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的食材历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511238436
作者:洪震宇 著,刘伯乐 绘
页数:233页

作者简介

历时一年,台湾环岛寻味之旅,《旅人的食材历:24节气里的台湾味道》以24节气作为时间轴,以台湾宝岛做为基底,通过对食材背后风土、人情的生动描绘,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和精巧细腻的绘图,向读者展示了台湾地区的日常饮食流变,和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带领读者从“食”的角度,再一次认识台湾。

书籍目录

自序 在地好味,节气之歌 洪震宇
二月 立春-雨水 葱·春盘·鱼鲜·老酒
葱,是永远的初春滋味。宜兰三星乡的三星葱,清烫淡中透甜,生吃也极为甜脆。每逢台风季节,三星葱就特别风光,为了提前抢收,葱价一斤甚至曾高达四百元。
青葱正当时
立春极品三星葱
春盘滋味多缤纷
黑鮸红魽鲭鱼肥
马祖老酒酿温柔
三月 惊蛰─春分 石蚵·韭菜·茼蒿·狗母鱼·杨桃·枇杷
金门人说:“二月蚵肥韭菜香”,农历二月正是石蚵最肥美、韭菜最鲜嫩的时刻。石蚵虽然比台湾蚵仔瘦小,但口感更紧实,让蚵仔煎成为金门独有的春盘。
金门蚵肥韭菜香
春韭,永远的乡愁
狗母茼蒿好鲜美
杨桃枇杷送春福
四月 清明─谷雨 臭肉鲑·菜干·苋菜·西红柿
沾着臭肉鲑汁的花生,有股咸甜交织的特别味道。走过台湾各地,这是我最难忘的味道。浓烈的味道,彷彿代表澎湖真正的个性,一种与大自然共存,用岁月累积、层次复杂的生命厚度。
腥香曼妙臭肉鲑
封存海岛鲜甜脆
苋菜味美正骚骚
爆浆玫瑰小西红柿
橙蜜西红柿正芳华
南部特产柑子蜜
五月 立夏─小满 蕹菜·佛手·鱼面·黄鱼·石狗公·地瓜饺
每逢五月,我总会想起空心菜,尤其是在略带凉意的雾锁之岛马祖的空心菜,那翠绿水灵的身姿,早就偷走了我的心。
旱地奇蔬脆又劲
泉水蕹菜比温柔
手感慢食马祖岛
佛手当令鱼面有劲
梦幻黄鱼一口酥
黄金地瓜爆激情
六月 芒种─夏至 芒果·鬼头刀·绿竹笋
夏季这个最冶艳性感的水果,满足了我味蕾的放纵欲望,但最大的欲望,是感染芒果“生活在他方”的性格,这是南方独有的瑰丽颓靡风格,尤其是在小琉球这个海水清澈、阳光丰沛的海岛,看着无边大海,吃着在地限时限量的芒果,更加快意。
海藻滋润芒果香
蓬莱酱里活神仙
爱文芒果奶蜜甜
海中飞虎鬼头刀
知竹常乐绿竹笋
七月 小暑─大暑 花生·丝瓜·小管·南瓜
如果生命是一个隐喻,也许就是丝瓜与花生,默默蔓延枝藤根须,静静开花结果,跟夏天对话,跟土地对话,也跟生命对话。夏天就是这么美好!
大地母亲的滋味
小暑花生正逢时
澎湖土豆粿,百年家乡味
礁溪丝瓜好温润
澎湖丝瓜真甘脆
金瓜米粉甜松鲜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八月 立秋─处暑 龙眼·咖啡·芦笋·野莲·睡莲
我吃着刚剥好、还带点微温的桂圆,香气浓郁,有种自然而然的幸福感,那个感觉就像酒酿桂圆面包的口感,充满又浓又甜的味道。
酒酿桂圆,母爱温醇
冰清玉洁,一身是宝
东山桂圆,百年技艺
桂圆咖啡,东山绝配
草屯乌溪,芦笋白嫩
美浓野莲,清淡
员山睡莲,翩翩田田
九月 白露─秋分 虱目鱼·吴郭鱼·芋头
芋头是集美女跟野兽于一身的食材。外表毛茸茸、丑鄙粗犷得吓人,黏液更让人奇痒无比,但内在却是温柔细密,淡淡紫色,高雅秀气。
全身都是宝,不变老滋味
什么鱼?牵肠挂肚乡愁鱼
七股鱼干好咬劲
吴郭鱼,鲜甜之鲷
温柔香芋、秋之礼赞
十月 寒露─霜降 蚵仔·文蛤·高丽菜
“牡蛎过着恐怖但刺激的生活。”它是那样的贪吃,涨潮时开始猛吃不停,退潮浮出水面才能进行消化,得控制食量以免肉质像肉鸡一样软烂无嚼劲。
深秋台西海滋味
蚵仔平民第一绝
圣物绝品惑之泪
胖胖蛤仔小汤包
高丽菜饭好元气
十一月 立冬─小雪 甜柿·柿饼·草莓·冬菇·旗鱼
外表凶悍狂野的旗鱼,却有软嫩的内在,只是要吃到丁挽可不简单,东北季风的汹涌波涛中,它们才会现身,渔人得在惊涛骇浪下,站在渔船前方镖台上,双脚只剩帆布脚环跟世界的连系。
泰安甜柿好诱人
北埔柿饼软Q脆
大湖草莓如蛋糕
南庄冬菇好水嫩
成功旗鱼好气魄
十二月 大雪─冬至 乌鱼子·乌鱼·樱花虾·红甘蔗·红葡萄
直到我吃阿娇料理的卤肉饭,才尝到乌鱼子的自由灵魂。她用马祖老酒取代米酒卤猪肉,黏稠浓密的猪肉胶质搭配切片的野生乌鱼子的咸香,Q嫩并济,甜咸交融。原来,乌鱼子这个天生的漂泊灵魂,还能激荡出和谐的滋味。
乌鱼子牵动的味蕾记忆
乌鱼的壮游之旅
酥脆东港樱花虾
埔里清泉红甘蔗
台中后里红葡萄
一月 小寒─大寒 莲雾·仙草·黑糖·香米
当芋香米遇到埔里泉,就是最梦幻的组合。那是结合埔里泉水跟雾峰益全香米的初雾纯米吟酿,冰冰的喝,甜甜口感带有果香、米曲跟回甘的芋香,温热的喝,则是温润顺口的米曲香气。
六龟黑钻石,林边黑珍珠
土莲雾的古早味
梅山香糖仙草冻
手感黑糖的底蕴
雾峰芋香酿酒香

编辑推荐

《旅人的食材历:24节气里的台湾味道》编辑推荐:立春,品味台湾清甜微辛的性感香葱;小暑,阳光下大口啃咬芒果,漫步小琉球岛;秋分,来一碗热腾腾的台南虱目鱼鱼粥;大寒,喝一口老姜香糖茶,暖胃暖心;在乡间小巷狂饮暴食,在田间海边挥汗慢跑,在台湾,我们不赶时间……72幅精美手绘农耕插图,近百种岛屿新鲜食材,让食物的味道,帮助我们找到一条回家的路。台湾美食一直让各方来客留连往返,通过这本书,可品舌尖上的台湾,感受食物与家庭记忆的深邃情感。讲述24节气里,在台湾各地所享受到的味蕾的惊奇,和食物背后的风土、人情与独特的味觉审美,带领读者从“食”的角度,再一次认识台湾。

前言

在地好味,节气之歌(洪震宇)节气不是老掉牙的落伍名词,而是从时代高速列车掉落的珠玉。节气教会我的,是一种慢食态度与智慧,顺着大自然的节奏、土地的心跳,加上农人虔诚的巧手与耐心,就会吃到台湾最饱满的灵魂风华。总在旅行结束后,旅行才开始。食物所带来的美好记忆,经常成为我旅行的任意门。春天吃到三星葱,脑海浮现一群妈妈们浸在池里洗葱的身影;闻到盛夏的芒果香,想起在小琉球岛上漫步的星光,还有阳光下大口啃咬芒果的痛快;龙眼盛产的立秋时节,我边剥壳边怀念台南东山桂圆咖啡的香甜;凄冷寒冬喝着老姜香糖茶,彷彿闻到嘉义梅山炒香糖、满室瀰漫的香气。那些散落在台湾各地的美好味道,总是萦绕不去,如潮浪般轮流叩问,何时再出发?书写也是一种旅行,突破时空限制,让记忆的重量在笔下释放,遣飞扬的思绪在纸上滑行。旅程记忆太美好,每个故事,每种味道,每样口感,还有空气的气味,甚至是每个人的微笑与声音,都历历在目。然而写这本贯穿十二月令二十四节气的书,却也让我灵肉分离,饱受折磨,呈现时序错乱的状态。凄冷寒冬,遥想芒果香气;夜半春雨,虱目鱼鱼肚的肥嫩滋味挥之不去;夏阳逞威,我疾书阿公到东港买乌鱼子的身影,怀念乌鱼子配水梨;秋风沁凉,隔海想吃马祖的黄金地瓜饺。读我每篇初稿的妻子,总在深夜时想吃我书写提到的食物,然后嗔怪我为什么没带她去?何时要带她去?接着两人开始絮絮讨论起共同吃过的食物,以及彼此的饮食经验与回忆。摄影大师李屏宾说:“只要一点点光,就能带我们去远方。”每个滋味都像光一样,带我们远走高飞。经过节气、土地与农人的孕育,让这些平凡食物创造不平凡的感动,传达一种久违的真诚。最遥远的距离,其实不是空间,而是时间。我突然惊觉,为什么消失已久的童年记忆,会因为食物与书写过程,让记忆潜流如小河,将当时的声音、光影与气味,如电影蒙太奇般在我脑海中缭绕重现。意大利慢食运动发起人卡罗·佩屈尼,在《慢食新世界》说,味觉,既是味道也是知识。其实,味觉更是故事,甚至是一场壮游,壮阔的不是看得见的距离,而是饮食文化与本土节气交融的历史纵深。我喜欢读古诗与古文,当我开始阅读清代的旅台或台籍文人的游记,以及歌咏、描写台湾风物的《全台诗》,或是在台日本人的短歌著作,更开启我另扇窗,原来台湾的地景、气候与物产在古人眼中是这么鲜活有趣,原来自己居住的地方、吃到的节令物产,在数百年前是多么奇特丰富且诗意。比方一七四一年、乾隆时期来台担任巡台御史的张湄,虽然只有短短一年的任期,他却感受台湾亚热带气候的独特,跟大陆截然不同,让他写下《气候》这首诗:“小寒多燠不霜天,木叶长青花久妍。真个四时皆是夏,荷花度腊菊迎年。”他也歌咏柑橘如繁星、如金铃般可爱:“枝头俨若挂繁星,此地何堪比洞庭。除是土番寻得到,满筐携出小金铃。”台湾在历史上一直被视为蛮荒不毛之地,不少来台任官的诗人,被视为流放或贬官,心里多半充满失落抑郁,但是当他们品尝到芒果、凤梨、香蕉、西瓜,甚至是虱目鱼与乌鱼之后,这些难以命名,或与中原滋味大异其趣的物产,让他们失意变诗意,化为一篇篇有生命力的诗句。就像苏东坡被流放到黄州、惠州、海南岛之后,胸襟不仅更为豪迈开阔,品尝到的南方物产更让他大开眼界,像荔枝、龙眼、牡蛎、芋头,都成为活泼的不朽诗赋。这就是南方的魅力啊!让流放变解放,失意酿诗意,他乡变故乡,美食成乡愁。其实我在台湾的多年行旅,也是一种解放。从一个穿优雅合身西装、在豪华企业总部侃侃而谈的资深财经记者;转为重视简约潮流,跟明星、精品为伍的时尚杂志副总编辑;再变为穿着Т恤短裤的在地旅游记者,过着前一夜在乡间小巷狂饮暴食,隔天清早在田间或海边挥汗慢跑的日子;一直到离开职场成为自由人,更自在地书写、演讲与担任顾问,听故事,说故事,也教人说故事。生命的华丽,在于丰足的灵魂,也根植在与土地的感情,才能飞得更高更远。我记得我工作过的时尚杂志主管,听到我从事在地旅行报导之后,有点不解与略带揶揄的说,你变成国民旅游达人啦。我不是要成为另一个“欧吉桑游台湾”,如赶集般千篇一律的走马看花,而是谦卑的重回乡土去学习与体验,找到台湾的深度魔魅与生命厚度,也找到改变的方向跟能量。我爱,我快乐,我想改变,也参与改变,不只让更多人惊艳与感动,更要行动。我从每趟行旅与饮食寻味过程中,找到骄傲的能量,再将这种感受体验化为故事、文字、美学与创意,增加文化底蕴,提升深度与温度,让更多人去抒情、去共鸣,去行走,去改变,更去爱。节气,就是我在旅行中所发现的一个有趣且耐人寻味的主题。如果苏东坡来到南方之南的台湾,循着节气而食,一定会爱上这个迷魅之岛的荔枝、龙眼与牡蛎。由于台湾位在最大陆地与最大海洋的接触点,有东北季风与西南季风交替吹拂,又有低水温的亲潮与暖水温的黑潮流经,加上中央山脉对区域气候的影响,让台湾物产更丰富多元。气候风土交互冲击与激荡,让台湾永远不老。台湾文学先驱龙瑛宗,曾经到鹅銮鼻游历,他在一九四一年《南方的诱惑》这篇随笔写着:“在南方是没有衰老的。它恒常地只有绿色的青春而已。”永不衰老的节气之歌,绿色的青春大地,共酿的风味细节,就深藏在历史文化中。我没有刻意循着节气之路行旅,而是过去长久累积的经验,指引我追寻最丰盈的滋味,才知道节气就是调配风味的魔术师与影武者。节气不是老掉牙的落伍名词,而是从时代高速列车掉落的珠玉。节气教会我的,是一种慢食态度与智慧,顺着大自然的节奏、土地的心跳,加上农人虔诚的巧手与耐心,就会吃到台湾最饱满的灵魂风华。节气食游,是一种重新认识台湾的快乐方式,能够对台湾风土的感受更细微、更敏锐,创造属于台湾的物产质量跟生活质量。这本书,希望邀请读者和我一起出发,跟着节气老灵魂的脚步,找寻久违的味道,缓慢咀嚼岁月的芳香,建立属于自己的乡愁坐标。最悠长丰满的台湾味,能牵引我们去更远的他方。

内容概要

洪震宇
台湾清华大学社会学硕士。曾任《天下杂志》创意总监、副总编辑,《GQ》国际中文版副总编辑,是台湾少数跨财经、时尚与生活的创作者。现为自由写作者、故事人与创意人,在台湾城乡各地担任媒体、饮食与品牌行销的跨领域顾问,以说故事方式推动台湾地区深度之美,并持续进行节气与饮食的田野调查与写作。
刘伯乐
1952年生南投县埔里镇,文化大学美术系毕业,插画作品入选欧洲插画大展。
著作有:《黑白村庄》、《我砍了一棵山樱花》、《奉茶》、《八音的世界》、《玉山:台湾的标誌》、《有鸟飞过》、《和青少年谈公共艺术》、《我有一支铅笔:铅笔画》、《寄自野地的明信片》……六十余种。持续创作近三十年,作品题材多元,囊括乡土、文学、人文、艺术、自然、生活等领域。

媒体关注与评论

透过《旅人的食材历:24节气里的台湾味道》这本按照一年当中不同的节气,记录不同城乡的农产与食材的著作,学到我们在台湾如果想学习老祖宗的智慧配合时令而食,可以去哪里,又该怎么做。    ——作家韩良忆    一本好的旅行书,绝对会激起你追随的念头。洪震宇藉由寻找季节食材和乡土料理,发展出一种独特的“节气食游”之旅,让人迫不及待想要按图索骥食步一番,重新认识台湾。有社会学背景的人,看待“旅行”果然不一样。    ——《食尚玩家》发行人邱一新    看了这本书,会让人想依着作者所写的时序,一点一地,实际的去旅行、去体验、去享受当令在地美食,并从中体会农渔民的辛苦与坚持,及这些坚持传承下去的意义。    ——高雄餐饮大学助理教授苏国垚    这书用食材魅惑你。这书用香味唤醒你。这书用时序通知你。这书用文化惊动你。    ——礁溪老爷大酒店总经理沈方正

名人推荐

透过《旅人的食材历:24节气里的台湾味道》这本按照一年当中不同的节气,记录不同城乡的农产与食材的著作,学到我们在台湾如果想学习老祖宗的智慧配合时令而食,可以去哪里,又该怎么做。——作家 韩良忆一本好的旅行书,绝对会激起你追随的念头。洪震宇藉由寻找季节食材和乡土料理,发展出一种独特的“节气食游”之旅,让人迫不及待想要按图索骥食步一番,重新认识台湾。有社会学背景的人,看待“旅行”果然不一样。——《食尚玩家》发行人 邱一新看了这本书,会让人想依着作者所写的时序,一点一地,实际的去旅行、去体验、去享受当令在地美食,并从中体会农渔民的辛苦与坚持,及这些坚持传承下去的意义。——高雄餐饮大学助理教授 苏国垚这书用食材魅惑你。这书用香味唤醒你。这书用时序通知你。这书用文化惊动你。——礁溪老爷大酒店总经理 沈方正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青葱正当时 宜兰三星乡十多个乡村妈妈们,早已换上青蛙装,全身浸在大水槽里,用黝黑粗糙的手指,细心清洗青葱上的泥沙,使其呈现原本纤嫩翠绿的面容。妈妈们笑着说,三星葱种得辛苦,也要让卖相好看,才能有好价钱。 这群妈妈们的辛劳,重新诠释诗人白居易笔下的“十指剥春葱”,让这个青衫白裙娇客成为宜兰的骄傲,立春的心头绿。 我拿起一根刚洗净的青葱,咬下细长的葱白,滋味甜脆。甘美的春味,让我想起苏轼的《浣溪沙》:“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当时刚过五十岁生日的苏轼,春寒料峭中,与友人游安徽都梁山。中午时分,山庄主人端出冒着热气、浮荡乳白泡沫的香茶,以及一盘刚摘取的野菜蓼茸蒿笋,世间还有什么比细品春天鲜嫩口感更欢愉的事情?他感慨之余,提笔写下这首春风佳词。 吃者欢愉,农作者也开心忙碌。昨夜听了一夕春雨,一大早,我从宜兰大同乡的泰雅大桥一路慢跑到对面的三星乡,雨水洗涤过的天空特别干净,空气微寒中带着青草气息,我转个弯直往田间小路跑去,看到一个阿伯整理葱田,拿着一个植苗器在覆满稻草的田畦上插洞,将挺直的葱苗植入田中。隔壁的水田倒映阳光微微与湛湛蓝天,一位戴斗笠的阿婆双手拿着镰刀缓缓漫步,也不知道她到底要走去哪儿? 日治时代的在台日籍诗人藤野玉惠,曾在雨水时节写下一首短歌,描绘春雨洗涤后的农村景致:“下了好几天的/春雨/秧田的/绿色变得/近蓝”。眼前土地甦醒的景象,跟七十年前相比几无改变。三千年前讴歌庶民生活的《诗经》,在《豳风》里写着:“三之日于耜。”意思是在春天正月开始整修农具,准备下田播种,希望获得丰收之年。台语俗谚说:“立春赶春气。”也强调一年之计在于春,要乘着春风在这年种下好彩头。 立春的饮食文化自古渊远流长,代表迎春与保健养生。例如汉代吃七草羹,就是在大年初七要吃七种蔬菜:芹菜、荠菜、菠菜、青葱、茴香、香堇、大蒜等,唐朝则演变成吃五辛盘(也叫春盘),也就是吃五种具有辛辣味、切成细丝的新鲜生菜,包括葱、芹、韭、笋、蒜等;还有“咬春”,即吃新鲜的生萝卜。由于五辛盘气味较为辛辣,后来就变成以饼皮包裹五辛成为“春饼”,也成了润饼和春卷的前身。 另外立春也有喝冬天酿造、春天熟成的春酒习俗。庄子说:“春月饮酒茹葱,以通五脏也。”古人讲究生活风格,立春时刻有酒、有春菜、有萝卜,要紧“咬”住春天不放,饱尝那抹鲜嫩绿意。 台湾的在地食材,将春盘、咬春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透过微辛口感,感受春天饱满的生命力,也让身体获得充足养分。 平日总是担任料理配角、画龙点睛的青葱终于在立春时跃上枱面,成为耀眼主角。台湾俗谚:“正月葱”、“正葱二韭,卡﹙较﹚赢呷肉脯。”都强调农历十月栽种、经历冷霜寒冬滋养,葱白特长的青葱最美味。此时吃葱也具养生效果。葱具有大量的葱蒜素,能够杀菌,在肠内也能与维生素Β1结合,易于吸收,并能刺激血液循环、活化神经,提高免疫力。 《论语》强调对脍(切细的生鱼片)等食品“不得其酱不食”,《礼记》则说:“脍,春用葱,秋用芥。”早在先秦之时的生鱼片,在春天要用葱、秋天则用芥的酱来调味。 吃惯了提味爆香的炒葱,总觉得太过日常平凡,立春时节不妨试着生食青葱,沾酱拌色拉,咀嚼葱白茎体渗出的乳白浆液,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新鲜浪漫感受。


 旅人的食材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你可在台湾体验过这样的旅行?在最当令的季节,到最盛放的产地,品尝最新鲜适口的美味台湾料理,这不止能带来味蕾的惊奇,还有了解食物背后的人情,人情背后的故事,以及台湾的风土、文化、历史……《旅人的食材历:24节气里的台湾味道》以24节气为轴,以台湾作为基底,通过对食材背后——不论是栽种的人、捕捞的人、制作烹饪得人,或是产地的特色、位处的环境等——的生动描绘,用这样一种全新的方式,带领着读者从“食”的角度,深度、美味的游了一次台湾。台湾是一个典型的位处北回归线的亚热带地区,节气并不太明显,作者希望通过他的努力能提倡人们在最盛放的季节,吃最当令的新鲜蔬果,过健康有序的生活。同时,通过讲述食物背后的故事,唤醒人们对节气的感知,对传统的传承。大陆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时代迅速发展的今天,铁路要高速,通讯要迅速,走路要快速,人们也希望能生活得更方便,饮食更丰富,于是,大棚菜、反季节菜渐渐丰富了人们的餐桌。可是这样的蔬果不仅价格昂贵,也不利于人们的健康。警醒的人们已经开始渴望生活能回归家庭与慢生活的节奏,过春夏秋冬有序的日子。《旅人的食材历:24节气里的台湾味道》正是结合了这样的需求,提供给读者应时应景的生活方式,“去台湾吃有机水果”已经渐渐成为一种风尚。比如,若你刚好趁现在去了台湾,那就可以感受下诗人郑愁予最喜欢的高粱酒,当高粱烈火在咽喉与腹腔燃烧之际,一大盘蛤仔煎饼格外引动食欲,里头挤满了金门石蛤与翠嫩的韭菜、葱、蒜苗、芹菜、豆芽菜、高丽菜,口感酥脆粘稠,Q弹有劲,配上高粱的后劲,春天特别猛烈豪爽。旅行,是一种生活方式。稍稍停下脚步,跟着节气生活吧。你会发现,这些所谓的“日常风景”其实都闪耀着动人的光芒。
  •     “唉,我们何尝不是贪婪之徒,但不是逞一时口腹之欲,而是细嚼乌鱼的壮游生命,延长悠长的美好记忆。” (P.206)看到上面这句,胃里翻江倒海。喜欢美食本没有错,感概自然农作也很符合眼下的环保理念,赞美辛勤的农人更是大大应该,但是联系上下文,再读读上面这句,作者真有种自立牌坊的文人优越感。且不提一路的掉书袋和别别扭扭的湾湾国语。这是一本包含了眼下三大时髦出版要素,集舌尖、宝岛、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准畅销书”,但读来却是浓重到无法忽视的疏离感。最后,说说编校。字词句标点单位年份差错屡见不鲜,让人一度怀疑责编究竟有没有好好地通读全文。政治性问题,粗略阅读,全书出现以台湾地区为“国”的词组不下两个,更有赤裸裸的”反共“,真是费解:这货怎么通过政审!(详见P.22,P.26,P.184)最可笑的还有”日治“,这是”日本殖民统治“的简称吗?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自我离家上大学开始,我对“节气”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情愫。从小记着的节气歌,是古人用年复一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生活智慧。宁波人有立夏吃茶叶蛋、冬至喝番薯年糕汤的习俗,但这些习俗武汉都没有,所以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体会到的那种失落感大概是我这一生第一次的思乡愁吧。这本《旅人的食材历》吸引我的自然是副标题那句“24节气里的台湾味道”,七月初读,所以看的第一章是七月。花生·丝瓜·小管·南瓜,花生和丝瓜正是这一个月家里吃最多的食材,看到书中写到的“金瓜饭”,还特意去下厨房搜了类似菜谱想要在家也尝一尝这“台湾味道”。每月作者都介绍台湾生产时令食材的各地风土人情,每月结尾还配上私房推荐,所以起先我自然而然地将它视为了一本台湾四季美食地图,心里还暗暗想着,说不定作者还有打广告的嫌疑。但是越读却越被书中所描绘的那些淳朴的农民、渔民感动,被作者表达出来的对自然的崇敬和对传统的追忆感动。这感动与我当时看《舌尖上的中国》生出来的那股热泪盈眶和失落难受的感觉一模一样。宜兰三星乡洗葱的妈妈们、金门乡村坐在门口用蚵刀挖蚵的阿婆、因为资源有限所以格外珍惜每样东西的澎湖人、坚持出海捕鱼的七八十岁马祖老渔民、坚持古早传统制程烘焙龙眼干的东山果农、每周固定来吃三天虱目鱼粥的中风阿伯、坚持每天七点起床忙到凌晨两点做手工柿饼的刘大哥、在惊涛骇浪下镖旗鱼的台东老船长,还有在竹林尽头默默地煮了三十年仙草冻的阿婆……读书的时候这些淳朴的农人、渔民形象仿若真实在眼前,他们懂得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不被利润迷失眼和心,坚持传统制作,辛勤劳作,与气候、土地、海洋直接对话,并珍惜每一样上天赐予的物产。我想起在北京的时候去天坛公园,被祈年殿迷得无法转开视线,寓意天、地、万物的建筑,美到了极致。这也是这本书,还有《舌尖上的中国》的迷人与让人心伤之处,老一辈农人、渔民,他们那种通过手与心与自然对话的虔诚已被如今机械化、商品化的市场取代,小时候的味道大概只能存在回忆、字里行间还有电视画面里了吧。

精彩短评 (总计69条)

  •     画风朴实,文字可以闻
  •     按节气的步调去寻找美食。
  •     很人文的一本美食读本。
  •     个人认为,作者对饮食见解很浅,更多是类似生活感悟或者游记的感觉,且感悟的层次也不高。写的像抒情散文,略有点做作,有些地方有点娘娘腔。一言以蔽之,逼格很低。
  •     书的质量很好。读了序,找到了很久不见的“文笔很好”的感觉。这种季节介绍特色食材,真的比其他的单纯的旅游书籍更能优哉游哉的感受台湾的风土人情~ 总之,对我的胃口。
  •     摆脱不了台湾作者一贯的小情节,和蔡澜作品比高下立见,和汪曾祺就更不能比了。为了祖国统一,给个四星。
  •     传统朴素 令人好感动 插画是我很喜欢的风格
  •     台湾人民对料理的认真程度近似日本,但大部分仍然是地域性极强、强调故土细微差别的情怀,不是特别理解。本文作者更是用大量矫情的词汇放大了所谓的乡愁。而且为什么不好好拍一下食物,手绘个鬼啊!
  •     典型湾湾笔触,文句清甜,读来味有余甘。让人想即刻奔赴台湾品尝原始风味的饮食自然。不过谁能告诉我,这货怎么过的政审?!
  •     很不错~了解台湾的风土人情~
  •     13.08.27 对于“违时之食不可食”这点,台湾的美食家们一直是予以关注的,在如今充斥着大量添加剂的时代,还真是觉得难能可贵,想要吃点纯粹的食材,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望。所谓的“有机”二字,其实也掺杂了大量的水分。本书还原了食物最纯粹的美好,除了感动无他。
  •     装帧及插图设计很精美,但作者的文笔,用词稍显贫乏。用来了解台湾的节气食物,倒不失一个好参考。
  •     从24节气的角度写台湾特产!
  •       你可在台湾体验过这样的旅行?在最当令的季节,到最盛放的产地,品尝最新鲜适口的美味台湾料理,这不止能带来味蕾的惊奇,还有了解食物背后的人情,人情背后的故事,以及台湾的风土、文化、历史……   《旅人的食材历:24节气里的台湾味道》以24节气为轴,以台湾作为基底,通过对食材背后——不论是栽种的人、捕捞的人、制作烹饪得人,或是产地的特色、位处的环境等——的生动描绘,用这样一种全新的方式,带领着读者从“食”的角度,深度、美味的游了一次台湾。   台湾是一个典型的位处北回归线的亚热带地区,节气并不太明显,作者希望通过他的努力能提倡人们在最盛放的季节,吃最当令的新鲜蔬果,过健康有序的生活。同时,通过讲述食物背后的故事,唤醒人们对节气的感知,对传统的传承。   大陆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时代迅速发展的今天,铁路要高速,通讯要迅速,走路要快速,人们也希望能生活得更方便,饮食更丰富,于是,大棚菜、反季节菜渐渐丰富了人们的餐桌。可是这样的蔬果不仅价格昂贵,也不利于人们的健康。警醒的人们已经开始渴望生活能回归家庭与慢生活的节奏,过春夏秋冬有序的日子。《旅人的食材历:24节气里的台湾味道》正是结合了这样的需求,提供给读者应时应景的生活方式,“去台湾吃有机水果”已经渐渐成为一种风尚。  比如,若你刚好趁现在去了台湾,那就可以感受下诗人郑愁予最喜欢的高粱酒,当...高粱烈火在咽喉与腹腔燃烧之际,一大盘蛤仔煎饼格外引动食欲,里头挤满了金门石蛤与翠嫩的韭菜、葱、蒜苗、芹菜、豆芽菜、高丽菜,口感酥脆粘稠,Q弹有劲,配上高粱的后劲,春天特别猛烈豪爽。   旅行,是一种生活方式。稍稍停下脚步,跟着节气生活吧。你会发现,这些所谓的“日常风景”其实都闪耀着动人的光芒。 阅读更多 ›
  •     文采一般,配图还不错
  •     台湾行吃货指南
  •     唉……
  •     这一本以节气书写食材的书,算是符合我对于当令食材的要求,但其实我并不太了解每个季节有哪些食材盛产、产区在哪里,这本书倒是给了我非常多指引。
  •     淡雅的版式、漂亮的手绘图
  •     没问题,同学看了很喜欢,收藏着呢。
  •     胃似乎与自然与感觉脱离了很久,这本书将人与自然联系在一起,用舒缓的语气缓缓道来作者的体会。看了后非常想去台湾旅行,哈哈。不过书本质量仍需提高呀,里面发现了错别字,有三页被胶粘在一起,很郁闷
  •     漂夹著南岛的气息,那是自然、尊贵而丰盛。
  •     第一遍看完,与自己预计有一点不一样的书。但是很明显的台湾风格。老东西,好味道,只有笨办法,是不能偷懒的(最近在一瓶酱油上看到的)
  •     细细嚼来,滋味大。很好的。
  •     可恶!看得馋死又吃不到,就算去旅游一趟也不可能吃遍24节气,我还是每天睡觉前看,痛苦更甚!
  •     就内容本身而言三星半吧,内部的插图和装帧很用心。
  •     想吃大葱想吃乌鱼子想吃牡蛎想吃杨桃想吃苋菜想吃笋想吃睡莲想吃草莓
  •     简单而平实的文字,另类的旅行体验
  •     美食,民俗。很喜欢。。
  •     文字相当一般,食物不错
  •     文章以节气为章节,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各个节气的台湾当地美食,还有一些美食趣闻,值得一看!
  •     “唉,我们何尝不是贪婪之徒,但不是逞一时口腹之欲,而是细嚼乌鱼的壮游生命,延长悠长的美好记忆。”←这作者通篇都只会用一种句式,形容食材无非“软嫩”“甘甜”,接下来不足的部分全靠掉书袋,夹杂着文人酸溜溜的态度去恶心食材炫耀“私房菜”。这本书让我对私房菜一词彻底产生心理阴影了。语死早就不要出来立牌坊了好嘛亲?
  •     喜欢这种讲食材的文,淡淡的,很有味道
  •     这本书是写给富二代看的吧?或者是卖插图的?书中的纸张印刷配图都非常棒,就是内容差,可是作为一部“文字”书,内容不应该最重要的吗?好吧,我承认书中作者的文笔其实也没有那么烂,只是书中的“旅人”必须先是百万富翁,才可以像作者那样在固定月份飞到固定地方,吃到固定的新鲜当季食物。
  •     里面配的水彩画不多,不过很出彩
  •     写的东西充满情感记忆,但是作者口气好像台湾美食节目会用的,感叹也很干瘪。
  •     这是一本既能了解美食又能了解旅行的书,很喜欢作者的风格,很好
  •     舌尖上的台北
  •     收到,还没看,应该很实用。
  •     有种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感觉,只能说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吧
  •     文字还好,但不是特别值得推荐
  •     美食 节气,文化 插画,再棒不过的组合〜
  •     其实都是些平常玩意
  •     书很精致 正在看 想多一些对台湾的了解
  •     有钱有闲就要吃吃吃玩玩玩
  •     作者似乎特别喜欢引用古文诗句,看着看着就不知道在说什么,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     按月份区分食材,以各地所吃美食以游历为线穿在一起,看起来让人欲罢不能,恨不得马上跑到台湾去享受各类美食。
  •     细腻,把握地方特色,有些《舌尖上的中国》的文字感觉。
  •     休闲,放松,咖啡时间。
  •     插画很不错~~~~~
  •     台湾的物候跟福建接近,很喜欢
  •     不知道为什么要用绘本,上实拍美图显然是更好的啊
  •     很赞的书,写得勾人食欲,真想在台湾住上一年,吃遍美食。有意思的是说到乌鱼子,自从舌尖上的中国介绍后大热,我也去买了尝尝。但作者笔下却痛惜乌鱼遭到大陆渔民拦截,未成熟就被捕尽,出去对乌鱼这个生物品种是灭顶之灾外,对两岸居民也是两伤,真正好吃的乌鱼子谁也做不成。
  •     按12个月介绍当令的食材、以食材闻名的地方和用食材制作的美味,既写了美食又写了风土人情,而且按月份划分的方式也让我联想到我喜欢的《日本四季》,很愉快的阅读体验,以后去台湾时一定要试试书中提及的地方特色食材
  •     这才是真正的吃货,社交软件上的逗逼们可以跪安了。。。
  •     内容很水
  •     是为了自己的写作计划而读。
  •     做为一个爱吃的人旅行的意义不止是风景和心情 吃也是一个让我旅行期待的美好,各地的吃是最能反映当地人的生活的。去尝 是我对旅行更值得去的一个理由
  •     说实话我很好奇这书怎么在大陆出版的,里面明明好多ZZ不正确的内容……记得一句话,唐朝看日本,明朝看韩国,民国看台湾。深以为然。在手工、人文、文化、情怀、自然和饮食的传承上,湾湾做的确实比我们好的太多。
  •     文气!
  •     节前一天无事二刷。新建台湾美食list:1、马祖南竿,津沙村,5月,佛手贝(龟足)和鱼面。2、东港,12月,乌鱼子。
  •     为着吃好吃的而行走在路上,或许这才是我所谓的看不破的红尘吧~
  •     从风土人情出发,看到不一样的台湾本土风貌
  •     像台湾小镇的一阵清风 刮进你我热爱生活的心 非常推荐
  •     有时美食和旅行可以扮演一个疗伤师的角色,用味觉和视觉填满你心中疮痍。
  •     要坚信,只要活着就一定会遇到好吃的!
  •     很生动文笔不错
  •     心向往之。谢谢windy~!
  •     以24節氣為線索來行文很有意思很新鮮。洪震宇的文章和劉伯樂的畫結合在一起,溫柔、細膩、樸實、有料、可口、香氣濃郁,透露著自然而然的幸福感,讓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有一種上小學每到新學期迫不及待的看剛發的語文課本的感覺。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