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
ISBN:9787532567591
作者:郭静云
页数:572页

作者简介

该书运用不同的史料,从各种角度观察夏商周神话所隐藏及不予刊载的史实。作者着重于中国青铜时代的历史,将出土资料和传世史料相互对照,重新思考早期国家形成的历程。上编“多元文明与集权之滥觞”,由考古事实贪求中国集权政体的形成,包括殷商之前的中国记忆殷商建国的情形,并分析殷商王族的属性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信仰;中编“政权承前启后:殷周王室的关系”,从考古与传世文献探讨商周王室和两国历史阶段之间的关系;下编“商周文献中历史观念形成脉络考”,着重讨论古代历史观念的形成脉络。

书籍目录

上编、多元文明与集权之滥觞
导论
壹、殷商文明的渊源问题
一、学界对殷商文明渊源的论辩
(一)中原说
(二)东来说
(三)西北说
(四)北来说
(五)东北说
(六)东南说
二、殷商文明多元的成分与整体化的趋势
三、郑偃与殷商文明的相异性
(一)出土兵器的情况及类型
(二)礼器类型及纹饰
(三)制作礼器的材料
(四)神兽崇拜
(五)王冢形状
(六)殉人和人牲
(七)人牲民族的属性
(八)马车的出现
(九)甲骨金文的出现
(十)郑偃和殷墟地的地理及路线关系
(十一)总结
贰、中原青铜早期的文明渊源
一、偃师二里头是中原文明发祥地吗?
二、江河之间青铜早期文化的背景
(一)新石器时代江北的农产演化及传播
甲、原始黍、稻农作区域,以及稻作北传的趋向
乙、沿海线
丙、淮河线
丁、汉水支流线
戊、河南新石器末期到青铜初期稻作的情况
(二)新石器南北文化的传播方向及路线
甲、文化北传和人门北移的趋势
乙、沿海线
丙、淮河线
丁、汉水流域线
(三)总结
三、“云梦泽的苏美尔”:江河联合城邦国家文明之形成
(一)长江中游新石器、青铜之际文化概述
(二)新石器晚期、青铜早期的长江中游古城文化
(三)汉水古国的社会生活
甲、考古文化类型
乙、灌溉与洪水防御
丙、农耕社会信仰、共同祭礼与神权
丁、联合城邦国家的统一性
戊、人口扩展与开拓河汉平原
己、汉水人开拓河汉平原的北界
(四)汉水古国的继承者
甲、石家河全灭之说
乙、石家河文化变迁史实背景
丙、汉水古国文明的再兴与继承者
(五)“中原”定义为“江河中原”的概念
四、江河中原:青铜早期的南北关系
(一)二里头农产
(二)“二里头类型”:文化的地理范围以及发祥地的问题
甲、江河中原青铜早期文化的共同性
乙、郑洛、江汉、成都平原地区三角形的关系
(三)江汉与郑洛地区的资源来源问题
甲、农作物和生活物品
乙、玉料和绿松石
丙、金属料
丁、总结
五、盘龙城与郑偃:郑邑的南土或荆楚的北土
(一)商人南土之说的矛盾
(二)盘龙城与早期汉水古国的关系
甲、文明的传承与信仰的演变
乙、器型的传承与演化
丙、铸铜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丁、建筑的传承
戊、丧礼的传承
己、总结
(三)盘龙城考古类型:殷商之前“先楚”文化的范围
六、三代、三苗、九黎与荆楚:文献的蛛丝马迹
(一)阅读屈原的疑难
(二)传世正统历史中的蛛丝马迹
甲、五帝的故事
乙、夏的传说
(三)殷商集权与古楚文明的衰落阶段
甲、殷商灭楚:汉北考古的反映
乙、殷周灭楚:甲骨金文的线索
(四)萌芽与没落:零散出土遗物之隐意
(五)总结
余论:殷商之前几种江河文明的范围及其国家化的程度
(一)青铜早期先楚、先吴、先越、先蜀文明的范围
(二)郑邑、偃邑在江河大文明的角色
参、青铜早期西北文化的历史意义
一、夏为西北古国说的矛盾
二、夏墟陶寺古国
(一)陶寺来源问题与汾河流域地区的特质
(二)陶寺铜器来源的问题
(三)陶寺出土南方文化的遗物
(四)陶寺古国兴废与气候变化
三、黄河北游“先戎”类型的族群
(一)陜北出土玉器之谜
(二)牙璋起原之谜
(三)上古文明与“先戎”掠夺集团
四、二里头:边界地区的城堡
五、总结
肆、殷商文明形成与东北青铜早期文化的角色
一、东北文明的独特性与文明之间的来往
二、夏家店彩陶之谜
三、东北金属器与青铜文明的形成
(一)夏家店早期金属器
(二)东北铸、锻技术的与金属料来源
(三)多元族群的流动区
四、殷墟建都以前的东北及太行山以东之华北地区
(一)辽西地区
甲、本土制造与南北交易的问题
乙、最早的族徽铭文
(二)冀北刘家河
(三)河北平原与周围地区
(四)太行山
总结:东北青铜早期的文明与殷商的形成
伍、殷商集权国历史的新阶段
一、独特与集权
二、异族通亲
三、神权与政权;巫师和王位
四、信仰之合
五、斩首之礼
(一)上古文明中人牲的身份
(二)先楚文明人牲斩首之礼
(三)神兽噬人头的造型与斩首礼的关联性
(四)夏家店下层文化人牲斩首礼的特点
(五)头骨饮器的问题
(六)殷商文明人牲斩首礼的演变
六、集权国家的王族问题
陆、古亚洲驾马历史和游战的生活方式
一、从驾驭马车推论殷商王族的民族属性
(一)乘马为殷商王族的特征
(二)从汉文文献看马车来源
(三)有马、有车、有马车三种情况之区分
(四)“游民”的人类属性相当殷商王族
(五)两河流域的东源与中国的西源
(六)殷商王族的关键角色
二、青铜时期亚洲乘马游战族群的活动
三、从驯马到乘马
(一)柏台文化:驯化马匹的第一阶段
(二)辛塔施塔文化与乘马车战争的起源
四、加喜特族发源地之谜
(一)哈萨克草原和两河流域的空间关系
(二)里海东岸的路线与哥诺尔土丘文化
(三)里海西岸路线与鲁查申文化
五、殷商王族与西亚文明来往之依据
(一)亚美尼亚山脉在乘马文化中的作用
(二)马商对“汉高加索大语系”形成的作用
(三)殷人与白种人接触的依据
(四)殷商王族将麦子视为赐福天瑞
(五)殷商王族对大理石的重视
(六)牛角礼器
(七)日辰的来源问题
甲、十日名号为殷商王族的标志
乙、殷人作谥名仅用十日,而不用十二辰
丙、十二辰来源的问题
丁、十二辰与十日相配意义
(八)帝星为崇高的对象
柒、殷商王族的发祥地和进入中原的路线
一、殷商马车传入中国的路线问题
二、中亚马和蒙古马的马类问题
三、殷人族群的成分研究
四、殷商崇拜老虎的渊源
五、总结
捌、殷商王族建国的动机、过程和历史意义
一、气候冷化的因素
二、殷商王族建都的考古线索:洹北古城的属性问题
三、文献线索
四、殷商王族统治中原的历史意义
五、“本土”与“外来”概念
结语
余论一、语言与文字:试论殷商文字之发源与形成
一、如何探索殷商文字的来源?
二、古文明文字产生的若干规律
(一)举例一:古埃及文字
(二)举例二:古地中海族群的文字
(三)举例三:埃兰、波斯文字的演化
(四)举例四:古西亚楔形文字
(五)多种种族、语言共享文字的若干规律
(六)总结
三、汉字文明的滥觞:神话线索
四、考古发现殷商之前文字的痕迹
(一)文字的属性问题
(二)长江、淮、汉流域早期文字雏形
甲、早期江淮文字
乙、早期江汉文字
丙、“祖”形之索隐
丁、“神”字来源之谜
戊、江河地区早期符号──兼谈眼形符号之谜
己、青铜早期时代几种线形文字的出现
庚、总结:长江流域为早期文字的发祥地
(三)黄河流域早期文字符号比南方晚出
(四)东北文明的因素
(五)河北台西文字符号
(六)长江中游文字传承的疑问
五、殷商文明的多元性、语言属性、文字系统
六、结语
余论二、殷商王族祭日与祖妣日名索隐
导论
一、十日系统的文化属性
二、学界针对日名问题的论辩
(一)生日或死日
(二)社会中的分组标志
(三)占卜选日
(四)死后卜选与生人已有日名的矛盾
三、探究日名的基本原则
(一)生人日名与日名庙号的区别
(二)不同受祀者的十日祭名
四、丧事中日象的隐义
(一)殷人十日信仰和十日一旬的时间概念
(二)殷人拜日观念
(三)日象和日名在丧葬信仰中的作用
(四)从入地到乘日升天而宾于帝——兼论“宾于帝”卜辞的隐义
五、生人日名的问题
结语
中编、政权承前启后:殷周王家的关系
导论
壹、出土史料中的商周王室关系
一、商末周初考古文物的相似性
二、语言、文字与家谱的纪录
三、殷周礼制
四、殷商甲骨卜辞中的“周”
贰、传世文献的蛛丝马迹:伯夷叔齐的故事索隐
一、《伯夷列传》为经学难题
二、夷齐传说的核心演变
三、伯夷齐故事的社会历史背景
参、从西周甲骨文看殷周王家关系
一、凤雏村甲骨文的属性问题
二、异地的文化传承
三、异氏、异姓和异族概念之区分
(一)周原卜辞的“王”是周王
(二)孤竹墨胎氏传统中属于殷人
(三)周姬氏:何以同类的殷王亲戚不属于殷人?
四、文王立殷先王宗庙的问题
(一)殷商亲属祭祖制度
(二)“多生”的身份
(三)文武帝乙宗庙的神主问题
(四)周武王日名和帝号的发现
五、“ 周方伯□”的释读问题
余论
一、殷周王室的传承
二、从殷周政变背景读宋微子开故事
三、周原政权中央的特殊性
下编、商周文献中历史观念形成脉络考
导论
壹、商周文献类型及历史记载的萌芽
一、甲骨刻辞
二、青铜明器之铭文
(一)族徽
(二)祭祖
(三)被赏赐后祭祖
(四)赏赐之礼与祭祖之礼
(五)祭礼记录与具体的历史背景
(六)西周中期后铭文的“历史化”
(七)散氏盘
(八)总结
三、简册
(一)甲骨卜辞里的“册”
(二)青铜器铭文里的“册”
(三)西周晚期“礼册”内容之发展
(四)总结
贰、历史时间观念之形成刍议
一、自然时间与历史时间的观念区分
二、商代文献中的历谱
(一)年
(二)岁
(三)祀
三、周代文献中的历谱
(一)祀
(二)年
四、总结
参、春秋以前史官的身份
一、作册
二、史
(一)史
甲、殷商文献
乙、西周文献
丙、传世的先秦文献
(二)内史
(三)大史
甲、殷商文献
乙、西周文献
丙、传世的先秦文献
(四)御史
甲、殷商文献中的“御史”
乙、释“御”
丙、两周及传是文献中的“御事”
三、总结
余论


 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4条)

  •     主题:中国文明起源的一些问题:以评论《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一书为本(A Few Thoughts on the Origi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主讲:孙隆基(台湾中正大学讲座教授)主持: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时间:2014年6月19日(星期四)15:00地点: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内容简介:中国的考古学思维有四座必须销毁的偶像:(1)思维方式未全面摆脱维多利亚时代的直线社会进化论,至今仍沿用从“母系”到“父系”社会之所谓“定律”;(2)重新肯定自20世纪前期新文化运动已开始质疑的古史;(3)将秦汉大一统以来的格局投射回到远古,用现代的国境来界定“国内”、“国外”的远古文化,对“本国”受到“国外”影响方面认识不足;(4)将自周以后政治重心都在华北的情形投射回到远古,形成一股“中原主义”,用中原的发展阶段界定“全国”,透露大中央主义的心态。郭静云于2013年底面世的《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从根本上摇憾了这些偶像,除了“中原主义”之外,将其重心从华北迁移至江汉一带,将旧中原改称为“江河中原”,古夏国可能在江夏,商朝则是从东北南下的征服王朝。讲者也指出《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中的一些问题。主讲简介:孙隆基教授是蜚声中外的著名华人历史学家和文化比较的领军学者,早在1980年代中期即以《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在两岸三地引起轰动。2005年他离开孟菲斯大学教授席,到台湾中正大学担任讲座教授至今。除英文著作外,其新著《历史学家的经线:历史心理文集》和《美国的弒母文化:20世纪美国大众心态史》在华人学术圈再次引起轰动。/t/325/a3/d8/info107480.htm
  •     信权威不如自己读原著,搜网评不如作者来解说。郭静云新书《夏商周: 从神话到史实》的讲座4至5月份行程山东大学:4月29日(周二)下午安徽大学:5月5日(周一)下午現在,本书的论点引起了极大回响,绝对是2014年中国上古史重大问题。还没有看过书的朋友可以先去了解了解本书的大概;看过书的读者更可以到现场和作者讨论讨论!!!
  •     此书面世不到五个月即基本上卖光。市面上 断货这么久, 期间有人奇货可居,定价148元的书,居然卖到180元,真想骂人!!!出版社不知道怎么搞的,这年头,还断货,不知道怎么搞发行的!看来上海古籍做古籍做惯了,习惯性印少,小家子气,发行总是跟不上趟啊。听说二刷又只印了一千本而已,估计过不了几天就会卖完。有钱不赚,脑子进水,唉!哪个作者要是有好书交给上海古籍出版和发行,只怕就要这样不断地在断货中给耽误了!!!!!

精彩短评 (总计31条)

  •     想象力过于丰富不说,为解构而解构的虚无史观,实在荒诞。作者为解构黄河中心文明起源的主流观念,非要吹长江中游是源头,不惜把各种刻符解释为“文字”,无视二里头与新砦、河南龙山文化之间稳定的演进关系,强扯说是长江传播的结果,再用苏美尔历史来牵强对比。商朝也是吹,战车明明是中后期的技术引进,被作者扯成了征服者带来的利器。用祭司坑中乱七八糟的人骨,扯淡说这代表了商王室的种族构成,主要是高加索人、各种印欧人、爱斯基摩人和黑人。看来”商王室“是一群各种人种的后现代大乐园。至于各种概念乱用,惨不忍睹。到处都是”古国“,作者你不知道国家起源的标准是很苛刻的吗?酋邦都是”古国“,商朝还成了”帝国“。真是比江上波夫骑马民族史观更骑马的史观。
  •     精彩的侦探小说,原则正确!
  •     昨天才看了个不信《周官》的今天更厉害传世文献全都不信了。。这帮搞先秦的迷信甲骨金文像个邪教组织一样。。
  •     少听别人说什么,多用自己的眼睛看
  •     第一次读历史考古著作,收获颇大!
  •     水军你妈死了
  •     脑洞开得有点大,但思路足够独特,或许是背景的原因
  •     一本正经说瞎话
  •     应该用作桌上参考书
  •     好可惜,这本书不是我写的。一直就想写这么一本书,只怪自己懒,让郭静云先一步了,不过还是佩服。
  •     长这么大岁数还喜欢看这些动摇三观的书。无奈啊。下一本!
  •     很不错的一本书,作者的论述,在学界较为有争议,但真知灼见总是会引来许多的批评和不同的声音。如果我们脱离了上古史的大一统思维,则会发现一个更为多元的上古世界!
  •     脑洞大开,论述混乱
  •     书托可恶。
  •     提出在殷商之前的文明中,存在过一个先楚文明,它的规模、传统及国家化的程度,可能是当时所有古文明族群中最高、最为辉煌的。这就是说,楚国文化传统应当比其他诸国更加古老,尤其早于从北方南下的商周统治者传统。那么,为什么现今我们所看到的历史不是这样的?而原本的历史不见了呢?作者认为,流传于世的历史,往往是由胜利者所撰写的,这就必然掺杂了立足于胜利者观点的意识形态,甚至因此而掩盖原先历史的真相。这些传世文献撰写的时代始于周,且使用殷、周文明的文字作记录,则必然代表殷周贵族出身的北方族群立场。从中国各个文化发展进程来看,北方族群的发展较晚,其历史相对较年轻,从殷、周时代起才逐步将广大城邦促为一统政权,而成为所谓历史的“胜利者”,他们也因此掌握了历史的表述权,能够撰写推扬自己势力与“德性”的历史。
  •     本书的主旨在于论证湖北屈家岭石家河盘龙城文化是中华文明正源,理由是青铜水稻陶文,殷商是东北游牧民族入侵,偃师二里头是石家河文化。构思很新颖,论据太少。
  •     文明从南传至北,殷商是从东北迁移至中原的。
  •     材料使用的问题。
  •     对于喜爱考古特别是醉心于三代研究的人,这本厚重的作品都值得慢慢品读。
  •     这本神书,许宏先生等已经评论得非常充分了。页面里的马甲们省省吧,你们真可怜。
  •     郭静云认商代的史是武官并引胡厚宣的观点加持并一再强调是学界没有争论的共识给我造成了很大困扰,后来在许兆昌的先秦中国史官的制度与文化的一条小注中解决了,郭文献看得不足思维短路并言之凿凿的确很能唬人,学风简直了
  •     从神话到史实到新神话
  •     观点可以不同,但攻击毫无必要,大陆的学者们需自重
  •     新颖的世界史视角
  •     殷商王族或是古通古斯人种,那古通古斯人又从哪里来的呢?
  •     争议颇大,成一家之言。主要观点:夏文明为江汉的先楚文明古城邦联盟;郑偃商城实为先楚边地城堡;商王族来源于东北的驯马族群并带来东北铜石文化;商王族及东北族群与盘庚时入主中原;周商王族关系亲密习俗相近且周王族祭祀商祖;周伐商为贵族政变;中国历史纪年意识起源西周晚期因此之前无纪年非史料散佚。
  •     夏源于长江中游!!!继二里头说,陶寺说之后,又一有理有据的新观点!一直以来,我们都被固有的观念和认识束搏了自己的思维,总是以为夏必然在二里头,并没有想过其它的可能性。认识不能说决定发现,但必然是左右新发现的重要因素。正因为有这样的认识,导致了陕晋豫有大量的考古发掘,湖南湖北的考古发掘工作却相对有限。屈家岭——石家河时期,那么多的大规模城址,至今只有调查,或试掘,没有一处能真正开展长期工作的,以至根本不清楚那个时候这些城址的实际功能。相比之下,北方黄河流域,这么多年的工作,这么多的发掘成果,却只发现了郑州西山这一个早期城址,秦王寨的。然后就到龙山晚期才有其它的城址。而且对比长江中游城址及黄河中上游城址,可以发现,长江中游的城址出现时间早于黄河,城址规模大于黄河,城址数量多于黄河。确实有意思!
  •     跳出了传统的视角,引述大量研究成果。力图证明中华文明起源于长江流域。往往又为论证而论证,让人陷入云里雾里。许是水平浅陋,未能明了此著大义,只是为近七十页的参考文献而佩!
  •     写得很好,给人醍醐灌顶,耳目一新之感,此书目前所论述的证据和问题之深度广度,至今日仍没有人能回答,只能靠考古证据一一出土来给答案了
  •     并不好,总觉得这个“好题目”被写的“不过瘾”
  •     三星半,除了宣传多少让人觉得厌恶,也算是一种思路,读起来还算有趣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