存者的内疚,一段接一段如碎石般撞击着我。有评论说乔尔这种事后诸葛亮的行为有失偏颇,而附录也收入了他和布克瑞夫的争论,然而我认为他还是较为客观的,对每个人都尽力采访到,尽量还原真实的情形。 不管是由于领队的自负,还是商业模式的缺陷,亦或8000米级的道德,1996年的山难并没有阻挡那些登山者的脚步,于是洛桑、布克瑞夫最后都消失在山上。
  •     在读书之前已经看过电影,所以看书时代入感很强,但书比起电影更加精彩,性格各异的登山者与自然的抗争……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仍需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全书虽然没有提及任何有关登山技术的内容,但却是登山者的指路明灯,任何一个怀揣登上世界之巅梦想的探险者,都应当看一看;甚至在生活中,它也是不可多得的心灵鸡汤……总之常翻常新可以引以为戒
  •     2017.2.11 15:43
  •     作者的新闻记者身份让这本纪实书籍充满了应有的沉重感。海拔7000米以上已非普通人能涉足之疆界,甚至不能采用已有道德准则来衡量那时那地的行为选择。战胜平流层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种极不理智的勇敢,没人能说清楚,究竟为什么要攀登喜马拉雅,除了心中那种强磁场般的召唤。当登顶的欲望战胜理智时,付出生命便是这个承诺的附加条款之一。
  •     《绝命海拔》看的我云里雾里,看完这本书就会明白...
  •     虽说极端环境下人难以作出正确的决定,但依然惊讶于后来两名日本登山者对印度伤者袖手旁观。多次联想起了爬Kinabalu的时候,读起来心情更跌宕起伏。
  •     鲍鲸鲸说对于爬山这项运动,我一直抱着生吃芥末那样的心情:是不会死,但图什么?借用这句话,对于登山,我的理解是:可能会死,图什么?登山,甚至是攀登珠峰,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挑战,然后挑战并不是人的天性。征服登山届普遍认为没什么美感的珠峰,靠的更是坚毅和坚持。图什么?Because it's there.
  •     看过电影,再来读此书,对当年山难的了解更多了……
  •     看完电影,感觉没太明白,所以买了小说来读一读
  •     现在啊看报道知道越来越多人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就容易形成 啊原来是件很简单的事情 但其实每一个攀登的人都默默承受着很多不可挽回的后果 ;刚看完正好看到夏泊渝的采访 执着了四十年的攀登梦最终也没有实现 会发现生活不是偶像剧 不是所有人最后都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总有人会抱憾而终;书里最容易被忽略但是也最重要的人就是夏尔巴人 也只有他们的付出才会奠定攀登者成功攀登的基础啊 但是他们往往只有最微薄的佣金 但是却承担了最大的风险 真是让人心塞
  •     本书已经拍摄成电影,学到些登山常识
  •     后面遇上暴风雪接连遇难那几章,常停下来叹气,难以平静。“如果困难出现,就要战斗到底。如果你训练有素,你将生还;若非如此,大自然将把你收为己有。”
  •     在阅读过程中我有很多次都被带入到8000米之上的海拔,感觉到空气窒息。记得最深刻的一句话:到达封顶只是成功了一半,或者回来才算胜利。
  •     绝命海拔圈粉,看看原著,打消了爬珠峰念头的一本书
  •     沥沥拉拉的读完了
  •     和作者一块再次经历了那场山难. 能体验到惊心动魄的过程, 与他们所面临的心里挣扎与道德冲击. 文字描写的霍尔最后和妻子的无线电通话和之前看的电影一样感人
  •     震撼!
  •      看看
  •     勇敢者的游戏,非常值得一看的纪实类文学,尤其是像我这样对登山探险感兴趣的
  •     一直久闻大名,但以为是一本登山攻略,正如它的商业包装所言,读完之后才发现是教科书式的调查报道。克拉考尔不仅自己在登山队中,而且以调查记者对真相的探寻能力,重新还原了96年的珠穆朗玛峰灾难。山就在那儿,总有风险,却也总在召唤人们上路。
  •     很好看,但隐隐觉得作者把自己美化了太多。
  •     没看书前珠峰充满向往,去梅里雪山朝圣的时候,路上不断的听到当年梅里雪山的灾难,感觉登顶是此生不可能完成的事了,看完书后更加确定,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真的太渺小骄傲了。书中详细记录和分享了攀登珠峰的路线,各个海拔高度的遭遇和感受,值得一看。
  •     彻底粉碎了我深藏心底的珠峰梦。。手动再见。
  •     珠峰与很多人的距离,可能是永远的遥不可及,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尽管已事发二十年前,但参考意义依然鲜活,这里实现了无数人的梦想,也埋葬了无数人的生命。对每个热爱户外喜好攀爬的人来说,这本书都可以做一面镜子,出发前,好好读一读这本书,也许会改变很多。
  •     看了电影,再来看的书。征服珠峰需要强大的意志力来克服心理和生理的障碍,还需要一些气运,最重要的是遵守大自然的规律
  •     看完了攀登梅鲁峰,找了这本书来看,笔者作为事件中人,既有详实的描述,也有评价当然也读出了为自己辩解的意味。但无论如何,悲剧已然发生。海拔八千米以上,人类所有的行为都会被放大,选择,勇气,坚持,道德。登山的意义既是马洛里的名言,“因为山在那里”,也是一位征服了14座8000米以上雪山的登山家所说的,“不是因为我征服了她们,而是因为我每次都活着回来了”。
  •     一部非常冷静而有间距感的报告。作者采取了一种既在其中,又在其外的中间态度来描写1996年珠穆朗玛山难。并从人对他人与自然的态度这个角度上剥茧抽丝地分析了这次山难的原因。最终,作者认为科学理性应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这也使得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失误总结,而成为人对存在的深度思考。
  •     为什么要去登珠峰,明知道是几个月的挣扎,换来数分钟的登顶,甚至无法在珠峰顶上稍久驻足。登山的意义在哪里?这也许就是人天生而有的征服和挑战的天性吧。
  •     充满个人偏见言过其实的戏剧化纪实作品,文笔却是比Climb好得多
  •     看得一身冷汗,好紧张,再也不要看这样的书了
  •     满足一个新领域的好奇心
  •     高海拔的冷漠太热血了!
  •     电影让人心疼垂泪,书则更让心随登山者的命运波动起伏,一口气读完,停不下来!
  •     很棒的纪实文学,作者严谨缜密的文字简直是给我普及了一次登山及登珠峰的课程。
  •     了解到的一本关于登山的书。山难,对于登山者而言,这两个字太沉重了。商业化越来越严重,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记得刚开始登山,前辈们都说,你们应该多看一些山难的故事和电影,从而知道登山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我开始读,然后开始了关于登山的思考。
  •     这是个悲伤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多么渴望,也要遵循规律;如果自己有经验,就不要放弃思考和判断;不要完全相信感官和权威,承认人类的渺小。
  •     自带
  •     非常精彩的书,很详细。看完以后还在google earth上模拟了很久登山路线
  •     感觉整本书的基调就是Jon Krakauer在说:“错都在别人,自己是无辜的,自己是无比正确的。”个人很讨厌这样的腔调。而且书里一直在黑台湾队,说他们如何不懂登山,如何糟糕,可事实是那次事故了只有一名台湾队员不幸丧生。
  •     成功并不是偶然的,就像失败也不是偶然。我到过最高的海拓是5896米,知道在雪山上一点小小的失误就会带到致命的结果,更何况是一系列的非理性的失误。
  •     非常棒的报道文学,看过绝命海拔后画面感更强烈。高海拔的窒息感,寒冷和疲劳令人感同身受。攀登珠峰的过程充满了折磨与苦难,丝毫没什么刺激与兴奋,但依旧令人神往。在死亡边缘徘徊的特点赋予了这项运动伟大与不朽
  •     网路,很难用言语形容的震撼。
  •     惊心动魄的群像描写,虽然我大概永远不想尝试,但还是挺想看看相关纪录片(虽然大概没有=。=)。个体人类生命如此渺小,可能人生的意义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只希望自己死得不要太痛苦和难看。
  •     登山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在离山顶还有半个小时的路程是作出放弃的决定,困难的是在幻觉和酷寒中摇晃着顽强走下去,困难的是保全自己的情况下帮助我们的朋友。作者和队友们被迫放弃距离他们仅有几百码的贝克与南比,而日本登山队没有救助垂危的印度人,在最初的悲痛与愤慨后,我意识到我们确实不能在28000英尺的高度对人们的道德作出要求。而故事最可怕的地方在于,现代科技使作者与同伴,乃至家人都能够联系到山顶上的霍布,但却无力对他进行救援,只能看着他死去,霍布的死亡过程,或许是所有人中最悲情的一幕。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