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精神》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 中的精神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
ISBN:9787508618333
作者:吴清源
页数:203页

西方的天才和东方的智者

可能有些人看过田壮壮的,就是这部书的作者吴清源的同名传记电影。我也是从那部电影中知道吴清源这个人。我不会下围棋,所以也从来不知道这个人。那电影是有点闷的文艺片,有点日本风物片的感觉。我以前好像也在豆瓣写过这个电影。其实也是部值得一看的片子。吴清源这个人,虽然是个围棋天才。但是并不是那种美式的天才,美式描绘的天才往往都是既聪明绝顶又擅长心机博弈和人性阴暗,从美国的电影和美剧中可以看出了,几乎个个天才都是人精。在很多美国电影里面的天才几乎都是能够猜透人家的心思最后搞点阴谋或破坏阴谋。反正天才总是会个阴谋论在一起。或许因为阴谋论很神秘又显得高智商。这些天才几乎都是在形而下学的地方很天才,物理化学数学,然后或许有点神经病,自负。《雨人》,《美丽心灵》,《生活大爆炸》都是如此。这些天才几乎很少会谈论哲学的问题,更多的兴趣在物理化学数学。在东方,更崇尚“智者”而非“天才”。东方推崇形而上的哲学智慧,对于物质的智慧几乎不关心。有人说吴清源,相貌清癯,耳高过眉、低垂过颈,神态宁静淡泊,吴清源给人的第一印象宛如禅房修炼多年的高僧。的确是这样的,看那个样子真是像是个修行的人尤其是看那两对耳朵。吴清源是东方文明哲学下出来的人,他本身也是个宗教教徒。这本书无不散发着东方文明的味道,谦虚,中庸,雍和。这本书的名字明显带着东方,或者说中国哲学:中的精神。围棋这项运动也是带着哲学味道十足的运动。 围棋的起源与道家很有关,它也带着很多中国古代哲学的味道。同样是博弈,在西方里面更多的跟阴谋,利益扯在一起,而东方的博弈围棋象棋则讲究思想,围棋在古代被称为手谈,弈棋的双方,以平淡的落子交流对棋道、对人生的理解。围棋的好,在于它的简单和包容。小小纹枰,方寸之地,布局、征战、防守都在上面进行,有因伐而失,有因弃而获,谋略智慧均在此方寸,人生的大智慧,都在这里。讲究心境,心静,少些冲动和戾气。这是吴先生所强调的“用中”精神的根本。《礼记·中庸》中有段话:“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同样说围棋的话,西方的天才更喜欢讲博弈论,而东方则喜欢讲“精神”。围棋讲胜负,但不只是胜负。吴清源:“围棋就是‘用中’,中庸调和,不偏不倚,不冷不热。”《艺经?棋品》说:“夫围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体;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

中的精神

《中的精神》,吴清源著,中信出版社,2010年1月第2版。金庸说最佩服两个人:古人范蠡,今人吴清源。当然,这两人及这两人与他人间不具可比性。但套用一句公文中常用的话,吴清源至少是值得佩服的人之一。以一人之力,将所有日本高手打得降级。特别是联系到日本,多数人都会联想到武士决斗,将对手一个个打下擂台。这也是聂卫平为何三届中日擂台赛后便被授予棋圣的原因吧。围棋至简至博,黑白二色便演绎出无数变化,其间当真有仙佛魔鬼。其中既争胜负,又要平常心,非绝顶高手不可为。想想与武学类似了。作为自传,本书似太单薄了些。蜻蜓点水,如十番棋也不过一两句带过。但想想吴清源近九旬回望,一切繁华皆如过眼云烟,再辉煌也自平淡了。这不是中的精神所在么?年初和子夫人去世,吴老已算是百岁老人了。当得上世纪传奇了吧。

不能仅仅从“中的精神”去理解吴清源

先提意见,中信出的这本书,错误实在太多。第一页是中信前董事长写的序,就出现排版错误;内文很多地方都有没删的空格,错别字也有;后记更是离谱,201页文末还有多个空格就换页了,202页却没接上,最要命的是把201页除了“后记”两个字之外的全部内容,又都重排一遍!我断定自己买的不是盗版书,只能批评编辑和校对太不负责,出版社更不负责。 好了,言归正传。说说我的读后感。 吴清源以围棋扬名,不过很多人对他的评价都不是围棋,而把他过分神化。这本《中的精神》也不例外,出版方网罗名人,盛赞吴的人品、修为、信仰、追求等等围棋以外的东西。不过我还是以为,绝对不该仅仅用“中的精神”去解释并让读者这么简单地去理解吴清源的全部(可惜出版方恰恰是这么做的,大有误导读者的嫌疑)。 吴清源在后记里说,这本回忆录其实是他于2001年7月上旬至10月中旬,在《中日新闻》和《东京新闻》报上的90期连载整理而成。之所以把书名定为《中的精神》,是因为“在中国的思想里,‘中’这个字有这很深刻的含义,它对于我的人生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已经在文章里提过了,‘中’是中国古籍里提倡的一种思想。” 在后记里,吴清源还说,“从2002年开始,准备致力于‘21世纪的围棋'的集大成工作。”或许可以这么理解:对“中”的追求,是吴清源在晚年坚持的想法。至于他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想法,又为什么最终坚持这个想法,不妨带着一点疑问,听听吴清源自己是怎么说的。 在书里,他这样写(p4-5): “中”这个字,中间的一竖将口字分成左右两部分,这左右两部分分别代表着阴和阳。而阴阳平衡的那一点正好是“中”。在围棋上,我经常说,要思考“中”的那一点。中和了棋盘上各个子的作用的那一点,就是正着。 所以从拿起棋子开始的80年来,我从来不把围棋当做胜负来考虑。无论输赢,只要下出了最善的一手,那就是成功的一局。日本的围棋规则是比较双方围地的大小,而中国的规则却有所不同,在棋盘上活着的棋子多的一方是取胜的一方。我认为比起胜负来说,那是生存权的象征。 当然,要达到“中”的境界,并非易事。这需要精神上的修养。所以,我一直很重视信仰。从5岁(虚岁)开始,我就学习《大学》、《中庸》等四书五经,至今我仍然坚持每天研究《易经》。 从上述几段话里,可以读出: 1、吴认为,“中”是围棋的关键。 2、吴说,“从拿起棋子的80年来,我从来不把围棋当做胜负来考虑。”这个我不太信。试想一个小孩,跟父亲和哥哥下棋,从来没惦记胜负?还有,他在日本下十番棋,算是性命相博,如果失败,会面临怎样境遇?即使当时,他也从没考虑过胜负? 我找到两段话,支持自己的怀疑: p29“围棋启蒙”里提到:再也没有更让人高兴的事了,我不再挨父亲的板子了。因为进步得比哥哥们快,比起念四书五经,学围棋是件快乐的事。 p89“升降十番棋”里回忆:看现在的情况,很难推想出以前那种激烈残酷的程度。“即使流放也没有这么苦”——指的就是那种拼了命的胜负。 3、吴说,“我一直很重视信仰”,这个我信,但他说,重视信仰是为了达到“中”的境界,我很怀疑,拿“玺光尊”为例,吴跟“玺光尊”纠葛长达四年,很难让人信服,他是为了追求“中和”才有那段经历的,倒不如说,更多还是他对信仰本身的重视,更容易让人理解。 此外,吴还说,“从5岁(虚岁)开始,我就学习《大学》、《中庸》等四书五经”,我以为,也跟信仰关系不大。p26“围棋启蒙”中提到:“《大学》讲的是政治的根本,我作为一个孩子,一点都不理解,只能死记硬背。那种教育持续到我8岁。”也印证了我的疑问。 仅以上述举例,关于“中的精神”是否为吴清源自始至终的追求?以及他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计较胜负?其实我在整本书里,最终都没能找出答案。 在一段关于木谷实的回忆中,吴清源写道:“他是那种对围棋专心致志的人。每逢遇到问题,他会从很多方面去研究,直至自己能够理解,弄清楚其中的道理为止。这样的研究精神在现在的棋手中越来越少见了。” 我猜,吴清源也属于这样的人吧?“中的精神”是他晚年确信自己理解并弄懂了的、也是愿意信奉并追求的。至于他是从何时开始,深刻体悟出“中的精神”?又是如何在围棋和人生中不断思考的?我在书里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不过回过头来,重读陈平原的序,茅塞顿开。附1:关于“中”的精神,吴清源的主要观点2:《陈平原序:从文武双全到中和之道》[摘] 在本书里,吴清源对“中”的精神,以及“21世纪的围棋”(也称“六合之棋”)的主要观点:1、我研究的“21世纪的围棋”,简而言之就是“从棋盘的整体去考虑”。围棋一般是分序盘、中盘、官子几个阶段来进行思考的,但我认为,应该从整体上去思考。p1882、中国的古籍《易经》里有这么一段话:“一阳来复,复旦天心。”所谓“一阳来复”用的是阴阳的思考方法,意思是达到了阴之极后马上又会生变出阳。所以在中国,有一点叫“冬至”,是冬天结束开始向春天过渡的一天,那一天是节日,大家都祈祷庆祝,希望一阳来复。p1953、所谓“六合”,在古文里是宇宙的意思,表示东西南北的四方和上下的天地。也就是说,为期的目标不是局限于边角,而是应该很好地保持全体的平衡,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去看待。p1964、据说围棋史产生于古代中国尧舜时期,有着大约5000年的历史。我认为在古代,围棋是研究天文或是年历的道具。棋盘是由横纵19条线组成,以天元为中心共有361个交叉点。我认为古代是用这个表示方向、角度或是四季。p1965、中国古代认为,在空无一物的宇宙里,“一阳”是产生生命的根源。从“一阳”分成阴和阳,然后形成万物。围棋有黑白棋子,所以这一定也是来自阴阳思想。说不定也是占卜凶吉的工具吧。总而言之,棋盘即是宇宙。p1966、棋盘的中心“天元”,在中国被称为“太极”。用《易经》里的话说,就是从无生有的最原始的一点。p1967、围棋和《易经》以及天文有着很深的关联。我从没有把围棋当成胜负去看待。当然,围棋是争胜负的竞技项目,但我觉得不能忘记围棋最开始是来自阴阳思想的。p1978、阴阳思想的最高境界是阴和阳的中和,所以围棋的目标也应该是中和。只有发挥出棋盘上所有棋子的效率那一手才是最佳的一手,那就是中和的意思。每一手必须是考虑全盘整体的平衡去下——这就是“六合之棋”。p1979、我的理想是“中和”。在古代的中国,中和也是最得到提倡的一个理念。中国字是“中和”。所谓“中”,在阴阳思想中,既不是阴也不是阳,应该是无形的东西。无形的“中”,成形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和”。所谓“道”,这也是法则,是无形的。成形时候的表现形式就是“德”。p19810、另一方面,所有有形的东西都是要变化的。但是圣人说过话是不变的。孔子还有释迦牟尼的教诲是不变的。所以世界上总是有变化和不变的两个方面。在物质方面,也就是科学在不断进步。不得不进步。另一方面,在精神方面是永久不变的。所以,科学和哲学的中和是最重要的。p198-19911、我认为,在围棋上中和棋盘上棋子的效率的一手即为最佳着手。围棋的理想也是中和。另一方面,即使人生,也要考虑技术和哲学的中和,追求“21世纪的围棋”就是为了推动围棋的进步。但是,创造围棋进步的是安定的精神动力。我自己,是由中国的古籍支持着。87岁的我所走过的道路,应该可以说是追求中和的人生吧。p19912、神创造了宇宙。但是神的样子谁都无法看见。只有彻悟的圣人才能告诉我们神的作用。“中”就是用做说明神的作用的。p201[转] 陈平原序:从文武双全到中和之道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具体到本书,倾听一代棋圣吴清源自述生平,这里的“门道”,似乎属于“围棋”,“热闹”则是“追忆”。而像我这样的围棋盲,即便费尽心力,也只是雾里看花,实在不好意思佛头着粪。可如果换个角度,从“文类”立论,“故事”反倒成了“热闹”,“叙述”方才是“门道”。这么一来,我的出场,也就不算太离谱了。作为文类的自传(或者回忆录),并非某一生命形态的自然呈现,而是刻意经营的成果。一个精彩绝伦的“人生”,不见得就一定能够转化成为同样异彩纷呈的“文本”。所有的自传,都是对于已经一去不复返的“过去的生命”的追忆。无论是谁,一旦拿起笔来细说平生,原初的生命必然有所变形,或删繁就简,或洗尽铅华,或飞扬跋扈,或夸饰放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叙述者的立场、心态、趣味、记忆等,都在发生变化,人们无法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自传都是一种“再创造”。写在纸面上的自传或回忆录,不等于真实的人生;有所修饰,有所隐瞒,是很自然的事。只要不是无中生有,或颠倒黑白,都在可以谅解的范围内。当初卢梭撰《忏悔录》,以“说真话”名扬天下;后世学者却发现,卢梭的自述与忏悔,“只暴露一些可爱的缺点罢了”。不见的是叙述者有意作假,或刻意隐瞒不利于自己的事实,而是在长期的岁月中,当事人选择性地遗忘了某些场面,而凸显了另外一些。对于自传或回忆录的作者来说,首先必须面对的,是诗与真的选择,自我与世界的互动,还有遗忘与创造之间的平衡。回到眼前这册《中的精神》,我的关注点,不在吴清源如何“征战”,而在于其如何“追忆”。除了闭着眼睛也能想到的“扬长避短”——任何一个围棋迷都比我更了解吴清源——外,更重要的是,这并非吴先生头一回自述生平。70岁那年,也就是1984年,吴清源辞别现役棋士生涯;同年,白水出版社出版了其回忆录《以文会友》。四年后,台湾独家出版社推出该书的中译本,改题《天外有天》。199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吴清源回忆录》,署吴清源著,李中南译;1996年燕山出版社的《天外有天--一代棋圣吴清源传》,只提作者,未见译者,但书前的金庸、沈君山、桥本宇太郎三序以及《吴清源谈围棋规则》、《荣誉文学博士吴清源先生赞词》,明显透出此书与台版的联系。2002年,已达米寿的吴清源再次披挂上阵,笑谈几十年间亲历的围棋风云。这些分90期连载于《东京新闻》和《中日新闻》的专栏“我走的路”上的文章,结集为这么一本“记录我周围以及国际棋坛所发生的显著变化的一本最新回忆录”(参见吴清源《〈中的精神〉中文版序言》)。18年间,两度自述,比起早年的《以文会友》来,《中的精神》到底给我们什么新的启示,这或许是所有“吴清源迷”所急于了解的。对于围棋爱好者来说,吴清源的大名及其业绩,必定如雷贯耳。早年以“围棋神童”出入段祺瑞府邸以及来今雨轩棋席,14岁东渡扶桑,开始其职业棋手生涯。1933年,年仅19岁的吴清源运用自创的“新布局”,与本因坊秀哉名人等对弈,开创了围棋史上的一个新时代。此后二十几年,吴氏横扫千军,超越前贤,雄踞“天下第一”的无冕王位;尤其是那些被誉为“悬崖上的白刃格斗”的“升降十番棋”,更是充分展示其过人的意志与才华。1961年,吴清源不幸遭遇车祸,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从此战绩欠佳。到了古稀之年,日本棋院等为其在大仓酒店举行了盛大的引退仪式。晚年的吴清源,着力于围棋的国际化,尤其关注中国的围棋事业,企盼其提倡的“21世纪六合之棋”能为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尽“绵薄之力”。对于如此精彩人生,怎样准确评价,非我能力所及。与其不懂装懂,还不如堂堂正正,当一回“文钞公”。著名小说家金庸是有名的围棋迷,曾自称古今中外最佩服的,“古人是范蠡,今人是吴清源”,其为《天外有天》所撰序言,题为《崇高的人生境界》,其中提到:围棋是中国发明的,近数百年来盛于日本。但在两千年的中日围棋史上,恐怕没有第二位棋士足与吴清源先生并肩。这不但由于他的天才,更由于他将这门以争胜负为唯一目标的艺术,提高到了极高的人生境界。同样是超级围棋迷的原台湾清华大学校长沈君山,其为《天外有天》所撰序言,题目竟模仿苏东坡为韩文公庙立碑:《“匹夫而为异国师,一着而为天下法”》,其妙语如下:对吴先生而言,围棋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哲理,反复争棋的最后目的,是从中领悟建立圆满调和的道。吴先生髫龄渡日,纵横棋坛四十年,所创布局定式,不知凡几,这些新布局新定式,对当时的胜负未必有助,但却为后来者开辟一片新天地。此所以吴先生卓立于群彦之上,而为围棋史上划时代的人物。1986年,由于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积极推荐,香港中文大学决定授予吴清源“荣誉文学博士”称号。在典礼上宣读的《荣誉文学博士吴清源先生赞词》中,有这么一段:为了获得生命上的调剂与平衡,吴清源从少年时代开始就向往灵境,从信仰寻求滋润与宁静,有数年甚至曾经因为宗教热诚而舍弃围棋,全心追求另外一个世界,对他来说,棋是“武”的胜负世界,宗教是“文”的和平世界。他虽以棋名,以棋尊,在宗教的追寻上则遭遇过痛苦和失败,但对两者无分轩轻,同样是贯注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深情。倘若说对一个人生目标诚执信守,一往无前是大和魂的体现,那么他能够文武双修,在内心同时涵蓄战争与和平这两个截然相反的境界,并且取得两者的平衡,正好显示他始终还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人。所谓“围棋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哲理”、追求“文武双修”、将原本“争胜负为唯一目标的艺术,提高到了极高的人生境界”,都既是对于吴清源一生的精彩概括,也是对于《天外有天》一书的准确表述。《天外有天--一代棋圣吴清源传》(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共八章,第八章“以文会友”,最后一节题为“文武双全”,以凸显作者“在棋中悟‘道’,在宗教中达‘理’”的平生追求:我始终不渝地将围棋和宗教信仰作为生命的两大支柱,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风雨兼程地走了过来。因此,我一方面作为棋士,在残酷的胜负世界中奉行武道;另一方面,吸收了红会的宗教思想和东方哲学思想,并将其作为人生的指南而自我培育出丰富的精神世界。我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披荆斩棘地踏出了一条文武双全的道路。因此,对我来说,胜负与信仰,如同人离不开水与火一样,缺一都不可。(258-259页)历经一生磨练,修成文武双全的人格,而不满足于成为一代“战神”或“棋圣”,在我看来,这正是吴清源不可及处。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从“文武双全”出发,吴清源还能走到哪里?拜读这册《中的精神》,你不难发现,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中和之道”。围棋讲胜负,但不只是胜负,更有高深的哲理在。最近几年,吴清源再三论证,21世纪的围棋应该是“六合之棋”。构成其“六合之棋”理论基石的,是古老的中国文化。这一点,读过《中的精神》最后一章的,大概都不会有异议:阴阳思想的最高境界是阴和阳的中和,所以围棋的目标也应该是中和。只有发挥出棋盘上所有棋子的效率那一手才是最佳的一手,那就是中和的意思。每一手必须是考虑全盘整体的平衡去下——这就是“六合之棋”。P197这里说的,当然不只是围棋,更包括人生。所以,全书的结语,竟是如此充满诗意与哲理:87岁的我所走过的道路,应该可以说是追求中和的人生吧。(217页)过去的读书人,没有人不记得《礼记.中庸》中的这段话:“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如此和谐的境界,对于传统中国人来说,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当然,要达到“中”的境界,并非易事。这需要精神上的修养。所以,我一直很重视信仰。从5岁(虚岁)开始,我就学习《大学》、《中庸》等四书五经,至今我仍然坚持每天研究《易经》。(30页)全书首尾呼应,强调围棋背后的人生阅历与文化修养,凸显自家的中国文化背景,颇有落叶归根的意味。这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日友好”,更包含着某种文化上的融合与思想上的皈依--所谓“中和”,更像是东方哲学的精髓,而不仅仅局限于《大学》或《中庸》。作为一个长期征战的职业棋手,应该说,吴清源得以从容读书的时间并不多。这从其回忆录中,可以看得很清楚。但读书不多,并不妨碍其平日里的沉潜把玩,以及关键时刻的豁然开朗。这里所说的“痛灵”,不仅仅是红卍会那样的宗教信仰,更包括“用中”的文化启悟--后者既落实在围棋技艺,又体现在立身处世,可内可外,可圣可俗。至此,所谓的“文武之道”,不再是一张一弛,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应该承认,这种境界,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长期修炼的结果。没有早年的殊死搏斗,固然“纸上得来终觉浅”;没有晚年的咀嚼提升,作为技艺的棋战,也不可能通“天”达“道”。在这个意义上,十几年前的《以文会友》(《天外有天》),以及眼前的这册《中的精神》,对于吴清源的围棋生涯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点睛之笔。金庸所说的“极高的人生境界”,以及沈君山所说的“一着而为天下先”,只有放在这个层次,才能领悟。这一点,对比同是“棋圣”的藤泽秀行的自传《棋魔》(庄玮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可以看得很清楚。要说戏剧性,藤泽那“常年像是走在钢丝绳上似的,充满了不安定因素”的生活与棋艺(35页),还有如何与“负债与酗酒”搏斗(59页),或许更能吸引一般读者。这位“天生的赌徒”,明显是以“才情”而非“修养”取胜。读其自传,看他如何计算每次比赛的收入,以及如何惨淡经营其人生道路,你感觉很亲近,也很有趣。但也仅此而已。因为,你很难从中获得启悟与提升。作为后辈,藤泽秀行在自传《棋魔》中,多处提到吴清源。比如,少时如何将吴清源作为人生楷模(89页);“为了推翻吴先生的霸主地位”,如何废寝忘食地努力(177页);还有,当初木谷实和吴清源发明新布局法,尤其是挑战本因坊秀哉名人时,吴之特立独行,用三三、星、天元等布局法参战,又如何“引起举世瞩目”(117页)。说到1933年10月开始的那场“恶斗”,在吴清源的整个围棋生涯中,最为惊心动魄,也最常被人提及。因事关本因坊乃至日本棋坛的名誉,在新旧门派之争外,又添上中日恩怨,难怪其备受关注。偏偏关键性的第160着,出于弟子前田陈尔的“救驾”,秀哉名人可谓胜之不武。自1948年濑越宪作披露此事内幕,一直议论纷纭。已故围棋史学家徐润周的《围棋记事诗》(长沙:岳麓书社,1998)中,有这么一首:    吴郎清气正朝暾,百战威声一老尊。    齐集门生参帷算,前田妙策报师恩。(257页)至于金庸的《历史性的一局棋》(见《三剑侠随笔》),更是说得活灵活现:许多年后,曾有人问吴清源:“当时你已胜算在握,为什么终于负去?”(因为秀哉虽然出了巧妙的第一百六十手,但吴还是可以胜的。)吴笑笑说:“还是输的好。”这话说得很聪明,事实上,要是他胜了那局棋,只怕以后在日本就无法立足。当初到底是意识到赢棋危险而故意放水呢,还是措手不及,回天乏力?我相信是后者。《中的精神》固然只提及“这第160手的妙着,后来听说是名人的弟子前田陈尔五段发现的”(87页),不作进一步的发挥:早年的《天外有天》,也只是使用虚拟语态:“现在我常想,在当时那种险恶的气氛中,若是我胜了这盘棋,弄不好会吃大苦头呢。”(63页)日后可以“输了棋,处境反倒好多了”自我解嘲,当初不可能如此深谋远虑。对现实政治缺乏了解,对世态人情不太关心,沉湎于围棋世界的吴清源,不可能因计较得失而故意放弃。从儿时的痴迷围棋,到老来的谈玄说道,吴先生性格中,有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一面。德国思想家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有个很有名的比喻:人的思想有三种变形,由忍辱负重的骆驼,到英勇搏击的雄狮,再到天真游戏的儿童。后者最为难得,其天真烂漫地去开始一切、创造一切,往往可以实现雄狮所无法完成的事业。日本著名学者梅原猛曾在其自传《学海觅途》(张琳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中借用此说,将自家生命划分为三阶段:20至35岁是骆驼时代,35至45岁是雄狮时代,45至54岁是儿童时代(57页)。我的感觉是,梅原猛先生说早了些--过分理性化的叙述,本身就不是儿童的特点。学者读书博杂,其“妙语”与“启悟”,多来自书本知识,而非生活体验。如此一来,进入天真无邪的儿童状态,难度更大。要说“颇具童心”,一代棋圣吴清源庶几近之。尤其是晚年的悠闲自在,以平常心看待世事沧桑,更是令人感动。仔细比勘《中的精神》和早年的《天外有天》,你会发现,除了增补部分,事情大体上还是那些事情,只是叙述的语调及心态变了,变得更加通达、恬淡、休畅。早年的很多不愉快,渐渐远去,转而怀念起那些曾帮助过自己的师友,其谈论犬养毅、西园寺公毅、濑越宪作、木谷实、川端康成等章节,很是温馨;讲述追随玺光尊的故事,也不再刻意张扬“毫无后悔之心,还为能获得难得的生活体验而庆幸”(《天外有天》179页),而是很有节制:“如今想起来,那四年就算是一种修行吧”(《中的精神》138页)。对于名人自传来说,最大的陷阱在于,一是过分自怜,无限夸大个人业绩;而是缺乏反省意识,不断为自己曾经有过的过失辩解。《中的精神》基本上没有这种毛病,以感恩与怀旧为基调,平和之中,蕴涵着力量。如此“谢幕”,焉能不博得满场掌声?陈平原2003年7月26日于京北西三旗

笔记

这书是从淘宝上淘来的,装帧应刷都不错的,只前面的序言里有一些错字。其实我觉得吴大概是那种最纯粹的人,近乎完人的人。一个人能在一个领域取得卓尔不群的成就本来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而支撑着这个故事的,是那些关于才华,求学,生存,战争和国家的情节。故事的诉述都来得很平淡,但批注一定是传奇。


 中的精神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