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失竊記

出版日期:2015-6-30
ISBN:9789863442445
作者:吳明益
页数:400页

作者简介

◆繼法國島嶼文學獎小說獎、《Time Out Beijing》百年來最佳中文小說《複眼人》、博客來華文創作年度之最的《天橋上的魔術師》、金石堂年度最有影響力的書《浮光》之後,五度獲開卷年度好書獎,作品已在多國出版,受到國際評論稱譽小說家吳明益最新長篇小說。
◆小說藉由「物」的歷史,走進島嶼的歷史。可與獲得《亞洲週刊》年度十大中文小說的《睡眠的航線》視為連作。
◆書中小說主人公撰寫的〈鐵馬誌〉筆記,娓娓道來腳踏車歷史,並附有精緻手繪鐵馬插圖;既是小說,也是庶民史的展現。
◆附有作者親繪摺頁海報——「歷史事件及小說事件對照圖」。
那是一個你無法好好哀悼,無法好好愛的時代。
那些被棄於街頭、回收廠、廢墟裡的腳踏車,每一個零件的縫隙都還留著故事……
一封讀者的來信、一張照片、老眷村廢棄房舍的地下室、二戰期間一支神祕的銀輪部隊、緬北森林的大象運輸隊、圓山動物園,以及一場樹的戰役⋯⋯一切從一部小說裡被遺忘的腳踏車開始。
故事從失蹤了二十年的父親及一輛幸福牌腳踏車說起。
「我」的父親失蹤於一九九三年中華商場被拆的隔天。一天我在翻閱家族相簿時,一張陌生人和一輛熟悉腳踏車的照片觸動了我想追尋父親及失蹤多年的幸福牌腳踏車的決心,而一個讀者的來信則讓那輛腳踏車從虛構小說進入現實⋯⋯
「我」藉由收集各種幸福牌腳踏車的機會,認識了喜愛收藏舊貨的阿布、酷愛古董腳踏車的小夏,以及放有那輛酷似父親幸福牌腳踏車的咖啡店店主、熱愛攝影的鄒族青年阿巴斯。
透過阿巴斯父親的錄音帶,一場人們與動物、森林同遭傷害的戰爭重現眼前⋯⋯
全書以我們最熟悉的腳踏車為主軸,藉由尋找失蹤父親及腳踏車,透過島嶼的地景,交錯拉出一個個現實與回憶的故事——閱讀這部小說彷彿經歷了一趟關於生存與死亡、命運與運命,時代不仁的感傷旅程。
人類有一天會知道,象和他們一樣理解黑夜、雨季、星象與傷心。當長老母象倒地時,其他的象完全停步,圍繞著牠。牠們用長鼻摩挲著彼此的背,發出不可思議的輕柔低哼聲。夜晚氣溫逆轉,較接近地面處形成較佳的傳音層,那低哼聲因此得以傳到遠方的山谷,而後又嗡嗡迴響回營地。那被放大的、多層次的音響讓一旁的士兵感到悽愴而溫暖,他們體會到了象的傷心,因此也為自己傷心起來。他們想起了遠方的情人與親族、死去的同僚、曾經握著陽具與槍的斷臂,以及不可能再長出來的眼珠。
——《單車失竊記》
吳明益說:「寫這部小說並不是基於懷舊的感傷,而是出自於對那個我未曾經歷時代的尊崇,以及對人生不可回復經驗的致意。透過這樣一個從尋找腳踏車,意外進入某個時間之流的故事,我期待讀者與書中人物彼此能感受到彼此的情感、踏踩時的頻率、汗味與不諧調的呼吸、流淚與不流淚的悲傷。
但沒有人停下來,不必彼此呼喚、親吻,就只要無聲、艱難、飢渴又平靜地踏踩下去。」

书籍目录

一 我家族所失竊的鐵馬們
My Family's History of Stolen Bicycles
二 阿布的洞窟
Ah-Bu's Cave
鐵馬誌Ⅰ
Bike Notes Ⅰ
三 鏡子之家
Abbas's House
鐵馬誌Ⅱ
Bike Notes Ⅱ
四 Psyche
鐵馬誌Ⅲ
Bike Notes Ⅲ
五 銀輪之月
The Silver Moon
鐵馬誌Ⅳ
Bike Notes Ⅳ
六 單車竊賊
Bicycle Thieves
鐵馬誌 Ⅴ
Bike Notes Ⅴ
七 緬北森林
Forests of Northern Burma
鐵馬誌Ⅵ
Bike Notes Ⅵ
八 敕使大道
State Boulevard
九 靈薄獄
Limbo
鐵馬誌Ⅶ
Bike Notes Ⅶ
十 樹
The Tree
後記:無法好好哀悼的時代
參考書目

内容概要

吳明益(Wu Ming-Yi)
現任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有時寫作、畫圖、攝影、旅行、談論文學,副業是文學研究。
著有散文集《迷蝶誌》、《蝶道》、《家離水邊那麼近》、《浮光》;短篇小說集《本日公休》、《虎爺》、《天橋上的魔術師》;長篇小說《睡眠的航線》、《複眼人》;論文「以書寫解放自然系列」三冊。
曾五度獲《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十大好書,兩度獲「金石堂」年度十大最具影響力的書,並獲法國島嶼文學獎小說獎(PRIX DU LIVRE INSULAIRE)、《Time Out Beijing》「百年來最佳中文小說」、《亞洲週刊》年度十大中文小說、台北國際書展小說大獎、《聯合報》小說大獎等等。作品已售出英、美、法、捷克、土耳其、日、韓、印尼等多國版權。


 單車失竊記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单车失窃记》以“我”寻找与父亲一起失踪的“幸福牌”单车的旅程,串起几段交织的家族史与国族史。吴明益的作品常常被贴上“自然写作”的标签。而《单车失窃记》恰恰可以被读作一部“不自然”的作品。以其 “不自然”而动人。这种“不自然”表现在两个层面,分别可与金宇澄的《繁花》和穆旦的《森林之魅》对话。第一个层面是“匠”与技艺。吴明益是一个不刻意掩饰“匠气”的作者,有时被指为炫技。他对技艺的执迷恰与此书中“匠”与“工夫”的主题相呼应。“我”的父亲精确裁剪西装是工夫,“我”与同好们搜罗零件重塑“幸福牌”单车是工夫,萨宾娜的母亲与祖父在日据时期捕蝶做蝶画也是工夫。这些工夫既是生存方式,也是一种有情味的痴。这种痴通过作者对自行车与零部件的精确素描得以穿破文本与现实之界。金宇澄的《繁花》也穿插了他对上海风物的素写,其中包括开瓶器和邮票之类的小物件。与吴细细重现修缮单车的过程相似,金的书中亦有车间与作坊生产的场景。而吴与金复现地方语言的执着(吴的混合日语的台语与原住民邹语、金的上海话)和对精巧结构的追求(两者都选择在往返今昔中写历史),也有共通之处。这是否是一种文字拜物教?按波德里亚的定义,“拜物”是将物脱离其生产语境,通过重新赋予其含义而使劳动过程为人淡忘,这两位作者则是不遗余力地通过对文字的锻造劳动本身再现“物”的生产。这是一种耗费大量知识的写作,记忆之内和记忆之外的知识,以历史的方式呈现。一部《单车失窃记》召唤出二战史、台湾史、单车发展史、蝴蝶工艺史甚至是动物园史……而“我”歧路重重的解谜之旅,则处处向读者昭示知识与历史“不自然”的生产过程。第二个层面则是人类历史中“不自然”的自然。作者重返二战东南亚战场,隔着时空和穆旦的《森林之魅》相遇。穆旦在诗中回忆他在缅甸野人谷逃亡之际与自然的对话:“这不知名的虫类,爬行或飞走、和跳跃的猿鸣,鸟叫,和水中的/游鱼,路上的蟒和象和更大的畏惧,以自然之名,全得到自然的崇奉,/无始无终,窒息在难懂的梦里。/我不和谐的旅程把一切惊动。”人类把历史带入自然:雨林被改造为战场,大象变为运载武器的工具,战后更被空运赴台,成为观赏动物。而自行车战队反被赋予一种天道无亲的“自然”诗意,化为雨林中的“银轮之月”。历史在一切“不自然”与自然的冲突中催生悲剧美。人既是施暴者亦和自然一起承担了历史的创痛,既是创作者也是观众。吴明益在后记中谈自己的小说观:“对某些小说家来说,人生的遭遇是他们不得不动笔写作的理由;而对我来说,却是借着写小说来认识、思考人的存在的。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因为写作稍稍理解了我过去不够理解的事,体会了过去难以体会的人性和感情;我为了无能看清这个世界而写小说,因为内在的不安与无知而写小说。”这种写作已经不再仅仅是自我表达,更是一个有限个体的自我克服。作者逼视词与物的世界的建造过程,又通过写作与之重新建立了联系。是谓“不自然写作”。

精彩短评 (总计23条)

  •     他总能把毫不相反的事物比喻在一起,又贴切得让人头皮发麻。故事连贯,跳跃,彼此呼应。他的书读一本少一本,好不舍得。
  •     所謂真摯的,酬勤的______。但還是不夠啊。
  •     文字充滿了影像及想像空間,是有溫度的,看完心會很滿。 讀起書中那些臺灣的街道地區,即熟悉又陌生。 熟悉於身為「異鄉人」,偶爾經過或跓足的那些街道地區卻把臺灣當成自己的「家」, 陌生於書中的風景早因時代的更秩不復存在。 卻又熟悉於那股濃厚,飄散在空氣中看不到,而心又觸摸得到的情感依舊。 書中有不少臺語,幸虧還懂得唸呢。
  •     比《浮光》好看一点 但是也没那么好看 好好讲单车会好看很多吧
  •     讀長篇小說是不易的,像在聽一個很長的謊言。
  •     很喜歡書裡面說,作者是用三根現實的柱,加上七根虛擬的柱構築一本小說。看了吳明益第二本書,中華商場、西門町是他故事中不變的背景,我好喜歡作者用心地描繪自己的生活。 《單車失竊記》的故事有一點點像洋蔥或者蘋果皮,一直削開,相連在一起,媽媽、阿巴斯、甚至老穆都有故事,好多的人因為單車似粽子一樣,讓讀者一直摸索下去。我真的會相信,萬華曾有過一家叫做鏡子之家的咖啡廳,相信有一個台灣婦女真的嫁到了部落去居住,相信拍賣網站上有阿布、小夏這樣的收藏家,相信去動物園可能偶遇靜子,相信有人曾因為林旺去當大象志工。
  •     資料顯然未能很好地結合故事,小說的編織與歷史的結合也嫌處處見出斧鑿痕。間或有閃光亮點,但顯然不多。若論人情與地誌述寫的動人,我寧取格局較小卻更聚焦、也寫得更為靈動的《天橋上的魔術師》。 如以《天橋上的魔術師》的高標準看,則《單車失竊記》無疑是讓人失望的。《單》的很多情節架構,其實脫胎於《天》,但卻在很大程度上失落了《天》的動人情懷。
  •     一方面覺得文采或敘事角度等技術層面都相當普通,然而又不斷被屬於台灣的魔幻寫實所感動。因為裡面的歷史與虛構,對於生長在土地上的我那麼的疏離、那麼地陌生,宛如那是比馬奎斯筆下的魔幻還要更魔幻更現實,感到荒唐不已。
  •     虽然还是一副学生习作的样子(大概一辈子也成不了小说家了),题材帮了不少忙,但终于还行了。
  •     提及人到中年的自己和当年的父亲相比太像个孩子,是最触动我的瞬间。
  •     有故事,有温度,有想象,有情怀
  •     小说家是很勇敢的人吧,不仅要面对现实与心底的双重黑暗,还要将之表述、化为能产生共鸣的感情经验。读这本时感到吴明益内心的一些伤痛,明显多过《复眼人》。另外,也在多个人物身上看到他的影子。
  •     有意思 有情怀 有文笔
  •     /很喜歡吳明益的書寫溫度/
  •     吳明益用「單車」的意象串聯家族史,行文速度也在行走與飛馳之間,娓娓道來。 隨手一翻,驚艷於書中細密的插圖——自行車線描圖、鄉間風景寫生,原來出自作者本人手筆。 關於「救」單車的記述,也呼應「身體勞作」的匠人精神。 驚訝於公廁創傷橋段,讀過最污的情節之一。 金銀銅鐵刀槍劍戟之餘,還是期待一個孔雀開屏的結尾。
  •     其實很多部分我都沒有看懂..所以也並不知道該如何評分。作者大概是想找回那個失去的年代,牽連出一個個豐富戲劇的人生。也就是一本回憶錄兼採訪集的形式吧...感覺其實並沒有書中“我”這個主體的很多感情。
  •     2016.2.20 凌晨一点十分。终于读完。却又感觉没办法松一口气。书里讲到的东西太庞大复杂了。日本台湾的战争史。台湾蝶画史单车史。感觉有机会还会再重读的。越来越对台湾这片土地充满好奇。而它早已不是最初以为的那个单纯小清新之地了。更多的是温和而温暖的风土人情。心向往之。
  •     「那是一個你無法好好哀悼,無法好好愛的年代。」 / 吳明益是我很喜歡的台灣作家,他和一般小說家不同的是,他也是「生態關懷者協會常務理事」,也會畫畫。之前的一本《複眼人》寫的就是關於「生態」的,寫得很棒,有簡體版,還翻譯成英文。這本原以為是短篇集,沒想到是一本長篇小說,一看就入坑,花了兩天才看完。故事環環相扣,戰爭情節慘烈殘酷,讓許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在那個時代背景下,自然而然地發生⋯⋯
  •     还行。对景物的描写很有灵性,政治视角也很有新鲜,但是故事就像电影里的老台湾故事,没有新意。觉得作者文字适合写科幻。
  •     跟《天橋上的魔術師》對照閱讀很有意思。吳明益不像駱以軍般才氣非凡,但他較駱以軍真誠。
  •     悲傷大時代的微小生命轉折處奇幻時刻的捕捉 對自然及人造物的執迷 緬北森林的三重視角描寫簡直有神靈環繞 唯結構略長而鬆散 改成短篇集更好 作者後續爆發力值得期待
  •     吴明益野心勃勃,这么庞大的架构,采用了取巧的叙事方式,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只是读来稍显单薄。
  •     如果「複眼人」是一個融合科幻、幻想、末世、自然的宏大題材的小說的話,這本書則是關於台灣近代史的故事,以單車這個「物質」貫穿起整個小說,主角在尋找單車和失蹤的父親時,圍繞單車得知了一系列人和故事。二戰的故事、緬甸的士兵、大象蝴蝶和猩猩。還是一貫吳明益的風格,但更加現實,而且融入更多個人經歷,雖然結構鬆散,某些地方很生硬,但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小說。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