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二卷)

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42627384
作者:傅佩荣
页数:423页

作者简介

哲学脱离人生,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我们每天接触的资讯,在广度上已经无远弗届了,在深度上则日益觉得不足。苏格拉底说过“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这句话何以是正确的?许多人没有反省,甚至未受教育,不是也活得好好的吗?如果要反省,又该如何着手?反省之后,人生就值得活下去吗?本书作者将为你解读哲学家的心灵故事,把握现代人的生命智慧。
生命之域如此深广,如何找到安身立命之所该是何等重要之事。哲学脱离人生,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本书犹如一片桃花源,通过对西方二十四位哲学家的思想逐一打通,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像我们阐述了这些先哲们伟大的思想后面所给予的人生哲思,值得每个人怀抱虔诚的心,寻索人生的经纬,品味生命的定位。

书籍目录

总序  品味西方心灵爱智的趣味 启发智慧——亚里士多德  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  人类天性渴望求知   思想方法   经验家、技术家、爱智者   智慧与四因说  形而上学的内涵   一物之结构   变化——潜能与实现   存在层级与不动的动者   上帝的意义  人生见解   幸福论   善行与适中   自由与明智   理性的观想与自我实现   悲剧理论 追求圆融——托玛斯  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  温和的实在论   实在论   抽象与共相   被动知性与主动知性  上帝存在   五路论证  上帝的本性   创造的意义   恶的问题  个人的幸福   自然的法则   德行与善恶   灵魂与看见上帝   永恒法则来自上帝 惊醒独断——休谟  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  知识的合法根据   知识的来源   因果关系的问题与解消   自然界齐一的信念   怀疑主义   宗教信仰  关于人的理解   对身体的信念   自我只是一束知觉   心灵与人格的同一性   情绪,同情共感  人生取向   意志与自由   道德感的分析   仁爱与功效   审美与品味 相融互摄——怀特海  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  科学与现代世界   科学心态   自然机械论   机体机械论  历程与实在   现实物   摄受——主动与被动   历程原理   创新  人生价值   教育观   宗教观   道德与艺术自然的魅力 肯定自然——卢梭  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  人的本性   自然状态   自我保存   私有财产   良知的声音  社会契约   普遍意志   全体意志   自然的自由与公民的自由  人生实况   自由与枷锁   人在社会中,被迫为自由   人性尊严——独立、自由  结语 审美情操——席勒  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  审美教育   康德以前的美学   康德的美学   审美教育与人性理想  审美与游戏   游戏理论   与美游戏   从游戏到自由  人生实践   从分裂到整合   以审美点化人性   自由、平等、幸福  附录——《审美教育书简》内容摘要 生命冲力——柏格森  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  突破既定思潮的框架   绵延   自由   记忆   直观   演化论  创造与演化   生命冲力   本能、理智、直观之差别   图腾   永恒的生成  道德与宗教   道德   宗教   静态宗教与动态宗教 复构意识——德日进  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  人的现象   演化的定律   复构意识定律   人的位格与超级位格  神的氛围   在活动中脱俗成长   由物质走向精神  人生取向   个人的努力   人类的前途   入世与出世   仁爱与和谐理性的庄严 理性自由——斯宾诺莎  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  在永恒的形相下观看   上帝=实体=自然   心与物——一体之两面   偶然与必然  思想内涵   自由是幻觉   欲望由被动到主动   理解是自由之道  人生实践   尚智、尚爱、尚力   幸福之道   生活简朴,思想高贵 道德优位——康德  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  纯粹理性的限制   世界本身不可知   人的认知过程   康德的四大目标  实践理性的要求   关于理性的问题   人的自由   灵魂不死   上帝存在   以人为目的,不以人为手段   道德自律性   理性为自己立法  人生实践   自然与自由   理性与宗教   美是道德善的象征 一以贯之——黑格尔  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  凡实在的都是合理的   逻辑——形而上学   自然哲学   精神出现的过程  个人与社会   法律   道德   社会伦理  艺术·宗教·哲学   艺术   宗教   哲学 提升境界——雅斯贝尔斯  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  哲学三重任务   世界定向   存在照明   超越的追求  人的跃升   界限状况   密码——统摄者的语言   刹那与永恒  具体参与   自由   四大圣哲  结论自我的意义 深度自觉——克尔凯郭尔  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  存在与抉择   存在   绝望   忧惧  人生三阶段   感性阶段   伦理阶段   宗教阶段  有力的影响   个人与群众   信仰   真理 超越向度——马塞尔  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  从体验中诞生   孤独   战争   信仰  哲学的基本观点   奥秘与问题   是与有   我与你,我与他  存在就是存在得更多   我就是我的身体   主体际性   忠信、创造、光  结论 解析存在——海德格尔  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  存有与时间   存在   存有   此有   此有的丧失  人的真相   忧惧   挂念   死亡与良心的呼声  人的未来   向存有开放——回归存有   等待神的来临——充满希望   启发新的文化视野 相互感通——加缪  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  从荒谬感受出发   人的觉醒与矛盾   如何在荒谬中生存   反对两种自杀  开展新视野   我的反抗   我的自由   我的热情  现代良知的代言人   揭示困境,入世而不出世   携手奋斗,不屈服于命运   在作品的核心有一颗不灭的太阳  艺术家与时代

编辑推荐

生命之域如此深广,如何找到安身立命之所该是何等重要之事。哲学脱离人生,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西方哲学与人生(第2卷)》犹如一片桃花源,通过对西方二十四位哲学家的思想逐一打通,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像我们阐述了这些先哲们伟大的思想后面所给予的人生哲思,值得每个人怀抱虔诚的心,寻索人生的经纬,品味生命的定位。

前言

我们每天接触的资讯,在广度上已经无远弗届了,在深度上则日益觉得不足。深度与传统有关,不能只由字面上得到肯定。大家都知道苏格拉底是哲学家,也记得他说过“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但是这句话何以是正确的?许多人没有反省,甚至未受教育,不是也活得好好的吗?如果要反省,又该如何着手?反省之后,人生就值得活下去吗?要辨明一位哲学家的思想,就须大费周章了,何况西方哲学史中,可以列出一连串闪亮的名单,个个头角峥嵘、自成一家之言,我们如何可能全部认识?同时,有无必要这样做呢?这些问题不能简单回答,必须稍加分析。首先,即使我们不愿承认现代化与西方化之间的等同关系,也不大注意西方文化在事实上主导着世界潮流,但是对于“文化交流互动”的需求,却是不能否认,也不宜忽视的。譬如,在闲谈中引用几句西方格言,往往带来彼此会心的微笑。如果用“某人说话很尼采”来描写一个朋友,大概不会受到责怪,但是用“某人说话很孟子”来描写,就难免招人物议了。我们的文化活动其实已经浸染了许多西方因素,既不可能求其还原澄清,倒不如顺水推舟,把一些常见的思想了解得更为透彻,让自己使用起来更为得心应手。其次,“文化交流”的帽子太大了些,我们站在个人求知的角度来看,也应该深入认识西方文化,尤其是居于核心地位的西方哲学。西方哲学的思辨趣味可谓独树一帜,与我们自己的哲学大不相同。中国哲学重视的是整体见解、实用知识、道德倾向、社会关系,并且自从先秦的儒家与道家出现之后,就很少能有全新的一家之言了。西方哲学的风貌,从古至今都是百家争鸣,因为他们以哲学为“爱智”,勇于慎思明辨、追求真理,不惜自创一套名词、自寻一种方法、自立一套架构,然后不管说得对不对,好不好,都可以清楚展示、供人品评。阅读西方哲学,可以培养理性思辨的习惯,这种习惯正是知识分子所应具备的。凡事但求合理,进而推究理性之依据,设法建立共识;这正是注重沟通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修养。然后,能否不带任何实用的目的,纯粹由欣赏的眼光来品味西方哲学呢?这才是合适的态度啊!我不必奢望在读了柏拉图与康德之后,可以改善人际关系,或增加个人资产。我可以期许的是,让自己的心灵由平地走向高原。高原上空气较为稀薄,未必可以久居,但是视野辽阔,或许可以“望尽天涯路”,对于人生全貌及价值层次可以作整体的了解与评估。平地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太拥挤了些,眼光不易高远,心灵难免闭塞。我们不必在高原定居,但是偶尔体会一下“走向高原”的心路历程,也是人生一件有趣的事。我的专业正是哲学,并且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心得。如何能够“不搬弄太多原典,不在专门术语中打转,同时以准确清楚的口语介绍西方哲学名家的思想”,这无疑是一大挑战。我挑选从古希腊直到当代的二十四位西方哲学家,根据是:见解明确,方法清晰,系统完备,并且对现实人生有深刻的启发。为了配合一般读者的背景,我刻意避开烦琐冗长的论证,以免减低了爱智的乐趣。我自己也在准备的过程中,重新思索许多问题,获益良多。若能把这二十四位哲学家的思想浏览一遍,对于西方心灵的发展主轴与特定风格,就不会觉得陌生了。“哲学脱离人生,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这是我的信念。

内容概要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台大哲学系教授。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荷兰莱顿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曾被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最热门教授、获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颁发教学特优奖。其作品曾获台湾最高文化奖、最高文艺奖奖项。
傅教授是台湾著名的哲学家、儒学大师,当代新士林学派的重要代表。傅教授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
傅教授作为一位杰出的演讲家,近十几年来,他每年举办近200场人生哲学讲座。从文化中心到寺庙,从学校列行政机关,从社团到基金会,都可见傅教授的身影和足迹。
大陆已出版作品包括《哲学与人生》(东方出版社)、《智者的生活哲学》、《智慧与人生》、《赢的人生哲学》、《孔子的生活智慧》、《心灵导师》、《自我的觉醒》、《傅佩荣<论语>心得》、《人生中不可不想的问题》、《傅佩荣细说老子》、《傅佩荣<庄子>心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解读论语》、《解渎易经》、《解渎庄子》、《解读老子》、《解读孟子》(线装书局)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人类的需要一种生学哲学、宗教或一种价值体系,就像他们需要阳光、钙和爱情一样。——马斯洛

章节摘录

插图:爱智的趣味面对宇宙万象与人间百态,我们难免觉得好奇,求知之心乃油然而生。“求知”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动机。譬如,借着求知,增广见闻与能力,在社会上取得立足的条件,这大概是十分普遍的想法。于是,随着职业与工作的进展,知识越分越细,庄子所说的“天下各得一察焉以自好”,遂成为无法避免的结果。知识应该是有用的,但是有用的未必是有益的。那么,什么是对人有益的知识呢?简而言之,就是智慧。然而,智慧又是什么?哲学家以“爱好智慧”为其天职,同时也谦虚地坦承自己只能保持“爱好”之心,却未必能够抵达“智慧”之境。原因何在?本书试以亚里士多德、托玛斯、休谟、怀特海为例说明。首先,亚里士多德肯定纷然杂陈、变迁流转的大千世界绝不是虚幻的假象,在它背后应该可以找到最基本的“原因与原理”,否则万物在生生灭灭的过程中,不仅毫无规律,并且不可理解,最后必然陷入荒谬的结局。只有探讨原因与原理的知识,才可以摆脱功利实用的心态,享受“为了知识而求知”的乐趣。我们所要了解的,不再是个别差异,而是异中求同,看出万物的共同面貌,也就是“存在”。凡存在之物,皆有最后基础,亦即亚氏所谓的“纯粹形式、纯粹实现、第一不动的动者”。这几个名词使人困惑,但是说明清楚之后,将能展现一幅具有深度透视效果的整体世界观。接着,中世纪的哲学以托玛斯为集大成者。他顺着亚氏的思路,配合基督教的信仰,肯定上帝就是宇宙万有的来源。但是,身为哲学家,他依然努力证明“上帝存在”。我们中国人对鬼神与上帝这些信仰的对象,常有泛泛的认识,却较少由知识角度作系统的研究,影响所及,理性思辨在信仰世界里缺少应有的地位,以致正信与迷信容易混淆,此世与彼世界线不清。托玛斯关心的问题是:大自然与人世间必须有一个超越的、永恒的根源,然后才能据以理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进而对于德行、善恶、幸福才能提出充分的说明。若不如此寻思,光是在社会或历史中打转,恐怕找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近代的休谟深富怀疑精神,对于传统以来上帝或世界的知识,都要严格省察批判,最后还把焦点移到人类身上,大胆宣称并无所谓的“自我”。连康德这么好学深思的人,在看了休谟的论证之后,都要虚心承认自己“从独断论的迷梦中惊醒”。然而,如果真的没有自我,或者“自我只是一束知觉”,那么是“谁”在做梦?又是“谁”被惊醒?休谟如何回应这一类质疑?他的回应充分显示了锐利的观察与周全的辩论,确实使人耳目一新。不过,在设定了理智的界限之后,他转而同意人有一些信念,可以借此维生及活动。他关上大门之后,又开了一扇窗,其间转折耐人寻味。然后,我们翻阅怀特海的著作时,对于其中科学、哲学、宗教三者的协调并存,不免觉得佩服。当代西方能将这三门学科融于一个完整系统的,首推怀氏。稍加分析,可知他的意图在于回归传统哲学的理想,就是提出一套理性架构,涵盖全体存在的领域,兼摄变化生灭的历程,以求彻底说明一切现象的意义。别的暂且不论,怀氏主张西方科学精神起源于“悲剧、法律与信仰”这一段见解,就足以启迪世人,要以全新的眼光看待科学了。相对于此,科学家也能经由怀氏的接引,以正确态度欣赏哲学、宗教与艺术了。回到前面所列的问题,为何没有人宣称抵达“智慧”之境呢?智慧女神的容貌并不是隐藏的或善变的,却必然是精神的与灵性的;因此,人在有生之年,以自己身心合一的处境,常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挣扎,对于智慧自然是无法完全企及了。不过,爱智的趣味则是人人应有的权利,我们如何舍得错过或放弃这样的权利呢?启发智慧——亚里士多德引言时代背景亚里士多德是希腊时代的马其顿人,其父曾任马其顿国王的御医。亚氏十七岁离开故乡,赴雅典求学,成为柏拉图学院的一员,跟随柏拉图学习了二十年之久。在学院里的时候,亚氏表现了过人的精神与毅力,对一切学科的知识,无不认真钻研,并且从不厌倦。传说他曾自己制作一个机器,用来惊醒自己,使睡魔不至于打断他研究的时间。亚氏三十七岁时,柏拉图去世,他一度有机会接掌学院,但败在柏拉图之侄史伯西普士手下,于是便离开了雅典。亚氏后来受马其顿国王菲力普之聘,回乡担任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当时太子才十三岁。在哲学家之中,像亚氏能担任帝王之师,算是很幸运的。亚氏见闻广博,或许由于这一因素,使得他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眼界大开,不再局限于马其顿一地,终能兼并希腊各邦,并建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当雅典被亚历山大征服之后,亚里士多德以帝王之师的身份重回雅典,创办自己的学院。他的学生们后来被称为漫步学派,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因为亚氏讲学的时候,经常一面说话、一面散步。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崩逝,希腊各邦掀起反马其顿的风潮,亚氏亦被波及,且被雅典人控以“渎神”之罪名。为了避免重蹈苏格拉底被判死刑的覆辙,他逃离雅典,留下一句名言:“我不要让雅典人第二次谋杀哲学。”第二年他就过世了。亚氏的哲学虽以理论建构知名,但是对于实际人生也有明确指引。他除了启蒙亚历山大大帝的眼光与心胸之外,也对其他人物产生影响。例如,他有一个身居城邦领袖要职的亲戚,在兵败被俘之后,坚不透露军事计划,在严刑逼供之下,未吐一言,临死前说:“请转告我的亲朋故旧,我不曾做出任何使哲学之名蒙羞的事。”由此可知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力。思想背景苏格拉底早就指出,我们不该只研究关于大自然的问题,更应该研究人本身的问题,因为无论我们对大自然研究得如何透彻,却仍然可能并不明了立身处世之道。所以,苏格拉底说:“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木,而是城内的居民。”与其在雅典城外研究树木,还不如在街头跟一些朋友谈论人生问题,换言之,人必须将注意力由大自然转到人自身之上。但是,当我们把焦点摆在人的身上时,却又产生一个问题,就是人类的世界是相对的。城邦之间的法律规章、风俗习惯往往大有差异,甚至人与人之间对同样一件事情的感觉和看法亦不尽相同,这时候该怎么办呢?如何在关于人的问题上找到标准呢?针对这个问题,苏格拉底提出了一套辩证法,也就是通过对话的形式,在真理的追寻上,形成一套不断往上提升的历程,企图为每一件事物,找到大家所共同接受的定义或标准。常言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只要你跟一位背景不同的人讨论问题,就会发现:原来同一件事情可以有另一种想法,如此便可借此修正己见,让自己慢慢进步。通过这种辩证的形式,我们便可获知宇宙与人生中,真实而永恒的原始典型,柏拉图称之为“理型”,正确的认知活动应该以其为对象。在一切理型中,柏拉图特别看重关于价值的理型,但对于树木、牛、马等自然界事物的理型,则不太关心。因为柏拉图认为,关于自然物的研究对人生没有太大的用处,反之,关于节制、勇敢、正义、忠诚这些概念,则与日常生活的行为抉择有关,为人生价值之根源所在。由上文叙述可知,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的哲学,强调先去肯定一个价值上的标准,以之作为日常生活的典范、原则。换言之,柏拉图思想是推崇一个永远不动不变的理型世界。柏拉图的理型论将价值视为理型界的事理,而非现实世界的产物,他否定了现实世界有属于真理的可能。但是亚氏认为,我们不该只肯定上层的理型世界而忽略了下层的现实世界,反而应该正视后者所有的问题,肯定其实在性。亚里士多德曾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希腊原文的意思是:“老师是我的朋友,但真理是我更好的朋友。”这暗示着他与其师柏拉图在思想上的关系,亚氏凭借其经验科学的背景,肯定现实世界不是纯属幻影,并进而建立一套与柏拉图理型论迥异的经验论哲学。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之间的差异问题,正是哲学史上长久争论的重要问题。不过,我们也不宜过分夸张他们之间的歧异,毕竟亚里士多德追随了柏拉图二十年,曾是柏氏最得意的门生。柏氏过世的时候,亚氏的感念之词是:“这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人,他的大名使邪恶之辈缄口吞声,欲赞无语;除他之外,更无别人以言以行清楚昭示众生:凡有德者,必有真乐。呜呼!我辈之中无人可与他匹俦。”亚里士多德的学问至为广博,大概除了数学以外,没有一门学问不受到他的注意,也没有一门学问不以他为泰斗。他的治学计划极大,对于已经成立的知识,他能拣择分辨,加入自己的心得。遇到新的知识领域,他就发明新的科学,像理则学与动物学就在他手中成立。他的著作范围涵盖了理则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艺术、天文学、修辞学、气象学、动物学等。、由此亦可想见亚氏对现实世界与经验科学的重视。他与柏拉图在立场上分道扬镳也是不难想象的事。我们对于“变化”问题有两种解释方法:首先,就像柏拉图一样,认为变化是虚幻的。譬如,天际之白云苍狗,固然可以表现出各种事物的形象,但那毕竟是假的,而非真的事物。由此柏拉图认为,一切感觉所面临的变化对象都是虚幻的,唯有借着理智超越感觉,才能认知事物的本质。第二种看法认为,变化并非仅是幻象,因为事物之存在及其行动必然有其道理,因此在变化的现象之中,应可寻获一些真理。譬如,大自然的生命现象,一颗不起眼的小种子中就蕴含有令人惊叹的潜能,经过阳光、空气、水的孕育,日后便有可能成为数人环抱的参天巨木。这个由小到大的过程不就是一种变化现象吗?我们难道能说这些现象纯属虚假吗?不行,因为就算同是变化现象,但橡树的种子只会长出橡树,松树的种子也只会长出松树,它们为什么不会随意相互变化呢?由此可见,这其中一定蕴含某些真理。亚里士多德对于变化现象采取第二种观点,认为变化不会纯粹只是虚假的,也不是任意的或偶然的,而必须进一步去解释它,这就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出发点。人类天性渴望求知目前大学中的哲学系都有一门必修课,就是“形而上学”(Metaphysics)。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是亚里士多德的遗著中,有一部分内容放在探讨自然学(Physics)之后,尚未定名。于是,后代学者就以“自然学之后”或“物理学之后”称之,这就是“形而上学”一词的来源。意思是说:自然学探讨有形可见、变化万千的世界,但是这个世界的“原理原则”,应该是另一种学问探讨的对象。形而上学的目的正在于此。西方哲学家习惯于把形而上学当作哲学的冠冕,亦即哲学中最高深的领域。如果我们对于现象界或经验界不够满意,想要找出宇宙与人生的根本真相,那么我们就会走到形而上学的研究范围中。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的第一句话就是:“人类天性渴望求知。”他首先以感觉作为例子。譬如,人有视觉,就总是希望对一件东西能够看得更清楚,由此可知,人类总是希望对真相有更多的了解,获得更多的知识。我们是否能对亚里士多德这一点主张有所质疑呢?答案是:不能。因为我们一旦质问亚里士多德,他凭什么提出这项主张,那么我们这种态度不就是一种渴望求知的天性的表达吗?因此,不管由正面提出理由支持亚氏的论点,或由反面质疑亚氏的主张,事实上都表现了“人类天性渴望求知”。思想方法人类天性渴望求知,但有些人求知的时候,只是凭借着原始的本能,靠着感觉产生一些印象,并将之视为真理的全部。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的求知欲必须配合适当的方法,才不致对真理有所误解。关于思想方法,亚里士多德首先谈及逻辑。所谓逻辑,主要是探讨思想本身的规则,使我们的思考活动得到一个适当而有效的方法与工具。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分成概念、判断及推论三个部分来探讨,这不但在当时是一种创举,连后来的逻辑发展,其讨论范围也以这三者为主。首先,所谓概念,就是名词。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讨论问题的时候,必须先厘清所使用的名词或概念之意义。意义不同于意象,意义是一个名词的客观内容,意象则是由人加于名词之上的主观成分。譬如“龙”这个字,字典上有其固定的意义,但在不同的人看来,则会有不同的意象。中国人将“龙”视为一种崇高的民族象征,并声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但西方人却将之视为恶魔的象征。这些心理上主观的想象均属于意象。逻辑要求我们必须将主观之意象去除,只保留客观之意义。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是进行思考或讨论的第一步,唯有遵守此一规则,在讨论上才会有交集,否则若是各说各话,在思想上根本难以沟通。其次,当我们将概念的意义界定之后,接着就要作出判断。所谓判断,就是将两个概念用“是或不是”连接在一起,譬如,“这根蜡烛是红色的”或“今天是雨天”,亚里士多德将所有的判断分为四种格式。第一种是全称肯定判断。譬如,“所有的中国人都是勤劳的”。第二种是全称否定判断。譬如,“所有的中国人都不是勤劳的”。第三种是特称肯定判断,譬如,“有些中国人是勤劳的”。第四种是特称否定判断,譬如,“有些中国人不是勤劳的”。只要仔细去分析,任何述及事实的语言,实际上都是由这四种格式所组成。逻辑学中的第二个部分是推论,推论有基本的形式,亚里士多德提出三段论法作为说明。所谓三段论法,是指“一种论证,只要假定某事成立,则其他事物亦因某事之真而随之必然推衍出来”。深一层言之,所谓“假定某事成立”,就是指论证的前提,所谓其他事物,则是指结论而言。亚氏的三段论法是由大前提、小前提及结论所组成。譬如,我们以“凡人都会死”为大前提,以“苏格拉底是人”为小前提,便可推论出“苏格拉底会死”此一结论。

图书封面


 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二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有着很多本质的不同,看看西方哲学家的观念,思想,对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     书很不错,傅的文笔最大的特点就是深入浅出,容易让人理解~只是这本书,更像是哲学入门书,与人生的关系在哪里呢~至少我现在还没有读到~~
  •     最近读尼采,在这里浅谈一下比较有感触的关于自我认知的哲理。 要说的是“个人的消解”,即我们如何自欺欺人,忘记自己的本来面目。 一是“语言”。我们习惯用语言来形容自己和别人,但其实人的真实生命与语言抽象的概念化的表达方式之间,一定有距离。比如用“勇敢”来形容一个人,有谁是只有勇敢没有懦弱一面的呢?况我们说三个人都是勇敢的时候,但三个人的勇敢却又分别不同。因此,用语言来形容人是会形成差距的。 这个是我常犯的一个误区。也许在大家中已经都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了。特别是当我们对某一词的本身含义就难界定的时候,就更不能妄下结论了。 二是“通则”。用普通化的一种公式,拿来套在每个人身上,当然是不对的。比如大家都很热衷的星座。试想天下好几亿的人一个星座,难道说他们就都一个样?有人说我们这个星座的人就是报复心理强、占有欲强云云,难道说每个人所做的事都是星座在作祟,并不是个人自由去做的?做的错事也可以用星座通则来原谅?用通则来界定自我,显然是不可取的。 本人水瓶座,平生就被说成崇拜自由无定所,事实上本人相当渴望安定的生活,学习及工作模式也相当保守。因而在此不对星座生肖等多作评论。 三是“成功”。特指外在的成功。觉得一个人在社会上成功以后,他一生的痛苦都变成光荣了。很多人过程也很奋斗,只是结局并没有成功,于是就否定他们的内在价值,这是很不公平的。相反,很多人成功以后就以外在化的价值来取代内在化的自我,反而忘了真正的内在的自我。 这点虽然道理上是想得通并且也宣扬的,但是做起来就难咯,毕竟是在这样一个现实的社会里。特别像今年这场奥运会感触颇深。但我觉得不管世俗的眼光,在自我追求中牢记这一条,未来的成功必定能随带自我的价值实现。 四是“回忆”。回忆有个特点,会将过去的一切过滤,把不愉快的变成愉快的。相信没有谁愿意把生气的样子或被揍的照片还放在身边。回忆亦是如此,这样看来用回忆来评估自己了解自己也是不可靠的。 其实想来不无道理,虽然我们的回忆不尽都是美好的经历,但至少会有经过粉饰过的,因为内心肯定有一个声音在指示要求尽量记住哪些事忘掉哪些事。而那些被反复忆起的内容更是加强了它在记忆里的地位。 五是“认识自己”。我们常常问别人,你觉得我怎么样?可是不同的人的回答却是不同的。为什么?因为他们看到的不是真正的你嘛。从外表怎么看得到真正的自己呢?由别人的眼光看自己肯定是有失偏颇的。再说,别人关心的是自己,就像你只是关心自己,也许只是随便说说,你又何必太在乎?可见想从别人口中认识自己也是很难的。 有时候过多地在意别人的看法,反而做不好真正的自己。不过“独善其身”也是相当难做到的,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人际复杂的社会里,正确区分别人的善意建议与真实认知自我是很难权衡得当的。那种境界想来是要修养些岁月的。 尼采就是从以上五个方面来说明人的自欺是普遍的现象。另一种消解自我的做法是转化。一般有三个步骤: 第一是我们所看到的正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比如喜欢一个人的时候看到的都是他的优点,不喜欢的时候他就一无是处了。同一个行为,选择我愿意看的部分去看。 这个当然是内心的逃避心理作怪。我想也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的反射。但是略显消极。 第二是寻求一些管道把压抑的欲望发泄出来。有一个作家说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有一个沼泽,好让心灵里面的脏东西可以排泄出去。” 比如倾诉。女人特别喜欢倾诉,因为可以和朋友分享她的感受与情绪。看看为什么电视里电台里会有那么多谈话类节目,那些可怜的主持人就充当着“垃圾桶”的角色,呵呵。 第三是情绪升华。比如听听音乐看看书,转换一下自己的焦点,让自己的欲望及压抑的情绪得到升华。这个是比较健康的方式。 话说本人现阶段正在修炼的就是这个境界,让各种各样的书来拯救自己枯萎的心灵,从而飞跃到一个更高的人生层次中去。 总之,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是很容易忘记自我,而变成虚无主义,过一天算一天,没什么奋斗,也没什么颓废,就跟着群众一样过日子。尼采认为这是不负责的态度。我喜欢尼采,有点中国道家的风采,喜欢他所追求的超人意志,但这并非三言两语所能诠释。这里仅仅分享他的哲思中的沧海一粟。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哲学史我看了三遍,如果加上这本就是四遍。看到有评论居然说罗素站在上帝的角度写哲学史,我想罗素要是活过来肯定会再一次死过去。那么多篇幅都在写小人物的罗素怎么可能上帝视角,形而上学又怎么可能通向一条路。还有所举例的,我就靠这些举例看懂了好么,不举例你甚至不能理解最起码的方法论。
  •     很简单的介绍,很深入的思考
  •     2010年读过
  •     看他写的哲学方面的书,很过瘾。
  •     我觉得还是很好,其实和人生倒没什么关系,把此书当工具书用
  •     我们可以向高原走去,因为总是在平地上,不会有太多重大的发现。但是,高原并不适合人生存的,同时,走向高原的过程是艰苦的。所以,请让我们知足地远望。。。
  •     傅佩荣的角度是站在他切身的感受上去说这个问题,当然他的感受也就更容易被理解,而罗素则是站在临近上帝的角度去揭露问题,语言会更大气与神圣,当然也就更晦涩难懂。这种用主题分的形式挺好,只不过丧失了一些客观,话说回来,谁又有客观
  •     虽然比较泛泛,但读来轻松~~~~
  •     比较有趣的哲学小故事
  •     我的08年度哲学书,收益良多
  •     西方哲学超简史
  •     语言简单易懂,人看起来不会感觉枯燥乏味
  •     依旧杂糅了不少个人见解、笔记,成熟难度不算太大。作为专业普及书是很不错的了,傅佩荣最擅长这个。第二卷是中古、近代哲学——西方哲学的勃发期,值得回味的地方很多。再次感慨:不同人写的哲学史(严格讲是思想史),差异真真巨大,几乎是不同次元之间的对话。
  •     比较浅,不适合有一定基础的人阅读。
  •     还不错~NO GAP
  •     康德部分讲得不太透彻
  •     浅显易懂,但是举例比较繁冗。
  •     作者选了一些西方的大哲,从其思想背景和时代背景入手,深入介绍他们闻名于世的哲学名言以及背后的故事,都是一些基本的哲学观点,本书在写法上更胜一筹
  •     作为通识课教材还行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