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此时,何时?

出版日期:2016-1
ISBN:9787513567468
作者:[意大利] 普里莫·莱维
页数:319页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奥斯维辛最重要的记录者和见证人,意大利国宝级作家,“欧洲最高尚、最不可或缺的作家之一”,卡尔维诺称其为“我们时代最重要、最富有天赋的作家之一”
◆一曲关于人类精神的力量和才智的颂歌
◆《若非此时,何时?》是普里莫•莱维唯一一部虚构作品,获意大利最高荣誉文学奖,同名电影《若非此时,何时?》由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库斯图里卡执导,即将上映
【内容简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时日里,一队饶有胆魄的犹太人武工队一路从俄罗斯走到意大利,朝向巴勒斯坦这个终极目的地。这些武工队员向纳粹清算个人仇恨之时经历了一连串的冒险:炸火车、拯救集中营里最后的幸存者、在难以名状的毁灭之前赢得小小的胜利……
数年的磨难令这些流亡中的人硬起心肠,却不曾使他们自觉卑屈。他们是一个文明的幸存者,尽管这个文明几乎不为意大利人所知,又差点儿被纳粹连根铲除。虽然困顿,这些幸存者依然深知自己的尊严所在。
我欲向那些犹太人致敬,无论寥寥数人或人数众多,他们都在这场力量悬殊的奋斗里重新找到尊严和自由。
——普里莫•莱维
【媒体、学者推荐】
以二十世纪文学巨擘的精神毅力和镇静头脑,这个瘦弱的、恭顺的、谦卑的化学家系统地回忆了德国的人间炼狱,他稳步细致地推进,之后用明晰、朴素的散文语言让那段经历为世人所了解。
——菲利普•罗斯
我们时代最重要、最富有天赋的作家之一。
——伊塔罗•卡尔维诺

在普里莫•莱维的作品中,没有一句话是多余的,每个字都不可或缺。
——索尔•贝娄
欧洲最高尚、最不可或缺的作家之一。
——《洛杉矶时报》
怎么让年轻人了解纳粹大屠杀,让他们读读普里莫•莱维的书。
——《华尔街日报》
如果一位化学家可以写出这样的作品,上帝帮帮那些作家们吧。
——《卫报》
普里莫•莱维是伟大的大屠杀回忆录作家……也是我们时代文字杰出、优雅而动人的作家之一。
——《新共和》
他将欧洲犹太人的两极生活放在一起作对比,莱维先生的小说形成了一种无可抵挡的、史诗般的气质,这成就了他最好的作品。莱维又一次呈现了我们在他所有作品中都能找到的特点——对全人类的悲悯。
——《纽约时报》
普里莫•莱维是那种罕见的人物。他作为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在书写他的经历的同时,又能保持一种平衡和协调感……随着他的叙述,历史的真相仿佛展现在我们眼前。
——《旧金山纪事报》
莱维让我们感到一个人不仅要作为受害者活下来,更要作为一个“必须追求卓越和知识的人”
去争取生存的权利。不能读懂这部作品就好比任由人类经验的长河流向遗忘。
——《芝加哥论坛报》
尽管他书写的是痛苦和悲惨,但莱维用作家的技巧让事物变得清晰,并一一呈现了他所见到的事实。最后的结果是,他的书能让读者更理性地去思考暴虐。

——《大众读者》
一位杰出的作家已经出现,而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他的正直、他的尊严、他的人性,以及他那严格的标准。
——H•斯图尔特•休斯《纽约时报》
他是我们的但丁。他的三部曲(《活在奥斯维辛》《再度觉醒》《缓刑时刻》)是一部现代的伟大著作。
——休•尼桑森《今日美国》
恰巧他并非一个喜怒无常的作家。如果你偏爱奥斯汀式的主人公,又不爱平常艺术家抑郁、不安以及由此带来的贫穷,他会是对你胃口的浪漫英雄。普利莫•莱维的大屠杀回忆录是20世纪顶尖的文学作品,但他最伟大的作品却是他本人。
——莫娜•辛普森 《美国大西洋月刊》
普里莫•莱维不仅仅是一个大屠杀幸存者或者一个“了不起的大屠杀作家”。他是一个坚持公义的人。一些人杀戮无辜,却仍要说这罪恶存在于所有地方和所有文化,莱维在用他锋利的言语与之对抗。
——卡林•罗马诺 《纪事报》
普利莫•莱维将语言交还于我们,正如他在暴虐的角落与缝隙之间努力寻找真正的自由一样。他的幸存让我们得以在屋顶上高喊:“永不重来!”
——保罗•奥布莱恩 《社会主义评论》

书籍目录

导读 普里莫•莱维:一种鉴赏
一九四三年•七月
一九四三年•七月至八月
一九四三年•八月至十一月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至一九四四年•一月
一九四四年•一月至五月
一九四四年•五月
一九四四年•六月至七月
一九四四年•七月至八月
一九四四年•九月至一九四五年•一月
一九四五年•一月至二月
一九四五年•二月至七月
一九四五年•七月至八月
作者后记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
普里莫•莱维(Primo Levi,1919—1987),意大利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亦是化学家和奥斯维辛174517号囚犯——这两种身份与经历建立了他写作的基础。
莱维1919年出生于意大利都灵,1943年因参与反法西斯运动被捕,后被遣送至奥斯维辛集中营。战争结束后,他回到故乡都灵生活。1987年自杀身亡。同样是奥斯维辛幸存者的作家埃利·威塞尔说:“早在四十年前的奥斯维辛时代,莱维已死。”莱维的作品涉及诗歌、小说、回忆录等各个领域。主要作品有《活在奥斯维辛》(Survival in Auschwitz)、《再度觉醒》(The Reawakening)、《缓刑时刻》(Moments of Reprieve)、《元素周期表》(The Periodic Table)、《若非此时,何时?》(If Not Now, When?)、《猴子的扳手》(The Monkey’s Wrench)、《被淹没和被拯救的》(The Drowned and the Saved)等。
莱维秉持一贯的见证者角度书写记忆,冷静、节制。对他而言,幸存者牢记过去,是一种责任。
【译者简介】
翁海贞,译作另有《美,始于怀念》《讲故事的人》《T.S.斯比维特作品集》。


 若非此时,何时?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西奥多•阿多诺曾经说过:“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他的这一说法从某种程度上说,或许可以推演到一切文学形式。奥斯维辛和真正应该称之为“野蛮”的大屠杀完全颠覆了西方的文明传统,文明所以立足的根基在超出人类理解之外的暴行中碎为齑粉,而在那之后,似乎“诗性”本身存在的理由也随之黯淡了。在回望那一片荒原的时候,人们可以追溯,可以痛悔,可以斥责,却唯独不可以付诸文学之笔。而普里莫•莱维却是几乎绝无仅有的一个例外。作为一个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大屠杀的见证人,莱维的作品却凸显出了不同于其他受难者回忆录的特质。如詹姆斯•伍德在《纽约客》上的评论中所说:“莱维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罕见的讲故事的能力。一个惊人的事实是,大多数幸存者的写作都并非在讲述故事……可以理解,他们的重点都落在懊恨,落在悲哭;或者落在对细节的执着,对传达的迫切,以及对理解的尝试。”莱维的作品有更为独特的气质。他最早的回忆录,《活在奥斯维辛》,尽管充满了一个接一个痛苦的事实,但如詹姆斯伍德所说,“依然让读者欲罢不能”。而他后来的两部作品,《再度觉醒》和《若非此时,何时?》,更是获得了评论界和广大读者的如潮好评。菲利普•罗斯在一次访谈中评价《再度觉醒》:“(这本书)让人惊讶的地方在于,本来理所当然应该满是悼念情绪和无尽绝望的印记,相反却充满活力。”詹姆斯•伍德在他的评论中用大量篇幅描绘莱维作品的文学性。莱维语言的生动、情境的夸张与其对无数文学经典的不断造访和互文都让人印象深刻。纽约大学的弗兰克•巴尔达索在其《失重飞行》一文中曾重述《活在奥斯维辛》中的一个经典场景。在集中营片刻的安宁中,莱维用磕磕绊绊的法语翻译但丁《神曲》的《炼狱》一篇,念诵给相伴的法国狱友听。在莱维的回忆中,他们身处一片文明与人性的废墟,在无法想象也无法理解的“炼狱”之“炼狱”,但有一种弘大而坚毅的东西已然在莱维的叙述里悄然而生。“如果他的证言必须信实,同时又能够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叩问语言这一认识论的标志,以及文化本身,那么莱维别无选择,唯有重述传统、语言与文化。”弗兰克•巴尔达索这样写道。确实,莱维别无选择。如他在回忆中所言,奥斯维辛烙印了他,也塑造了他。他和他的同伴们处在坍塌与陷落的核心,直面空荡与虚无,而他也因此不得不试图在其中找到一个支点,找到重新塑造一个新的秩序的根基。詹姆斯•伍德说:“他如其他人一般伤痕累累……但没有丧失治愈与被治愈的能力。……《活在奥斯维辛》与《再度觉醒》中都包含着对于善良和慈悲的美好描绘,……真正跃然纸上的是那些帮助莱维在他的挣扎中存活的男男女女们。”在《再度觉醒》与《若非此时,何时?》中,我们固然能看到暴虐与绝望,倾覆与消散,但我们更能够看到人类在面对尚不知来源的罪恶时的坚忍与悲悯,像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教授约瑟夫•法瑞尔总结的,“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是莱维作品毫无争议的核心主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莱维的作品淡化了人们对于暴行的记忆。恰恰相反,莱维的作品以其对于大屠杀事实的真切描述深入人心。莱维的作品译本刚刚进入美国时,索尔•贝娄盛情评价道:“在普里莫•莱维的作品中,没有一句话是多余的,每个字都不可或缺。”而索尔•贝娄对于莱维作品这种“纯粹性”的推崇也影响了许多后继的评论者。例如《旧金山纪事报》评价道:“普里莫•莱维是那种罕见的人物。他作为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在书写他的经历的同时,又能保持一种平衡和协调感……随着他的叙述,历史的真相仿佛展现在我们眼前。”莱维也许深知自己并不需要任何评述。他的责任,或者说他自从逃离生之炼狱后就挥之不去的需要,正是记录他所经历的事实,让无知者得以知晓,让有知者不至遗忘。莱维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囚犯号,是174517。自奥斯维辛之后,莱维终其一生都带着这个烙印,如同他的作品一般,他以此来提醒自己,同时也提醒他人。伊安•汤普森为莱维撰写的传记中记录了这样一个细节:“他总是在西服外套下面穿一件短袖衬衫,即使是冬天也如此,这样他脱掉外套后,他胳膊上的囚犯号纹身就会显露出来。”不仅如此,莱维的墓碑上,紧挨着他名字与生卒年份的下一行,刻下的依然是这一排号码:174517。他的另一位传记作者卡罗•安吉尔曾叙述他葬礼上的场景,大量送葬者都是与莱维有着相似经历的幸存者,他们的颈间都围着围巾,上面分别写着他们自己的囚犯号。这一情景似乎以极其引人深思的寓意与莱维作品中曾写到的多年前的景象遥相呼应:多年以前,在一夜之间,犹太人失去了住所,失去了工作,失去了作为一个人的所有权利,那时候,他们被迫在衣服上绣上辨识的标记——黄色的六芒星。只不过在这一次,他们重新佩戴自己丧失人的身份的标记,却是为了追索曾经被践踏的自由。莱维的经历,如他臂膀上的纹身一般,或许让他一生都处于一种矛盾的境地之中。他在受困的记忆中追求自由,但却从未自记忆中解脱。詹姆斯•伍德说,莱维“时常感受到一种耻辱——作为人类的耻辱,因为人类发明了集中营的世界”,或许这就是莱维作品中事实感的真正来源:他同他作品的读者一般,以一双对于罪恶全然陌生的眼睛去审视那些超出人类认知范围之外的暴行,同读者一般“难以置信”,“莱维似乎和我们一样不解,这种不解是在叙事上和道德上的双重震惊”。《活在奥斯维辛》中经常被引用的一个经典片段里写道,莱维面对无故施暴的狱警问:“为什么?”而狱警则冰冷地回答:“这里没有为什么。”卡林•罗马诺在《纪事报》的评论中写道:“莱维的人生和写作事业都致力于寻找那个为什么——以使理性与人文不死,以与大屠杀的经历所抗衡。”莱维无疑是个受困者,他被困于这个问题之中,而无论他最终找到答案与否,他都没有停止追问的行动本身。而墓碑上的174517,或许就是他这一生的终极一问。丹尼尔•波什在《巴黎评论》上的文章中引用了莱维所作的一首诗歌,冥冥之中似与莱维的墓志铭互文:我只求一事:我的安宁将永驻,没有新的血,渗入泥土,莫让死亡的温暖穿越至我身畔,莫用新的悲伤叫醒这如石的尸骨。莱维“奥斯维辛的幸存者”“见证人”这样的身份时常被媒体和评论人过分强调,但如莱维作品全集的编辑安•高德斯坦因所言,只强调这一重身份对于莱维这样的作者是不够公平的,如果对于莱维的认识只局限在这一层,实在令人遗憾。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种认识上的缺憾,莱维的作品一开始并没能得到应得的重视和赞誉。莱维身在马萨诸塞州的表亲曾把莱维的作品介绍给著名的里卜曼拉比,后者评价说莱维“得再等四十年,美国才会注意到他”。莱维的作品在意大利本土一开始也未受重视,同时期的作者依塔罗•卡尔维诺获得的赞誉要多得多。但卡尔维诺一开始对于莱维的作品就青眼有加,后来更是称莱维为“我们时代最重要、最富有天赋的作家之一”。而如弗兰克•巴尔达索所言,尽管莱维与卡尔维诺生活经历与文学道路迥然不同,“但他们都是被战争的苦难和抗争的经验所形塑的知识分子,……其作品都积极地对其所生活的世界进行干预。”莱维并没有沉浸在个人的痛苦记忆之中。作为一个作者,他写作不同形式的作品,试图讲述出同一主题下不同的故事,以拓宽他的思考和探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以翻译、评论、访谈等等不同的形式讨论法西斯主义,讨论在大屠杀之后人类文明与政治应该去向何方。霍夫斯特拉大学教授斯坦尼斯劳•帕格里斯曾这样评价莱维:“(莱维)坚持着持续的、激烈的、长久的反法西斯立场,而不只是反对希特勒与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统治。”莱维1974年的文章也对此自证:“每个时代都有它自身的法西斯主义。只要我们看见集中的权力剥夺了公民表达和行使自由意志的可能与方法,我们就看见了法西斯的警示标。”莱维进一步指出,“科学和人文主义是我们抵抗疯狂卷土重来的唯一希望”。也正因为此,他不愿自己只被理解为“大屠杀作者”,或者被神话为“英雄”与“圣徒”。正如卡林•罗马诺所言,“他是一个坚持正义的人文主义者”。莱维1987年4月跌下自己公寓楼的楼梯而亡,官方的解释是“自杀”。但对于真相,长久以来都众说纷纭。在他的葬礼上,伊曼纽尔•阿多姆拉比说莱维的死亡“不是自杀,而是推迟的谋杀”。犹太作家艾利•维塞尔则认为“普里莫•莱维四十年后还是死在了奥斯维辛集中营”。詹姆斯•伍德强调莱维的后半生都在与抑郁症抗争,而另一些人,如卡林•罗马诺,则坚持认为莱维的生之渴望无比强烈,他的死亡只是一次失足的意外。无论我们如何去解读莱维的死亡,我们都不得不承认,莱维,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依然是一个抗争者;他抵抗法西斯主义,抵抗无知与暴虐,抵抗任何形式的集权与统一化,抵抗过去对他的侵蚀,抵抗让人难以理解又必须去解释的人类自身。菲利普•罗斯在一次去莱维家拜访后曾写道:“(房间里)最引人注意的东西却是其中最小的一样,墙上挂着一张不起眼的素描,画的是奥斯维辛半损毁的铁丝网。而墙上更显眼的位置却是莱维自己用绝缘金属丝扭成的精巧而有趣的形象……一只大大的蝴蝶,一只猫头鹰,一只小虫子,一个手握缝衣针的鸟战士,还有一个摸着自己鼻子的犹太人。”这似乎恰巧可以映照出莱维的人生,他坚持反抗的人间炼狱的阴影,还有他不断追求的生之丰富与自由的光辉。正如《再度觉醒》末尾莱维所写,在噩梦仿佛已经过去的人类生命中,将不断有一个习得的陌生语言,在半梦半醒间提醒着我们:“起床。”这或许正昭示着我们势必要面对的“再度觉醒”——若非此时,何时?而若非你我,又会是谁人呢?
  •     见到这本书,首先是被它的书名吸引,其次是对作者的身份好奇。“若非此时,何时?”这句话出自犹太人的智慧羊皮卷《塔木德》(他(拉笔希列)亦说:“我若不为自己,谁会为我?我若只为自己,我是什么?若非此时,何时?”--《塔木德》第一章第十三句)。作者普里莫.莱维是意大利重要的作家,他还有两个身份:化学家和奥斯维基集中营174517号囚犯。 一个犹太人,一个集中营的亲历者,一个化学家,一个作家,他活过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时代,他会怎样去回忆和还原那段历史呢?这本书讲的是莱维基于友人讲述的真实事迹而重构出来的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时日里,一支英勇的犹太武工队,从俄罗斯一路辗转最后到达意大利,并且最终朝着巴勒斯坦这个终极目的地。途中经历一系列的冒险,逃亡,被关押,与德军交火,炸火车,拯救集中营最后的幸存者,在最后时刻失去同伴接着组织复仇等等神奇的故事。途径战争蹂躏下的波兰、乌克兰,经过投降后的德国,最后到达接纳他们的意大利。看完这本书的感觉是很奇妙的。按照以往的印象,关于大屠杀那段的黑暗历史,文学影视作品讲述起来都觉得无比沉重。但是莱维却把这本书写得举重若轻,让人看完一点都不累。而且还看到了希望,自由和尊严。前言里,欧文.豪说,感觉和思想征服语言的天然障碍是人类思想的一个伟大事迹。这里说的天然障碍,或许是说我们天性倾向于放纵深切的悲痛,容易学会滥用语言,亦或是利用大屠杀证明现有的意识形态和虔信主义教条。而莱维是默认并且这样实践的,他的目的不是控诉与复仇,这点在书里被明确的说明,当诺沃肖尔基被德军发现之后,只有几个人逃出来,关于其他人的命运,他说:“然而诺沃肖尔基庭院发生的事,这里不去讲述,因为这个故事的本意不是描述屠杀”。他不但抛弃了仇恨,而且试图在探寻大屠杀集中营产生的根源。那么是人种歧视吗?书里说到,杀戮是他们(德国人)所能理解的唯一语言,是能够说服他们的唯一辩论。如果向一个德国人开枪,他就会被迫承认我,一个犹太人,比他更有价值。德国人认为犹太人不如俄罗斯人,俄罗斯人不如英国人,德国人最有价值。他们认为一个人比另一个人有价值的时候,就有权利对另一个人做任何事情,奴役他,甚至杀他。为了反抗,犹太人被迫拿起枪,书里用马丁.方塔什的诗歌很好的道出他们的心声:你可认得我们?我们是聚居区的绵羊,一千年来被剪了毛,放弃了勇气。我们是裁缝,书记员,领唱人,在十字架的阴影之下枯萎。而今我们认识了森林里的小径,我们学会了射击,我们直直瞄准。我若不为自己,谁会为我?若非这条路,哪条路?若非此时,何时?书中武工队途径的东欧几个国家,除了意大利,当地人对犹太人是憎恨的。散落在各地的犹太人,因为聪明、勤奋、吃苦耐劳,他们当了手艺人,生意人,替地主收租,而大多数本地人却是农民。宗教冲突也有,基督教牧师说,是他们(犹太教徒)出卖了耶稣,把他钉上十字架。就像武工队在波兰一个村庄遇到的村长所说的,当德国人来屠杀犹太人时,起初他们是支持的,但是后来他发觉自己错了。因为当德国人给了乌克兰人武装镇压犹太人的时候,乌克兰人把枪口对准波兰人。当地人对犹太人遭遇杀害的态度转变了,但是心里的憎恨并没有因此消失。这会不会是犹太人那么热切想去巴勒斯坦,去以色列地,重建家园的部分原因呢?因为他们在当地并不受欢迎。“莱维让我们感到一个人不仅要作为受害者活下来,更要作为一个“必须追求卓越和知识的人”去争取生存的权利。”(来自《芝加哥论坛》的评论)集中营里,法国人弗兰辛的出现,让大家印象深刻,她热爱人生,热爱生活,相信人生赋有意义。随身携带小提琴的基大利,写诗的马丁.方塔什,爱表演有着运动员身材的帕尔维;可能也只有犹太人,他们能在逃亡的时候,在简陋的磨坊里探讨《塔木德》,而当时连肚子都没填饱。其实我想说这是个被嫉妒的民族,他们有着物质和精神同样的富裕。但是每个犹太人也是普通人,他们被迫拿起了武器,参加战争,在绝望中渴望家园。门尔德,曾经的修表匠,在战争中被迫加入炮兵部队,然而他厌倦了,他想回到家乡,或者去创建一个家乡,他想过普通的日子。就像基大利说的,他们想去做农民,在自己的家园土地上开垦。战争就是一个大混沌,它混合了一切的罪恶。每一个幸存的犹太人都是幸运的。希望这个世界多一些相互理解,希望历史不要重演。
  •     "If am not for myself, who will be for me? If am for myself alone, what am I? If not now, when." 我若不为自己,谁会为我?我若只为自己,我是什么?若非此时,何时?这句话出自犹太教拉比的教义,就字面而言,这句话其实可以用到很多地方,作者却将最后一句“若非此时,何时”选为书名,当断断续续一个多月终于读完后,突然觉得没有什么比这个名字更贴切了。这个故事的开始,是两个说着意地绪语的意大利犹太小伙子在逃亡中的相遇,Mendel,一个修表匠,一个被打散的炮兵,他的妻子和全村的人都被屠杀后埋在大坑里;Leonid,一个学过记账坐过监狱,被训练成伞兵又好容易从德国劳动营逃出的战俘。他们两,只是为了生存结成了同伴。这一段,作者以Mendel的口吻这样描述“那是债主的眼睛,或是自觉有所亏欠的人都眼睛。可是,又有谁不觉得自己有所亏欠呢”他们一路流离,其间有加入各种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武装力量,他们的伙伴很多根本不懂打仗的章法,只是要做点什么证明自己,他们参加一次次或有计划或无心遭遇的战斗,Leonid死去,很多人死去,只有少数人,包括Mendel走到了最后。怎么说呢,当你读完,你不会认为它是一部虚构的故事,因为质感太真实,它和其他很多有关二战,有关犹太武工队,有关集中营,有关犹太人homeland梦的纪实作品一样,就是活生生的历史;原来那些千千万万被战争机器碾压的个体、他们渺小的生与死、那些令人窒息的绝望,竟然可以用这样平淡的语气、这样简单的文字一笔笔写来,看似不施铅华却又会让人更觉其中的凌厉。比起其他很多二战回忆录,这本书几乎可以说是不动声色的,没有强烈的情感宣泄。死亡,就像自然的花开花谢,可以在一路走来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发生在这些犹太武工队员任何一个人身上,其他的人,还是会头也不回的继续走,哪怕他们从意大利到波兰到德国的一路游击抵抗完全无法左右战争的结局,更多的只是一种不屈服的姿态而已,这才是可悲可叹之处。很多年前,我曾经很着迷有关二战的纪录片,女性思维看战争纪录片免不了还是有看故事的嫌疑,何况多数二战片关注的是欧洲战场,对太平洋战场的比重相对小了很多。我的注意力并没有集中在各方政治军事力量的此消彼长,而更多感兴趣的是那些被采访的铁血风云人物以及战争亲历者的讲述。这些年过去,很多细节都已渐渐记不清楚了。最近几年,也本能的只愿读些轻松的东西。本书作者Primo Levi,是奥斯威辛幸存者以及意大利国宝级作家,但却以另外一种方式处理了这种以生俱来的沉重,我给四星。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可能因为最近一点也不想看小说
  •     看了真难过
  •     一颗赛艇!也只有库斯图里卡能拍出来!
  •     有时对中国现代小说的素质会深深忧虑。中国的严肃文学,正统小说日渐没落。到底怎么了?!
  •     评分那么高,觉得一般般,个人觉得
  •     三星半
  •     不是一口气读完的,有一点完成任务的感觉。可能不太适合其他国家的表达方式。
  •     好看
  •     我若不为自己,谁会为我?若非这条路,哪条路?若非此时,何时?
  •     莱维又一本
  •     此书之前我不曾接触过犹太人相关的题材,不好评价。不过作为一本小说而言,平实的语言的确让我耳目一新
  •     慢慢和书中人物走过半个欧洲的路
  •     我们不能想象当时的历史和社会的艰难…但我们可以尽全力的从文字中感受…If not now, when
  •     就等奥斯维辛了
  •     严肃小说也能写得好看,痛苦也能写得平静幽默。二战时犹太武工队的生活是最真实的冒险。点到为止的宗教戒律及人性善恶讨论,结尾是意大利人的自嘲。库斯图里卡按这个本子能拍出《地下》那样的神作。
  •     描写的很细腻,但叙事太平淡,我更喜欢激烈的战争描写和高潮迭起的故事情节。
  •     只愿世界和平。
  •     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有些人为家而战,有些人战了也没有家,世界没有那么多公平,只有勇敢前进才可能有出路。
  •     断断续续看了很久 每次看又把前面的情节忘了 长名字和这个译本有点难读 过段时间再看
  •     如果我不为我,那么谁来为我?如果我只为我,那么我算什么?人算什么,竟得顾念!
  •     莱维证明,二战可以从那么多角度来写,都可以写得好看。这本视角很独特,大家都盯着集中营,其实集中营外也很多故事,而且一样心塞…
  •     简直停不下来!
  •     可以看看,书写的不错,期待电影。
  •     感人
  •     散文化的虚构小说
  •     苦难是萦绕在犹太人身边的幽魂。作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见证人,莱维有一万个理由来控诉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时代。但是这本书里他用一次近乎朝圣般的旅程向我们展示了人性中为了追寻尊严和自由而迸发出的力量。翻译有些瑕疵,瑕不掩瑜吧。
  •     非常好看。很严肃的话题讲的挺平淡,也不失幽默,语言组织很素,但却很有趣实属难得!不用华丽的词组,不用激烈的感情,一样生动!
  •     “为历史书里的三行句子而战!”
  •     看看
  •     我想我是门德尔吧!
  •     有时候就是理工科的人写出来的小说才好看。虽然题材沉重,但是读起来一点也不累,真实感很强。
  •     莱维秉持一贯的见证者角度书写记忆,冷静、节制,他不只是为了控诉与复仇,更是要审慎地警示后人拒绝遗忘,因为“集中营不是一种偶然,不是一种不可预见的历史巧合……在世界上的任何角落,只要你开始否认人类的基本自由和人们之间的平等,你就开始向集中营体系迈进。这是一条难以止步的道路”。
  •     逃往意大利的小史,不断有人离开、死亡,不断有人补充进来。
  •     人吗,到了一定的阶段一定的岁数,该有的都会有
  •     新的出埃及记,悲伤与诙谐的混合。写战争,无一笔铺陈渲染,却自有肃穆的悲凉于其中。一个民族的人的苦难,挣扎,以及新生。小说以新生儿的出生作结,却伴之以广岛投放原子弹的新闻。是战争的终结,还是人类的苦难须臾未或停止?
  •     「我若不为自己,谁会为我?我若只为自己,我是什么?若非此时,何时?」在苦难后,如何回忆历史?如何用公平、慈悲和对生之热情叙述过往?而墙呢,不仅树立在法西斯和同盟国、东柏林和西柏林之间,每个人和每个人之间也有一道亲手搭建/拆毁的高墙。
  •     平实的语言却不失幽默感动。
  •     青岛方所阅记。
  •     很意外看到的一本书,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巧的与二战、犹太人、东线战事、俄罗斯与波兰有关的小说,当然说小巧是与鸿篇巨制相比的,而绝不是说题材~另一个题材和视角,看到犹太人在二战时的某部分处境,会更理解他们一直在“寻找”的家园~翻译不赖~
  •     你们已经打了五年战争,我们呢,已经打了三千年。
  •     You understand many things better at thirty than at twenty and you can also bear them better. 三十岁的你比二十岁的你更深刻地理解很多事物,也更能忍受它们。
  •     本来看篇幅和内容还有点发怵……看完成了莱维的脑残粉!简直不敢相信是虚构的题材,写二战的作品多,但是这种偏门的角度真是少见。从俄国一路到耶路撒冷,看到最后热血沸腾。
  •     若非此时,何时?唏嘘人类的伟大,作者的悲悯。
  •     读莱维,也能让你更好的理解以色列。理解犹太人。
  •     太好看了!年度最佳
  •     犹太人的长征
  •     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欣赏不来?真的不好读,读了俩月==!
  •     墙裂推荐啊!太!好!看! 自从《周期表》后看的莱维的第二本作品。目前已经集齐了市面上能买到的他的所有作品。一支犹太小分队抗争纳粹的历史折射了这个民族在那个残忍的时代所受的苦难和犹太人心中对于自己信仰自己对于应许之地的执着追求。记得高晓松说过二战后中国曾提出在长三角划一片区域安置犹太人,然而被婉拒了原因就是犹太人心中的那片圣地是在波利西亚。
  •     现在最想看的书是,活在奥斯维辛。。。
  •     不同以往,视角独特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