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之巅(上册)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1
ISBN:9787115301208
作者:Wu Jun
页数:284页

作者简介

《浪潮之巅(第2版)(上册)》不是一本科技产业发展历史集,而是在这个数字时代,一本IT人非读不可,而非IT人也应该阅读的作品。一个企业的发展与崛起,绝非只是空有领导强人即可达成。任何的决策、同期的商业环境,都在都影响着企业的兴衰。《浪潮之巅》不只是一本历史书,除了讲述科技顶尖企业的发展规律,对于华尔街如何左右科技公司,以及金融风暴对科技产业的冲击,也多有着墨。此外,《浪潮之巅》也着力讲述很多尚在普及或将要发生的,比如微博和云计算,以及对下一代互联网科技产业浪潮的判断和预测。因为在极度商业化的今天,科技的进步和商机是分不开的。
诚如作者所言:“人的商业知识和眼光不是天生的,需要不断地、有心地学习。经过多年的学习、思考和实践,我认定这样一个规律,就是:科技的发展不是均匀的,而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现。每一个人都应该看清楚浪潮,赶上浪潮,如此,便不枉此生。”
点击链接进入下册 : 浪潮之巅(第2版)(下册)
点击链接进入套装 :浪潮之巅(套装上下册)

书籍目录

第一版读者赞誉
第二版出版说明
第一版序言
第一版前言 有幸见证历史
第1 章 帝国的余晖—AT&T 公司
1 百年帝国
2 几度繁荣
3 利令智昏
4 外来冲击
结束语
第2 章 蓝色巨人—IBM 公司
1 赶上机械革命的最后一次浪潮
2 领导电子技术革命的浪潮
3 错过全球信息化的大潮
4 他也是做(芯)片的
5 保守的创新者
6 内部的优胜劣汰
7 后金融危机时代
结束语
第3章 “水果”公司的复兴—乔布斯和苹果公司
1 传奇小子
2 迷失方向
3 再创辉煌
4 大难不死
5 十年
结束语
第4 章 计算机工业的生态链
1 摩尔定律
2 安迪– 比尔定律
3 反摩尔定律
结束语
第5 章 奔腾的芯—英特尔公司
1 时势造英雄
2 英特尔、摩托罗拉之战
3 指令集之争
4 英特尔和AMD 的关系
5 举步艰难
结束语
第6 章 IT 领域的罗马帝国—微软公司
1 双雄会
2 亡羊补牢
3 人民战争
4 帝国的诞生
5 当世拿破仑
6 尾大不掉
7 条顿堡之战
8 客厅争夺战
9 前门拒狼,后门进虎
结束语
第7 章 纯软件公司的先驱—甲骨文公司
1 硅谷老兵新传 — 埃里森其人
2 钻了IBM 的空子
3 天堂下的帝国
结束语
第8 章 互联网的金门大桥—思科公司
1 好风凭借力
2 持续发展的绝招
3 竞争者
4 诺威格定律的宿命
结束语
第9 章 英名不朽—杨致远、费罗和雅虎公司
1 当世福特
2 流量、流量、流量
3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4 既生瑜,何生亮
5 红巨星
6 自废武功
7 浪淘尽风流人物
结束语
第10 章 硅谷的见证人—惠普公司
1 昔日硅谷之星
2 有争议的生死抉择
3 最有争议的CEO
4 亚洲制造的冲击
5 峰回路转
后记
结束语
第11 章 没落的贵族—摩托罗拉公司
如果我们认为公司之中也有所谓的贵族,摩托罗拉无疑
可以算一个。曾几何时,摩托罗拉就是无线通信的代名
词,同时它还是技术和品质的结晶。
1 二战的品牌
2 黄金时代
3 基因决定定律
4 铱星计划
5 全线溃败
6 回天乏力
结束语
第12 章 硅谷的另一面
1 成王败寇
2 嗜血的地方
3 机会均等
4 硅含量不断降低
5 亘古而常青
结束语
索引

编辑推荐

《浪潮之巅(第2版)(上册)》编辑推荐:时隔两年,互联网及IT行业浪潮亲历者吴军博士强势回归!《浪潮之巅》第一版自出版以来,在业界获得了巨大反响。信息产业发展瞬息万变,在《浪潮之巅》第一版上市的两年后, IT行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吴军博士继续娓娓道来,与您聊聊这些年里,IT界的这些事。《浪潮之巅》第二版除了对所有章节进行信息更新和同步外,主要集中在这些话题: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杨致远离开雅虎事件及雅虎总裁辞职,雅虎和阿里巴巴的交易;Google的佩奇新政以及Google 和摩托罗拉的并购;欧债危机;Facebook 上市;微软和Google、苹果近年的竞争;云计算的进展;创新工场和中国的天使投资等。《浪潮之巅(第2版)(上册)》介绍了:帝国的余晖——AT&T公司;蓝色巨人——IBM公司;“水果”公司的复兴——乔布斯和苹果公司;计算机工业的生态链;奔腾的芯——英特尔公司;IT 领域的罗马帝国——微软公司;纯软件公司的先驱——甲骨文公司;互联网的金门大桥——思科公司;英名不朽——杨致远、费罗和雅虎公司;硅谷的见证人——惠普公司;没落的贵族——摩托罗拉公司;硅谷的另一面。《浪潮之巅(第2版)》是一本介绍互联网及IT行业兴衰变化的书,书中的内容最早由吴军博士发表在Google黑板报上,历经多次改写和重构。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在这十几年间,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从一百年前算起,AT&T公司、IBM公司、苹果公司、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思科公司、雅虎公司和Google公司都先后被幸运地推到了浪尖。虽然,它们来自不同的领域,中间有些已经衰落或正在衰落,但是它们都极度辉煌过。在这些公司兴衰的背后,有着它必然的规律。《浪潮之巅(第2版)》系统地介绍了这些公司成功的本质原因及科技工业一百多年的发展。《浪潮之巅(第2版)》不仅讲述科技工业的历史,更重在揭示它的规律性。在极度商业化的今天,科技的进步和商机是分不开的。因此,《浪潮之巅(第2版)》也系统地介绍了影响到科技浪潮的风险投资公司,诸如KPCB和红杉资本,以及百年来为科技捧场的投资银行,例如高盛公司,等等。对所有身处并热爱高科技行业的人来说,对所有渴望创新、欣赏创新的中国创业者来说,新版《浪潮之巅》都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作品,足以做到“开卷有益”!

前言

最早看到吴军博士的《浪潮之巅》,是在Google黑板报上。2007年,任Google资深研究员的吴军,应邀为Google黑板报撰写文章,介绍他对互联网和IT业界兴衰变化的观察和思考。由于文章篇幅较长,被单列为“浪潮之巅”栏目分次刊出。设立该栏目的直接收获就是,Google黑板报随后人气大增,增加了大批的追随者。作为《浪潮之巅》的最早一批读者,我当时就感觉,这个系列完全应该编纂成书,如今,这个感觉变成了现实。

内容概要

吴军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是著名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硅谷风险投资人。
吴军博士于2002年加入谷歌公司。在谷歌,他和Amit Singhal(谷歌院士,世界著名搜索专家)、Matt Cutts(谷歌反作弊官方发言人)等三位同事一起开创了网络搜索反作弊的研究领域,并因此获得谷歌工程奖。2003年,他和谷歌全球架构的总工程师朱会灿博士等共同成立了中日韩文搜索部门。吴军博士是当前谷歌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在谷歌期间,他还领导了许多研发项目,包括许多与中文相关的产品和自然语言处理的项目,并得到了当时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的高度评价。2010年加盟腾讯公司,出任负责搜索和搜索广告的副总裁。2012年回到谷歌,领导创新项目。目前任谷歌公司的Principal Engineer。
吴军博士在国内外发表过数十篇论文,曾获得1995年全国人机语音智能接口会议的最佳论文奖和2000年Eurospeech的最佳论文奖。他还获得和申请了十余项美国和国际专利。他撰写的《浪潮之巅》(第一版)和《数学之美》深受业界的好评。
吴军博士在美国两家风险投资基金(中国世纪基金和ZPark风险基金)分别担任董事和顾问,他还担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会董事,以及该校国际事务委员会的顾问。他曾经是国家重大专项“新一代搜索引擎和浏览器”项目的总负责人。从2012年起任职工业与信息化部的专家和顾问。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国大学计算机、软件和信息专业学生必读。——邹欣/微软研发经理,《编程之美》、《移山之道》作者讲述信息产业历史或是硅谷传奇的图书,10年来不知看了多少,但几乎没有一本能像《浪潮之巅》这样让我感觉如此震撼。读到精彩处真是热血沸腾,不忍释卷。如果你想更透彻地了解整个产业,鉴信息技术之兴衰,考互联网之得失,《浪潮之巅》是必读之书。如果你是一位互联网创业者,尤其莫错过这本杰作!——冯大辉/丁香园CTO目前,国内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产业界往往了解不多。《浪潮之巅》生动有趣地讲述了计算机产业界的许多精彩故事,能够让同学们快速增长见识,提高学习兴趣,因此,《浪潮之巅》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读书计划。学院为本科生购买配送,推荐阅读,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孙广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浪潮之巅》是我在2011年读到的最好的一本书,没有之一!好书分两种,或讲“道”,或讲“术”。《浪潮之巅》讲的是IT产业的“道”。之前,我对IT产业的了解是碎片化的,如盲人摸象。阅毕本书,我终于将IT产业这头大象的腿、耳朵、尾巴连了起来。这种融会贯通的感觉,着实令人酣畅淋漓。力荐!——许维/《天下网商》执行主编每一个IT从业者都应该读《浪潮之巅》。行业浪潮汹涌而来,不改变自己,就要被改变。吴军博士在书中最后一章“下一个Google”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做出了大胆的预测,至于你信不信,由你,我反正是信了。——刘振飞/淘宝技术保障副总裁几年前就在网上看到了《浪潮之巅》,那时还只是作者发布的系列文章,但其涉及的内容几乎涵盖了信息通信产业所有最重要的领域和最卓越的企业,而其中所体现出的作者对信息通信技术与产业发展历史的深度挖掘、发展规律的深刻观察、发展趋势的深度思考,令人震撼。在我看来,《浪潮之巅》是国内目前最好的一部有关信息通信产业的发展史和国际标杆企业的兴衰史,其洞察到的经验教训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信息通信产业的内在发展规律,且对中国把握甚至引领信息通信产业发展创新的下一次浪潮尤其借鉴意义。中国信息通信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关口,在当前信息通信技术创新如此活跃、全球产业变革和格局重塑如此迅捷、国际竞争博弈如此激烈的关键时期,相信每个人都可从《浪潮之巅》中得到启迪。——余晓晖/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员总工程师

名人推荐

中国大学计算机、软件和信息专业学生必读。——邹欣/微软研发经理,《编程之美》、《移山之道》作者讲述信息产业历史或是硅谷传奇的图书,10年来不知看了多少,但几乎没有一本能像《浪潮之巅》这样让我感觉如此震撼。读到精彩处真是热血沸腾,不忍释卷。如果你想更透彻地了解整个产业,鉴信息技术之兴衰,考互联网之得失,《浪潮之巅》是必读之书。如果你是以为互联网创业者,尤其莫错过这本杰作!——冯大辉/丁香园CTO目前,国内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产业界往往了解不多。《浪潮之巅》生动有趣地讲述了计算机产业界的许多精彩故事,能够让同学们快速增长见识,提高学习兴趣,因此,《浪潮之巅》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读书计划。学院为本科生购买配送,推荐阅读,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孙广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浪潮之巅》是我在2011年读到的最好的一本书,没有之一!好书分两种,或讲“道”,或讲“术”。《浪潮之巅》讲的是IT产业的“道”。之前,我对IT产业的了解是碎片化的,如盲人摸象。阅毕本书,我终于将IT产业这头大象的腿、耳朵、尾巴连了起来。这种融会贯通的感觉,着实令人酣畅淋漓。力荐!——许维/《天下网商》执行主编每一个IT从业者都应该读《浪潮之巅》。行业浪潮汹涌而来,不改变自己,就要被改变。吴军博士在书中最后一章“下一个Google”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做出了大胆的预测,至于你信不信,由你,我反正是信了。——刘振飞/淘宝技术保障副总裁几年前就在网上看到了《浪潮之巅》,那时还只是作者发布的系列文章,但其涉及的内容几乎涵盖了信息通信产业所有最重要的领域和最卓越的企业,而其中所体现出的作者对信息通信技术与产业发展历史的深度挖掘、发展规律的深刻观察、发展趋势的深度思考,令人震撼。在我看来,《浪潮之巅》是国内目前最好的一部有关信息通信产业的发展史和国际标杆企业的兴衰史,其洞察到的经验教训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信息通信产业的内在发展规律,且对中国把握甚至引领信息通信产业发展创新的下一次浪潮尤其借鉴意义。中国信息通信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关口,在当前信息通信技术创新如此活跃、全球产业变革和格局重塑如此迅捷、国际竞争博弈如此激烈的关键时期,相信每个人都可从《浪潮之巅》中得到启迪。——余晓晖/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员总工程师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1好风凭借力  和惠普、太阳、雅虎、Google等公司一样,思科是一个标准的斯坦福公司。斯坦福各个系都有自己联网的计算中心,网络之间通过一种叫路由器的设备连接。上个世纪80年代初,斯坦福两个不同系的计算中心主管莱昂纳多·波萨卡(Leonard Bosack)和桑迪·勒纳(Sandy Lerner)好上了。上面是事实,下面则是坊间流传的八卦。两个人要在计算机上写情书,由于各自管理的网络不同,设备又是乱七八糟,什么厂家的、什么协议的都有,互不兼容,情书传递起来很不方便,于是两人干脆发明了一种能支持各种网络服务器、各种网络协议的路由器。于是思科公司赖以生存的“多协议路由器”便诞生了。 听到这个传闻的人绝大多数都信以为真,因为它不仅夹杂着很多事实,而且合情合理。虽然网络早有了,美国很多大学、公司和政府部门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使用局域网了,连接网络的路由器也早就有了。但是,由于不同网络设备厂家采用的网络协议不同,每家公司都要推广自己采用的协议,没有哪个公司愿意为其他公司做路由器。在互联网还没有普及时,这个问题不明显,因为一个单位内部的网络基本上会采用相同的协议。1984年,互联网还没有兴起,因此,各大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公司如IBM并没有注意到这种多协议路由器的重要性。 波萨卡和勒纳后来结为了夫妇。两人非常聪明和勤奋,而且非常幸运。在他们创办思科公司的前一年,即1983年,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NSF)刚刚投资建设了连接各个大学和美国几个超级计算机中心的广域网NSFNet,即今天互联网的雏形。 而思科创建一年后,即1985年,NSFNet就开始和商业网络对接。由于各大学、各公司的网络采用的协议不同,使用的设备也不同,因此对多协议路由器的需求一下子产生了。正在这时,1986年思科推出第一款产品,连市场都不用开拓就用在了刚刚起步的互联网上。Cisco是旧金山英文名字San Francisco的最后5个字母,思科公司的标志正是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创始人的意思是要架起连接不同网络的桥梁。这对夫妇恐怕开始也没有想到日后思科会变成世界上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倒是硅谷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看中了这个市场的潜力,给这对年轻夫妇投了资。红杉资本喜欢投给年轻的穷人,因为越是穷人越有成功的欲望和拼搏精神。红杉果然没有看错,到1990年,思科就成功地上市了。


 浪潮之巅(上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AT&T:太大了,领导层短视,多次拆分,在不合时宜的时候拆分,将重要部分拆分,没能进军互联网领域IBM:组织庞大,保守及时分离了部门,集中火力苹果:cool,图形交互,音像制品数字化,产业链,颠覆传统产业= =似乎找不到缺点。。但是曾经有过高层失误,产品过度超前因特尔:生态链中的地位,专注于芯片,指令集设计微软:垄断。。坑了苹果,模仿抄袭他人,抢占互联网接口,绑定IE,搜索引擎之战败的一塌糊涂,盖茨的基金。。顺便科普了一下。。没有抓住移动终端的先机,处于被动甲骨文:钻了IBM的空子,只卖软件,定位,长比短;利润为先,不做蠢事;成功并购,消化企业思科:一个浪漫的传闻;现实需求,多协议路由器的需求;鼓励员工创业,再收购他们的公司。。。= =华为强势追赶,面对“中国制造”难以招架。。雅虎:这个看得我最揪心。。。门户网站,卖广告,免费,互联网活动规则的制定者,CEO喜欢乱搞,用原话叫做“自废武功”,GOOGLE太强势惠普:亚洲制造。。。打印机。。摩托罗拉:没落贵族,扯淡的铱星计划,智能手机慢人一拍,家族世袭,CEO感觉整个局势风云变幻莫测,= =想要久立于浪潮之巅,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     非常的有幸能够在混沌之际无意中看到这本书,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之下认识到自己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在科技的历史下自己是扮演什么样角色,并且对于自己以后的职业规划有了清晰的想法。如果处于浪潮之下的大学生与工作人员,又或者准备进浪之人,真的需要读一下。这是一本关于描述美国硅谷传奇的历史文集,主要材料为历史上各个科技产业的龙头企业,从兴到衰,成功的地方与失败的地方,并且作出来对比。这本书比较成功把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社会政治等结合起来,不是单纯的讲技术到底好在哪里。由于是脱书写的读书笔记,其实很想把书里面的硬知识记录下来,但估计只能等到书在盘的时候才能完成了。浪潮(上)硅谷处在旧金山以南的,早期以制造半导体硅芯片工业为主,处在斯坦福大学与伯克利等大学的文化背景下,在二战需要高科技技术作战中图片口的推动下,这里就孕育出来一非常多高科技产业的公司。从有线语音的传输与宽带的出现、从大型机械机器到微型电子机器、从dos指令系统到图形化界面、从机械的一体化构建到部件的细化分工、从企业电脑到个人电脑的推广、从小区域的局域网到世界网络的建设、从运营商计费到广告商提供费用的商业模式、从附带电脑软件到专业的软件设计、从沉迷个人到网络的交流,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意味着一个公司的迎浪潮而上、随着浪潮而下。而在浪潮上的的每一著名的公司,就类似OSI的七层结构,每一层的经济效益都比上一层带来的利润来得更加的直接。OSI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AT&T、IBM、苹果公司、英特尔、微软公司、思科公司、雅虎与惠普都有能在上面找到他们的位置,需要相应的时间上需要的某一项技术以支持整个时代发展的时候,由于各个出色的领导者就自然而而然的走到了潮流的之上。但是并不是每一家公司都能借助安迪-比尔定律,继续存活下来,到最后都被其他的公司收购了。对于这些失败的与成功的公司,都是在整理企业架构的时候采取的策略,而产出不一样的结果。成功公司的操作一般为,把并无前景、并且消耗较大无利润的专业进行清理,对于已经占市场50%的份额的业务且出新固定利润的专业进行独立发展,把具备前景与技术基础作为重点的培养发展,在一定的基础上,则是对自己缺失的技术,与其他优良的公司进行合并收购。而失败的公司,则是把自己的核心技术没作保留,盲目扩大业务,拉长战线,更重要的是公司技术基因问题——对于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并不接受改变,或者是无法进行转变。进行这些决策的判定,则是更重要因素——领导人。阅读这样的一部部公司历史,感受着历史时代的变更,有着不一样的激情与沧桑,而中国硅谷在哪里?中国的硅谷在深圳?或者是北京、又或者是上海?中国最接近硅谷的企业,就是在深圳的的华为与腾讯,刚上市杭州的阿里巴巴则是属于我们的电子服务公司,还有现在风头正盛的北京京东集团与广州唯品会的电商公司。如果非得在地域上进行划分,就是我们的珠三角区域,因为这个区域还有非常出名的格力制造等企业。从小学时候非常期望得到一部小灵通,到大学希望得到一台智能手机,知道现在工作使用的安卓手机,这不仅仅是客户终端的使用变化,还有就是通信设备的变化,越来越大的带宽,越来越快的速度与越来越广的范围,更重要的是群众越来越能接受的资费,还有更好的网络服务。在中国并没接触过指令输入的电脑系统,直接是windows的图形界面,从原来的广电统一接入,现在网络机顶盒服务,还有微支付。这些就是人们实实在在感受到的改变,一些非常微妙的改变,而这一切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的10年的时间内作出的改变,在不知不觉中就出现了。根据安迪-比尔定律,其实在硅谷上的企业,并没有是突然间就消失在人民的视野中,破产了就不再存在了。一家公司上市了,很多管理不仅仅对于内部,还需对股东与董事长们进行负责,公司牵扯的利益太多,在无法盈利的时候,人们则需要把资金进行回收。但是在日常的网络建设上,一些设备厂家还是存在的,一些运营商还是存在的,只是利润点不再像以前那么高,因为数据服务、广告服务、游戏服务等在这个固态网上的东西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虚拟网络与实体网络运营,这就是我对现在网络发展的定义,两方面都是需要发展,缺一不可,也就是线上与线下的服务。因此实体维稳工作是不不能确缺少,以至实体建设工作也不能缺少,更至于为此提供更高的工作方便性软件提供商工作不能缺少。线下为提供服务给客户,线下提供更好的服务感知给客户。线下的服务设计到设备的升级,涉及到哪一些方面的呢?带宽、速度。举个例子,就是之前为铜线传输只能为几k每秒提供语音通道、到ADSl传输能够提出几10K的传输,到现在的光传输可以达到百兆的传输,速度还在不断的增长,也就是所说的摩尔定律。还有无线的传输与电脑硬件的升级等等,线下就是不断的提供用户可使用网络的机会。线上服务,就是涉及到更好的服务感知。这里其实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怎么样的服务感知才是最好的?当拥用大量的客户群后,客户的需求本来就非常多,但最终只能归结最原始的几类——交易、交流与娱乐。真正的消费团体主要分为两大群体,企业团体与中等收入以上的个人。因此各种的金融APP的出现,还有层出不穷的网页游戏与APP手机游戏、不同类型的交友软件。很多功能性与操作性一致,只是更换的里面的内容,最终的区别都为客户的感受。人们最求的其实是什么?其实不过为享受生活,更高效的工作。因此一块App能够大限度的占有着用户日常生活习惯、工作习惯,也就是保持粘度则是能捆绑客户群。但是最能改变客户体验感知,是黑白电视机上增加的电视频道与节目,还是彩色电视带遥控可在沙发上切换电台?这个例子是的内容是点老。Google研制的glass已经上市了,Google还在不停的改变线上的服务。OSI是一个整体的网络架构,整体的发展才能发挥作用,其实铱星计划没被人忘记,只是因为她生不逢时,时间是可以证明一切的,。当知道你现在的位置是属于哪个位置之后,就能大概预测之后的发展。这个也是以后管理的趋势,网络专业牵带市场的敏感度,以最好的服务为终点。
  •     这本读起来,有点像读《明朝那些事》一样,以前是看人的故事,现在是看一个个公司的故事。这里面的公司都是耳熟能详的,过去现在都是接触过的。这些国家都是经历蛮久的,他的成长和他踩上的时代浪朝有关,他的失败也和他落后于时代浪潮有关,而且时间差是越来越短。同时还有和他的商业布局有很大的关系。最近好好的补充了一些当下热点的书籍。这还是2011年的热点,现在都已经2.0版本了,《世界是平的》,读的是3.0版本。摘录:硅谷的公司后来取胜的公司都无一例外简单少量专注,注意力放在未来热点的产品上,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产品线特别长的公司很容易被拖累。生活上也要简单少量。盛田昭夫有本书叫《学历无用论》。现在经济的前五大行业,是金融、IT、医疗和制药、能源和日用消费。一家好的公司不能完全按照华尔街的意愿办事。因为华尔街要求的是短线套资,还好的公司必须按照长期的发展制定策略。目前手机、电脑都成了消耗性产品。摩尔定律是说,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会每两年翻一番后来,实际十八个月。安迪-比尔定律,软件所占的内存也会大了一些,把摩尔定律带来的硬件提速好处给对平了,硬件和软件正好相互扶持。反摩尔定律是说如果一个it公司他在十八月后,卖和原来的是一样多一样的产品,那么它的营业额度会是下降一半,所以这就逼着硬件厂商跟上摩尔速度在一定的时期,与其说英特尔战胜其它公司,不如说他把其他公司熬死了。一家公司再强也拗不过客观规律。有时候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做对了多少事情,而是他少犯错。思科鼓励内部创业,投入资本培养创业,这个政策非常好。公司的大小不能保证竞争的结果,公司的基因起的作用非常大。google将科研和开发部门放在了一起,研究的结果转换成产品效率非常高。创办科技公司技术和商业兼备。两个较弱的公司合并,以后通常问题会更大。因为本身问题都有一大堆,更难整合在一起。惠普后来的首席赫德很少讲大道理,从来都是用数字说话。做一小时报告,有时候要用几十个数字,一分钟一个。铱星计划本身技术上无与伦比,但是商业上失误:时机不合适,过于超前市场的技术成本太高,费用过大。硅谷是一个讲求平等、讲究实干的地方。内部的升迁和毕业学校、学历、工龄长短很少有直接关系。

精彩短评 (总计54条)

  •     互联网发展史
  •     不但有案例 更有见地
  •     IT产业入门书籍,推荐。
  •      风投: 1、有10亿美元以上现成市场,而且容易横向扩展(软件比硬件更合适)。 2、今后的商业发展在较长时间增长会几何级数(带给客户的好处一目了然)。 3、必须具有革命性(绝活) 4、花小钱做大生意(初创公司)
  •     真的特别喜欢这种企业史和行业史的书,读起来感觉又回到当初读激荡三十年时的那种热血。看了之后我又重新矫正了自己的定位,我是没有做盖茨和乔布斯这类人的潜质了,韦尔奇才是我应该努力的方向。
  •     9分
  •     学生读物,给孩子买的
  •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公司基因决定论。
  •     IT发展史
  •     这本书我喜欢很久了,但是商品本身有点问题。有些地方文字明显重复,有几处明显错误,集中在下册说明
  •     令人醍醐灌顶的一本书,让人读过之后便无法安分,只想去改变世界的一本书。表面上写科技公司的发展史,实际夹杂了作者成熟的思考,颇有四两拨千斤之感。
  •     论古今,话科技,吴老师写的相当精彩~
  •     期待下册
  •     成功的公司有各自的成功,失败却都是相似。让理工科的青年人激情和梦想的地方——硅谷
  •     去年看到今年。略有收获
  •     竞争才是永恒,不是看你自己多努力,而是要看你的竞争对手比你多努力;优秀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对一个公司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
  •     科技行业的商业史,娓娓道来。一个公司不能只考虑华尔街的利益,只考虑股市的表现,需要战略性思考。思科对员工创业的鼓励机制值得学习。美国很少有一个公司能够在持续变化的市场中持续保持领先位置,这与中国互联网利益固化的情况大相径庭,那种情况有利于创新不言而喻。
  •     用各个it行业的发展历史给我们一些启示
  •     目前最喜欢的一本同时介绍商业和科技的书。读来非常流畅,一气呵成。
  •     这是一本讲述IT产业发展历史的书籍,一次次科技浪潮把那些IT巨头推向时代的前沿,同时这也是一本讲述IT巨头如何兴盛与衰亡的书籍,以史为鉴,给人启迪。
  •     对代表性IT公司历史进行分析,科普角度很不错
  •     互联网科技发展史
  •     五星好书,没得说。
  •     思路清晰地梳理了一众IT公司的发展历程,写的很棒。
  •     上册讲了 AT&T、IBM、Apple、Intel、Microsoft、Oracle、Cisco、Yahoo、HP、Motorola这10家公司的起起伏伏,概略地描绘了整个信息化时代的浪潮涌动,让人不由对那种站立在浪潮之巅的风姿心生向往。该书几年前名气就很大,拖到现在才看,反倒是对于作者对于行业的预见性更有了一层佩服,毕竟他也是站在浪潮之巅的人物,身为一个IT从业者,这本书基本是必读的。
  •     吴军博士文笔不错
  •     历史永远是最好的老师
  •     很棒,让我对it行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     原来思科的logo就是金门大桥,下周有时间要把下啃完。通俗易懂,读起来一点也不会枯燥乏味
  •     浪潮之巅,无数风流人物。
  •     很棒,让你了解IT行业的很多历史
  •     被肢解的AT&T帝国,屹立不动的IBM巨人,跌宕起伏的Apple,用芯片称霸全球的Intel,不可一世的Mocrosoft,张扬的Oracle,面临重重危机的Cisco,沦为先烈的Yahoo!,多灾多难的HP,没落的Motorola...以史为鉴,老板必读。
  •     吴军博士不仅学识渊博,更有如此恢宏的互联网世界观。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     IT史话,必需满分。
  •     书本很新 印刷也清晰 剩下就是自己阅读了
  •     会再看第二遍的,看了雅虎和摩托罗拉的,唏嘘不已。想到苹果没有了乔布斯,微软没有了盖茨,也许下一个浪潮中就被拍下了。
  •     454
  •     写的真好!
  •     佩服吴军博士。虽不能说学贯中西,但是知识水平真的很高。
  •     不错的书,推荐
  •     每一个公司都有他的基因,每个基因都有他的时代。
  •     开眼界
  •     作为一个经常关注互联网发展的工科人,是没有理由不读读《浪潮之巅》的!这本书比较系统的讲解了当今以及过去发展成为科技巨头的公司的部分发展史,以一个过来人的眼光阐述公司失败以及发展的因由,道理阐述之深,让人联想翩翩!这本书分为上下册,其中阐述了雅虎、微软、苹果、英特尔、google等实力超然的大企业的领导人的发展思路,是塑造成人以一个发展的眼光看待我们这个互联网科技!非常不错!
  •     像看一部战争片的感觉,因为很多事情就发生在不久之前,所以很刺激。 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互联网这个行业,因为他是一部互联网发展历史。 总结了很多大公司成功以及失败的原因。 现在读,可能有些内容已经过时了,离出版此书的时间已过去5年,很多东西都发生了变化,我们很想了解那些书中提到的公司现在的经营情况,是否突破了困境。
  •     企业长青与衰老的基因分析,企业进化与选择的发展史记
  •     今天才读,好多信息都公知啦。1)厉害的公司自有厉害之处。2)风口的切身力量,一个在风口的公司才是好公司。多强大的公司都是可以被更替的,很让人震慑。3)要紧抓当前新趋势,不,是下一个风口,不然可能已经被淘汰。
  •     我的妈呀终于看完了,没想到会看这么慢,差不多一个星期。很基础的入门书籍,让自己有一个系统和全面的基本认知,之后还会在捋一遍。
  •     对上册的情感经历了喜欢抵触再到接受的过程.. 中间有一段时间差点弃书,但收获还是有的,继续读下册吧
  •     很多人说这是互联网人都应该读的一本书,个人觉得这个评价是很贴切的。写出了当今互联网届巨头公司的崛起和没落,作为小白了解这个圈,浪潮之巅是个不错的选择
  •     需要不断地学习,能做出活才是硬道理。 寻找更有兴趣,更有原始驱动力的事情,干下去,这样才会有更大的收获和更幸福和满足的生活
  •     亘古而常青的昨天永远是过去,也永远会再来。
  •     蛮喜欢这本书,特别是看过激荡三十年之后。书中讲的是技术、讲的是眼光、讲的是可以吸取和复用的经验和教训,讲的是眼界和见识。主要讲的是硅谷,还有一些美国的软环境和制度,几乎不涉及到一样:政府和政策。看起来心情真的很好。另外便是表达对吴军大神的敬佩了。就像格雷厄姆一样,吴军大神也可以说是艺术和技术二合一的化身,本身是Google的技术大牛,又善于舞文弄墨,信息时代的文武双全典范啊。吴军博士没有废话,又生动深刻,实在是教科书版的神人形象。
  •     刚看完上册,这种“历史”题材,如果放在其他行业,也许是翻看看,而这本书大概花了5-6个小时时间才读完,(3-4天睡前时间),很想在读第二遍,读史明今吧!
  •     对IT产业发展过程的一次简单复盘,整本书无处不体现了IT三大定律的强大力量,作者在讲述每一家公司的故事时都有意深挖其成败核心原因,这才是干货。 All that is real is rational.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