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书评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544274098
作者:[英] 约翰·福尔斯
页数:288页

真正的爱是给她自由而不是囚禁

《收藏家》是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约翰•福尔斯的处女作暨成名作,讲述了一个一夜暴富的小职员弗雷迪买了一座郊外别墅并用其地下室囚禁了美丽的姑娘米兰达并最终致她死亡的故事。小说透露出一股森森的凉意,让人读来震惊不已。弗雷迪的爱好是收藏蝴蝶,小说开篇就讲述的是弗雷迪如何觊觎、绑架米兰达。对弗雷迪而言,米兰达不过是他要捕捉的一只蝴蝶。他经常在观察日记里记录米兰达的活动情况,就像是跟踪一只蝴蝶,把米兰达“物化”看成自己的一件想要收藏的物品,并且是完美的藏品:“我总觉得, 她是我要捕捉的一个珍稀之物, 每当我小心地接近, 心里总是呼呼地跳, 我觉得她像一片淡黄的蝴蝶, 飘忽不定, 难以捉摸, 又是那样文雅优美, 无与伦比。”当他策划已久的行动终于成功把米兰达绑架到了地下室以后,以为满足米兰达的一切除了给她自由以外的任何要求就是爱她,给她买漂亮的衣服、珠宝、手表、绘画用品、音乐碟等等一切米兰达需要不需要的东西,然而却不给她一丝阳光与自由,连洗澡都需要在晚上并且塞住嘴巴绑着手。他认为这种待遇是真正的爱,禁锢她折断她的翅膀把她捆绑在身边就是爱,却不知道这种畸形的变态的绑架跟束缚根本就不是爱,只是满足了其自我的欲望,名义上是收藏美,其实是真正的扼杀美。米兰达日记中写到:“我是一排标本中的一个, 当我想飞开时他就憎恨我。对他而言, 我只意味着一个死亡的、被钉住的、永远不变的、永远漂亮的标本。他知道我的美在于我的生存, 而他想要的却是无生命的我。”米兰达使尽种种招数都未能逃脱那个特意为她定制的牢笼。最终米兰达因为暗无天日的囚禁生活而郁郁寡欢,地下室潮湿的气息也使得她的身体每况愈下,弗雷迪因为自己丑陋阴暗的内心而故意拖延救治的时间,导致美的化身米兰达因为肺炎逐渐枯萎而哀怨死去,始终没有能够得到想要的自由。约翰•福尔斯的小说里有一种神秘、深沉、迷幻的东西,读《收藏家》的时候我被这种神经质一样的内在情绪所感染,觉得有些透不过气来,仿佛自己正置身在米兰达被囚禁的地下室里。周围都是孤独,暗黑的孤独,如水般蔓延至全身的孤独,将整个人一点一点的淹没,最后大力呼救也于事无补,只有沉于黑暗,永远没法醒来。约翰•福尔斯的小说擅长细节的刻画,景物的描绘,环境的渲染,所以形成了特有的风格。在结构方面并不是单一的叙事模式,从多角度入手,力图使得故事更加的丰富具有趣味性。而内容方面却又变化多样,不拘泥于单一的形式和内容,使得他的小说深得读者喜爱。纳博科夫在《文学讲稿》中说到:“风格和结构才是一本小说的精华,伟大的思想不过是些空洞的废话。”就这个意义而言,福尔斯的小说即体现了其精巧的写作技法,又探讨了沉重的话题,《收藏家》里对女性追求自由却导致最终悲剧的思索与探讨,《法国中尉的女人》里对女性解放的理解更为透彻和深刻。《巫术师》里融合了文学、哲学、绘画、音乐和自然科学等诸方面的内容,其思想性是无需多言的。所以能够被淘涤出来,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的喜爱。甚至有评论说他的小说能够成为传世经典。读《收藏家》这部小说感觉是在围观精心策划的一场“捕蝶”,从一开始的织网到慢慢靠近,再到一举擒获,看着美丽的蝴蝶在网里挣扎求生,最后丧失力气,只能任人宰割。被制成标本的蝴蝶才是最美的吗?还是在花丛中自由翩跹起舞的蝴蝶才最美?

努力逃脱隐藏黑暗中的罪恶魔抓

约翰•福尔斯的作品我已经读了两部巨著,一本《法国中尉的女人》,一本《巫术师》,这两本书都是在讨论关于人性的话题,比如《法国中尉的女人》他刻画了一个神秘的女人对自由的向往。而《巫术师》是写一个男人的成长历程。这两本书看似写男人和女人的故事,实际上是通过道德、伦理等在挖掘更深层次的“人性”问题。所以当看到约翰•福尔斯的《收藏家》时,我原以为这次将是作者大胆的转型之作,可是读后才知道这本书作者关于收藏的解读太深奥了,如果仅仅是读了前几页的关于蝴蝶标本的制作和收藏,就以为这是一本关于写收藏的书,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这本书根本不是写的收藏蝴蝶标本,而明明是写的收藏人体标本更贴切。弗雷迪,这个被米兰达称为凯列班的青年,由于倾慕她的美艳,想尽一切办法将她绑架了,弗雷迪将米兰达放在地下室里,即便把她放出来时也是捆绑着、堵着嘴。按照弗雷德的意愿,他只是希望这么永久地看着她,并不想像很多男人一样去强暴她,去虐待她。但是米兰达却并不安分,总想着逃脱,甚至为此还曾经想杀死他,这些他都能忍,他只是想有朝一日米兰达能够回心转意,就这样陪他过一辈子,他要研究米兰达一辈子。米兰达惊恐、无助。她想过很多方式逃脱,比如装病、绝食、挖洞,她生怕这个陌生的男人会强暴她,会虐待她,可是慢慢她发现,这个男人并不是她想象的那样,那这个男人到底想做什么呢?她经常幻想自己的前男友,她希望她的前男友没有背叛她,她甚至觉得如果是前男友绑架她该多好,可是不是。她为了逃脱,想尽一切办法,甚至在这个她憎恨的男人面前脱光衣服,试图让他爱上自己,然后失去理智,放了自己,可是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因为这个男人不是个“男人”,他性无能。米兰达本以为发了高烧,已经奄奄一息时弗雷迪能够有一丝丝恻隐之心,但是弗雷迪没有。米兰达在极度绝望中悲惨的死去。弗雷迪也悔恨过,甚至想好了要与米兰达一起共赴黄泉。就在他去买毒药的路上,他又看到了一位与米兰达一样漂亮的糖果店的营业员,他想他不应该就这么死去,他觉得他囚禁米兰达的地下室要迎接一位新的女主人。他病得不轻。我只能说他是彻彻底底的精神病患者。读这本书一点不开心,完全没想到《收藏家》的爱好竟如此龌蹉、肮脏,甚至邪恶。愤怒之余,我又无语,现实中这样的事例少吗?真的不少。比如最近新闻中爆出的那些失踪的女学生,还有与这位弗雷迪一样囚禁女性,甚至虐杀女性的新闻我们都不陌生。约翰•福尔斯写这部作品时是上世纪60年代,而如今“密室囚禁”却依然存在,可见人性的残忍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当然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可是我们是不是该讨论一下关于“人性”的话题呢?现实中有很多人表面上很正派,而私下里却肮脏龌蹉,比如那个禽兽教授,比如那些被爆裸照的官员,比如那些黑心司机等等,是什么让他们的心里如此扭曲、灰暗,他们又是如何把自己转变成这种人渣禽兽的,现实社会中是不是也有很多的环境、表象对他们产生了影响,所有的这些其实都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不知道约翰•福尔斯写这本书时是不是想到了这个精神层面的话题,但是从他的小说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人性的扭曲和丑恶。表面上弗雷迪很斯文,很腼腆,但是他的内心却又被重度疾病侵蚀,这种精神层面的疾病其实更可怕,因为它隐蔽的更深。我从没有读一本外国小说像现在这样激动,之前也读过约翰•福尔斯的两部作品,读了之后只是对作者有敬佩之情,觉得他确实才华横溢,但是读这本小说,说心里话,我却轻松不起来。我觉得作者并不是简答与我们在讲述一个故事,他更应该是告诉人们,现实中可怕的事情真的很多,如何让自己从这些复杂的环境中脱离出来,逃出隐形的魔抓,才是我们最应该去做的,否则受苦受难的人是你。这本小说故事情节并不新颖,但是读后值得反思。至少50多年前写的作品,如今读起来还有共鸣,作者已经很了不起了。再次向约翰•福尔斯致敬,又读到了一本值得收藏的书,值了。

注定毁灭的两个人——约翰·福尔斯《收藏家》

很多人把约翰·福尔斯的作品当作后现代主义的作品,但如果非要把他跟某个“主义”联系在一起的话,我相信存在主义是更适合他的。至少说,存在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启迪了福尔斯的哲思。福尔斯年轻的时候非常反叛,一度成为了学校的“反叛军领头人”,存在主义是当时在年轻人中接受度非常高,非常新潮的东西。存在主义中对个体的强调、对人类自由选择人生价值的肯定都鼓舞着当时的年轻人追求自我的目标。米兰达身上的自由勇敢和反叛精神多多少少体现着这一点,她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爸爸认为她应该去做点稳定的工作,妈妈认为艺术家是一种“穷酸”的职业,但她自己还是决定投身于艺术不后悔。甚至连“万恶的克雷戈”都知道按照自己卑鄙的心愿行事,不用在乎其他人的评价,他对米兰达说,我知道他们觉得我有点怪。不过当然了,按照阶层论的说法,米兰达算是一个初出茅庐的精英,属于庸凡大众碌碌众生的对立面,她来自于中产阶级家庭,当然上流社会或者奢侈生活应该谈不上,但是她并没过过什么需要精打细算的生活,而且她一直受着良好的教育。她读过很多书,也知道从书中反思汲取营养。身边的前卫朋友很多,尤其是和G.P.这样的人交往更是让她受益良多。米兰达非常具有学习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所以说面对“自主自由”这种思潮的时候,米兰达是理解认同并且主动接受的。而且严格来说,米兰达还是个学生呢,她有理由有一切崇高的理想,她根本没接触过什么社会。但是克雷戈却是一种被动的接受。他从小寄人篱下,受教育不多,没什么专业技能,也没什么学习发展的能力,他是处于社会较为底层的一部分人,是庸常的大多数。他对强权和更高级的社会群体从心底里不认同:首先他不能理解他们的趣味,其次他非常自卑敏感,总觉得别人“看不起他”,可是由于他本身身为弱者的天然属性,他又不得不带着自卑的心情去“接受”别人的“看不起”。在他的意识中,他认为自己是弱势者没有反抗余力,认为自己的命运就是被别人欺凌和接受被别人欺凌。如果他也产生了自由选择的意识,产生了改变命运的渴望,那么是凭借自己一颗和米兰达一样的、年轻的、天生的、叛逆的不甘之心(克雷戈比米兰达大六岁,其实可以算作一代人,都是年轻人),又无意识地与社会上的各种好的坏的价值观混杂在一起所产生的。他没有什么辨别的能力,对于一切都良莠不齐地接受着。作者借用了莎士比亚的角色来影射“美好”和“丑恶”,但同时也赋予了角色更多的东西。这样的“互文”效果让小说显得更加细致精妙,同时也让人有种荡气回肠的感受。你不得不承认,才华这种东西是存在的,福尔斯的才华,真的会让人闪瞎眼睛。你从哪一个角度看,都能看到深意。克雷戈代表着丑恶,他禁锢了米兰达代表的美好,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逼死了米兰达。可是米兰达就全是美好么?她几乎和所有进步的年轻人一样,不可避免的有着未经世事的幼稚,以及时不时显现出来的、对克雷戈的轻蔑。克雷戈面对他一直都抬不起头,除了本身的自卑,很多时候都来自于米兰达时不时表现出来的轻蔑。米兰达确实是同情克雷戈的,但是她同时也不自觉地流露出厌恶和鄙视,她第一次写的日记里面就有“我鄙视他,讨厌他”的句子,后面也说过“我比他优越”之类的话。克雷戈要的是一段起码自己能够掌控的爱(起码他深信那就样是爱),虽然米兰达出自善良,一直在怜悯克雷戈,可是怜悯只能让敏感的克雷戈更脆弱,从这个角度来讲,焉知不是米兰达的高傲同时毁灭了克雷戈呢?米兰达对克雷戈的鄙视,影射了一类人甚至整个社会大环境对克雷戈的鄙视,深深地刺激着敏感弱小的克雷戈。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克雷戈觉得自己所有的痛苦来源于贫困,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是这样的,所以没钱的时候他并不敢去追求梦想(米兰达,抑或是对人生的掌控)。在他得到了金钱以后,他的社会地位是确确实实得到了提高的,从姑妈的态度以及他买别墅的时候中介和原房主对他的态度都可以看出来这一点。所以他以为,他终于从弱小的阶层中摆脱了自己的命运。可现实是他并没有全部摆脱,比他更有钱更有教养的人还是存在,而且低层的出身无论到哪都像是附骨之蛆一般,贵族的派头和习惯他学不来,更高的圈子不接受他,他自己自然也谈不上融入,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去花自己的钱。当米兰达反复和他强调什么画啊,艺术啊的时候他无动于衷,在米兰达和他讨论他的蝴蝶收藏爱好的时候,面对米兰达的怀疑,他说,你属于一个更好的阶级,你自然不用找寻这种乐趣。简简单单的一个出身其实反映了太多太多的东西,克雷戈爱的方式是不对的(其实他也没能力去思考到底什么是对),但是他苦苦渴求米兰达能够接受他,苦苦希望米兰达能成为房子里的女主人,那种希望变成了一种奢望,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爱呢。毕竟爱的形式有千万种。畸恋,虐恋,也都是恋。恋而不得,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当克雷戈一步一步感觉到“我再也没法尊重她了”的时候,其实是因为米兰达的很多行为他无法理解,更没法真正达到掌控,这当然是一种变态的控制欲的体现,可是也反映了他心中一个模糊的结论:她永远也没办法真正的、在心中接受我。后来,当他发现了另一个“M”的时候,他决定去追求另一个自己能够控制的,普通的“M”。不管克雷戈身上有那么多令人憎恶的、他自己意识不到的人性的残忍,他在选择另一个“普普通通”的姑娘的时候,他自己的梦想也破碎了,因为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不可能得到像米兰达那样一个闪光的姑娘,也不可能接近那样一个阶层,即使是有钱了,也不可能。他终于认命了。他说:“我从米兰达那种温文尔雅、满肚子鬼点子的姑娘身上,永远得不到我需要的东西。”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讲,克雷戈和米兰达的伤害是相互的,他们的囚禁、甚至是毁灭都是相互的:米兰达被毁灭了生命,拥有了更清晰更成熟更高尚的灵魂(可笑的是,这都是来源于没日没夜的囚禁,不能不说真讽刺啊);克雷戈被毁灭了梦想和希望,失去了人性中唯一那么一点“上进”(对更高层次的一种模糊的向往,对真正改变命运的渴望,对爱情的追求),却得到了一个更务实的目标和一个似是而非的心理安慰。说实话我觉得米兰达和克雷戈都是那么地可悲,在小说中两人是互相对立抗争、彼此抹杀却又同时在大环境中承受痛苦,注定不能成功(达成所愿)的人。在现实中米兰达代表着全世界每个国家每个时代都存在的这样一批人:他们拥有知识,他们懂得科学,他们对生命和理想都有挚热的情怀,他们希望实现价值,他们渴望改变自己、改变社会,他们也觉得他们一定能够改变世界,他们对制度上的、人性上的所有肮脏和不公正不满,他们不愿意随波逐流、同社会同流合污,他们坚信光明一定战胜邪恶,他们是愤青,是文艺青年,是进步力量。他们有力却也无助。就拿我们国家来说,这一部分人,远一点我能想到那些追求真理的五四青年们,带给了国家振聋发聩的声音,却免不了绝大多数遭到枪杀的命运,他们永远不是务实的那一类人。近一点我能想到的就更多了,以大学生、年轻一代为主的,各种标榜“我只是坚持梦想”、“我一定要实现梦想”的人。他们纯真,善良,一往无前,却透着那么多“图样图森破”的幼稚。说到这我觉得那些选秀节目推出来的人也算是这一类吧。他们每个人都有着震撼人心的对梦想坚持的力量,可是节目过后,他们的机遇又是如何呢?如果没有老板们的包装和塑造,如果没有商演的机会,如果没有领导的赏识,他们接下来的路怎么走呢?为了生存,他们难免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改变。从某个角度讲,也是注定了他们心中的米兰达会死去。这是一个无解的死局,对米兰达来讲是这样,对克雷戈来讲也是这样。克雷戈呢,笔者肯定是经过了艺术加工的,现实生活中要是真出现了这样的人也挺惊悚的,但是他的行为模式,他的思维模式,甚至他的故事结局,我们在现实中都能找到不少。就说说网上热议的“凤凰男现象”,有一些凤凰男出身不太好,通过自己的血泪努力终于一步一步奋斗出来了一个成绩,可是却还是难以融入社会,他们灵魂深处的价值观、金钱观、生活习惯,甚至是他们身上不得不背负的责任,都成了他们根本没办法融入的原因。当然了,有些“凤凰男”真的挺奇葩的。不过说到底,命运是不公平的,还记得《我奋斗了十八年,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和《我奋斗了十八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吗?有时候,你无论奋斗成什么样,都还是差着一截。你以为你一直在努力,差距已经很小很小了,其实,这很小很小的差距,就像是克雷戈面对自己的爱,不是不努力,根本就无从努力,又不舍得放手,到最后悲剧结尾,也只好自找安慰:我永远也不可能从米兰达那得到我想要的。其实不仅仅是凤凰男和屌丝们,我相信很多人都层感觉到过拼尽了一切,还是棋差一招的无力感。在克雷戈没有得到奖金以前,在他还没有不自量力的觉得自己已经彻底逆袭了以前,他的一言一行,甚至他的种种心态,就更贴近我等普罗大众了。当你大学毕业,终于从自命不凡的文艺/摇滚/叛逆青年进入了职场以后,是不是终于明白自己是多么弱小的一颗尘埃了?没背景,没能力,被同事坑,被领导耍,是不是终于理解了克雷戈在面对自己的长官的时候,“无论说什么都不能反抗”的心态了?是不是也发现同事之间的关系就算表面再融洽,也最好像学生时代那样口不择言?是不是终于知道了当你没有得到社会上认可的实力之前,你永远是人微言轻的?是不是慢慢也认同了没有足够的钱,人是没办法幸福的?你就这样默默地、默默地生活着,工作着。运气稍好志气稍大的,用自己的青春慢慢熬出了资历,在岗位上也熬出了权力。运气不好的,就这样不知道过了多久,也许就是一辈子。而更多的人,还有可能是这样的:心里多多少少还保留着米兰达般的理想和标准,但不得不就在现实面前低了头,混迹于现实中,为了生计变成了芸芸众生中的克雷戈。痛苦的时候,当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低头妥协,承认弱肉强食的规则,承认要生存发展必须在人海中挣扎沉浮不可能片尘不染的时候,心中的米兰达突然在深夜惊醒,她让人觉绝望和无力,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开始变得市侩。有时候人们会说,米兰达,你别急,我变成了克雷戈,都是为了有朝一日拥有实力,我才能真正变成你,我永远不会忘了你,你才是我真正的样子。可是,怎么米兰达醒来的日子越来越少,我的,足够的实力,都还是没能积攒够呢?毕竟,所有的美好,都要现实来承载才稳固呀。这么想着,人们就更加不安了。哎呀呀,日子太苦了,要是我每周都买的足彩,能够狠狠地中上一笔就好了!上帝保佑我中彩票吧!哦对了,我忘记了,我根本不信上帝。

待我长发及腰,娶我可好! ——评《收藏家》

待我长发及腰,娶我可好! ——评《收藏家》         待你长发及腰,我便咔嚓一刀!好久没读过这么虐心的文字了,看的心碎,饭都不想吃,呕吐!一年读了差不多二百本书,对于审美,或各种虚构出来的故事,早已精神麻木的我,还是忍不住想吐,不出意外,《收藏家》虐心指数排名稳居年度前三。        故事主人公共两人,A男,B女;A男是国企猥琐男,B女是美院大美女。      叙事结构较为新颖,采用了,东北民间二人转的模式。       故事概要:   A一夜暴富,可B就差钱。   A爱B,但A不“爱上”B。   B不爱A,怕被A爱上。   A囚禁B,B反囚禁,试图越狱。   A反越狱,继续囚B。如此反复。直到B挂了;A重启。      写这份书评的时候,我手是颤抖的,雪白的稿纸,我发现自己很难下笔,甚至感觉到了恐怖,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莫名的。      若相爱,何必伤害;若伤害,何必相爱。        我心里咒骂A的同时,诧异的发现了一个真相,难道在自己的潜意识里找到了A的本我?      我上大学,读书的时候,常幻想,要是自己拥有个几亿刀,就太美了,先把某系的某某女生给弄到手,然后自己当个大善人,到处做慈善,演讲;开游轮,喝红酒,去百慕大探险,同时在把世界上各种绝色的尤物搜罗一遍,不求门当户对,只求感觉到位。玩个二三十年,最后找到一份真爱,卸甲归隐,顿悟天地,色空不二。      往事不堪回首啊,现实中的我,常常把仅有的几百块的生活费,用在了请某一个不爱我的女生吃饭的餐桌上,乐此不疲。我甚至有些后悔,常常想,当初我要是也把她找个机会囚禁起来该多好啊,多刺激啊。在小黑屋里,我教她西方哲学,她教我线性代数。我给她泡方便面,她给我唱民谣。在猪圈里,你不必讲究人类的礼仪。更何况是在非人性的囚屋。我们就忘乎所以,做各种疯狂的事情,难以想象的事情。      在残酷一点,假若我是个实习医生,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盼望着,在解剖课上,可以亲手解剖一个我超级喜欢的却又得不到的女人的尸体,那样岂不是更有快感!她安静的躺着手术台上,我会看着她,宛如睡熟中的女神,我亲手,用锐利的手术刀,去摘取她夺魄的美。此刻,她只是属于我,她的肉与灵。我会把她最美丽的器官剥下来,掏空,放进去一个小灯泡,制成一个台灯。这样,我便可以整夜都徜徉在她的气息中缠绵的睡去。      这种潜伏的思想,在我心里是一颗冬眠的邪恶的种子。我的优点:勇于认错;缺点:坚决不改。      世间最美好最值得歌颂的事情大概是爱情了,直到看到《收藏家》这本书,让它发芽了。世间最残忍最令人恐怖的事情多半也由爱而生!      说干就干!现在,去绑架一个自己曾经喜欢的人吧,为时不晚吧?      我试图回忆自己的初恋,自己年轻的时候曾经最心驰神往的女生。      我当时,格外的喜欢她,为了她我也可以不顾一切,找一个密室,囚禁她,期限是永远,虽死不悔!      我试图搜索她的坐标,不久便找到了她的手机,和她确切的住址。很幸运,她和我是在同一个城市。      窗外那么寒冷,霓虹闪烁,不知道谁家的CD又传来了歌曲,      A因为爱情 不会轻易悲伤   B所以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   A为爱情 简单的生长   B依然随时可以为你疯狂   A因为爱情 怎么会有沧桑   B所以我们还是年轻的模样   A因为爱情 在那个地方   B依然还有人在那里游荡   AB人来人往   A给你一张过去的CD 听听那时我们的爱情   B有时会突然忘了.......      尘归尘,土归土,   今夜,我如愿的囚禁了她。   她反抗,越挣扎,我越痛快。   她是我妻,永囚于心。

让我住进你心里

爱情总是被幻想成粉红色的,似乎还飘着流光溢彩的泡泡,以及装满彩纸的心形气球。可是一份不被渴望甚至是排斥的爱情总是被人们忽略,好似一个单身男人在淘宝买了件衣服,结果店家送了一根红色的头绳。头绳没用无非和快递箱一起被丢进垃圾桶,可是一份不想要的爱情要丢在哪儿呢?周一,当我登录工作QQ以后,我的一个实名制工作QQ群弹了三条未读信息,三条未读信息都来自一个隔壁部门未婚小姑娘的QQ号。第一条好似一篇战斗檄文,小姑娘的前男友细数了小姑娘脚踏两只船的种种不堪;第二条有好似一篇求降书,前男友又跪求小姑娘的原谅,希望重归于好;第三条终于是小姑娘自己发的,冷冷地说自己QQ号被盗,给大家带来困扰,敬请谅解。没有人在下面回复,也没有人知道应该怎么回复。但是我们都私下感慨小姑娘遇人不淑,为之叹息。这已经是一份不被渴望的爱情了,甚至是一份被女方唾弃的爱情。这样的爱情能被称为“爱情”吗?米兰达在囚禁日记写道:爱情的根基是两情相悦,你一直在给予,但是我不想要,这不是爱情!可是,这个中了彩票的疯子就是疯狂地爱着她。我一直没有想明白,看上去稍显有些智商不够的弗迪南德怎么能设计出看似完美的囚禁计划。他跟踪米兰达,买下了偏僻乡村中的一座老房子,精心设计了一个地下室,在一个暴风雨过后的夜里,他很巧合地偶遇了落单的米兰达,竟然能编造出“哪里能救被压死的动物”这样的谎言来吸引对小动物完全没有抵抗力的女孩。当然,这一切都基于他中了9万磅的彩票!不禁吐槽:有钱,真的就是这么任性!为了爱,我把你囚禁在我的世界!这就是弗迪南德的宣言。就像那一个个漂亮的蝴蝶标本:豹纹蝶、黄斑玉蝶、白垩丘蓝蝶、还有一个畸形的阿多尼斯蓝蝶……原本振翅飞翔的美丽,落入收藏家的手掌,成为盒子中的标本。即使栩栩如生,可是却少了灵动的魂魄。当然,收藏一个挚爱的女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不仅仅要将她所在盒子里,还要照顾她、关怀她、娇宠她,唯独不能放了她。弗迪南德为米兰达置办了绘画书、华美的衣服、精致的香水,甚至还有一条昂贵的项链。他只想让她觉得舒适,让她心甘情愿地成为自己的藏品,也许还苛求换取她的爱。钱,究竟能不能打开一个女人的心房?奢侈的生活,究竟能不能令一个女人舍弃自由。米兰达时时刻刻都在想着逃跑,离开这个金色牢笼。如果弗迪南德换一种方式去追求,会不会赢得米兰达的芳心?如果是米兰达深爱的G.P.囚禁了她,她会不会对不见天日的生活甘之如饴?如果米兰达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拜金女孩儿,会不会和弗迪南德终老一生?我们都希望能够把“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绑在身边,希望自己永远沉醉在粉红色的梦中。可是现实却一次又一次将我们拍醒,告诫我们生活要在冷静中进行。错过了我爱的人,就当曾经的他是虚无;凑合了爱我的人,就试着提升他的品味;知遇一个陌生人,就卸下自己的武装……童话太少了,疯子也没那么多,现实中的爱情不过是“且行且珍惜”。敬告姑娘们:不要成为男友硬盘中的“女一号”!

《收藏家》:爱情、蝴蝶和不美丽的新世界

    如果需要推荐一位作家,来代表战后欧洲的文学,那么约翰•福尔斯会是一个很好的选项。    比起因翻拍成经典影片而更具知名度的《法国中尉的女人》,这本《收藏家》更像是一次对福尔斯最擅长表现的人性的一次速写。作品的主题是犯罪,起先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后来则是一群人对另一群人。    生活优渥的银行职员弗雷迪,爱上了一位美得耀眼的女学生米兰达。在默默地注视了心爱的女孩两年之后,他决定主动猎取她——就像是同时作为昆虫爱好者的他,遇到自己钟意的蝴蝶时一样。他把女孩囚禁在自己购买的偏僻古屋的地下室中,把她作为自己最好的收藏……    在二十五万字左右的小说作品中,福尔斯所表达出的主题无疑是层次鲜明且丰富的。作品主体由两部分独白——分别来自弗雷迪和米兰达——构成,从两个对立的角度,实现了对事件的描述,最后收尾有力而充满意外性,颇为让人震撼。    在故事的开篇,弗雷迪对米兰达的痴迷,会让读者把作品的主题首先当做是爱情。乍看上去,弗雷迪是爱米兰达的。在他自己叙述的部分,他为了“收藏”这个女孩花费的心思和金钱远大于其他任何事情——他是一个银行职员,同时又拥有一笔多到花不完的遗产。所以他对一切都是漠不关心的,除了如何满足自己的心意。而在米兰达的叙述里,她对这个突然闯入自己生活的“收藏家”,起先是恐惧,可当她注意到这个人对自己的爱慕既粗暴,却又战战兢兢——一边是“囚禁”,可另一边却又在笨拙地讨好自己。这种状态下,米兰达甚至生出了对他的同情——就像是《悲惨世界》中,艾丝美拉达对卡西莫多的情愫。    可弗雷迪并不是卡西莫多,他拥有一份比敲钟体面得多的职业。他对爱情的理解,实质上是“我爱你,所以你也要爱我”。这倒更像是一则现代寓言了,代表着某种并不会如福尔斯的故事一样极端,却隐约存在于很多人生活中的情感倾向。弗雷迪的所谓爱情,更偏重于物化的宠爱,就像对待一只美丽的蝴蝶,他会毫不犹豫叫停它的飞翔,把它纳为自己的收藏品。占有欲作祟,让他心安理得地撕裂着这世界的美丽。    寓言往往是极端的,同时也充满隐喻。用米兰达的话说,这个恐怖的收藏家,其实是战后欧洲社会上“新人”的代表。他们粗鄙庸俗、不学无术,可拥有了资本的他们却能在那个畸形的社会上随心所欲地满足自己浅薄而危险的欲求——没有用钱买不到的东西,所以他们也根本不在乎任何东西,除了他们自己。而米兰达自己,则是一个拥有梦想的女孩。在弗雷迪的地下室之外的世界,米兰达正纠结于一段“不体面”的爱情——她对一个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倾心,但是他风流成性,同时年纪也足够做她的父亲。对这位长者的倾慕,实际上代表了女孩真正在意的东西——一个其貌不扬的老男人,却拥有着让她迷恋的天赋与坚毅。那是对崇高的渴望和对艺术性、精神性存在方式的追求。只有在与艺术的交谈中,米兰达才能遇到更好的自己——而对于弗雷迪,艺术品的价签,是他唯一能看懂的东西。    福尔斯并未尝试对主题进行升华——对一个文本的批判性的发掘,实际上是留给评论者们做的事。他在作品加入了有关艺术和现实的强调,实质上还是在强调充满戏剧化的对冲——可是当它可以被看做一个寓言时,我们拥有的,住满了“新人”的新世界,大概如这个故事一样,并不美好吧。    问题的根源还是欲望。没有人能否认爱情是自私的,因为“我爱你,与你无关”,它更应当被看做是一种内化的情感,而爱的结果,最终只能作用于爱的主体身上——即使是一段或许不会有结局的单恋,当你渴望你爱的那个人会把目光放到你身上时,你要做的事,应该是努力成为那个人喜欢的模样。因爱而生的改变的勇气,最终让你收获的,也是一个不一样的自己。而弗雷迪的偏执,则是他的勇气,是改变他所倾慕的人。因为种种原因,他的欲望,被放大到肆无忌惮。而一个肆无忌惮的求爱者,不仅无礼无知,而且充满危险。    那么,让一个人变成危险品,与所谓的社会性,究竟有多大关联呢?

没有上帝,也没有怜悯 ——读约翰•福尔斯之《收藏家》

发表于1963年的《收藏家》是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的第一部小说,一经问世便引起文坛瞩目。虽已过去半个世纪,但这部小说依然有穿透时间的魔力,恰如警钟之鸣,在今天仍有回音。在本书中,以收藏蝴蝶为爱好的青年弗雷迪,盯上了漂亮的让他“连气都喘不过来”的艺校高材生米兰达,她就像一只纹黄蝶,她的与众不同“符合真正鉴赏家的胃口”,弗雷迪正是以“真正鉴赏家”自诩。在弗雷迪赢得73091英镑的彩票奖金前,这位鉴赏家只能在暗处窥视米兰达。直到他发了这笔横财,才有条件去编织罗网,像黑暗中一只巨大的、讨厌的蜘蛛,在一个雨夜将米兰达拖进那间幽暗的地下室中,正如他捕获的那些名贵蝴蝶,米兰达成了它们可怜的难友。瓦尔特•本雅明对收藏家有过这样的描述:“对收藏家来说,最勾魂摄魄的莫过于把单独的藏物锁闭进一个魔圈里,在其中物件封存不动,而最强烈的兴奋,那获取的心跳从它上面掠过。”当弗雷迪成功绑架他心目中的完美女神米兰达时,忍不住内心欢呼“伟大的时刻终于到来了。”这大概就是所谓收藏家 “最强烈的兴奋”。然而在兴奋之后,弗雷迪对米兰达竟无欲无求,没有侵犯,没有伤害,卑微谦恭,像那种“正派的年轻小伙儿”。但他却具有可怕的冷淡,“没有什么表情”、“迟钝毫无生气,缺乏想象力”,血管里流着的仿佛不是热血而是冰渣。与小说中的另一重要人物、出色的老年艺术家G.P.形成对比。G.P.虽好色乱交,但在米兰达的心中,这也是“富于创造性的、生气勃勃的”,他像破土而出的鲜嫩绿苗,“经常以一种无法解释的方式,在人面前变得那样年轻。”而弗雷迪呢,是“什么都不会创造的人”,他狭隘冷酷,对世界漠不关心,虽然年轻,但已死去,没有灵魂,仅具躯体。瓦尔特•本雅明称收藏家为“物象世界的相面师”,收藏家都是痴迷的恋物癖,在弗雷迪的眼中,米兰达只是被鉴赏的物象。如果说弗雷迪爱米兰达,也只是爱她美丽的躯壳,而无关乎灵魂。他只爱她外在的形式,她的头发,她的姿态,这种物化的美,就像他收藏的美丽而干枯的蝴蝶尸体。这种爱盲目而偏执,只为纯粹的占有。当米兰达身上有正常的人性表现时,便破坏了在他心目中的完美价值。原以为“和别人不一样的”珍贵藏品竟然和“和街头的娼妓没什么两样”。这损害了他一厢情愿的崇高期待,好像一个资深鉴赏家看走了眼。“实际上,他才是一个真正的囚徒,他自己那个充满仇恨的、狭窄的世界的囚徒。”瓦尔特•本雅明又称收藏家为“命运的阐释者”。弗雷迪在赢得一笔臭钱之后,何尝不将自己视为他人命运的主宰。最终米兰达于地下室中悲惨地死去。“没有上帝,也没有怜悯。”然而弗雷迪并没有觉悟,他开始从新物色对象,一个叫玛丽安的售货员,弗雷迪打算“一开始就得让她明白,谁是这儿的主人。”福尔斯的这部小说有两个主要的部分,其一为弗雷迪的自述,其一为米兰达的日记。弗雷迪自述部分,以弗雷迪的口吻,语气冰冷,让人不寒而栗,从中可以窥见弗雷迪贫乏幽暗的内心。米兰达的日记,通过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叙述,呈现了米兰达的内心世界。她对世界人生的关爱、对痴愚狭隘的恨,她幽囚于地下室的惶恐与绝望,她的绝不屈服……。她独立的人格,即使到死也没有将灵魂依附于人,没有罹患可悲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两个部分的内容,分别从加害者与受害者的角度,对米兰达被囚禁事件的进行叙述。它们相互对照,相互印证,具有互文性。这部小说的内容涉及一些文学名著,如《暴风雨》、《麦田的守望者》、《巴巴拉少校》、《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晨》、《顶楼上的小屋》、《理智与情感》、《天方夜谭》等,如果熟稔这些名著,将会有利于对小说的理解,否则会有一定的阅读障碍。在这部小说里,也能看到一些思想家的精神痕迹,如尼采、汉娜•阿伦特……阅读本书,是一次奇妙的精神之旅。这部虐心之作读起来并不轻松,但是它仍深深吸引我,以至于在人声嘈杂的晚归巴士上,读着此书坐过了站。现在抚摸着这本被我翻得书脊泛白的书,回想其中的情节,依然难掩对米兰达的同情,对“凯列班”(米兰达为弗雷迪取的绰号,凯列班是莎士比亚名作《暴风雨》中半人半兽的怪物)的厌恨。我也深感,在这物色迷离,充满诱惑的世界,我们必要时时检讨自己的灵魂,不使其堕入空虚,不使其惑于外物。不待于人,自足于心。


 收藏家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