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城

出版日期:2014-9
ISBN:978755023132X
作者:[比利时]库恩·德·波特 文,彼得·豪得萨博斯 图
页数:48页

作者简介

比利时儿童图书羽毛奖作品
▌编辑推荐
城市是什么?它能用来做什么?
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为什么每一座城市都不一样?为什么游乐场不在家的旁边,而大超市却离家那么近……
孩子们对城市生活中的各种好奇,都能在《理想城》中找到答案。
3个性格迥异的兄弟,3座稀奇古怪的城市,带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现代童话故事。
其中,孩子们不仅可以从中了解城市规划 、空间配置及城市功能等趣味知识,
欣赏到细致鲜明的建筑草图和趣味横生的城市规划,
最好玩的,还可以利用书中附赠的大幅彩色贴纸创作自己想要的“理想城市”!
当孩子对自己的城市有所了解后,他也许会开始思考自己所处的环境、所过的生活: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不想要的。这些思考会激发孩子对城市生活的无穷想象力,并学会主动为自己的理想空间做出点改变。
▌内容简介
艾尔文、斯文和瓦特三兄弟都各自在年满18岁时离开与父亲共同居住的家,独自寻找新住所。
老大艾尔文建造的城市源于一棵奇怪的大葱;
老二斯文为了抵御一伙强盗修建了自己的安全城市;
老三想要建造一座完美城市,事先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但玉米加工厂的爆炸却改变了他最初的想法……
最终,他们的城市会发展成什么样呢?
这是比利时最佳童书狮王奖、金猫头鹰奖得主彼得·豪得萨博斯经典插画故事绘本,讲述了一个关于城市发展和建筑美学的现代童话,里面涉及城市规划、空间配置及城市功能等趣味知识,激发孩子对城市生活的无穷想象。
书中附有创意绘画空间+新奇趣味贴纸,让孩子在读故事的同时锻炼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
▌推荐语
“一个关于城市发展和建筑美学的童话,既诙谐幽默又充满了出人意料的故事情节。”
——比利时《晨报》
这本现代童话书使用了很多鲜艳的糖果色,文字和图片也充满幽默感。读者们可以开心地去寻找画面里很多搞笑的细节。
——比利时Pluizer儿童书评网

内容概要

文 / 库恩·德·波特 (Koen de porter)
比利时荒诞喜剧剧团的成员。擅长创作儿童故事,引发读者奇思妙想。
图 / 彼得·豪得萨博斯 (Pieter Gaudesaboos)
比利时著名插画家、设计师和作家。作品活泼且个性鲜明,具有怀旧和荒诞色彩,叙事方式轻松幽默,曾获比利时最佳童书狮王奖、金猫头鹰奖。


 理想城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首先说说对这本书的总体印象:第一,插图很精致,很乐高,很北欧,线条简洁,色彩明快,设计感很强。另一方面,虽然色彩明亮丰富,但因为图的内容复杂,有些地方还有些抽象,我怀疑它们是否能吸引小孩子,可能会没有耐心看吧。第二,故事很有想象力和逻辑性,主线清晰,细节丰富,既有理性的分析,也有情感的描绘。但同时,我觉得故事有点复杂,其中蕴含的知识与哲理较多、较深,而故事性相对较弱,恶人也就是几个强盗,冲突比较少,小孩子的代入感可能没那么强。所以,如果给很小的小孩子念这个故事,就纯粹是看个图了。这本书还是给大一些的孩子看,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我想,男孩子会对它更感兴趣吧。再说说故事。书中三座城市的建立原因其实是层层递进的。第一座城市的建立完全是无意、随机的。艾尔文仅仅因为看到一处美好的风景(葱)而选择定居,吸引了一个大嘴巴,这个大嘴巴才是这座城市建立起来的关键人物。这座城市建立起来之后,艾尔文才在飞机上看到了她的全貌,并为此感到惊奇。第二座城市的建立是基于别的目的。斯文为了保护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建立了一圈牢固的围墙。围墙为城市的建立提供了安全的环境。反之,对安全性能的不懈追求又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良性循环。第三座城市的建立则是有目的、有规划的。这座城市充满了各种规范,从城市规划到生活细节。然而,一座如此“理想”的城市也免不了改革,天灾(玉米加工厂爆炸)发生了,人祸(市民们无休无止的争吵)亟待解决,瓦特最终不得不向这些变化妥协,修改了最初的规划。三个人物的形象十分鲜明。我觉得,艾尔文就像一个朴实单纯的农民,一心只想过宁静的日子;斯文更像一个行侠仗义的侠客,乐于保护民众;瓦特的理想十分远大——建立理想城,他是一个智慧的市长,领袖,管理者。我看了一遍之后,也有很多收获:一座城市形成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更好地服务于居民。书里强调的概念其实就是以人为本,规范是为人服务的,一旦规范本身的意义反过来压制了人的需求,那规范的意义也就消失了。这个思想要灌输给小孩子可能不太容易,就算是大人也不一定会明白。故事说得轻巧,现实生活中的两难境地太多了,情与法,各种道德困境,谁敢说自己一定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故事的最后,城市似乎满足了每一位居民的需求,共产主义理想城居然就这样建立起来了呢!不过别忘了,这可是个童话。想这些也没啥意义,给小孩子看的时候,最好还是不要破坏他们心目中世界大同的梦想,要不然会被某报骂哦(扯远了- -)。不过说正经的,我觉得小孩子确实需要一些单纯美好的梦想,但是牢固的信念就算了,至于其中的教育难题轮不到我来研究。书里确实有让我感到十分美好的东西,那就是樵夫与三个儿子的感情。樵夫很贫穷,三个儿子差异颇大,但他们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自始至终都拥有不变的亲情,太美好了。樵夫并不会因为儿子发达了,收拾行李走向城市变成骄傲的暴发户;儿子更不会觉得爸爸丢人,非要改变他的生活。他们是父子,也是平等的人,想象一下文末,老樵夫和大市长儿子在湖边一起散步,这场景多美。这儿也有另一个道理。老樵夫的韦豪森林虽然寒冷、僻静,但对于他来说,森林就是一座理想的城市,他并不觉得自己孤单。每个人的理想生活都不一样,并不是每个人都向往大城市的高楼层和宽马路,没有哪个好,哪个次,适合自己的地方,就是理想城。(多香的鸡汤……)还有一张贴纸,小朋友可以用贴纸,加上自己手绘,在书里提供的纸上画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城。我就不贴了,虽然我很想贴- - 不过我是个有爱心的大姐姐,我要留给我小表妹玩儿- -
  •     理想城中的生活图谱如果北京没有故宫,上海没有外滩,杭州没有西湖,她们将失去灵魂……一座理想城,一部属于孩子的城市童话。一座想象中的城市,一部激发孩子对城市生活无穷想象的幽默之作。比利时著名儿童作家库恩·德·波特和彼得·豪得萨博斯的《理想城》是一本写给成人的城市童话。在这座“童话城”中,有我们生活的影子,还有我们的梦想和希望。品位,是一个城市的个性和特点,反映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但城市的品位不仅仅是一个美学概念,而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外观和内涵、硬件和软件在印象、感受上的一种综合判断。但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我们却陷入了“千城一面”,让我们置身于其中的繁华街区,却分辨不出这是哪座城市?“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正如不少网友所说的,“大部分城市的高层建筑、道路似乎都是‘孪生姐妹’,没有各自的城市个性,区别不过是看谁的大饼摊得更大一些罢了。”城市特色是历史的构成、生活的反映、文化的积淀,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典型事物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别。但是,“克隆技术”使一座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失去了文化个性,文化的趋同性渐渐尘封了文化的多样性。一样的马赛克、一样的玻璃幕墙、一样的立交桥、一样的大广场、一样的流行包装……漫步于这些如同“克隆”出来的城市中,“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感,早已成为一种久违的感觉。所以,全国著名作家冯骥才一针见血地指出:“应该承认,这是我们的一个文化悲剧。我们把几百年、上千年形成的千姿万态的具有个性的城市都变成了千城一面,我们把这样的东西交给后代,后代只能说我们这一代无知,我们这一代人没文化。”如果北京没有故宫,上海没有外滩,杭州没有西湖,她们将失去灵魂。在巴黎,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构成历史的缩影;在迪拜,帆船酒店是国家的象征;在悉尼,歌剧院成为文化的标志……是什么让世人为这些城市倾倒?正是独特的城市核心价值魅力所在。在库恩和彼得的笔下(画笔下),“理想城”里有爱有恨,有各种情仇,但这却正是人类所向往的“心中的伊甸园”。库恩和彼得笔下的三兄弟艾尔文、斯文和瓦特,都是在他们年满十八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与父亲共同居住的家,寻找新住所。不得不说,这就是教育上的差距,外国的孩子从小就接受“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及“学会照顾自己”等理念,一旦孩子到了18岁,父母就不但有权不再供养孩子,还有权把他们赶出家门,让他们独立生活。而我们呢?别说18岁的孩子,三十几岁依旧啃老的也不在少数。也正是这种教育理念上的不同,老大艾尔文受一棵葱的启发建造了一座奇怪的城市,老二斯文因为要抵御一伙强盗的入侵而修建了一座安全的城市,而老三瓦特呢?老三瓦特想建一座完美的城市,这就是库恩和彼得笔下(画笔下)的《理想城》,尽管“他”事先对这座“理想城”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设计,但是,玉米加工厂的爆炸却改变了“他”的初衷:在这座城市,有一条可以返回过去的地铁线;有一座无比快乐的体检中心;有一个可以抹平记忆的清零中心;有一个人人相敬如宾的完美餐厅;还有迟到30年寄信的邮局;有离婚后婚纱照的博物馆;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失物之桥……当然,在这座城市,还有一群非常好玩又可爱的人,有从未成功的魔术师,有热爱大自然的李杰森和王安,有热爱修理的艺术家,有从机长岗位退下来的公交车司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理想城》是“一个关于城市发展和建筑美学的童话,既诙谐幽默又充满了出人意料的故事情节”,库恩和彼得在《理想城》中使用了很多鲜艳的糖果色,文字和图片也充满幽默感。当我们局促于现实的城市,辛苦耕耘自己的人生或无聊或无助时,不妨常去这座理想的城市转转,在《理想城》中找回纯真的自己,找回我们的失落的灵魂和思想。《深圳特区报》3.7第C04版:读与思周刊/艺境http://sztqb.sznews.com/html/2015-03/07/content_3159751.htm理想城中的生活图谱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当我们局促于现实的城市,辛苦耕耘自己的人生或无聊或无助时,不妨常去这座理想的城市转转,在《理想城》中找回纯真的自己,找回我们失落的灵魂和思想。一座理想城,一部属于孩子的城市童话。一座想象中的城市,一部激发孩子对城市生活无穷想象的幽默之作。比利时著名儿童作家库恩·德·波特和彼得·豪得萨博斯的《理想城》是一本写给成人的城市童话。在这座“童话城”中,有我们生活的影子,还有我们的梦想和希望。品位,是一个城市的个性和特点,反映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但城市的品位不仅仅是一个美学概念,而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外观和内涵、硬件和软件在印象、感受上的一种综合判断。但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我们却陷入了“千城一面”,让我们置身于其中的繁华街区,却分辨不出这是哪座城市?“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正如不少网友所说的,“大部分城市的高层建筑、道路似乎都是‘孪生姐妹’,没有各自的城市个性,区别不过是看谁的大饼摊得更大一些罢了。”城市特色是历史的构成、生活的反映、文化的积淀,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典型事物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别。但是,“克隆技术”使一座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失去了文化个性,文化的趋同性渐渐尘封了文化的多样性。一样的马赛克、一样的玻璃幕墙、一样的立交桥、一样的大广场、一样的流行包装……漫步于这些如同“克隆”出来的城市中,“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感,早已成为一种久违的感觉。著名作家冯骥才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应该承认,这是我们的一个文化悲剧。我们把几百年、上千年形成的千姿万态的具有个性的城市都变成了千城一面,我们把这样的东西交给后代,后代只能说我们这一代无知,我们这一代人没文化。”如果北京没有故宫,上海没有外滩,杭州没有西湖,她们将失去灵魂。在巴黎,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构成历史的缩影;在迪拜,帆船酒店是国家的象征;在悉尼,歌剧院成为文化的标志……是什么让世人为这些城市倾倒?正是独特的城市核心价值魅力所在。在库恩和彼得的笔下(画笔下),“理想城”里有爱有恨,有各种情仇,但这却正是人类所向往的“心中的伊甸园”。库恩和彼得笔下的三兄弟艾尔文、斯文和瓦特,都是在他们年满十八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与父亲共同居住的家,寻找新住所。不得不说,这就是教育上的差距,外国的孩子从小就接受“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及“学会照顾自己”等理念,一旦孩子到了18岁,父母就不但有权不再供养孩子,还有权把他们赶出家门,让他们独立生活。而我们呢?别说18岁的孩子,三十几岁依旧啃老的也不在少数。正是这种教育理念上的不同,老大艾尔文受一棵葱的启发建造了一座奇怪的城市,老二斯文因为要抵御一伙强盗的入侵而修建了一座安全的城市,而老三瓦特呢?老三瓦特想建一座完美的城市,这就是库恩和彼得笔下(画笔下)的《理想城》,尽管“他”事先对这座“理想城”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设计,但是,玉米加工厂的爆炸却改变了“他”的初衷:在这座城市,有一条可以返回过去的地铁线;有一座无比快乐的体检中心;有一个可以抹平记忆的清零中心;有一个人人相敬如宾的完美餐厅;还有迟到30年寄信的邮局;有离婚后婚纱照的博物馆;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失物之桥……当然,在这座城市,还有一群非常好玩又可爱的人,有从未成功的魔术师,有热爱大自然的李杰森和王安,有热爱修理的艺术家,有从机长岗位退下来的公交车司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理想城》是“一个关于城市发展和建筑美学的童话,既诙谐幽默又充满了出人意料的故事情节”,库恩和彼得在《理想城》中使用了很多鲜艳的糖果色,文字和图片也充满幽默感。当我们局促于现实的城市,辛苦耕耘自己的人生或无聊或无助时,不妨常去这座理想的城市转转,在《理想城》中找回纯真的自己,找回我们失落的灵魂和思想。2015年04月04日《马鞍山日报》第A7版:阅读http://epaper2.wjol.net.cn/wjwb/html/2015-04/04/content_48533.htm?div=-1观照现实的“理想城”一座理想城,一部属于孩子自己的城市童话。一座想象中的城市,一部激发孩子对城市生活无穷想象的幽默之作。比利时著名儿童作家库恩·德·波特和彼得·豪得萨博斯的《理想城》是一本写给成人的城市童话。在这座“童话城”中,有我们生活的影子,还有我们的梦想和希望。 品位,是一个城市的个性和特点,反映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但是,城市的品位不仅仅是一个美学概念,而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外观和内涵、硬件和软件在印象、感受上的一种综合判断。但在现实中,我们却陷入了“千城一面”:“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大部分城市的高层建筑、道路似乎都是“孪生姐妹”,没有各自的城市个性,区别不过是看谁的大饼摊得更大一些罢了。“克隆技术”使一座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失去了文化个性,文化的趋同性渐渐尘封了文化的多样性。一样的马赛克、一样的玻璃幕墙、一样的立交桥、一样的大广场、一样的流行包装……漫步于这些如同“克隆”出来的城市中,“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感,早已成为一种久违的感觉。如果北京没有故宫,上海没有外滩,杭州没有西湖,她们将失去灵魂。在巴黎,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卢浮宫构成法国历史的缩影;在迪拜,帆船酒店是国家的象征;在悉尼,歌剧院成为澳大利亚的标志……是什么让世人为这些城市倾倒?正是独特的城市核心价值魅力所在。在库恩和彼得的笔下,“理想城”里有爱有恨,有各种情仇,但这却正是人类所向往的“心中的伊甸园”。 《理想城》中的三兄弟艾尔文、斯文和瓦特,都是在他们年满十八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与父亲共同居住的家,独自寻找新住所。老大艾尔文受一棵葱的启发建造了一座奇怪的城市,老二斯文因为要抵御一伙强盗的入侵而修建了一座安全的城市,而老三瓦特呢? 老三瓦特想建一座完美的城市,这就是库恩和彼得笔下的《理想城》,尽管他事先对这座“理想城”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设计,但是,玉米加工厂的爆炸却改变了他的初衷:在这座城市,有一条可以返回过去的地铁线;有一座无比快乐的体检中心;有一个可以抹平记忆的清零中心;有一个人人相敬如宾的完美餐厅;还有迟到30年寄信的邮局;有离婚后婚纱照的博物馆;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失物之桥……当然,在这座城市,还有一群非常好玩又可爱的人,有从未成功的魔术师,有热爱大自然的李杰森和王安,有热爱修理的艺术家,有从机长岗位退下来的公交车司机……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理想国》是“一个关于城市发展和建筑美学的童话,既诙谐幽默又充满了出人意料的故事情节”,库恩和彼得在《理想城》中使用了很多鲜艳的糖果色,文字和图片也充满幽默感。当我们局促于现实的城市,辛苦耕耘自己的人生或无聊或无助时,不妨常去这座理想的城市转转,在《理想城》中找回纯真的自己,找回我们失落的灵魂和思想。 这更是一本描述给我们的后代留存与梦想的乌托邦。看来,真正有品位的理想之城,等待他们的实现与完善。 5月22日《检察日报》第06版:纵横http://newspaper.jcrb.com/html/2015-05/22/content_186839.htm
  •     人们生活的空间,最初只是一座座独立的房屋,后来演变成一个个村落,再后来发展成乡镇,城市……如今,我们对城市早已习以为常,但好奇的孩子却总能问出无数个问题:城市是什么?它用来做什么?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为什么游乐场不在家的旁边,而大超市却离家那么近……事实上,大人真的很难用一两句话解释清楚这些问题。因为它们涉及城市规划、空间配置及城市的功能等知识,抽象又专业。而《理想城》却聪明地用一个现代童话故事将这些问题形象地解释了出来。老大在寻找新住所的过程中,无意中发现了一棵大葱,于是便在大葱旁边建造起自己的房子。没想到这棵神奇的大葱竟然吸引来很多人。于是房子越盖越多,逐渐形成了一座以“大葱”为主题的城市。在“大葱城”里,人们除了举行大葱节游行活动外,还开发出很多大葱产品……这个故事似乎反映了一个旅游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孩子从中可以看到城市具有交流和传播文化的功能。在老二的城市中,孩子可以了解到城市最初具有抵御外侵的功能:为了保护人们的安全,老二在与一群强盗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完成了城市的建造。它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城市是一种文明的象征,是人们智慧和勇气的结晶。而老三的故事传达了城市的实用性理念:如何以让人们生活得舒适、便利为目标去规划城市空间。其中,孩子会认识到居民区、商业区、停车场等城市区域的设计思路,还可以学习到各种细致鲜明的建筑草图。从这三个兄弟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每座城市都是因人们的需求而产生的,也因人们的需求而不断发展、变化。只要居住在其中的人们喜欢而且满意自己的城市,那么它就是一座“理想城”。在孩子对自己的城市有所了解后,他也许会开始思考自己所处的环境、所过的生活: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不想要的。这些思考会激发孩子对城市生活的无穷想象力,并主动为自己的理想空间做出点改变。个人觉得这是本不可多得的儿童童话故事。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20个月读还是早了点,我觉得这书起码得是四五岁读吧。
  •     三只小猪的城市进化版
  •     3个性格迥异的兄弟,3座稀奇古怪的城市,带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现代童话故事。
  •     收到啦~~ 休年假之前写~~
  •     有些复杂,适合高年级孩子阅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