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满才是人生

出版日期:2016-7-1
ISBN:9787530215493
作者:季羡林
页数:192页

作者简介

《不完满才是人生》是季羡林经典人生散文精选集。季羡林“人生三书”之一,侧重季先生谈论人生普世价值方面的散文,普通读者都会面临和思考的人生问题与困惑方面。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世、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毁誉、压力、长寿之道、伦理道德……季羡林先生结合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谈对人生的感悟。
恩师最大的魅力,就是仿佛无法用堂皇的语言来言说他的魅力。用在恩师身上的形容词,最合适的大概还是纯粹和平淡。——钱文忠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不完满才是人生
人生 3
再谈人生 5
三论人生 7
不完满才是人生 9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12
做人与处世 15
知足知不足 17
有为有不为 19
三思而行 22
第二章 一寸光阴不可轻
成功 27
爱情 30
寂寞 36
论朋友 40
论压力 43
谈礼貌 45
时间 48
隔膜 52
毁誉 55
论恐惧 58
容忍 61
第三章 尽人事而听天命
走运与倒霉 65
缘分与命运 67
牵就与适应 70
谦虚与虚伪 72
漫谈撒谎 75
论说假话 79
论包装 82
漫谈消费 85
漫谈出国 90

内容概要

季羡林,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195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哲学与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
季老对人待事的方式与态度,我所欣赏的; 他的敬业与奉献,是我所尊敬的。 他,季老,是可爱的。 ——90后 年轻读者


 不完满才是人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对于季羡林老人,人们说的更多的是他的学问,加在他身上的头衔有很多个:“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尤其是这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五四那个“大师”辈出的时代的缅怀,对近代无“大师”的哀叹不绝于耳。于是,季羡林先生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那种学贯中西,学富五车的大知识分子的期待。可是,当真,人们真的那么看重学问吗?就在今天早上,笔者还看到一篇文章,讲社会上日渐风靡的“读书无用论”,讲“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豆浆的”,还有诸如“大学生毕业后沦为卖猪肉的”这类新闻报道,的确给满心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实现“鲤鱼跃龙门”的阶层上升之梦的中国人泼了一盆又一盆冷水。所以中国人对于读书的态度历来暧昧,与其说他们看重学问对于丰富个人精神生活的作用,毋宁说他们更希望通过钻研学问,获得一点现实的利益。这点现实的利益,在古代是科举考试的功名,是官位,是出入庙堂的资格和俸禄。现在人们说的更直接,就是将来有口饭吃。于是乎,在倡导精英教育,培养“大师”的高等学府,人们不再享受钻研学术之乐,而以毕业后端稳一个饭碗为第一要务,而现实的处境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有时候都比他们更有竞争力。钱理群曾苦涩地称这一代人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中国人拼命读书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中国学生引以为傲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和那么多个雅思托福考试的高分令外国人瞠目结舌。也或许,中国人自降生以来,自带“考试”基因。如今你告诉他们读书无用,只会滋生两种情况,一种是前文提到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聪明,世故,懂得配合,懂得攫取利益;一种是虚无主义,茫然,无助,不知道该抓住点什么。哪一种,都不是人们希望看到的。有时候不禁令人想到:多元价值,是不是取消价值呢?金钱利益至上,某种程度上,“成才”或许意味着“出人头地”,但绝不意味着自得其乐,造福社会。在这样的一个社会大背景下,像季羡林这样一位精通12种语言,梵语研究领域的专家才会成为被人们推上神坛的“国宝”。季羡林尽管常年待在体制内任教,但是他对人性并不缺乏深刻的洞察。他曾不无感慨地说自己在文革中被批为“牛鬼蛇神”,人人避而远之,家中门可罗雀,等到平反了,家里又是高朋满座,所以他说“世态炎凉”跟一个人的活得岁数的多少有关系。活到九十多岁的他对人性也并不乐观,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坏人,而且坏人是不会变好的。人生也没有什么完满,甚至可以说处处存在着枷锁。但是他还是主张人们“顺其自然,尽上人事。”也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和中国传统的有担当的知识分子的精神谱系是一脉相承的。季羡林毕竟是外国文学专业,后来又在德国留学十年有余,梵语等语种是他的看家本领。梵语我们平常人不懂,但是他讲人生的文字,我们倒是可以看懂。这看懂,是看懂之后的淡然一笑,是静默于心。究其原因,是他的文字极为朴素,平淡,并不故作高深,就好像他的人一样。季羡林并没有显赫家世,也没有家学渊源,父母都是贫苦农民,他自己,也是投奔山东的叔叔那里才得到一点文化的熏陶。但是寄人篱下的感觉,对于每一个成长期的少年都不好受。少时离开母亲成为他一生的“悔事”,包办婚姻的苦涩也只能用醉心事业来逃避,文革中所受的苦并不比别人少,等到老年,父子不合,秘书虐待种种糟心的事都没有放过他。这里,生活的严酷不会因为他是“学界泰斗”就对他网开一面,也不会因为他即将百岁而对他分外仁慈。人间并没有乐土,人间也并没有完满。一个人活得多久,多显赫,多受人爱戴,或许都只是表象。唯一幸福的源泉是我们知道自己是谁,我们应该怎样去完成自己,其他的,真的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热闹是一时的,寂静却是恒久的。如季老那样找到自己的园田,一辈子勤苦耕耘,自得其乐,已然成为人们眼中的淡定人生,因为不骄不躁,心有所向,所以自成一个宇宙,不惧风雨。
  •     文|迩孲 头顶一生都自带光环并且荣誉无数,通英、德、梵、巴利文、俄文、法文,精通吐火罗文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季羡林先生居然写了一本书叫《不完满才是人生》。耄耋之年颇负盛名的季老居然跑出来跟我们这些庸俗之辈说他认为的《不完满才是人生》,这,还让我们活吗?我们先来看看这位先生的传奇人生。季老生于1911年,在辛亥革命、日军侵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动荡岁月中,季老的少年时期在不断的转学、辍学之中度过;高中毕业后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清华大学四年中发表散文十余篇,译文多篇;1934年,西洋文学系毕业。应母校山东省立济南高中校长宋还吾先生的邀请,回母校任国文教员;1935年,9月赴德国入哥廷根(Goettingen)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师从瓦尔德史米特(Waldschmidt)教授、西克(Sieg)教授,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及俄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1937年,兼任哥廷根大学汉学系讲师;1941年,哥廷根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以后几年,继续用德文撰写数篇论文,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1946年,回国后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季羡林就辗转取道回到阔别10年的祖国怀抱。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1978年复出,从此以后他的头衔是: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国文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文化书院 院务委员会主席、中国亚非学会会长,一直到2009年。一生中,著作等身,并且研究成果显著:1.《〈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2.《〈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3.《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发现并证明了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犍陀罗语的特点之一;5.《印度简史》、《印度古代语言论集》、《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看到这里,你是否都在想:这么完满的人生的人,为何要和我们说《不完满才是人生》?但是就像保罗·西蒙说的那样:没有谁没受过打击,没有谁会悠闲安逸,没有谁的梦不被击碎,没有谁不被屈膝。在一生下来就是全世界动荡不安的年代,他的生活和求学之路比谁都艰难。在新旧思想外来思想不断冲击下,能养成如此正的三观,靠的是怎样的一种眼光和情怀?经济破产时候却留洋,个中艰辛和困顿谁晓?《牛棚杂忆》中描写的那十年是生命被蹂躏成了一种怎样的绝望?和儿子决裂断绝关系13年不曾相见是一种怎样的凄凉?辜负了终身未嫁、只伴着一台老式打字机等了季老六十年的德国恋人伊姆加德是一种怎样的遗憾?苏东坡言:人有悲观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曰: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一个人,纵使是高高在上的帝王,也无法让风不从他的屋顶吹过,况且是手无寸铁的小百姓?人人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的人生就像季老说的那样《不完满才是人生》。人生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遗憾和意外之事,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抱怨它、逃避它,应当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世人昏昏,我必昭昭。在我实现我的人生终极目标“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之前,必得时刻记住韩文公说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另外需把朱子的诗作为座右铭: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我们的人生不完满,但是这都不妨碍我们朝着自己想要的人生去努力奋斗。吃饭穿衣是为了活着,但是活着不是为了吃饭穿衣。
  •     人生,这个话题太大了。以前上作文课,语文老师让我们写写个人生活的一些感悟。大家通常就写自己在亲情、成长、学习方面的体会,从这些点出发写的作文一般得分都不错。也有同学(包括我)就在文章里探讨的人生的意义,被老师批阅“话题太大,言之无物”。当时不理解老师的观点,还去和老师讨论。现在再翻看以前写的那些“人生”的文章,确实觉得那满篇不协调的成语和空泛的句子拼凑而成的作文,显得格外扎眼。想到电影里面那句台词“你连人都没生过,还谈什么人生!”,这句调侃的话说的道理却没错。年纪轻轻的读过几本书,去过几个地方,遇到过一些人,就妄谈人生,着实叫人发笑。我喜欢向有阅历的人请教问题,因为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看待问题更客观,心态也更平和。翻到季羡林老先生写的《不完满才是人生》一书,这本书是他在望九之年谈自己对人生的看法。我发现这本书里的很多观点并不新颖,都是我们听过很多次的道理,但读起来确实有实实在在的收获。人的一生是由一段段的时间节点连结而成的。时间,无疑是最最宝贵的东西了。小的时候觉得时间过得太慢太慢,常想自己快些长大,好摆脱大人们的约束自己做主。后来长大了,发现每天都过得这么快,一晃神,一年就悄悄地过去了。开始意识到时间的宝贵,想要拼命留住时间。自己心里明白,时间一直都是那样不紧不慢地流淌。可心里着急啊,还有好多事情没有做,还有好多好书没有看,还有好多美景没有赏……古代帝王想要吞下“长生不老”的仙丹,现代人想要学习时间管理的秘籍,好给自己获得更多的时间。结果呢?想长生不老的,吞了仙丹死的更快;效率提高了工作量没有减少,反而变得更加忙碌。看到成功人士的辉煌成就,大受刺激,恨不得24小时不停歇地努力,最后什么都没做成,反倒丢了健康。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急没有用,指针的跳动就当作是时间给自己的提醒。“一寸光阴不可轻”,重视时间的价值,不让时间在纠结焦虑中浪费。付出了时间和精力,最后还是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而并没有那么努力的人,反倒因为遇上好时机有了不俗的成绩,真叫人羡慕嫉妒啊。一线城市房价疯涨的时候,网上就有笑话“买房去创业,创业成功再买回之前的房子”。真实性无从考证,不过这种事情是确实存在的,有人懊悔不公平,就有人庆幸自己赶上好时候。有句古话叫“尽人事而听天命”,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表述就是“你只负责精彩,上天自有安排”。首先必须“尽人事”,否则机会在你面前你也抓不住。但又必须“听天命”,单个的人在时代大背景下是微不足道的。这又回到前面说的珍惜当下的时光,放平自己的心态,重视时间的价值,真心付出努力。至于结果如何,无愧于心就好。这本书里的道理都是你我知晓的,而通过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朴实简洁的文字表现出来,感觉就像家里的长辈坐在对面给我叙说,很值反复翻阅。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至今,一个百分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真正理解到这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十全大补汤。比鸡汤好多了。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     吃饭穿衣是为了活着,但是活着不是为了吃饭穿衣。
  •     十全大补汤!比鸡汤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至今,一个百分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真正理解到这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
  •     季老是博物馆里的望远镜,视角开阔的那种
  •     挺浅显的论述性散文。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