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中的帝制》书评

出版日期:2014-5-1
ISBN:9787515404086
作者:张鸣
页数:336页

没价值的书

本书核心观点就是张勋的复辟在当时还是有一定的群众or民意基础的,除此之外无论论证还是描述均无更多的出彩内容。最让人不齿的事,书中内容前后不断重复,完全没有成书成系统的编辑。郑重建议:本书看个自序就足够了。

肚子里装了几千本书才会有的从容气度

追张鸣先生的书,已经好几本了,最先是理想国出的《辛亥:摇晃的中国》和《北洋裂变》,再到《重说中国近代史》,后来陆续读了他的几本历史随笔,直到这本《共和中的帝制》。这本书与《辛亥》风格相近:主题突出,都是围绕一个相对集中的历史事件展开的专题性写作,文笔随意洒脱,兼具学术性。我偏爱张鸣先生写史的语言风格,简洁利落,娓娓道来,看似通俗、随意,其实极具文采,我窃以为这就是传说中的大家风范。张鸣先生在序言里交代了写作这本书的缘起,是有人出高价请他写关于张勋的剧本,看在稿费的面子上,他才动笔的。张鸣先生实在是坦诚之人,文人写字赚钱,天经地义,没有一丝不好意思启齿的理由。书写历史貌似轻松,其实未必,去伪存真是一件吃力的事情,不仅要有埋首故纸堆的耐心,还得有一双明辨是非曲直的眼睛和敢于质疑的勇气。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太轻易地就相信了“公论”,而不愿意深入到历史的现场,寻找蛛丝马迹的细节。张鸣先生在序言里就举了一个例子:大家都说张勋复辟失败是因为“民主共和深入人心”,这样的话一直说到了今天,其实屁都不是,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就能把小皇帝从金銮殿里赶出来?历史内容的浩瀚和复杂,给书写者带来了巨大挑战。爬梳故纸,不免陷入琐碎臃肿的细节叙述中,张鸣先生却举重若轻,拎得起放得下,从浩如烟海的材料中拎起自己需要的东西,抖掉繁枝芜节的假材料、不相干材料,弄成了这本书,干净、轻。这境界是不容易达到的,肚子里不装个千把本书,休想。

民国的历史

除了上学的时候,很少看有关历史方面的书。印象中的历史,就像初中高中的黑白历史书,将历史按照发展的时间顺序,一件一件的陈列,机械又呆板。对民国时期的历史,了解的也就只是几个熟悉的名字,他们在历史中的职位、生平,完全不知晓。那是一段模糊的存在。《共和中的帝制》这本书,很意外的,我居然很通畅的从头读到尾,没有感觉枯燥、无聊。感谢张鸣教授用有趣的手法,把张勋复辟前后的那段民国历史,向我们一一讲述,通俗易懂。我读这本书还有一个收获就是,对黎元洪、段祺瑞、冯国璋等等一些陌生却又熟悉的名字,通过这本书了解他们在历史中的故事,不再是学生时代死记硬背的名字。第一次看历史书,就只能把自己的感受很直观苍白的写出来,但这样却也是最真的吧。读第一遍,简单的了解那时的历史事件,至于“张鸣老师在行文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在制度不健全的条件下,推进社会的进步?执政者在面对不完善的游戏规则时,尽力弥补制度的漏洞还是采取厚黑的手段,哪一种更能实现其执政理念?”,容我再读几遍,去慢慢寻找体会。

梦虽破,忠义仍在 如有贤长,堪比黄忠。

为了不把感受写得太过枯燥无聊,对于这本严肃的书,我恐怕要用点不严肃的态度来谈吐一番。关于这本书,坦白来说张教授写得没有以前有趣,不像《重说中国近代史》、《中国心绞痛》等等言为火论为药的犀利奔放,写得有些规矩,书写角度和含金量本毫无关系,只是如此一来,恐怕让现代这些懒人要稍稍有些心头不快。再次一些的,像习惯了易中天、袁腾飞、于丹一溜儿的“知识型懒汉”,估计几十页都看不下去。也难为了张教授,他自己在序言中也谈到,张勋复辟,拢共就那么几天的事儿,写剧本、写书,实在是有点拿芝麻做面儿烙大饼。    倒也无可厚非,总比连评书都懒得听要强一些。要是能把这书读了下去,想必是大有收获的。  于是,来正经说说书吧。    总有一些人,你说不清他们是恐怖分子还是忠义贤士。就像《鹿鼎记》里吵吵着“反清复明”的陈近南,有人拿他当英雄,有人拿他当反贼。溥仪蹦跶来蹦跶去,可以看出心有不甘,他比起刘备那废柴儿子倒是稍强一些,无奈强的那一点,在当时年代实在是杯水车薪。如果说复辟,却不知要历史上哪位伟人来搅合才能成功,凯撒大帝?秦始皇?成吉思汗?这种问题不好说,留给那些写穿越小说的朋友们去发挥吧。    张勋是近代史上最后一批保皇人,作为此类选手,他在历史上恐怕还是可以排得上个名次。虽赛不上诸葛,比不了东方朔,但比起萧何、鲁肃之辈,恐怕还是绰绰有余的。然而,孙中山给出的“清室逊位,本因时势。张勋强求复辟,亦属愚忠,叛国之罪当诛,恋主之情自可悯。文对于真复辟者,虽以为敌,未尝不敬之也”的评价,经常被人忽略,是外界对英雄的难得肯定。    书籍封面文案称得上简介《共和中的帝制》——民国六年,中国社会面临的两难选择,我们在制度不健全的环境下,兼顾规则与目标。这样题目的背后,似乎在暗示着一种正义、公平还有希望,其实呢?我相信除了当下一些肥头大耳的公务员,普通老百姓都会呵呵一笑。    “民国六年,选择两难,制度不全……”这话是什么意思呢?难道在说现在已经制度完善了吗?所谓的两难选择已经选择对了吗?    显然没有。其实社会发展速度的关键,制度只是很小的一方面。有些道理很容易理解,如果真正的共产主义存在,那制度完全可以慢慢完善,真的,一点都不着急。阻挡发展,或者说是阻挡中国前进的阴影到底是什么呢?呵呵,其实无外乎俩字:贪污。    一党专政,监督机构再是该党下级,群众上访成功率低至2%,再加上永远解决不了裙带关系和贪污腐败,为了圈钱,都恨不得拿铁丝代替钢筋去盖大楼了。就这样,社会还想发展?    而且,还容不得人说话呢,就比如我这篇评论,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被删了。说我是反动分子,有毛病不让人说,真真儿是皇帝的新衣。可怜了新浪微博的大V,大家心里都明白怎么回事,但是永远不会有人去给他们正名。    我们看历史到底看什么?只是看看那些跟我们毫不相干的好人怎么得的好报,坏人怎么得的坏报吗?若真是这样,也倒是心情豁然。可往往事实是要被扭曲的,一方面是为了洗脑,(就比如小日本子的教科书,你懂的。)另一方面,一些有了结局的事情,也确实容易误导后来人。    咱就说张勋复辟,失败了,不少人一想起来嘴角一撇,“螳臂当车,神经病。”    可是,他要是成功了呢?    那搞不好就要像孙中山一样,能落个“国父”之名,也不无可能。    历史一定要看,但是要变着角度看,结合着今天看,结合着明天看。东方朔号称后知五百年,是以前知五百年为依据,其实,还不仅仅如此,他脑中的历史,更多的是故事,是违反常规的正义和批判。    合上书,我无奈的感受到,能够成就中国的,不是共和也不是帝制,而是执政人能够真正践行他们天天喊的口号——公正、公平、公开。    制度的完善,说白了,无非就是细化上述那6个字。      PS:你可以请我喝茶,但是别特么删我帖子。              

断层期的后遗症

首先,要向这本书的编辑郑重道歉,大约五月份的时候就已经把书给我寄过来了,可是我......我先是出去旅游,然后又搬家,然后又换工作,各种动荡之际,看书写书评这事就给忘了。尽管编辑中间提醒过我好多次,可是那时候我真的是心浮气躁啊,望着这么一本厚重的书就头疼发憷。上个周末,终于闲散下来,于是拿起这本书,刚翻了几页就发现这本书其实挺有趣。一个读者读到的一个作者的第一本书实在太重要了。如果当时当地正好符合了你的胃口,那么就会对这个作者产生浓厚的兴趣,想把他其他的作品一并看过。反之亦然。张鸣老师的书这是第一次看,看他的书就像在听他说相声里的段子一样,有故事有情节,又有点八卦。这种八卦一开始让你产生“嘿,你可真能编”的想法,可是那有板有眼的典故出处、参考原文资料则让你发现,原来还真是这么回事。由于做过媒体的缘故,职业的新闻训练让我们每一次写文章时必须言之有据,也就是说,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有出处,写的每一个字都要有源头。从这个角度来说,张鸣老师的书的确很对我的胃口。原本以为是一本难啃的历史书,没想到一个周末时间沉浸其中,像读一本演义小说一样读完了,还有点意犹未尽。这本书讲的是张勋复辟,这个事件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基本是一个一笔带过的事件,张勋也是因为这档子事在历史上就被定了性。可是历史永远是复杂多面的,因为一个简单的定性就把一个人的一生概括了,那真是对历史的大不敬。简单说两点这本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吧。一个是,以往历史课本中总是说两次帝制复辟的失败说明了共和的深入人心。而作者却恰恰指出了相反的观点,清王朝结束几年之内连续发生了两次帝制复辟,正说明了人们对于共和没有足够的信心。在张勋复辟短短十天左右时间,老百姓们竟然都挂起了龙旗。自从清王朝灭亡后,皇帝没有了,老百姓一时不习惯没有皇帝的日子,更为重要的是,当皇帝被打倒后,共和政体并没有带来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军人干政、社会混乱、军阀割据......这种让老百姓没有安全感的一种社会现状,自然会激发出老百姓对于过去有皇帝时代的怀念。推翻一种旧制度时,如果没有新制度带来各种利好,就算你再怎么抨击旧制度,老百姓照样不买账。第二个,作者文中不止一次提到遗老,就是以前是清王朝的臣子,清王朝灭亡后一直怀念过去,不肯接受共和的那帮人。这些人在张勋复辟这件事情过程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作者在文中说到,“遗老们是一群读书种子,他们对于传统文化过于钟情,也对于近代传统的衰亡过于敏感。清亡之后,很多人没有出仕,也没有归隐山林,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使得他们无山林可隐,只能大隐隐于市——现代化的大都市,首选是上海,其次则天津,德占的青岛和日据的大连都是他们比较喜欢待的地方。在这些西化的大都市你,传统的衰落和人心的变化以及风习欧化特么明显。因此,特么对于更改国体导致的纲常伦理的温暖,比所有人都有着更敏感的感受。这样的敏感和担忧几乎构成了他们进入民国精神生活的最主要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拥护张勋复辟,目的其实是挽救文化。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不在乎种族差异,刻意要把一个满人皇帝再一次抬出来,不担心人家讥笑他们甘愿做满人的奴隶。”“他们视为生命的文化,遭遇灭顶之灾时,他们参与复辟无非是想要争取挽回文化堕落的颓势而已”......读到这样的分析,我突然记起之前在mooc上曾经听到过吕世浩老师讲的《史记》,吕老师也在说,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经历过三次重大的断层期,前两次都是在三四千年以前,最后一次就发生在清王朝灭亡一直到今天。在断层期,社会的价值观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生活在其中的老百姓往往是没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可以信仰的。人们普遍比较迷茫比较茫然,价值观处于巨大的紊乱状态。这样的情形其实从民国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这样一个断层期带来的后遗症正是遗老们所担心的。民国时代流行西学东渐,流行废除旧学提倡新学......历史发展到今天,从效果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山河日下、衰退与没落难道跟这个断层期没有一点关系吗?尽管我们以前的历史课本不止一次在说新文化运动带来的清新之风,可是旧文化完全被抛弃,有点釜底抽薪之意,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系统被生生破坏,其负面影响远远超过当时那一个时代。历史发展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他并不会等你完全做好准备后再让你做选择。看过去历史,尤其是失败的历史,总会让人领悟更多。张勋虽然背这个“逆时代潮流”的恶名有点委屈,但是如果后人们能从中领悟更多,更清醒些,或许张旭这段失败的故事才更有价值吧。

民主与专制这锅夹生饭的煮法

民主与专制这锅夹生饭的煮法马庆云/文张鸣老师有一本新书,叫《共和中的帝制》。这本书的封面上有两句话,非常值得注意。第一句,“民国六年,中国社会的两难选择”。第二句,“我们如何在制度不健全的环境下,兼顾规则与目标”。这两句话完成了该书的追古抚今,本书的主要内容,也正在于对民国六年各种形势与力量的评述和拆解,主要意指,也正在于讨论在制度并不健全的环境下,如何走出相对合理的路线图谱来。说直白一点,便是,如何煮民主与专制互相夹生的这锅稀饭。在该书的前序里边,张鸣提到该书创作的缘起,是某位影视圈的大佬举着重金过来找他做民国的电视剧,这笔钱,比老张头写学术书籍出版售卖要赚钱的多。现在有头有脸的历史戏,每集的编剧费用至少要在五万以上,一部六十集的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至少可以为张鸣先生入账三百万人民币。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历史剧中,民国段落的电视剧,尤其是涉及历史问题的,依旧不会畅通无阻。张黎导演的《走向共和》的遭遇,便是明证。这也便注定,张鸣吃不了民国历史剧编剧这碗“夹生饭”。但是,《共和中的帝制》这本书,却或多或少的有着编剧的成分在里边。我这句话的意思,并非是说张鸣先生在该书中胡编乱造,而是强调,这本书,相对于一般的民国历史读物,更注重了因果厉害问题的梳理,注意了各种力量的交错抗衡,不再让历史成为一笔糊涂账,一笔只讲结果、不讲过程的糊涂账。在这本书中,某些章节确实如历史演绎小说一般精彩,张鸣很少讲最终的结果和历史结论,而是注重对整个过程的重演。这其实是负责任的历史戏编剧的手法:观众希望看到的,永远不是张勋复辟的结论,而是他为何复辟、如何复辟,他复辟前后,国内各方的政治力量对比如何,国际的错乱形式如何。中国古语里边经常强调,观史可以明当下。包括《资治通鉴》在内的很多官方史书,其实都旨在为以后的施政服务。但是,中国历来的官方史书,都有一个通病:只注重最终结果的论述,而缺少对造成结果的整个过程的详细分析。在回答为什么会这样的时候,我读的很多史书都只会用一个答案搪塞我:仁政不施罢了。这种搪塞的历史记录方式,很难达到观史以明当下的目的,只能让读书人学会更多的圆滑——大伙也学会了口口声声地聊着仁义礼智信,背地里边该捅刀子的捅刀子,该无影脚的无影脚。在这种学术背景下,张鸣在著作中说,民国历史至今还是一笔糊涂账,此言不虚。编剧创作剧本,最不能做糊涂账,任何的事件结果都不能无缘无故,人物的任何行动,都需要具备强有力的人物行为动机。历史剧的人物动机,当然要从还原历史史料入手。比如张勋复辟的“事件结果”,就不能是搞个张勋带着人到北京城放两枪的画面出来便可以搪塞观众与读者的,它必须要面对各种力量的交织,且要展现这些力量,并分析力量的大小,与相互均衡中和的程度问题。借此,我倒是认为,张鸣先生能有《共和中的帝制》这本书的问世,应该感谢那位举着重金让其写民国戏的影视圈大佬。该书带着浓重的编剧思维,也正是这种思维的前期介入,才能让书中的历史形成各种合情合理的人物动机,任何的历史结论,也才能不再无缘无故。张鸣先生是以半个编剧与半个学者的身份在写这本书,《共和中的帝制》的很大特点,也正是兼具学者气质与编剧的叙事能力气质。在这本书中,个人认为,有三处值得重点注意一下。第一处,是府院之争问题。第二处,是对德宣战问题。第三处,段祺瑞讨逆之战。这三处,写的也尤为精彩,甚至某些地方,也是被第一次重点提出。关于府院之争,成文的历史教科书大多言之不详。总统府与国务院之间的权利分割,是民国初年的基本民主面貌。然而,在经历了过多专制时期之后,中国又怎会顺利过渡到民主政治上去呢。因此,张鸣不厌其烦地讲述黎元洪的总统府与段祺瑞的国务院之间展开的各色争斗——在民主共和皮囊之下的,是专制与权利斗争的腥臭腐肉。张鸣将民国初年的这种现象称为,半总统制的制度陷阱。尤为精彩的,是张鸣好像并不信奉人民塑造历史的哲学观念。在府院之争中,他不厌其烦地向读者讲述黎元洪其人其事,段祺瑞其人其事。这两种性格的碰撞,造成以后“故事”的人物行为动机,为接下来的“剧本”提供了有价值的可能。我们分明可以看到,府院之争,并非人民决定历史,而是两个人及其两个人为代表的两股力量的斗争,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举动,都可能直接影响过往的历史了。个人能力,超越作为整体概念存在的人民决定论,这是张鸣学术的特征,也是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的基本叙事逻辑。在这种重视个人及其领袖人物周边事件的叙事方略下,更好地还原了当时的斗争态势。我们因为这些个人,才能知道府院之争的所以然,才不再糊涂于这段历史。当然,张鸣不厌其烦地讲述这段历史,当下看来,或恐正是对“我们如何在制度不健全的环境下,兼顾规则与目标”的人文观照。在这个半总统制的制度陷阱的不健全环境下,无论是段祺瑞还是黎元洪,他们都懂得遵循游戏规则,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换言之,他们的任何活动,都还是在民主活动的范畴之内,至少于当时的司法而言,无可厚非。如果说府院之争,还只是黎元洪与段祺瑞在半总统制制度陷阱面前的互相挣扎角力的话,那对德宣战一章,则是让更多的力量与面孔卷入这场争斗。一战开始,北洋政府是否对德宣战,摆在总统府和国务院之间。两者本有制度上的先天矛盾,又有黎段二人的个人恩怨,是否宣战,自然左右互反。更多力量的加入,自然有北洋其它各派的军阀力量,当然,也少不得当年的文化大旗梁启超、康有为等等,甚至于很多遗老遗少也不失时机地出来走动。这场戏便热闹起来。张鸣当然不满足于只讲国内力量,他志在俯瞰国际全局。对德宣战前的国际形势如何呢?《共和中的帝制》也娓娓道来,日本方面如何间谍般行走,德国方面如何大打感情牌,美国方面如何一边不希望日本轻举妄动一边又如何在远东无能为力……错综复杂的多线条叙事,构成了这段历史的角逐力量。起承转合四个环节中,自然起于府院之争,承接于是否对德宣战,接下来,则需要出现转折了。多方局势并不明朗之下,自然会出现历史的莽夫出来做风卷残云之前的最后一次推动。张勋无疑正是这个人。《共和中的帝制》中,对张勋其人的描述,也十分有趣。此君得好口碑,大约是对文人的出手阔绰。每读此些段落,我恨不得将文章裁剪下来,邮寄认识的权贵朋友。接下来则进入该书最值得注意的第三处了,段祺瑞的讨逆之战。以往历史,每提打仗,多是为信仰、民族等等而战。乃至于国民党人的各色北伐,也多打上捍卫民主共和与孙中山先生遗愿的旗号。张鸣研究民国六年的张勋复辟,则研究出有趣的东西来。大伙才不是为这些玩意打架呢?!段祺瑞在马厂举兵讨逆复辟的张勋之前,竟然是到处借钱买军队买枪支弹药。等到两边真在北京城开打了,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自家兄弟,没几个傻帽真开枪的,大多向天鸣放空枪,做做气势罢了。而段祺瑞能赢得胜利,也是敢花钱,一个现大洋一个现大洋地把张勋复辟的军队买过来,最后直接买到辫子将军张勋只剩下一点自卫队。这种历史的叙述方法,分明是袁腾飞样式的。有时候,我在思考,是教科书上高大全的历史规律论更能还原历史真相呢,还是张鸣《共和中的帝制》这样的近似历史演绎小说的书籍更能接近历史真相?我没有结论。但是,我在这本书里边,可以看到民主与专制这锅夹生饭的民国六年的煮法了。在那一年,这锅饭没煮熟。如果我们连看到那一年的机会都没有的话,那以后,也不可能有煮熟这锅夹生饭的机会。

触摸那段历史

能把历史写的好玩好看,很多人都做到过。但引用当时的报刊书籍等一手资料,还能把内容写到不枯燥有干货,这就不是一般人的水平了。这本书做到了。为了这一点,也要向作者致敬道谢。文中有些片段在前后不同场合多次重复,这一点是缺憾。从内容来说,每本历史书讲民国都避不开张勋复辟,但每本书几乎都没有展开讲这种负面事件,看起来好像很不重要的样子,但实际上,从这种时代变革过程中的事件,更能反应那个时代的社会,那个时代的政治,那个时代人们的观念。尤其是这种牵涉到方方面面人物、小集体利益的历史事件,在民国初年那个乱世,任何一方利益集团都不肯默默无闻袖手旁观,从他们的表现和行动,才能近乎真实的摸到那个年代。比如,遗老们念念不忘的是什么,各军头争的又是什么,不同派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这本书可以比较真实的摸到细节。看这本书之前,我先看了一遍《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那是一本详细描述了清末朝廷如何觉醒要走立宪的道路,又是如何与地方势力博弈、与国际列强博弈,寻找满足清廷利益的政治道路的一本书。但书的结尾,停止在了辛亥革命民国初成之时。后面发生了什么?那就来接着看这本吧。这两本书相互结合着看,可以比较清楚的理解为什么清末民初没有走上类似英国的君主立宪,为什么也没有走向类似美国的联邦共和。时也,运也,人也。我总是在想,如果当初真的换了一种玩法,彻彻底底君主立宪了,会不会中国的国运就是另一种走向了呢?似乎历史给了中国一次次机会,可惜最终又都擦肩而过了。

历史书谈大势与思想,大活人看利害和心情

《共和中的帝制》是本好玩的书,好玩在其八卦。虽未八卦到如唐德刚那般,张嘴就是“顾维钧当年如何跟我说,胡适当年如何跟我说”,有第一手史料的地步,但还是有些根根稍稍,细枝末节。比如,张勋这老头儿究竟是胖是瘦,黎元洪的面相到底如何,段祺瑞听说张勋复辟后说了些啥,康有为和梁启超师徒在这件事上是怎么意见不统一的,如是种种。正儿八经的教科书,一向容易有个倾向:依事而判定人,再逆推回去说事。所以教科书里的张勋、段祺瑞、杨度、徐世昌包括袁世凯们,都被压平剪裁,成了历史人物,有行而少言,不太像活人。他们做什么事的动机,历史书总结得很好,但细想会发现,有点循环论证。比如,张勋为什么复辟?他是个守旧派;为什么他是守旧派?他复辟了……同理,袁世凯为什么要复辟?因为他要当皇帝;为什么他要当皇帝?啊他一向有野心。有些甚至可以追根溯源挖老底,说从他当年出卖谭嗣同就看得出来……正儿八经的教科书还有个问题,就是写一个反派人物,往往写得十恶不赦。如果恰好有对立面的史书,就还能为他说几句好话,让我们见识一个不同的形象,比如南北朝许多名人,在《南史》和《北史》里,形象大不相同,就需要仔细考据了。而如张勋这样,被认为逆潮流而动,在各个版本的史书,包括溥仪的口述史里,都不大光彩的人物,就比较容易被落井下石,砸死不让翻身。如此这般,历史人物很容易被脸谱化:易于理解,便于记忆,但不太像活人。同样是张勋复辟,鲁迅先生著名的《风波》里,就写得鲜龙活跳。九斤老太觉得一年不如一年,七斤先生因为自己没了辫子,生怕被追究,胆战心惊,尤其担心赵七爷,因为不小心骂过他“贱胎”……这些升斗小民的恩怨,虽然滑稽,但很真实。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得有爱恨情仇,得有缘由。而这通常是历史书上不记载的。所以这本书就说出来了:为什么黎元洪和段祺瑞不合呢?中间插着些什么历史书上不记但其实大大有名的人呢?敢情黎元洪原来老被段祺瑞部下几位军师爷当印把子啊?原来被黎元洪推出来当总理候选的李经羲是李鸿章的侄子,难怪呢;敢情连遗老们内部也不是齐心协力,也不纯为规复满清,还有担心中国变成五代十国乱象的呢;陈衡恪和梅兰芳诸位先生,原来也跟张勋有交情……最妙的在于两点。其一,这本书未必准确,但至少站在了当时各方势力的角度,用足够细的挖掘,陈述利害来看问题。现在回头看,自然觉得遗老们头脑冬烘,愚不可及,怎么还会复辟;但当时的人们没有时光机,开不了上帝视角;站在张勋的角度,看那些细节言论,看他的志向自道,竟似乎也不无道理;回看遗老们的志向,也不乏有若干位,姑且不论手段,至少其动机,真的存济世救民之心者,于是连带王国维先生们的心思,也多少让人理解了;余者冯国璋、段祺瑞、冯玉祥、袁世凯、黎元洪等诸人,所作所为颇有不可恕,但站其角度细想,却也能是人之常情了——都是凡夫俗子,谁都摆脱不了时代万部上天啊。许多如今天经地义的话,当时并不显得理所当然。中国的大势并不总活在最尖端知识分子的头脑或笔下,还存在于广袤的农村、市井和衙署。每个人都只能看见当时的一片天,大贤人看得出数年远近,而未来则是一片迷雾。于是他们选择趋利避害,实在也无可厚非。其二,这本书描述了一点东西,规模不大,但够了:政治这玩意,不是一方举个大旗喊个口号,另一方气势一馁便兵败如山倒。政治到底,是人脉,是利害,是权衡,是各大派系和其下无数小派系犬牙交错的撕咬。张勋以六旬开外的年纪,闯荡战场的资历,诸多遗老为军师,被唤入京调停,一路盘算,终于到了北京,自觉顺天应人,趁着一批人帮衬,闹了复辟,但不到两星期,冰消瓦解,从者如鸟兽散,他自己也无法理解到底出了什么事儿——这就是政治的琐碎和微妙之处。人心隔肚皮,有什么法子?也好在这整段故事,终究不是大事。在历史上,张勋复辟,无非是民国插曲,喜剧一场而已。只是由小见大,各方势力登场盘旋一遍,利害攸关。由这本书的趋势计算起,往前望辛亥,往后望军阀混战,只觉都顺理成章——历史会简单的记述说,这是各方势力惟利是图、扩张地盘的争夺,但细节却盘根错节,可能就细碎到一爪一牙;历史人物,其实也没有那样宏伟而空洞的动机,而只是顺应当时的细节而动弹,事后看来,成王败寇,败的尤其是历史本身的牺牲品,会被多年后洞悉过去未来的我们觉得很呆——那倒不是他们真呆,只是大多数他们所面临的利害和这些利害对他们的动机,都被大历史潮流抹平了,而已。

皇帝的魅影

从秦始皇算起,中国至少有两千多年的皇帝历史。以至于有人说,中国的历史就是皇帝的家史。皇帝不仅汉人可以当,异族也可以当。皇帝历史的悠久,留下两个遗产:一是总有少数人想当皇帝,二是总有多数人想有个皇帝,特别是明君。在这种精英与大众共同的合力下,中国现代史并没有从根本上走出皇帝时代。处于皇帝时代刚刚结束的民国,对民主的选择已成定居。但民主至少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没有皇帝的共和,二是保留皇帝的君主立宪。如果出于后者,那么帝制并不是对皇帝传统的复辟,而是对民主的矫正。中国历史之所以延续至今,生命如此顽强,与皇帝制度有密切的关系。中国的皇帝制度其实算得上是一种原始的三权分立:民众怕官、官怕皇帝、皇帝怕民众(造反)。毫无疑问,最不喜欢皇帝的无疑是官僚集团。如果袁世凯和张勋算是民国的两次君主立宪运动,那么他们无疑遭到了所有官僚和军阀的集体反对。张鸣在书中,将张勋和袁世凯的“洪宪”相提并论,确实二者都因此长期成为官方历史的箭靶。但从后来的历史来看,没有皇帝并不代表就有了民主,正如有皇帝就不一定没有民主。中国的共和并没有建立起民主,而是成就了一个没有皇帝的官僚极权帝国,这甚至比皇帝时代更加黑暗,官民之间被割裂为水火不容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暴力成为唯一的对话和语言。每一个官吏都是一个为所欲为的小皇帝。晚清历史和民国历史之所以在当下越来越热,正是映射了人们普遍的焦虑,大家都想让自己的目光重新回到原点,看看当初这一切是如何发生?是不是有更好的路可以走?看历史,给人唯一的启发是,我们并不比前人更聪明,做得更好,历史也不全是向前走。

每个人都应该开始把政治历史读好

最近美剧《纸牌屋》很火,豆瓣打分高达9.1分,被网友封为五星级的政治阴谋剧!一时间,同事、网络都在热捧这部新剧,对它的赞誉也如雷贯耳,挡都挡不住。如此盛名,焉有不看的道理。于是,我也凑热闹看了3集。是挺好看的,霎时间,觉得一个偶像正在冉冉升起。但是追剧的热心,被《共和中的帝制》一书彻底撕碎了。读到快一半,已经被这本政治历史书爱不释手。心中暗叹:《纸牌屋》里面的政治阴谋真是弱爆了。《共和中的帝制》在我看来,仿佛是张勋的传记。1923年9月12日张勋在天津公馆病逝,一些复辟派人物及其亲友敌仇,皆纷纷写悼诗、挽联致哀,灵柩经过几番周折运回老家江西奉新安葬,无数赣百姓自发相送,无数名人高位者也纷纷写挽联,成为当年在江西地方上最为轰动的大事之一。张勋这样一个民主革命的罪人,最后竟得善终,还为人为其称颂,这样的怪事?其后面有什么深度背景呢? 张鸣老师拨开历史的尘埃,搜寻当时的史料,拼出了张勋的为人臣,为长官的模样。身处乱世的他,如何依靠憨直获得信任,委以重任?如何生财的有道,赚下富可敌国的财富?如何又靠着《四书》和《资治通鉴》,做了一个堂堂正正的大人物,从一个农民走上封疆大吏?仗义疏才大气,令他宛然成为民心所向,包括梁启超在内的文人政治家都愿意攀交他。这些都是如何做到的,会心的读者自去阅读领会吧。《共和中的帝制》又是一本历史通俗读物,详解了1917年中国时局,历史不是个人的历史,但是历史又是大人物创造的,不仅仅是一个大人物,是多个可以左右政治军事的人物推动的。通常我们读到的历史,是盖棺论定的历史,一句话,一件事就过去了,比如张勋复辟:复辟丑剧仅仅上演了12天,就在万人唾骂声中收场了。果然这么简单吗,错综复杂的政局中,段祺瑞、黎元洪他们都干什么去了?历朝历代,文人以言论参政,军人以武力干政,1917年的12天复辟中政局的变幻,反正是个值得再读的历史人物。一直以为政治历史与人们的关系很淡,今儿细读一部政治历史书,大发感叹:政治实在是太近了呀。这部政治历史书,从人物性格和处事待人,到国事家政,都给人深刻的启示。我们不一定会遇到这样的政局,不一定是个大人物,我们从这本书中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看到他们对事件的看法,接人待物的做法,五千年的文化带给每个人相同或相似的印迹,知道了这个社会的政史渊源,规避掉不利的因素,在当下的制度和政治中,让自己过得踏实而且智慧。每个人都应该开始把政治历史读好。

复辟这事儿,他是干砸了

孙大炮辛辛苦苦的闹革命,可算结束了帝制,把满人皇帝顺顺当当儿的请出了中国历史。紧接着,就被袁大头撬了功劳,“篡夺革命果实”,外加“复辟当皇帝”,从此,这两个标签镇妖符样的将袁世凯牢牢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我们也似乎由此才有点理解了“复辟”二字,恍恍惚惚的明白,到了民国,复辟就是倒着走,就是开历史的倒车,就是逆历史潮流而上,就是走向毁灭的必然。与复辟二字相连的,除了袁世凯,我们还曾听过有个军头儿叫张勋,搞了一次“张勋复辟”,自然,这种眼睛朝后看的人,也是被灭了,一败涂地,东山再也没起。灭张勋的,就是段祺瑞,鲁迅笔下那个朝学生开枪的大坏蛋。很简单的一段历史,又有什么好讲,亏得张鸣能写出一本书来。当有人跟我推荐这本书,并告诉我它就是写了这么一个主题时,我觉得实在太乏味了,这种过于精细的历史局部,可不是我这种门外汉感兴趣并且能理解的。但既然一书在手,翻翻也无妨,大不了不喜欢就束之高阁喽。可翻了翻前言,又随便看了看中间几页,就真手不释卷了。某大神曾经说过一句惊天动地的话: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确,不仅这位大神斗了一辈子,中国历史,从古至今,上下五千年,风风雨雨,就是这么明枪暗箭、尔虞我诈、你争我夺、你死我活的,斗过来的。民国,也是斗过来的。民国那会儿,乱,乱世的乱,天下大乱的乱,但袁世凯一掌权,权力、威望一时无两,彼时无人能出其右也,倒也算是群龙有首。可是他到底还是死了,做了八十三天皇帝,被前辈们勾了魂儿去。副总统黎元洪顺理成章的接替了总统位,段祺瑞当了总理。可是这俩人玩儿不到一块儿去,就闹起了府院之争。府,总统府;院,国务院。总统和总理,面不和,心更不和,黎元洪位高权不重,没有军权,说话就没有分量,没有底气。而军权,都在各省督军手里手拿把攥呢。段祺瑞,曾经是北洋军校的校长,所以可以说,全国的军人们,上上下下,都得叫他一声老师。虽然老段要求各省向中央交税的时候,这帮督军全都推三阻四哭穷告急,但好歹,仍是尊他段祺瑞为老大,虽然段祺瑞比不上袁世凯的威望,但到底也是面子上的山大王。而黎元洪呢,虽然没有军权,但到底是个总统,周围又总有人捧着,有时说个话下个令的,底下人也都遵从,给着面子,老黎难免就飘飘然了。最后,真因为一件大事,跟段祺瑞闹翻了。什么大事呢?当时正好是一战,英美日都撺掇中国参战,一起打德国。但打还是不打,这就成为了一个question。段祺瑞想参战,因为从战争中有油水可捞,但黎元洪不干,或者说,是不敢,因为一旦德国胜了,中国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就为这,俩人吵起来了,黎元洪一怒之下免了段的总理位,让段走路了。可这样一来,各地的督军们不干了啊,你罢免了我们老大,老大就没面子了。老大没面子,我们就都跟着没面子了,这家是你当还是我们当啊。军人的行动力,那是相当强,说着说着就要进军北京,讨个说法。黎元洪一听,可就慌了神儿了,这是要逼宫嘛,可手里没兵,拿什么抵挡,这台阶又该怎么下?这时,张勋就冒头了,进京来调节来了,黎元洪欢天喜地的迎接张勋,殊不知,这却是引狼入室、引火烧身,张勋来了就要复辟,请出了12岁的小皇帝溥仪,重登皇位。黎元洪真是羊肉没吃着惹了一身臊。反过头来,又求段祺瑞讨逆。重新任命段为总理。段这才集结兵力,进了北京,打了12天(其实开打后第二天,张勋的部队就不行了),把张勋赶跑了。话头儿牵回来,张勋为什么复辟呢?明着看,是调解总统和总理的矛盾来了,然而他到底是北洋系的人,眼看着黎元洪这个总统,也没个总统的气魄,民国这办来办去,也没见着比大清更好,反而水深火热、民不聊生了。加上张勋又是个“大清主义者”——民国的军官不剪辫子是犯法的,可他偏偏就不剪,也不让手下的军人们剪,昔日袁大总统活着的时候就劝过他几次,他也不听,老袁也就一笑而过了。这个辫子垂在背后、整日价一身大缎子川绸的军头,领着手下的“辫子兵”,闹到北京来,把黎元洪逼得退了位,把宣统皇帝往回一请,自然他张勋就坐上了摄政的头把交椅——首席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可是,他才带了5000个兵,而且更要命的是,之前以为会支持他复辟的那些元老、兄弟们,等复辟大戏真上演了,一个助他一臂之力的都没有,不是临阵倒戈,就是隔岸观火,单耍张勋一人儿。段祺瑞乒令乓啷的一顿打,张勋很快败下阵来。直接被外国人架到了荷兰使馆,躲了一年多。张勋复辟,成了一场闹剧,更成了一场笑话,枉为他人做嫁衣——段祺瑞打跑了张勋,讨逆成功,铸就“三造共和”之功,青史留名,以后再怎么缺德都有话说。若追究复辟失败的缘由,翻翻历史教科书,上面写着:是因为张勋开历史倒车,而前进的车轮不可阻挡,历史上的小丑必将被碾得粉碎。张勋从此就成为中国历史反面人物长廊里的那么一号,他的鼻子上从此多了一块儿白,成为了一个永久的丑角。然而,历史真便是如此?如果说张勋的失败,是因为民主共和已深入人心,那么为何在短短两年内,就发生了袁世凯和张勋的这两次复辟?为何帝制复辟,百姓却拍手叫好?民主共和制没给百姓带来什么优越的生活,反而成了一锅夹生饭,既没法多蒸一会儿变成一锅熟饭,也没法加点水退回到一锅生米,尴尴尬尬、不上不下的梗在了历史的门槛上。在任何时代,人们都渴望秩序,传统的皇帝下了台,整个秩序的核心,忽然间,没了,从百姓到乡绅,全都无所适从,又加上兵乱、匪乱、流氓的滋扰,令当时的百姓对前清更是无比怀念、念兹在兹,整个社会结构都开始风雨飘摇。可以说,当时的人们是需要皇帝的。老舍先生《茶馆》里第二幕,到了民国年间,曾经吃铁杆皇粮的旗人松二爷,已经食不果腹,哭哭啼啼地说了一句话:“要说大清国啊,不一定好,可到了民国,我挨了饿。”由此,民国的兵荒马乱、民生凋敝,可见一斑矣。真的是被教科书愚弄了,被那些持着“进步史观”的某部分研究者们,蒙蔽了双眼。而这,也大概是这本《共和中的帝制》意义之所在。张鸣写了一本很好玩的书,即使你拿它当八卦看,也毫不枯燥,最起码张鸣做到了把枯燥的事儿写得妙趣横生。而你把它当做一本给张勋平反的书(当然,张鸣自己在序言里说,这本书只是为了展示事件的复杂性,不是什么翻案文章),亦无不可,起码它能让人在人云亦云的历史叙述里,重新看到昔年掩埋的真相。人类太容易遗忘了,前后也就百年左右,民国的历史已经成了一本糊涂账。其实最重要的,是从这本书里,读出一种思维方式:多问几个“为什么”。历史、事实、人物,到底是不是曾众口一词的那样?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么?在我们的视野里,李鸿章已经从千古卖国贼变为独撑大厦力挽狂澜的英雄;袁世凯的功绩和手腕也得到了学界的认可,唐德刚先生的《袁氏当国》对他做了很中肯的评价;对蒋介石抗日的功绩和一生的观照,更是不断趋于客观。而还有更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待于我们重新发掘、重新考证,不断贴近事实的真相,还他们一个清白,更给我们自己一个真实的答案。


 共和中的帝制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