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内克论哈内克

出版日期:2016-5
ISBN:9787519205452
作者:米榭·席俄塔,菲利浦·胡耶
页数:326页

作者简介

以《白丝带》与《爱》于三年内接连夺下金棕榈奖、欧洲电影奖以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的奥地利导演迈克尔•哈内克,不仅打破影史纪录,其美学风格、人性刻画、执导功力、视电影为艺术的坚持,皆已让他成为当代最重要的电影导演之一。
★★★★★
本书包含:
★《钢琴教师》《白丝带》《爱》等23部作品全满回顾
★126张珍贵剧照与未曾公开的私人影像
★长达两年的追踪记录、深度访谈
至今为止最完整、最详实、最贴近导演内心世界的电影人必读之作
★★★★★
本书详细记录了哈内克导演对自己从影以来制作的23部电影作品的真实看法,从早期那十部现今难得一见的电视电影开始,到夺下多项大奖的《爱》。
此外,哈内克将回顾四十余年来的导演生涯。他从自己叛逆的青春期开始谈起,细细讲述他如何从一位偏远小城的剧场导演,成长为世界闻名的电影导演,进而畅谈他的电影理念、他对人性的独特观察,以及他怎样构思琢磨每一部剧本,又如何安排每一场戏的场面调度。哈内克的语言如荣他的电影一般冷静、精准,在本书中,他将畅谈每部作品背后的故事与创作源起。

书籍目录

少年岁月 1
舞台剧年代 19
《接下来……》《大型垃圾》《去湖三条路》31
《旅鼠》 51
《变化》《谁是埃德加·爱伦》《未婚女子》71
《杀人犯的讣告》《造反》《城堡》 101
《第七大陆》《班尼的录像带》《机遇编年史的71块碎片》119
《卢米埃尔与四十大导》《摩尔人的头颅》《趣味游戏》 155
《巴黎浮世绘》《钢琴教师》 183
《狼族时代》《隐藏摄像机》219
《唐璜》247
《白丝带》 265
《爱》 293
附录 321

内容概要

迈克尔•哈内克  奥地利著名导演、编剧。
2000年,他自编自导的影片《巴黎浮世绘》
获得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剧本奖。
2001年,他执导的影片《钢琴教师》
获得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
2005年,他自编自导的影片《隐藏摄像机》
获得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
2009年,他编导的影片《白丝带》
最终问鼎第62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2012年,他凭借影片《爱》再度摘得
第6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哈内克论哈内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哈内克的电影不好看,这是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奥地利著名编剧、导演哈内克的电影既不容易被读懂,又往往让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在大多数的电影分类中,哈内克的作品都被归类为惊悚片、悬疑片或暴力片,我想他一定很不满意。因为大多数的惊悚或暴力电影,虽然吊足人胃口,并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但观众在影院散场灯亮起时,早已脱离了电影的剧情,开始谈论是去喝杯咖啡还是选择小酌。而哈内克则会让人对刚刚经历的恐惧与痛苦,长久地难以忍受,只想一个人静静待着。有人认为哈内克的叙事风格过于残忍与赤裸,有人不喜欢他总将镜头瞄准人性的阴暗面,我觉得这都过于片面。当然,我自己看完以后也连呼“不舒服”,但我认为这种不舒服正是哈内克想要通过数字胶片传达的感觉。在《哈内克论哈内克》全书近三百页的篇幅中,无一遗漏地通过访谈录的形式,回顾了哈内克一生中执导的所有23部电视电影,让我逐渐走入这位奥地利导演的内心深处,开始理解这种不舒服是从何而来的。这本书虽然以具体的电影访谈为编排方式,但在每部电影的交流中,均包含了以下三个部分:首先,本书描写了包括关于影片的主题背景、与原著作者的交往、拍摄计划的酝酿、演员的选取和合作等制片前后的过程。让我留下较深印象的,是电影团队的敬业与执着,不仅仅是因为演员对角色的投入——为了拍戏学琴半年、反复几十遍的重拍、哭上半小时才产生的红眼圈效果,还有摄影师、灯光师、造型师、化妆师、道具师等这些平时只出现在片尾滚动名单里的人物,都因为他们对于影片的具体贡献和对于细节近乎苛刻的要求,不禁让人肃然起敬。其次,文字真实又完整地还原了哈内克在片场的指导过程。当你欣赏着哈内克对于自己剧本创作、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场景调度、情节安排、演员指导的详细描述时,就仿佛身临其境地看到这位年过半百的导演,在认真画着平面布景图与摄影机位图,选取合适的配乐、灯光与特效,亲自为演员示范,然后目光专注又紧张地在片场与取景框中来回切换。导演近乎严厉地对待拍摄中的点点滴滴——诸如为了让道具狗跌落时不显僵硬,要求用米填塞狗皮——只为呈现出精益求精的绝美艺术品。沿着书中一行行文字的指引,读者如同从显微镜观察一篇树叶叶脉的分形结构开始,逐渐认识到树叶、树木、森林浑然一体的完美统合。最后,如果说电影只是一系列技术手段的汇总,那么它就只能成为一时的畅销,却难以让人在心中留下经典的回味。这也是哈内克比众多导演高明的地方——他借助电影作为诠释人性的形式,希望通过他的作品,唤醒观众麻木内心对于存在的恐惧,撕破虚无与冷漠现实的面纱,探索与思考人类的生命课题。此时,如何解释情节已好不重要,《隐藏摄像机》让成人各种合理化的谎言与难以启齿的罪恶感在上帝视角下显露无疑,《钢琴教师》直击物化时代中冰冷面具下难以抑制的情感冲动,《趣味游戏》未直接出现在画面中的施虐气氛、演员对着摄像机如同对着观众的挑衅、以及剧情大功告成后的时间反转,让观赏电影的人们因无法忍受已成为施虐者的共犯而如坐针毡。虽然哈内克声称拒绝解释自己的电影,但在阅读完对应影片的文字后,我从未像现在这样如此理解哈内克的电影。此外,本书还花了两个章节为读者呈现了哈内克的整个成长经历,这对于理解这位特立独行的导演以及他与众不同的作品,提供了更多可供思考的素材。尽管哈内克自认为没有一个悲惨的童年,但显然从小由阿姨带大、并在5岁时被送到陌生的外国家庭三个月的经历,并未让他获得温馨的关爱,反而独立地开始接触真实的世界。从青少年起,哈内克就很叛逆,不愿受到学校和权威的束缚,并曾离家前往巴黎寻找心中的自由。在他的青春期中,家庭的音乐与艺术氛围、大学对存在主义哲学的着迷、以及1960年代各式的抗争运动,为哈内克后来的电影主题埋下了伏笔。而他的职业历经电视戏剧顾问、影评人、电影系教授到剧场导演的一系列工作,待哈内克46岁开拍第一部电影前,大量的宝贵经验早为他做好了一切的准备。正如哈内克所坚持的——“要学会拍电影,唯有先拍一部”,他强调最重要的是实践。因此,你还在等什么,赶快行动起来,和这本书一起走进真正的哈内克世界吧。文/卢育涛 2016.07.02
  •     随着现在网络的普及,看电影已经变得异常的方便。可是当一部部电影获奖,走上大众视线的时候,它们身后的导演却没有电影那样的走进人们的视线。迈克尔·哈内克,奥地利编剧、导演。惊悚片《荧光血影》获得第6届欧洲电影奖费比西影评人奖;剧情片《未知密码》获得第53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剧情片《钢琴教师》获得第54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悬疑惊悚片《隐藏摄像机》获得第58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等等。这个有着众多大奖的获得者,他所拍摄的欧洲股市市场反射出这些国家自身的历史命运,打动了各地的观众。而他的有些作品却没能让编辑委员理解,于是就有了这本书的产生,在本书中将以问答的形式将他的电影和作品解刨展示给读者眼前。《哈内克论哈内克》一书是用对话的访谈的形式讲述了他从少年岁月到后来的各个作品产生以及电影细节。在书中读者可以和参访者一起与哈内克交换讨论他的生活,他的电影和其他的艺术类型,特别是音乐一块他特别着迷。书中也写了一些他的私人生活以及一切觉得有意义的食物。不仅让读者知道他创作欲望的来源还有灵感的来源,也讲述了他走上编剧和导演的过程。哈内克以残忍、赤裸的叙事风格著称,擅长以冷静到几乎冷血的利落影像风格,处理人性黑暗面,他的个人风格基本上可以用简约、节制、冷静来形容,而思考的命题则更多侧重于现代人心理,这可以追溯到他另一位崇拜者卡夫卡的影响上。透过影响手法和声音的重现,触碰存在与处境的真相——是他挂念的,也是哈内克电影的核心。他的电影,有的讲对暴力的省思退到极致,有的则将显示生活的再现切割成零碎的 片段,以求更佳地呈现多方面向。有的则是质问无人能闪躲的罪恶感。不管是悬疑片、多线叙事电影还是悲剧片,他都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让人看了有不由的就能记住。一代大师哈内克不仅获得了众多奖项,有过多么脍炙人口的电影,他更是将电影创作的细节在本书中和读者进行分享。用对话的方式,仿佛和好朋友在来一次促膝长谈。你想知道电影、细节,都可以在聊天中找到答案。同时,哈内克还和读者分享了快乐,比如一杯酒、一顿晚餐,又或者是一次维也纳夜间散步。充满亲民色彩的哈内克访谈,让大师的形象变得更为亲和,也让他的作品让人有再次观看的感觉。
  •     一位拍摄了十一部由国际知名演员担纲的剧情片导演,他多次荣获国际大奖,包括两次戛纳影展金棕榈奖,分别是2009年的《白丝带》和2012年的《爱》。其中在2000年,凭借电影《未知密码》获得第53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2001年,凭借电影《钢琴教师》获得第54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2005年,凭借悬疑惊悚片《隐藏摄像机》获得第58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他,就是奥地利著名导演迈克尔·哈内克(Michael Haneke)。一位享誉全球的伟大导演。哈内克作为一个享誉全球的著名导演,他的电影通常以都市为中心,将电影的镜头对准中产家庭,通过关注那些独立个体的残缺人生,从而表现出现代文明压抑下人类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危机。哈内克电影的核心就是透过影像手法和声音的重视,触碰存在与环境的真相。在众多的电影导演中,哈内克以独特的手法将悬疑片、多线叙事的群戏电影、悲剧片融入在各种类型的电影里,他驾轻就熟的展现出电影最真实的部分,从而造就了他鲜明的个人风格。以他2012年的电影《爱》为例。这部电影的主题既不是死亡,也不是衰老,而是如何处理你挚爱的人的痛苦。电影以消防员破门而入的刹那为开始,故事向我们徐徐展开。公寓的一间房里躺着一位死去的老妇人,她手里握着花朵鲜花洒满了她的枕头。在某个音乐厅里,乔治和安这一对年老的老夫妻在等待着音乐会的开始。在音乐会结束后二人回到所在的公寓时,发现家里的门锁被撬。乔治丝毫不把这事放在心上,而安接下来在第二天早上精神恍惚的表现,给我带来了恐慌的感觉。情况不会如此的简单,随着电影镜头的推进,看到乔治推着轮椅,而轮椅上坐着的是安。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安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在不停的改变,不愿会客、也不愿去医院和养老院的安,越来越依赖乔治的护理。曾经那么优雅、善解人意的她,被病痛、岁月折磨得失去了人形,时而清醒,时而胡言乱语,让人揪心。在她清醒的时候,安越来越不能忍受自己现在的样子,她试图自杀。死亡是人生的终点,爱情是人生的巅峰,生活迄今为止很美。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在慢慢的变老。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只能躺在床上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一步步的到来,慢慢的拥你入怀。直到有一天,乔治跟安说起了自己的童年往事,然后,乔治抓起了枕头,他用枕头捂死了安。看到这个镜头时,我居然深深的呼出了一口气,有种解脱的感觉。就像我在前文说的这部电影的主题既不是死亡,也不是衰老,而是如何处理你挚爱的人的痛苦。相濡以沫的爱情,我不愿也不想她忍受身体上无休止的痛苦。可我在感觉解脱的同时,同时又有深深的遗憾。当丈夫走进房间时,是否就知道他会杀死自己的妻子?我作为看故事的人我希望他知道,又希望他不知道。通过当时他用枕头捂死自己妻子的镜头,你可以看到他把自己的头也整个的埋了进去。我不知道他当时是不是泪流满面,但我能感受到他的无能为力。哈内克电影难以得到一致的认可,在于有很多人认为他的电影太过于激进。在网上搜索资料你会看到迈克尔·哈内克的电影作品,以“残忍、赤裸的叙事风格”著称(网易娱乐评),擅长以冷静到几乎冷血的利落影像风格,处理人性黑暗面(中国新闻网评),他的个人风格基本上可以用简约、节制、冷静来形容,而思考的命题则更多侧重于现代人心理。对于这样一位导演我想说的是,我们要用自己的眼光去评判哈内克。而本书《哈内克论哈内克》这部访谈录则是了解他的最佳途径。这部书以对话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卸下光环的普通人,他谈论他的妻子,他的观众,他钟爱的配角。他对电影的态度,以及电影镜头的处理,情节的安拍,以及当时作为一个导演的心理状态。这是一部走近哈内克导演的佳作,要想了解一个真实的哈内克莫过于读这本书。读这本书的同时建议你可以观看哈内克导演的作品,因为他对电影的处理和当时的心态,在这本书里都有披露。这本书记录的不单单是哈内克,更是他对电影的追求。艺术没有国界,请拭目以待哈内克的新作品!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关注电影的那部分可以,其他的……提问提得不好,也很奇怪导演为什么会同意出这样一本问答集?
  •     料很足,影片阴暗不代表导演同样阴暗,哈内克俨然正经的文艺知识分子,甚至正经到无趣,对于挑衅观众乐在其中,学哲学非科班关注现实,如他所言,人道主义者,
  •     哈老师!
  •     喜欢附赠的书签。已经穿了根绳儿。。。
  •     肯定是要哈内克搭配电影来阅读的。最前面的导演生平很有趣,不同于现在的青年导演的路子,他到了中年末期才导演了电影的处女作,而且也是一个很水到渠成的过程。哈内克首先是一个具有敏锐感受力与洞察力的人。这体现在他每一部电影所持续关注的话题最初的灵感来源或者是创作取材点上,比如冰川三部曲的主题都源于杂志或新闻报道。他不仅在电影中探讨了这些触动他的点,同时也在思考着媒体、作为媒介的电视与视频的本体论层面的问题。他不是一个学院派,对于创作他的态度是,单纯的学习与知识永远无法替代持续的创作实践、思考及感受。深以为然。
  •     哈内克是布尔乔亚出身的导演,他父母都是演艺人士。这是他自认为的。他拍起悲惨的中产家庭来,毫不动心。他同时又享受着生活,拿奖当教授与明星合作。
  •     哈内克观察的是人所承受痛苦时的惊慌失措,怯懦,迁怒,无法自持,互相伤害。哈内克对音乐的品味,对人性复杂处不做任何道德批判,对镜头选择的冷静克制,构成其风格。他是严冬的感觉,静默的,又危机四伏,不知何处坠入陷阱。蒙久和他风格相近。
  •     料足,边补电影边翻书实在太棒。
  •     优秀的欧洲知识分子,理性冷静,谈《爱》时突然温馨起来。
  •     没干货 采访者不是行家 不如看cc花絮
  •     采访者不太行
  •     补片指南
  •     人那么棒 书那么棒
  •     看完我有点嫌贵了。
  •     哈内克,无常和绝望的摹写,再出个电子版,更嗲
  •     挑衅观众!
  •     错误不少
  •     非常好看,直率坦诚,存在主义,完美主义,极简主义,共鸣颇多。
  •     有才华 有观点 讲到了和很多演员合作的故事 以及导演舞台剧、歌剧、电视电影、电影之间的身份微妙区别 影片阐释交给观众 最喜欢的几幕(趣味游戏里叫彼得汤姆那段!) 他说他曾打算拍个科幻剧唉 anyway 期待新片 无比无比期待
  •     这书真的很不错
  •     la glaciation é motionnelle,所谓的情感冰川。在一小部分人心中我们已然是中产阶级的困扰,但是和哈内克关注的烦恼相比,还远远无法理解他的皮毛。所以很多国人不理解伯格曼,一样的,这是理解客观存在的鸿沟。你吃都吃不饱,如何理解人家被物质包围的空虚感?
  •     12
  •     非常棒的书
  •     最佳的自传形式。
  •     以作品顺序分开章节,能够清晰地呈现哈内克的不同时期作品。但由于是访谈而非学术论文,所以做得还不够深入。从哈内克开始关注皮亚拉和卡索维茨,尤其是被皮亚拉惊艳到,倒是意外收获。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