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4
ISBN:9787300091662
作者:乔恩•克拉考尔 (Jon Krakauer)
页数:226页

作者简介


万科董事会主席、“登山企业家”王石,用时最短完成“全球9大极点探险”的金飞豹联袂作序推荐

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52周,英文版销量过百万,超越《登山圣经》

荣膺《时代》周刊 “年度图书”、《纽约时报》书评“年度最佳图书”

荣获1997年美国国家书评奖、1998年普利策奖非小说类奖项

全球驴友、山友心目中的必读书,探险类著作中的经典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珠穆朗玛峰探险亲历记。
乔恩•克拉考尔作为资深专栏作家和登山家,受《户外》杂志的派遣,为考察珠峰商业化问题参加新西兰著名领队罗布•霍尔的商业登山队。乔恩自身没能抗拒登顶珠峰这个“男人和男孩们”的梦想,拒绝了杂志社让他只到大本营的设想,决定尝试登顶。但是这次登顶却让他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在登顶的五位队友中,四人消逝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中。等到大本营的时候,四支探险队中共有九人死亡,另有三人在月底相继去世。
珠峰究竟是不是有了向导、夏尔巴人和65,000美元就能征服的?这部珠峰历险记会将读者引领向无穷的思索。
新版的《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是在1999年英文原版的基础上精心翻译的,更加完善了第一版的中文表达方式,更具有中国文字的表现力,在某些专业表述上也得到了一些专家的指导,特别是一些多年从事登山探险的专家指导。
在那些伴随人成长异想天开的梦想中,攀登珠峰便是其中之一。我敢保证,珠峰梦绝非我独有。它是世界的最高点,难以逾越,是许多男孩儿和男人们追求、向往的目标。

简要目录——————————————————————————————————————
第一章 珠峰峰顶
1996年5月10日 海拔8 848米
第二章 印度 台拉登
1852年



海拔680米
第三章 越过北印度
1996年3月29日

海拔9 140米
第四章 帕克丁

1996年3月31日

海拔2 650米
第五章 罗布杰

1996年4月8日

海拔4 940米
第六章 珠峰大本营
1996年4月12日

海拔5 360米
第七章 1号营地

1996年4月13日

海拔5 940米
第八章 1号营地

1996年4月16日

海拔5 940米
第九章 2号营地

1996年4月28日

海拔6 490米
第十章 洛子壁

1996年4月29日

海拔7 130米
第十一章 珠峰大本营
1996年5月6日

海拔5 360米
第十二章 3号营地
1996年5月9日

海拔7 320米
第十三章 东南山脊
1996年5月10日

海拔8 410米
第十四章 珠峰峰顶
1996年5月10日下午1∶12海拔8 848米
第十五章 珠峰峰顶
1996年5月10日下午1∶25海拔8 848米
第十六章 南坳

1996年5月11日早晨6∶00海拔7 920米
第十七章 珠峰峰顶
1996年5月10日下午3∶40海拔8 848米
第十八章 东北山脊
1996年5月10日

海拔8 700米
第十九章 南坳

1996年5月11日早上7∶30海拔7 920米
第二十章 日内瓦横岭
1996年5月12日早上9∶45海拔7 890米
第二十一章 珠峰大本营1996年5月13日

海拔5 360米
跋 西雅图


1996年11月29日

海拔80米
附 言
后 记
1996年春季珠峰攀登者名单
译者后记

名人推荐——————————————————————————————————————
新版的《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是在英文原版的基础上精心翻译的,更加完善了第一版的中文表达方式,更具有中国文字的表现力,在某些专业表述上也得到了一些专家的指导,特别是一些多年从事登山探险的专家指导。对于我来说,我更喜欢新版《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金飞豹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永远是探险类著作中的经典……这样一部极其罕见地兼具优美和力量的著作将流芳百世。




——国际知名户外登山摄影师盖伦.罗威尔,《华尔街日报》
一部认真调查和精心构造的叙事作品。与书中的探险历程不同,他的故事如一气呵成,文思泉涌。作者最重大的成就莫过于用文字召唤起致命的暴风雪,并透彻而细致地重现了它。
——《纽约时报》
既引人入胜又耸人听闻的登山记述……出自一位思想深邃的优秀作家之手。
——《时代》周刊
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是最好的登山类书籍。



—— 《华盛顿邮报》
不同凡响。









——《新闻周刊》
对珠穆朗玛峰,经过千辛万苦登顶的克拉考尔只用了短短的一句话——“没有更高的去处了”。……克拉考尔的书好就好在,他没有歌颂,也没有批判,而是直入骨髓的记录,而且像美国电影的节奏一样快。







——国内网友评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珠峰峰顶 1996年5月10日 海拔8 848米
第二章 印度台拉登 1852年 海拔680米
第三章 越过北印度 1996年3月29日 海拔9 140米
第四章 帕克丁 1996年3月31日 海拔2 650米
第五章 罗布杰 1996年4月8日 海拔4 940米
第六章 珠峰大本营 1996年4月12日 海拔5360米
第七章 1号营地 1996年4月13日 海拔5 940米
第八章 1号营地 1996年4月16日 海拔5 940米
第九章 2号营地 1996年4月28日 海拔6 490米
第十章 洛子壁 1996年4月29日 海拔7 130米
第十一章 珠峰大本营 1996年5月6日 海拔5 360米
第十二章 3号营地 1996年5月9日 海拔7 320米
第十三章 东南山脊 1996年5月10日 海拔8 410米
第十四章 珠峰峰顶 1996年5月10日下午1:12 海拔8 848米
第十五章 珠峰峰顶 1996年5月10日下午1:25 海拔8 848米

前言

  1996年,珠峰打了一个小小的喷嚏,就使得那一天有8人遇难,是珠峰登山史上遇难人数最多的一天。而那一年共有15人死于同一登山季,也是遇难人数最多的一年。这起著名的山难,被《户外》杂志的特约记者乔恩·克拉考尔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了本书。  1997年,本书在美国出版后,不仅风靡美国,而且相继被翻译成24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插播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花絮:1988年,英国登山家乔·辛普森写了一本名为《触及巅峰》的书,讲述了他在秘鲁安第斯山脉的生死历险。10年之后,随着本书引起的轰动,《触及巅峰》开始热销,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停留了14周。  本书热销及至掀起登山阅读旋风是有其理由的:——符合好莱坞大片的所有元素:  登山——时尚、另类而别具魅力的运动;  珠峰——地球最高点,世人瞩目;  商业——向导公司帮助普通人实现珠峰梦;  生死——有人在山上等死,但却无能为力;  媒体——作者冷静而直率的分析,让人感到严酷而苛刻;  八卦——社会名流的参加,把登山同世俗社会做了一个八卦接口。  更何况,这是一起真实存在而又扑朔迷离的山难。不同当事人对事件细节的描述各不相同,包括技术上的失误、关门时间的把握等,为这起山难蒙上了诸多神秘、争论的色彩。从人类的力量限制,到幸存者的愧疚纠葛,作者出色的叙事天赋让每名读者屏住呼吸,听他剖析戏剧化经历中的自负、责任、理智、欲望与英雄主义,随着他欢笑、惊叹、反思,随着他为罹难的队友悲伤。  你可以把它当成小说看,有经历、有故事,有生死、有悲情,有英雄、有梦想;也可以把它当成珠峰登山史看,有常知、有技术,有震撼、有唏嘘。不管你是怀有珠峰梦、志在七大峰的同道中人,还是内心渴求激情、艳羡世界巅峰的追梦者,抑或只是追求曲折的情节、刺激的阅读体验的读者,本书绝不该错过。

内容概要

乔恩•克拉考尔 (Jon Krakauer)
美国畅销书作家、《户外》杂志专栏作家,登山家,以户外和登山报道著称。亲历珠穆朗玛峰山难后,他在《户外》杂志发表的分析报道(后来扩展为本书)获“美国国家杂志奖”。
除了本书,乔恩•克拉考尔还著有《荒野生存》(Into the Wind)《爱格尔峰之梦》(Eiger Dreams)和《天堂的旗帜下》(Under the Banner of Heaven)等。其中《荒野生存》出版后,长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达两年以上,为他赢得杰出探险类作家的赞誉。
“我没有认识到攀登对我灵魂的操纵,抑或是她赋予我原本毫无目的的生活意义”。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珠峰峰顶 1996年5月10日 海拔8848米  脚跨越世界之巅,一只脚在中国境内,另一只脚在尼泊尔境内。  我抹去氧气面罩上的冰,然后紧抱着双肩以抵御寒风,茫然凝一视着广袤无垠的中国西藏。我的反应有些迟钝,只觉得脚下绵延的大地是如此壮美。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一直都憧憬着这一刻的到来,憧憬着这一刻的豪情满怀。然而现在,我真的站在这里,站在珠穆朗玛峰的峰顶上,却提不起一点力气来感慨抒怀。  此时是1996年5月10日的中午刚过一会,我已经57个小时没有合眼了。惟一的一次进食还是三天前强迫自己咽下去的一碗面汤和一把M&M  花生巧克力豆。连续几周猛烈的咳嗽快把我的肋骨给震断了,每次正常的呼吸都犹如受刑般痛苦。在海拔8 848米的对流层,大脑只能得到很少量的氧气,我的智力跟弱智儿童的差不多。这时候,除了寒冷和疲惫,我什么也感觉不到。  我比阿纳托列·布克瑞夫(一位为美国商业探险队担当登山向导的俄罗斯人)晚几分钟到达峰顶,但比安迪·哈里斯早到。哈里斯是我所在的探险队的新西兰向导。我与布克瑞夫仅一面之交,可是在过去的六周里我却与哈里斯渐渐熟识起来,并喜欢上了他。我拍了四张哈里斯和布克瑞夫在峰顶上的照片,然后折返下山。我的表是下午1:17,我在世界屋脊上停留的时间总共不超过五分钟。  后来,我停下来拍摄另一张俯瞰东南山脊我们上山那条路线的照片。当我将镜头对准两个正在接近峰顶的登山者时,我才注意到之前我没有发现的某些变化。在南边,一个小时前还清澈的天空,现在却有一层厚厚的云挡住了普莫里峰①、阿玛达布拉姆峰②以及珠峰周围较小的山峰。  在付出六人死亡、寻找另外两人的努力被迫放弃、队友贝克·韦瑟斯坏死的右臂被切除的惨痛代价后,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开始变天时,靠近峰顶的登山者却没有留意到任何迹象呢?为什么经验丰富的喜马拉雅向导还不停地向上攀登,将一群毫无经验的业余登山者带入一个明显的死亡陷阱呢?他们可是每人交了6.5万美元以换取安全登顶的呀!①  没人能替这起山难中两支探险队的领队讲话,因为他们俩都已经死了。但我可以证明,在5月10日中午刚过的时候,我没有看到任何预示着致命的暴风雪正在逼近的迹象。凭我缺氧的大脑的记忆,从被称为“西库姆冰斗”②的大冰谷升起的云团看起来细微飘渺并无危险。云团在午后灿烂的阳光下泛着微光,看起来与山谷中几乎每个下午都会升起的普通对流凝聚云团并无区别。  我匆忙下山的原因与天气并无多大关系:我当时查看了一下氧气瓶的指示,发现氧气快没了。我必须下山,而且要快。  珠峰东南山脊的山巅部分是细长而厚重的石檐,在峰顶和较低的南峰之间覆盖着被疾风堆砌起来的绵延400多米的积雪。通过这段呈锯齿状的山脊并没有什么太高的技术难度,但是这段路程是完全暴露毫无遮掩的。从峰顶下来之后,我小心翼翼地拖着双脚又走了l5分钟,绕过一个2 100多米深的深渊来到臭名昭著的“希拉里台阶”。这是山脊中明显的凹槽,需要一些攀登技巧。当我将自己扣到固定绳上准备用绳子下山时,看到了令人吃惊的一幕。  在我下面l0米左右的地方,早已有十几个人在“希拉里台阶”脚下排队等候了。有三人正拉着那条我准备用来下山的登山绳往上爬。我惟一的选择就是将自己从公用的安全绳上解下来,退到一旁。  拥堵的人群由三支探险队组成:一支是我所在的探险队,由新西兰著名向导罗布·霍尔带队、一群付钱的顾客所组成;另一支以美国人斯科特。费希尔为领队;还有一支是非商业的中国台湾队。登山者们在海拔7 900米以上的地带缓慢移动着,一个接一个吃力地向“希拉里台阶”攀登,而我则紧张地等着下山的机会。  我从峰顶上下来后不久,哈里斯也下来了,并很快追上了我。为了节约~点氧气,我让他把手伸进我的背包里关上流量调节阀的阀门,他照我说的做了。在后来的10分钟里,我的感觉莫名其妙地好。我的大脑清醒,也没有开着氧气时的那么累了。再后来,我突然感到窒息,视线变得模糊不清,头开始发晕,眼看就要失去知觉。  由于受缺氧的影响,哈里斯也昏头昏脑的,他非但没有帮我关上阀门,反而错误地将它开到最大,使我仅有的一点儿氧气被过快地消耗掉了。虽然在下面76米的南峰上我还有一个备用的,但要走到那儿,我得先在无氧状态下通过那整段完全暴露的地段。  而且,我还要等着这群拥挤的人先过去。我摘下已经没用的氧气面罩,把冰镐凿进大山冰冻的表层里,然后蹲坐在山脊上。当我和身边鱼贯而过的人群互用毫无新意的语言表示祝贺时,其实心急如焚。“快点吧!快点吧!”我暗自祈祷,“你们这群人在这儿磨磨蹭蹭,我的脑细胞可死了几百万个了!”  从我身边经过的人中大多数是来自费希尔的探险队,但在队伍的后面终于出现了我的两名队友——霍尔和难波康子。再过40分钟,47岁娴静而内向的康子便可成为登上珠峰最年长的妇女,同时也是登上所有大洲最高峰(即所谓的七大峰①)的第二位日本女性。虽然她只有41公斤,但她娇小的身体里却蕴藏着令人敬畏的坚韧。她受着一种惊人的、不可动摇的强烈欲望驱使,来攀登珠穆朗玛峰。  再后来,道格·汉森也登上了“希拉里台阶”。汉森也是我们这支探险队的成员,这位来自西雅图郊区的邮政工人成为我在珠峰上最亲密的朋友。我在风中冲他大喊:“胜利在望!”,并极力显得很高兴。筋疲力尽的汉森在氧气面罩后面咕哝了几句,我没听清楚。他轻轻地握了握我的手,然后继续沉重而缓慢地向上攀登。  在队尾的是费希尔。我们都住在西雅图,并在那儿偶然相识。费希尔的力量和魄力颇具传奇色彩:1994年,他无氧登上了珠峰。所以,当我看到植如此缓慢地向上移动,摘下氧气面罩向我打招呼时竟显得如此疲劳,我颇感意外。他喘着粗气,极力高兴地用他特有的孩子气式的友好方式向我打招呼:“布——鲁——斯!”我问他感觉如何,费希尔坚持说感觉还不错:“不知为什么,今天有点精力不济,但没什么大碍。”当“希拉里台阶”上的人群散去时,我把自己扣挂在橙色的登山绳上,在费希尔被自己的冰镐突然绊倒时迅速绕过他,从悬崖边垂降下去。  等我终于下到南峰上的时候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此时,卷须状的云雾正飘过海拔8 516米的洛子峰①,向珠峰金字塔形的峰顶围拢过去。天气不再平静。我抓起一个新的氧气瓶,把它接到流量调节阀上,然后冲进山下聚拢的云雾中。等我下到南峰脚下的时候,天上已开始下起了小雪,视线一片模糊。  在距我垂直高度122米的地方,在洁净湛蓝的天空下,珠峰依然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我的那些朋友们嬉戏成一团,纪念登上这个星球的最高点。他们挥舞着旗帜,拍着照片,用光了宝贵的分分秒秒。谁都不曾想到会有一场可怕的严峻考验正在逼近。毋庸置疑,在这漫长的一天即将结束之际,每一分钟都至关重要。  实的细节因为传说的久远而不甚清楚。时间是l852年,地点是印度大三角测量局在台拉登北部山上的测绘站。据最靠谱的一种说法是,一名职员冲进印度测量局局长安德鲁·沃尔夫爵士(Sir Andre Waugh)的房间,惊呼:一位名叫拉德哈纳士·锡克达的孟加拉计算员“发现了世界最高峰”。(在那个时代,计算员是一种职业描述而非机器。)这座被标为第十五号的山峰,早在三年前测量员就首次用24英寸经纬仪测出其高出的角度,使得这座高度尚未确切为人们所知的山峰从位于神秘国度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脉中跃然而出。  在锡克达汇总并计算出测量数据之前,没人认为第十五号峰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六座用来对其进行三角测量的测绘站位于印度的北部,与它相距160多公里。在测量员看来,第十五号峰除了峰顶之外,其余部分均被前面高大的悬崖遮挡,有几个悬崖甚至给人造成一种更高一些的错觉。但是,根据锡克达精细的三角测量(它考虑到了诸如地球表面的曲度、空气的折射以及铅垂线测量偏差等因素),第十五号峰海拔8 839.8米①,是地球的最高点。  1865年,在锡克达的计算结果得到证实后九年,沃尔夫用该局前局长乔治·埃佛勒斯爵士(Sir George Everest)的姓氏擅自将第十五号峰命名为“埃佛勒斯峰”。而此时此刻,在这座巨峰北侧居住的西藏人早就给它起了个甜美的名字——珠穆朗玛(藏语的意思是“女神,世界之母”);而住在南侧的尼泊尔人则称它为“德瓦德宏加”,即“上帝的椅子”。②但沃尔夫执意忽略当地人对它的称呼,并且在西方国家“埃佛勒斯”这个名字依然延用至今。  一旦珠峰被确认为是地球的最高点,那人们决定登上它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了。在美国探险家罗伯特·皮尔里③于1909年宣布到达北极、罗尔德·阿蒙森①率领挪威探险队于1911年抵达南极之后,被称为“第三极”的珠峰便成为了陆地探险领域中人们最渴求的目标。作为颇具影响力的登山家和早期喜马拉雅登山史的见证人,冈瑟·迪伦弗斯(Gunther0.Dyrenfurth)说过,登临珠峰是“全人类共同努力的目标,是一项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不能退却的事业。”  于是,后人们所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惨重。从l852年锡克达发现珠峰起到其最终被登临的l01年间,珠峰共夺去了24条生命,挫折了15支探险队。  在一些登山家和艺术鉴赏家的眼中,珠峰算不上特别秀美出众。它的体形过于矮胖宽大,外观也略显粗糙。但是,珠峰所欠缺的建筑学上的美,可以被其压倒一切的总体美所弥补。  珠峰地处中尼边界的东段,北坡在中国西藏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它比其山脚下的山谷高出3 758米之多,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远远望去,它像一座由闪着银光的冰雪和暗色条纹状的岩石所构成的三棱锥。英国人把持了最初的八次探险,不过所有这些尝试都是从北坡即中国西藏一侧发起的,这并非因为北坡是令人敬畏的珠峰最为薄弱的一面,而是因为在1921年,当时的中国政府向外国人开放了其长期关闭的边界,而尼泊尔人却依然禁止外国人人境。  早先攀登珠峰的人只能取道大吉岭②,艰苦跋涉644公里陡峭的山路,翻越青藏高原,走到珠峰脚下。他们当时对高海拔地区给人带来的致命危险一无所知,而他们的装备在今天看来简直是少得可怜。然而在1924年,第三支英国探险队的成员爱德华·费利克斯·诺顿到达了海拔8 573米的高度,距离峰顶仅275米之遥。③但由于精力耗尽和雪盲症,他登顶失败了。然而,这一惊人骄绩在随后的29年里大概无人突破。  我之所以说“大概”,是因为在诺顿登顶失败后的第四天发生了一件事。6月8日黎明,来自1924年那支英国探险队的另外两名成员,乔治·马洛里和安德鲁‘欧文离开最高的营地向峰顶进发了。①  马洛里这个名字与珠峰密不可分,他对前三次人类最早攀登珠峰的尝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其走马灯式的全美巡回演讲中,正是他在回答一位难缠的随队记者不断追问他为什么还来攀登珠峰时,马洛里为了打发这位记者没好气地留下了他的传世名言:“因为山在那里!”(Because it isthere!)1924年,马洛里38岁,是一个已婚的学校校长,有三个年幼的孩子。出身于英国上流社会的他,是一个惟美主义者和带有明显浪漫气质的理想主义者。他以健壮的体格、优雅的举止、迷人的社交风度和漂亮的外貌,成为利顿·斯特雷奇②以及布鲁姆伯利区③的宠儿。在珠峰海拔很高的帐篷里,他和他的同伴居然能高声诵读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和《李尔王》中的片段。  1924年6月8日,当马洛里和欧文缓慢地奋力向峰顶攀登时,珠峰上云浪翻滚,使得山下的同伴无法追踪他们的进程。中午12:50,云团暂时散开,队友诺埃尔·奥德尔(Noel Odell)瞥见了马洛里和欧文高高在上的身影。他们比原计划晚了大约五个小时,但仍然“不慌不忙、敏捷地”向上攀登着。  那天晚上,两位登山者再也没有返回他们的帐篷,也没人再看见过马洛里或欧文。但此事却从此引发了关于两人或其中一人在被大山吞没之前是否到达过峰顶成为英雄的激烈争论。1999年,著名的美国登山家康拉德‘安克在海拔8 200米高的一个倾斜岩脊上发现了马洛里的尸体,④75年前马洛里显然跌落到这里,并长眠于此。在马洛里的遗物里找到了几样让人迷惑的物品,而安克的惊人发现使得此事更加扑朔迷离。权衡各方的证据后表明,在马洛里和欧文遇难前,他们并未到达峰顶。  1949年,经过几个世纪的闭关锁国,尼泊尔终于向外部世界打开了自己的边境。一年后,中国政府禁止外国人人藏。于是,那些攀登珠峰的人们只得将他们的注意力转向珠峰的另一侧。1953年春季,一支满怀激情且有着近乎于军事行动所需的强大装备的英国探险队,成为第三支由尼泊尔境内攀登珠峰的探险队。5月28日,经过两个半月的艰苦努力,他们在东南山脊海拔8 500米的地方搭起了一个帐篷。第二天一早,一位又高又瘦的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①和一位技艺高超的夏尔巴登山家丹增诺盖一起,背着氧气瓶向峰顶进发了。  上午9点,他们到达了南峰,并望见了一条极窄的通向珠峰峰顶的山脊。又过了一个小时,他们来到一块大岩石的脚下。希拉里后来写道:  看起来这是山脊上最难攀登的地方了——一块高达l2米的岩石台阶……岩石表面光滑,没有可抓握的地方。对于一群湖区②专业登山者来说,这也许是个轻松的问题,但是在这里,凭我们微薄的力量难以逾越它。  丹增紧张地从下面将绳子放松,希拉里则侧着身挤进一个介于岩石和岩石边缘呈鳍状垂直的积雪之间的裂缝中,然后开始一点一点地在后来被称为“希拉里台阶”的地方攀爬。这次攀登既紧张又艰难,但希拉里还是坚持了下来,正像他后来所写的那样:  我终于爬到了那块岩石的顶上,身体从裂缝中钻到了宽阔的山脊上。我在地上躺了好半天才使呼吸平静下来。我第一次真正感到了强大的决心,没有任何事情能够阻止我们到达峰顶的决心。我稳稳地站在山脊上,然后示意丹增上来。我用力拽着绳子,丹增则扭动着身体从裂缝中爬出来。最后,当他爬上来的时候,他就像一条经过激烈挣扎、而后又被从海里拽出来的大鱼似的瘫软在地上。  与疲劳不断抗争的两位登山者继续沿着起伏不定的山脊向上前进。

图书封面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5条)

  •     可能在这个世界平庸久了 无所追求 即便心有渴望 也无力 或是没胆去追寻 也只好通过别人的视线 望梅止渴一下 又或许 我们追寻的不是别人的经历 只是羡慕别人高度的执行力 羡慕别人拥有的热情与激情 自惭形秽。从专业角度来讲 这本书应该算是很贴近的去写了珠峰的体验 还有攀登者的内心状态 也有提到当地的一些实际状况 等等。应为没有实际了解过 也没有太多看法 人们跋山涉水 以期寻到真我 却忘记了倾听内心的声音我历经辛苦 终于成为了自己
  •     看了三遍《荒野生存》,仍然无法释然,怎么办?找书看。当当网上显示缺货,心有不甘,于是买了乔恩的另一本《走进空气稀薄地带》。(于封二上惊喜地发现,《荒野生存》的男猪,是比照着乔恩的样子找的,真象)毫无疑问,这里的空气稀薄地带,是指珠峰。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里头没有跌宕情节,没有华丽辞藻,体裁近乎报告文学。但是它讲的是珠峰。里头有赤裸裸的利益、人性和情怀,直咄咄剥给你看。在地狱与天堂相接的地带,它考验着所有走到它面前的人。它是那样令人沉醉、伤缅、自省。自从被测定出世界第一峰的高度后,珠峰就成了冒险家们的乐园。那些登山爱好者们,以常人难以想象的热情与魄力,为她做着夜复一夜的相思梦。无论是为了征服自然,还是为了征服自我。他们一次次地来,又一次次,留下遗憾,留下泪水,甚至生命。乔恩当年为《户外》杂志撰稿,同时自己也是一个登山爱好者。一九九六年,他受杂志派遣跟随一支商业探险队登顶珠峰,但他攀登那一季,是珠峰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季。他幸免于难,但他所在的探险队里有五名队员丧生,同批次攀登的探险队里有四名队员丧生。我看到后来真的很心痛。我为霍尔心痛。这位世界上最优秀的高山向导,一家登山公司的经营者。他曾四次登顶珠峰,却在最后一次攀登时,把躯体留在了雪山之上。这位理智而冷静的向导,本该有着绝佳的判断力,但应该是在最后一刻,理智被情感动摇了。他带的队员里有一名叫汉森的男子,数年来已有过三次攀登珠峰的经历,但每一次,都是在接近峰顶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为了性命故,理智地回撤了。这一次,他是受了霍尔的电话引诱,再度前来。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霍尔觉得有责任把汉森带到珠峰的峰顶。所以,在眼看天气情况不妙的情况下,在撤退时间已经超过了他预定时间的情况下,他选择了带着汉森走完最后这几步。结果双双命丧雪山。看到这里,忍不住要扪心自问。若是在那种时刻,假设你是这两个人里任何一个,你会不会在成功近在眼前时放弃那最后一步?我的答案是:不会。我会冒这个险的。暴风雪会不会来仍是未知,而银光闪烁的峰顶近在眼前。多年的夙愿,一夕可偿,我不会放弃这一搏。那个时候,有关后果,已经不会去设想了。所谓探险的魅力,就在于此吧。另一处让我觉得难过的地方,是难波康子的死。难波康子是日本UPS的高层,做为一个女人前来攀登珠峰成了当时日本社会的轰动事件。她确实登顶了。可她死了,死在回撤的路上。因为氧气用完,体力透支,她和同伴贝克走不回相隔仅数百米的营地(在雪山上,数百米的垂直距离可以走上几个小时),被困在山口。当搜救队员发现他们时,还以为他们已经死了。可当他们从康子脸上敲下3 英寸厚一块冰壳后,却发现她还有呼吸。她的同伴贝克头上也包着厚厚的冰,可他也活着。可是这两名搜救队员并没有伸出援手。其中一名经验丰富的队员觉得,把康子和贝克留在原地才是正确选择。他们虽然还活着,但肌体基本已废,即便救回营地,也将马上面临死亡。所以,他们要保存实力,以供真正能被救的人所需。再者,若把这两位重病患带走,那一队人能否平安下撤还是个问题。于是他们就这样离开了,自己回了营地。难波康子就这样死了,可是谁能想到,她的同伴,同样被认为没救了的贝克,居然奇迹般地在数小时后自己走回了营地。在紧急救助下,虽然他失去了一只手和鼻子,但他活了下来,靠着自己的力量走出了死神的虎口。如果说,我说如果,那两名搜救队员能够将他及早带回,是否他还能更好地活着?又如果,把难波康子也一起带回,是否她也能活下来?这个问题已无法解答。因为我们不在山上,不在雪中。人在面临危险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自救。只有血肉至亲才会不顾生死拿生命保护自己的孩子。某些登山队员在看到别人遇险的时候甚至假装不知。因为行业内有条潜规则,一旦发生山难,所有的探险队都要停止登顶,参加营救。那么,那些人花费数万甚至数十万美元的攀登计划就要流产。自己的梦想与他人的性命面前,孰轻孰重?最让我感到难过的是“疯狂山峰探险公司”的领队费希尔的死。他是一名真正的登山爱好者,是与霍尔齐名的高山向导。一生里抛妻别女,狂热地攀爬着世界各处的高地。他为人纵然狂妄自负、放浪不羁,但别具人格魅力。他与霍尔是死对头,关键时刻却能搭手援救。可是这一对冤家,却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陷入同一绝境。危险来临的当口,他象头不知疲倦的鹰,来回奔波于雪山上营救自己的队员,却终究无力回天。在失去三名队员之后,他自己也葬身雪山中。为什么一定要去攀登雪山?因为山在那里。
  •     “攀登的魅力取决于它对人际关系的简化、对友谊的减弱和对合作的增强,以及人与山脉、挑战之间的关系对人际关系本身的取代.在具有神秘魅力的探险后面呈现出的坚韧不拔和无拘无束的流浪生活是对我们天生舒适和安逸的解药.它预示着一种对衰老、他人的虚弱、人际间的责任、各种各样的弱点及缓慢而乏味生活过程的带有青春年少式的拒绝”。----大卫.罗伯特《犹豫的时刻》凌晨一点,我关上了头灯,眼睛酸疼,大巴车行驶在漆黑的夜里不知道到了哪里,而我的心和思绪却远远离开了土耳其,在喜马拉雅,在珠峰,在空气稀薄的地带久久盘旋,随后不知道是梦还是醒,脑海里一遍遍浮现出清晰又有点飘渺的户外回忆:10年10月的乌孙古道救援,第一次作为正式的领队,虽然是副领,带领高强度的徒步穿越,要翻越几座天山山脉的雪山垭口,穿越奔腾的河流,原始丛林。原计划7天的穿越,在第二天队伍出现了分化,那天我们要翻越第一个雪山垭口,海拔4700米左右,前一天的急行已经几近拖垮了队里最年长近50岁的老王,老王是个老板,为人随和阅历丰富,但显然由于缺乏运动啤酒肚挺着,出发前并没有来参见行前见面会,太忙。我在集结地乌鲁木齐之前没有见过他,另一位领队D和他有过接触,“没有问题”,出发前D和我聊起每个队员,“老哥哥人很好,年纪大点,没有问题。”这次穿越因为线路较生僻,又是长途重装,招人的时候遇到了些困难,直到临行前两周才最后确定报名的7人,这是活动成型的下线了。D是公司里的新领队,虽然本人经历传奇,但一些活动带的颇有争议,他周围的粉丝群流失了不少,10.1假期是出“业绩”的黄金期,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活动成形对于一个自尊心极强和尚需要证明自己价值的领队是致命的。而我,作为第一次尝试正式领队走长线,也是极希望活动能成,想尽一切办法在论坛里造势拉人。我和D对这次活动的强度,都清楚,不是周末休息走两个小时就埋锅扎营那种,是真正有强度需要体力,不适合新驴,活动前两个月发帖,我们制定了至少两次的拉练计划,决定从拉练中筛选队员。然而随着行期的临近,赞叹活动的人多,实际交钱报名的寥寥,活动能否成行成了头等问题。一是队员在不同地方,召集不易,二来确定太迟,一次拉练都没成,最后是交钱就来吧。徒步第二天,由于队员体力问题,和事先联系好全程跟着的驮马由于河水暴涨只能跟我们两天,队伍不得不分化成两部分,我带其中四个下撤,D带剩下坚持要穿越的三个继续。我们匆匆分别,当我第二天回到徒步起点的时候,原本晴朗的天空,阴云密布,山外飘起了小雨,一片明显的黑云移向山内,糟了!当我再次见到D和三个队员的时候,是在8天后,比原定出山时间晚了3天,天山的另一端南疆库车县内的深山脚下,凌晨两点半,我带着从乌鲁木齐星夜赶来的救援队,驾着jeep,顺着GPS艰难的在干枯的河床上找路,我们准备明天一早翻山进去从反向营救。顺着微弱的信号,我接到一条飘来的D的短信,我们已经出山……,狂喜!漆黑的夜里,D被人搀扶着,比十天前瘦了一大圈,眼窝深陷,深夜里我第一眼的感觉是骷髅,三个队员看起来除了疲惫精神都还好,我扶着D上车,他只说了一句“里面的雪到腰了。”,然后便蜷缩成一团疼苦地在角落里,我没有安慰,脱下羽绒服给他披上,另一个队员低声告诉我他吐血了。户外运动,尤其是登山,不同于普通的运动身体伤害,往往是致命的,一个错误往往是不可弥补的代价。作者乔恩在分析96年山难为什么如此有经验和保守谨慎的领队,会犯下低级错误,深入剖析了“商业利益”在其中的重要影响,在决定生死瞬间对正确决策的偏离。“你以为队员付钱是让你给他们提供安全保障的,其实他们是让你把他们带到山顶。”我们的穿越也是一次商业活动,不是AA约伴。有些队员其实是付钱要你完成穿越的,而领队在这个时候如何抉择,起了关键性作用。08年在5200米的冈仁波齐上上过夜,头疼到睡不着,夜里隔一会就看表,怕错过了4点的出发时间,只听见屋子里不断传来的“嘎子嘎子”木板床上翻身的声音,不只是我一夜未睡,而明天要所谓的冲顶,翻越接近6000 的垭口,暴走30公里。06年穿越墨脱,几个兄弟结伴,但两天后,其实是各走各的了,临时在拉萨的组队,彼此谈不上了解,持续的雨季塌方,滑坡的泥石流滚落的巨石。如同书中乔恩描述的冲顶前人群中的孤独感,人在极限的时候,其实顾不了别人,只是完成自己的路,回想墨脱的路上,负重暴走,几近力竭脱水,第三天晚上吃什么吐什么,但别人帮不了你。人性真实的残酷,我会想起磨坊一直置顶的没有署名的经典帖子《穿越》,我庆幸在接触户外早期就读到这样警醒的文章。站在世界之巅的诱惑,可以感性的压倒一切自认为坚不可摧的理性,我们的生命中有多少这样的瞬间呢?也许有一天我也走上迈向珠穆朗玛之路,不是征服,是朝圣,我希望我可以安全地返回。我真的可以这么理性嘛?现在坐在电脑前说什么都容易,唯有在那空气稀薄的地带。我仿佛听到了他的召唤,咚咚咚,into the thin air,这算是我和珠穆朗玛的一个约定嘛?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往往我们认为登山的乐趣在路上,只因为他考验着你的能力;往往我们认为登山的乐趣在顶峰,只因为那是成功后的喜悦;往往我们也认为登山的乐趣在回忆中,因为我们有了吹牛的资本。但是作者却用一本接近纪实文学和个人游记的方式使我们重新认识登山,尤其是珠峰。也因为是珠峰,这场身体没有受伤的队伍却在登峰后的日子饱受心理折磨,毕竟这支队伍太惨烈了。征服自然的同时也记得要敬畏自然。
  •     记录96年5月登山季最大山难。在登山队伍中名声不太好的:中国台湾人,好独行的挪威人,最最臭名昭著的是南非队伍...朴实勇敢而强壮的夏尔巴民族让人敬佩,挂绳索、煮热茶、运氧气…书里描述登上通往山顶的最后几级台阶是一种”沉入水中、生命正缓慢前行的错觉“,顿时眼眶湿润。电影中Harold和Doug离开世界的场景出奇平静,他们都早已没有与死亡搏斗的力气。逝者已逝,世界对生者的误解、猜疑甚至谩骂却没有停止。谁都没有错,the Mount Everst铭记了所有。
  •     好惨 好想去
  •     向那些敢于挑战自我的勇士表示敬意!
    向19位96年珠峰山难中遇难的勇士表示惋惜!
    向以纪实形式,真实反映山难细节的作者表示感谢!
    通过不同的视角进一步了解珠峰。
  •     作为1996年那次山难的亲历者,作者事后多方求证,严谨细致的取证,使得对这次灾难的记述相当令人信服,仿佛把读者带进了这次珠穆朗玛攀登过程中。用作者本人的话说是:“我想使我的描写有一种原始而冷酷的诚实,因为这种诚实似乎会面临随时间流逝和痛苦的消散而被过滤掉的危险。”
    同时,作者还对人们为什么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执着于攀登珠穆朗玛峰进行了剖析,作者引经据典的博学令人印象深刻。相较之下,国内就缺少同时具备良好登山技能和强大文字功底的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旅行者。
  •     电影和书全看了,电影视觉冲击要强,书中的心理描写更细腻。
  •     《绝命海拔》看过之后,带着疑问和好奇读这本原著。作者基本还原了自己记忆中的事实,在高海拔地区人类对生存的无力感让我对登山探险这项运动更加无法理解,过高的死亡率成为必然的情况下,登山者们依然趋之若鹜迎难而上。我不想对这种行为称颂多么勇敢,一切挑战在我看来最基本的前提是生存。但通过本书及一些资料的查阅的确使我对神秘的珠峰产生浓厚的猎奇欲望,但也只限于对资料的研究,所以还是感谢这些带回资料的探险家们。
  •     老板服务很好而且还有发票。书的质量没得说,货真价实,谢谢
  •     虽然电子书的翻译总喜欢一会称名一会称姓搞的看完全书我都没完全分清队伍里那几个人,但是灾难下对人们的描述依然让人感到震惊,可能我们永远也无法体会满身冻疮的感觉,也无法体会在海拔8000米以上缺氧的感觉,更无法体会零下100度加上风速时的体感温度,难以想象为什么人们死前会扯光所有御寒的衣物,或者就躺在那里宁愿死去。。
  •     比恐怖小说吓人一百倍
  •     还是相对客观的亲身描述,对动机的确有些过多揣测,但本来人具体的想法就是很难说的。看过之后再看电影会清晰很多。
  •     因为故事的真实性,实在很吸引我。

    自从玩上攀岩,接触了一些玩登山的朋友!每每都只是默默的听他们谈起登山的那种不同与一般的感受。在想自己是不是也需要经历经历?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登山,登高的山,真的不容易呀。
  •     一口气看完。
  •     看似简单的东西,其实学问深奥
  •     为什么要登山 因为山在那里 曾到过珠峰大本营 那里的空气 不算稀薄 那时的自己 站在这辈子离珠峰最近的地方 虔诚仰望 峰顶 对于我来说 是一个遥远且难以企及的梦想
  •     让你年青的灵魂重新附体
  •     因为山在那里——马洛里 没有更高的地方可以攀登了——乔.辛普森 寒假看了两遍 还找视频看了看 不错
  •     “我没有认识到攀登对我灵魂的操纵,抑或是她赋予我原本毫无目的的生活意义”。乔恩•克拉考尔如是说。作为资深专栏作家的他,一直在城市里过着惬意舒适的家庭生活。工作中的一个机缘巧合,他参加了新西兰著名领队罗布•霍尔的商业登山队,受命考察日益受到重视的珠峰商业化问题。乔恩本身就是一个资深登山家,到达大本营之后,他没能拒绝登顶珠峰这个“全世界男人和男孩们”的梦想,全程参与了登顶的全过程,并记录在《进入空气稀薄地带》(Intothinair)这本登山经典中。不幸的是,此次攀登成为了珠峰攀登史上一次著名的惨烈山难。在冲顶时突遇暴风雪,使得四支登山队中有9名队员葬身世界之颠。乔恩用冷竣沉静的笔触详细记述了攀登珠峰的全过程和种种细节:珠峰从被征服带日益商业化的攀登史、安静美丽的尼泊尔村庄、万花筒般的大本营、个性迥异的队员和领队、从大本营到冲顶的每一个营地和经过、最后的登顶、山难的发生、以及山难后的人们各不相同的反应。尤其是从4号营地冲顶到暴风雪中山难发生的过程,读来几乎能刻骨体会到那种极度困乏下“被麻醉和解脱的奇妙感觉”,极度缺氧下“沉入水中,生命缓慢前行”的感觉,极度寒冷下看到同伴“裸露的冻得惨白僵硬的手臂”的恐惧感觉,极为惊心动魄,读罢让人掩卷唏嘘。虽然将攀登珠峰总结成“痛苦万分的慢性自杀”(尼泊尔登山公司广告语),种种主观的、客观的不可预料的风险,让登山成为了危险系数很高、被许多人认为的不理智行为。但那登到高处,用清晰的生命真实存在体会能看到和感受到一切,是没有登过山的人永远无法了解的。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又想起了去年背着沉重的大包,头痛欲裂地走在梦柯美丽奇幻的冰塔林中,天地是纯净的白和明澈的蓝。在这里,我们也intothinair。有人问,登山的意义是什么。还是最喜欢的那句话。如果你没有在空气稀薄中感受过肺部的紧缩,没有在耀眼的阳光下被冰雪的反射刺痛双眼,没有在急剧下降的温度中体会渐渐变轻的生命,是无法明白这个词的含义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生命如此真实,世界如此美丽。
  •     个人感觉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登顶珠峰商业化,一部分人本来根本没有能力登顶。然而探寻事故的原因可能是毫无意义的 此类事故每年必然发生 毕竟人在面对珠峰的时候 真的很难停下向上的脚步。于是如此惨烈的事故不能被称为悲剧 究竟还算是死得其所了。。。
  •     看到这本书,也是从微博上得知,到网上搜索了对该书的评价,接着有看了前几章的概述,瞬间吸引了我。书到手后,仔细阅读。作者对这次登上活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书中每个人物的形象刻画非常到位,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引导着我连夜拜读完这本书。这是本人到目前为止看到的好的关于描写登山活动的一本书,值得阅读。
  •     很经典的一部登山灾难纪实,反映出人性的光芒和污点,绝对值得一读。
  •     非常棒的书
  •     就是看到评价高才一直想看的。
  •     因为看了电影才想到看书,因为这本书发现了更符合自己的床头书:荒野猎人
  •     本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和同行者的回忆为基础,真实的记录了珠峰的一次灾难性的山险,讲述了在高原极端严酷的自然条件下,人类的思维判断和行动能力的变化和对生命的一种新的认识。
  •     因为太爱关于登山的文字了,还是订了这本书,经典毕竟是经典。
  •     我偶然间了解到珠穆朗玛峰上的遍地尸体,看过报道和照片 想知道那些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那些人,前仆后继得冲向死亡之地,冲向空气稀薄地带,不纠结生死,也要到达世界的巅峰 通读全书,敬佩那些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不辜负自己梦想的人,付出的努力和勇气, 可最让我钦佩的,是那些距离峰顶咫尺之遥,然后权衡利弊,选择扭头下山的那些人,处在那样的环境和高度里,审时度势,果断选择放弃,也许是一生中仅有的一次登上峰顶的机会, 有时候放弃的比继续更有勇气, 那些奔跑着追随梦想的人,都值得尊敬, 为珠峰上那些永垂不朽的人致敬。
  •     好书。尤其是对我这比较喜欢户外运动的读者。一口气读完,非常好。
  •     还是很好看的,尤其是对于户外爱好者。我是在等人的时候站在门口翻看的,很吸引人。
  •     不错的一本书,给那些正在登山或者准备登山的人很多思考真象很难被还原,更何况这么有争议的事情,但作者本身也在反思,很值得一读!很不幸,在我刚读完这本书不久,我的一位朋友就在山上出事了!也许,这就是职业登山者的宿命
  •     看完电影很感动,也有很多疑惑,看了这个回忆录才明白很多灾难发生的原因,才明白很多很多的疏忽导致了这场不幸,深感惋惜。
  •     “我所读到的是你的个人主义正疯狂地从所发生的一切中找出道理。但你的任何分析、批评、判断,亦或是假设,都不会给你带来你所寻求的平静感。没有答案,没有人做错了什么,没有人应受指责。每个人都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画境中尽力而为。没有人蓄意谋害别人。没有人想死。”
  •     96年山难的经典著作,今天看完绝命海拔之后再回顾,回想自己的EBC之旅,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     对于那次灾难写的事无巨细了,基本没有疑问,糟糕的天气还是最主要的原因。
  •     从商业登山的随队记者角度体验了那场极致灾难的全过程,生命与登顶、人性与逝去、英雄与现实,在广大世界的裁决下人类内部的竞争看起来全无意义,渺小至极的我们发展自己,为自己热爱的事业付出生命,而不是在社会中争夺所谓的名利,值得我们深思
  •     流水话 一点文学性都没有 虽然我很喜欢登山题材 但是文笔真的是太差了
  •     看完绝命海拔来看此书。不作死就不会死还是梦想是靠生命为代价?只是感动于在生死之间,还能摒弃所有不顾自身危险而救人,在那种环境里,道德感的指责真的是不适用的,能够做到去救人,无论是自己人还是竞争对手,已经是人与人之间最温暖的存在。
  •     这是一部最好的登山类的书
  •     朋友说不错,正准备看
  •     讲述的是96年珠穆朗玛山难的一段故事。作者站在一个随队记者的身份,记录了山难的全程,读的同时也在感受着他们攀登时的兴奋到疲惫到绝望到麻木到山难后的悲伤。
  •     两个夏尔巴人在做饭时煤气中毒
  •     对危险保持警惕,对自然心怀敬畏,对他人更不忘基本的道德和人性。
  •     In eisige Höhen 体优的人生经历
  •     推荐!喜欢户外登山的人应该看看
  •     如果真的对登山有狂热的兴趣的人,很适合一读
  •     现实版的《垂直极限》很不错
  •     看过电影,所以买了这本书,期待自己能挑战一次。
  •     敬畏自然 敬畏生命
  •     对于梦想,是否非要以付出生命为代价。为了爬的更高,走的更多,不择手段,达到的目的是否真的是你想要的
  •     1. “感到生命已不复存在,没有失望,没有幸福,没有焦虑,失去对感情的控制,只剩下意志” 攀登8000m山峰,为的不是战胜自然,而是战胜自己。无氧状态迈进8000m死亡带需要比一般人高出几百倍的强大意志,如果不能坚持到底,大自然将把你收归己有。 2. 翻译水平非常一般,建议译者好好进修,先把中文学学好。
  •     这本书还是比较经典的,可以看看,提升下精神境界,呵呵
  •     此书说的是商业登山帮助普通人登上人类的极限的故事。以12人的死亡故事展示了珠峰的严峻。前十章叙述的是从世界各地来到珠峰大本营的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有的人对高山几乎全无认识,死亡似乎是遥远的事情。组织者决定在同一个时间登山。花6.5万美金把自己的生命交给自己不了解的人,这里几乎没有人仔细想过。人们的各种陋习也从上山的那一刻显现,登山是荣耀的还是什么?霍尔的和费西尔的登山队对那些登山者的登山训练,他们能成功吗?从第十一章开始,叙述变成了对死亡的回忆。由于下山的最后时限被超越:下午2点被陆续有来的登山者堵在希拉里台阶阻隔,氧气在时间的流逝中消耗着,一场暴风雪也在悄悄酝酿着,人们如蚁地排着队在缓慢攀登。霍尔违背了时间观念,3点40分才带领他的队员上山,在下到平台8410米上氧气用光了。高山缺氧,风暴使登上山顶的人们已经产生了模糊的兴奋和对山峰的癔病。哈里斯兴奋的一跃而下,消失在中国西藏一侧。还有几个队员包括年纪最大的女性47岁的难波康子已经下到离4号营地垂直距离60米的地方再也走不动了。救援的队员在哪?营地里的雪巴人中了煤气毒。而前面下山的记者克拉考尔自己也陷入了缺氧和疲惫的混乱,暴风雪没有能见度,敲盆子和呼喊全没有用处。第2天还活在台阶8410米的霍尔,但没有人能上去救援。知道自己将死,是珠峰最残酷的一面。不能救别人,眼睁睁的看着或者丢掉他们,难波康子和医生韦瑟斯还有呼吸被活活的丢在那里,他们的手伸向空中,在述说着什么,人们只能给他们敲掉鼻子上面的结冰。当准备撤离时,韦瑟斯奇迹的活着出现在了4号营地,生命显示了无比顽强的一面,几乎失明的医生自己解救了自己。残酷的山峰让记者不堪回首,珠峰是伟大的山峰,认识她的另一面并让读者为之惊愫。此书真实的记录,真实的回忆自然的伟大山峰,还有人类的内心的另一座山峰。非常值得阅读的一本书,任何时候,只要你想了解珠峰。
  •     看完绝命海拔失眠一整夜后找了电子书来看。拖拖拉拉刚刚才看完。非常揪心。就,在自然的力量面前,一切“经验”都变得渺小又不堪一击。能不能活下来就是一念之间,纯凭运气的事。团队的力量可以起到正面作用,也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反作用。事后再做什么评价也没什么意义了。
  •     珠峰最经典的书,真实,翔实,如临其境。
  •     我觉得很残忍啊
  •     当把自己先放在作者的位置去读这本书的时候,,,,,,,,说实话,我震撼了。
    经典。
  •     值得读一读的书
  •     作者的文字表达能力是无与伦比的,以文字带领读者跨越8844米的空气稀薄地带,经历一场生死的搏斗,让读者身历其境,透过文字体验这场发生在1996年珠峰尼泊尔段的著名山难。短短的二百页篇幅,让我对珠峰有了非常立体的认识:她的壮美,她的多变,她的危险……还体会到重要的一点:事在人为——人可以成事,也可以败事!大自然固然是不可战胜,但更不可以战胜的是人类的弱点:自私、怯懦、盲目和自大。
    阅读这本书是不会让你失望的,在它里面,你可以体验到大自然的美丽与残酷,人性的弱点,还有——勇气、意志和奇迹!
  •     好书!挑战生命极限,感谢作者带给我们心灵的无限震撼!
  •     读每个字的时候,我都想到稻城亚丁的山路
  •     最喜欢的户外书籍之一。
  •     给同事买的,好书
  •     希望所有的山友都能读读这本书。在山上,户外很多很难描述的感受感动在这本书里精确的表述出来。看了很有共鸣而且非常感动。这本书我先看的电影,然后是看了中文电子版。但是看这本书给我完全不同的感受。书里许多注释帮助我了解了跟多的背景知识,很多以前都是一知半解的。中文版翻译的很好很到位。下次看英文原版时,一定很有帮助。本书印刷不错,拿在手里感觉比对着屏幕好很多。而且可以在任意的标注,眉批。这是一个标准的例子,网络不能完全替代印刷书。这本书和登山圣经个人认为是登山类图书的五星图书,绝对值得一读。
  •     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而不是征服,也不可能征服。
  •     这本人大版比起原来的那个版本要好,价格贵不少,但还是很值。
    另外买这本书很难碰到到湖南有货,好不容易前今天看到,果断买下,今天再看到湖南又显示缺货啦
  •     也许只有真正经历的人,才会有更深的体会
  •     看完觉得作者不像被描述的那样自我美化,至少在我看来全书对各个团队的描述还是尽量保持正面客观的。无论处于何种目的,我都对探索者致以敬意,没有他们,我们可能至今还在茹毛饮血。其他物种的进化可能绝大多数依赖于环境,而人类的进化却归功于少数人全力挣脱环境的枷锁。
  •     这本书写的是作者在1996年随一支商业登山队攀登珠峰并遭遇山难的经历,对于十几年后的当前中国商业登山仍然有极大的警示和参考价值。最令人吃惊的是,这本书中所述的山难状况,竟然与前几年一支中国业余登山队攀登道拉吉里并遇山难的境况有诸多相似之处!

    对于刚刚涉足高海拔攀登的业余登山爱好者,在接触登山之初,阅读这样一些前人的经历,可以让人更冷静地对待所谓狂热的登山“梦想”。特别是在近几年,国内商业登山市场不断扩大,飞速发展,很多人视登珠峰为有钱即可实现的目标,这与此书中描述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的情况何其相似!

    虽然经过了十几年,商业登山服务不断完善,今非昔比,但山没有因此降低它的高度和难度,当雪山宽容地接纳更多的人投入它们的胸怀,我们对待登山的态度更应审慎,对山更应尊重和虔诚。


    当然,这本书对于非登山爱好者来说,也不失为了解珠峰攀登的最佳读物。真实的记述,要比一切虚构的作品更加震撼人心。
  •     看来两遍,头一遍因为众多的外国人名,人物和情景有时对不上号;第二遍终于吃透了,非常震撼,引人入胜,时时能联想到自己登山时候的场景。
  •     激动人心的攀登,阅读之中心在激荡着,好书值得阅读。
  •     每一个被雪山击中心灵的人,或许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总会在书里找到激动和理解。
  •     翻译能不能再烂一点
  •     8000米的道德高度,
  •     看了电影才买的,倒不是登山。靠氧气瓶和协作的玩法没意思。给我的借鉴意义更多的是项目策划,执行和决策上的借鉴。环节落实,原则的执行以及懂得放弃。
  •     文字、术语描述准确,客观而真实的记录,有过户外生存的经历,仿佛置身与场景之中
  •     很难得有书籍介绍从尼泊尔登珠峰,而且还是作者亲身体验,这书极具吸引力,引人入胜,像电影那样重演了珠峰山难。
  •     惊心动魄
  •     引用里面的话:登山不只是意志力(活下来的意义,登山的意义)和体力(需要氧气),还需要运气(天气)。
  •     真实,能触动到人的内心世界。
  •     去登山吧 体验那些真实具体的危险
  •     珠峰,每一个户外爱好者梦寐以求的地方
  •     太真实,除去了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美好崇高的理想面纱,留下大自然视苍生如蝼蚁般无情的一面,读得我珠峰梦碎了。
  •     是不是我们要在生死时刻才感知生命的珍贵,在物质稀缺环境恶劣生存艰难时才感受现代文明的便利和美好
  •     1996年当事者的回忆录,灾难中人性的真实写照。
  •     看完《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绝命海拔》只能给5分,不能再多了。罗布和费希尔都是超神级的人物,前者有辉煌的战绩,后者是疯狂的天才,以至于抱大腿的团员和他们自己都没有认真对待风险,对世界屋脊持七宗罪之首傲慢态度终要付出惨烈的代价。道格到尼泊尔之前几周才做了喉部小手术,在营地之间做适应性训练时喉部又被冻伤,在正式冲顶阶段自己深感不适并决定放弃,最终又被罗布说服继续冲顶。最悲情的人物应该是哈罗德,因检测仪被冻坏而误判氧气罐是空的,最后又为英雄主义牺牲,而乔恩在山下的遭遇让哈罗德的家属先是得到哈罗德已安全抵达营地的好消息,然后又收到噩耗。导演应该以乔恩的角度拍这片。
  •     好书,尤其适合爱好登山的驴友,此书借得借鉴。
  •     户外需要阅读一些前人的经历,为自己的下一步做好准备。
  •     感觉下了挺多功夫考证的 《绝命海拔》的原著是不是这个??
  •     应该和其他回忆录配合着一起看。。。
  •     看完电影之后看的,电影非常尊重原著,或许因为已经剧透,或者翻译的问题,感觉文字的冲击力一般
  •     看这本书,是看万科老王的书里边介绍的。感觉很好,推荐给所有爱好户外运动的朋友!
  •     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必备书
  •     看了电影后心潮澎湃便顺势读了此书,书中记述的比电影中来的更详尽也更复杂,亲历自己亲密的队友一个个倒下,却毫无办法实在是对一个人最痛苦的折磨。 另外:不知是我看的电子版还是怎么的,这本书翻译得并不好,有时甚至不太通顺。
  •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
  •     只有经历过,才能写得好看,记实的魅力。世界上的这些人展示了另一种活法。。。
  •     在欲望面前 连生命都可以不顾了
  •     先看的电影,又看的书,不见推荐的,人在高海拔智力、体力等 一切都下降
  •     老书了,质量一般。
  •     期待了了好久
  •     当当太给力,书很好,快递也很快!
  •     远不如电影精彩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