蔑视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8
ISBN:9787208115002
作者:(瑞典)谢尔·埃斯普马克
页数:176页

作者简介

《失忆的年代》(Glömskans tid)是一部西方现代主义特色的长篇小说总集,由七卷较短而互相呼应但相对独立的长篇小说构成。第一卷《失忆》(Glömskan)出版于1987年,最后一卷《欢乐》(Glädjen)出版于1997年。其它各卷分别为《误解》(Missförståndet)、《蔑视》(Föraktet)、《忠诚》(Lojaliteten)、《仇恨》(Hatet)、《报复》(Revanschen)等。
这是瑞典作家埃斯普马克长篇系列小说继《失忆》和《误解》后的第三部:《蔑视》。
本书通过一个老妇人艾琳晚年在养老院里的自言自语,变现出她一生的不幸、不满和不甘。她是一个很早就离婚了的女人,甚至父母都不喜欢她,她只有通过两个儿子来寄托她对未来的希望,希望孩子的出人头地来反抗她对周遭的不满,来改变自己被“蔑视”的命运。然而,命运如此作弄人,生活的荒谬常常事与愿违。而且,以“蔑视”你的价值来反抗这种“蔑视”,你可能得胜吗?胜利的旗帜永远在那个主宰你的价值手里,无论是艾琳的胜利还是失败。

内容概要

谢尔•埃斯普马克,1930年生,瑞典诗人、小说家、文学史家,是瑞典学院院士、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17年。他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以及文字或诗歌的力量。他的诗歌富含生命力,又充满张力。出版有十一本诗集,曾获得包括“薛克文学批评奖”和“贝尔曼诗奖”,最近获得的是“凯格伦奖”以及“九人团大奖”。


 蔑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蔑视》中的女主角艾琳是一个被丈夫抛弃的女人,也是从小不受父母宠爱反被诅咒的女儿,很小的时候就被赶到乡下去生活,这就是她一生遭受的所谓“蔑视”。为了对抗这种“蔑视”,为了证明自己的生命价值,艾琳把自己全部的爱和金钱,也可以说把全部的一生,都押赌注一样押在自己的两个儿子身上,努力培养他们,给他们虽然没有父亲也同样体面的家庭环境,更希望他们在社会上出人头地,而借此自己可以扬眉吐气。从小说描写的结局来看,艾琳的一生最后是落在收容病残老人的康复收容所里,终日和一堆垃圾为伍,可以说毫无价值,作者别出心裁地用隐喻“失重症”来暗示这种没有价值的状态。也就是说,艾琳的一生其实是失败的,她的梦想并没有实现,甚至在“失忆”的状态中,她都记不住自己的儿子是否来看望过她。最后她不得不对自己这样发出哀叹:“我从这一生中到底得到了什么!”(页153)艾琳的这种命运和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小说系列中的《高老头》有些异曲同工的特点,因此女主角也自嘲自问她自己是否成了“高老妈”(页130)。不同的是高老头一生的希望是寄托在两个女儿身上,也彻底落了空,被女儿完全抛弃,而艾琳则有两个儿子,只有他们还需要钱的时候才会到这个康复收容院来求老妈帮忙,显然也不是两个非常争气的儿子。在这两个不同故事的背后,都反映着同样的世态炎凉,反映同样的利己社会中冰如冷水的家庭关系,也都是同样的社会对某些落魄者不成功者被遗弃者的“蔑视”,用这部小说中的诅咒来形容,这些被蔑视者都是“臭大粪”!每个社会都会建立一个自己的价值标准,一个革命的社会有革命的价值标准,一个金钱的社会有金钱的价值标准,一个名利的社会有名利的价值标准。达到这类社会价值标准的就是成功人士,是标兵或明星,是显贵或名人,自然就是“出人头地”的,反则就是没有价值,就会失重而没有分量,就会受到“蔑视”。小说中的女主角艾琳虽然挑战人们对她的“蔑视”,却不是挑战“蔑视”她的这种社会价值标准。她同样拜倒在这样的价值标准之下,只想通过个人努力达到这种社会价值标准,以此对抗或抵销别人的“蔑视”。其实,她对这种价值标准的追求本身也只是一种表面的追求,比如家里要摆设其实已经无用的钢琴和廉价但看似值钱的家具,比如她也想靠买彩票中头彩发笔大财。她自己显然也有虚荣和看重名利的一面,实际上是她也“蔑视”了自己,这是她自己的悲剧所在。《蔑视》中特别提到了巴尔扎克的“高老头”,这种和《高老头》的呼应,说明作者本人在构思自己的长篇系列时,确实参照了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构造,或者说所谓“人物再现”的写法:这个系列中的每部作品都突出塑造一个人物,但各部作品中的人物又有交叉和关联,比如《蔑视》中的艾琳,当然让我们回想到第一部《失忆》中那张有一个单身母亲和两个孩子在一起的照片。当然,在规模上,《失忆的年代》是无法和“人间喜剧”相提并论的,但作者在总序中也已经说过,“这个系列写作计划没有(巴尔扎克)这样去复制社会现实的雄心”。作者是采用比较浓缩的现代小说的精致笔法,用单个场景内一个人物的独白式语言流来表述。在《蔑视》里,是艾琳这个老女人喋喋不休地说话,她的语言应该比较通俗一点,少文人气书卷气而多点俗气,因此译者在翻译中也稍微比前两部要自由一点,以尽量贴近这个人物的本色。与前两部小说《失忆》和《误解》相比,《蔑视》的荒诞小说色彩也变得越来越明显了。因为受到“蔑视”,没有了分量,所以我们在这部小说看到了“悬浮病”或“失重症”这种荒诞的描写,艾琳的身体居然可以悬浮到天花板上,医生护士要爬到梯子上来为她治疗。这自然又承接前两部的卡夫卡式的荒诞。据作者自己介绍,《蔑视》是带有自传性的作品。这意味着小说中被称为“艾琳”的女主角是以作者本人的母亲为原型的。当然,小说是文学创作,而不是生活本身,它只是对生活的折射,对社会的透视。否则,作者现在已经是尊贵的瑞典学院的院士,他的母亲足可为这样的一个“出人头地”儿子而感到骄傲,扬眉吐气了。能够超越生活,超越自我,这是作者的功力所在。一如既往,我感谢翻译中作者提供的帮助,感谢马悦然先生和陈安娜女士的帮助。感谢责任编辑邵敏先生在文字上的把关。万之2013年5月22日
  •     与“失忆的年代”七卷长篇的其他作品相呼应,在该系列第三部作品《蔑视》中,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前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延续了其讽刺漫画式的荒诞文字风格,用单个场景内一个人物的独白式语言流来完成文本的组织,通过康复收容院中老妇人艾琳对来自省议会的病案调查者围绕自身经历的叙述与自我质询,以一种特殊的角色视角为我们打开了对社会现实及其背后复杂人性的剖析截面,在“失忆”的语境下引导人们进入对现实与自我的理性沉思。整个故事围绕着“蔑视”与“天意”两个关键词展开。从小便不受父母宠爱反被诅咒、很小就被赶到乡下生活,后来又被丈夫抛弃的女主角艾琳,为了对抗社会的“蔑视”、证明自己的生命价值而牺牲所有自身利益,在对唯利的社会价值观念的无条件攀附中拼命为两个儿子争取更好的生活条件与体面的社会地位。可这种努力所换来的不过是包括她的两个儿子所给与的更为沉重的蔑视,晚年的她只能呆在康复疗养院中,“周围是一片混乱,充满恶臭,是发霉的期望,还有堆积起来的蔑视”,等待着“被钱的好闻的气味吸引过来”的儿子们。因为对于“蔑视”的恐慌,她患上了“失重症”,身体总是会飘到天花板上。“……迟早肯定会有某种模式出现,至少可以看到某些关联,帮助我搞清楚为什么我的整个生存都是这种呕吐物的味道。为什么人们这么对待我,就好像我的家就在这里的垃圾堆里。”艾琳希望通过这次叙述理清自己生命的脉络,对自己最终被蔑视的反抗“蔑视”的努力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贯穿故事整体的最终线索便是艾琳对自身悲剧命运的呐喊与申辩以及对真正生存价值的疑惑与追问。而另一个关键词“天意”的真正意涵在文中始终处于半遮蔽的状态,隐约指代着某种被公众奉为权威的生存方式与社会规则。答案在记忆碎片的拼接过程中逐步揭晓。“我没有钱,没有学历,没有关系,只有巨大的绝望,但我会回来的,要和他们看上去一样,以至于他们都认不出我来。”归根结底,“和他们看上去一样”的迫切希望摆脱被蔑视地位的焦虑感成为了艾琳失败的关键,以至于她对儿子们的爱也不自觉地染上了工具性色彩。“我必须让他们站出来,要掀开他们的嘴唇让人们看看他们的牙口。”出于自然本能的质朴的爱反被抹杀,她对于“蔑视”的反抗是建立在承认自己所受“蔑视”的合法性的基础之上的,艾琳自始至终从未学会对蔑视她的规则本身的抗拒。幸运的是,这种讲述式的自我抗辩所得出的答案终于开始靠近真相——“甚至就是我自己把所有这些臭味和垃圾弄到我身上,因为我不能自立,就完全缺少我自己的本质?是不是从根本上说,我自己是我的不行的推动力,自己还毫不知觉?”在围绕故事主题“蔑视”所展开的主人公对自我价值的反复追问过程中,回忆的碎片所拼接而成的残缺的生命意义成为连接文本与系列书籍整体上“失忆”主题的符码。“失忆的年代”七卷长篇是从七个不同切入视角对社会语境的全面反思,而在具体的现实关切背后,有着一个更加宏大的对人类存在价值定位本身的“失忆”式的思索。作者在某种程度上参照了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构造,将所谓“人物再现”的写法改造为印象式的暗线穿插与汇合,这在《蔑视》中便表现为对“失忆”、“误解”两个主题在新的讨论语境中潜在的追问。“这一切全都只是一种巨大的误解。而让这种误解发展到这种程度的又是我自己。是我管不住我自己。”艾琳所承受的被“蔑视”的痛苦在她看来完全来自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误解,并且期望着自己的男孩子们“总有一天会明白”。而在冷静的思维观照下,我们自然会知悉,艾琳的悲剧命运又何尝不是因于她对自身存在价值的误解?而“失忆”在此则指向了一切“天意”的模糊性,暗示着作为人类生存价值指南的社会规则的虚假本质。“好像只有我们的伤口才是我们和抛弃我们的时光的唯一联系。不,那是我们失去了联络的时光,尽管那些时光比我们自己的呼吸还更接近我们。”包括《蔑视》在内的“失忆的年代”七卷长篇,其印象式与意识流的创作手法实际上为读者提供了多重的解释空间。从艾琳无法摆脱的被“蔑视”的命运中,我们既可以将目光投射到其背后真实的社会环境,对比自身所处现实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利己社会中冰如冷水的家庭关系,唯利价值标准下主流社会对不成功者毫不留情的遗弃,甚至具体到实际的社会医疗制度(这在文中作为唯利价值标准的象征以夸张的讽刺笔法被记录下来)。与此同时,另一种基于普遍人性的解读也是十分必要的。从“误解”到“蔑视”,直至回归“失忆”的最终主题,逃不开的终究是人类对“存在”的自我确认问题。非权威性的权威判断令太多人背上了名为“蔑视”的枷锁,却又始终无法认清社会价值标准之外的真正自我究竟该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于是便只能在“蔑视”的怪圈中不断去迎合权威价值,得来的结果却是更沉重的“蔑视”。“我们就忘记了问问我们自己,天意怎么能够在每时每刻都知道我们想什么。也忘记了问问我们自己,天意会有一天用自己的全部知识做些什么。”抛开具体的生存语境不谈,艾琳式的悲剧实际上适用于对我们每个人生存状态的解释。在我们不断地想要挣脱他人轻鄙的目光、拼命努力去靠近世俗光环的最高层时,又有多少人想过,在这种对“蔑视”的过度反抗下,我们真正想要的是否早已被丢弃得无影无踪了呢?“卡夫卡式的寓言,加缪般的洞见”,除去诗人、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文学教授、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前主席的多重文化身份与文学成就外,谢尔•埃斯普马克对读者的吸引力更在于其小说所独有的思想魅力。 以别致的写作方式创造多重的阐释空间,引导人们或走向冷静的现实批判,或进入隔绝一切外在价值干扰的自我省思,两者均是现代都市人生活中最为需要的品质。
  •     《蔑视》,是诺贝尔文学奖前评委会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失忆”系列长篇小说的第三部。译者万之先生在后记中将这部小说概括为一个现代版“高老妈”的遭遇,与之相呼应的前语境显然是来自人物和情节设定都异常相似的法国现实主义巨匠巴尔扎克的名著《高老头》。假设我们循着这条思路,却事先放弃使用“互文性”这样颇具学究气的语词来解读,或许也能抓住《蔑视》的阿里阿德涅线团。没错,这是一个关于从小被父母嫌弃、中年被丈夫抛弃、晚年远离子女的孤寡老人的痛苦回忆,一个已经住进康复收容所的名为艾琳的瑞典老妇人,对着失忆症的调查者絮絮叨叨讲述自己的坎坷一生。我们甚至可以将它理解为一个与中国式的孝道部分相关的文本,它包含了母亲的牺牲与儿女的背叛,细琐地再现一个命运多舛的女性如何与不公平的社会现实对抗,忍受各式各样的蔑视,含辛茹苦养大孩子,然后孤独终老。但同时,这是一本很大篇幅在谈论现代女性的孤独、愤怒和焦虑的谈话记录,穿插着一位“高老妈”艾琳各种各样零 碎的生活片段和回忆,娓娓叙述中带有强烈的写实主义风格。与布尔乔亚色彩更加浓厚的《高老头》相比,相信很多读者更愿意把“高老妈”的故事解读成一场带有鲜明性别立场的控诉,它所针对的是形形色色的外在价值评判,以及隐形的性别歧视。在艾琳生活的那个闭塞的小小世界里,作为女性主体的“我”始终被形形色色的蔑视包围;而“我”相对于这个五脏俱全的现代男权社会,也更像是一个轻如尘埃的过客,从未拥有过立足和发言的权利。作为女性,艾琳的存在就像沙雕一样不牢靠,命运的潮水一来就能将她淹没无影。引用她自己的幽默说法,她的生活就像得了“失重症”一样飘忽,男性语言所到之处,就是艾琳们被驱逐的地方。父亲的一句“艾琳,你只是臭大粪”拉开了她生命中一切蔑视的序幕,日后,庸常而无聊的生活是她不得不努力的方向。她不断地与男性的世界妥协,忍受生活的重压和挑衅,想要尽可能体面而自尊地活下来,而经历的却是从父亲手中被让渡到丈夫那里,然后再被遗弃的屈辱过程。在她一厢情愿信心满满地带领幼子开启新生活时,她所面对的不光是整个社会针对离婚女人的冷嘲热讽和流言蜚语,更有儿子们成年后恩将仇报的冷酷目光。这样一种人生,晚年的艾琳形象地将它归纳为充满了垃圾的味道,就像她最终的归宿——那个漫天都是灰尘和垃圾的收容所的世界。被命运——或者文中的“天意”所追赶的艾琳,始终在一种价值不明的生存状态中庸庸碌碌,直到风烛残年才有闲暇开始正视和回顾自己的漫长一生。当然,这样醍醐灌顶洞见人生的幸运时刻不止一次,当她从婚姻的枷锁中摆脱出来后,也曾惊奇地发现自己是如此地一无所有、无家可归,即便是从金钱上划分,自己竟然也不属于任何阶级,“我们既不是资产阶级也不是工人阶级。我们是在外边的。”离婚后的艾琳没有钱,没有学历,没有社会关系,甚至没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在那个牢不可破的中产阶级、白人、男性的神话映衬下,不受欢迎的女性是彻彻底底的异类和被流放者。然而,女性的失败也打开了这个外表圆融实则残酷的男性谎言的缺口,艾琳放弃了用耻辱换来的卑微的安全感,放弃了与男性世界貌合神离的联系。在作笔录的调查员——故事中那个没头没脑的第二人称“你”到来之前,她甚至不希望把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告诉任何人,或者以任何的形式记录下来。无数个艾琳就是在这样一种黑暗的状态下经历生与死,无数个沉默的艾琳,她们所有的只是遍体鳞伤。而她们对于那个自我标榜为常规的世界的恐惧也已渗透到语言,艾琳们担心记录员——或者小说家的文稿终有一天也会变成“你在手提箱里发现的什么不可理解毫不相干的涂鸦”,那些记录着自己存在过的文字很快将被遗忘,或者被篡改、被曲解。直到最后她们发现,唯有蔑视所造成的伤口本身才是永恒的证物。孤独和自由始终是一体两面,唯有纯粹地遗世独立,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艾琳带着伤口,磕磕绊绊,逃到了一个没有人管束、但蔑视仍在的新环境里。直到年幼的儿子们——艾琳新生活中唯一的希望,逐渐也从前俄狄浦斯的世界过渡到成人世界,母亲的身份再一次遭受无情的嘲弄和唾弃。现代女性所面对的仍旧是一个被男性的语言符码武装得紧紧实实的世界,可她们却早已没有先烈美狄亚那样决绝而明确的复仇心态。“我要和上帝才知道的什么东西角斗”,“我要角斗的那种无名的力量没有哪怕是一个清楚的特点,也没有一个事件。一切都被擦掉了。”艾琳们就像挑战风车的唐吉坷德,尽管使劲挥舞着宝剑、宣扬要战胜敌人的决心和信心,但她们始终弄不明白敌人到底是谁——或者这些无孔不入的蔑视来自哪里。她们意识到尽管时代在变,自己还是附属品,不完整的附属品,从头到尾都附属于一个男人,附属于一种强势的生活或者关系,附属于一段与自己无关然而不得不参与的空间,然后承担着这个空间中所有她不得不忍受的蔑视——丈夫趾高气扬摔下钱的神态,父亲喝醉酒后无聊的嘲弄,甚至艰难的生活本身就是以一种得意洋洋和幸灾乐祸的姿态逼迫艾琳们接受自己的。到了最后,她们甚至不得不蔑视自己。每一个艾琳都不过是一个小女孩,一个普通女人,被捉弄的妻子,心力交瘁的母亲,一个老妇人,她不断创造新的生活,不断逃亡,希望开辟一个新的境地,苦心孤诣培养自己的儿子,维护新家,然而又不断为新生活抛弃,误解,最后是背叛。她是一条可怜虫,连她自己也无法理解这个世界,她将生活归纳为天意指使下的一出戏,但她一定不甘心做“天意”的木偶。于是一面拼命挣扎,希望扯断身后摆布她、控制她的线。最后木偶瘫了,被丢弃在一堆垃圾中,每天接受和复仇女神一样冷酷的护士们、大夫们的检查——依旧是用一种变相的歧视的目光注视着你。但最可悲的是,她是一堆外表生锈内心却依然崭新的废弃金属,即便被垃圾包围,她还有敏锐的感觉,不得不忍受身边的一切。她说宁愿自己的眼睛里没有玻璃碎片,“它让我看到那些我本来更聪明的话就闭上眼睛不看的事情”。她不得不痛苦地活着,见证这些无可忍受的悲剧日复一日地发生在自己身上,衍生出更多的伤口。死亡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有时,记忆和知觉比死亡更令人痛苦——尤其是对痛苦的记忆。对于有些人,记忆本身就是一道伤口,一经触碰就生疼,它像割礼一般忠实地记载或者强调某种古老的性别耻辱,然而,也只有痛感才能证明你真实地存在过。只有疼痛才能战胜失忆,战胜时间的迷雾,战胜一切人为的谎言。伤口是一种直接的东西,真实,可感,不比文字。伤口的历史也就是艾琳们的历史,伤口的存在使得这部小说的叙述得以区别于通俗的妇女闲聊录和《知音》。拥有伤口,意味着你还清醒,你还没有被现有规则奴役,而对于痛感的记忆,更是《1984》中温斯顿们和麻木无知的派逊斯们的重要区别。是高贵的灵魂还记得自由与不自由的标志。回到开头,我们或许能发现, 19世纪的高老头在巴尔扎克的笔下,是一个备受作家同情的人物,他完整地承担了一种鲜明道德观的传声筒,是作家借来控诉社会的一个简单媒介,也许有着比扁平人物稍微圆整一些的性格,但毕竟是一个封闭的、可以盖棺定论地评说的角色,简单,有棱有角。而高老妈——艾琳的言说,尽管唠唠叨叨,通俗朴实,却始终让人摸不着头脑,也许她自己也难于概括出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境地,要控诉的是什么。她曾多次跳出文本来质疑小说家的作品是一堆废纸,最终会像风语一样倏忽间飘渺无踪。在这里,人性和价值体系是一种更加开放的东西,再难用传统道德的眼光去评判。或许20世纪女权主义者们的口号——“身体写作”在埃斯普马克老爷爷的这部作品中还难以完全彰显,但相信,读者们通过《蔑视》直白的自剖和曲折的隐喻性语言,总能够捕捉到高老妈们高声呐喊的声音。一样的原型却有不一样的精彩,想必这也是“高老妈”相别于“高老头”的创意所在。也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写作者们与现实主义大家分道扬镳之后奉献的新意。就如重建高老妈的世界需要像拼图一样把她亲手打散的碎片拼合起来,我想解读《蔑视》也需要这样的勇气!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没有逻辑的自言自语。
  •     失重症
  •     被毁的女人...父亲自杀,和丈夫,离婚独自带两个男孩....神神叨叨的独白,看了有些郁闷..
  •     翻阅艾琳的一生也是看一个女人的肉体与精神如何被家庭人伦道德以及整个社会所消耗,直至形销骨立飘到天花板上(因为失重症,也因为没有地方可去)
  •     艾琳没有了自己的生活,她的存在,是一心要帮助她的男孩子们进入这个曾经拒绝她的世界,去找到体面的标准价值。然而这个世界从不拥抱,也曾不拒绝过任何人。
  •     角度好,老者的回忆穿插童年时期自下而上的体察。蛮喜欢这种自在的表达,意识流的手法。只是阴暗因子太多,很难一气读完。
  •     描写得丝丝入扣。
  •     “可他停了下来,反而去抽出另一个抽屉,因为拉出太多,以至于抽屉都掉了下来,一大堆枯萎的,小心地保存起来的词就散落在沙石地上:犹豫不决的抱歉的话,半心半意的悔恨,没有价值的承诺。成组的词汇都被风刮跑了,这个桌子就让人莫名其妙无法理解了。”
  •     7部中的一部。带有神经质的寓言,不连贯的记忆使得小说更像一位精神失衡症的自言自语,但又并非重症。总而言之,本篇作品里的语言意识是流离失所中又带有清醒的意识!
  •     2015/02/19~02/27
  •     非常抑郁和神神叨叨
  •     终于从第三本开始我知道他在讲什么了
  •     跟高老头有什么关系,只是孤独绝望的女人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