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不下县?

出版日期:2015-5-1
ISBN:978730319066X
作者:胡恒
页数:391页

作者简介

区域研究的兴起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史学研究转向的显著特征之一,学界抛弃了过往拘泥于政治史的宏大叙事,转而试图通过个案或区域研究寻找到一条呈现“整体历史”的路径,构建起中国史学自身的解释模式。对“区域”作出何种界定,成为研究者需要优先处理的问题之一。本书将在系统、全   面收集清代档案、实录、政书文献的基础上,着力于探讨清代县辖政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即作为一种全国层面的制度设计,其制度渊源何在,在清代又经历怎样的制度变革,在民国时期的消失等状况进行长时段的梳理,清代县辖政区的空间分布,清代县辖政区设置与地方治理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书籍目录

绪  论
一、为什么要提出县以下区划的研究
二、“县辖政区”的提出及其对“皇权不下县”论说之意义
三、既有研究、史料评述与总体思路
第一章 清代州县“分防”制度与县辖政区的类型
一、定额观念与清代地方行政中的“分防”制度
二、清代县辖政区的类型
21
第二章 清代县辖政区的设置、变革及其空间分布
一、宋元明时期县辖政区的萌芽
二、清代县辖政区的设置与变革
二、县辖政区的空间分布:以巡检司为中心
第三章 京畿之地:京县大兴、宛平的佐杂分防与地方控制
一、大兴、宛平的分防佐杂官设置及辖地变迁
二、分防佐杂官与地方社会
三、唯一的一部巡检司志——《齐家司志略》
第四章 次县辖区:“司”的设立与明清广东基层行政
一、明代粤东之盗、巡检司及其与保甲之关系
二、佐治乡都:清代捕巡各官的分辖与“司”的设立
三、闲曹与冗官?——捕巡官员及其行政实践
四、“司”作为一种地域观念的呈现
五、“司”、“汛”关系蠡测:文武协同下的地方治理体系
六、余 论
附:捕属再考
第五章 分司细故:《南部档案》所见县丞、巡检司及其政务运行 ——再论佐杂的司法权限
一、清代南部县辖政区的设置与变迁
二、县辖政区行政职能的行使及与地方社会的关系
三、南部县辖政区的“典型性”与“普遍性”:再论佐杂的司法权限
第六章 市镇管理:基于江南苏松二府佐杂分防为例的商榷
一、明清市镇中的“国家”存在——一个问题史的回溯
二、佐杂官的分防及其辖地——以苏松二府为中心
三、走出江南:关于佐杂分防与市镇管理的新认识
第七章 经征钱粮:福建、甘肃分征佐贰的形成及其运作
一、福建“分征县丞”的设置及其成因
二、“经征钱粮”所引起的知县、县丞权力分野
三、分征县丞与分守县丞
四、甘肃佐贰分防趋势及其成因
五、经征钱粮与分征佐贰职责之完备
六、“分县志”、“分州志”的编修与地域观的形成
七、佐贰分征的个别授权与有限分布
第八章 辖区转换:州县置废与县辖政区
一、新县设置与县辖政区:清末设省中的新疆与东三省
二、改土归流、地区开发与云贵县辖政区
三、清代州县裁撤、善后处置与县辖政区
四、佐杂分防与新县、旧县的地域融合
第九章 清代佐杂的新动向与乡村治理的实际
——质疑“皇权不下县”
一、何谓“皇权不下县”
二、县以下的职官体系及其性质
三、国家权力向乡村的渗透始于何时?——基于中国本土实践的考察
第十章 清代县辖政区实践与当代“县下辖市”改革臆想
一、当代“县下辖市”改革的讨论
二、清代“县辖政区”的实践经验分析
三、“县下辖市”改革臆想
附录:《清史稿•地理志》分防佐杂项校正
征引文献

内容概要

胡恒,1984年8月出生于河南省上蔡县。2002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先后在历史系、清史研究所学习,2011年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清史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重点关注空间视野下的清代地方行政。


 皇权不下县?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能够成为学术史上绕不过去的一本书,所有博论的写作楷模。
  •     关乎皇权,刘老师
  •     皇权不下县? 来自政区地理的反思
  •     做历史地理,巡检司。一步步到这一步,扎实靠谱。主要是这年头靠谱的不多了。
  •     近一年来翻看明清地方志中的职官部分,类似的问题一直苦于没有扫盲著作,这本书基本上解决了困惑,但整体的条理还有待疏通。有些可惜的是,海外学者的观点多为间接引用或使用翻译稿,没有直接对话(虽然我也不知道有哪些)
  •     史料积累太扎实了,思路也比较清晰。除县以下准政权组织外另一条质疑皇权不下县的路子。还是能做到自成新说的。历史地理学的书读太少了,对他们的范式不够熟悉。不知道现有材料下这条路还能做出更细化的东西不?清代分防制度史梳理的很清楚。
  •     第九章原载杨念群主编《新史学》第5卷,启发最大。看完绪论时本来想打五星来着。总之又是一位三十刚出头的史学新秀。
  •     考证扎实,能立新说。
  •     预期和最终结论不甚相同,作者是清代基层社会史的路数,而非历史地理学的传统笔法,最后作者以为县辖市的模式有利于“皇权下县”,可备一说。
  •     以前对巡检司,一直以为他们是驻在市镇上的。读完这本书后,知道原来巡检是普遍设立的。这本书的问题意识非常强烈,一开始作者就告诉读者,“皇权不下县”是错的,清代县级政权下面有次级行政机关。并且列举大量史料,以兹证明。现在我觉得,从剑桥中国晚清史到杜赞奇的《文化权力网络》,以及费孝通的双轨政治,全部站不住脚了!
  •     大体厘清了清代分防制的问题,如果胡先生能多用些笔记、评书,再参考政书,许多问题将会讲的更清楚。
  •     老乡
  •     争议很大。
  •     4.5,第十章和附录没看
  •     虽然收获不少,可是还想吐槽。。。“县辖政区”=县以下的政区-地方上形成的政区,这个定义实在狡猾,我服。。。排除里甲、乡族、土司、地方事务后,还极力地放宽“行政性”和“地域性”两个点,还重新定义了皇权。。。其实本身就是“清代州县佐杂分防制度与地方治理之研究”。。。 巡检、县丞、主簿、典史、吏目、州同州判、厅的知事司狱照磨;巡检控制流动人口,清初财政受限裁汰佐杂,县域分防逐渐移出城外,雍正七年转折增置佐贰巡检,乾隆廿年县辖政区普遍;转换:佐杂辖区与新的州县,地域开发或区划裁撤(划地管理学额)分配及融合与基层社会利益,根本因素:人口、距离、流动性和控驭难度以及财政限制。 末尾两章坑啊。。。。。。
  •     可用
  •     规模宏大,考证详细,虽于历史地理和清史向无用心,但亦知其确为佳作。也让我进一步相信,基于对材料的仔细梳理的研究将大有可为。书末作者对自己家庭的描述与感谢让我感同身受,心中戚戚而又欣慰
  •     县辖政区的研究路数在作者看来是破解所谓“皇权不下县”的硬路数,此可备论,其实在我看来,抽象出来的虽然可以方便地建立模型,形成体系,也很有必要,但是一步步研究出来的也有可爱之处,相当活泼生动。这个研究的现实意义倒是不小(不多说…)。
  •     资料丰富,不过读起来太冗长
  •     现在眼光越发向下。
  •     填补知识空白.........还要再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