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出版日期:2014-5
ISBN:9787807695447
作者:[美] 查尔斯·蒂利
页数:248页

作者简介

《为什么?》是一本关于我们所给定的理由以及这些理由如何给定的书。它考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给出的理由如何取决于社会关系,并反过来构建社会关系。本书以简易平实的风格探讨了人们如何通过不同的理由来确认、建立、协商、修复或终止与他人的关系。
蒂利考察了人们所给出的大量不同类型的原 因。例如,他描述了一个空中交通管制员如何根据说话对象的转换,以不同方式解释两架飞机的几近失踪:对于在鸡尾酒会上碰到的熟人,他可能以一种无所谓的口吻说“这种事三天两头都会发生”,或对已曝光的事件天马行空、侃侃而谈;对于工作中的同事,他会试着做出一番、更专业的解释;而在给部门领导的正式报告中,他会提供一套细针密缕、字斟句酌的解释。
蒂利指出,理由可以分为四种:
惯例:“不好意思,我把咖啡打翻了;我真是一个傻蛋。”
故事:“我的朋友背叛了我,因为她妒忌我的姐姐。”
专业表述:“点火装置的短路造成了发动机转子的失灵。”
准则:“按照第369条法规,我们不能交出档案。”
为了阐明这一论题,蒂利描述了不同的人如何对九一一袭击给出不同的理由。他还考察了那些给出一种原因的人如何经常将其转换为另一种原因。例如,一个医生可能使用生物化学的专业语言来理解一种病症,但在对生物化学一无所知的病人面前,他会求助于惯例和故事。
全书随处可见关于(包括作者本人的)日常生活体验的精彩轶事。《为什么?》告诉我们,故事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译者是蒂利正式指导过的最后一位学生。接触虽短,见到为蒂利作品的引进,耗费心血,译文谨严,行事谦退。实可敬重。书稿由前辈编辑编校,老成律则,受益良多。
——————————————————————————
郭于华、沈原、唐世平、汪晖、郑也夫推荐
本书辨析了一个重要却鲜为研究的现象:日常生活中理由的给定。更为重要的是,它令人信服地阐明了微观社会互动如何促成宏观社会结构。
——郭于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本书作者蒂利,以研究宏观历史变迁闻名于世,本书却显示出他洞悉微观的功力。
——沈原(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蒂利是过去20-30年间最有影响的社会学家之一。
——唐世平(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
人是行动常常需要理由的动物——作者不仅提出了这一精彩的命题,并且做了出色的解答。
——郑也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为什么给理由?/ 1
第二章 惯 例 /30
第三章 故 事 /57
第四章 准 则/ 91
第五章 专业表述 /118
第六章 调和理由 /144
参考文献 /166
索 引 /178
译后记:《为什么?》的理由 /202

内容概要

作者:查尔斯•蒂利(Charles Tilly)(1929-2008)是20世纪下半叶和21世纪初世界最杰出的社会科学家之一,被誉为“21世纪社会学之父”、“美国最多产、最有趣的社会学家”。蒂利于1950年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1958年获哈佛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并曾求学 于英国牛津大学和法国西部天主教大学。先后任教于特拉华大学、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新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生前为哥伦比亚大学约瑟夫•L. 伯滕威泽社会科学讲席教授,在社会学、政治学与历史学三系同时任教。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人文与科学院、美国哲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社会学研究学会、比较研究学会特约会员,密歇根大学、多伦多大学、巴黎政治学院、鹿特丹大学、日内瓦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魁北克大学、克里特大学等校荣誉博士,并获法国棕榈叶教育骑士勋章、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阿尔伯特•O. 赫希曼奖、美国社会学会终身成就奖、国际政治学会卡尔•多伊奇奖以及美国社会学会、社会问题学会和美国政治学会民主化专业委员会的年度最佳著作奖等荣誉。蒂利的研究集中于宏观社会变迁与抗争政治(尤其是1500年以降的欧洲),一生出版了五十多部学术著作,发表了六百多篇学术论文和评论。他的《从动员到革命》被美国社会学会选为1970–1995年最具影响的十七部著作之一,《从动员到革命》和《斗争的动力》均跻身社会学史上引用率最高的著作。蒂利被广泛视为历史社会学和抗争政治研究的奠基人。
译者:李钧鹏,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候选人。曾任《社会力》(Social Forces)副主编,现任《民族与民族主义研究》(Studies in 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编委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抗争政治、知识分子和历史社会科学。曾获国际社会学会世界青年社会学家奖,中英文文章刊于《社会学研究》、《读书》、Politics and Religion等刊物。


 为什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我本科念的是国际新闻,一个不太好的学校里遇到一两个有趣的老师和一波有趣的同学,我一直在听故事看故事讲故事偶尔自己写故事拍故事,这些故事偶尔符合惯例,而从别qiang处wai来的东西不符合非常不符合。后来我开始接触社会学一条条的准则,我发现和以前接触到的故事有关的我能很快的理解消化,而更加深涩的和人生故事无关的就很困难,如果要自己去进行专业化表述则更加困难。现在研究生念完,我还困顿于专业化表述中。这本书就在我要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前期。看Tilly的书让我知道了这么一个过程,不急啊不要急我对自己说慢慢来。ps, 关于故事嘛,所以那些结合各种各样故事的社科类散文有大批读者也是一件好事嘛!另外,书的15页倒数第9行的翻译和86页第二次引用Broyard的第4行的翻译可能会产生理解层面的歧义吧。我现在要用故事来解释一下,来修补下关系(嗯,我是想好好感谢S老师……)自己翻译过一本书的几章,知道翻译过程中的各种艰辛(也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够……),也看到过许多翻译前言不搭后语(有可能就是自己翻译的书……),但是此书的阅读过程相当流畅(第一个想到的词是顺滑……)最后的译者后记梳理Tilly思想的文章简直棒哭了!再,我这本书来自三个月前Smoky老师译者赠书,謝謝在我的过渡时间点上,我能有幸看到这本书。非常感谢!
  •     2003年,李钧鹏刚到美国读书,偶然读到查尔斯·蒂利的书,从此深深为这位“21世纪社会学之父”所吸引。几年后,在学业陷入瓶颈时,他意外地收到蒂利鼓励他申请哥大的邮件。受到鼓舞的李钧鹏,于2007年秋季进入哥大学习,到蒂利2008年4月底因癌症去世,成为他正式指导过的最后一个学生。李钧鹏把这段难忘的经历,写进了《为什么?》一书中文版的译后记。除此之外,他还在译后记中介绍了翻译这本书的理由,蒂利的简历以及学术思想的发展历程。这样,单是内容丰富的译后记,就能让读者初步了解蒂利的学术研究。  蒂利的学术著作很多,总数要超过50部,关注的几乎总是抗争、民主、革命、社会运动之类的大问题。令人惊喜的是,习惯于思考历史变局的头脑,同样能够洞察凡尘小事。这就是《为什么》的特别之处。这本书的英文版出版于2006年,照译者的观察,那时国内极少对蒂利的译介,大量引进作品还要等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不用说,这些作品对理解所谓“群体性事件”大有裨益。  《为什么?》关注的是理由。因为人们总是在互动,或者说调整社会关系,所以面对无论是自己做过还是遇到的事情,哪怕再超出自己的理解能力,都要努力地以合乎情理和情境的语言表现出来。在全书开篇,蒂利用相当大的篇幅描述了“911”事件。他列举了与之相关的,诸如航空公司工作人员、目击者、逃生者、市长、总统、建筑师、以及恐怖主义研究者等人士的不同反应。这是个极端的例子,即便十几年后也很难还原全貌,但不同身份、背景的人,在不同时间、情境还是给出了理由,尽管这些理由迥然不同,有时还显得虚伪和矛盾。  人是社会动物,同样也是给予理由的动物。人们有相当多的机会互动,理由从而无处不在。其中,给予理由者“在讲述自己和理由倾听者之间的关系……在确认、协商或修复他们之间的适当关系”。这种对社会关系的动态认知,与蒂利对“大事”的研究可谓一脉相承。依照程式、因果表达以及通俗、专业两组交叉的标准,他把所有这些理由分为四类,即故事、惯例、准则和专业表述。它们互有重叠,对社会关系有不同的影响。上文提到的译后记,就是依照这个结构写就。  惯例对专业知识和因果关系的要求不高,效果好过其他三类理由,可以暂时或深远地影响随后的互动。蒂利列举的情境,包括礼仪顾问对面对社交窘境者的建议,精神病人对入院理由漏洞百出的陈述——比如“负担太重了”“无法工作”“我其实是糖尿病,过几天就走了”,以及工厂主对自己族群偏好的解释。略显刻薄地看,作为同样包括“金钱交易”和各种亲密形式的行为,恋爱与卖淫需要理由来标示它们边界。在惯例的实例中,可以看到理由、关系和行为之间紧密的三角关系。譬如,朝鲜战争时期,负责发薪水的的主计长蒂利,就很善用自由裁量权,对普通士兵“规矩就是规矩”,对上级则有时会大体合规地行个方便。最终,惯例往往可以用于“强化被接受的行为”,从而“和他人保持友好的重要关系”。  故事则在繁杂的事件中“拣选出少量行动者、行动、原因与后果”,用简单的情节呈现“简化版的因果描述”。无疑,故事在日常生活中相当常见,其有效程度也随给予者和接受者关系的平等与亲疏变化。下级给上级讲故事——譬如解释工作失误,务求详尽,还要努力地自我辩解;情侣之间,大概就要寻求互相之间的尊重和理解。故事的作用与有效性,新闻与传记很能说明问题。对于前者,蒂利不无揶揄地说道:“通过学习,记者成为修辞高手。以客观报道为名,他们实则施展唇舌之功。为了增强其故事的可信度,他们经常搬出权威来支持自己已经成型的解释。”新闻报道有如撰写者与读者之间的修辞游戏,权威的作用是让读者受到吸引,信服于判断,注意或忽视关键事实,最终心甘情愿地读下去。本文开头的译者故事,以及赫赫有名的“华尔街日报体”,莫不如此。而传记及自传的意义可能更加深厚,这些故事总在探索或反映人性的幽微,在承受生命重量的同时与读者协商对传主的褒贬。无怪乎,蒂利称故事为“一个伟大的人类发明”。  顾名思义,准则和专业表述两类理由要严肃得多。准则在司法与医疗的实践中非常明显,为对罪名、病症的判断赋予正当性时,分别需要依靠证据与法律的对应,以及诊断与治疗的对应。这些具有专业性的情况,需要的是所谓“适当性逻辑”,而较少或没有因果推理。所以,这些由专业人士给出的理由,在专业知识不对称的情况下,经常会带来纠纷。在司法体系中,因为不可避免地执念于因果推理,受判定者总会以自己的真相(truth)去质疑“权威”据以判断的事实(facts)。当然,这时往往还要提到公信力,就是更复杂的话题了。  专业表述的范围更加明确,需要结合因果解释与专业领域,可以“和观点相近的专业人士拉近关系,和观点有别的专业人士划清界限,为入门者或顾客提供专业简介,在恭敬的非专业人士面前树立权威”。同时,“研究课题越紧迫,越富争议性,有效专业表述和在表述者与对象之间建立适当关系的艺术就越精妙”。但是,为扩大理由接受者的范围计,专业表述需要相对通俗的“高超故事”(superior stories)让他们更容易理解。蒂利提到的贾雷德·戴蒙德的名著《枪炮、病菌与钢铁》,就是“高超故事”的合适代表。  如同“高超故事”所展示的,四种类型的理由总是处在相互交叠的动态过程中。而理由的并置在生活中时刻发生,有时甚至是必须发生的。围绕失联马航航班的诸多事务中,对技术参数、卫星数据的专业表述,以及司法调查、保险赔付的准则,在面对乘客家属时,需要在新闻发布会上转化为“高超故事”,否则断无达成和解的可能。同时,通过新闻媒体,高级官员若干次强调相关国家将全力搜救,政府将公开资料等惯例。就像蒂利所言:“一个机智、讨巧的对话者能将你想要的理由引向惯例和故事,从而改变双方的关系。”机组人员、乘客、家属的生命历程,被写成尽量令人信服的故事,记者们也努力将技术问题转化为“高超故事”。鉴于“理由的可信度永远取决于言者和听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乘客家属难以信服官方提供的种种理由。为寻求救济,他们去大使馆处抗议,或向媒体表达不满。这同样是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但显然已经回到了蒂利的传统研究当中。  蒂利基本以一种中立的态度去讨论理由,而在《错不在我》(邢占军等 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1月版)中,社会心理学家卡罗尔·塔尔夫斯和艾略特·阿伦森是用更加严厉的角度去审视部分类似的议题。他们列举了同样发人深省的例子,但重点转变为“自我辩护不仅会令我们的错误和糟糕决策看起来无足轻重;而且也是让那些伪君子们的行为人尽皆知的原因。它会将我们与他人的道德失误区别开来,并且混淆我们的行为和道德信念之间的不同”。两种不同的阐释角度,能够显示出社会科学的迷人魅力。  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把自己当成研究对象,警惕地提醒自己“要小心,你正在调整和重建社会关系”,肯定是一件非常荒谬的事情,也许还能演绎成讽刺小说。但是,社会科学无疑会带来洞察力,通俗地说,就是能让人变聪明一些。毕竟,愿意关心像理由这样的“小事”,那就更没有理由不充满热情地面对生活了。财新网微信公众号及文化频道 140624
  •     周濂老师发表于:2014.8.17《东方早报》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4/8/17/1176937.shtml人天生求理解,凡事总要问个为什么。  小时候我们拉住父母问为什么天是蓝的、草是绿的,弟弟的苹果比我的大?稍大一点,我们问为什么水会结冰,恐龙会灭绝,漂亮的女人是老虎?再往后,我们问为什么我爱你但你不爱我,为什么安娜·卡列尼娜要自杀,魏玛共和国会失败,“9·11”恐怖袭击会发生,为什么1850年前后世界历史发生逆转,曾经强盛的亚洲开始衰落而落后了千年之久的欧洲开始崛起?  虽然问题的角度有千千万,答复的内容也有万万千,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按照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的观点,当人们追问“为什么”的时候无非指以下两种情况:我们要么在问“这一事件是为着什么目的而服务的?”要么在问“是什么样的事前情况造成了这一事件?”罗素说,对前者的回答属于目的论的哲学解释,对后者的回答属于机制论的科学解释。  罗素的上述区分,一言以蔽之,是在考察“理由的理由”。就此而言,他与查尔斯·蒂利在《为什么》一书中的工作并无二致。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罗素是哲学家,关心的问题更加形而上,对理由的真假更敏感;而蒂利是社会学家,他更习惯于在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经验背后挖掘理由的社会功能,这让他的研究更接地气。  蒂利告诉我们,当我们面对“为什么”的问题时,人们给出的理由可以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惯例、故事、准则和专业表述。其中,惯例和故事属于“通俗”理由,使用的是大多数人都能够理解的日常语言;准则和专业表述属于“专业”理由,它们更依赖于训练有素的话语训练。如果换一种区分标准,作为理由的故事和专业表述试图在状态A和状态B之间建立因果关系,而惯例和准则强调的是语境的适当性,它们并不试图建立因果关系。  以医生为例,在职业生涯中,医生会采用不同种类的理由来应对不同的对象和语境:“例行问题——惯例;遵循医院规章——准则;会诊疑难杂症——专业表述;面对缺乏医学知识、无法理解相关专业表述的患者——故事。”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在这四类理由类型之间不断往复穿梭,为行为辩护,为关系辩护,为生活辩护。  作为一个社会学家,蒂利并不关注理由的真假,他的研究焦点始终落在理由、行动和关系三者直接的互动关系上。换言之,在社会互动过程中,理由就像是让社会这台大型机器得以良好运转的润滑剂,它并不必然属实,但必须与情境相符,人们之所以寻找理由更多的不是出于求真意志,而是为了开创、确认、维护和重建关系。  惯例是多数人在日常生活最常遇见的一种理由类型。蒂利说:“一般而言,在大多数要求举止得体的场合,惯例的效果好于故事、准则或专业表述,后者只会将交谈引向复杂化。惯例确认或修补社会关系。”比方说,当你拒绝某次邀请时,对方非常体谅地替你找出一个惯例式的理由:“我知道你是太忙了!”对此,一个得体的回答是:“没错,我真的是太忙了。”这样的惯例式理由也许与事实不符,但它能够让双方继续维持体面的关系。相反,如果你的大脑神经突然短路,决定实话实说:“我从不接受不熟悉的朋友的邀请。”这不仅会将交谈复杂化,而且会直接冒犯被你当面拒绝的那个“陌生人”,进而导致社会关系的破坏。  一个人是否具备高超的社会适应能力,标准之一就是看你能否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中迅速锁定最适用的惯例式理由。蒂利举过一个例子,假设A将B的书撞落在地,然后A说了下面几句话里的任何一句:  对不起,老兄。瞧我这笨手笨脚的。  真是抱歉。我没看见你的书。  呆瓜!我又把书撞掉了。  你把书放在这儿干嘛?  我早就让你把书摆整齐一些。  以上每一种表述都暗示了两人之间非常不同的社会关系。我们很难设想一个妻子会对丈夫说“真是抱歉。我没看见你的书”。同样的,如果你在图书馆里对着一个陌生人怒吼“我早就让你把书摆整齐一些”,也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会质问你为什么要撞落我的书,还会对那些“令人困惑、出人意料、富戏剧性、值得追问或具典型意义的事件”产生困惑,此时就轮到“故事”出场了。  蒂利把故事称为一项“伟大的社会发明”,这是因为在复杂的世界中,若想真正厘清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就必须通盘考虑“同步因果、增量效应、环境影响、失误、始料不及与反馈”等等要素。故事的魔力在于,它删繁就简、干净利落地排除这些棘手的因素,“借助于常识,而非专业技能,故事让这个世界易于理解。”  比方说,苏共为什么能够胜利夺取政权?面对这样一个“令人困惑、富戏剧性、值得追问的”典型事件,惯例(“时也运也”)和普遍原理(“共产主义的胜利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都无法让人真正满意,执政者必须讲述一个逻辑一致的故事,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每隔几年,故事的版本还需不断推陈出新,主人公的戏份有增有减,剧情的起落变化不定,唯一不变的是故事所承担的关系职能:“新关系的建立、既有关系的确认、有争议或变动中关系的协商、受损关系的修复。”  正如蒂利所指出的,故事并非独白,相反,它永远发生在对话中,虽然故事试图建立起一个因果链条,但是我们绝对不能低估它的修辞本性,除了借助于逻辑的力量,它还要求故事的讲述者——无论它是医生还是执政者——对人的性格与情感有透彻的了解。在讲述故事的时候,讲述者不是在居高临下地宣布一个言辞凿凿的定论,他们在和听众进行对话,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仔细观察和评估接收者的反应,试图说服对方接受这个故事并因此激发相应的后续行动:病人从此接受医疗方案,被统治者重新确立对统治者的信心。  作为“专业”的理由,我们在日常世界里很少遇到“准则”,除非你遇到了法律和医疗纠纷,又或者出现在讲座、课堂、布道会、官僚机构这样的场所。准则无需太多的解释,它就像《第二十二条军规》,哪怕荒谬绝伦,仅仅因为它是准则,就足以堵上发问者的嘴巴。蒂利以亲身经验为例,他曾经计划复印一些重要的十九世纪米兰家户资料,但是在米兰市档案馆里,工作人员告诉他只有手持市长的授权信才能使用这些资料,当蒂利费尽周折拿到市长授权信后,工作人员仍旧拒绝了他的拍照请求:“这个小个子男人大步流星地走到窗户旁,取出一本体积庞大的市政档案规章,翻到其中一段,宣称‘档案馆以外的任何人不得对档案内容拍照’,然后将一只手放到这本厚书上,举起另一只手,宣布:‘我必须依法办事。’”  不妨说,在四种理由类型里,准则是最不像理由的理由,因为它常常让人产生不可理喻感,但另一方面,准则又具有理由所需要的最根本特质,因为它是不可挑战的。当工作人员抛出“这没有理由,就这么规定的”的准则式理由时,蒂利唯一的选择就是用笔抄录下全部的资料。  “专业表述”和惯例、故事、准则有何不同?按照蒂利的定义,专业表述将因果解释(而非适配性逻辑)和专业领域知识(而非生活常识)结合起来,这让它一方面拥有了故事所具备的强大解释力,另一方面又像准则一样难以理解。  在评述贾雷德·戴蒙德的名著《枪炮、病菌与钢铁》成功的原因时,蒂利指出:“如果戴蒙德说服了我们,原因不在于他给出的理由耳熟能详,不在于它们符合通常的准则,也不在于它们讲述了生动浅显的故事,而在于我们信任他的论证方式:提炼既有的专业证据,据此排除某些候选原因,提高其他原因的可信度。”不妨这么说,最优秀的专业表述其实是在讲述“高超的故事”,它虽然简化了因果过程,采用了故事的形式,但相比故事以及其他理由类型,专业论述更“坚持相关现象的复杂性,坚持多重因果联系,强调有可靠的行为与社会科学依据的因果关系”。  近十年来,曾经意气风发的“公共知识分子”被迅速地贬为“公知”。虽然我对此类儿童弱智心理式的取绰号游戏非常反感,但不可否认的是,公共知识分子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因为当公共知识分子缺乏足够的专业表述能力,总是用惯例、故事和规则去教条地解释复杂多变的经验时,这种说教对于已经有了辨别能力的读者来说,总有一天会败坏他们的胃口,进而败坏讲述者自己的信誉和名声。  正如蒂利在书中反复强调的那样,理由的给定是一种社会活动,“理由的可信度永远取决于言者和听者之间的关系”。关系绝非静止的给定物,恰恰相反,关系始终在理由的交换过程中发生变化,时近时远,彼长此消。  “9·11”恐怖袭击是贯穿本书的一个典型案例,我们不妨用它来对本书做一总结。拜电视之赐,全世界都直击了“9·11”恐怖袭击的现场,这或许是人类历史中最震撼人心的集体经验。惊骇之余,每个人都在寻找可以让他们心安的理由。“惯例”的解释可能是:“现代生活遍布危险。”这是茶余饭后熟人之间最常出现的感慨,但如果纽约市长打算在新闻发布会上用这个理由搪塞,他一定会淹死在人民的口水里;“故事”的解释也许是:“恐怖分子干的,但玩忽职守的官员给他们提供了机会。”这让人们有了问责政府的充分理由;“准则”的解释则会这样说:“因为我们有自卫的自由,我们必须打击恐怖主义。”鲍威尔和小布什就是这么向人民宣誓他们的意志和信念;“9·11”事件委员会的成员则从近端原因(恐怖分子网络的组织和策略)、长期原因(恐怖行动作为政治策略的优越性)以及根本原因(引发抱怨和不满情绪的深层根源)三个层次对公众的疑问给出了“专业表述”。  显然,在面对“9·11”这类重创社会信心的历史事件时,任何一种类型的理由都不可能穷尽解释的可能,也不可能单独承担起开创、确认、维护和重建关系的职能。此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调和理由”。  在信息日益透明的网络时代,在知识结构日趋平等的现代社会,我们很难想象“反正我信了”之类的“不是理由的理由”还能大行其道。就像蒂利所指出的:“即使理由给予者和接收者之间存在距离或不平等关系,只要接收者具有明显的影响给予者后继福祉的权力,给予者就会从程式转为因果表述。”“理由的接收者通常会要求给予者做出因果解释,以此挑战对方所宣告的优越性。”一个健康有序的现代社会不仅需要统治者调和各种理由,学会讲述“高超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它要求每个人都成为理由的质疑者和提供者,而非仅仅是被动的接收者。  蒂利在序言里说:“本书的宗旨不在于推进同一领域的相关研究。如果看完它的读者对自己和别人就‘为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有了更透彻的认识,至少是不一样的认识,我的目的就达到了。”我一向认为,一本好的社会学著作,不仅应该做到于无声处听惊雷,在琐屑的生活细节中见微知著,而且应该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借助作者的方法去检验生活和理解社会,产生“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感,乃至“何必当初”的痛彻心扉感。显然,蒂利的这本小书完美地实现了这一目标。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很新颖有趣,四年来读过最玩味的书,基本上无法将这本书归为现有的标签。2015初读,2016二刷。
  •     如果没有社会学 的书就没有办法从真正意义上用社会学的思维去解释问题,查尔斯.蒂利是一位好的学者,有知识有情怀的那种“别人的导师”。吧学术变成容易被接受的高级故事。我们每天都在问为什么,每天都在给出理由,那么这本书,我更愿意解释成“关于为什么的二次方”。
  •     人为什么要对任何事情寻找解释和理由?哪怕大多都和真相想去甚远。 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 这本书给出了非常学术和专业的解释。
  •     理由有四种形式:惯例、故事、准则和专业表述。惯例与准则诉诸程式,故事和专业表述诉诸因果关系。理由给定适当与否取决于给予者与接受者的关系。理由的给定建立、确认、协商或修复双方关系。
  •     理由的给定不同,人们对彼此关系的认识也不同。类似于“看到相亲对象,就知道你在介绍人眼里是个什么货色”的感觉吧~~
  •     为什么要讲故事, 译者序是败笔!
  •     关系决定说服力
  •     超级清晰的机制解释。现代的社会学研究,放弃了对马克思式宏大理论的追求,也与心理学的动机解释保持界限,专注于探讨社会结构与个人行动之间的关系。蒂利指出,在不同的互动情境下,人们给出理由有四种机制:故事、惯例、准则与因果解释。简单明了的分类背后,是对社会本质的深刻洞察。p.s.译后记的“故事”很感人,“专业表述”非常实用!
  •     挺难懂二星,看完译后记果断加一星,最后通盘犹豫了下还是四星推荐吧
  •     总结八个字,惯例,准则,故事,专业!
  •     蒂利说自己试图将本书写成一个高超故事,但我看来显然不成功,倒是译后记还不错
  •     好书,但是总觉得属大师玩票之作,功底在,活糙不了,但毕竟不是科班本行。总之,好读,但定位稍有些失焦。如果当做符号互动范式的理论著作来看,感觉新东西不是特别多;如果当作如何上手写学术著作的指导手册,很多东西又有些过于玄妙。
  •     很通俗易懂的一本书
  •     太学术性的文字读得好累……惯例、故事、准则、专业解释,要看场合给。get到这点就行了。
  •     挺有意思
  •     译后记写得很好。书的内容无所谓。
  •     没有触及到根本的分析都是耍流氓
  •     查尔斯·蒂利从一个靠谱的社会学家成功转型成为百科全书式的段子手。。。
  •     不同的理由意味着不同的关系。为了偷懒还是看了中译本。
  •     译后记很棒的说,可以了解蒂利学术生涯脉络和本书在其中的位置,士默契老师大牛!
  •     水平太高,最伟大的社会科学家真是名符其实……
  •     看不懂
  •     根据因果关系/适当性、专业知识/常识两个维度,将理由区分成惯例、故事、准则、专业表述四个区间,考察社会关系如何影响给出理由的方式,不同的理由又如何维系社会关系,典型的结构主义视角。另外发现做会话分析的学者,往往最喜欢选取医患关系作为分析对象,不知是否源自福柯的影响。
  •     觉得.....翻译不太好
  •     惯例、准则、故事以及专业表述
  •     其实没看太懂
  •     15/11/26
  •     译得不错,但原书很难说写得有趣,虽然视角有趣。
  •     理由和第三章故事 有启发
  •     有些术语拗口,总体上深入浅出。人们给出理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善意的撒谎、心照不宣的借口都是约定俗成的社会润滑剂,情商不是特别高的人有时会感到头疼。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立刻焕发出崭新的色彩,连我这样的门外汉都受益匪浅。代译序也写得非常好。ps:感谢河南姐,让我得缘拜读本书。
  •     没读懂,有机会再读一次
  •     不明觉厉
  •     关于“为什么”的为什么
  •     还没有看完,刚开始比较吃力,需要思考;作者用一些很平常的事例解释了这4种理由给定的方式和结果,目前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美国的判例,和我们的法律大大不同,继续看下去吧,骚年~
  •     亚马逊上买的凑单用品,过年期间读来消遣,还是蛮有趣儿的~~
  •     啊这一定是最好的翻译毕竟……
  •     看破不说破
  •     看世界和诠释世界的多个维度
  •     最后黑社会学黑得太精彩
  •     Smoky后面给出的学术生涯小总结真不错~
  •     一开始因为翻译的原因还不知道什么有点难懂
  •     本书社会学的逻辑还有翻译对我略显艰深……
  •     人是理性动物,还是理由性动物?
  •     理想类型的分析,要是有戈夫曼的细腻,通晓给出原因的社会机制就更牛了!
  •     前两章有关“惯例”与“故事”的论述给我莫大的启发。此外,社会关系在分析过程中的运用令人信服与感同身受。
  •     蒂利在这本书中关注的是一个看似稀松平常的社会行为:理由的给定。他以日常/专业和适当匹配/因果解释的两组对立组合出四种给定理由的方式,包括惯例、准则、故事以及专业表述。虽然理由本身具有确认事实、价值评判、搭建框架等功能,但作者主要关注的是理由的给定和社会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前者是如何定义、协调、修复和破坏后者,而后者又是如何对前者提出参照某种既定情境的具体要求,以及关系中的个体如何运用理由的给定行为去达到一系列的目的:回复常态、自我辩护、行使权力、挑战权威、塑造认同、解决问题等等。有意思的是,作者最后还倡议社会科学家凭借“高超的故事”在专家和公众人物这两个身份之间切换,但我觉得更值得思考的问题是:社会科学家如何在自己的专业表述和研究或访谈对象给出的“街头”理由之间做出调和呢?
  •     书末结语:当有人用你不熟悉的语言向你给定准则或专业表述,这个人或是误解了你们的关系,或是以深奥的知识来宣示其优越性,并期待你的顺从。经典!
  •     惯例 故事 准则 专业表述 理由反应给予者与接收者的社会关系。不同关系决定不同类型的理由。
  •     理由的不同形式:故事、准则、惯例、专业表述--又是一本正好的时间看到的书
  •     早都读完了,竟然一直没标,有一定启发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