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纲常

出版社:四川人民
出版日期:2013-7
ISBN:9787220088865
作者:何怀宏
页数:210页

作者简介

《沉思录》译者、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何怀宏忧国之作
为中国社会的平稳过渡进言 为未来长治久安的社会之道德根基提供设想
目前的中国,正处在较大变动的前夕,这一大变动的最终结果将会是什么?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中国是会陷入一种持久的激荡或者僵化的停滞,还是能够走向一个长治久安的社会?对此作者的忧虑与希望并存。
为了寻找出路,他对传统的三纲赋予新的涵义:民为政纲、义为人纲、生为物纲,又对五常重新定义,将之分为两部分:五常伦,即五种经常性的需要人来处理的社会关系;五常德,即人应当具有的五种持久性的德性。
通过这样的阐释,作者希望一种温和而坚定的中道力量能够兴起且成为稳固的主流,如此,观点的差异乃至比较极端的观点对立也就不足惧,而且是必要的。而他本人也希望本书的探讨能为中国社会的平稳过渡尽一点力量,甚至进而言之,成为未来长治久安的社会之道德根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设想。

书籍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为什么重提纲常?
一 “纲常”是什么?
二 传统“纲常”的形成
三 “纲常”后面的基本价值
四 “纲常千万年磨灭不得”
五 今天的中国社会亟须重建纲常
第二章 为什么提新纲常?
一 传统社会对“纲常”的反省与坚持
二 近代以来对“纲常”的批判
三 新的社会需要新的伦理
四 新伦理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内容
第三章 新三纲
一 民为政纲
二 义为人纲
三 生为物纲
四 新三纲总说
第四章 新五常
一 五常伦
(一)天人和
(二)族群宁
(三)群己公
(四)人我正
(五)亲友睦
二 五常德
(一)仁
(二)义
(三)礼
(四)智
(五)信
第五章 新信仰
一敬天
二亲地
三怀国
四孝亲
五尊师
第六章 新正名
一 官官
二 民民
三 人人
四 物物
结语
后记

编辑推荐

《沉思录》译者、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何怀宏忧国之作为中国社会的平稳过渡进言为未来长治久安的社会之道德根基提供设想。

内容概要

何怀宏
北京大学教授。其著作《良心论》被学界认为“对传统哲学所做的工作是有突破性的”,于1998年11月获首届正则思想学术奖。《契约伦理与社会正义》获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珍重生命》获1998年全国青少年读物一等奖。《世袭社会及其解体》和《选举社会及其终结》对中国近三千年传统社会的历史提出了一种新的系统解释,在学界产生震动,被季羡林先生称之为是“非常精彩的书”。

章节摘录

(二)义(羞恶、勇敢、坚持)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这里一是点出了义的基本性质,一是点出了“羞耻”,即义首先是一种对恶的禁令,是对犯恶的羞耻。如果说“恻隐”是德行的正面引发动力,“羞耻”则是德行的反面刺激动力,在有些人那里,后一种动甚至能超过前一种动力。“羞恶”是“羞”人之恶,也是“羞”己之恶—如果自己面对他人的、社会的恶完全漠视、不予制止的话。当然,最优先的还是自己不主动犯恶,不管利诱再大也“羞恶”而不为。所以,顾亭林说,士人君子的道德修行先不用说那么高远,而不妨就从“行己有耻”开始。而孟子也早就说过,最大耻是无耻。如果一个人堕落到了一点羞耻心都没有的地步,那对他的确也就可能没什么指望了,除非他哪一天重新开始萌生“知耻”之心。“知耻”是因为有“义”的标准在,是用“义”的标准衡量而觉其“不正”而感到羞愧。但仅仅有羞愧可能对“改正”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践行“义”的勇气。尤其是在纠正他人和社会的恶的时候,更需要一种充满正义精神的勇敢。勇敢并不是好勇斗狠,而是循义而行的大义凛然,一个正义者的勇敢其实是来自绝对地服从正义,或者说是来自老子所说的首先“勇于不敢”,即不敢僭越,视正义为绝不可违背的真理,故此她/他方能够有勇气“虽千万人,吾往矣”。而且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在“义”的德性方面,我想首先举出一位女性。当她挺身而出的时候,她还是北大的一名学生,她就是林昭。当一次铺天盖地的政治运动和斗争席卷而来的时候,本来并没有冲击到她,她不难旁观过去,然而她的良心却让她看不下无中生有、伤害无辜,看不过对年轻学生的无情斗争、残酷打击。于是她在1957年夏天一个闷热夜晚的斗争大会上,站出来维护与自己一起编《红楼》杂志、被斗争的同学张元勋,在群情汹涌的质问下她昂然报出自己的姓名:“我是林昭!……你记下来:双木之‘林’、‘刀在口上之日’的‘昭’!”而且,她正像遇罗克所说的那样一种人,“开始勇敢,最后仍勇敢”,在后来的日子里,她不断受到越来越严厉的迫害和摧残却依然不断抗争,直到她入狱,直到她被投入死囚大牢,直到她最后被处死,只活了36岁。她是一个感情细腻的美丽才女,有对自己美好生活的追求,然而,为了一种正义的信念,她可以接受种种不可思议的折磨和侮辱,“虽千万人”而不顾,即便“九死而不悔”。而当林昭被监禁在上海狱中的1966年,又有她当年维护的张元勋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以“未婚夫”的名义去悄悄看她,张元勋此时也是刚从被判刑八年的狱中出来,在河北的一个劳改农场。而张元勋也的确为这次探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通过他的一次面见记述,终于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本来无法得知的,林昭在狱中坚贞不屈的形象。多年后,张元勋的一位同窗邓萌柯如此写道:张元勋千里迢迢去探视狱中的林昭,不是为了爱情,也不是亲情,说是为了友谊还不足以概括这件事的原因、结果和价值。我思考了很久,认为是为了被中国人推崇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的“义”字。张元勋也把这个“义”字张扬到极其高不可攀的高度。在那个时代,朋友之间反目成仇,亲兄弟形同陌路,夫妻相互揭发,……为了生存,人们抛弃了“义”,实在是无可厚非。正因为可以原谅某些“不义”的弱者,而更不应该忽视“大义”的强者。像张元勋这样,将自己的一切置之度外,不计成破利钝,丝毫没有私利的考虑,做好了一切最坏的打算,准备付出最大的牺牲,他也确确实实承受了第二波打击,这绝不是一般芸芸众生能做出的事情。是仗义豪侠,是义薄云天,是替天行道,是可以和程婴、公孙杵臼相比的义举。张元勋的这次探视所体现的,的确主要还是一个“义”字,虽然还是会有惺惺惜惺惺、在苦难中相濡以沫的友情,甚至心底还是会有一种哀伤温婉的亲情,包括对当年林昭以一少女之躯,不惜以卵击石来维护他的勇敢当涌泉相报的“情义”。这是一些最基本的情义,或者说,这里的“义”正是为了维护这些最基本的人之常情、亲情和友情的“义”,这里的“义”正是为了抵制让“朋友之间反目成仇,亲兄弟形同陌路,夫妻相互揭发”的反常政治之“义”。我这里首先想特别强调林昭最初勇敢地站出来维护同学、维护真情和真相的道义,那时她还没有达到她后来的那种对现实政治的清醒认识和信仰回归,甚至可以说她那时基本还是相信当时的政治教义和组织的,故而还感到“良心与组织性”的矛盾,但是,她不能忍受这种教义和群体对最基本的道德的侵犯,比如说言行不一、无中生有地伤害无辜,尤其是伤害年轻人,出于最基本的同情心,同学情谊和对真相的尊重她就挺身而出。其次则是她的大义凛然的坚持,在当时那样一种从上到下、弥漫社会的高压下,一般人是很难如此坚持的,一般人做出一定的调整、顺应或妥协也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林昭却决不屈服,绝不妥协,而她的精神和思想也更加深化和丰富了,她开始认识到这一切迫害和压制的根源,她重新开始了对真正的美善和正义的追求,于是,从一种最基本的道义始,至一种圣洁的精神止,最初的道义在她那里焕发出至巨的行动力量和至高的精神光辉。


 新纲常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如果不是汉唐阳光赠阅我的,如果不是何怀宏老师的作品,光看《新纲常》这个书名,我难免会想当然认为这本书是捣糨糊的,不堪一读。正是基于对出版者和著作者的信任,在我忙乱的时候,用差不多一周的业余时间把何老师这本书读完了。也许我并不完全认同书中的观点和阐释,但确实不是一本捣糨糊的书。“一个稳定发展的社会,必须是合乎道德和正义的。如果人们相当广泛地认为这一社会严重不合乎正义、或者基本不合乎道德,改革乃至革命的时候就要来临。”出版者用何老师书中的文字在腰封做的广告,其实,点出了这本书写作的要义,也点出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死穴——看着媒体上社交媒体上以及被删除的那些一再击破我们底线的新闻,以及流行的价值观,我们能够说,我们这个社会是合乎道德合乎正义的稳定发展的社会么?如何老师在引言中说,一个稳定发展的社会的基础一定要是合乎道德或合乎正义的。虽然,有关道德和正义的内涵可以讨论。正是在本书中,何老师展开了阐述。在本书的扉页上,何老师把中国社会未来要走的方向做了归纳:共和的、民主的、自由的、多元的。。。。。。以及与此相应的要求:公民的德性、法律的统治和公民的自治、个人的自律、底线的共识,等等,但归根到底,何师说,如果这个社会它没有确立自己的道德根基,就将中道夭折乃至社会崩溃。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的忧伤。中国的忧伤是何老师书中某处提到的一个概念,我读到时眼前一亮。后来查阅资料,方知何老师另有同名著作《中国的忧伤》一书。本书阐述所要构建的合乎道德合乎正义的“新纲常”,其实就是何师希望避免“中道夭折”,避免“社会崩溃”这样的中国的忧伤的极端后果。“纲常”这个词,在近现代中国社会中,已经被批臭了,但何师认为,“纲常“是“社会持久的大经大法,也是维持社会政治秩序的基本‘纲维’或‘纲纪’”,“中华文明和民族的数千年延续其实正是靠这些纲常在社会层面维系的”,今天我们要重新合理构建新的社会伦理体系,“也正是要由它们出发,以提供一个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可以得到可靠保障,并且可以自由地发展的平台。”纲常这个酒瓶子,何师要装的是现代的新酒:“‘纲常’之‘新’意则主要来自现代社会,即来自时代的要求。”何师要寻找的新纲常,是传统纲常背后更为根本的“精神”原则,参之以变化了的时代和社会的情况,给予富有新意的重新概括和阐述。何师认为,传统纲常理论背后,就存在着更为根本和永久的东西,比如对保全生命的一般政治和社会秩序的肯定,等等,这些是和现代文明的一些要求相同相容的。所以,何师通过肯定“利不十、不变法”并非全无道理,在书中提出,“我们尤其要注意任何变革不要损害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不要去诉诸伤害无辜者的大规模暴力。所以,不能不极其谨慎地选择变革的可否、时机、方式和手段。”何师在普及传统纲常的形成前,提出了一个判断:“中国大陆所处的现实状况是处在‘三种传统’的影响之下:即近三十多年来以‘全球市场’为关键词的‘十年传统’;前此一百来年以‘启蒙革命’为关键词的‘百年传统’;最后是前此两千多年来以‘周文汉制’为关键词的‘千年传统’”。这个判断很意思,我也觉得很有道理。判断背后隐含的是当下中国面临的新旧参合之道。在本书中,何师对从一个意味深长的角度讨论了纲常的意义。何师认为,正是由于对旧纲常的尊崇,历史上的那些王朝,才葆有统治更长,“东汉一朝也甚砥砺名节,用顾亭林的话说,这也是东汉后期虽然多庸主昏君,但却还能多年不坠的一个i额原因”,甚至,清朝在西方压力下力扛70年也属不易,“最后它的结束也像它的取胜,辛亥革命在最短时间内迅速结束了,并且没有像以前多数改朝换代那样连年战火,伏尸百万,这也算是中国的幸事”。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传统的纲常并没有因社会分裂动乱政治改朝换代而泯灭,相反,却一次次被重申,被视作国本,而它也却是起到了长期维系中国社会与文明的中坚作用。何师认为,“政治上的绝对服从却一读反而有变本加厉之势,而且居上的绝对权力开始可能恰恰是打着‘推翻旧社会’、‘打破旧纲常’和‘剪断四大绳索’的旗帜。”“从伦理纲常的情况看,这一百年来,最先打破的似乎是政治上的‘君为臣纲’,但其实最难结束的看来也还是这‘君为臣纲’”。先天不足而后天有没有条件发育成长的共和制度似乎只是结束了‘君子’知名,而没有结束‘君主’之实。携外来的、新兴的意识形态之巨大的裹挟力,新领袖的权力及对他的广泛崇拜甚至要远远超越过去的皇帝。对‘忠’的要求相较于昔日有过之而无不及。”“数千年的官本位虽然遭受过冲击,但在今天经济发展、掌握了远比过去多的资源情况下,看来不仅仅没有被抑制,甚至还有变本加厉之势。经济利益甚至成为今天官员的新的无形‘君主’”。确实如此,今天的政治生活中,上下级关系比帝制时代更不正常了,真正的一代不如一代。我们再也看不到太史简董狐笔,只看到为课题费车马费奔忙的专家;再也看不到砥砺名节之臣,只有趋炎附势之徒,能够保持沉默独善其身,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更多的是机会主义者。何师更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里的观点:“人们往往把爱好秩序与忠于暴君混为一谈,把笃爱自由与蔑视法律视为一事,有关道德之类的一切规范全都成了废物,无论穷人富人,都没有权利观念,而都认为权势或权力是现在的唯一信托和未来的不二保障。穷人保存了祖辈的无知,却没有保存祖辈的德行,他们以获利主义为行为准则,但不懂得有关这一主义的科学。。。。”我想,何师引用托氏观点,既为为“新纲常”补充现代理念,也是指出了当下中国的问题。看看我们的身边,看看微博上的观点,谁能说托克维尔批判的不是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呢!在本书中,何师提出了自己主张的新的社会伦理的基本特点:平等的;非政治意识形态化的,也是和任何宗教信仰乃至人文信仰价值体系有别;表述不再是特殊人格的,应具有一般性质,而不使用君臣等明显的专有名词概述原则;而新纲常的主要活力或生机,何师认为应该是在民间社会,政治只是起到一种最有力甚至最迅速见效的杠杆作用。当然,何师也提出新纲常要有新的世界视野,要有向世界开放和民间生长的精神。而这也是合乎古训的:“礼失求诸野”、“道不行,则乘桴浮于海”。这些观点,都极具现实意义和针对性。对应传统的三纲五常,何师也提出了新三纲新五常:他用“民为政纲、义为人纲、生为物纲”代替了“均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天人关系、族群关系、群己关系、人我关系、亲友关系”代替了传统的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的五常伦关系。“天人和、族群宁、群己公、人我正、亲友睦”则是新五常的道道期望。而核心是一种生命原则,对生存平等的共识。何师还把传统的天地君亲师改成了“敬天亲地怀国孝亲尊师”,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改成“官官民民人人物物”。这新纲常的内涵,虽然时常与我们相遇,但如此概括,很有意思,同样对当下社会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今后也会时常以此惕励自己。不过,这种期望,虽然合乎人性人心,但在一个逐利时代,却多少有些乌托邦。何师所倡导的,还只是一种自觉。有此自觉的人,社会道德根基虽遭政治摧折,自己也不会轻易弃守随波逐流,而无此自觉者,要靠这样一种无法让人敬畏的道德期望诉求来要求约束他,也很难,所以很难建立真正的正义公平的道德根基。大概何师也清楚这难处,所以,结语中以前清遗民梁济投水自尽前的话来表达:梁济愿以“以诚实之心对已往之国”,望世人“以诚实之心对方来之国。”所以,何师说:“百年巨变,百年重整;百年废弛,百年复兴”——路径是“我们需要探寻和构建一种从制度正义到个人义务的全面的‘共和之德’”——“是所望焉。”但是,恐怕单靠道德的重构,是无法实现此目标的,它必得与法治同步——现代社会,法治才能让人敬畏——并逐渐内化为一种信念,才能实现所望。本书许多内容基于演讲或专栏,通俗易懂,既有很丰富的传统伦理常识,也有全新的解读,以及新内涵的补充,适合关心中国社会前行的人阅读。我在阅读此书时,收获的一个副产品是,写了篇《中国的忧伤》,内容与本书有些关联却不大,继续自己一直坚持批判的功利主义机会主义价值观的立场。这样的文章写多了,多少有些捣糨糊了。答应参加出版座谈会而最终失信未能成行,是我的错。无信不立,也是中国传统的道德。感谢何怀宏老师的分享,感谢汉唐阳光的馈赠。
  •     道德滑坡、信仰缺失是当代中国不可回避的话题。文化学者对此的普遍的解读是: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旧价值观念已经打破而新的还未能建立,从而导致了道德和信仰的真空。这一说法或许没有触及到问题的要害实质,但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的确是不无道理的。那么,如何建立新的社会伦理价值观便是紧接着要问的问题。这里有两个选择:是应该将传统的“三纲五常”视作现代价值观念的对立面而坚决与之决裂,然后涅槃出一个“新世界”?还是可以顺着传统的脉络一边继承一边扬弃,新陈代谢出既符合现代社会又关照传统的新型社会价值观?相信绝大多数人倾向于前者。而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选择了后者,然后用其新书《新纲常》做出了解释。 何教授首先对问题进行了溯源,考察了纲常诞生的时代背景。作者认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何种社会形态,人的生命都是首要的价值。为了保护人的生命(以及财产),必须建立某种社会秩序来提供保障。传统社会由于生产力不发达,资源相对短缺,对资源的争夺往往随时暗流涌动,所以传统社会政治制度的着眼点就放在了“息争”上。而囿于文明程度的限制,传统社会不可能“发明”出现代民主式的复杂体制,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借助高于人类的“天道”来给出关于秩序的硬性规定,所谓“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从此“天道息争”的指导思想出发,落实到国家层面就形成了“君为臣纲”,而在家庭层面则是“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现代人更多的看到的是三纲对人的束缚,很少会用把眼光投向其背后重视生命、生存的基本价值和精神,更忽视了传统纲常在现实社会中起到的稳定作用(甚至可以这样断言,之所以中国在经历数段礼崩乐坏纷乱动荡的历史时期后仍然可以回到和平安定的正轨,让中华文明延绵数千年不灭,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三纲五常”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如果我们能看到上述两点,那么其实传统纲常与现代自由平等的价值是可以相容的,传统与现代的接续是有可能的。当然,毕竟时代已经改天换地,生存虽然依旧是最重要的价值,但通过物质和文明的大幅提升已经基本实现了保障,“平等”成为了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社会的复杂性也要求社会秩序的关注点从“君臣、父子、夫妻”的个体秩序中转移到政府与民众、人类与环境这样的群体、族群关系。在这样的认识之上,作者提出了与旧三纲对应“新三纲”——民为政纲、义为人纲、生为物纲。三者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如作者所言:“‘民为政纲’主要是讲人作为政治人的义务;‘义为人纲’主要讲人作为社会人的义务;而‘生为物纲’主要是讲人作为自然人的义务 ”。这其中,与旧三纲中“君为臣纲”对应的“民为政纲”是新三纲的核心,其他两纲或多或少都会受制于此。甚至对于“生为物纲”所想要规范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环境保护,在当今中国很大程度上其实也是政府与民生之间的关系的内容之一。所以我们暂时抛开后面两纲,重点看看这第一纲。“民为政纲”,字面意思不难理解,作者对此的简要解释为“政治应当以民为本、以民为主”,进而通过对“以民为主”、“为民做主”、“民本主义”等概念的辨析进行了阐述。然而,读下来我的感受是,作者揭示“民为政纲”的内涵以及对此所有的主张其实都没有超出“民主”二字的范围,甚至可以说“民为政纲”就是民主的一种弱化、笼统化的提法,标题中“低版本民主”的所指也正是如此。那人们不禁要问,是否有必要沿袭纲常这套传统表述范式?直接谈民主是不是更好?我个人的理解是,有必要。在中国与世界(尤其是当这个“世界”特指西方时)还没有完全融会贯通取得完全互相承认的时候,历史惯性造成的隔阂依然存在,当一些采用西方话语模式的价值观与思潮进入我们的视野时,难免产生一些其实无关实质的言辞之争,甚至因为话语形态的问题“把洗澡水和婴儿一起倒掉”。我们经常会因“××是西方的东西,不适用于我们”而将世界发展的潮流拒之于家门之外。如果采用脱胎于传统并带着强烈传统中国风格的话语范式,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来谈论“我们自己的东西”,便可以绕开这一历史留下的迷障,直达问题的实质。在高版本软件与“国情”的硬件还不能完全兼容的时候,能够汉化低版本的软件先将秩序运行起来,其意义也是巨大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何怀宏老师的努力充当了探路者的作用。当然,值得商榷的是,民主的汉化是否必须采用“纲常”这种话语范式?毕竟这对于现代人而言,这二字所携带的负面气息是难以用添加一个“新”字而消弭彻底的。是否有比“三纲五常”更好的、更容易被现代中国社会所接受的,但同时也是完全“中国”的表达范式?这是我们接下来思考的问题。
  •     活动:何怀宏作品《新纲常》出版沙龙时间:2013年7月20日地点:彼岸书店主持人:刘苏里刘苏里:今天下午为怀宏兄《新纲常》一书做一个沙龙,这本书他做了一段时间,在序言中有写到,这些年他一直在讲这个话题,并且过程中写了几篇长文,各位手上所拿的是完整的、系统的、带有创造性的中国新伦理学的一本著作,是他近些年不断讲的逻辑的结果。这对他个人来讲是可喜的事,对学界或者思想界来讲是一个机会。什么样的机会?一次辩论、吵架的机会。我知道有些朋友看完这本书后有很多批评意见,我的一些朋友看后拍案叫绝,争吵着书中的一些基本要点。现在请容许我介绍一下与会的嘉宾,大多数嘉宾都比较熟悉,就直接点名:秦晖先生、雷颐先生、张维迎先生、王焱先生、解玺璋先生(文化学者)、李冬君先生、马永翔先生、方朝晖先生、十年砍柴、高全喜教授、刘刚先生、李冬君女士、吴思先生以及今天的主角何怀宏先生!我翻了怀宏兄这本书,感觉是一本怀忧之作,而且由来已久,怀宏兄试图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建造一个道德和精神基础,虽然前言中也做了很多交代,书写得很系统,但一个总的感觉是:在字面上怀宏兄有一种怀忧,所以希望怀宏兄在这个场合向我们披露一下这本可能必将遭到争议的书的背后想法,不要重复序言中的想法。何怀宏:好,我简单说一下《新纲常》一书的由来。其实去年已经有不少讲演,各种人问这个问题。现在是事后诸葛亮,但当时没想到。最初有这个设想是在2011年10月中下旬,也就是辛亥革命的一百年,当时没有这个想法,没觉得要为辛亥革命写什么,辛亥革命后就是共和的建立,共和百年。直接刺激是小悦悦事件,动车、校车事件,所以这本书封面插图是珂勒惠支画的抱着孩子们,我非常喜欢。2011年10月中下旬有想法,开始写。苏里说得非常对,这是一本怀忧之作,有一些忧伤。于是开始写了一两个月,春节前夕,天则所邀我讲一次,所以把2012年初写的一两万字就拿去讲了,现在网上可以找到笔谈记录。去年想听到更多的反馈,所以去年一年凡是邀我讲演的都会讲,有时讲共和之德,有时讲新世纪的伦理纲常。约稿的也会写,因为很长,所以会选一部分发表。去年觉得要把它写成一本著作,最后花了两个多月。现在我想的问题是共和百年走过了三个阶段:一是北洋军阀的共和,从1912年袁世凯当大总统到1928年国民党北伐统一。二是国民党的共和时期,有人把它叫做第二共和,这个共和有新的意识形态语境,不光是统治者更换,也实现了党国体制。三是1949年以后的第三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到现在60多年。这百年留下了很多历史。再一个变化是2008年的三件事:一是汶川大地震,相当程度上唤起了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对政治比较担心(80后甚至90后)。二是奥运会,中国亮相于世界。三是金融危机,中国在其他地方走向危机时却一枝独秀,引起很多人兴奋甚至亢奋的状态。从2008年到现在5年过去了有一个大变,比如2009年的微博。这些使我有一些预感,即1988年秋冬时,和梁从诫先生(梁启超孙子)(那时担任《知识分子》在海外的主编)要办一个专栏,找知识分子写专栏和组稿,也找我。某一次采访费孝通,他的一句话我印象很深,费孝通有点忧心忡忡,他觉得中国还会出一些大事,会有一个大的社会变动。这也是我忧心的一件事,我希望不管怎样变动,都不再有大规模的暴力、流血等,这是整个一个大背景。我先说这么多,今天特别高兴各位学者专家能够光临,谢谢!刘苏里: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是有怀忧之心的人,无论是在学界还是工商企业界,无论你研究经济学还是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稍微敏感一点的人都意识到或者感觉到今天可能处在我们想象不到的大变动前夜。接下来是各位出席者谈自己对这本书的阅读体会,因为有两位朋友要先走,所以解玺璋和张维迎先开始讲。◆解玺璋解玺璋:这本书我昨天拿到了,先向何老师表示祝贺。昨天看了一点,今天上午看了一部分,基本把这本书翻完了,我感觉如苏里所说的,看这本书能感觉到作者忧愤的心情。其实这些年大家都有一些感想,不管是社会还是道德问题,都在想办法怎么回应现在这样的一种形式,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回应方式,要建立一种新的道德基础。但我看完这本书后,困惑的东西特别多。说老实话,我自己感觉没看懂这本书,不太明白何老师的那种表述究竟想说什么,建立不起来他说的旧的三纲五常和新的三纲五常之间的关系,所以我把这书如此理了一遍,但我觉得两者之间关系没那么容易建立起来。而想做新的道德基础,是否一定要把过去的三纲五常拿过来?这是我的一点疑问。现在所谓的道德问题、信仰问题,我不觉得是国民的素质下降造成的。其实恰恰相反,这些年来国民素质是提升的,所谓信仰问题或者道德问题,有一个大的背景应该注意,即“文革”之后30年大家对“文革”前30年的反思或者对它的一种反驳,这个信仰里恰恰是抛弃旧的信仰,不能认为抛弃旧的信仰就是不好的东西。我觉得中国现在比那时的觉悟高很多,现在社会上只要有一点事,微博上就会有所反映,当然微博上有很多胡闹的,不过主流是好的,大家对国家、人民持有一种特别的关注和参与性。晚清时,大家认为中国人不可救药,没有一点政治热情,不关心国家的问题,脑子里没有国家。那么现在,看微博,大家心里或者思想上有国家、人民的意识,愿意参与其中。所以我们建立一个新的道德,基础建立在什么之上?我不明白新的三纲五常到底是什么东西?我觉得中国人的道德或者信仰问题、中国现在的很多问题是整个政治环境造成的,首先是这个,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原因。这些都要认真清理,但一直都没有认真清理过。所以现在就讨论新的纲常容易回到大的意识形态、大的范畴里去,变成一种利用。昨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清华老师微博上发言,说人民社会要比公民社会高。我不能想象这样的思想,看到这样的思想我都傻了。今天中国面临的形势很复杂,仅仅从道德层面有时说不通中国目前的问题。我比较混乱,这本书我会好好学习。就说这个意思,谢谢大家!刘苏里:玺璋提出很重要的问题,也是我在看这本书中不断泛起的想法。比如一句正确的话,在很多阶段说是正确的,但在某一个特定阶段说可能有问题。最近一年多,特别是最近一年我们经常听到很多雷人说法。但我觉得可能反映了大变动前夜的一部分。我读何老师书的过程中也有这种感觉:有一些努力使得你必须要那样说话,而那样说话可能恰好跟现在这个时代、行进的大方向产生某种反向的摩擦,因此会引起大家的反对或者对你的质疑。下面请张维迎先生发言。◆张维迎◆张维迎:何怀宏兄写了一本好书——《新纲常:探讨中国社会的道德根基》:一是它符合时代的需要,当下中国确实需要新的伦理纲常;二是他提出了一套系统的道德行为准则。当下中国道德的危机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我们也得承认,改革30年来总体上是有所进步的。改革前的几十年中国乱杀人,大家认为很正常,甚至很“正义”,“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文革”期间杀了那么多人,说杀谁就杀谁。现在我们已经觉得“见死不救”已经不正常了,这总归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至少说明有了道德觉醒。但现在我们确实面临着道德危机。怀宏兄刚才讲了他的忧虑,以及写这本书的动机,这种学者的责任感、使命感令人敬佩。这本书中有关儒家思想的观点我基本上也是同意的。我在《博弈与社会》一书的最后一章也讨论了这个问题,我并不认为儒家是主张不平等的,儒家的等级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激励机制,鼓励大家做“君子”不做“小人”,解决社会合作中的“囚徒困境”。其实不仅是儒家,两千多年前的“轴心时代”,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伟大的思想家(我称之为“制度企业家”)都是在为天下立“道”,使人类更和谐,更好地合作。我总结了他们有关人类行为准则的共同之处,有五条,包括“以人为本”、“推己及人”、“互助相爱”、“诚实守信”和“奖善惩恶”。现在我谈点商榷性意见。第一,这本书大体上是“旧瓶装新药”,对于那些药我不反对,但装在旧瓶里能否起到我们所希望的效果?我有些担心。因为传统的道德规则建立在以“义务”为中心的基础上(duty-basedrules),现代社会的道德规则建立在以“权利”为中心的基础上(rights-basedrules)。怀宏兄在这本书里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他认为,强调所有人都要履行平等的义务,实际上也就是认可所有人的平等“权利”了。这个问题比较大。说一个人有义务用自己的财富帮助另一个人,不等于说后者有权利获得前者的财富。权利是自主的,是自然赋予的,别人不能剥夺,但义务是不同的概念。在一个人们不能享有正当权利的社会,人们很难有义务感。现实来看,当今中国社会没有道德,很大程度上是体制剥夺了人的权利,否定了人的权利,包括私有产权制度的破坏。计划经济的一整套的做法把产权、物权都给破坏了,我们今天仍然在承受着它的后果。我们搞合作化是什么意思?原来的农村,勤劳、诚实的人最有生存能力,最容易发家致富、繁衍后代,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把地主、富农要么杀了,要么让他们低人一等,勤劳、诚实的品德也就在农村消失了。农村是这样,城市是否如此?也是一样的。公家的东西,能偷就偷,没有人觉得心不安。过去讲“窃书不算贼”,计划经济下是“偷公家的东西不算偷”。现在搞市场经济,但我们并没有建立起市场经济的基础,也就是没有完善的私有产权制度。市场竞争讲的是“信誉”,而要让人们有积极性讲信誉,博弈必须是长期的、重复的。但现在人们都玩一次性博弈,赌博性的博弈,赚一把算一把,为何如此?因为没有好的产权制度,产权安全没有保证,大家就没有稳定的预期。我觉得这是中国社会道德危机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我们否定人的好多基本权利,也就是人们追求幸福的权利。在传统社会有的,现在也没有了,如自由迁徙、自由生育等。没有权利时,怎么让他有义务,怎么让他讲道德?很难。否定公民的权利对应的就是政府的特权,政府的特权最后导致的就是各种不公和腐败。道德是建立在公平、正义之上的,没有公平就没有道德可言。最近发生的一系列恶行事件就说明了这一点。我知道一个人,大学毕业后考公务员考了三年,尽管成绩每次都名列前茅,但每次都没有被录取,因为他来自农村,没有硬的关系。结果是,他说他对这个社会充满了仇恨。政府如果否定老百姓的权利,相应的特权一定会导致道德滑坡。“新三纲”如果不能建立在公民权利的基础上,搞不好最后变成新的“语言腐败”。语言腐败是奥维尔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偷换概念,说的一套,做的是另一套。要知道,一些政府官员一直把“为人民服务”挂在嘴上,但做的又怎样呢?托马斯·潘恩讲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当一个人已堕落到宣扬他自己根本不想信的东西的时候,他已经做好了干一切坏事的准备。”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人要诚实,诚实的意思是言行一致,语言是表达我们心里的东西。官员坐在台上假话连篇,不相信的东西说自己相信,曾经干的坏事在报纸上说是干好事,如何让老百姓有道德?那么大的谎你们都能撒,我在牛奶里掺一点白粉有什么不对?对公民权利的否定还会导致合法性和合理性的矛盾。一个正常社会,合理的就应该是合法的,合法也应该是合理的。但我们的社会经常是合法的不合理,合理的不合法。这种体制一定会导致没有道德和诚信。比如一个医生,正常合理的话一年应该拿到比如50万的薪水,属于高收入阶层,这时候他活得体面,有尊严,职业道德自然就有了。但现在合法的收入只能拿到5万,最后就产生了“红包”收入。拿到红包后收入可能达到一百万、两百万,但他已没有了尊严,因为是偷偷摸摸拿的,这时候医生怎么可能有职业道德?再看电视台的名主持人,若按市场价码,年收入应该有好几十万,现在不行,只给你几万的工资,但给你每月几万的报销额度,谁会把几万的额度都请客报销呢?于是,假发票市场就出来了。类似的情况在中国非常普遍。我们否定了个人获得合理收入的权利,公私就不分了,“报销”这个东西对中国人的道德损害是非常严重的。这是我的一个基本看法。中国应该建立的是以权利中心的社会,而不是以义务中心的社会。如果完全以义务中心建立道德规则,这些规则看上去很好,但可能起不到真正的或者作者本人所期望起的作用。第二,我另外一个看法是在今天谈道德问题时,若回避市场,那可能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新的道德规则一定要建立在市场基础之上,市场秩序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秩序,并且我认为它是最好的道德秩序。我的观点可能跟很多人的观点不一样,有部分人认为我们的道德是被市场破坏的,对此我不赞同。我曾有一篇文章《市场经济最道德》,我认为一个社会的道德应该建立在自由选择、公平、正义的基础上,而市场经济就是自由选择、公平交易、正义分配。现在世界上哪些国家道德秩序最好?哪些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融洽?哪些国家人们最有同情心有爱心?不是反市场的国家,恰恰是市场经济的国家。我们知道美国是全世界最市场化的国家,美国人的道德水准也是全世界最好的,美国人的慈善捐款额平均起来也是最高的。在美国做过一次调查:(简单说)一个问题是你认为大政府好还是小政府好?结果发现,主张大政府的人捐款远远小于主张小政府的捐款人。调查还有发现,主张大政府的人如果收银台多找了钱退钱的可能性更少,提供的志愿者服务时间也更少,也更不愿意对无家可归的人提供帮助。中国也有一个例子,茅于轼教授是最相信市场经济的中国经济学家,也是做慈善活动最多的中国经济学家。为什么更相信市场的人,在非市场领域表现更为出色?因为主张市场的人认为帮助别人是每个人的责任,主张大政府的人认为帮助别人是政府的责任。主张大政府的人是什么东西都跟政府要,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责任是什么。今天我们再去重塑中国人的道德规则,绝不能排除市场本身,更不能把市场与道德对立起来。只有现代人道德的准则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我们这个国家才会变得更和谐、更有道德水准。如此回过头来,《新纲常》的副标题是“探讨中国社会的道德根基”,我觉得这本书提出的是一些道德规则,而不是道德根基。道德根基跟道德规则不一样。道德跟正义之间,我个人认为这两者也不完全一样。正义是社会的制度准则,道德是个人的行为准则。道德以正义为基础,正义以权利为基础。没有正义的社会不可能有道德,而没有权利的社会不可能有正义。这就是我的评论。我必须强调的是,怀宏兄书中大部分观点我没有不同意,他关心的问题也是我现在关心的问题,我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我刚才说的是怎么做这些事。我认为不一定非要按传统的“纲常名伦”来构建一个道德体系。新药装在旧瓶里,好多人可能一看瓶本身就不买这个药了,这是我担心的事。刘苏里:张维迎点到了要害:义务中心还是权力中心问题。对此问题这些年一直在争论,即使建立一个民众的道德基础,往回走走到什么程度?还是往前走?所谓往前走,现在基本上被执政者否定,往前走就是邪路,往回走是走老路。往回走寻求中国古典时代的精神价值、资源,上上下下有共识,但同样有一个在此努力过程中不太容易或者经常被忽视的:当一个时代变了,现在的生活跟产生那个精神和价值的时代、生活完全不一样时,那个东西对于今天的生活有多少规范或者支持作用?很多人提出这样的疑问。我想对怀宏这本书,各位在阅读过程中也会有这样的感觉,下面有请周老师发言。◆周志兴◆周志兴:我看了这本书,有前面几位老师讲的意思在里面,解释起来好像比较牵强,但反过来这是怀宏为现在道德根基做的一种推动和解释,力量可能很小,但如果何老师有这么一点力量,你也有这么一点力量,我也有这么一点力量,大家一起推比不推好得多,所以这件事做得很有意义。我相信这本书发行不了,赚不了多少钱,但能够为中国社会做一点贡献非常好。刘苏里:下面有请高全喜发言。◆高全喜◆高全喜:这本书我认真读了一遍,玺璋和维迎两位先生对怀宏这本书有质疑,他具体的观点在中国目前场景下有道理的地方,但怀宏写这本书是持续几年的思考,我觉有必要替他做一个辩护,因为它是一本哲学的书,考虑的是当代中国如何作为一个有活力的、健康的文明体的发展,赖以立足的正常道德基础、人伦基础、精神基础这样一个看似宏大但与我们攸关的问题。这一本十多万字的小册子,写了两个多月,修改了一两年,是他几十年关于中国传统的、西方哲学的学问,这本小册子文字非常洗练、简洁。这本书形式上很简;思想上,从一个现代的有生命的文明体中国来说,应该安身立命,无论是处于危机时刻还是处于发达时刻甚至处于败坏时刻,都有一个文明体赖以立命的道德基础,此意义上古今中西都有同样问题。这本书虽诉求中庸之道,传统的、古典的一种伦常和现代社会中的新价值综合在一起,旧瓶装新酒未尝不可,一个文明体需要历史持续连续,不可能一刀把几千年的文明体切断,也没有必要。当然我们要回到过去,我看这本书对新旧三纲五常的解释既有义务论也有权力论,既有关于传统道德也有关于现代关于法政、宪政民主的结合。作为一个正常的现代社会,这两方面都需要,人心、道德、法治、民主以及这样一个富有生命的东西,我觉得是一个这些思考,我个人是赞同的,而且作为一个正常社会是需要的。只不过我有一个困惑,我认同现代政治的价值,对现代的政治腐败、政治集权专制、党国体制不赞同,对于道德堕落腐败有目共睹。但我感到的困惑在于哲学的思考或者基于历史恒常的、正常演进的思考,或者我们推崇的,假如是一个传统的古今之变的正常历史演变,类似苏格兰思想给我们提供一个线索来看的话,那怀宏这本书既有忧思也有现实,是一本很正常的书,这样的书在西方有很多,这里面把传统的东西和罗尔斯的东西集中在一起。可惜的是,中国从古今之辩,从晚清立宪尤其是两个党国起来后,正常社会败坏了,这个败坏不光是制度败坏,连人心都败坏了。这样旧瓶装新酒就很难了,旧瓶装新酒,新的东西搞出来后能搞出一个正常的社会吗?对此我没有解答。我觉得当今中国的激进主义有三种方式:一个是左的激进主义;一个是执政者官方的、背后的激进主义;一个是民间的民粹主义激进主义。但某种意义上,过于现代的激进主义也有,西方也有,但相对来说,无论是潘恩还是“权力至上主义”诸如此类的东西,总是被正常社会一拨一拨抵挡住了、消逝了,是一个正常的自生自发的演进社会。中国目前由于政治败坏和道德沦丧激发出了一种看上去有一种基于权力,但过于激进化,某种意义上自由主义不是自私自利的权力至上。中国的倾向中有一种“权力至上”。基于个人权利我很赞同,但很容易被叫成自由主义,或者以自由和权利作为极端的推进、演进,妥协了,导致这样的结果也非常可怕。我说左派两种极端可怕,但我们看到这种结果演进下去也是未可预知的。我们没有生在正常社会的演进过程中,现在社会提供这样一个吊诡或者巨变的社会,在这个社会过程中,诉求的当然是演进的、传统的与心灵道德相结合的理想主体,我想怀宏这本书诉求的也是这样一个主体。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心、正常的社会是很好的,但感觉又与现实不合拍,如苏里所说的,一个很好的公民在一定时期,某一个特殊场景下、某种语境下、某种意义上不一定错误但可能让大家觉得不合时宜,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也是无解的问题。中国知识界目前面临的大问题在于在现在社会中很难发生,维护权利,主张法治、民主、宪政、法律强权这些没有问题,但涉及到道德伦理很难发生。怀宏主张的这些错了吗?结合“仁、义、礼、智、信”错了吗?没错。可现在说出来似乎又感到无力,感到没有像我们所需要,需要道德支撑、砸破当前最混蛋的东西: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道德是要恢复到人心的正常状态。怀宏不是一个完全的保守派、中国的复古派,而是将古今中西结合在一起做自己的思考,这时对我们这些人合适宜,对年轻人可能不太适宜,年轻人可能喜欢潘恩、李承鹏的东西,但不是每个人都要写出一本让每个人热血喷张、打破旧制度的高涨热情。所以在这点上我理解怀宏老兄这本书的苦心孤诣,谢谢!张维迎:怀宏的观点我没有不同意,我刚才说的是怎么做这些事。你的理解是我不同意仁义礼智信,不是这个意思,他的观点我都同意,但新药装在旧瓶里,好多人可能一看瓶本身就不买这个药了,这是我担心的事。而且我认为不一定非要按传统纲常建一个好的道德社会,你三我三,你五我五,这些不一定达到好目的,这是我刚才谈的想法。关于我讲的市场问题,尽管过去20年,道德有些恢复,但经过市场洪流的洗刷,我理解你的后句话的意思是谈市场。所以全喜兄不要把我们的大方向扭曲了。高全喜:没扭。刘苏里:全喜提的问题转过来了,这个时代和旧时代价值之间的手术、吃药,衔接是一个大问题。维迎其实讲到的是真正的基础问题,认为市场经济恰好是在现实建立道德基础的出发点,跟怀宏兄有不同的论断。另外是大家今天普遍感到的道德滑坡,其根源是什么?是市场经济吗?现在最常说的说法是前30年在政治上打了中国人的左脸,后30年在经济上打了中国人的右脸,这两下让中国都不能成为其人了。在什么意义上接近于真相呢?恰好反过来。我个人倾向于前30年打左脸的事是接近于真相的,后30年有市场经济。大家认为现在道德滑坡、越来越没有伦理底线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对此我始终持怀疑态度,因为我对市场经济本身的纯色有怀疑,市场经济始终有一只看不见的黑手操作着方向和结构,如此怎么能怪市场经济本身呢?比如说让一个孩子自己做决定,但所有的事都是父母帮他选择,孩子最后埋怨当然有他的道理。下面请秦晖先生发言。◆秦晖◆秦晖:高全喜讲的自私自利、权力至上,我觉得这是截然不能混在一块的两个概念。不是说“权力至上”没有坏处,“权力至上”“权力扩张”太厉害的话的确有它的问题,但和“自私自利”不仅不是一回事,而且风马牛不相及的,因为这完全是两个问题。所谓“自私自利”是我只做损人利己的事,和“权力至上”完全不是一回事。而且不是我们的祖先不知道这回事,而是被我们忽略了。先秦时代有一个有名的争论,后来大家都没有理解,即孟子批杨、墨的事,“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翻译成现在的说法是为了天下应该抛头颅洒热血。孟子把两人骂了一通,骂墨子比杨住还要厉害,说“杨近墨远”,说墨子是最糟糕的,如果认识了墨子的糟糕就信杨子,认识了杨子也不行就信我们了。最后很多人说孟子为何这样说?民国初期有人说,因为孟子主张“四不”道德,主张利他,也主张不损己,对墨子主张抛头颅洒热血很不对,其实这个说法说不通,因为孟子就讲过“舍身取义、杀身成仁”,仅仅说墨子道德太高尚怎么就不能接受了?其实根本不是。后来汉儒赵岐说过一句话非常精彩——最不接受墨子的,是因为墨子认为以天下为理由可以拔你一毛,但不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杨子(杨朱)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但杨朱认为不敢毁伤的理由是“这一毛属于我,所以想不毁伤就可以不毁伤。”孟子说这是不对的,你这一毛既不是你的,也不是天下的,而是属于爹妈的。讲得简单一点是属于亲人或者熟人的共同体。我一直讲传统儒家不同于其他家最基本的不同为既不是个人本位主义的,也不是国家本位主义的,而是所谓的小共同体本位主义的。孟子说的东西和赵岐的解释讲了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拔一毛的问题根本不是拔一毛以利天下该不该为的问题,而是谁有权力拔这一毛的问题。杨朱认为拔一毛的权利是我的,我这一毛由我作主。尽管这个作主可能是抛头颅洒热血,为了立天下不光拔一毛,抛头颅洒热血都行,但前提是我愿意,你不能为了以利天下拔我一毛,这个权利得是我的。而墨子认为以天下为理由可以拔你一毛,天下有理由去拔你一毛。孟子两边都不赞成,一毛不属于天下,也不属于自己,应该属于爹妈。在这个问题上,我理解孟子的解释近似于岳母刺字的说法,如果爹妈让你尽忠报国,那你忠孝两全了;爹妈让你做就做是尽孝,是报国也是尽忠,但决定权不属于你。如果爹妈需要你养老,那你就得开小差,就得要养老,就像孔子讲的“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郭店楚简中有“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意思是可以为父亲而得罪皇上,绝不能因为皇上而得罪父亲。我们古人一开始就把这个问题看成是谁有权力拔这一毛的问题,而不是拔一毛以利天下该不该为的问题。其实该不该为的问题没有争议,即使是杨朱,我认为他没有说拔一毛以利天下就是不该为,只不过强调该不该为由我作主,不能由你们来做主。这非常重要,因为这一毛是你的,你才可能贡献出来,包括抛头颅洒热血在内。如果这一毛不是你的,权利不是你的,那就完了,助长很多人为了自己的私利,打着“天下”的名义任意拔别人的毛。古代儒家有一句话名言非常精彩:皇帝是天下最坏的人(黄宗羲的名言),为什么?因为以“我之大失以天下之大功”,以天下为理由拔所有人的毛,但最后这个天下是他的。我觉得一个社会建立的基础有三件事:一件是我们可以做什么。所谓“可以做什么”不是说应该做什么,而是说有些事可做可不做,正是因为可做可不做才有选择的可能,才有选择是好还是坏,或者是符合道德还是不符合道德的区别。如果一个人根本没有所谓的可以做的事,比如被关在监狱里的人,无所谓选择也就无所谓善恶了,什么事可以做,我们叫做权利。什么事不可以做,这是权利的边界。什么事是你必须做的,是所谓的责任。在这三个之上才有那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我们到底做还是不做,有了选择权以后选择这个还是选择那个。我觉得现在所有道德之所以出现崩溃或者流于虚伪都是因为没有这个根基。这里我要讲的是,当然我并不想以这个理由对怀宏兄的书提出批评,怀宏的书讲权利讲得不少。有人说这是“旧瓶装新酒”,我理解的旧瓶装新酒,经典还是旧的,只不过给予新的解释。何怀宏的三纲和前面的五常,把五常分两部分,前面部分三纲五常字面上不是一回事,瓶子也换了。只有在五常的第二部分里才保留了仁义礼智信,这可以说是一个旧瓶,但这个旧瓶在其整个书里比重不是大,三纲完全是新的,五常有一半是新的。这里我讲的是瓶,不是酒,酒基本上是新的,瓶为七成新的,保留了五常的一半。所谓的仁义礼智信只是一个形式,当然对此他也有一个说明,怀宏还是企图做一种努力,把我们现在的普世价值、人权、共和和我们的道德追求结合在一起。对于这个文本本身我没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怀宏试图为我们的民族和文化奠定一个基础,但从头到尾读后,觉得这个东西基本是普世的,里面没有多少内容属于只有中国人才有,而其他民族人没有,把普世价值以一种符号形式给理了一遍。如果要说一个异议,我对他前面讲的一段话提出异议:中国势必走向一个共和的社会,再没有什么社会比共和社会更需要所有公民的德性。建立共和的确需要德性,而且需要很高的德性。如果就所有公民而言,它对所有公民德性的要求相当低,也就是说只要你不害人就行了。关于这点我要讲一个很有趣的真实故事,大家不妨想一下关于道德和共和制度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2010年台湾搞了一个五都选举,当时我在台湾,五都选举本身很规范,没有多少舞弊行为,但五都选举和其他几都选举绑在一起,其中一个是里长选举,里长选举有很多贿选。某次在台中碰到一个里长跟我抱怨:这里人的素质真差,我给他们发了东西,都拿了,但还是不投我的票,素质很差。我想这正说明了一点,即他们投票不是为里长投的,而是为自己投的。投票的游戏能够成立的核心就是假定所有人不是为了救国救民、拯救全人类,就是为我自己投的,比如我是一个弱势者投主张福利国家的人的票;我是一个对自己竞争力很有信心的人,就愿意投给主张自由市场人的票。这不是为别人考虑,为自己考虑。这和我们讲的贿选根本不是道德高低的区别,只不过前一种人即规范投票的人考虑的是自己的长远利益,相信自己这一票是有用的,这一票很有可能产生一个适合我利益的政府。请大家注意,并不是适合全人类利益的政府,就是我的利益,我是一个弱势者,希望有一个福利国家;你是一个强势者,希望有一个自由竞争的体制,这有一个长远的利益追求。可贿选的人对长远利益没有信心,不知道选票有什么用,而且今天搞选举明天是否搞不知道,选出来的人可能是第二把手,因为村主任的权力没有党支部的大,那既然如此换一瓶酒有什么不好呢?非常正常,没有什么不好。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点:坚持把民主搞下去,使大家知道你选出来了村委会主任比党支部书记更有权力,而且这个事可以搞下去。而且老实说,不用做什么教育,大家也没有贿选。若贿选纯粹从形式上的操作来讲非常不可行,对于自私的人来讲,道理很简单,因为贿选的特征是信息不对称,投什么票我不知道。这和跑上面贿赂当官的不一样,比如我给省委书记塞钱,提拔我,给我当县委书记,给升官。如果他拿了我的钱,而我没有升官,就是他没干事。贿选不一样,给所有人塞钱,但投票不计名,查不到哪些人是否投。所以很多人是钱照样拿,但票会投一个认为给我带来更大利益的一个人。如果有一个人说,你既然拿了他的钱,应该如何如何。如此反而不如这些人都为自己考虑。这里我并不是说民主制度,人越自私越好,只是说人们为自己考虑,丝毫不妨碍共和民主制度的成功运用,而且共和民主制度就是为具有这种德性的人设计的,不是为圣人设计的,就是考虑到每个人为自己投票,非为他人投票。当然这个制度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尊重人们的底线,另一方面为人性的提升来留下了无穷的空间。也就是说若在这个制度下要利他、利国家、利人类没有人会妨碍你,包括抛头颅洒热血都行,我的一毛由我作主并不意味着不可以把这一毛奉献出去,不仅可以奉献这一毛,还可以抛头颅洒热血,当然前提权利在我。所以说道德问题怎么高调都可以,我从不认为以前社会出了问题是因道德高调拔得太高,比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共产主义而献身。像大跃进提倡放卫星、提倡搞极左的人,若为共产主义献身,首先饿死的应该是他们,老百姓都活着。但最大的问题是,这些主张者自己没有饿死,老百姓却饿死了,这就像“笑骂由他,好官我自为之”,这算什么道德?根本不是道德高低的问题。我在我以前一本书的封面上写过两句话:第一句话:“高调再高,苟能律己,慎勿律人,高亦无害”,再高的高低,包括为共产主义献身等,如果只是要求你自己的,不涉及到你对别人的,怎么高都可以。而且乌托邦也没有什么坏处,你追求共产主义哪怕追求不到,只要你不去剥夺别人的权利也没什么坏处,哪怕你死了,共产主义没有实现,你至少给大家树立了一个道德美感,所以尽管共产主义没有实现,赵一曼等人还是挺令人尊敬。但有一个前提,这个东西只能律己不能律人,如果要律人,就有一个“群己权界”的问题,这就不是道德范畴而是权利范畴。怀宏在“五常”里列了“群己公”,我觉得“群己”地位更高一点,我觉得是“纲”不是“常”了。第二句话:“低调再低,不逾底线,苟能持守,低又何妨”,也就是说低调可以很低,可以利己,但不能损人。一个合理的社会应该有敬仰的慈善家,但每个人都有交换的权利,所谓交换都是为自己而干。但这个社会唯一要禁止的是抢劫,如果社会敬仰慈善,承认交换,禁止抢劫的,我认为这个社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社会,而且这个社会的慈善就会很发达,因为慈善受到敬仰。而且在这种社会中慈善是真正的慈善,每个人能够明白有什么东西,能够拿去搞慈善当然是自己的东西,不可能慷他人之慨。现在每个人的权利都糊糊涂涂的时候,很多人的高尚并不是奉献自己,而是把别人拿到祭坛上去牺牲,比如所谓的“共产风”,饿死的并不是那些提倡“共产风”的人,这是最可耻的。我觉得现在面临的一切道德灾难都是以前种下来的,在官场上喜欢讲假话的人,在市场上一定卖假货,两者没区别。所以权利问题在今天要比道德问题更重要。但话又说回来,自由主义这个事或者我们想追求的自由主义有一个非常矛盾的地方,比如这种东西对(我这里讲的是所有人的道德,因为怀宏这里讲的是所有公民)对所有公民的道德要求并不是那么高,不会讲把所有人变成圣人,我们才能实现什么。但对人类道德的预期不高,按理说这种制度应该是最好搞的,比共产主义者经常宣称把所有人搞成共产主义战士、都要改造思想接受共产主义,应该说要容易得多,可在人类历史上任何民族真正自发建立起的这样一种制度很少,甚至我认为英国也不是有什么文化的必然性,就一定能够建立这样一套制度,实际这套制度能够实现在英国有很多机缘巧合的结果,我觉得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有一个先进的文化基因决定它一定能够建立一套这样的制度。为什么?大家想想,他对人性的预期或者对道德的要求即使不是很高,按理说对道德的要求很现实主义,而不是很高调主义,但是我们看到的往往都是各种各样的奴役人的制度,我觉得这里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自由是一个很低调的东西,但它是所有公共物品中最具有公共性的东西。一旦实现自由,就不是某一个人的自由,可要争取自由的过程,不能要求每个人同等奉献,这根本做不到。争取自由的过程肯定需要有些人奉献,而这些人奉献是人类历史上古今中外最高尚的一种行为,因为你别的奉献都可能跟个人利益有关,比如打天下是打下的都是自己的天下、政权。只有自由,争自由的风险由我来承担,但我争到的自由没有比别人多一点,别人的自由也不可能比我少一点。如果挣到的自由有三六九等就不是真正的自由。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的确需要一些人确实要有很高的道德意志、道德精神。自由、平等、共和、人权都是世俗主义的概念,但这个制度最早建立的国家都是宗教非常发达的国家,都是信仰精神非常强烈的国家,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何关系?说穿了,自由主义事业就是一些高尚者捍卫平庸的人能够理直气壮的过平庸生活权利的这样一种高尚事业。一些高尚的人流血牺牲、付出代价,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其他人能理直气壮的平庸。讲得简单点就是这么一回事。谢谢!刘苏里:秦教授的阐释是我这些年听到最精彩和清晰的阐释,争自由的事和挣钱、革命不一样,根本区别在哪儿?是做了无尽的牺牲,但最后得到的和别人一样甚至最后也享受不到。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在此过程中有很多牺牲者造成得益的人,结果却被揣一脚,我亲眼看到有人放鞭炮、有人说“活该!”“自找的!”这在微博上不是一两人在说。说句实话,有时我会怀疑自己:我干嘛要为那些说“活该”和“自找的”、放鞭炮的人争取权利?当然第二天早上太阳起来时,已经把昨天晚上看到的东西忘记了。下面请刘刚先生发言。◆刘刚◆刘刚:这本书我从头到尾翻了一遍,没有细看,我想在谈这本书之前提出几个问题,我觉得这是评价这本书、读这本书需要明确的。第一,这本书是从道德危机开始的,那道德危机是从哪里来的?打开史书一看,两千多年“道德沦丧”不绝于耳,三纲五常,史书充满着“道德沦丧”,孔子本人也在谈,这个道德不行了。那道德危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我想这是一个问题,为什么公元前到21世纪都在重复此调?两千多年重复着“道德沦丧”?刘苏里:我插入一句,西方两千多年以来是不是也在重复着这个话题?刘刚:我不知道,外国的原文书我读不了,不敢断说,中国可以断定。道德的根基在哪里?中国两千多年以来是不是一直没有找到道德根基?如果一直在喊着“道德根基”,说明一直没有找到。那道德的根基究竟在哪里?我读来读去,儒家的书读了不少,最后断定道德根基是八个字:生而自由,天赋人权。这才是真正的道德根基,“三纲五常”只是规范,是政教合一的一种东西,是政教上的东西,不能作为道德的根基。如果把三纲五常、政教合一的东西作为道德根基,结果是没有一个政权是真正具有道德根基,所以每一个政权、每一个王朝都有一种道德焦虑感、道德危机感。回过头来,政权一直处在道德危机之中,中国民众在观念上、理念上、文化上、制度上虽没有提出生而自由、天赋人权,但每个人实实在在都是按照这样的原则来生活的,都是要生而自由、天赋人权,为自己的权利而奋斗。所以中国的民众一直有道德根基,这是为什么中国25个朝代,中国民众推翻一个王朝、建立一个王朝的原因,如果没有道德根基做不到。王朝不稳定,任何一个王朝制度的不确定性就在于其制度没有解决道德根基的问题。这是我谈的道德根基问题。那谁在破坏道德根基?现在说全民道德沦丧,其中谁在破坏道德根基?很显然这是历代那些没有道德根基的政权在破坏民众社会里人民自身自发的道德根基。人民本来生而自由,偏不让你自由的生活;人们本来天赋人权,偏不让你有权利。两千多年来的中国人民都在为这八个字斗争,换了一个又一个朝代,一个又一个王朝。仅此而言,中国人非常了不起,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民族能够建立起几十个朝代,没有一个专制政权能把这样的基础给真正打垮。所以到现在包括何老师的书、在这里呼吁道德沦丧体现出一种警觉,这个人民、民族有一个警觉,而且警觉性很高,尤其在制度上不能保证自身权利的情况下,民族对于道德性的警惕很高,对道德性的要求也很高。像我们这个民族如此讲道德的,世界上还真不多,就因为我们在制度上还没有真正的立足道德根基。如何认识传统问题?回归传统是回到大传统还是小传统?这有历史前提、社会基础、文化的根本。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你是回到一个大传统还是回到一个小传统?我接触的人谈回归传统几乎都是回到儒学、儒家,这对中国传统的争论太小、太狭窄,中国传统不止这些东西,传统去哪里找?在王朝里找到的当然是儒家、儒学的东西,到中国民间社会以及更广阔的领域中,儒学只是其中一部分,儒学只是其中一流,百家争鸣也只是其中一家。所以这里面有一个更大的传统,当然不是说不能回到儒学传统,只不过有一个更大的传统,这个大传统不能被一家传统所遮蔽掉。这四个问题明确后再看这本书,这本书扉页的内容我完全赞成,这样一种表述方式和陈述、叙述都很有意义。到后面就要考虑此书如何定位?《新纲常》究竟是一本什么书?是一本新政教合一、新帝王学还是从学术角度或者一种新儒学?我定为儒学一脉传承下来的,不是新儒学,我觉得应该叫做“后儒学”。我认为“新儒学”跟“后儒学”区别在于,“新儒学”是儒学的现代化,“后儒学”是现代的儒学化,把很多现代性的思想以儒学的话语形式和儒学的行为方式表述、叙述。这是我对此书的一个基本定位,我觉得它属于后儒学,是用现代性的思想,用儒学的话语形式和儒家的行为方式完成的一本著作。就书本身写作而言,作为一部儒学著作水平相当高,里面的标题、纲领跟我们读的很多儒家经典一样,包括列的题目。但儒学带有一些根本性的缺陷,因为是用这样一种话语形式,思想当然可以选择话语权,而思想一旦进入某种话语形式以后,话语形式反过来会制约你的思想。本来思想中应该有的东西,在这样的话语形式里不容易表达出来。比如谈到新的三纲:“民为政纲”——“民为政纲”是很传统的话语,恐怕从周公以来就开始了。谈“民为政纲”时,在“民为政纲”的儒家话语形式下很难把个体放进去,在“民”里怎么突出个体?但没有个体,这个“民”怎么解释?我们知道它基本是一个苍白的东西。谈到“义为人纲”——如果“义”里没有权利,“义”怎么解释?那儒学里有没有权利思想?我读《万国公法》,觉得丁韪良非常了不起,他是第一个在中国提出“权利”两个字。当初提出“权利”两个字很多人反对,包括严复,他运用这两个字翻译“合法性、正当性”。为何如此翻译?他说这也是从儒学里来的,跟儒学并不违背。比如《周易》,《周易》每一篇都在谈这个,吉凶、祸福、利害,都在谈“利”。“权”是什么?是一种度量衡,建立一种标准。在这个意境里明示了是“权利”。《五经》里也有。真正到反对、有异议之辩的是《四书》以后,《四书》才是儒家自己的作品,《五经》是全儒学的东西。丁韪良从中国的传统中,从《诗经》《周易》里找到“权利”两个字,我想这是中国政治思想、中国文化的关键词。孔子提出“仁义”两个字,丁韪良提出“权利”两个字。近百年来“权利”两个字应该是政治思想和政治文化的关键,不能丢。但你要在传统的儒学里,尤其是《四书》以后的儒学里,这两个字基本找不到,被“义”淹没掉。那“义”是什么?是适度、有分寸,是一种度量的方式,也是对利益的一种考量,符合标准。若单纯的用“义为人纲”,个人权利显现不出来。“生为物纲”——天竞物择,谈“物纲”,离不开“自由”两个字,这就不说了。这本书作为当代的儒学著作是一部不错的杰作,但因用了儒学的话语形式和方式,那儒学所有的缺点这里面它已然也有。我就说这些。谢谢!刘苏里:谢谢刘刚,我想大家都累了,稍微轻松一下,有一个秋风的发言稿,他本应出席这个会,但有别的事,我们找人给大家读一下秋风的文字稿,借此感谢!◆秋风◆秋风(文字稿):我完全同意何怀宏教授提出的命题:“今天的中国社会亟需重建纲常”。只是,我更愿意说,今天,我们需要的也许不是重建纲常,而是谦卑地接续华夏固有之纲常。只要谈论纲常,接续就是第一义。这是由纲常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常者,五常也。关于五常,圣贤有两种说法:汉儒经常说人有仁、义、礼、智、信五常之性。这是中国人信奉的主流人性论。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有此分化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四端”,四端经过扩充就是仁、义、礼、智四德,信则贯穿于其中,而成为五常。第二种五常之说,指最重要的五种伦理规范: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者也是人之常性,自然而有。再来看纲。汉儒谈论父子、夫妻、君臣三纲,也有两义:第一个含义强调,在多种人伦关系中,这三种是最为重要的。三纲的第二种含义则强调,在这三对关系中,有一方居于主导地位。现在来看,这些纲常,不管哪种说法,不论是其所界定的人性,还是伦理规范,都是上天赋予人的,都是普遍的,也都是恒常的。父子、夫妻构成家庭,在这里,应当遵循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常之规范。容易引起争议的是君臣关系。古人所说的君臣关系实际上是公共领域中的上下级关系。现代一切组织,如公司里老板与员工的关系,民主国家中总统与部长的关系,也都是君臣关系。细心想一下,正是这些纲常,构建、维系人际最为基本的关系。没有这些纲常,人类社会将不复存在。因此,古人所说的纲常是永恒的。只要人是人,并愿意过上美好生活,或者哪怕只是为了过上可持续的生活,就必然依照这些纲常生活。不仅中国人如此,外国人同样如此。美国人也仍然信奉仁义礼智信,英国人也绝不可能反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企业文化最自由的谷歌公司也有董事长、总经理这样的君,公司内部的运作也必然依循孔子讨论的君臣伦理,“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而决不可能按照其他原则运作。过去一百多年,很多文人厌恶纲常,只是因为浅薄和无知。他们盲目地信奉历史主义,如法家一样,以为今天完全不同于昨天。据此,他们高呼打破旧道德,并幻想构建科学的、现代的新道德。胡适在科学、玄学大论战中提出的所谓“科学的人生观”,只能证明他的浅薄。另一方面,现代文人普遍对西方社会缺乏深入理解,错把聚集在现代城市的不羁文人之古怪念头当成现代性的全部,而完全看不到现代社会之古典性,也即看不到现代与古典之间的连续性。而实际上,即便在最为现代的英国、美国,古老的纲常仍在发挥作用,构成社会秩序之基底。知识分子经常羡慕英国人的保守主义,然而同样是这群知识分子,一转脸,却要求在中国全盘摧毁旧道德,建立新道德。诚如何怀宏教授所说,百年历史已经证明,文人是错的,纲常是永恒的。而且,今天中国社会之所以还是一个并未彻底崩盘的失败社会,完全是因为,尽管知识分子发起一轮又一轮攻击,而权力也展开一轮又一轮破坏,但中国很大,中国很厚,所以,延续了几千年的纲常仍自然地在普通民众的人伦日用中。在那些抨击纲常的知识分子身上,也常能看到纲常的顽强存在多有。只是,经过这些冲击,可以看到,纲常的确在趋于淡漠。对于纲常,人们普遍缺乏足够的自觉,法律没有给予有效的护持,社会没有给予及时的滋养,纲常似乎正在消散。中国社会的真正危机恰恰在此。不过,中国社会已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深层次危机,也即道德秩序、文明秩序的危机。何怀宏教授这本书就是危机意识的重要标志。这本书也是思想学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在被污名化一百年,中国的伦理学家终于开始正面谈论纲常两个字。中国人终于开始放弃革命的狂想,而回到永恒的人性和永恒的伦理规范,思考社会之秩序化问题。伦理学之如此自觉,陡然加快了纲常接续事业之步伐。过去三十年多年,很多人已从多个方面从事纲常之接续,比如传统在基层社会之恢复,儒家在思想界之复盘。有这些努力,则纲常是完全有可能被接续,并实现新生转进的。然后,中国人将回到常道。实际上,历史上,中国人多次抛弃纲常,比如战国,尤其是秦,以及安史之乱以后到五代。但是,中国人又总是回到常道,接续纲常。纲常就是人的常道,就是中国的常道。中国人在各种各样的小道、歧路上闯荡、游荡了上百年。今天的中国人正走在回到常道的路上。我们不需要重建,只需要往回走,常道始终就在那儿。而走上常道,我们就可以走出自己的路,一条自自然然的新的老路。因此,我有一个小小的希望:何怀宏教授在这本书之后,可以更进一步,书写另外一本书,一本具有更为强烈的永恒品质的书,书名就叫做《纲常》。两字足矣。刘苏里:秋风是主张走老路的人。秦晖:所谓的老路是否定秦以来的路,秦以后都是新路。老路是指要否定秦以后的,其实走老路的说法非常革命,回到秦以前。刘苏里:孔子主张那个东西。高全喜:那只是一种说法,不是历史学家考证的。刘苏里:下面请吴思发言。◆吴思◆吴思:我对伦理学和哲学都是外行,但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题目。我在这个题目上断断续续想了三四年,想到的问题多,因为多,复杂了,凌乱了,反而说不清楚,我尽量说明白。第一,先说这本书的好处。首先选题就好,这是当代非常重要的问题。当代社会的道德问题非常严峻。两千多年来一直都在说道德沦丧,但两千多年来一直有公认的道德标准,比如“三纲五常”。现在我们没有公认的道德标准。“三纲五常”站不住了。毛泽东时代的核心价值观是“把一切献给党”,可是党转向经济发展了,GDP标准不是道德标准。“五讲四美三热爱”,“八荣八耻”,恐怕多数人背不下来。何老师说到的民为政纲,公民权利,最近也遭到来自官方媒体的批评,可见也不是公认的。一个没有共识的时代,两千年来并不多见。这时,有人想建立“新纲常”,雄心不小,但确实有必要。冲这个选题这本书就有价值,面对重要问题。其次是书名。《新纲常》这个书名,借鉴了儒家的传播经验。儒家的“三纲五常”喊得全中国人民都知道,而且一千多年都认这个账,说明这种传播策略高度有效。何老师继承了有效的传播策略。尽管有人说旧瓶装新酒,还有人说连瓶都是七成新,不是旧的,但不管怎么说,《新纲常》这个书名很打眼,可见有效。再次是书的内容,也就是“新纲常”的内容。新三纲的第一纲,“民为政纲”,试图解决现在问题。现在还是党领导一切,“党为政纲”,“民为政纲”是一个尚未实现的理想。第二纲“义为人纲”,要解决公民社会之间人与人的关系问题,现在没有建立平等关系,人还分为三六九等。第三纲“生为物纲”,在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的时代,提出这一纲,试图寻找人与其他物种的适当关系,这种心胸超出了过去的水平,达到了一个新境界。至于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适当的尺度在哪儿,可以另说,但提出这个命题本身就是有远见的。五常:五常伦、五常德。这一点争议不多,五常德用的还是“仁、义、礼、智、信”,无非是如何在旧瓶里再装新酒,重新解释,我对解释的印象不深刻,所以就不评论了。以上是说这本书的选题、书名以及内容的好处。当然,因袭儒家的传统概念,有好处也有问题。纲常之说存在了两千多年,最近一百多年又遭到激烈的批评。百余年的攻击给人们造成一种感觉:“纲常”已经陈旧,已经寿终正寝。把一个遭到激烈攻击的、在现代人的语感之中很陈旧的词拿出来,赋予其新生命,可能会事倍功半。一方面借用了过去儒家传播的成功策略,但同时也要背负这种传播策略带来的包袱,“纲常”二字负载的陈旧感、过时感、不平等感,无论是被泼了脏水还是它自身有问题,反正它背负的包袱何老师都得承担,这有点太沉重。背这么沉重的包袱有点冤。以上是对这本书的评论。这本书的好处。第二,再说说这本书的不足。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探讨中国社会的道德根基。不仅仅是谈道德规范,三纲五常,而是探讨根基。刚才张维迎老师说,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更像是谈规范,不像谈根基,我有同感。我读了一遍,看到了何老师寻找根基的愿望,但没有看到根基本身如何建立起来。现在民间社会,至少在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圈子里,在民主和自由等方面,不缺少“民为政纲、义为人纲、生为物纲”方面的共识。这些账大家还认。真正的问题是,这些东西如何让人们真心相信,有敬畏感。当年人们对三纲五常是有敬畏感的,“抬头三尺有神明”,如果做什么坏事就要遭报应,现在不报,明天报;活着不报,死了也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公众的信仰。这种“纲”就很有力量,这种根基就非常深。何老师好像没给我们找到这么深的根基,让新纲常深受尊重的根基。为什么会造成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何老师书中有一段话给了我启发。他说《论语o为政》,记载了儒家的政治与历史哲学:“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何老师把这段话称为“儒家的历史哲学”。孔子述往事,知来者,通过回顾三代礼制的因革推测未来,确实有历史哲学的意思。我看到“历史哲学”四个字就感到眼前一亮,因为这几年我特别关注“历史哲学”,由此想到儒家的历史哲学是什么样的,历史哲学跟道德哲学有什么关系,道德哲学的基础是什么。回答这几个问题,需要做个简单的历史回顾。儒家道德,“三纲五常”,建立在一套宇宙观的基础上。儒家对世界,对宇宙,对历史,对人与天地的关系,有一套完整的想像。《尚书》有天命观,宋儒有天理观。宋儒张载描述他心目中的世界:“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他对天地万物、君臣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按照家庭关系的类比,想像为一个整体。天是父,地是母,民是我的同胞,万物是我的朋友。君主是我父母的嫡长子,臣是他的管家。天地之大德曰生,仁就是我的天性,与天地合德就是圣人。按照天地父母的意愿行仁守义就是尽孝。“三纲五常”就安置在这个想象的体系之中。于是,儒家道德获得了整个宇宙观的支持。这种支持非常有力量,人们要敬畏天地,尊重父母,遵从本性,不得不敬畏君臣的关系,敬畏自己的那一份责任和义务。儒家道德有非常深厚的宇宙观的依托。可是,这一套想像在现代科学的冲击之下,已经没有多少人当真了。儒家宇宙观支持的“三纲五常”得不到现代人的敬畏是有道理的。代替儒家这套宇宙观的,是我们熟悉的唯物史观。历史观取代儒家的宇宙观,成为毛泽东时代道德观的基础。毛泽东时代的道德观很有力量,力量来自马列主义历史观,五阶段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顺着历史演进的逻辑,推出一个共产主义理想,人们觉得这不仅仅是一种理想,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大家都熟悉的保尔o柯察金那一段名言,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最伟大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话让无数年轻人热血沸腾,抛头颅洒热血。这套道德的根基就是历史哲学。但是,现在还有多少人相信五阶段论?经过一场失败的大规模实验之后,这套历史哲学好像被证伪了,于是,相应的道德主张失去了根基。再要求人们建立集体主义道德,以集体主义代替个人主义,这些要求便显得苍白无力,因为缺乏可信的历史观的支持。从上述角度看,当代中国道德沦丧的一层原因,就是宇宙观崩溃于前,历史观丧失于后,所以道德沦丧的基础就非常深刻。我很想看到何老师找到新的基础,重建一种历史哲学或者重建一种宇宙观。如果具备了这种深度,新纲常令人尊敬的基础。有了时间的纵深,有了空间的广度,基础深厚了,这本书就不会像张维迎老师批评的那样:只看到了规范,没看到根基。遗憾的是,我没有看到何老师在这方面的尝试,只看到在重新解释儒家伦理方面的努力。何老师把儒家伦理的核心原则解释为生命至上的原则,这个解释令人印象深刻,但仍然停留在道德哲学的层面上。第三,我的想法:到哪里寻找根基前面说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儒家的宇宙观。那么,儒家的历史观是什么样的?能不能找到一种儒家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甚至可以发展为一套宇宙观:不仅包含时间维度,还包含宽广的空间维度。如果找到这样的世界观,把新道德建立在这样一种历史观和世界观的基础之上,重建道德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多半,道德观就有了根基。我对儒家的历史哲学了解不多,但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开篇语让我浮想联翩。我觉得,司马光那番话,中国最好的儒家历史学家在中国最好的编年史的开场白,代表了儒家历史哲学的最高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司马光用了三个概念:礼、分、名。“名分”二字在儒家体系里非常重要。《庄子》的说法是:“《春秋》以道名分”——《春秋》这本史书说的就是“名分”问题。“礼”、“分”和“名”是儒家历史哲学关注的核心。司马光说,“圣人于君臣之际,未尝不惓惓也”。在君臣关系中,君有君分,臣有臣分,各有各的名分。“分际”的变迁,分之损益,边界的演变,就是圣人一直小心关注的。事实上我们也知道,“君臣之际”确实变迁不断。司马光的开场白所评论的三家分晋就是一变,臣子犯上作乱,所谓“奸名犯分”。至秦又是一变,君与臣的关系大变,废封建,立郡县,贵族让位于官员,帝国制度建立起来了,君有了皇帝的名号。辛亥革命有一变,皇帝的名号取消了。国民党党国时代又有一变,党权替代了君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又是一变,最高权力扩张到了两千年之最大值,君师合一,至“文革”而登峰造极。“文革”之后又有一变。在君臣关系中,“分际”始终在变,每次大变都标志着一个大时代的开始。我们研究这一系列的变迁,就能看出中国历史的大轮廓。分际的变迁,是一个长篇的历史故事。我大言不惭地说《我想重新解释历史》,那本书里就讨论了研究“分际”变迁的设想。如果把“分际”变迁作为儒家历史哲学的核心概念,再从这个角度读儒家笔下的历史,中国历史就呈现出丰富而深刻的面貌。“纲常”和名分是什么关系呢?“纲常”是一个比喻,比喻的是“礼”之中的主要关系。“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说的是不同的名分如何构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就是“礼”。《论语o为政》说到夏商周礼制的因革,由此推测未来百世,朱熹在注疏中解释,夏商周相因的就是纲常,纲常不变,只是文章制度有所损益。朱熹的眼界显然不如现代人开阔,我们知道纲常必变,礼制必变。怎样分析和描述这种变迁呢?纲常有整体感,礼制也是一个整体,分析需要更精确的概念。司马光把这个整体拆解为礼、名、分三块,并且关注分际变迁。这是一个发展。名分有强烈的分寸感,更容易展开分析。以“纲常”这个比喻作为儒家历史哲学的核心概念,不如直接采用更基础的核心概念——名分,“《春秋》以道名分”。分,名分,如何与现代汉语的概念接轨?前几年我也像刘先生那样,关注了丁韪良的翻译,即“right”如何翻译成现代汉语?丁韪良翻译成“权利”。严复指责说,“right”充满着正义感、正当性,怎能译成“权”和“利”?这是“以霸译王”——用霸道译王道,把正当性给译丢了,译得不好。丁韪良为自己做辩护,说我不是不知道这个问题,但外边一个词——right,汉语里没有对应的概念,我不得不造一个词,于是就用“权”和“利”二字造了一个。其实,丁韪良说,这个“权”不是指官府之权,而是指个人应得之分。丁先生被逼急了,就用“分”来解释权利指的是什么。我奇怪,他为什么不直接用“分”来翻译“权利”?翻译成“权分”不就完了?我当时就写了一篇文章,说“权利”的最佳译法应该是“权分”,而不是“权利”。相对应的“义务”,可以译成“义分”。“权分”“义分”都是“分”,“分”是古代儒家对权利和义务的表达方式:我很本分,你过分了,要安分守己,不要犯分,这是我的分,等等,清清楚楚。但在古汉语里,和古拉丁文一样,权利和义务混在一起,是一个词,后来分开了,在right之外又有一个duty。古汉语的“分”也是权利义务混为一谈,现在也可以分开,“分”前面加一个“权”成为“right”,“分”前面加一个“义”就是“duty”,成了义务。这是语言发展的规律,词汇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分化。总之,中国古代有“权利”,当代中国公民的权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分”。于是,儒家的核心概念,就与当代政治和社会科学的核心概念接轨了,与权利和自由之类的概念接轨了。自由是什么?每个公民在自己的“分内”,自己选择自己承担,无人干涉,自作自受,这就是自由。在你自己的地盘里,你可以一天擦十遍地,也可以随地大小便,没人去管你,但相应的后果要由你自己承担。这就是自由。自由在“权分”的基础上获得了空间感和边界感,权利和自由不再是两个互相定义的令人困惑的抽象之物,而是边界清楚的不受干预的选择空间。通过概念接轨,我们就获得了更自觉的历史眼光,我们知道“分”在变迁,分际变迁背后还有深厚的道理,有经济发展、实力升降以及各种各样的资源支持,还有天理、人性,历史观和世界观等各种深厚的观念体系支持。有了这种眼光,我们不仅会看到权分变迁的历史,看到民众的权分边界从庶人到编户民,再到人民以至公民的过程,我们还能看到,前人如何努力维护分的边界,又如何努力改变分的边界。什么力量决定着他们的成败,他们如何上天入地寻找支持,向天地和人心寻求支持,也向历史本身寻求支持。用政治课上的话说,不仅赋予权利及其变迁以伟大的世界意义甚至宇宙意义,还要赋予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如果儒家的历史哲学发展成这个样子,能让我们获得这样的眼光,那么,我们的公民权分体系,或者叫新纲常体系,还有我们的公民道德,不就获得了历史哲学的支持吗?有没有世界意义或宇宙意义需要另说,历史意义肯定不成问题。权分演化的历史过程,演化背后的道理,都可以支持新纲常,支持当代公民对自身权利的诉求。我觉得,一种新的历史哲学,支持新的价值观的历史观基础已经呼之欲出,可以辨认大致的轮廓了。在我的预感里,有了这种历史观的支撑,未来中国的道德观将获得令人尊敬的根基,因为道德实践的主体将有深厚的历史感和雄伟的空间感,由此还能滋生崇高感。总之,这第三条说的是新道德如何获得根基,根基是什么样子,在儒家的核心概念之上如何发展出一套历史哲学,这套哲学如何与现代世界接轨。我说完了。谢谢!◆十年砍柴◆十年砍柴:前面都是前辈,我是晚辈,我说说读这本书的感受和听各位前辈的感受。我说这本书出来后肯定是一本被误会的作品,但我不是特别担忧,我这一代或者更年轻的一代80后对“纲常”的反应不是那么敏感,在我看来那是一个中性词,以中性词来说它很多,而秋风说的很多话是我想说的。为什么不能用“纲常”两个字?有人说纲常是糟糕的、陈旧的,纲常让人担忧,带来事倍功半的效果,有这种可能。但我想这种作用会比后“文革”时代要好一些。再想想,如果以此探讨中国共同价值是否就可以了?本质上他们之间可以补充,这本书何教授已经讲过了,纲、伦、常。“纲”是共同价值的东西,从共同价值里升华出一整套的法律的、道德的、制度式的、民主及其心灵的东西可以导致社会的变化,中国两千多年就是这么过来的。今天若建设共同价值观可能无人反对,我们要在共同价值观的大平台下规范我们的道德。所以我觉得“伦常”两个字会使人产生误解。“纲”和“常”是一个名词,本身没有罪,只有什么——“纲”是什么,“常”是什么。在这本书里,何教授做了很多分析,很多人把秦制犯的孽算在周文身上、纲的身上。而如果没有“纲”和“常”,中国社会会糟糕,会像匈奴那样在东亚大陆走过去。正是因为有“纲常”才遏制了两千多年的暴虐。今天所面临的跟南北朝、五代十国类似的一点是大家不知道我们的共同价值观在哪儿。大家认为有一个,回避了,造成了纲常毁坏的原因,其实我觉得这个没有必要,主要是谈重建,就是权利,包括秦晖先生一直谈的问题,把产权打掉,你的是我的,我的是我的,以人民的名义,把产权打掉,你的还是我的。前两个月我看了秦晖先生《共同的底线》,建设新章程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底线,这样做是合适的,那样做是不合适的,哪怕当官的为了利益利害,说假话也得说。只要还说假话,就有一个起码判断。我们党响应的纲常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把“富强”放在最前面,强调国家的主流东西。这些跟西方所主张的有什么区别吗?所以我国一方面不提公民、不提宪政,但另一方面这24字跟这些也没什么差别。这本书里说的三纲,说没有自由、没有民主,仔细看其实都有,可以析发出来,而且民主、权利和自由与新纲常并不矛盾,书里也讲过,在古代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升华出现在的宪政体系,但这一套并不排斥,可以容纳。秋风先生一直这么说,我也很赞成。虽然现在人们对“纲常”二字有误解,但我有信心。这本书会引起争论,但不会那么深。谢谢大家!◆方朝晖◆方朝晖:时间很紧迫了,抓紧时间稍微加快一点,我尽量简短一点。很荣幸参加怀宏新书发布会,我以前读过何怀宏的讲稿,所以对书本的主要思想已经有所知,首先我给何先生说一点建议,这本书造成了一些误解,这些误解不是他本人的责任,有一个误解是把我们今天社会现实当中的道德败坏根源追究在这本书上找到道德根基这两件事混在一起。何老师关心的是无恒产有恒心的人,有恒心的人道德上自觉,道德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至于现实中道德,风气败坏,有国家大政方针和具体环境造成的,老百姓可能既无恒产也无恒心,和政治环境紧密。一个道德真正自觉的人不受社会大环境影响。这是第一。第二,应当把权利当成道德的基础。高全喜老师刚才已经把问题说出来了,权利是法律的基础,法律和道德承担的功能不一样,应该有一个分工,我没有看到有任何一个西方哲学家和道德哲学家把权利作为基础。权利作为道德的基础是一个国家要保障公民的权利,公民权利没有得到保障,道德境界会受到影响,但道德哲学从理论上奠定道德基础是两个工作,所以尽量不要搞混。看了何先生的书后,我感觉到今天有这样的勇气探讨纲常问题非常有远见卓识,自己很受震撼,也非常敬佩。对这本书我简单谈一点自己的看法,跟何先生交流交流:一是“纲常”在中国历史上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历史自然演进的结果,并不是政府强加给社会的,这个结果经过了四、五百年时间,也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从西周建国到孔子,到后来董仲舒等人使用这样的术语。使用了这样的术语以后,受到很大的追捧和捍卫,这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我们应该分析可以成为古代社会长达几千年的伦理道德基础。以这个角度,中国未来社会是否还需要“纲常”?肯定需要,但“纲常”怎样形成?是否可以由道德哲学家设计出来?分析探讨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纲常?会形成什么样的纲常?但由于何先生提出的规范性的原则让人误会提出了什么规范,加上与长期的教育反感结合在一起产生抵抗情绪。二是何先生的书并不是仅仅讲三纲五常,即使是新三纲五常或者旧三纲五常,讲时强调了纲常背后的深刻基础,讲到古代三纲五常,认为有生命原则,讲现代新三纲五常时,强调除了生命原则之外,还有自由原则、平等原则。所以他讲的基础不仅仅是规范,而是规范后有其深刻基础。这里有几个问题,古代中国社会,如果古人提出三纲五常基于生命原则,由这个生命原则引出三纲五常,这中间是什么样的过渡逻辑关系?何先生在这本书中对此问题交代得不是很清楚,我自己没有很好的理解何先生的深刻用意。另外,何先生强调今天要有新的纲常,显然是基于他的观察,三纲五常在过去几千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和文化基础建设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在今天中国社会现实中中华民族同样需要纲常,和过去不一样,但基于过去的历史观察和分析应该考虑重建纲常,这是他思考问题的视角,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探讨。还有为什么在过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纲常成为中国社会的道德基础,三纲五常成为社会的道德基础,而不是其他东西?对于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另外需要探讨的问题是,为什么古代社会靠三纲五常维系,今天也需要用纲常维系,尽管今天的纲常可以解释为新的内容,但为何同样需要?不是已经发生了大变化了吗?不是已经有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了吗?为什么同样需要纲常?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假如今天需要实行新的纲常,这个纲常的基础是什么?在现实当中何以有强大基础?在古代中国几千年社会三纲五常有深刻基础,并不仅仅因为理论上多么完满,恰恰是它有深厚的文化心理、历史现实甚至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如果我们不把历史上导致三纲五常的因素找出来,做更深层次的揭示,同样无法回答在今天和未来中国发展当中新的纲常有没有非常强大的社会基础,这是我的一个观察。何先生提出新纲常时,我的一个角度跟他不一样,他提到新纲常的想法更加重视生态、公德因素。这涉及公德和私德的关系,在建构中国未来道德的方向问题上,如何理解公德和私德间的关系上,梁启超早在20世纪初对此问题有很深刻的批判,中国人几千年来只有私德没有公德。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也有很深刻的观察,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人几千年维系社会的道德,即使在国家重大事情上依然以私德为基础,不是以代表国家利益,更重要是基于个人、情感基础上,包括他自己对中央有个人的心理和情感精神在里面。所以公德的事情中国没有人关心,即使是公共的事情也以私人道德来化解。西方社会的团体强调公德高于私德,私人道德在西方体系中不受重视。那我们是否可以抛弃古人对私德的追求精神,真正向梁启超先生所期待的那样把公德精神加以促进。我个人认为,20世纪以来中国在道德建设上所犯的最大错误很可能是盲目学习照搬西方的公德,把公德强加给中国人,中国人在道德上向公德的方向发展,抛弃私德精神。为什么我这样认为?因为中国对公德的东西没有发自内心深处的信仰,只有在私德的基础上才能够达到公德问题的解决,也就是公的问题解决是通过对私的进一步发展而实现的。现在看共产主义道路,是非常典型的以公德代替私德,用公德绑定私德,由于私德可以绑定,私人之间的感情不是真的,那么人们对于公德的东西没有真正的乃至于生命深处的热情、信仰。现在有人认为中国人对公共利益不关心,主张大家接受西方的法治精神,法治至上,向西方人学,但是否真能学到我是怀疑的,我内心深处倾向于以私德为基础向公德发展,这是我对新三纲五常的一点看法。另外,在中国历史上三纲五常的本意是尊重差异基础之上如何保障个人的人格独立性和完整性。我们现在常常把古代的纲常定义为等级关系,实际这不仅仅符合文献,也不符合几千年来中国历代的大儒、学者所追求的东西。这个纲常思想实际上代表了承认有上下级的差别,承认有这样的现实。在这个基础上,对于你的俯臣是基于你所代表公共利益的一种尊重,是作为一种道义和良知。换言之现在否认人跟人之间有没有差异,一切以自由作为衡量标准,但在现实操作上不得不强调下级服从上级,天天高喊紧密团结。表面上天天高喊着自由平等,坚决贯彻和落实领导意志,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盲目崇拜西方思想而无视现实生活中的差异,所以需要认清现实,不认清现实,最后所做的反而比古人更加抹杀这个价值的可能性,我们在道德见识上是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是我对这本书读后的心得和感想,希望何先生指教。我就讲这么多,谢谢!◆马永翔◆马永翔:我是何老师的学生,作为学生首先想对何老师做一点点辩护,包括对前面几位老师的发言做一点评价。张维迎老师大体上认为何老师的思路没有关注市场经济,更多的是强调义务,认为今天的道德从权利纬度考虑应建立在自由市场经济的平台上。我大体认同张维迎老师的判断,但张维迎老师有一点没有顾虑到市场经济本身的基础是什么,即市场经济有一个观念和制度基础,简单而言可以说是宪政和法治。如果没有宪政和法治,自由市场、市场社会很难形成起来,至少不能像我们今天所期望的西方社会那样运转。当然宪政和法治背后有一些基础观念,比如我们常说的自由、平等等。在这个意义上,去深究市场经济背后的那些价值体系,我认为何老师有关照到这个层面,或者何老师更多谈论了市场经济背后那一套东西,这点上我认为跟张维迎老师的见解没有太大区别。这是第一点。第二是关于权利的理解,刚才几位老师都提到怎么样去理解权利。比如谈“义为人纲”这点上,要理解这里面的“义”是什么意思,按我理解应该在“道义”方面去理解,不是直接解释为一种权利,应遵从基本的道义准则和道义原则。只要有道义,用今天的一套观念体系应该包含权利。这是我所做的另外一种解释。第三我非常感谢吴思老师关于“名分”的解释,让我耳目一新,关于rights、duty的翻译,从权分和义分的角度做了阐释,非常好,提到在道德哲学和历史哲学上何老师也许缺乏一种根基,是历史方面的缺失。我个人觉得何老师有某种程度关照,这种关照大体上可以理解成对平等理念的阐释,何老师大体上继承托克维尔的思路,会倾向于今天的时代以及未来的时代人类可以走向平等,这跟马克思他们说未来会走向共产主义社会一样,实际上隐含着一种历史观念,人类未来会朝着这个方面发展。当然人类未来是否真的会走向平等值得商榷,但从其中还是可以找出对历史层面的关照,只不过何老师没有做形上化的解释。这是我站在何老师的角度做的一个回应。下面我说说我对这本书的看法以及对这本书基本理念的理解,作为他的学生我非常尊重何老师,是我的良师,也许在某些细节上跟何老师存在分歧,但分歧不那么大。首先谈纲常。我认为何老师这样一种议题正当及时,虽然“纲常”这样一种术语的话语方式确实容易引起误解,也许在有些人看来不合时宜,但我认为若很好的反思后会发现每一个社会每一种文化、每一个种族都有纲常,如果他们还试图回顾自己的真理,中华民族有中华民族的真理、纲常,同样西方人有西方人的纲常。比如宗教共同体也有纲常,伊斯兰、基督教都是如此,对上帝的信仰是他们典型的“纲”,对真主的信仰是他们的“纲”。也就是说纲常具有文化多样性的,不同的文化共同体和传统都有各自的纲常。而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自然会有我们的纲常,当然这个纲常是从儒家角度去理解还是从儒释道以及其他角度去理解都可以,在这个问题上可以成立。而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作为一个文明的共同体其传承一定有纲常,没有这种纲常就很难理解自己的身份,今天如何定位中国人。所以我可能会理解秋风先生、蒋庆先生的思路,为什么在今天这个时候倡导儒学。从此角度上来说可以理解他们的动机,尽管在具体观点上与他们存在着分歧。总之我认为纲常有其时代价值和意义,在当下提纲常正当其时,没有什么好回避的。而且以旧瓶装新酒未尝不可。关于著作本身,我先做一个总体评价:《新纲常》是我目前为止看到的最好的关于传统和现代之间如何接续的一本著作。当然谈“最好”必然有比较,因为考虑到当下中国社会各种各样的话语,比如左右、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等,跟何老师议题相关,最重要的是秋风、蒋庆掀起的思潮:儒宪论。首先他们这种思潮的动机非常之好,重新为中国人的身份和纲常进行定位非常好。但两相比较,何老师的思路和秋风等人的思路比较,秋风的思路值得商榷,而且学理上存在着问题。比如关于儒家宪政的理解,我在网上批评过秋风,并且后来去过两次天则所,我不太倾向接受儒家宪政或者儒教宪政的解释,认为秋风他们在学理上存在的问题是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解决一套,实际他们用来西方宪政的这套理念的思想资源看上去是儒家的,但其实他们在某些方面做的是曲解。比如按照他们一套思路解释可以得出这样一套结论:中国自古有宪政,宪政古已有之,到今天几千年。我认为这种解释不符合我们的日常认知,他的一套学理知识有漏洞,很难让人接受。为什么说宪政是让我们以一种和平的方式进行政权更替,历史上的哪个朝代不是以暴力推翻的?没有和平更替。现实不断更替,无论是唐宋明清都是暴力更替,从来没有和平的,通过理性、平和的方式进行更替,这是一个显著的例证。秋风另一个重要缺陷在于对宪政的理解以“宪制权力”理解宪政。谈宪政必然离不开宪制权力这一层含义,此点何老师做了很好的解释。但理解宪政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是不够的,我认为宪政一定有它自身判断,比如我会这样来讨论,怎样判断一种政治制度成其为一种宪政。谈宪政一定会有宪法或宪纲,无论是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当然可以说中国有未成文的宪纲,对此我承认。但如果寻找宪政,以今天所理解的宪政概念去问,考虑宪政一定会追问违宪的可能性这一问题。如果现实生活中真的有人违宪,违宪的是那些运转宪法的人(古代是帝王们、高官们、丞相们),如果他们违宪怎么办?我们会有这样的问题。如果真的有君违宪怎么考虑?按照今天的宪政制度运作就会有对君的一种弹劾,具体而言落实到制度层面上,会有这样一种制度建构:违宪审查制度。如果违宪了,我们进行审查,审查我们发现君真的违宪了,对君进行弹劾,若是很严重的违宪,可以把他赶下来。违宪审查制度是司法独立的基础,是司法独立的关键渊源。如果没有违宪审查制度和司法独立,一种政治制度就不成为宪政。在我看来,违宪审查制度和司法独立是判断一种制度是否成其为宪政的基本判断。按照我的理解,中国传统的那些政治性方式,直到晚清都没有如此建构,在这个意义上我倾向认为古代的政治制度不成其为今天的宪政,我也倾向于认为秋风和蒋庆关于宪政的理解和解释是有问题的,也是缺乏学理的。回到《新纲常》的思路上,大体会如此解释:我批评儒家宪政并不意味着反传统,关键问题是我们如何理解传统、如何接续传统,在这点上我认为何老师的《新纲常》做出了很好的典范式解释,何老师的思路不是一味的维护我们的传统,不是要回到过去那样一种生活方式,而是站在过去的传统基础上,如何适应今天的生活,阐释一套新的纲常,这是做得很好的一点。更多是对传统进行改造适合今日的生活,对传统资源不是全盘接受,还是有所节选,此意义上也体现了《新纲常》这本著作有的一种开放性,传统儒学的开放性。我也注意到何老师在行文中对儒学做了这些解释,即使是解释新纲常,也并不是唯一的奠定儒学平台之上,同时可以开放,向其他学理性开放,比如道家、佛家。如果放在今天,还以今天的西方思路进行开放,那这种开放形态非常好,而且在今天这个时代,儒学一定要有这样的开放心态,如果不是如此就有可能走向固步自封,走向自闭,那这就不是一种合适的姿态。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中国的传统一无是处,我不认为西方不是什么都好。我想举一个关于孝养伦理的例子,我认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应宣传的一点,而且回溯传统会发现“孝养”的观念以及话语是我们传统哲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孝养伦理在今天不仅适合于中国人,也适合于西方人。若我们从孝养伦理的角度理解当天的公共政策安排,有些地方值得借鉴。比如养老,今天中国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养老,怎么去养老?这是每个人将来都要面对的问题,而我认为孝养伦理在这方面可以提供很好的观念和伦理的支撑,不应该倡导由政府养老,因为事实证明政府没有能力养老,也没有心思去养老,养不起。以孝养支撑,家庭子女养父母,天经地义的思路非常好。我认为今天有更多的理由倡导三世同堂、四世同堂,老有所养,幼有所扶。而这方面恰恰是西方文化中可能欠缺的东西,所以我觉得中国的传统并不是什么都不好,西方的并不是什么都好,在这点上需要有眼光辨识到底什么是好的东西,什么是不好的东西,于是我更倾向于接受新纲常的思路,不是照搬,而是有所挑选来适应今天的生活做一些系统化的解释非常之好。最后我做一点评价,何老师的《新纲常》和《良心论》一脉相通,思路一以贯之,很好的把他在过去十几年来对中国传统伦理以及当下生活关照做总结,然后有所升华,既关照我们的传统也关照今天的生活,做得非常好。但这本著作有两个大局限:一是不能不面对中国的现实,在我看来尤其是考虑当下中国如果要实现良好的制度转型,要做到什么程度。在这点上,何老师这样一套纲常体系有可能不能容纳那么多现象。比如薄熙来问题,刘志军问题。但仔细思考会发现当下中国打破政治僵局需要什么样的人,刘小枫之所以有那样的思想转变、重新去谈领袖的问题,我想可能是他受到了继承柏拉图思路学派的影响,某种程度上寄望于中国肯出现一个铁腕王,这是我的一个揣测。而我认为这种诉求多多少少有道理,中国未来的走向可能是三中心:一种是何老师寄望的这点,能够就某些基本道德原则达成共识,平稳的过渡和转型,这是最好的,但我个人对这点有保留,现在进入此路,但有可能走不通。第二条可选择的可能是出现刘小枫所期待的铁腕,这不仅有体系,同时还有道德影响,如果真有这样的人相当好,而是否可以期待我不知道。最不可遇的是流血冲突。总体而言,我觉得新纲常的思路正当其时,非常之好。谢谢!李冬君:我想我现在不说是最好的,说实话我很累了,我想在座各位也很累了。我在家里看这本书,和丈夫讨论了两天,有基本共识,因为我们俩人一块写作。既然来了还是想稍微说几句。我看何老师的书后,觉得要学习何老师的写作方式,给我很大的启发。还有他激发了我,2000年我博士论文写的是《中国圣人文化论纲》,这里面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了一次探讨,从春秋诸子到先秦诸子、两汉诸子到宋代理学。但写完后就放了,没写了。看了你的书重新激发了我,我想对它重新修订,把魏晋两朝的诸子放进去,把中国道德的规范、中国传统道德的根基以反思的角度重新梳理、修订出来。中国两千多年来是集权专制,作为集权专制的艺术形态儒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对它进行反思,以这个角度进行反思。今天这样的座谈形式,大家互相讨论、互相撞击有可能会有一个共识,或者其他。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刘苏里:最后请何老师做一个总结、回应。方朝晖:最后我回应一下大家的,大家很辛苦,有的是从机场直接赶过来,很不容易,非常感谢朋友的到来,有些是老朋友,有些是新朋友,很多人发言让我眼前一亮。比如秦晖讲到自由的事业:高尚的人为平庸的人理直气壮过平庸生活的事业。这很有意思,不那么浪漫,但很平时。吴思讲到的信仰问题,这不光是中国的问题,而是世界性的问题,进入现代以来,整个伦理、现代伦理都脱魅了,没有那种敬畏,比如我们知道月亮上没有嫦娥,诗人没有想象力的素材了,很多东西被科学去掉了。我也没有办法,想不出办法。但历史观、宇宙观还是存在,可脱魅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从我个人的信仰来说,可能我有另外一块,过什么样的生活,但我从来不想强加。现在探讨的是社会平台让大家都能自由发展的话,需要一些约束性的东西。我赞同方朝晖(他一直探讨纲常、三纲,做了很多工作)所说的与全喜所说的文明体,如何把中国的独特性发挥出来,其实哪怕是普世价值也有不同的说法,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特东西,这个我在尝试,是许多构想中的一种。对于有的意见我不太同意,包括有些批评,因为以我对历史的阅读和理解,会有自己的一些看法,人不容易说服。但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能反省到我的一些缺憾和盲点,所以今天特别感激在座的朋友。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重塑意识形态,可以参考本书
  •     当前社会道德沦丧,诚信缺失,对中老年人来说,本书是治疗社会病的有效办法之一。
  •     西儒合流的一次尝试。
  •     : B82-052/2293
  •     前半段论述很大气,充满底蕴和精气神;后半段突然变成日常用语,除了题目起得漂亮,并无醍醐灌顶之感。不过这本来就是一本意义大于内容的著作,新纲常于我看来更像和谐社会的学术版。但是,学术与政治结合真的就能更多地指导现实吗?我不那么乐观,甚至认为还不如纯学术那么过瘾。惟愿用心生活和心存敬畏的人能多一点,否则只剩下移民了!11.2读毕
  •     何老师的都好,不错的书
  •     很有说服力的观点,读了以后有共鸣。
  •     我相信打低分的人都没有深入读这本书。或者是因为“纲常”一词经过五四以致文革这样的“百年传统”已经被严重搞臭,谁要再提这个已经价值上不正确了?我倒是认为何老师的这本书恰逢其时。特别是那种将传统精华和西学的一种结合,更加体现了大家风范。
  •     新纲常-探讨中国社会的道德根基讨论完商品本身了,无可挑剔。求kindle版降价,恩泽大众,扩大kindle市场。我的话讲完了。
  •     值得一看分析的很透彻
  •     不够,很不够!
  •     意义大于内容。
  •     汉唐阳光书系,出一本收一本,选材好,内容有深度。就是这个书系出版的太快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