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匠人精神

出版日期:2016-2
ISBN:9787508658264
作者:苏燕
页数:280页

作者简介

《人生需要匠人精神》寻访日本当代10位陶艺家,走进他们的陶艺工坊,聆听他们的创作历程,体味他们的匠人精神。
他们隐居在山村,过着真正清心寡欲的生活,在宁静的工作室里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制陶工作。然而在这貌似恒常的创作中,打动人的正是他们勇于创新、坚持手作、不断进取等朴素而令人敬佩的匠人精神。
在这个物质过剩与信息发达的世界,人们太容易喜新厌旧、太容易浮于表面、太容易半途而废,而忘记了要严肃地对待物品、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制陶这条路,仿若人生,靠的是手艺,急不得,懒不得。千锤百炼,才能成。
透过这本书,不仅能邂逅工艺之美,更能遇见那隐藏在陶瓷背后的匠人之心。
《人生需要匠人精神》编辑推荐:
1.他们是一群朴素的陶瓷匠人,隐居在山村,专心于创作。他们借由个体视角传递自然,力求朴素的器用之美。他们仔细打磨、反复锤炼,对待造物迷恋而执着。他们相信,除了梦想和远方,人生需要匠人精神。
2.安藤雅信、奥田英山、大村刚、谷井直人、井山三希子、三笘修、市川孝、小野哲平、小泽章子、岩田智子,10位陶艺家,10种制陶情怀,10种手作情结。看这些优秀的陶艺家如何演绎匠人精神。更有中日两国茶人、策展人讲述与匠人、与陶瓷相遇的故事。
3.全面展示陶艺家的代表作品,专业摄影师拍摄,在光与影中欣赏陶瓷寂静的美。
4.设计清新,装帧雅致,彩色印刷,力求呈现最舒适的阅读体验。随书赠送安藤雅信作品的精美明信片。

书籍目录

推荐序 隔岸观物 老古
导 读 浅话东瀛茶陶 李曙韵
平凡的生活素陶:文化与情感的渗透 安藤雅信
回归凡朴生活,塑造陶的枯寂之美 奥田英山
金属般的质感:心手合一之陶 大村刚
信乐生人的泥土风味 谷井直人
黑白素陶,惜物于日常静雅之美 井山三希子
锈迹与星光:大象无形之陶 三笘修
深思熟虑的细节:生活的关怀与反馈 市川孝
土与火焰碰撞出的器皿 小野哲平
亲切的神秘感:一半生活一半艺术 小泽章子
柔中带刚的花器:为植物构筑陶屋 岩田智子
生活中的美学,季の云的寻陶旅 中村丰实
附录一 日本陶瓷器年鉴
附录二 日本陶艺展馆纵览
附录三 日本陶艺市集

内容概要

苏燕
现任《美好家园》杂志主编,涉足媒体行业近20年。曾先后在《时尚伊人》《时尚家居》《缤纷space》《时尚财富》《淑媛》等多本时尚、生活方式、设计类杂志任职。
生活中,安静随和的她热爱阅读、旅行、品茶、手作等事物,倡导“慢生活”的人生态度。她与家人一起搬离了城市,在乡间自建居所,用现实版的“归田园居”,向身边更多的人传递简单质朴的生活经。
凭借多年来的媒体人背景,苏燕不仅将她的视野呈现于杂志,还不遗余力地支持着那些濒临被淹没于快节奏生活中的当代匠人。在她的观念里,总有一些事情需要慢慢做,需要一点一滴,专注而持续地付出努力,正如匠人们为手作所倾注的心血般,经得起岁月的打磨。
如今,苏燕与其带领的编辑团队、撰稿人、摄影师等,通过走访茶人、陶人、园艺家等,收获了一批忠于生活的美好素材,也沉淀出属于她个人特色的文艺腔调。


 人生需要匠人精神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曾经一个匠人对我说,一个家无论贫富贵贱,只要有一把茶壶,不用多好,能沏茶就行,这就是文化。我深以为然,这么多年,家里虽然谈不上热爱艺术,更无法与书中的匠人相比,但总有一套茶具。因为时久,倒也平常,可如果把这茶具去掉,便少了一份滋味,或许会心有不安吧。除了对生活背景的依赖,成了情感符号以外,就像这题目的话外音,期间还有一种难解的追求,它有文化的因素,还有艺术性的美感,我凝神的时候似乎感受到了那份金刚不灭的精粹。这本书演绎的正是这样一种精神。它柔和有禅意,平静如流水,仿佛世外桃源,在现代社会中俨然一方净土。野心家也许会瞧它不起。然而这里却有博大的胸襟,谦卑而不留痕迹的气节。就看那匠人的作品,一只茶碗载动了水,却是十方圣土。再看那方形的陶器,素白而文雅,质地却粗糙,这大概就是相宜。这精神如果灌注到我们的生活,那便是上百次上千次的筛选,听烧废的陶器扔到框里的声音。如果可以平心静气,烧出好的陶器便是必然。这就仿佛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行动不再聪敏,但他在与快节奏的生活相接触的时候,他的眼神从不迟疑,更不显惊慌。这背后未必经历了大城市的淘洗,但心中一定有对某种追求,进行了千百次的重复。如果只执着于象,这可能是追求的一个人,也可能是一种利益,但在乱象丛生的世界很难有那平和淡然的眼神。象的背后那精神才是从容的缘由,到这个时候象还在不在都不是那样重要了,从另一个方向说,对象的追求不执迷,任它随流水般的来去,正是我领悟到的匠人精神的一种。这本书里介绍了好多位日本的陶艺师,看他们的作品我感受到了匆匆浮华中的永恒。那不在于他们精致典雅的生活背景,也不在于他们作为陶艺师有多少真金白银,而是翻过这本书去那份正念与执著。围绕着它充实的空间也并非全不重要,而在于这种生活是否舍本逐末。这些位陶艺师都有对生活,对美学的独特理解,看这样的言语是一种享受,要人心神安宁。窗外阳光的照射时长稠密一些,投射在这书上,这个日本男人安静,淡然,他叫谷井直人。我欣赏这份耐心与专注,这亦是我想读此书的一大缘由,这样的神情要人心安,仿佛面对一尊如来,心中感到澄澈和谐,不过倒也不同,这象自然也有天成的美感,说起寺庙的神像倒是塑造的不是很美。他烧制的陶器承载着一丝现代气韵,但无论怎么看都觉得平和而清明,那种意味大概可以超越时间的无情。
  •     编者苏燕的团队将本书命名为《人生需要匠人精神》,“匠人”二字常常能引起人无限的想象,一人于山水之间,古朴的屋檐之下,沉下心去仔细雕琢手中的器物。举手投足与一颦一笑间,器物如心所映,匠人的心境也早已随着器物浮于云端。世间总有人隐居山水之间,他们安静的享受生活的静谧之美,用自己的双手去延展生活之美。古之工匠大师,往往隐于山林,屋前庭院,屋后田地,石凳上沏一壶淡茶,坐观云卷云舒。这样的生活方式逐渐被世俗之洪流裹挟着,成为人们忙碌完一日之后呆坐电脑前的畅想。亦有勇士抛却世间纷扰,回归生活之本真,真正“复得返自然”。读者也不如,关闭电脑屏幕,泡上一壶热茶,跟随作者的问访,走入日本乡间这十位陶艺家的生活,感受他们朴素的生活方式,听听他们对手作的坚持,欣赏他们手作之器的拙朴之美。这十位陶艺师所作无一例外关注陶器的生活价值与实用价值。所作也是茶杯、茶具、花器等等各种生活之中的常用之物。虽用处寻常,皆倾注了作者的巧思,让使用者爱不释手,甚至相伴一生。陶艺师大多就地取土,不断试验陶土与瓷土的配比,一件件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就如陶艺家安藤雅信所言,“对于我来说,土料的产地、成色,并不能直接决定一件作品的分量。因为泥土,始终仅是自然界的平凡一物,需靠创作人的修养与手艺,才能提升它的价值。所以即便材料并不名贵,真正的艺术家,也能用心与手,将其点石成金。”而陶艺家也会随机应变的根据不同的需要配置不同的釉水,为陶器增添不一样的色泽。陶艺师的生活于工作几乎都亲力亲为,采集陶土,拉坯制模,配比釉水,烧起窑口。在经历这一道道程序之后,每一个陶艺师的双手仿佛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一般。从陶土到陶器,这个质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倾注了陶艺师无数的爱与坚持。陶艺师大村刚在文中说,“我记得曾看过一档科普类电视节目,其中讲到人与筷子的关系。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人在使用筷子时,神经感知会传导至筷子的末端,于是在某种层面上,筷子也就成了手指的延伸,变为了人体的一部分。这个研究结果让我大受启发,我想,陶土与双手触碰的过程,也正是这样,是物与心沟通的过程,融合的过程。”这些陶器便是陶艺师们的心意与灵感的传递,它们将这份对于生活的热爱传递给购买之人。我虽不懂品茶,每日粗茶淡饭后,读书,散步,植草种花。却很喜欢手作之物,匠人们仿佛留住了消散的时光,它们经由匠人的双手凝聚成一个个悦人的器物。用手抚摸,仿佛能够触碰到匠人们的心意,与当下的静谧相碰撞,内心油然而生一股暖流。有时看手作视频心痒难耐便也买来试试,一个星期未到便言放弃,将工具弃置一旁。内心仍然十分向往,经由自己的双手与粘土交流,一个个人偶浮现。世间之事,多是看之易,做之难。想来那些陶艺家又是经历了何等的挫折,仍然咬咬牙坚持到如今,可以云淡风轻地笑谈起自己的创作。书名所提匠人精神,更多的隐藏在他们背后的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无所谓你从事的事业,无所谓你的生活之所。爱是自你的内心而生,通过你的所言所行凝聚成你的生活日常。这份爱与坚持会伴随着你的一生,就算不隐于山林,却可大隐隐于市,无论哪里皆得到内心的那份宁静。
  •     现代人正在丧失的匠人精神——读《人生需要匠人精神》文/凡悦颜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曾在《新资本主义的文化》一书中指出现代人正在丧失“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匠人精神。而如今,在《人生需要匠人精神》(中信出版社)一书中,作者苏燕通过走访日本当代10位陶艺家,从后起之秀到年逾古稀的陶艺专家,深入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工坊,聆听他们的经历,引导读者去体会那真正的匠人精神。人们常说的木匠、铁匠、金匠都可以统称为匠人,选择做匠人就意味着选择了过一种清贫的生活。记得焦波在《俺爹俺娘》摄影集(中信出版社)中曾有一章叫“拉大锯”,一句“学木匠要先拉三年大锯”,试想简简单单的动作却要重复上万次,就能看出匠人生活的枯燥,也能悟到匠人们的专注与执着。尘世浮华匆匆,年轻人太容易陷入追名逐利的浪潮,外因的诱惑与内因的驱使很容易将我们的双脚束缚,当前路迷茫的时候不妨反思一下,到底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富足?细观这些制陶人的人生,不难发现,他们都是在平凡生活中追求极致的人。他们除了精通陶艺、雕塑、美学等陶艺要素外,皆会饮茶、习茶,他们对生活的态度都有禅意般的谦逊与从容。正如著名陶艺专家安藤雅信,也曾有过一段低谷期,他停下过快的脚步,反思自己,最终从注重观赏性和艺术价值的陶艺市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艺术源于生活,更要服务于生活。所谓器用之美,器物就要在使用中升华价值。“用一颗纯粹且包容的心,去接纳生活中的一事、一物、一人”,在制陶时给作品注入人文关怀,正所谓匠心独运,看起来的随意和生涩之处大都有着作者独有的心思,或许观赏时注意不到,一旦使用时就会发现其中巧妙。所谓匠人精神,不是做许多轰轰烈烈的事,而是专注一件事,并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修炼到极致。匠人精神的另一个精髓就是传承中有创新。生活中我们需要复制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也需要灵活变通。正如日本陶器都是各方圣土烧制而成,但不适合冲泡中国茶,因为陶器本身的吸附性会让中国茶的香气馥郁打折扣,而经过试验创新,在陶器内壁上涂较厚的釉料就可以增强陶器的防渗透性。坚持用一双手去让作品传递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虽然此种做法在机械化的今天显得无足轻重,但匠人们的精神是值得我们留住的,也期待有更好的措施让那些精湛的技艺流传下去。

精彩短评 (总计30条)

  •     人生需要匠人精神,不管你做什么。这是真理!
  •     整本书并没有看出在讲匠人,唠唠叨叨烦死了
  •     人生需要匠人精神。一直想学木工活儿,觉得是一本艺术。而且特别需要耐心和细心。
  •     朴素却美丽
  •     谷井直人(锈迹与星光:大象无形之陶)
  •     中间有好几段我都在其他书上看到过,然后段落重复。。什么情况。。稍微翻了下。。就算了吧
  •     《人生需要匠人精神》是作者走进日本当代10位陶艺家的陶艺工坊,聆听他们的创作历程,以及为了陶艺,放弃优越舒适的生活环境,隐居在山村、过着宁静、清心寡欲的生活。该书记录了匠人们的制陶之路的艰难,即从选土、炼土,到拉坯、塑形,再到上釉、烧制,系统化、专业化的陶艺教程开始,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制陶工作。在这个物质过剩与信息发达的世界,太多人过于浮躁,然而在制陶这条路,制陶人则是靠手艺,千锤百炼才能成。
  •     陶艺家用心,写书不用心,十位如一。
  •     当下人们最缺少的就是匠人精神,个人在大环境下想实现匠人精神真的很难,你将一件事做到极致,谁有时间等你呢?这本书就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值得参考。
  •     他们把自己放低,“因为怀有谦卑之心,所以方能拂去浮华,静心、沉心做事。”放弃捷径、放弃浮夸,跟着内心的声音,去做好每一件应该做的事,这正是我从这本书中读到最让我感动的部分。也正是他们这种朴素的匠人精神,才让陶艺家们的作品出现了流水线所不可能产生的真诚力量。
  •     挺安静 挺不错的 喜欢里面人与物的关系
  •     一人一篇文章,内容有些许重复。没有太多对陶器的铺垫,像我这样的小白很多地方看的不是特别通透。主要是以讲故事为主,看看还是可以的。
  •     感觉是一本能让人心沉下来的书,推荐
  •     看完之后就很想去日本了
  •     其实我也是个制陶人。
  •     想起聖經的箴言:humility comes before honor.
  •     禅意。
  •     都是喜欢的陶艺家,收藏了好多作品了
  •     匠人精神多一点,浮躁气息少一点
  •     拿来消磨时间都觉得有点浪费时间的那种书。作为一个排版外行,感觉图文的搭配很打扰阅读(不是“没有帮助”,是“打扰”)。
  •     中信像工廠作坊一樣一本本地出這種所謂恪守清淡的匠人精神,可屢次拿這當噱頭搞出來一堆精緻的垃圾就是庸商行經了,至少字裡行間可沒感受到一點對文字的匠心
  •     看看
  •     写的挺文艺的,描绘了日本的制陶匠人的生活方式和内心理想。翻过了
  •     我所理解的匠人就是以一种谦逊的态度,全身心的、认真的去做好你所做的事情
  •     最近正在学习陶艺,在朋友圈看到这本书,不远千里从淘宝上买了寄来新加坡,放在桌上的时候,同事随手拿起来翻了翻,跟我说:读这种书,会觉得自己太浮躁了。还未读完,希望自己能慢慢读完,品味其中的感觉。
  •     仔细打磨,反复锤炼,制陶如此,生活亦然。
  •     人生来就是为了活着,活得更好一点。
  •     文字很美。深度够力。就是十篇一齐看下来会有审美疲劳之感。
  •     可以说被封面吸引了么……不过现在的社会,确实需要匠人那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     当时考试用到过好几次,素材很丰富。从内容上看,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独到而又坚定的性格,从此喜欢上了陶艺~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