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小言

出版日期:2014-6
ISBN:9787108049589
作者:陈平原
页数:271页

作者简介

陈平原先生自2008年起兼任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自此北大、港中大各教一学期,对两校乃至两地的高等教育情况,可谓有了得天独厚的观察视角。
《大学小言》这本小书,就是这一教育视角的洞若观火之作。作者“不想发展成为专著,就这么‘随便谈谈’,谈大学的功用,谈校史的力量,谈教授的职责,谈校长的眼光,谈课程的魅力,谈博士的培养,谈学科的建设,谈学生的志气,谈排名的困惑,谈改革的代价……想到哪,谈到哪,‘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三言两语道破天机,直指人心,兼及大视野与小感触,而且远超“校史专家”的眼界和趣味。
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大学小言”,文字短小精悍,都给人阅读快感;下编“大学评论”涉及宏观问题,视野开阔,让人能准确把握中国内地与香港两地的高等教育现状与问题。全书貌似是用比较方法,但更多以香港中文大学为镜像,立足与观照者,仍然在内地大学上,所以对内地读者更具现实启示。

书籍目录


上编 大学小言
小言“小言”
隐身与在场
排名的困惑
择校之艰难
国际化水平
交换生计划
留学生比例
走出去的步伐
本土情怀
什么样的校训
人文学的意义
哪里的“文学院”
人才如何争夺
“匿名评审”如何可能
改革的代价
招聘的难度
开会与吃饭
超稳定的职业
校长的阅读
嘉宾之介绍
大学如何排座次
“逸事”之可爱与可信
“天才”能否“豪赌”
过多奖励也是一种“折腾”
申请表格及研究计划
谁的面子更要紧
独立自尊与隐私保护
如何处罚作弊
内地学生的优越感
香港学生的困惑
此硕士非彼硕士
人文学者的声音
研究生们的志向
大学校长的遴选
诗意的校园
大学与城市
教授们的认同感
捐赠者的权利
书院制度的奥秘
中文大学的“风景”
纪念碑及大学精神
学者与知识分子
下编 大学评论
我看北大研究生教育
校友与大学文化
上什么课,课怎么上?
大学:如何“宁静”,怎样“致远”
中原崛起,何处是短板
中国大学的独立与自信
“中国博士”是否值得信赖
“大学批评”
“另一种大学”的启示
大学本多事
大学应以文理为中心
“做大事”与“做大官”
关于“教”与“育”的思考
作为一种“农活儿”的文学教育
让教育回归常识
附录 走出大学体制的困境


 大学小言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一座大学,该是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无论风雨,无论阴晴。就该像作者所说,好大学应当是长在本土,而非办在本土的,这样,她才饱含着本土情怀,才足以让万千学子与教授视之为灵魂寄托。所以,一座好的大学该是自带情怀的,因为她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该潜移默化地让学子感染上她的情怀,那种敢为国家和民族堪负伟大责任的情怀。

精彩短评 (总计36条)

  •     非常棒,在大学里所看到的问题,自己的困扰迷惑,在文中都有所涉及。
  •     很推荐!值得时不时拿出来翻读!文字很在理,鉴古说今,很有启发。
  •     只是对比而已。
  •     【在 @雨枫书馆 翻书566】小言大义。虽然是专栏文章的结集,但几乎篇篇都有这种珠玑文字直指人心。比如:“在我看来,做学问不该是对抗赛,而更接近于表演赛。””什么叫研究生教育,就是让你的才华不要随意横溢,而是积累起来,在预定的区域、按照可控的方式,精彩地、恰如其分地呈现出来。”说了也白说,大的规则不变,惯性总是难改。白说也得说,小处修修补补,聊胜于无,毕竟关系着万千学生的未来,关系着知识分子建言的责任。
  •     #祝陈平原老师生日快乐# 毕竟是报刊文章的结集,篇幅不长,显得有些细碎,这一点在第一辑体现得尤为典型。正因为是琐谈,并不讲究体系化的叙说,相对于早年的教育史、学术史论述,这本书更适合信手翻翻,不过重要的并非其形式,而是内容——至少每次从陈老师口头和书面表达的教育价值观那里,我还对人文学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保留着几分信心,尽管只是少许,也足以支撑我往下走了。
  •     一篇篇小文都是陈平原关于教育的各种演讲和专栏文章,以港中大和北大两者为对比,也是我拿起来阅读的一大原因。书中还是评论北大为主,看得我极为向往...若能重来一遍人生,我一定好好学习考北大TAT
  •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     书中的观点我都认同。但是因为作者把内容定义为小言,每篇文章平均一页半的内容,没有空间进行更深刻的讨论,无法激发更多的思考,读起来不过瘾。
  •     更喜欢上编的文章多点,不过,也只能看看了。
  •     陈平原老师声名如雷贯耳,此书虽是杂感,但却使人不忍释卷,尤其在燕京学园为世人争论之此时,其思考振聋发聩,中国高等教育者不可不读
  •     陈平原既做民国教育史,也做一些大学教育方面的评论,这本小册子前半部分是他在香港和北大见闻组成,后半部分则是他对于大学的一些直接评论。文章写得中平,好在不卖弄理论,写得扎实,这也是人文学者的特色。
  •     “什么叫研究生教育,就是让你的才华不要随意横溢,而是积累起来,在预定的区域、按照可控的方式,精彩地、恰如其分地呈现出来”
  •     粗看是随笔,细看是教育学著作可以参考
  •     老生常谈者众,有所建设者寥寥
  •     选题难得,而专栏短文汇集的形式,容易停留在“重要的话说三遍”的层面上而无法引申或拓展。当然,我们不能以学术专著的深度来要求这本小书,只是,如果索性反过来,在足够深入的思考下,多捕捉一些浮光掠影的表面现象,效果恐怕会更好。
  •     还不错,只不过应该是各种论文和演讲集结成册吧!中心思想还是蛮明确的。
  •     又一个理想主义者
  •     随便读读挺好。不要深究什么。
  •     关于教育,谈了许多当今国内大学的弊端。 以及一再告诉自己关于学术的态度。
  •     陳平原教授就自己在任職北京大學中文系系主任和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講座教授的經歷對兩所大學的教學方式、管理制度、學術特點;學生招收和教授招聘及內地和香港教育制度的不同做了比較和闡述。也對我中國大學現在的發展情況、教學環境、教育體制、薪金聘用做了評論。有助於讀者了解就目前國內國外各國際名校的區別和對比,了解作為社會推動的力量,道德宣揚的載體,人才培育的搖籃的責任和義務。
  •     大学小言,小言大义!
  •     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文人问政
  •     好学者的真情怀与‘班主任’可敬的‘婆婆妈妈’。
  •     粗一看,是双母儿对北大和港中大尽量互有所指互有所扬弃的基于课堂、教学、精神、制度等多方面的考量,实是人文学者写给高等教育工作者与管理者看的书。在里头见了些人文的沉重与学者的担忧,亦学到些大学建设的查缺与补;笔记有多,此处暂略。
  •     觀點中肯,敘述耐心,此書是作者在《新京報》專欄和《南方週末》等報紙雜誌發表文章的結集,討論的大題目是中國大學教育。
  •     当时我每天读一点练习粤语
  •     随便读读吧~
  •     广东省图书馆读完,存念。
  •     曾为高校教师,对陈指出的今日大学诸种弊端乱像有体会,他提的许多建议也认同,只是对改革面临的种种阻力有无奈,即便如此,向那些还坚守在教学岗位的,能上课、想上课、会上课、上好课的老师们致敬。
  •     好像很久没给出五星了~这个五星给对我而言很有启发的这本关于大学的小书
  •     null
  •     万圣买的,断断续续看了5天。陈平原教授似乎很有名气,可惜在北大近一年还未见其人。感想差不多也跟简介差不多。使我更向往北大,港中大,无畏而乐于行地去开创自己广阔的未来吧
  •     文字平和
  •     一个人的教育践行
  •     大学是什么?这恐怕不是个好回答的问题。洪堡提出的大学三原则让德国的大学迅猛发展,并是的德国成为了欧洲的文化中心。可是讽刺的是,秉承独立原则的德国大学,从一开始就与“科教兴国”绑在一起。最终象牙塔中的天才们还是在政治变幻的潮流中身不由己。陈平原先生从自己的视角分析了中大和北大,也提出了自己的大学理念。在本书中,陈先生对自由的学术氛围,教学的方式,以及大学教育的出发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尤其感动的陈先生把“引导社会风气”也作为大学的目标。不过,纵观大学的发展史,所谓的大学总是同当下的社会状况牢牢的联系在一起,指望大学在这样的环境中独善其身恐怕只能是美好的幻想。
  •     有趣的比较。看完(其实没)丢给P大的仁兄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