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精神

出版社:財信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2-2
ISBN:9789866165443
作者:貝淡寧,艾維納.德夏里特
页数:432页

作者简介

本書作者貝淡寧和艾維納.德夏里特利用輕鬆對話、小說、詩歌、傳記、旅遊指南、建築標誌,和親身經歷等資料,描繪九個城市豐富的歷史,充分論述城市精神如何體現在各自的政治、文化與經濟生活中,更進一步闡明市民的自豪感如何抗衡全球化所帶來的同質傾向,以及遏制民族主義氾濫等主題。
.
耶路撒冷-蒙特婁-新加坡-香港-北京-牛津-柏林-巴黎-紐約
.
來到新加坡,我是否來到了物質不虞匱乏、理想的共產主義社會呢?
回歸後的香港,更加熱愛賺錢、熱中慈善、追逐享樂?
柏林與過去和解,是寬容?或是冷漠?
原來,唯一打破蒙特婁法語、英語隔閡的,是冰球運動!
啊!在最多元、最孤獨、最資本主義的紐約,幸好有洋基隊!
巴黎人下館子多,去教堂做禮拜少,多支持左派,砸麥當勞的農夫是英雄!

书籍目录

序一:愛城主義閒逛者∕楊子葆
序二:城市的自我認同與定位∕謝哲青
謝詞
.
前言:市民精神
都市社群主義∕逛街和講故事∕推廣一種精神∕本書提綱∕厚與薄
.
耶路撒冷:宗教之城
有心的人∕擁有上帝形象的城市∕信仰和宗教∕向下滑行:信仰、政治和黨派∕惡化:信仰和民族性∕信仰和權力,權力的腐敗∕長著人心的石頭∕沒有公民的城市∕第11戒:從宗教到仁慈
.
蒙特婁:語言之城
什麼孤獨?∕兩種孤獨∕蒙特婁再征服∕走向文化多元主義?∕關鍵是冰球,笨蛋!
.
新加坡:建國之城
物質福利的價值∕多元種族主義的價值∕賢能政治的價值∕愛國主義和政治壓制
.
香港:享樂之城
殖民主義和發財∕共產國家的資本主義城市∕沒有享樂主義的物質主義
.
北京:政治之城
過去:抹去過去的痕跡∕現在:去政治化的政治∕未來:復興過去
.
牛津:學術之城
學習、研究、學術:釐清概念∕學習:沉思和創造∕學習:研究的適當氣候∕學習:不遵守常規者的行為和傳統的作用∕學習和上課
.
柏林:寬容之城
與過去和解:加害者與受害者∕寬容還是冷漠?∕建築、透明、民主和開放∕重新講述故事∕透明和與過去和解∕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內心的多樣性∕與過去和解的代價∕把我從自由中解脫出來
.
巴黎:浪漫之城
一個好萊塢的故事∕一個非巴氏消毒殺菌的城市∕浪漫與道德
.
紐約:抱負之城
世界首都∕抱負與社群∕社區和城市
.
譯者跋
參考書目

内容概要

貝淡寧(Daniel A. Bell)
.
牛津大學哲學博士。長年旅居香港、新加坡和北京。現任上海交通大學志遠人文藝術講座教授、北京清華大學政治理論教授和比較政治哲學研究中心主任。著有《中國新儒家》、《超越自由民主》、《民主先生在中國》等書。
.
.
艾維納.德夏里特(Avner de-Shalit)
.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社會科學系主任暨馬克斯.坎佩爾曼民主和人權研究所所長。著有《人民的劣勢和權力:在懷疑時代講授政治哲學》(Disadvantage and Power to the People: Teaching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Skeptical Times)。
.
.
譯者簡介
.
吳萬偉
.
武漢科技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翻譯研究所所長。譯有《行為糟糕的哲學家》、《中國新儒家》、《分配正義簡史》等書。


 城市的精神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拉标题占位,请问国内哪里可以买到港版?以下内容占位:在图书馆港台科目看到的,看了几章节,写了作者经历的纽约牛津香港北京耶路撒冷等,是两位作者合著,穿插着。个人觉得叙事风格是我喜欢的类型,其中观点偏颇与否暂不论,其实更多应归结为个人游记的方式。我是读到作者写北京以及在上海经历那段文字觉得想买来看看。
  •     贝淡宁(Daniel A•Bell)和艾维纳•德夏里特( Avner De•Shalit)在合著的《城市的精神》中用平淡笔调诉说了其对耶路撒冷(宗教之城)、蒙特利尔(语言之城)、新加坡(建国之城)、香港(回归之城)、北京(政治之城)、牛津(学术之城)、柏林(宽容之城)、巴黎(浪漫之城)、纽约(抱负之城)九个城市的自身体会和思考。在这就个城市中只有香港和北京我是去过的,但每次都去来去匆匆,并无长时间逗留去感受体会,当然也就没有身为哲学博士的贝淡宁对社会人文关怀般的深刻体会。读毕,合上书,看一眼窗外,天是那么蓝,太阳煎烤着大地,南山文体中心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想着现各大城市口号式地提出自己的精神,比如:广州--务实、求真、宽容、开放、创新;深圳--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甚至连区都都有区精神:深圳南山--创新、务实、高效、和谐。工地上搭建城市神经的人们会不会知道这些“精神”,或者这不过是一些浓缩的精华罢了。对于正在为生计奔波的人们,你和他们谈精神,他们觉得你神经;对于游走各国各城、出入高级会所的人们,他们和你谈精神,无关城市,只是自我建立的精神世界。好吧,《城市的精神》没有告诉我们什么是城市的精神,也不可能告诉我们,所以本书权当高级版的《城市旅游攻略》,因为它着力于城市的历史、政治和文化,而这些都是在我们看来不庸俗的东西。

精彩短评 (总计27条)

  •     这本书以闲逛作为研究方法是比较有创新精神的,它也略述了闲逛的文献,表明了相当的自觉意识,此外,在城市精神这一概念的提出和相应的城市案例选择上,也体现出不少学术上的思考。这样一本书恰恰应该是开放对话的,然而作者的行文作风却更让网失去了对话的欲望。个人化,情绪化,片面,跟规划中的感觉大相径庭。
  •        在漫步对话中辨析城市精神
      
         文∕程思明
        
       这本合作书籍的作者之一贝淡宁(Daniel A. Bell),现为清华大学伦理学和政治哲学教授,这位因对社群主义理论的贡献而饮誉世界的学者,在过去的很多年,一直致力于中国儒家学说的研究,正是凭借这样的条件,才使得他与同样身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社会科学系主任艾维纳•德夏里特(Avnerde-Shalit)一道为我们讲述了包括北京、纽约、耶路撒冷在内的世界9座代表城市的城市风格与精神。然而,也许正是由于两位合写作者的政治哲学家身份,这本《城市的精神》,才能弥漫出一种睿智清新的格调。本书的内容尽管受限于政治理论范畴,但作者所采用的定性研究方法(包括采访、对谈、自传、讲述等),不仅摒弃了实证主义理论研究的刻板,而且能够更深层次地为读者展示出城市精神的内涵。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此书所给读者带来的启发要远远大于其学术本身。
      
       迄今为止,我们根据目前的资料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产生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这个有别于乡村群落的社群组织,几乎是在奴隶制国家建筑之初都围绕着大河而建。而到了封建社会时期,国家统一和人口集中的条件下产生了一批以国度为中心的城市类型。这一主要现象一直持续到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之前。尽管在这期间还有一些因商业而繁荣的城市,但都不足以比拟政治因素所带来的集群效应,就是在今天,政治型城市依然是左右城市是否繁盛的重要因素。除了政治因素的诱导,技术的革新和工业的发展,最早让西欧一些国家尝到了城市发展的甜头,紧随其后第三次科技革命,也基本奠定了现代化国家各大城市的发展理念。当然,在这其中,诸如宗教、移民等因素所催生出来的城市代表,也不应该被历史忽视。归根结底,无论自古而今的城市经过怎样的变化,始终也无法绕开人这一重要载体。因此,城市精神的特征更也难以与人本主义脱离关系。
      
       本书所向读者描绘的9座城市,基本包含了一定历史时期城市发展所应具备的类型。比如,这里既有以宗教闻名的耶路撒冷,同时也有以城市立国的新加坡。不过,在推荐这些城市的精神方面,作者更倾向于通过对话、引述的方式填补乏味平铺直叙。在对其所谈论的城市中,也不忘通过直观的陈述表达出自己对于这座城市的感触。例如像纽约这样一个在外人眼中的国际化大都市,在作者的笔下却被形容为一个“伴随着极端不公平”及“残酷剥削”的地方。实际上,纽约所遭致的尴尬同时也是当前一些现代城市所普遍面临的通病。作者认为,一个城市的繁荣固然是和移民、科技的转移有莫大的关联,但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制度异化所导致的孤独、短视、自大等群体行为仍然值得反思。当然,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似乎也看到了,正是因为纽约所存在强烈“公民精神”意识,也才使得其能够承受体面社会生活遭遇到的多次挑战。作者这样的表述看似矛盾,但也揭示出城市精神所普遍具有的两面特性。
      
       当然,通过这些城市的探索,作者主要是想强调“爱城主义”(civicism)在当今全球化时代的作用。在作者的眼里,“爱城主义”所拥有特质的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爱国主义。而这种精神所带来的影响不仅能够消除种族之间的仇恨和纷争,而且也能够遏制民族主义的泛滥。不过,我们应当看到,过分地强调“爱城主义”,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来讲,显然并不十分适用。毋宁说这样的“爱城主义”极易可能因过分强调地域差异而导致城市之间的孤立,单就是这样狭隘的爱城思想,也可能会破坏当前城市经济群所带来的跨区域便利。从这个角度来看,近期中国一些城市所进行“复古造城”与“拆真造假”,其实就是一个“爱城主义”的极端例子。过分挖掘城市之间的特征和差异,无可厚非,但也理应需要追求一种本真的色彩,这当然也是包括作者在内一些学者所赞同的城市所理应拥有的精神内涵。因此,我们在吸收“爱城主义”这一观点的同时,也应该深刻领悟作者笔下的城市精神究竟是什么,避免狭隘地把这种“爱城主义”理解成一种地缘优势的孤立。
      
       与贝淡宁写作手法不同的是,本书的另一名作者艾维纳•德夏里特则从一开始就利用切换城市视角手法来表达自己对于城市的领悟。类似于回忆录类型的写作手法同样用于柏林这座城市描绘。首先,作者并没有开门见山地为我们讲述这座城市的历史,而是通过咖啡馆、透明建筑物等看似微不足道的特征,用象征性地手法把这座城市所具有的宽容、和解、透明的性格特征表露出来;其次,针对于一般城市的易于发现的特征,作者也通过引入思考的方式来达到一种辨析的效应。比如“没有任何资源的耶路撒冷,为何一跃成为各大宗教的朝圣之地”、“纽约的公共场所为何没有孩子”等问题,作者虽然没有通过细致的宗教学、社会学对这一现象进行系统分析,但这种善于发现的思考方式,反而激发了我们思考的兴趣,以致于让读者在阅读中重新认知城市的启示。
      
       德国著名思想家斯宾格勒曾这样论述过城市的显著特征:“把一个城市和一座乡村区别开来的不是它的范围和尺度,而是它与生俱来的城市精神。”显然,有关城市的精神探索即使是在当前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众所周知,在今天这样一个受全球化影响而日渐迷茫的城市,如何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忘保持一种深厚独特的城市精神,显然是包括整个城市管理者与生活者都不应回避的现实。所以说,对于城市精神的探索,除了要注意深刻地提炼出之外,也应该向作者说的那样“把注意力转向具有道德和政治重要性的事务上”。而回归到本书所揭示的主题方面,我们也似乎能够感受到,惟有这座城市管理者通过加大对底层人群人本关怀,提升他们对于生活的处所具有认同感,才能逐步培育出一种鲜明独特,而不乏内敛深厚的城市精神。
      
      
      
  •     充满偏见和Cliché,光是读“北京”篇开头写上海的那段侮辱性文字就知道这本书有多人云亦云。只是陈述城市的历史是不足以说清“城市的精神”的,更别提回答其在“全球化时代”的作用的。黑体字那些作者的个人经历真是各种违和的鸡肋。
  •        贝淡宁(Daniel A•Bell)和艾维纳•德夏里特( Avner De•Shalit)在合著的《城市的精神》中用平淡笔调诉说了其对耶路撒冷(宗教之城)、蒙特利尔(语言之城)、新加坡(建国之城)、香港(回归之城)、北京(政治之城)、牛津(学术之城)、柏林(宽容之城)、巴黎(浪漫之城)、纽约(抱负之城)九个城市的自身体会和思考。在这就个城市中只有香港和北京我是去过的,但每次都去来去匆匆,并无长时间逗留去感受体会,当然也就没有身为哲学博士的贝淡宁对社会人文关怀般的深刻体会。
      读毕,合上书,看一眼窗外,天是那么蓝,太阳煎烤着大地,南山文体中心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想着现各大城市口号式地提出自己的精神,比如:广州--务实、求真、宽容、开放、创新;深圳--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甚至连区都都有区精神:深圳南山--创新、务实、高效、和谐。工地上搭建城市神经的人们会不会知道这些“精神”,或者这不过是一些浓缩的精华罢了。对于正在为生计奔波的人们,你和他们谈精神,他们觉得你神经;对于游走各国各城、出入高级会所的人们,他们和你谈精神,无关城市,只是自我建立的精神世界。
      好吧,《城市的精神》没有告诉我们什么是城市的精神,也不可能告诉我们,所以本书权当高级版的《城市旅游攻略》,因为它着力于城市的历史、政治和文化,而这些都是在我们看来不庸俗的东西。
      
  •     《北京》、《巴黎》、《香港》、《新加坡》;如此深沉而不露聲色地黑巴黎的浪漫精神註定了我喜歡這本書
  •     对于“城市文化”的问题一直很感兴趣,而且作者的研究方法实在是屌爆了,居然是“逛街”和“个人经历”!还真是……那这样是不是我这种总喜欢想太多的人都可以出书了Orz……以及,虽然感兴趣,但在讨论这种问题时自己总是在纠结,这算不算是在宣传一种"刻板印象"?……
  •     想去耶路撒冷,宗教之都。 旅行可以写个城市篇。
  •        可能耶路沙冷就是这样,一个像爱情一样盲目的信仰的城市,这是他的城市精神~
       可能北京就是这样,像一个巨大的海绵,人人都像政治家,可是,有时候爱上一座城,可以因为一个人~
       可能巴黎就是这样,在人们眼里总是浪漫~
       可能香港就是这样,会让人想到铜锣湾,会让人想到古惑仔,想到陈浩南,你愿意说他是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边陲,随便~
       可能柏林和蒙特利尔就是那样,在冲突和矛盾中有点和谐~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是纽约~书里说他是一个有着充满野心的人的城市~是一个想做世界首都的城市~还有那个新加坡,怎么那么像老子说的,小国寡民~
  •     我想念清华哲学系……好嘛我想多了。
  •     没看全,只看了我感兴趣的城市——新加坡、香港、北京、耶路撒冷,以及牛津。前三个城市比较熟悉,有很多从第三者的客观角度而来的观点,很有启发,尤其对新加坡不仅仅是赞赏更有对其管理缺陷一针见血的质疑和否定。耶路撒冷是正好也在看《耶路撒冷三千年》正好对比着看,对于宗教、信仰、共存,有提出很好的问题让人思考。而对于牛津这个两作者都读过书的地方,反而描述得比较单薄。好书!我只先看了关于新加坡的部分,很有启发。减了一星是那个糟糕的翻译,很多句子都是不通顺的,应该不是台湾和大陆的文体差别,而是译者的水平(我看其他译者的其他书都是很流畅甚至是喜欢那种台式腔调的)。
  •       习惯了漫无目的的游荡,人与城市总是在看与被看之间,灵光一现,而又终致离散。我可以说出自己喜欢的城市,却从未找到一个可以安放心灵的理由。贝淡宁的《城市的精神》帮我开启了一次心灵之旅,我可以借助城市建筑、生活习俗、历史事件和文学书写,漫步于我从未到过的耶路撒冷、蒙特利尔、牛津、柏林、巴黎和纽约,去领悟它们的宝贵传统和内在精神,发现最能够打动自己的地方,诸如宗教、语言、学术、宽容、浪漫、抱负等等。选择去一个城市游玩还是生活,取决于对这座城市的深刻感知,透过由高楼大厦组成的城市轮廓线,你能否发现它的独特,然后扪心自问,自己认同这样一种独特吗?遗憾的是,这本书居然没有专讲上海的章节。
  •     好书,唯一减分的是翻译。耶路撒冷看不到上帝的平和和爱,柏林将历史上最大幅度的宽容和不宽容归结为冷漠,而巴黎天生有一种革命理想浪漫主义精神。须到访,或重访。
  •     说理深入浅出,翻译水平也好。
  •       可见作者饱览群书的底蕴,和游历世界的见识,同高智商的思想。显然作者对城市的介绍仅涉及他精通的领域,而未涉及了大量存在的现实,例如我相对新加坡和香港更加了解的北京,这也正是紧扣每篇文章主题的做法,不是失误。
  •     我们生活的城市已经成为个人名片,好在虚荣心不是什么大的罪恶。
  •     从都市社群主义的角度去观察和讨论9座城市的精神,挺新颖的角度,拓展见识。贝淡宁的北京、香港和新加坡比较有噱头,但我觉得他比较主观,艾维纳写得比较冷静,倒是挺合我意。
  •       《城市的精神:全球化时代,城市何以安顿我们》是一部城市历史文化与城市社会问题想融合的作品。作者意在通过对九座城市的历史、人文和发展前景的描述,表达出城市如何给予城市的成员(市民、公民)足够的认同和接纳,厘清城市的精神的真义在于给予成员充分的自由、安全和认同,在于自下而上的市民精神。
      
      当下,国内各城市都在积极表达自己的“城市精神”,但多是自上而下的行政精神,本书无疑是一剂温和的清醒剂,通过世界最有历史感和吸引力的九大城市各自城市精神的形成历史,来对照和发展出对城市精神真义的正确认识。
      
  •     翻譯太爛了。內容是不錯的,但翻譯不流暢地讓人讀不下去。
  •       在全球化快速的滥觞下,全世界的大城市,尤其是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在市容面貌上长得愈来愈相像。在全球化浪潮让全球大城市的迅速同质化下,《城市的精神:全球化时代城市何以安顿我们》(The Spirit of Cities: Why the Identity of a City Matters in a Global Age)给出一个对城市而言重要的问题:为什么现今全球化时代对于城市的精神这么重要?
      《城市的精神》作者贝淡宁(Daniel A. Bell)和艾维纳·德夏里特(Avner de-Shalit)利用一种特殊的写作方式,把历史叙述和理论性的论述以及亲身经历的故事交替地呈现,透过在世界各地的城市考查、散步和生活,用一种见树又见林的方式,来表达九个城市独特又明确的气质、习性与价值观,以及她们市民的认同与定位。
      《城市的精神》两位作者,一位是牛津大学哲学博士(贝淡宁)。他长年旅居香港、新加坡和北京。现任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志远人文艺术讲座教授、北京清华大学政治理论教授和比较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另一位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马克斯.坎佩尔曼民主和人权讲座教授暨社会科学院院长(德夏里特)。《城市的精神》是他们俩在旧金山的学术研讨会上见面后聊出的崭新构想。
      在《城市的精神》中,他们利用轻松对话、小说、诗歌、传记、旅游指南、建筑标志,和亲身经历等资料,描绘九个他们久居或深入考查过的城市- “宗教之城”耶路撒冷、“语言之城”蒙特利尔、“建国之城”新加坡、“享乐之城”香港、“政治之城”北京、“学术之城”牛津、“宽容之城”柏林、“浪漫之城”巴黎的丰富历史,充分论述城市精神如何体现在各自的政治、文化与经济生活中,更进一步阐明市民的自豪感如何抗衡全球化所带来的同质化倾向,以及遏制民族主义泛滥等主题。
      虽然乍看之下,城市是透过建筑和街景市容区有所别来的,但贝淡宁和德夏里特提出世界上众多的大城市及其居民也表达出独特的习性与价值观,因此城市的精神是由其居民以及文化所塑造的,这样内涵是必须要在城市中居住才能实际感受到的,于是《城市的精神》中自传性风格的故事,弥补了社会科学实证研究方法的不足。
      在《城市的精神》,他们特别着重在城市精神中的对立以及自豪之处,耶路撒冷是世界三大宗教圣地,可是却充满了宗教、民族的对立;蒙特利尔据说是北美最宜人的城市之一,可是却有英法语民族的对立和骄傲;新加城是亚洲的瑞士,可是却暗藏多元种族主义、经济能力和 贤能政治、爱国主义和政治压制的多重矛盾中,但新加城人却也为他们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回归后的香港,处在放任资本主义和没有享乐主义的物质主义的矛盾;北京处在抹去过去的痕迹、去政治化的现在政治及复兴过去未来的矛盾中;牛津是英国学术重镇,可是大学和牛津市民却有着经济和教育的不对等。
      他们探讨的九个城市:耶路撒冷、蒙特利尔、新加坡、香港、北京、牛津、柏林、巴黎、纽约,无论其历史有多古老或年轻,都有个自极为独特的故事。除了耶路撒冷、蒙特娄和柏林。贝淡宁当过新加城国立大学的教授,可是因为政治立场不容极权的上位者,所以被扫地出门而到香港然后中国任教,他对新加城社会、历史和政治的描写,非常精确深入!新加城建国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的确让他们牺牲了许多公平、权益和自由。
      从他们论述,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魅力所在,绝对并非光鲜亮丽的外表,而是城市丰富的历史,以及其蕴含的文化,还有城民的自我认同和自豪。这些城市的精神,是由个人与群体、群体与城市以及历史与展望的多元互动所打造出来的。城市当权者都该好好读读这本《城市的精神》,学学以人文为本的城市精神才是多么有魅力!
  •     只看了20几页,每一页都充斥着我不能认同的观点。作者认为如果某人说我喜欢北京我很上海是很正常的思维,而我喜欢法国我讨厌新加坡则是古怪的思维,并以此来说明城市与国家的不同。于是我觉得我已经不得不与这本书的作者决裂了。
  •     在地和全球
  •     其实写得挺深刻的,北京和新加坡都写得不错。
  •     喜歡香港和作者們描述的北京。。。
  •     【2014第八周】虽然灌在每个城市上盖棺定论的标题太老生常谈,但内容更多的从政治理论角度入手,深度还是能超越传统“印象派”的“游记”的。
  •     台版 作者是研究社群主义的 但这本书看城市的角度更加多样 我喜欢香港~
  •     同感,感觉翻译的很烂,一句话无数个定语,我怀疑自己是不是读书太少,这种书不应该写的简单些么?让大家对各个城市有个了解……
  •       就我个人感觉,虽然还没读完,但是觉得,吴教授该不会是叫他学生来做的翻译吧,读起来很拗口,不流畅。并且,更感觉译者对作者的组织架构、条理主旨没把握到位。有些地方感觉好像是在做单句翻译或者段落翻译!
      (屎特,竟然还不够字数)不说这书,应该是这译本真不能评论太多了!快点跳读完算鸟!
      PS:再度着觉得两个星都不行啊,这翻译,于是果断改成最差!
      
      PPS:好啦,回归内容方面。现在还是没读完,读到柏林了(A作者写的),感觉嘛,不知是否由于出生还是生活背景原因,A作者很多话题都是从阶级啊、民族啊、宗教来出发看待的,但是这些东东好像,嗯对我这种不信教的人来说就像教科书一样乏味。。。(并且我认为这好像已经有点脱离了城市的精神范畴,至少不是我想看到的城市的精神)至于B作者呢,嗯,是写了城市的人文、及一些宏观的经济环境神马的,虽然有主要的着眼点是精英阶层啊,中产阶级阶层之嫌疑,但可能也是我们有点向往看到的吧,并不失作为开阔视野的功能。所以啊,现在有点期待《落脚城市》这本书算是一个补充视角补完吧。
      
      PPPS(读到巴黎):可能我是菜鸟吧,但我真觉得这本书对视野和心智的启发开阔挺有帮助,嗯,我是指B作者的文章。嗯,抛去一些糟糕的翻译,主题思想还是能表达清楚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