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头版及背后的故事(上下)

出版社:珠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3
ISBN:9787806078877
作者:南方周末 主编
页数:485;456页

作者简介

选编了“深圳空难:飞机断成三截”、“追问洛阳大火”、“我们的勇气与抗争精神”、“穷孩子迈不进大学校门?”等新闻报道。

书籍目录

上册第一编
纪念思想解放20年


 经典头版及背后的故事(上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几天,陆续地看后台二,看到了其中的现任南周大编辑李红平写了一篇关于前南周的文章——南方周末历史上的三道招牌菜。看了此文,里面提到了南周的头版问题,不由得又想起这本书,书是我在图书馆看到的,上下两本,前后看了两遍,觉得可以扯一扯自己的感想。先说大编辑的看法:李红平在文中说,在老周末人聚会时,江艺平老师说她任主编期间对周末印象最深的稿子,第一篇是陈菊红的《文湘莉在1997的最后三天》,第二篇是余刘文、长平的《昆明在呐喊——铲除孙小果》,第三篇是鄢烈山的头版国庆评论《从臣民社会到公民社会》。下来想想,发现江老师选择的这三篇稿子分别代表了新闻的三种风格:第一篇是对一个并不是太张扬的新闻事件,发现它的独特价值和角度,然后再用一种很好的文笔去叙述它;第二篇则是典型的靠曝猛料取胜的揭露性报道;第三篇则以逻辑思维和见识取胜。在南方周末的巅峰时期,第二种风格显然给外界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也是南周赢得最广大销量的招牌菜,并树立了它在普罗大众心目中的形象与公信力。然而,这一成功发展到后来也变成了一种路径依赖,那就是它持续需要猛料、而且最好是越来越猛的料来在头版刺激市场,赢得高销量,不然,销量就会下滑,在内部的士气也会变得低落。客观地说,南方周末后来不断出现风波,固然有环境收紧的因素在其中,但南方周末久而久之形成的这种路径依赖恐怕也要承担相当的因素。 是的,让我们以读者身份看待,曾经的南周就是揭黑的代名词。她的报道犹如晴天霹雷一样在中国的大地上的响起多次,而她犹如“青天”的形象在南周的后台里依然能看到,甚至看到许多。我觉得这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悲哀,当一些争议被一份报纸来承担时又能抵挡多少呢?也许这样的报道读者爱看,但这是真正的新闻报道么?做晴天似的判案,伸冤远不是一份报纸所能承担的,但一些代表性的、关键性的、影响性事件一份报纸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必须有价值的中立,而这个价值所承担的价值观就是报道一切,客观、正确、全面的立场。当我们么有这样的健全机制和自由环境来保障报纸的权利时,只有自己尽力争取,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也许中间有曲折和反复,但只要认准了就要坚定的走下去。南周的转型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从曾经的第二种风格已经转换成今天的一份集时政、评论、文化、经济等一体的综合性周报,而这些全已成为了南周的特色菜,再也不仅仅依靠过去的那种招牌菜,这样有什么不好?招牌菜和特色菜的区别也许大家都认为前者好,读者认为了不好的就会砸招牌,但喜欢这个特色菜的肯定是大家都很喜爱,因为不喜欢的可能他根本就不会进来。为什么不能吧特色菜做成大家都喜欢的呢?也许你又说做成都喜欢的还有自己的特色么?有,肯定有,全人来都有共通的地方,也许发展到最后不是特色,但只要秉持最基本的悲天悯人的胸怀人们是都会喜爱的。扯的有点远,书归正传。此书82篇(组)新闻稿件,选自1996年(这年入选两篇)到2001年底一共6个年头的南方周末头版,接近四选一。按照题材类别,分成10编。这本没有“前言”“后记”,也没有名家“序”“跋”的赤裸裸的书,倒有记者执笔的33篇“背后的故事”。 很多头版之前也许你看到记者写在纸上的沉重,看了此书你能看到记者在背后的辛酸与呐喊。正如陈明洋先生说当真实在中国还是一种稀缺的产出时,寻求真实,总会有代价,也总会有收获。很多东西你么有艰辛的付出,也许永远等不到真相大白的那天。曾经的南周的招牌菜也许在你今天看来也不过如此,但在当时你可以想想记者和编辑是面临多大的压力。也许在今天看来用新闻评判标准看很多新闻不是那么客观,也有诸多缺陷,但依然不妨献上我们对当初那些默默无闻,但今天却是中国传媒界顶梁柱的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的敬意。在这里,你依然能看到当时真实的中国。她记录的是中国,呈现的是历史。
  •     一编入本书的近80组文字,大部分是新闻报道,少部分是评论,最早的一篇是发表于1996年2月9日的《“水变油”神话备忘录》,作者是方进玉,最晚的一篇是发表于2001年12月13日的《胡曼莉真相调查》,作者是甄茜。也就是说,这本《经典头版及其背后的故事》,正是1996年初到2001年末《南方周末》的一个侧影——不是全貌。而在很多研究者的眼中,这个时间段被称为南周的黄金时代,参与创造这个黄金时代的人们——江艺平主编和她帐下的记者们也被称为“黄金一代”。我曾在一篇名为《一群记者和他们的时代——寻访<南方周末>黄金一代》的文章里听说过他们的名字,这次在这套书里,再次重温——他们是:陈菊红、杨海鹏、方三文、孙保罗、余刘文、李玉霄、郭国松、赵世龙、寿蓓蓓、迟宇宙……二江老师回忆的南周三道招牌菜,这套书里只收有余刘文和长平的《昆明在呼喊:铲除恶霸》,这是余到南周后的第一篇深度报道,四年之后,他说,提起美丽的昆明,他心里仍然只有一个怕字。“做一个职业记者,尤其是当下,首先要克服的就是恐惧感。”杨海鹏在做完“珍奥核酸”的稿子后,写了一篇比见报稿长得多的“背后的故事”,他去采访,“珍奥”厂家的人试图用广告换取报社的沉默。杨海鹏告诉他,“在《南周》,报道是和广告分开的,即便你们登了广告,也不会影响新闻部的决策。对我来说,对核酸保健品采取什么样的报道方向,由采访调查的结果决定。”那位负责人听罢,露出很感动的样子,对着几个记者和几个珍奥员工,振臂高呼:向《南方周末》学习。然而,稿子见报后,政府主管部门却不为所动,杨说:作为记者,在中国的新闻环境下,我们已经尽了全力。三那确实是黄金一代,在收入本书的稿件最为集中的1999年和2000年里,有陈菊红关于克拉玛依的报道、余刘文的綦江跨桥、郭国松做的福建游医……一些熟悉的名头和陌生的报道,都被传诵至今。那时候,确实还有些没有刻意隐藏的立场,有些锋芒和火气四溢。记者在报道中也不全然退场。然而,锐气十足。我曾试图在这套书中寻找所谓的“新闻民粹主义”,却并没有太多收获。也许是指第二编里的一些突发灾难性事件报道?那些报道最终都剑指背后的官商勾结、监管不力,等等,或者是指第五编里的腐败大案要案,太站在道德立场批驳了?也许那会儿大家都这么说话吧。是价值观偏差还是只是技术操作上的瑕疵,这是个问题。四全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并不是里面的经典报道,而是年轻的迟宇宙写的一篇文章——《父亲的死和之后的两个月》——现在看来,它能站上报纸头版,证明这份刊物曾有一颗怎样的心。父亲去世时,迟宇宙正在济南采访。他父亲是一名石匠,死在故乡莱州的一块石头下面。整理父亲遗物时,迟发现了一张50元的收据,当地为了修路,向市民集资,迟宇宙的父亲说,这钱是为儿子交的,为了他以后回家方便,有高速有铁路。此前,我只知道迟宇宙是一个优秀的财经作家,是《新京报》的副总,但不知道他曾在那一天,讲过自己这样一个故事。五在《一群记者和他们的时代——寻访<南方周末>黄金一代》里,作者试图为这一批人画像,他引述了杨海鹏的话:“《南方周末》的记者大多是小城镇出身,都是苦孩子,对普通人有深深的同情。”曾为南方周末首席财经记者的陈涛说,《南方周末》曾经的一批记者往往具有这样的一些特征:出生于农村或者小城镇,接受过高等教育,有过不幸的童年。也许,正是这样的出身是成为《南方周末》“为弱势者代言”立场形成的内在原因。显然,这些也并不一定正确。但迟宇宙的文字反应了片面的真实。我越发觉得,所读的这本书里的几十篇经典报道,是因为有了迟宇宙的这篇文字,而显得更加丰满和脉络清晰。六迟宇宙写道:“(办完丧事)第二天,早晨6点,我走上了回广州的路,我的心里已经少了悲伤,而是多了怀念和责任。”……“1999年10月17日,我的父亲死了,只有47岁。还差19天,我23岁。”再后来,这些黄金一代们大多离开了南周,接下来的故事,大概是由另一批人来讲述了。我看到,在这本书里,长平只是小露了下锋芒,刘天时、翟明磊和李红平也都只出现了一次,杨瑞春则是全书最后一篇稿子的作者,接下来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只是路过,看到。

精彩短评 (总计11条)

  •     十几年前的书,稿子有些旧,有些现在看也一般,有些现在根本发不出来。重温激情。
  •     我什么都说不出来。
  •     2000年,2月25日 《向东,向北,向南......》
  •     论文终于结束……
  •     超值的书,虽然有电子光盘,但还是买了,而且是特价买
  •     办报人总是会带着悲情色彩的,“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回家吧、回家吧 带着温暖带着爱”、“乡党委含泪上书 国务院领导动情批复”、“千里追踪希望工程假信”...若干年前的南周,一次次的书写着自己的光荣与梦想,引来无数朝拜者,而改朝换代后的南周,却淹没在一片口水中,她能走向复兴吗?
  •     记录勇气
  •     貌似没看完,不过很震动了,似乎哭了
  •     越发的气愤!政府权限的合理范围及监督的有效执行和司法的独立性、、、值得深思!!!
  •     江艺平时代
  •     南周最辉煌的时候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