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全四册)》书评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12
ISBN:9787020021673
作者:[俄] 列夫·托尔斯泰
页数:1596页

伟大和著名的区别

这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引言这样说,它当之无愧。我手中的书,是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本,译者是草婴,刚看了一篇评论,对比译文的差别,他们读的好认真。当初读《绿山墙的安妮》,电子版,译文实在是太精彩了,精彩到我都想尖叫,觉得安妮的爱德华王子岛简直就是天堂,后来去买纸质的书,第一次挑剔了译者。草婴的这版,译得已经很棒了,之后再想拜读的时候,就买刘辽逸先生的版本,这样换译者的拜读肯定很有趣。我的这本加上高一军训期间看的《安娜卡列宁娜》,都是爸当年上夜大时候的书吧,它们已经泛黄,如此,反而更佳迷人,这是父亲的书,有继承的味道,本身就是件很浪漫的事。我现在读书时,会写上购买日期,开始做笔记,也划出自己赞赏的段落,被触动的句子,还会在书里夹上春天的花朵,夏天的叶子,我希望二十年后,我的孩子在读书时,能看到我当年的心境,他们能窥探年轻时我的样子,他们肯定觉得很诱人。至于安娜,之后会重新读,我只记得她是卧轨自杀……那时候一知半解的看,就像高中读廊桥遗梦,读到关于肉欲的部分立刻就把书合上了,呵,可现在看来,却很迷人呢。这就是成长吧,或者vk说的,我变坏了。书,也像衣服一样,有了什么样的气质就驾驭什么样的款式。这本书现在和飘一起被我放在伟大的书列里。我边读着那些鲜活的生命,一边赞叹这就是伟大的作品和著名的作品的区别。从一部作品里,我看到自己的影子,仿佛被剖析,我只爱这样的读物。我很讨厌故作深沉,比如村上春树,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觉得他对ml这件事写的总是那么色情,肉欲的确不同于灵肉的交汇,但是肉欲也不是色情吧,就像他们开玩笑说,日本也有真爱?村上如果不再作品里写古典乐,不写两个空间,也许他就停产了吧。我总觉得他这样重复故事情节,只不过是黔驴技穷。我也讨厌故作颓废,比如卡波特,比如了不起的盖次比,这些都是我现在的观点,也许会变,那就不知道了。其实,我不喜欢的可以总结为做作,我不喜欢被读出修饰痕迹的东西。所以,三毛,高尔基,路遥,才能成为第一批被我爱上的作家,还有一些通俗小说,就像人,我也喜欢坦诚的人,不太接受做作的人。我不喜欢荒唐的乱编故事,比如以上提到的,他们想要说什么呢?简直匪夷所思,如果做梦,干脆哈利波特吧。我赞赏的对人性的探究,在于真实的故事和场景,而不是虚构丽兹饭店一样大的钻石,也许是我没那根神经,要么就是我还没那水平。我喜欢看一场场人间剧目,真实总是会带来触动。娜塔莎这个女孩子,感情丰富,心地善良,容易冲动,她爱很多人,因为她对谁都好,认为所有人都是美好的,世界上没有欺骗和肮脏,我觉得,我是不会忘记这个人物的,因为有自己的影子,被花样巧语诱骗,以为荷尔蒙的作祟就是爱情。为一点波动不停掉眼泪,活泼,热爱生活,躁动,这些都是我,最起码是之前和现在的我。娜塔莎,应该也是金牛座,呵呵。书中对拿破仑和亚历山大皇帝的描写,我觉得,当然,他不是法国人,呵呵,还是不想读拿破仑传,还是不喜欢太专业的历史和战争。还没读完,在读第三部,之后有想说的,再来写,今天累了。

上层社会,不是天堂

刚开始看这部作品,内容很受震撼。艺术家的卓越之处在于他指导、并激励着你前行的方向,他的想法即是你冥思苦想、若即若离的心声。托尔斯泰是伟大的,这样的作品相见恨晚。摘录:人际关系在社会上是一种资本,要想它经久,那就不能不节用。就算是在最友善,最朴实的人际关系中,赞扬和适度的吹捧也是不可缺少的,就好比马车,车轮需要不时地抹油一样。

幸福就在脚下

我已经很久没有回宿舍写点东西了。并不表示我的思想或者说是心情就有多安宁。而是今天正好看完了四本战争与和平,借此机会来理理思绪。一开始看是有点吃力的,看到第四部的时候,感觉就来了。特别是皮埃尔被俘之后遇到的那个可爱的老头子---普拉东,他给我的印象就如他给皮埃尔的印象那般深刻。无论是讨饭或者是坐牢,在一般人看来无比令人绝望的事情,但是他就不嫌弃,依旧热爱。正是这种感情是他如此真实的生活,他的幸福不像皮埃尔或者是我一样寄托在对未来的渺茫虚幻,他的安乐就在眼前就在他所站立的那片土地上,就在现在、此刻。所以他给了当时因遭受了巨大惊吓和恐惧之后处于神思恍惚的皮埃尔非常重大的影响,他也给一直处于灵魂与肉体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带来的不安的皮埃尔以生活的启示:世界上没有完全值得可怕的东西,也没有十足的安宁、十足的痛苦。如果在此刻的生活中,你都没有办法体会热爱生活的幸福,那么我敢肯定即使你到达了你现在非常想去的地方,也不会幸福的。这样的幸福并不在于外界环境怎样,最关键的是有体会、发现幸福的能力。这与安于现状是不一样的,安于现状的人是不安、痛苦的,却忍受着一切。而另一种人是在当下的生活中感受到欢乐、幸福和安宁的,他们是在享受着生活的。当你的心灵开始温柔的接受一切的时候,便会发现一切都自有可爱之处,你会变得快乐,而且还能将这种快乐带给别人。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我觉得生活尽管有些烦恼但是并不妨碍我承认它无比美好的本质。看来人类生来就具有这种能力,只是大家都会在生命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丧失这样的能力,也许是因为这是上帝对我们的考验吧。最后有人意识到,找回。有人终其一生痛苦不已,却无可奈何。我相信信仰是可以换回我们曾经的能力的,只是甚少有人注意。后来当家境衰落的时候,我感受不到曾经家庭的那种温情,所触目的都是冷酷和粗暴。所以我也丧失了这种能力。不断追寻,又不断失落。永远旋转着要穿越一切,以期望到达那幸福的彼岸,谁知却越来越绝望。所以生活给我的感觉变得面目可憎,自己也越来越迷茫、纠结---所以我的生活中,没有音乐、没有花鸟鱼虫、没有爱【我一度感觉自己丧失了爱人的能力。】只有对成绩、对名利的汲汲以求的荒原。一停下来我就自责,没有关心别人的能力,我常常感到孤单、寒冷。自视甚高,真的是将万般看做下品,只有读书、名利高。在皮埃尔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我开始学着接受生活、关注生活,就在这看似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幸福。

感悟我们生命中的那份真实

最近一直都在阅读黄仁宇先生的作品,发现在其中总会引述一些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的论述,甚至感觉其对《万历十五年》的文风都有所影响。个人读书不多,名著更是没几个。这部《战争与和平》是个人接触的第一部外国文学。因此印象还算深刻。再加上对比黄仁宇先生在多处列举的一些共识,使我觉得自己发现的某些东西或许还算不上十分偏机,因此才想回过来小记一二。下面是个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算是孤陋寡闻、大惊小怪吧。《战争与和平》庞大的框架和复杂的人物关系对于我这个不怎么读小说的人来说确实有些力不从心。而以我不济的逻辑分析能力来说又实在是难于理清贯穿于通篇的脉络。不过好在我的兴趣是在旁枝细节上借题发挥,因此以避重就轻的角度来看这部大作,倒还不至于那么费劲和惴惴不安。兴趣是阅读的根本和方向,因此就先引入我在这部著作中的记忆点吧。共济会似乎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总会涉及到这个历史久远的宗教团体。在许多作品中他总是被诠释为一个信奉共同信仰并负有神圣历史使命的隐秘团体。比如前一段时间流行的《达芬奇密码》中就将耶稣的后裔交于他们守护。而在《战与和》中作者又将赋予他们怎样的伟大使命呢?在皮埃尔草率的发起决斗将多洛霍夫击伤,并同他多情的妻子海伦大闹一架之后失落的准备离开莫斯科时,共济会的资深会员巴兹杰耶夫“不期”而又“神秘”的出现在他面前,并用上帝那洞悉一切的伟大和神秘感化了这位在生活上一塌糊涂的年轻贵族。看到这儿的时候,个人虽然不是很欣赏这位老者的故作深沉,却仍然很期待“共济会”在其后的表现。紧接着皮埃尔到达圣彼得堡后,在一位波兰贵族引荐下,他终于如愿以偿的加入到了这个神圣的组织,但在其后故事发展中,个人却很难再继续将托尔斯泰笔下的这个团体同伟大、崇高、神圣联系起来。入会的整个过程环环相扣、一丝不苟、庄严有序,文中仪式细节的详尽之处更是不断的撩动着皮埃尔那份渴望为真理眷顾和感化的真挚情意。但是如果我们再略微品读一下,不难体会到作者的笔风中蓄有的那份嘲弄和调侃的意味。首先繁冗的仪式似乎在刻意取舍中的突出些什么;而精心设计的环境和布局更把当事人带入到了感官的快意之中;在周围人们秩序的烘托下生活中的杂乱被屏蔽,内心的一种虚无缥缈油然而生待人诠释;于是万事俱备后,一连串辞令诱导下皮埃尔将自己生活中诸多“毫无关联的否定”串连成为一个“对上帝最不容置疑的伟大肯定”。最终我们天真的皮埃尔再次于人们开导下光荣的成为了一名神圣的共济会员。可以说作者对入会过程的笔墨确是毫不吝啬的,可就是作者的这份毫无保留叙述,反倒让我对身边那些似是而非的事情多了几分谨慎的怀疑和莫名的揣测。在其后随着故事的延续,皮埃尔的共济会生活则与高尚、神秘、以及上帝所赋予的使命愈加遥远了。作者笔下的共济会更像是一个俱乐部,各类人纠缠于这个名号下,展开、进行、完成着他们各自的动机、利益和目的。而皮埃尔在这之后仍然是继续的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毫无改过自新的迹象。共济会只是被动的成为了他生活日程中发泄自己负面情感和过剩精力的理想场所,并促使他可以更加放心坦然地将自己的精力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天昏地暗的纸醉金迷当中。于是在我看来那贯穿于高尚动机下的现实意义似乎要比那些困守在虚妄中所得到的圣洁神往更具实际效果而又理所当然了。只是,在这里我如此解读作者笔下的细节又想说明些什么呢?其实与这部鸿篇巨制相比确也说明不了什么,但就是借助这个切入点,却令我抓住了一份似乎可以贯穿全文的线索和痕迹。安德烈一位负有抱负的俄国贵族。他的身份是高贵的,性情是孤傲的;前程是无量的;言行是受人瞩目的;理想更是崇高的。如此优越的他并不甘于现有的平凡,美满平静的生活令他厌倦,他所拥有的一切给了他渴望铸造一份丰功伟业的理想和借口,他渴望获得所有人的尊敬和爱戴,打破周围的靡靡尘雾,他妻子丢在童山,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欧洲的战场。伴随着奥斯特里兹会战前夜那份敌人的欢呼声,这份心潮的汹涌澎湃被勾勒的愈加清晰和迫切,至少他自己是这样诠释的。可现实是俄军调动迟泄,会战兵败如山倒,一切所谓“完美的计划”还没展开,就被敌人犀利的攻势打乱的溃不成军。纵然他想以英雄式的壮举力挽狂澜,可一枚炮弹便将他的一切吹散得干干净净,在那一刻当他以生命的意志面对蓝天和白云的时,这才令感到生命的美好,自由的可贵。心中的那份断想在这份对生命的最渴望中是多么可笑。即便拿破仑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在他的面前时,经历了战争洗礼的他也不再为这位自己曾经的偶像付出那份无处寄托的妄想。可就算是他领悟到了生命的意义,现实却夺走了他本该美满的家庭。他心灰意冷,深居简出,愧疚和失落久久不能散去。可娜塔莎的出现却给了给了他生活的滋润和活力。于是梦想被再度编织,伴随着的又是一份似锦的前程,幸福正等待着被重新定义,他以更加理智的热情投入到祖国的事业中去,可是一场极近荒唐的私奔竟发生在她未婚妻的身上,于是一切再度于他无关,战场又一次成了他执著和发泄的舞台。在博罗迪诺战役前夕他同皮埃尔的激烈对话,正是他在奥兹特里斯战役中现实感受,现实的处境令他愈加清晰自己和身边的一切。伴着卫国战争的神圣,在莫斯科郊外的博罗迪诺硝烟弥漫,此刻的他不再具有“三皇会战”时的妄想,而唯有将一腔怒火向敌人倾泻。总司令库图佐夫的沉着、老练、稳重、务实令人放心的,士兵更是值得信赖的。可无常的现实再次关顾于他,一颗榴弹再次袭来并将他击成重伤。当他在野战医院看到企图夺走其未婚妻的库拉金时,顿时为自己那执迷不悟的毫无意义而悔恨异常。而作者再次将其命运与娜塔莎联系在一起时。对于生和死的感悟愈加壮大,交相呼应。作者用这个人物的命运为我们描绘出一份贯穿于个人理想和残酷现实的壮丽画卷。皮埃尔在作者的笔下他似乎是一个“最不合适宜”的人。私生子的身份令他如是;沙龙中的鲁莽行事令他如是;瓦西里公爵谋取他父亲家产的未遂令他如是;将警察局长和狗熊绑在一起令他如是;同多洛霍夫的决斗令他如是;共济会中的表现令他如是;救助农奴的善举令他如是;衣着燕尾服来到博罗迪诺的战场令他如是;莫斯科城中的怪异打扮令他如是;与法籍军官的奇妙关系令他如是;以贵族的身份而沦为阶下囚令他如是(他本可以不这样的)。总之,在作品的诸多情节中它总是扮演着一个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角色。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最不合适宜”的设定,凭借作者赋予他那极其敏感的特质使他贯穿于当时俄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令他更像一面走动的镜子,透过他折射出各个阶层的人们最直接的欲求和状态。他总是为了表达些什么而鲁莽行事,因为别人的索求而困顿烦恼,为解读上帝那深邃和悠远而冥思苦想,为了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义而误打误撞,他相信周围,疑惑于自己。他与安德烈性格上的差异是鲜明的,安德烈坚持心中的理想和原则,内心中总是不肯为别人所左右。皮埃尔善良而敏感,虽然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但却总能准确的感知到周围的情况微妙变化。也正因为他们各自的不同,他们的交流又往往最富有启迪和意义。所以也就愈加欣赏彼此的闪光之处。皮埃尔随法军撤退的路上。在一个夜晚,同样是在最切身的感受下,他彻底的感知了那份生命的意义。之前生命中的那些杂乱而无序的奇遇,顿时促成了现有的这份对于生命最真挚的渴望和需求。一切都豁然开朗,还是那些事情、还是那些问题,却也不再那么深奥和做作。一切都在自己最由衷的感知下愈加真实,愈加神圣。当他回到莫斯科,依然是那片天空和大地,但生命的点缀令她如此绚丽,哪怕最深奥的道理都逃不出生活的定义。用那充满生机的心灵所构筑的天堂,才是上帝曾经允诺的圣域。罗斯托夫作为一个贵族子弟,他真挚而富有同情心,充满活力却缺少克制,鲁莽而又不拘小节,行动总是先于思考,喜欢意气用事。在他的世界里从没有什么深奥道理,只有他和他所爱的一切,他为他们而执着,为他们而奋进拼搏。而这些特质又在他的军旅生涯中更加清晰。初次上阵令他遐想无限;战斗中的负伤落败令他惊慌失措;获得的军功令他不由自主的信口开河;杰尼索夫的遭遇令他倍感无力;他所崇敬的沙皇竟然与仇敌拿破仑的握手言和更是令他顿感茫然和失落;面对家中那黯淡的变化他重投军旅的方式而刻意回避;同玛丽亚的巧遇令他浮想联翩、喜不自胜。相比安德烈那份为理想的坚定,他更懂得享受生活中的喜悦;相比皮埃尔的思考,他更期待生活中的种种奇遇。他从未预制出何种计划,何种动机。只是在不知不觉中他一点点转变,变得更加成熟,更富有责任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最后他成了母亲的好儿子、妻子的好丈夫、一个优秀俄国贵族。相比上面的两个人物他更近于常人。他的经历也就更加耐人寻味,令人仿佛置身于历史的事件之中,拉近了读者同那个时代的距离。拿破仑似乎只要涉及到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就总会成为异议的焦点,而原因往往就在于这个人物和其行为是真实存在的,虽然结果的既定是不容置疑,但是其动机和原因却可被人们无限的演绎和遐想。也算得上历史爱好者感怀他的一大乐趣。对拿破仑这样一位历史人物的兴趣,也算得上是个人品读这著作的初衷之一。在作者所勾勒的背景下拿破仑是那个时代的标志和象征。人们对他的议论已经超出了敌与友,善与恶,甚至成为了一种度量的准则。哪怕于他最无关的事情,人们都会归咎其身。无论是沙龙的聚会还是家中的闲谈,拿破仑都会被作为一份不容置疑的证据而随口提出。伴随着他的各种事件都是令人纠缠的焦点。而随着故事的发展,他那神秘的光环却渐渐被作者剥离。在真实的战斗中,伴随着安德烈亲临战阵,实际的情况让他明白了“各种事件的发生都带有偶然性,是不以某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切便开始微妙的变化着,直到他躺在奥斯特里兹的战场上,对拿破仑的一切幻想都在他最真切的感悟中变得不值一提,即便这位伟人相遇也不再令其心存激动。伴着拿破仑庞大的远征军向俄国境内推进,作者对他的描述,也渐渐从侧面烘托转向了正面描绘(对于一个于己无关的历史人物,作者的描写是很恰当的)。伴随着博罗迪诺整个战役过程的他无助、孤立和一筹莫展。他那曾经的天才,不见了。而逆境的凸现,令他百思不得其解。他的调度是合乎时宜的可战局却同他曾经的遭遇大相径庭。他那被传颂的神话在现实的面前变得难以推敲。种种不利这才令他才发现原来自己是这样的身不由己。他所行使的那份看似绝对的权力,原来不过是“集体智慧下的诡计”,也正是如此,托尔斯泰才会说出:“与其说拿破仑自己给自己准备好扮演的角色,不如说周围的人让他承担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事件的全部责任。”于是他只能按部就班的去执行他的责任。并最终任由这不可逆转的力量扑向空前的灾难当中。作品中的拿破仑与其说是一个真实的人物,倒不如说是我们每个人心中一种模糊冲动的代表。在作者的笔下,曾经对他的粉饰愈多,现实情况下对他的拷问就愈加激烈。随着情况的愈加复杂,涉及范围的愈加扩大,那所谓的天才、睿智的神话便越来越难以自圆其说,有的甚至反倒不轻率和不智的举动来得实用和合理。于是谎言被作者的人生阅历所拆穿,只剩下一个空空舞台。所涉及的人物,孤零零的演绎着一份一份尴尬。在这里我们可以窥到的不仅是作者文学的造诣,其对历史、社会、文化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想这也就难怪黄仁宇先生会对这部作品情有独钟,感同身受。结尾可以说是相当美满的,几个温馨的家庭组成了一个社会的缩影。农奴们的境遇得到改善,贵族们自觉地担负起国家的责任;改革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个体和社会并行的演绎着完美;一个国家安定有序的走向未来。这可以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也算得上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但是今日的一切却不能令我们自欺欺人。伴随着世界大战的尾声,俄国十月革命轰轰烈烈的爆发,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集体肃清并弃置荒井标志着俄国贵族体制的末路,动荡不安的社会、共产主义世界的崛起;世界一极的形成。而这一切不是故事,是历史的现实所赋予我们的,是今天的我们所拥有的。还是我们的未来所必需依托的。作者没有穿越时间的大门看到今日的一切。但是我可以感到作者在作品中那份对现实的感知以及观察的凝聚,即便是在今天,类似的故事依然在我们的身边漫延展开着。正因为如此我相信就算其看到今日的沧桑巨变,他也决不会感到惊奇,因为他那份对生命的关注和感悟。足以应对今日的世界带给我们的活跃。《战争与和平》的收尾部分同样十分有趣,作者并未因故事的收尾而停笔,而是以文学的笔调,阐述了在他眼中历史的行程和人类的行事轨迹。用作家弹性的情感曲线,代替学术上的专业术语,勾勒那些曾经的人和事、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对照托尔斯泰的生平我们可以看出,他丰富的人生经历确实非同一般。虽然身为贵族,但却不拘泥于这份称谓的特定活动范围。其生活足迹遍布社会的各个层面,许多领域。正凭借对于生活的丰富阅历和经验,其对事物的论述,则要比那些仅仅通过逻辑推演而得到的“理所当然”,要来得通俗易懂、耐人寻味的多。在他的笔下多么“睿智”的决策和判断,都可以在最一般的行事细节累积下,得出最平常的解释;最不合道理的行为,往往囊括每个人在不经意间的最直接取舍;就算是至大至伟的形象,也不过是人们冲动蒙昧下的最自然表现。作者用生活中最不值一提的细节,拆解这一个个完美的谎言。也正因为如此,当拿破仑伐俄的最终失败令那些谎言的编制者再无法自圆其说的时候。托尔斯泰才会用那最漫不经心的语调说出了,每个人在这份灾难行动中的谋取和所得。还有太多的人物和事件待我们诠释,有的我实在力不从心。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托尔斯泰的笔下,没有一个人是多余并可以轻易类化的。托尔斯泰将他们纳入到一个庞大的框架内,以连贯详尽的叙述,代替漫无边际畅想,让人们在品读细节的过程中领会到事物那份最贴近我们身边的涵义。他的着笔从不泛泛而谈,作空洞的议论。每一个人行事都有他最根本的缘由和动机。而在这份过程中那些最贴近现实的事例,由此启发了我们的思维,唤醒我们对身边事物的直接思考。令我们感受到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感知和把握的同时,同样领会到了作者那清晰而广阔的视角以及他那多变而灵活的思绪。而作者之所以能够塑造出这一个个动人而鲜活的人物。所凭借正是我们生命中那份永恒的现实。现实是不同于过去和未来。因为相比于曾经的回忆或将来的畅想。现实对我们无以保留,同样也无以复加。他真实地影响着我们的衣食足行。因此作者借助书中人物对现实的不断挖掘和探究,就更加可贵了。作品中的每个人物无不在作者对现实的感知中愈加深刻,愈加鲜活。安德烈用自己的理想撞击着现实;皮埃尔用用自己敏感寻找着现实;罗斯托夫用自己的经历来塑造着现实;娜塔莎更用自己的生命来赞美着现实。我们可以看到作品每个人都在现实中取舍着、困惑着、痛苦着、妥协着、幸福着、无耻着、伟大着、渺小着、卑鄙着、高尚着。他们每个人都依照自己的方式同现实发生着摩擦,碰撞着火花。也正因为如此,一切都不足为奇,一切而又理所应当。没有什么十恶不赦的混蛋,但同样也没有什么至大至伟的圣贤,每个人都以生命的形态游历于这大千世界之中。还有什么比这份更真实,还有什么比这更伟大,还有什么比这更贴近人心。我猜想这部著作的经久不衰或许就在于此。他所展开的画卷,正是通向人类心灵的道路,他所描述的一切,正是生命所赋予我们的内涵。历史一次次向我们诉说着答案,但那份谬误的轮回却总是在我们身旁若隐若现。人们常感叹这个时代下假象的引诱已经太多太多,人们不再被无知的敏感而伤害着,反倒由幻象所编制的层层蔽障已使我们太过麻木。这个时代或许已经不缺少天马行空的断想。反倒是那份对现实的最质朴感悟却总是被淹没在鼎沸的浮华喧嚣中,有的甚至被我们那份无聊时所产生的猎奇心所替代。世界是一个潘多拉的魔盒,在那里面不仅孕育着希望,还有许多挑战与困苦。正因为如此对现实的把握、认清和思考就更加重要和必需了。我们要用怎样的自己来面对我们最现实的生活,用怎样的心情来面对周遭的瞬息变化,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切的一切中我们自身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和意义呢?生命是在现实中延续的,具体到了个体他便成了为了一份份生活。把握住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倾听我们内心的每一份诉求,给我们生活以最真挚的感悟和祈福。不正是这个世界以生命的名义给与我们存在的最伟大定义和赞赏吗?和平中的希望和梦想是孕育我们生命的乳汁,而战争中的残酷和痛苦却是我们永远抹消不掉的苦果,而正是在这天堂与地狱之间,生命铸造了他最不可辩驳的真实和奇迹。

心灵的深邃与不可测

战争与和平,也是生存与死亡,也是伟人与凡人,更是现实与心灵。历史是什么?是历史学家眼里的历史,实际的情况永远远去,无人能够触及。最为震撼的是安德鲁伯爵死亡的场景,是死也是生。在最终的时刻,他应该找到了他一生都在寻找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力量推动历史向前发展?谁能有定论?上过学后,我知道是人民。读完书后,我总觉得心中有一股说不清的意味。现实就在那里,心灵就在那里。雨果说过,比海洋更深邃的是天空,比天空更深邃的是人的心灵。在雨果哪里,人的心灵,是一个样子。在托翁这里,人的心灵是另外一个样子。但是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深邃,都是无法准确定义。

安德烈•博尔孔斯基公爵,你到底是要死还是要活嘛?!

花了一个周左右时间看完《战争与和平》,刘辽逸翻译的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版本。从此我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姐也是看过《战争与和平》的人之一了哇。不过接下来要问的只有一个问题,即:安德烈•博尔孔斯基公爵,你到底是要死还是要活嘛?!由于结构庞大,线索总是旁枝逸出,我一直到三百多页才觉得这本书是有主角的,也就是安德烈•博尔孔斯基公爵,可是接下来的一系列打击让我从根本上开始怀疑这么多年的阅读经验。且看:P384:“安德烈•博尔孔斯基公爵就在普拉茨山上他擎着旗杆倒下去的地方躺着,流着血,呻吟着,连他自己也不自觉地、低声地、可怜地、孩子般地呻吟着。”看到此处,我只是隐隐为安德烈担心了一下,不过马上又决定了:这是每一个英雄人物成为英雄的必经阶段嘛——在战场上受伤流血留下伤疤,只要伤不致命,一切的痛苦都只是换来荣誉和爱情的代价。马上,托翁就接着写到安德烈被拿破仑俘虏了。可是到了第424页:“老公爵(安德烈的父亲)从这个官方消息中知道我们打败了。在报载奥斯特里茨会战消息的一星期后,接到库图佐夫来信,信中通知公爵关于他儿子的遭遇。‘我亲眼看见您的儿子,’库图佐夫写道,‘手擎军旗在团队前英勇地倒下了,他没有辜负自己的父亲和自己的祖国。……有一点是使我和您都感到宽慰的,就是您的儿子可能还活着,不然的话,在我从军使接到的阵亡军官名单中,一定会有他的名字的。’”看嘛,库图佐夫将军都这么说了,只是可能死了,不在被俘虏的名单上,也不在死亡名单上,可是老公爵可能是太过激动,直接就理解成安德烈已经死了,“在会战中阵亡了,那一仗毁掉了俄罗斯最优秀的军人,毁掉了俄罗斯的光荣。”博尔孔斯基一家都默认安德烈已经死了,还一直瞒着安德烈怀孕的妻子。后来,安德烈在妻子分娩当天神出鬼没地回到童山的家里,妻子为他生了一个男孩,自己却难产而死。尽管妻子在世时,安德烈也不见得爱她,反而她的去世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打击。他想方设法避免回到军队,意志颇为消沉。有段话让我记忆很深刻,是安德烈与皮埃尔对话时说的,“我只是说,使我相信来世的必然性的,不是什么论据,而是这样的事实,当你和一个人手挽手在人生的旅途中行进的时候,这个人忽然在那里消失不见了,到乌有之乡去了,而你自己却站在这深渊前面往那里张望,我就曾经张望过……”由于我知道安德烈被俘在先,而将军的来信不知道他被俘,所以我尚能确定这个时候的安德烈还活着呢。可是慢慢的事情就朝着越来越狗血的方向发展了。安德烈重回战场,其间还与罗斯托夫家的贵族小姐娜塔莎订婚,但是年轻漂亮的娜塔莎却移情别恋,差点和阿纳托利•库拉金私奔。安德烈在战场上一直在寻找阿纳托利•库拉金,想和他决斗,却一直没找到,后来却在伤病医护室碰面了。第1080页:“他认出那个不幸的、痛哭失声、虚弱无力、刚被截去腿的人是阿纳托利•库拉金。人们扶起他,递给他一杯水,但是他那颤抖着的肿起的嘴唇老挨不到杯子边。阿纳托利痛苦谛啜泣着。‘是的,这是他;是的,这个人不知怎的和我是那么密切和痛苦地连在一起,’安德烈公爵还没弄清楚眼前究竟是怎么回事,心中想道。‘这个人跟我的童年,跟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他自问,但是得不到解答。突然,在安德烈公爵的想象中,从纯洁可爱的童年世界中浮现出另一种新的意外的记忆。他想起一八一零年在舞会上第一次看见娜塔莎,想起她那纤细的脖颈和纤细的手臂,她那时时都在兴奋状态的、又惊又喜的脸庞,于是在他的心灵中苏醒了对她的眷恋和柔情,比任何时候都更生动,更强烈的眷恋和柔情。他这时想起了他同那个用含着泪水的肿起的眼睛模糊地看他的人之间的关系。安德烈公爵想起了一切,于是对那个人的热烈的怜悯和挚爱充满了他那幸福的心。安德烈公爵再也忍不住流出温柔、深情的泪水,他哭了,哭人们,哭他们和自己的错误。”看到这里真心为安德烈感到高兴,他放下了心里一些执念,原谅了他的仇人。我甚至觉得他应该可以在战争结束后与娜塔莎开始新生活。没想到的是,到了1116页,却突如其来劈头盖脸地出现了这么一句话:“在路上,皮埃尔得知他内兄和安德烈公爵的死讯。”死啦!又这么没头没脸地就死啦,还是通过旁人之口,还是这么不明不白只交待了一句话就死啦。真让人气闷啊。从这时起我就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了。尽管安德烈不是唯一的主角,但至少是我喜欢那位啊,从此时到全书结束还有400多页诶,安德烈死了这400多页叫人怎么读下去。虽然一方面对安德烈再次死掉耿耿于怀,一方面又产生了逆反心理,管你是不是主角,要死你就死得痛快点啊,别跟《十面埋伏》里的章子怡似的,翻来覆去死了三次才死成。没想到托翁是写反转剧的高手:P1132:“马夫拉•库兹米尼什娜要他们把受伤的人抬进屋里。‘主人家不会反对的……’她说。但是他们应该避免上楼,因此把受伤的人抬进厢房,安置在肖斯太太住过的房间。这个受伤的人是安德烈•博尔孔斯基公爵。”天啊,原来安德烈没死啊,托翁您到底要不要这么狗血,让他死了活了一次又一次?罢了,其实托翁早就告诉我们不要相信来自战场和女人的传言的。“拿破仑就是根据这些不可避免的谎报发布命令的,那些命令不是他为发布之前就执行了,就是不能执行和未被执行。”(P1062)总之,没死也好。我又有继续看下去的心情了。于是接下来与娜塔莎冰释前嫌,两个人仿佛又回到了恋爱时候的样子,我是真心为他们感到高兴。两个经历了变动的恋人,发现彼此仍然还爱着对方,多好的事情。可是安德烈的伤病非但没有治愈,反而愈发严重了,虽然最后这段时间里,爱情的复归让他心情好了很多,但是, P1294:“最后的、超自然的努力也无济于事,于是两扇门无声地打开了。它进来了,它就是死。于是安德烈公爵死了。”这下是作者明明确确说安德烈死了而不是读者道听途说的吧,以至于上课的时候看到这里都差点掀桌了,可是如果看了下面一句话恐怕就会直接瘫痪吧:“但是就在安德烈公爵死的那一瞬间,他记起他是在睡觉,也就是在他死的那一瞬间,他一努力,于是醒了。”“自那天开始,安德烈公爵在睡醒的同时,也从人的一生中醒来。他觉得人生的觉醒对人的一生来说,并不比一觉醒来对睡梦来说,来得更漫长。”无论如何,我以为,既然他梦见死神来敲门,梦见自己死了,却都没有死,证明安德烈有恢复的希望了。我也是抱着这样善良的心理预设继续读下去的,没想到托翁却给了我最后一击:“当洗过并穿上衣服的遗体躺在桌上的棺材里的时候,大家都过来向他告别,所有的人都哭了。”(P1296)什么啊,看了这么多回他都没死成,让我都幻想了会不会钻进棺材了还能奇迹般地复活的狗血剧情,托翁啊,你是不是中国大陆的古装剧看多了啊:当一个人要被砍头的时候,要么是有人要劫法场要么是有“圣旨到,刀下留人!”我以为这是中国人才这么畏惧死亡呢,你真的有必要把安德烈的死写的这么荡气回肠么?像比佳那样多好,“杰尼索夫跟在几个抬着比佳•罗斯托夫的尸体往花园里挖好的墓穴走去的哥萨克后面,脸色阴沉地走着”,说死就死,这才是俄罗斯民族的大气概嘛。反正安德烈•博尔孔斯基公爵的死让我有如娜塔莎一般不能释怀,娜塔莎在安德烈死后悲痛欲绝,说“就让他慢慢地死去,就让我永远眼看着他慢慢死去,也比我现在幸福。”而我不是,我要说让他死吧,让他赶紧死吧,别再活过来了。

关于《战争与和平》

首先必须说明,这篇文章很可能与《战争与和平》这部伟大的小说没什么关系,主要是我想借着写读后感的机会随便敲些字,发泄下,学习小说中阿纳托利那对傻兄弟,本来就够傻了,再不允许我自己给自己讲个白痴笑话解解闷,那我真要在沉默中灭亡了。言归正传,开始谈谈列夫.托尔斯泰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战争与和平。小说我初中就读过了,这次放假在家消磨时光又重新翻阅了一下,并不是象第一次那样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的仔细阅读,也没再看被我欣赏过无数次的几个最经典片段。这次是放弃了作家深邃的哲学思考和繁复的议论评述,单纯从故事本身欣赏这个四卷本跨越几十年时间的冗长故事。〈石头记〉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两个女人同时爱上了一个男人,而那个男人身不由己的和自己不喜欢的那个走到了一起。〈西游记〉的故事是一个和尚一只猴子一只猪一个妖怪(关于沙僧,我比较倾向用最游记里的名字,红发河童,不过估计没几个人能接受)一匹马的长征。〈三国演义〉是三个国家的斗争。〈金瓶梅〉是三个女人围绕一个男人的故事。至于〈水浒传〉我想我的解释大概太邪恶,不适合在公开场合发表了。列举中国最伟大的几部小说,无非是想说明,相比中国简单的结构主线,托尔斯泰大人的故事有多么不同凡响呀。安德列是A 皮埃尔是B 玛利亚是C 娜塔莎是D 罗斯托夫是E 索尼亚是F其中A和C是兄妹,D和E是妹兄,F是D的表妹。最开始的时候A和B是好朋友,他们都喜欢D,而D喜欢A,决定与A结婚,峰回路转间D又不喜欢A了,A伤心而去。两人分手后B没有趁机而上,而是C和E开始了一段新的感情,这时他们发现了E青梅竹马的表妹F横在两人之间成为最大障碍。此时A和D竟然重逢,地球人都认为他们要再续不了情的时候A死了,B也终于娶到了A,A的死也促成了C和E走到了一起,F成为了最多余的人。以上就是〈战争与和平〉的情感主线,如果你以前没看过这部小说,现在看了我的简单介绍后也没感到头晕,我可以恭喜你,你要么是个有很深逻辑推理能力的数学天才,要么是个港台二流电视剧的超级发烧友,这都标志着你很有电视剧的编剧天赋,虽然不适合编韩剧,但在大陆台湾发展都绰绰有余。大师最伟大的地方就是一堆陈芝麻烂谷子的破事被人家这么一说,它利马就惊天地泣鬼神了,故事不重要,关键是讲故事的手段,比如张恨水肝肠寸断的编了一大堆才子佳人的凄惨爱情故事,结果鲁迅看后淬一口吐沫,骂张的鸳鸯蝴蝶落伍而庸俗,于是张恨水就人生长恨水长东了。鲁迅自己则把旧时神话翻译了一下,关键是没完全从古文翻译成白话文,只是翻译成了半白话,起个名字叫〈故事新编〉,就靠这个都嬴来了满堂彩。可见后现代主义的开山鼻祖是鲁迅,周星星的“i 服了 U”的这种不完全翻译手段真正的宗师是鲁迅。服了吗,所以人家是大师呢。托尔斯泰绝对是比鲁迅还大师的大师,他能成功的把一港台三流电视剧剧情写成世界最伟大的小说,就知道其功力深厚以超过了我的描写范畴,打个比方说,如果是武林高手,托尔斯泰已经到了看你一眼就能取你姓名的境界了,所以我惯用的飞花落叶皆可伤人之类的描写用他身上绝对小儿科,只能说托尔斯泰已经达到了美杜莎这种终极妖兽的境界了,你根本不能用平常人的评价方式评价他。反正我看过〈战争与和平〉后依然被小说中情人间的悲欢离合感动的五体投地。所以有了以下一些想法:1。如果有了个爱人,准备结婚,不妨先约定分开一年,考验下彼此的感情。基本上结局都是分手快乐。分开旅行----分手快乐,今天你唱了没有。2。青梅竹马绝对不适合生活在一起3。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也是幸福的开始4。爱情没输赢。5。幸福可以和爱情无关6。幸福基本和金钱有关。从前我很讨厌娜塔莎,喜欢索尼亚,但后来我越来越喜欢娜塔莎,而开始讨厌索尼亚(这段话我说了无数次了,基本每次谈到〈战争与和平〉都会说一遍,我也快成祥林嫂了。。。)但我每次看完都会觉得自己始终迷恋着这两个可怜的身影。娜塔莎代表着永远对爱情对幸福的追求,虽然这追求有时显得很自私。索尼亚代表永远无私的爱,爱到放弃自己,只关心被爱人的幸福。我在爱的时候象娜塔莎一样自私,但被舍弃后又总摆出索尼亚似的无私样子,但我清楚的知道,自己两种境界都没达到,我的爱还是充满人间烟火味的世俗的爱。圣经曰:“对已经有的,要把没有的也给他,对没有的,要把他有了的也抢过来。”我思索了很久,自己是那种有的,还是没有的,始终抓不到头绪。有人曾给我从前没有的幸福,但有人又拿走了我已经拥有了的幸福,我的幸福究竟应该找谁索取呢。本来波澜壮阔的时代场景被我舍弃了战争和政治生活,就剩下最不为人所重的儿女情长了,我是个不如流的读者吧,心态决定一切,去年**大学的文学专业考研题里还有道辨析呢,通过〈复活〉中作者的矛盾辨析作者的伟大。答案我不知道,但题目我觉得很扯淡,伟大是不需要辨析的,真正需要辨析的是我们卑微的矛盾。我可以正式宣布,这文章被我自己糟蹋的不成样子了,我真的没心情安静的写文论,扯来扯去就扯上了爱情,然后就把自己感伤的一塌糊涂,莫名其妙的敲些不知所云的字。睡觉睡觉,幸好最近终于不失眠了,起码睡眠能帮我忘记很多东西。

直面生活的勇气,就指望它了

这样大块头的书,以前是无论如何也啃不下去的,经书友点拨读了叔本华的《叔本华的美学随笔》、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后,了解了美学的概念,前不久又有幸读了潘知常教授的《谁劫持了我们的美感》,我毅然拿了我的《三国演义》去旧书店换回了这套半新的《战争与和平》,并且急不可待地读完了它,花了近一个月时间。幸好我读了这部恢弘的著作,在人生过半这年领略了它光辉灿烂的魅力,也许后半生直面生活的勇气,就指望它了……我读的这个版本共1596页。老托花了大量的笔墨在开场的宴会,为了向读者介绍俄国上层社会的情况,然后听他徐徐铺成开来。在第136页的时候,他通过玛丽亚公爵小姐的口甩出了一句经典的开场白:“了解一切,就会原谅一切。”多么智慧的一句至理名言!两百年前的那场欧洲乱世,一大群俄国人由西向东,然后又一大群法国人由东向西,战争起因似乎只是因为拿破伦发起的侵略战争,俄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反对,增援欧洲盟国,正打得起劲,他俩言和,军队不战而退,没多久两人又莫明其妙地闹翻了,导致拿破伦起兵攻打俄国,直到最后占领莫斯科并因军队管理不善火烧了莫斯科城!通过罗斯托夫、安德烈公爵等等年轻人入伍,亲历残酷的战争,从他们的视角反应平民百姓在战争中的无辜,对生命存在的意义发出质问,在描写生死关头人物的心理活动时,只见满目的悲悯,整篇的终极关怀——“尼古拉·罗斯托夫转过身去,好象要寻找什么东西似的向远方眺望,向多瑙河的流水,天空、太阳眺望。多么好的天空,多么蔚蓝的天空!那沉沉西坠的太阳多么明朗!那远方多瑙河的水光多么柔和可爱!而尤其美好的是那多瑙河对岸青翠的远山、修道院、神秘的峡谷、雾霭笼罩树梢的松林……那儿安静,幸福……‘我什么都不要,我什么都不要,我只要能到那儿’罗斯托夫想道。‘在我一个人的心里,在那阳光里,有那么多的幸福,可是这儿……是一片呻吟,痛苦、恐怖,以及这混沌,忙乱……又有人喊什么,大家往后跑,我也跟着他们跑,这就是它,就是它,就是那个死神,它在我上面,在我周围……转瞬之间——我就永远看不见这太阳,这河水,这峡谷了……’”在这些年轻美好的年轻人身上,他们本来都有自己精彩的人生,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更有美好的爱情等待着他们……天真单纯的娜塔莎,圣洁高贵的玛丽亚,默默付出的索菲亚,早逝的可怜的小公爵夫人以及交际花海伦,他们和她们经历着战争的洗礼,快乐与痛苦交错的人生际遇。他们有时可爱,有时不那么可爱,但我相信托尔斯泰都是爱他们的,同情他们的,因为在他笔下残酷的战争与现实的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只有彻骨的悲悯与深沉的爱。不同的是,他们中有的人仅仅是活着,死了也就死了,再没有人提起甚至想起过他们,他们只是上帝的工具,参与创造那些历史;而有的人在经历了苦难后,萃取出生命存在的意义,并给读者展现出了勇敢善良的人性光辉——P292玛利亚公爵小姐:“不要为自己抱任何希望,不要探索,不要焦虑,不要羡慕。人们的未来和你的命运都不是你应当知道的,你要在生活中忍受一切。”P421皮埃尔:“活着,就活下去:也许明天就死掉,就像一小时前我可能死掉一样。生命较之永恒只是一刹那,犯得上自寻烦恼吗?” P841玛利亚公爵小姐:“不幸是上帝赐给的,不是人造成的。人是他的工具,他们是没有罪的。如果你觉得谁得罪了你,那么你就忘掉吧,宽恕吧。我们没有权利去惩罚,你会了解宽恕的幸福的。”P1213安德烈公爵:“爱,不是对某种东西、为了某种目的或者由于什么原因的爱,而是初次——就是我要死的时候,看见我的敌人,我仍然爱他的那种,我所体会到的那种爱。我体会到那种作为灵魂本质的不需要对象的爱。我现在就体会到这种幸福。爱邻人,爱自己的敌人。爱一切——爱上帝所体现的一切。爱一个亲爱的人,用人类的爱来爱就行了;但是爱敌人,只有用上帝的爱才办得到。”P1275普拉东:“劫数难逃。可是我们总爱逞能,说这也不好,那也不合适。朋友,幸福好比网里水:你拉拉网——鼓鼓囊囊的,可是拖上来一看,啥也没有。”P1329皮埃尔:“没有痛苦,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由此而来的选择事业的自由——也就是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是一个人毫无异议的至高无上的幸福。只有当他饥饿的时候,才能体会到吃东西的快乐,只有当他干喝的时候,才体会到喝水的快乐,只有当他感到寒冷的时候,才体会到温暖的快乐,只有当他渴望和人谈话和渴望听听人的声音的时候,才体会到和人谈话的快乐。生活条件过分优越,需要得到满足的幸福也就消失了。” P1467皮埃尔:“我们总以为,我们一旦被抛出我们走熟了的道儿,就一切都完了;其实,美好的,新的东西才刚开始。只要有生活,就有幸福。前面还有很多,很多东西等着我们呢。”P1511罗斯托夫:“一个人不是因为漂亮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显得漂亮。”P1451皮埃尔:“承认每个人都能以各自的观点思想,感觉和观察事物;承认不能用语言改变一个人的想法。每个人这种合乎情理的特点以前使皮埃尔激动和恼怒,而现在却成为他在待人接物时激发兴趣和同情心的基础。人们的观点和生活之间的不同,以及人们彼此之间的不同,有时完全相反,使皮埃尔高兴,引起他温和的讥笑。”P1540玛丽亚公爵夫人总在不断地追求永恒、永生和完美无缺,因此她的灵魂永远得不到安宁。因此她脸上常常露出一种受肉体之累的灵魂所感受的隐秘、崇高,而且痛苦的严峻表情。P1542皮埃尔:“别人认为思考是一种消遣,可我认为其他的一切才是消遣。” 关于信仰,富翁皮埃尔虽然生活无忧,享有充分自由的生活,但他苦恼于精神世界溃乏,他的婚姻不幸福,生活没有目标,最终他加入了共济会。而共济会的有神信仰(天主教)无疑给了他理论上的指引——“至高无上的智慧和真理,正如我们想要汲取的最洁净的甘露。我能用不洁净的器皿盛这种甘露,而评论它是否洁净吗?只有把内心洗净,我才可能使所汲取的甘露保持一定程度的洁净……用精神的眼睛看看自己的内心吧,反躬自问您满意不满意您自己吧。您单凭智力得到了什么?您算什么?您年轻,您有钱,您聪明,您受过教育,先生。您利用这一切恩赐做过什么?您满意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吗?”P467“要时刻想着死亡,努力做到使自己觉得死亡不再是可怕的敌人,而是朋友……它能因修德而疲倦的灵魂从灾难的现世生活解脱出来,把它引入幸福和安宁的境界。”P475“您要经常注意自己,约束自己的感情,不是在情欲上,而是在内心寻求幸福……幸福的泉源不是在外面,而是在我们内心……”P477“人生的最大幸福就在于追求善和真。要活着,要爱,要信仰。我们不仅是今天生活在这一小块土地上,而且我们永远,在一切方面在那里(他指了指天)曾经生活过,并且将来也在那里生活。”P515“只有在尘世的纷扰中,我们才能达到三个主要的目的:一,自知,因为人只有通过比较才能认识自己;二、自我完善,只有通过斗争才能达到;三、获得主要的德行——爱死亡。……一、用冷静和耐性战胜愤怒;二、用克制和厌恶战胜淫欲;三、远离尘世,但不逃避国家公务,家族事务,朋友关系和经济事务。”P583史诗般的故事中,还穿插了更多让我们现代人依然在生活中困惑的场景,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比如初恋时的娜塔莎、寻到真爱的皮埃尔、濒临死亡的安德烈公爵、老者垂暮的状态……无论读者属于什么年龄段,相信都能从中找到共鸣。再摘录一段描写罗斯托夫的老母亲的一段:“她的儿子和丈夫接连去世,她感到自己是偶然被遗忘在这个世界上似的,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她吃饭,喝水,有时睡觉,有时不睡觉,她没有活着。生活没有给她留下丝毫印象。她只图清静,别无他求,而只有死亡才能给她带来宁静。……老太太的情况全家人都知道,尽管谁也不说,而且大家都竭力满足她的要求。……她已尽了自己做人的义务,他们此刻所看到的已不是完整的她,我们有朝一日也都会变得像她现在这样,因此人人都乐于将就她,乐于为她这个曾经很可爱,曾经也象我们一样充满活力,而如今变得一副可怜相的人而克制自己。全家只有那些冷酷的人、蠢人和孩子才不懂这一点,因而避开她。”写得多好,那些不懂得孝敬老人的冷酷的人和蠢人们,来读书吧!无私的托尔斯泰慷慨地分享他的智慧,他的思想,这部大块头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啊 我终于找到组织了!!!

自从看了战争与和平后 激发了我看名著的欲望 比以前看凡尔纳的要强得多 之前一直泡吧,发现很多名著吧都没有人的....战争与和平吧更是惨不忍睹,正郁闷 现在终于找到个可以讨论的地方了 很高兴这本小说真的是 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我一个字一个字的看,遇到写景和有关宗教的才略略看过 名著嘛 一定要细细品味

太有内涵了

《战争与和平》是目前为止我读到的最有内涵的书!刚开始看时,觉得有点味道,看了几页就睡着了。后来,忍耐力越来越好,到几十页,甚至一百多页。越看越觉得它很有内涵,不过看这个需要时间跟耐心。现在,只要看到这本书的任何一页,我都好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给吸引进去,只好合上书。毕竟,看这一本书需要很多时间的。

智慧,真的能靠读书增长吗?

如果智慧能靠读书增长,那《战争与和平》这种好书读一百遍都不为过,如果读一百遍可以学到托翁智慧的百分之一,那读一一千遍都不为过。今天下午三点,终于读完了这个大部头,是从五月份开始读的,中间读读停停,明天就是预产期了,但是宝宝还是毫无出来的预感,在怀她的这几个月里读完了《战争与和平》也算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吧。像以往一样,读完一部巨著的最后一页,便出现巨大的空虚感和遗憾,因为读得太匆匆。因为要赶着往下看,没有仔细品味每一个细节,没有摘抄下那些对自己触动很大的句子,可是某种可以指导人生的东西,很明显地浮出水面。这是一部可以指导人生的好书,虽然皮埃尔那种境界很难达到。如果不看豆瓣的经典评论,只是自己闷着头读的话,可能只能读到故事。什么叫现实主义,这才是最有力的现实主义,他不跳出来说任何一个人的好坏,安德烈,娜塔莎,皮埃尔,海伦,库图佐夫,罗斯托夫,他只是描述着。这是一部成长小说吗?每个人都在成长着,长成库图佐夫的样子。托尔斯泰不能掩饰自己对历史学的轻蔑,用大量的篇幅说历史学的各种谬妄,历史学不包含真正的智慧,只是掉书袋的浅薄妄想,他反对历史英雄主义,并且用各种证据来反驳。他写的真好,这个智慧的老人,他的眼睛看着这个世界,他的心感受着这个世界,而我只能用愚蠢的毫无特色的语言来描述他,这多么愚蠢。因为太年轻,很多东西无法参透,而生活最终会告诉我吗?会把他告诉托尔斯泰的那些都告诉我吗?如果不会,我只有从托尔斯泰那里知道了,这或许就是阅读带来的智慧吧。继续追随托翁。不写点什么无法结尾,写了之后还是无法结束,那就从头再看一遍吧。

阅读感想之碎片

1. 所有伟大的小说家首先都是一流的讲故事好手,故事讲不好的一般最高只能抵达优秀而非伟大。当然伟大的定义见仁见智。2. 总体来说是很好看的小说,阅读体验最差的是托翁时时大段大段旁白评论历史观,但是他的评论很刻板、很干瘪,类似的令我想到雨果在悲惨世界里对巴黎各种人、各种阶层、各种社会丑恶面大发的宏论,雨果的宏论甚至比主线故事更好看,与托翁恰成反比。雨果是诗人,论述也脱不去动人之态,玩弄人心的高手。托翁是道德家,就算写故事也一不小心就写成了板着脸的教训。【陀思妥耶夫斯基乱入,他是psycho,最擅长发疯】3. 不喜欢彼埃尔这个角色,于我是典型的吃饱了撑的的形象,没事就搞搞什么顿悟,一个月里能新生三回。安德烈公爵要好一些,他临死那一段的描写极其极其动人,是托翁笔可通神的明证。娜塔莎被托翁塑造成了典型玛丽苏万人迷,我能理解她逻辑上的可爱,但却很难觉得她可爱,性格还不如郝思嘉来得鲜活动人——我当真开始怀疑托翁对女人的品味了,年轻时的花花公子,玩累了中年娶了少妻,年老时又是不负责任的丈夫,咳咳咳……倒是一干配角栩栩如生:罗斯托夫老公爵、罗斯托娃公爵夫人、玛利亚公爵小姐、杰尼索夫、阿纳托利、鲍尔斯、索尼娅、尼古拉……托翁擅长写栩栩如生的配角,但是主角……总觉得哪里有些用力不对……4. 其实说白了,这本书就是历史同人嘛……我看托翁把历史人物小说化写得那叫一个开心的嘞……还时不时蛋定地提一句“托尔斯泰伯爵XXX”……5. 我读的时候不能不想起九州,那种乱世之人,相聚、分散、命运被无形大手拨弄,统统在战争与和平中出现了,和平时代的两个决斗者,战争时是彼此并肩战斗的战友,和平时代的夺妻之恨,战争时因为共同受重伤而抱头大哭,和平时代的追求者,战争时你的弟弟死在他的部队里……和平时代被人撮合而不情愿的男女,战争时巧遇对方却一见钟情……和平时代的朋友,战争时……当然不是敌人……只是变的疏远了……这种种理论上相当戏剧化的情节,在托翁写来入情入理,丝毫没有为狗血而狗血的意图。大家手笔。比起很多网络小说那些相爱相杀的二逼情节高杆太多……6. 最后斗胆说一句,托翁写的爱情的段位,那是相当低啊……

关于译本

我还是觉得刘辽逸译的要比草婴好,草婴的本子虽然文字准确,用语简洁,但总是感觉干巴巴的,没法展示托尔斯泰所描绘的当时俄罗斯从底层到贵族圈这样一个广阔的场景。而且我更喜欢刘的版本加原著的法文,草的版本法文直接用小号斜体字了。

去感受,去爱

这本书开始看的一直很慢,总是在公交车上无聊至极的时候,看上几段。始终不能进入状态,故事的进展很慢,我也断断续续的翻着,只当是打发时间。直到安德烈公爵扛着旗子倒下的那一刻,才发现自己已经被深深吸引。于是看的很快,还是在公交车上,每天上下班的时间,两周就看完了。由于前边看的不太仔细,又从头看了起来,这一看就是一个月,再次从头到尾读了一遍。托尔斯泰的书,以前看过《安娜·卡列尼娜》,可已经记不清写的什么了,这本书才算是真正接触到了这个文学的巨匠。他的书里,内容太过庞大,展示了各个层次的东西,有的让你灵魂为之一颤,有的让你开怀一笑。他变换着各种角度,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局部、整体、个体、人类,把一切都展示在你面前。他太过庞大,让你觉得只能膜拜,却说不出所以然来,就像是一尊神,你不能评价,只能参拜。所以当我想着要写一点东西的时候,始终找不到方向,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安德烈公爵倒下的时候,他看到了天空,那样安静。他回到童山,从此告别部队,专心经营自己的庄园。他发现他以前追求的,在瞬间变得失去了意义,国家、荣耀对他来说永远都比不上那片天空了。他要为自己而活。可他依然不快乐,因为没有爱。他只爱自己,却始终看不到身边的一切,直到再次受伤。他躺在病床上,看着周围的一切,曾经的仇人、身边的朋友等,在死亡面前,都变得不再重要。他突然就爱上了这一切,爱上了生活,爱上了生命。直到最后的死去,他都没有一丝一毫的遗憾,因为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得到了真谛。皮埃尔始终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他喝酒,聚会,只为了消磨时间。他有时也会思考,可他无法想通。他遇到了共济会员,教他爱人民。于是他去做了,他给奴隶自由,建学校,做有意义的事。他认为自己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可安德烈公爵并不同意,安德烈公爵只在乎自己,皮埃尔觉得要惊天动地,与众不同。于是,他去刺杀拿破仑。直到皮埃尔被俘并遇到普拉东,他终于不再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他懂得去过好每一天的生活,去关心身边的每个人,爱自己,也爱别人。于是,他成了一个有意思的人。他终于愿意走进别人的内心,去感受每个人,去感受每件事。幸福究竟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可能我们终其一生才能得到解答。安德烈公爵和皮埃尔是幸运的,他们终于还是找到了解答。或许说起来很简单,就是爱,爱每个人,爱个事物。爱早上的露珠,爱正午的烈阳;爱黄昏的炊烟,爱黑夜的繁星;爱墙头的野草,爱路边的鲜花;爱身边的亲人,爱遇到的路人。可知易行难,没有经过心灵的洗礼,终究很难做到。我也在寻找生命的意义,曾经想着去旅行,去没有人的远方,去感受真实的自己,却从没有注意到身边。去年去了苏州,一个人,尝尽了酸甜苦辣。直到祖父去世,我从千里之外奔丧回家,还是没能见到最后一面。跪在祖父的灵前,拼命的回忆,却想不起祖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有过怎样的经历,是个怎样的人?他年轻的时候是否有过一段狂热的爱情,他又曾经面临什么艰难的选择,他怎样一个人撑起来这样一个大家族?我都不知道。我身体里流淌着他的血,却完全不了解他。这就是我所追求的幸福吗?这就是我所寻找的意义吗?一直以为自己是爱生活的,到头来却发现还没有学会爱自己。生命的旅途中,还有许多的路要走,但一路都要记得:去感受,去爱。

书之缘

我开始相信自己与读过的书本都有着奇妙的缘分。犹记大二下学期那一年,首次在文学史试卷上胡诌。真是大胆,30分的大题竟然信口开河;也是无奈,毕竟平日里外国文学极少涉猎,更别提托翁的长篇巨著了。如今,每日抚摸着那本天蓝色精装书,都会想起当日的荒唐,也坚信正是那道题让我对这本大部头著作念念不忘,以至于能够有如今的邂逅与珍爱。无论如何,再也不会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情节人物来对应《战争与和平》了。而俄国在我心里的印象,也再不会只是柯察金、谢廖沙和冬妮亚了。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支持着我翻完了图书馆里足足四册发黄的书本,当最后一页从手中翻过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感和沉重感,差不多半个月的疯狂翻阅几乎将我榨干,直到一个多月后的现在还是没有勇气翻开一部超过400页的著作。然而伴随而来的究竟是一种何等的满足呢,我无法回答,只是清楚地记得当初翻看之时的每一次尽情展开的微笑和每一滴最终都没有流下的泪水。从电脑上阅读电子书开始,恰恰读了100页左右的时候,换了从图书馆借来的纸本,那时只觉得自己和那个情商偏低的皮埃尔竟是如此的相似。后来发现图书馆的新版不仅存在大量删减导致情节不完整的情况,甚至连结局似乎都不一样,便迅速将那本号称是托翁原版的大书放弃,换上了发黄变脆的人民文学四册本。不知不觉,安德烈•博尔孔斯基公爵忽然出现了,之前基本上没有注意过他,只是觉得他脸上一丝似有若无的讥笑是那样不友善,甚至都不曾记得他那独断刚愎的贵族父亲和谨小慎微笃信基督的妹妹。然而他终究成为了我心里一个挥之不去的身影,奇怪啊,究竟是因为他斥责了嘲笑友军全军覆没的同事呢,还是在军队打败的时候毅然回到部队并请求断后呢,又或者是在枪林弹雨中找回了孤立无援的炮兵并替他们出头呢,也许还会是奥斯特里茨会战中举旗冲锋呢?都不记得了,只是会在上流社会的派对提起他的时候感到非常痛心,他们都认为他阵亡了,然而简单的叹息过后又会继续微笑着举起香槟,一个人的逝去在他的人际圈中间不曾留下半分痕迹,就连从小熟识的朋友皮埃尔也忙于头疼妻子的放荡而没有去看望他的家人。很难想象这样的情景,安德烈只身在远离故乡的地方,带着荣誉与梦想的幻灭感在死亡线上挣扎,他的父亲和妹妹压抑着悲伤不敢告诉他怀孕的妻子,可怜的丽莎还在苦苦等待着并不怎么爱她的丈夫的归来……他们的痛苦不过是贵族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他最终在一个风雪之夜回来了,伴着儿子的降生和妻子的死去,从此渐渐主宰了我心理涌动的情感。此后,整部书里都只有他的存在,他的消沉,他的爱情的新生,他的痛苦,他的死去。我甚至于因为轻易变心而反感娜塔莎,因为阻挠他的婚姻而厌恶罗斯托夫一家以及他父亲和妹妹,我不明白像他那样优秀的人为什么始终得不到光荣与爱情,为什么无声无息地待在后备队里倒在了流弹之下。但不久我又开始感激托翁,因为他既没有让奥斯特里茨战场上的子弹杀死安德烈,也没有安排安德烈和诱拐娜塔莎的浪子阿纳托利进行决斗,而是偏偏在博罗金诺战役中用一枚流弹将安德烈送回了娜塔莎的身边。当我读到安德烈在人世间慢慢下沉时,眼眶里的泪始终没有流下,在最后的时刻,爱人和妹妹守护在身旁,看护她们所爱着的躯体,是何等的辛酸与神圣。多么美啊,我所爱着的安德烈公爵就这样得以平静地离去,既没有殉于名,也没有殉于情,只是时间到了,该走了。我爱着他,他年轻英俊,沉着刚毅,我对所有人这样说,却对自己的心说,我爱他吗?又为什么呢?放下这本书的一个星期之后,我在图书馆的阳光下读着一本软精装的《呼啸山庄》,凯瑟琳对女管家耐莉吐露着自己的心声:“我对林惇的爱像是树林中的叶子:我完全晓得,在冬天变化树木的时候,时光便会变化叶子。我对希刺克厉夫的爱恰似下面的恒久不变的岩石:虽然看起来它给你的愉快并不多,可是这点愉快却是必须的。耐莉,我就是希刺克厉夫!他永远永远地在我心里。他并不是作为一种乐趣,并不见得比我对我自己还更有趣些,却是作为我自己本身而存在。”是的,我爱他,我爱安德烈公爵,尽管他沉默而忧郁、古怪而严厉,尽管我阅读到有关他的段落的时候并不感到愉快,甚至还有些苦闷,但他就是我,或者说,我部分地是他。他躺在奥斯特里茨战场上仰望着天空的那种幻灭感,我也曾真实地感受过;他在罗斯托夫家的夜里听到娜塔莎对月亮喃喃自语时的怦然心动,我也曾有过。可是娜塔莎那样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女孩子并不适合他,他对皮埃尔那激动的表白也只会给人带来无尽的叹息:“对我来说,整个世界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有她,那儿全是幸福、希望、光明;另一部分没有她,那儿全是苦闷和黑暗……”然而他和娜塔莎的爱情不过是水晶灯和月亮的彼此遥望与倾慕,他华丽而脆弱不堪,她永恒而单纯空洞,他爱上的只是她对生活的朴素的热情,她爱上的只是他平日里表露出来的的温和与睿智。可是安德烈一开始并不知道,娜塔莎和他死去的妻子丽莎一样,不过是一个单纯而幼稚的小女子。而我们可以看到比安德烈更多的,她在嫁给皮埃尔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主妇。娜塔莎也不知道,安德烈是一个绝望的探索者,没有资格过上平静的生活,他的性格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他不能拥有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也不能等到卫国战争胜利的那一天。他们的爱情最终没有结出果实,他倒在博罗金诺的战场上,她嫁给了皮埃尔。毋庸置疑,娜塔莎一直记得他,而我相信皮埃尔一定也一直记得他,然而他们在彼此共同的生活中,却从来都没有提到过他。我翻回炮弹炸裂的瞬间,痛到不能呼吸。他毅然告别贵族无忧无虑的生活前往战场,他无声地在自己庄园里完成了皮埃尔解放农奴的愿望,他始终不曾放弃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可是他最终却陷入了苦闷和黑暗。终其一生追求,如浮士德一般,然而他缔约的对象却不是靡菲斯特。到了最后的时刻,无所殉,亦无所有。这会是我的命运吗?去年,细雨湿却了海棠的时候,我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20年来我所追求的究竟是什么?那些平平仄仄的文字对我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我的审美感受能力为什么会在我学了中文后明显下降?我是不是一直在迷茫中挥霍着自己的青春?与我通电话的女子,是我的老师,我当时最想成为的人,可她不能懂。于是,在秋风乍起的时刻,我求诸哲学,逼迫自己的大脑持续高速旋转,直至发烫。我疯狂地崇拜着哲学史上的赫拉克利特、阿奎那、休谟、爱尔维修、康德、密尔,尽管他们那么不同,尽管他们的思想在我脑中打得不可开交。我只想让自己再忙一些,再累一些,没有时间去想那些奇怪的问题。结果却陷入了更加疯狂的怀疑与焦虑,我不认为自己是个善于衡量计算利弊的人,但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对我说着,你是的,不仅是,还虚伪地加以否认。从怀疑文学到怀疑价值,我举步维艰。后来,是《野草》救了我,哲学中得不到的,又一次从文学里获得,我渐渐不再怀疑我的追求,我鼓起勇气第一次打开视野阅读那些耳熟能详却又从未翻开过的书本,又一次感到了心里原初的悸动,伴随而来的是一种神圣的终极价值的回归。我坚信我所做的事情有益于我的灵魂,可是太难了,21岁的我面临着考研和即将走出象牙塔的压力,我不敢将这些告诉别人,怕招来“不务正业”的评论。可文学毕竟是我的灵魂啊。这时,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和托翁笔下的安德烈公爵纷纷来到了我的面前,告诉我尽管那终极的价值无法获得,然而一旦你开始无所畏惧的追求,它就是你心里的一部分,所以不要怕。于是在这个春天里,我爱上了浮士德,爱上了安德烈公爵,爱上了写《野草》的鲁迅,爱上了在巴黎的繁华中徘徊的波德莱尔。虽然我仍是那样的不坚定,虽然我心中还是充满了畏惧,但我相信我又回来了,因为我能从他们看到自己。我买下了一套崭新的《战争与和平》放在枕边,每晚睡前都翻看几页,有时只是看看插图,或看看最心痛的片段——罗斯托夫一家明知安德烈重伤将死,却瞒着娜塔莎不让他们相见。告诉自己前路艰辛,在无尽的漫漫旅途中,大多数时候只有我一人踽踽独行。但是不要怕,安德烈公爵——我爱的人将会伴我左右,他也忧郁而沉默,他也痛苦而迷茫。然而他就是我,我就是他,我终会获得新生,终有一天也会倒下,但那都没有什么,我们都在书写着一部人类灵魂的史诗,以我们的鲜血与生命,残酷而又神圣。所谓名著,书写的从来都是人类灵魂的沉浮,感谢托翁。你会问我,孔明、子美和稼轩呢?我的答案是,他们一直都在,从未走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015年5月3日

还是这种书实惠啊,内容丰富耐读,性价比超高。那像之前买的小说,3、4天都读完了,

对俄国这个民族很是佩服。当拿破仑称霸欧洲时,俄国站了出来,勇敢的与其搏斗,这个民族面对强敌的士气,库图佐夫将领的智慧忍耐,火烧莫斯科的悲壮,俄国版图的辽阔与寒冷,让俄国变得无敌。二战时,希特勒同样的称霸欧洲,同样的远征苏联,苏联毅然的在已经成为废墟的斯大林格勒与其搏斗,寒冷与苏联的钢铁意志让希特勒走上了拿破仑的老路。历史何其相似,俄国这个民族就是越面对绝境,越面对困难,它越能爆发与坚持,即使自己遭受了惨痛的代价。以前总有这种思想,你看二战时法国那么利索的投降,受到的损失也减少了,人民也免于生离死别,要是苏联当时也投降,几千万的人民的性命不就挽救了吗?但,民族的记忆、民族的沉淀、民族的精神是远高于一切的。所以,即使现在俄罗斯麻烦不断,但它依然可以昂首挺胸,它依然有信心回归世界前列。试看,为什么中国人许多见风使舵、崇洋媚外,主要还是骨子里、基因里没有可以骄傲的东西,底气不足。再谈谈对书中皮埃尔角色的认识。最喜欢的是皮埃尔,其次是安德烈伯爵。每每读到他们的章节时(尤其是皮埃尔),都有一种快感,因为我能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或是能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皮埃尔一直都不快乐,经常不理解人们的看法,后来亲身经过一番战争后,他从内心获得了自由,他的智力深入到远处,学会在一切之中看见伟大的、永恒的、和无限的东西,高兴地观察这自己周围永远变化着的,永远伟大的、高深莫测的和无限的生活。所以他能“承认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方式思考、感觉和看待各种生活;承认不可能用语言说服一个人改变看法。人们的观点和生活之间、人们相互之间的差别以及有时其间的完全对立,使皮埃尔感到高兴,于是他常露出带有讥讽的温和的微笑”。是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锻炼、教育了皮埃尔,他已经有了他的一套生活哲学,领导他追寻幸福的生活!列夫.托尔斯泰说库图佐夫才是真正的胜利者,军事家。因为他知道人的自私、贪婪、懦弱、行为的反复无常,换言之他知道人性。战场上有无数不确定的因素,结果会随着各种因素的微妙变化再平衡而产生无数的结果。强求是没用的,要做的只是顺应各种因素的变化平衡,因势利导,不逆规律而行。的确,人性是极其复杂的,做一件事最重要的是人心,另外起着很大作用的还有天时,地利。我把天时地利归结为环境。环境亦如人性一样复杂。人的智力是无法全部洞悉这些复杂的条件的,否则人人都是仙了。所以,一个聪明的人会承认自己的能力,才智有限,然后实事求是,待各项条件都已向某个结果聚集,某个现象已成为大势所趋时,他会顺势而为,仅此而已。而当他成功后,无知的人便会吹嘘他的伟大、智慧、天才。若以纵向的历史角度看,邓小平不是经济建设中的库图佐夫吗?称他是总设计师是不恰当的,整个改革大体是底层发动,产生积极的效果后,邓小平后认同然后下达命令贯彻执行,这讲的是一个顺应民心、顺势而为。

世界上最酷的小说

  刚看完《战争与和平》的时候心潮澎湃,等有时间坐下来写点什么了,却什么都写不出来了。老托是个巨强大巨NB的神人,他能够体贴每一个人物的心理,使他们的性格在行动中自然而然地展露出来。不管男女老少,写出来都栩栩如生。即使是玛丽亚公爵小姐这样的圣母型角色,他也能塑造得生动逼真,令人信服。他描写社会的方方面面,世俗人情、利益纠葛,都写得细腻通达。他写环绕着亚历山大一世的那帮达官贵人,写鲍利斯逐渐往上爬,与现代社会没有任何区别。这些事古今中外,无非如此。我喜欢少女时代的娜塔莎,那么美,那么快乐。在她身上,生命绚烂如花,每个人都会爱她。我尊重和理解安德烈公爵,现在回想起他倒在战场上仰望天空的段落,他最后濒死的体验,仍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非常非常喜欢皮埃尔,这个做了一大堆乱七八糟事情、浑浑噩噩一事无成的大个子老好人,他身上那些善良的特质都自然而然,没有半点造作,我甚至觉得自己可以理解他。我喜欢前半部分意气风发的尼古拉,尽管后来他弃索尼娅而娶玛丽亚让我失望透顶。隔了一个多月,现在想起里面那些配角,库图佐夫、杰尼索夫、多洛霍夫、老博尔肯斯基公爵、老罗斯托夫伯爵、小彼嘉、普拉东乃至比利宾、贝格、图申大尉、海伦、丽莎、朱莉、布里安,每个人的形象都绝不雷同。那些轰轰烈烈的战争场面,熊熊燃烧的莫斯科,风雪交加的溃退之旅,都令人阅之如同亲见。好像没有什么情感作者不能理解,没有什么场景作者写不出来。当然,越进入到后半部分,作者的历史解说段落就越冗长。我还记得前辈的告诫,把那些文字毫不客气地跳过了。我赞同毛姆对这部小说结尾的解读,娜塔莎终于变成了一个俗不可耐的贤妻良母,尼古拉终于从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军官变成了一个死气沉沉的庄园主,而我们圣女一般的玛丽亚公爵小姐,整天在吃索尼娅的醋。这让整部小说有了一种理想上的悲剧性。但是毛姆在读书随笔里显然对皮埃尔很不以为然,恕我不能赞同。我觉得皮埃尔是这部小说塑造得最丰满最成功的人物。我在想,毛姆的小说里,主人公总是抛弃庸俗繁华的生活,去寻找心灵真正的快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皮埃尔正是这样的人物。可是毛姆显然不认同他,同时他也不喜欢第四部分中关于法军溃退的描写,认为那只是历史文献,而不是小说。  苏联版的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对小说的内容做了删减,比如尼古拉-玛丽亚-索尼娅那条线索完全没有了,鲍里斯也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这当然有点遗憾,但是电影仍然十分出色。比如说娜塔莎被阿纳托利引诱差点和他私奔这一段落,电影用暧昧不清的光影和音乐来表现,非常精简而且流畅。雪地上的大段俯拍,简直让人叹为观止。结尾也处理得很漂亮,娜塔莎像一道光线扎破皮埃尔的记忆,生命中最华彩的章节喷涌而出。他爱她,她也爱他。尽管娜塔莎和安德烈公爵的爱情更加曲折更加深刻更加令人怀念,但是嫁给皮埃尔对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公爵太好了,没有一个女人配得上他,即使是娜塔莎,也只有她的青春和生命力才可以和公爵媲美,等年华逝去,生活稳定,她也不过是另一个丽莎。  在看毛姆关于这本书的介绍时,他说:安德烈公爵和皮埃尔都爱上了罗斯托夫家的小女儿娜塔莎……光看这些话,用我们以前看过的一千部肥皂剧做底子,是个人都能编出一段缠绵悱恻的三角恋来。事实上确实是那么回事,又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老托这部小说被认为是最伟大的作品,并非浪得虚名。但是,说真的,我还是觉得《红楼梦》是更伟大的小说。  关于《战争与和平》,张爱玲翻译的炎樱写给胡兰成的一封信里有很感性的评价。另外,小说第一卷里有一段话,看的时候哑然失笑:“普弗尔是那些自信到不可救药、一成不变、宁愿殉道的人们中间的一个,这种人只能是德国人,因为只有德国人根据一种抽象观念——科学,也就是根据臆想的完美无缺的真理的知识,才有这样的自信。法国人之所以自信因为他认为他本人不论在智力还是在肉体,不论对男人还是对女人,都有一种不可抗拒的迷人力量。英国人很自信,其理由是他是世界上组织最完善的国家的公民,再者,一个英国人永远知道他应当做什么,而且知道他作为一个英国人所做的一切都毫无异议地正确。意大利人之所以自信,因为他总是激昂慷慨,容易忘掉自己和别人。俄国人自信是因为他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愿意知道,因为他不相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完全知道的。” 末句对中国人也同样适用。

打架还是不打架呢

爱,不是人人都有的。有的人打架,因为有爱。打架有意义吗? 女人的美,并且对男人产生了刺激,激发了一种激素,产生了一种爱情,婚姻有意义吗?打架,荣誉,有意义吗?劳动的价值何在?善良有意义吗?一切皆是浮云。一切形容词都是浮云。一切爱情,友情,伟大的事业都是浮云。公平能实现吗?民族保存下来有必要吗?这本书思想上在探索,是一本探索的小说。越探索,越是浮云,活着是没劲的,于是去卧轨吧,但死了就有意义吗?托翁有两大缺陷:一没有认清死亡的意义;二:是个民族主义者。 托翁有两大光茫:一认清了生存的意义:二:是个倾向于个人主义,又有点虚无主义的特点的怪物。douban上的猪有些狗样,却还是猪,根子上的喜欢装的。除非是极端个人主义。好好装吧,还用那些文字来装。还成立了一种装的专业,就各种专业。特别是那些文学,哲学,艺术之类的专业,最能装。明明是猪,却猪狗不像。惹自己笑话。

我的战争与和平

喜欢这本书是很奇怪的,因为里面有太多关于宗教、战争的议论,冗长枯燥到让人昏昏欲睡。俄罗斯的厚重和博大赋予书太多拯救和悲悯的气息,然而,20岁那年,我忍受了下来,并读了又读。它是爸爸送我的生日礼物,还是英文版本。20岁就与这样沉重的书本从此有了关联,很多年后,回头看当年的我,只能一声喟叹。我的审美倾向总是尖锐、单薄,如手掌划过铺满玻璃渣的墙面。我喜欢那种刀一般的刺痛,最终把自己往绝路上赶。我喜欢做这样的事情。其实我只在第一次阅读时草草地跳过小说中大段大段的宗教、社会议论,大体浏览了一下整体故事情节。后来一次又一次阅读中我无限期重复的,不过就是一个人的故事而已。安德鲁,这个名字为我无穷次反复提起,反复追忆。我的安德鲁,我的王!在小说的开端,他几乎拥有上帝能够眷顾的一切:财富、家世、容貌、智慧。然而他只是满脸倦怠和不耐烦的表情,对唠叨的妻子所代表的家庭生活深感厌倦。他崇拜拿破仑在战争中建立的功业,崇拜荣耀,然后带着满心的热望出发了。乌拉!荣耀!从希腊神话里就无处不在的英雄一定要追逐的荣耀!荣耀照亮大地,照亮每一个眼睛闪闪发光的青年人!可是我的安德鲁没有获得荣耀,他在战场上很快受伤,躺在草地上,看着头顶蓝色的天空。那一刻,世界很安静,很透明,拿破仑就在他身边,可是这小矮人显得渺小与可笑,曾经热望过的功名也渺小与可笑。他回家,希望与小妻子过安静的生活。可是在走进家门的刹那,妻子去世了。安德鲁隐居在乡下,他以为自己的爱情就此完结。如同每一个以为爱情已不再重要的人,开始重视自己的社会职能。他开始关心起农奴的疾苦,想做些社会改良的试验,并身体力行。然而那个春天,他走在田野里,几个女孩在那里放风筝,有个黑皮肤的女孩在笑,笑得象春天。他注视着她,那瞬间,为青春之美而颤动。他的心感觉到了疼痛,他活过来了。这个春天是如此美丽,而黑皮肤的女孩没有看见他。“他的心感觉到了疼痛。”这句话,我总是读了又读,看了又看。它总是有一种击中我心脏,让我泪流满面的力量。我以为我看到了那个男人的内心。那里面是什么?村上春树曾经在《挪威森林》里写过这样一段话: “而直到十二三年后才有异国圣菲城那气势逼人的暮色里,我突然领悟到她给我带来的心灵震颤究竟是什么东西——它类惟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一种从来不曾实现也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憧憬。这种直欲燃烧的天真烂漫的憧憬,很早以前就已遗忘在什么地方了,甚至在很长时间里我连它曾在我心中存在过都未曾记起。而初美摇撼的恰恰就是我身上长眠未醒的‘我自身的一部分’,当我恍然大悟时,一时悲怆至极,几欲涕零。”他一定以为自身长眠未醒的“自身的一部分”就此复活,苏醒。他离开家乡,去彼得堡,追求娜塔莎,向她求婚。同时面见沙皇,提出自己的社会改良计划。他有这么多可爱的热望,并一一付诸实施。然而他很快明白社会改良只是空想。而后,他与娜塔莎订婚,很快又遭遇背叛。那摇撼了他对青春之美憧憬的女孩有太多热爱,所以三心二意。浮士德式的事业与人生价值悲剧双重幻灭。我的安德鲁,你还剩下什么呢?拿破仑再次东来,他再次走上战场,而后受伤,躺在一辆牛车上,奄奄一息。娜塔纱发现了受伤的他。他们和好了。可是,当妹妹玛丽赶到那里时,娜塔纱哭着说:他就那样了。玛丽进去,看见他平静地躺着,他还活着,能呼吸,会说话,却仿佛已经死去,他只是勉强地容忍着所有生者的存在。他睡着了,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个穿黑衣的人要推开一扇门。他很恐惧,他想闭上那扇门。然而门开了,一阵风吹进来,那是死亡。他在那一刻死去,灵魂的死去。死战胜了爱,他曾经多么迷恋过的生活之爱,生命之爱,夫妇之爱,人民之爱,这一切爱的化身都聚集在那个名叫娜塔莎的女孩身上,她代表了善良和灵性,代表了自地母该亚以来女人所承载的所有美好期冀,然而他对他的爱无法抗拒死亡。更为关键的是:是他主动要死的!他厌倦到要死的。他已没有生存的愿望!他懒懒地躺在病床上,儿子、爱人、家庭、荣耀、责任,终就无法挽留他,他是自己想死的。书上用了这样一句话:Death conquered love.死战胜了爱!这句话有一种从心底深处涌上来的冰冷触感。这是一个悲观主义者,那么聪明,拥有那么多天赋,有过那么多热望,追逐过那么多无用的梦想,最终死亡。这个男人是秋日校园里层层叠叠而落的银杏叶,美得令人心碎,我看着他的爱情与梦想四处飞散,却无力挽留,无力阻止,死亡最终战胜了所有的激情与热爱。《第七封印》里也有死神的形象。武士和死神下棋,输了才肯让死神带走。这种态度太绝了,我崇拜他一辈子!虽然最后他仍然为死神绑在绳子上带走,并饱受鞭责。然而我崇拜那勇敢的武士,热爱的,却是那有过很多热望又悲观厌世的虚构男人。樱樱制造

这部伟大的史诗

花了整整一个假期的时间,终于读完了这部鸿篇巨作。我感受到的,是这部书所给予我的一种厚重感。我相信没有人会不喜欢娜塔莎,喜欢她的美,喜欢她那眼波流转间里所流露出的快乐的笑意,喜欢她那一颦一笑间所展现出的快活的神情,她就像是一个闪着光亮的天使,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令我深深的为她所倾倒。而她那快活的眼神与那无人能所比拟的活力,就像是一团火焰一般一直占据着我的心灵,经久不息,那是一种特殊的灵魂之美。我所看到的不是这书中的一个简简单单的人物,而是这世间的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我不能不爱光明,这不是我的错!”当安德烈公爵压抑着激动的心情兴奋地向皮埃尔倾诉他心中的一切时,我相信这一切是那么的幸福与充满希望。是的,娜塔莎之于安德烈,就是光明,就是春风与这世间的一切。我时常觉得,安德烈公爵就是那俄罗斯广袤土地上所覆盖着的那深沉且洁白的雪,深沉而又冷峻,而娜塔莎如春风,那雪就算冻得再坚硬,又如何能抵挡这春风所带来的暖意。而娜塔莎的魅力之处也正是在于此,在于那个初见她的安德烈公爵的那颗暗淡的如同一片死灰的心,关于生命的意义与幸福生活的觉醒,这种强大的感染力令我惊讶,并且这种强大的力量也深深的吸引着我,令我折服。安德烈公爵算不上是一个可爱的人物,他太完美,太理性,太高贵,太冷傲。他甚至不像是一个人,因为他更像是一种象征,一种思想,他不像娜塔莎那样浑身散发出这生命的光芒,但这并不影响我爱他。每每想起他我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两幅画面。一幅是当他只身躺在奥斯特里齐喧嚣杀戮的战场上,在生与死的徘徊的边缘,触目所及的那片宁静而广阔的天空。另一幅是金色的斜阳透过那棵生意盎然的老橡树的茂密的枝叶,所打在安德烈的马车上,安德烈脸上的那斑斑驳驳的剪影。那一份宁静与致远,那一份枯荣与繁茂带给了安德烈公爵的关于生命的虚无与人生的新的启示,而我相信,在他思想转变的决定的那一瞬间,这一切都是永恒的,绝对的永恒并且绝对的静止。若说我为娜塔莎那强大的感染力所着迷,那我更为这安德烈公爵自身上所进行的觉醒的那永恒的一瞬间所倾倒,因为他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无以言说的感动。可是关于娜塔莎与安德烈公爵之间的爱情却让我感到一份质疑。当我们随着娜塔莎看着安德烈公爵缓缓地迈着从容不破的步伐,穿过空旷的灯火辉映的舞池朝她走来时,这一切都会让我们相信这充满羞怯与悸动的一瞬是一段美好爱情的开始。可是当我看到安德烈公爵对娜塔莎求完婚后那脸上所展现出的迷茫与严肃的神情,那不自禁所流露出的担忧与疑惑时,让我感觉这一切都变了味儿。安德烈公爵认为阿纳托利爱得只是娜塔莎的肉体,而他才是真正爱她的灵魂,其实与皮埃尔相比,安德烈公爵却是远远没有接近到娜塔莎的灵魂之美。他爱娜塔莎,但他却是爱得有所顾及有所保留,与这一切相比,他更爱他自己的荣誉。也正因此,他才会向娜塔莎提出那一年之久的等待,考验她的忠贞,却不顾及娜塔莎在这一年之中所历经的绝望与孤寂。而当他听到娜塔莎的背叛后,他只是用那夸张的语气说道:“请转告伯爵小姐,她过去和现在都是自由的。祝她万事如意” 他不再关心娜塔莎的情况,只想知道阿纳托利的下落,他要去决斗,因为那关系到他自己的名誉。 而也就在娜塔莎在思念安德烈公爵思念的最为脆弱最为绝望之时,阿纳托利出现了。热烈的情书、炽烈的亲吻,和安德烈的不动声色都是那么鲜明的对比,娜塔莎只是那样一个单纯的怀有一往情愫的懵懂少女,她甚至还不懂得看清在这世界上谁才是真正懂得欣赏懂得爱惜她的人。而阿纳托利确实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坏蛋,只想着勾引走娜塔莎,而根本不考虑她的名声与将来,不考虑如此冲动的做法所带给她的伤害,在事情败露后就立马灰溜溜的拍屁股走人,并且还以此无耻的要挟皮埃尔给他一笔钱。他的爱虚荣并且肤浅,这种爱甚至根本就不能称其为爱。而皮埃尔对娜塔莎的爱却是绝对的包容与宽让。他深爱着娜塔莎,爱的一无保留,爱得深沉且宽广,并不因她的过错而责备她,而是给予她他力所能及的全部温暖,小心翼翼的保护爱惜她。令我最受感动的却是在尾声那里,变了样的娜塔莎与依旧那样温和敦厚的皮埃尔终日沉浸在忙碌而快乐的家庭生活中,为一点点家庭的琐碎而喜悦而幸福而悲泣,充满人世间的世俗却让我感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而娜塔莎与皮埃尔的那种特殊的说话方式,那种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那份默契与相知,那种达到真正精神世界上的相契合,让我深深的为之感动。那是一种相融成同一个人的真爱,那是一种灵与肉相结合的高尚,这才是这世间真正的爱情!皮埃尔则是我在这部书里最喜欢的一个人,我震撼于他那强大的精神世界所带来的一种几乎接近于静止的美好,我就像安德烈的小儿子一样带着一种近乎崇拜的神情仰望他,仰望他最后所获得的那份超脱与豁达。最喜欢的是巴兹杰耶夫对皮埃尔所说的那段充满启示性的话:    “至高无上的智慧和真理,正如我们想要汲取的最洁净的甘露,我能用不洁净的器皿盛这种甘露,而评论它是否洁净吗?只有把内心洗净,我才可能使所汲取的甘露保持一定程度的洁净。”而当皮埃尔成为俘虏,过上了最为艰难困苦的生活之时,我却像皮埃尔一样感到这个世间一切都充满阳光与幸福,我的心也随着埃尔的灵魂在这苦难之中的改变而变得洁净并且充满感动,我几乎带着一种嫉妒的心态羡慕地望着皮埃尔自身所发生的改变,看着他受到启示找到真谛并且最终获得超脱。就像娜塔莎所说的“他像刚从浴室里走出来一样”,他心中最终获得的那份洁净与信仰,是这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我想也许库图佐夫就是皮埃尔将来的样子,成为那样默默无闻甚至受人们误解的伟大的人物,但是那份顺其自然的从容与那份洞若观火的自信,却是留给后世最大的一份财富。而他们的这份顿悟与释然,也许却是是我们穷极一生都无法达到的,我不希望我会一生都活在像皮埃尔过去的那种浑浑噩噩之中,只求有一天可以趟过这条人生的苦水,获得永恒的真谛。

永远不要结婚

“永远不要结婚,我的朋友。这是我给你的劝告。在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你已经做了你所能做的一切,在你还未停止爱你所选定的女人,在你还未把她看清的时候,不要结婚,否则你就会犯极大的,并且不可挽回的错误。到你老了,没有用的时候,再结婚吧、、、、否则你身上所有美好的高尚的东西就要丧失了。一切都消耗在琐碎的事情上了。是的是的是的!不要用那样差异的眼神看我,假如你对自己的前途还抱有什么希望,那么一旦结婚,每走一步,你都会觉得你一切都完了,所有的路都堵死了,只有和客厅里宫廷里的奴才们和白痴们为伍”整理笔记时看到这段话,曾经的评论是:这段关于女人的评论很是精彩,但亦只是精彩,女人是复杂的动物,作者把话说得太绝对,他根本就不懂女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也会是心灵的家园,就看你自个儿如何过。这个故事的很多细节早已记不清,关于文中主人在何种情景下说的这话已然忘却,应该会是符合剧情人物的,现在唯一记得是,当时很是心水这个人,这么个有才有貌有钱有势有能力而且人品又好的人。不懂他如何就说出了如此的话,细想想,又是很可能的。他人很好,他极爱自己的妻子,但这人似乎应该绝对是个很不懂怜香惜玉的人。在他心中最重要的是国家他已忘记了自己,更不用说他的妻子。书中他很潇洒,即使妻子要分娩他还是要上前线,然后传回他牺牲的消息,虽然那是假的,但对妻子的打击绝对是大的。他回来了,匆匆见了妻子最后一面(妻子在分娩中死去)。我.想,如果不是他要上前线,把妻子交给在乡下的父亲照顾,她妻子该是好好的。一个在上流社会长大的小姐在怀孕期送去送去乡下过修女的日子,绝对受不了,且乡下的医疗设备也不敢恭维,所以说,妻子的死,他的责任最大。后来他爱上了一个比他小很多的女孩子,应该是那女孩的天真烂漫打动了他。我想,他是过的太沉闷,他处的社会又是如此虚假,他需要新鲜的血液,而正是女孩的那份真,那份烂漫打动了他,无关情爱。他向女孩求了婚,爱做梦的女孩觉得自己遇到了王子。童话的故事还没开始,这娃又上前线去了。还好女孩的父亲不是很同意这场婚事,谁叫女孩太小,而他太老。于是,只是订婚,一年后再举行婚礼。一年啊,他不在女孩身边,女孩的生活很是无趣。女孩的第一支舞是和他跳的,那是女孩第一次进入社交场所,然后,女孩就这么被困住了,在对未来充满向往的时候困住了。浮躁的女孩当然受不了,然后天真的小女孩就被骗跟人私奔了,他俩的婚约就此中止。再一次相见,他受伤,是女孩照顾他。对着他,女孩满是歉意,就快要复合的时候,他却去世了。作者给了这场歉疚悔恨加快复合的戏,我觉得是故意的,我一直觉得这男的思想代表了作者,在这人面前女人可没什么地位。曾经听老师说作者的生平,同情他的生不逢时,厌恶他的妻子。现在找了一些他的资料,觉得他的妻子更该招人同情。他太天真,而又是个疯子,正常人和他一起,怎么活?他的妻子为他做了很多,把他照顾的很好了,不然,他不会有这份成就,也不会还活得好好的没被饿死。可是他却是把他妻子给逼疯了。他死前不想见妻子,汗,八十多岁的人了,还离家出走,导致送命,无语啊,什么时候能成熟点,这孩子啊,不是他妻子他连这么任性的资格也没,真是被宠坏了。那个让我心水的男主,那个让我无语的作者,同劝各位女同胞,遇见这类人,绝对绝对不要嫁他,他会是知己朋友,会是生死与共的战友,但绝对不是爱人。这疯子,当你真正对他用心了,要走进他心里的时候,绝对会是个悲惨的开始,绝对会被逼疯。然后,还有一句,我一直觉得我和他是同类。

安德烈之死,兼扯一点托氏与陀氏

让我萌生动笔之念的原因在于,在看了网络上本就不多且质量高的更加屈指可数的几篇托评之后,我有点失望也有点意料之中地发现,只有一篇提到了安德烈之死。失望是因为这是《战争与和平》里对我而言真正重要的情节,毫不夸张地说它在我13岁那年影响了我的人生观,一直到现在。意料之中是因为我始终觉得这个情节放在《战争与和平》里是有点违和的,我对它有一种理解,这种理解直接导致了我对整部书的极度推崇和顶礼膜拜,同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这种理解真的是托氏在这个情节中要表达的本意——在我看来它和托氏在整部书中宣扬的东西太过背道而驰了。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暂时把话题转到托氏和陀氏。在我看的那有限几篇托评中,有相当一部分提到了此二者的对比,这些对比中有一些与我本人的想法也是一致的。然而我不得不承认,对这两个人我并不具备发言权。《复活》是我上小学的时候带着无动于衷的态度看完的,至今没有第二遍;《安娜·卡列尼娜》坦白地讲完全无法忍受。陀氏方面迄今我看过的只有三分之二《卡拉马佐夫兄弟》。如此我的讨论只能基于《战争与和平》和《卡拉马佐夫兄弟》,不能叫“兼谈”只能叫“兼扯”。拜读过的专业评论中从多个角度剖析了托与陀的对立,而我最直观感受到的首先是如下这个简单浅显的对立:《卡拉马佐夫兄弟》讲一些庸常的情节,从中发一些神秘的、惊人的、可畏的议论(参加米卡谈论他生命中的两个女人),看了之后会醍醐灌顶,诧异于自己居然从未按这个角度思考过生活;《战争与和平》讲一些壮大崇高的情节,发一些枯燥沉闷而极其朴素的议论,一切壮大崇高最终的归宿都是“不过那么回事儿”——你赞同“那么回事儿”了,托尔斯泰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喜欢自我拷问的、心灵之光极其向内照射的知识分子大概会更认同《卡拉马佐夫兄弟》,一般人(如果他有耐心读下去的话)会更认同《战争与和平》(谁真的相信现实中有很多米卡、很多伊凡?但大家应该都同意现实中有很多娜塔莎)。另一重经常被讨论的议题是二者的宗教观。梅列日科夫斯基似乎认为托氏没有宗教性,只有物质性。根据我早年对《复活》残留下来的一点印象,托氏同样也有宗教性,只不过是一种朴素的宗教性,他不试图真正讨论神学领域的东西,只想说明一个好人按照基督的教诲生活可以得到幸福。这种简化了的宗教性,某种角度上看似乎已经和神不太相关,成了和道德伦理一个位面的东西——和第一重简单浅显的对立的交集在此出现了:托氏思想其实是非常简单且恰恰是追求简单的,他的理想人生模板是少思考玄学,当个好人,去爱,去过最简单凡俗的不妨害他人的生活,也即懂得生活就是“那么回事儿”并坦然地接受这一点。在《战争与和平》里,“那么回事儿”才是核心的证据无处不在。前期剧情中,安德烈的“土伦”和彼埃尔的共济会都为此而存在,后期剧情中的“尾声”更是集大成者。托评大多津津乐道于娜塔莎变黄脸婆,其实远不止于此:尼古拉为了财产娶了玛丽而非桑尼娅,尼古拉和彼埃尔政见对立,尼古拉和安德烈的儿子小尼古拉不对盘……非常琐碎和不崇高,但不得不承认非常现实。然而只要认真读过此书的人都不能回避一个矛盾:托氏偏偏安排主要人物中的一位远离了他一直试图灌输的“那么回事儿”,这个人就是安德烈。我说的远离便是指安德烈的死。看看他的心理历程:爱是生命,爱是上帝,爱拦住死。但是之后“死”进来了,他死了,他便醒了。安德烈最终还是否定了生。生是梦幻,死才是觉醒。生是较低的东西,死才是较高的东西。死前的顿悟升华本身并不稀罕,对此大做文章的大有人在;稀罕的是安德烈的觉醒基本和爱没关了。这个转折十分突兀,当娜塔莎回到重伤的安德烈身边时,安德烈这个高傲、冷漠、理想主义和愤世嫉俗的人物终于艰难地领悟到了托尔斯泰式的朴实的爱,前一刻他还认为自己将会在爱中平静地死去,回归爱的本源,死亡进门之后,他立时用厌倦、疏远、带敌意的目光注视着那些他刚刚学会如何去爱的人了。这便是我感佩和难以置信的地方。如果安德烈自始至终都是同样的“反立场”,那么这种安排还算不上蹊跷。问题在于他用了如此波折和磨难的一生向托氏人生观靠拢,却在临终时突然以最最冷酷无情的态度背弃了托氏人生观。最初我以为这是一个空前绝后的个案,非常虚无,它提供的终极的答案不是爱、不是什么灵魂上的有延续性的东西,而是与生及其相关的一切极端相反、非死亡和绝对终结状态便不足以领悟的东西。后来我又有一点动摇,因为我注意到玛丽和娜塔莎是如何在垂死的安德烈头上发现了至高的存在并向其祈祷,安德烈死后她们又如何为这个死亡的庄严而哭——这些看起来又并不那么虚无了。如今我的观点仍然倾向虚无,玛丽和娜塔莎或许只是以她们感情丰沛的视角看待这件事,并且基于此做了十分本能、善意和美好的一点曲解。于是托尔斯泰写安德烈之死的动机究竟为何?是认为安德烈这一种人注定还是不能得到他提倡的那种幸福吗?是对安德烈代表的“反立场”不赞同但抱有敬意吗?这个问题,至少在目前我还无法找到一个足以自我说服的答案,也并无其他人提供答案来说服我。那么还是沉默地敬畏和赞叹吧。

战争残酷生命无常与爱的希望

托翁就是如此,可以用极平实的语言描述深刻的道理,在强大的历史背景下向人们讲述那片土地上的人们,那片土地上的艺术和文化

有点难理解

虽然是一本好书,可是对那个时代的历史一点也不太清楚,所以读起来有点吃力,要加油努力喽,有空得多查点资料.

小说终究是假的(以下纯属个人偏见请读者看看一笑了之)

小说终究是假的,是托翁再造的一种精神食粮,我没有读过这本小说,但我读过小说也有几百本了,并且我得过很多病,也受过很多苦,我站在这里谈历史是靠我这一点点经历,我仔细看过百度对这本小说的故事情节的介绍,就知道真正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小说的故事情节,而是其中有哲理的句子和她描写的手法,甚至包括把你代入意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片段,感谢那些把中间的优美片段摘录下来的人,我虽然只读懂了五成也了解一些文章的精华,但小说真的不是历史,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就从来也不读小说,只读历史,传记,在现代社会我们真正应该纪念的应该是那些写历史的人,虽然托翁是当时的人,但即使他生活在那个时代不出屋子也难以了解事实的真相,是不是真正符合历史要靠像王立群那样的历史学家来鉴定,总之我们是可以在文学生动的知道那一些存在的历史事件,我在读《红与黑》和《悲惨世界》的时候就能感到名著在翻译中就会产生一种形而上的东西,那就是表达不到位的地方,类似把生死契阔翻译成英文你能怎么翻译,把彷徨翻译成俄文应该怎么翻译,这都是语言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要想真正欣赏俄文的著作还是要看专家的评论,刘老师的翻译其实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大学培养的应该不是作家而是文学鉴定家,在文章翻译方面这一点美国文学就很好,通俗易懂,吸引人的是情节,像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斯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赎》,关于语境问题也是为什么《哈利波特》销量在中国比不过80后郭敬明的小说,没有英语的语境很多东西表达不出来,就像我们简体字终将代替大部分繁体字,宋词取代大部分唐诗的地位,白话文代替了流于形式艰涩难懂的文言文,现代歌剧,流行音乐,动画片,电影,电视剧终将代替京剧和大部分戏曲,英语代理了印度和犹太族的闪语,两个字就是因为简洁,现在的美国英语没有什么太多的语法,我们中文也有它的优势,如李政道教授曾经说过象形文字视觉上反映到大脑的速度比字母快,这是经过心理学科学测量过的,而文言文也有言简意赅的优点,比如鲁迅就喜欢汉朝三国的文言文,我也一样,而现代我喜欢的是郁达夫的文字,都说鲁迅、冰心等是开创白话文作家,我个人觉得鲁迅文章还带着一点古文的影响。而郁达夫去的很干净,武侠文学作品中金庸创造了一种带着古韵的文体,而且融合的很好,读起来有一种速度感,这是金庸能引人入胜的原因之一,其他作家很难做到他这么好,并不单是他的情节多么的引人入胜,而古龙的文章很多结构很乱,像喝醉了酒写的,但是他的文笔犀利,对话简洁经典,轻飘,灵动尤其写女人是入木三分,部分段落个别文言词汇与白话文结合已至化境,但还应当属于白话文。个人认为除了金庸以外做的最好的是凤歌,而更多使用白话文,文笔更出色的是年龄更小的江南,而使用自创文字带着半文言文的诸多文体我都不欣赏,这也是《三国演义》为什么很少人读的原因,这一点内地作家普遍不如台湾作家,台湾的三毛,现在的几米,蔡智恒都是文字功底相当深厚的作家,反而是一些网络文学做的很好,我举出我个人认为的网络文学四大奇书因涉猎有限不再与别人争辩,《我不是it精英》,《我要告诉你。我不配做你的兄弟》,《面朝大海》,《向天真的女孩投降》。读者就说明了一切。

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读了他你会慌乱的躲开他的眼神,诅咒自己的每一个恶行!读了他你会离骚而上下求索!读了他你会触摸到人类智慧的穹际! 亚里亚纳波斯亚纳那颗慈祥而睿智的灵魂照见了人间的一切真善美!他为我们人类带来了福音!带来了勇气和温暖! 历来认为本书中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评论是一个瑕疵,但我不这么看,我恰恰认为这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情节的安排上是一气呵成的,在思想上也是一脉相承的,并且让读者读到了作者思想深处的原核,弥足珍贵! 比之本书无时不刻的真诚,《忏悔录》都有矫情之处,大概只有莫扎特可以辉映! 真是美不胜收!库图佐夫、安德烈、彼埃尔、娜塔莎……这些人物仿佛时时生活在身边,每天可以让你来端详和比照,和他们沟通、交流和倾述,甚至已化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难以割舍。    我看的是人民文学版,刘辽逸译,还有一个是上海译文版,草婴译。

针对学术界的指责,托尔斯泰 对 战争与和平 的辩护

关于 –战争与和平- 的几句话- 出版于 -俄罗斯档案-,1868 年- 牛津世界文学经典系列,Henry Gifford 英文版,1983翻译:公子镔1. 什么是战争与和平?2. 那个时代的特点。(内容略)当本书的第一部分问世时,有的读者告诉我说:在我的作品中没有充分反映那个时代的特点。对这一指责,我回答如下:我知道人们没有在我的小说中找到的“时代特征”,是指农奴制的恐怖,对妻子的囚禁,对为成年子女的鞭打,索尔塔科娃(将 139 位农奴折磨死的女奴隶主),等等;但我不认为,存在于我们想象中的这些时代特征,是正确的,所以我没有打算再现这些内容。在对历史书信、日记、风俗资料进行研究之后,我认为,同那个时代的野蛮恐怖相比,现在和其他任何时代,都不会好到哪里去。在那个时代,人们也爱过,羡慕过,也寻找真理和美德,也为情感而迷失。我们之所以相信那个时代的反常和粗暴,是因为流传给我们的历史资料,记载的大多数是出奇的暴力和野蛮。认为那个时代的主流特征是动荡不安,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那个时代有其自身的特征(每一段历史时期都是这样),这来自于上流阶层同其他阶层的明显疏离,那个时代的宗教哲学,教育的特别,使用法语的习惯,等等。我尽我所能想描述的,就是这些特征。3. 在一部俄语作品中使用法语。4. 书中人物的名字。(内容略)5. 对历史事件的描述,我跟历史学家的分歧这种分歧不是偶然的,而是不可避免的。一位艺术家跟一位历史学家,对历史时期的描述,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工作。一个历史学家如果想对一位历史人物,就其生命的各个方面关系的复杂性进行整体描述,无疑是错误的;而一位艺术家总是想强调该人物的历史重要性的话,也是失败的。库图佐夫并不总是手持望远镜观察敌军并骑着白马,罗斯托普钦并不总是手持火把投向沃伦诺夫斯基家族(事实上他从来没有这样做过),女皇玛丽亚-费奥多罗夫娜并不总是站在貂皮斗篷前手扶法典,但在普通大众的想象中,他们就是这样。对一位历史学家而言,考虑一件事件的历史成就时,想到的是英雄;而一位艺术家在描述人在生命各个方面的关系时,不能是,也不应该是英雄,而只应该是人。历史学家有时将一个理想强加给一个历史名人,然后让这位历史名人的行动,凌驾于真理之上。艺术家则相反,他正是要单独找出,这种理想跟人物问题的不可调和性,他努力理解并展示的,不是某位演员,而是人。在对历史事件本身的描述上,艺术家跟历史学家的分歧更尖锐,更突出。历史学家必须讨论的是,一件历史事件的后果,而艺术家讨论的,则是这个事件的事实真相。一位历史学家是这样描述一场战役的:“某某军队的左翼挺进,攻击某某村庄,驱散了敌人,但随后被迫撤退;然后骑兵上阵,击溃了…”,如此云云。但这些话对于艺术家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且事实上没有触及事件本身。艺术家或者通过其自身经验,或者通过书信、回忆录或报导,形成了自身对事件的看法,而且通常情况(以一场战役为例)证明,历史学家关于某某军队活动所能够做出的推理,跟艺术家的推理正好相反。对双方取得结论的差异的另一种解释是:他们获取信息的资料来源。对于历史学家来说(仍然以一场战役为例),其主要资料来源是指挥官和总司令的报告,而艺术家从中无法获得任何信息。他们无法告诉艺术家任何东西,也无法给艺术家解释任何东西,不仅如此,艺术家甚至要排斥这些人,因为艺术家在他们身上找到的,必然是谎言。更何况,一场战役之后,交战双方的描述几乎总是矛盾的,对一场战役的任何描述,谎言都是必须的,因为需要用几句话描述绵延数里的成千上万人的行动,同时也是受最强烈的(恐惧、耻辱和死亡所引起的)道德刺激的驱使。在对战役的描述中,常常听到的是,某某军队被派遣去进攻某某据点,随后被命令撤回等等,似乎假定,纪律,在阅兵场上使成千上万人服从一个人的意志的纪律,在面临生死问题时也有相同的效果。经历过战争的任何人,都知道这一点是如何虚假,(在我小说的第一部分,写到夏农-格拉本战役时,有人告诉我穆拉维夫 (Nikolay Nilolaevich Muravev Karsky) 对我这段描写的评论,他的话使我确信这一点。作为总司令的他说,他从来没有读过对一场战役更真实的报导,他自己的经验使他确信,总司令的命令从来不可能在一场战役中得到贯彻。穆拉维夫 (1794-1866) 参加了 1812 年的俄法战争。1854-1855 年托尔斯泰遇见了他,当时他是高加索的总督和总司令)而历史记录正是基于这些假定,军事记载又是基于这些历史记录。在一场战役结束后立即采访这支军队的每一位人士,甚或报告拟就的前一天或前两天,问任何一位士兵和低级和高级军官,具体情况如何:他们将告诉你所有他们经历的和看到的,你得到的印象是庞大的,复杂的,永远有分歧的,压抑的,模糊的;你无法从任何人(最不能信的就是总司令)身上了解到整个事件具体情况是怎么样。两三天后各种报告开始上交;最后一份总结报告草拟出来,根据这份报告,军队的统一意见形成。每一位参战人员都喜欢交流他们对这份欺骗性的,但是明确的,且充满吹捧的报告的质疑。对参战人员提问一两个月后,在报导中你再也找不到原来有的那种第一手的,充满活力的材料,他们将会根据报告回答问题。而对于波洛迪诺 (BoroDino) 战役,我是通过许多亲历过该战役的,聪明的参战人员了解的。他们跟我讲的口径都一致,都是根据米哈伊落夫斯基,丹尼列夫斯基等人的错误记载,甚至他们提到的细节都是一样的,尽管这些叙述者当时他们相隔数英里。在塞瓦斯托波尔沦陷后,炮兵司令克利察诺夫斯基给我送来来自各个防区的炮兵军官报告,并要求我从这些独立的报导(超过二十份)中总结出一份报告。很抱歉我没有留底。这些报导本来可以做最好的示例,说明报告是如何根据幼稚的、必不可少的军事谎言做出。我可以想象,起草这些报告的我的许多同仁,当他们回忆,他们如何在其上司的命令下写他们并不知道的东西,将如何笑话这些文字。所有经历过战争的人都知道,俄国人精于作战,却不善于作假吹牛,作假吹牛是写报告不可少的。大家都知道,在我们部队,起草报告和公文的职责一般都是外国出生的人。我说这些,是为了表明,被军事史学家作为材料的历史记载,必不可少的造假,并从而表明,艺术家和历史学家之间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所产生的惯常分歧,是不可避免的。但除了在历史事件的描述中的必须错误之外,我还注意到,我作品中那段时期的历史资料,极其夸张(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将事件组织起来简述的习惯,并为了同这些事件的悲剧性相吻合),不仅在事件方面,而且在对事件的解释及其重要性方面,造假和歪曲随处可见。在研究那段时期的两部主要历史作品:梯也尔和米哈伊落夫斯基-丹尼列夫斯基,我常常感到困惑,这样的书也能出版和阅读。最典型的是,他们对同一历史事件采用一种最严肃的,最庄重的口气,引用同一资料,而二者结果却是正好相反的。在这些历史书中,我碰到这些描述,简直哭笑不得,不要忘了,这些书是那段时期的主要记录并且有千百万的读者。我从梯也尔的作品中举出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描述拿破仑拿出卢布假币时,他说:(原文法文略)这段文字令人吃惊,不是因为它的不朽而是因为他的愚蠢。但整本书不会令人惊奇,因为书保持了一致的夸张风格,没有任何直接意义。因此,艺术家和历史学家从事的是完全不同的工作,在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描述方面,我跟历史学家产生的分歧,读者不应该感到惊讶。但是,一位艺术家应该记住的是,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流行观念,不是建立在空想的基础上,仍然是基于历史学家能够组织的历史材料范围之内;艺术家虽然对历史的理解和表现不同,但其跟历史学家一样,也要受历史资料的支配。在我小说中,历史人物的一言一行,都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我使用的历史材料,来自于在我整个写作期间所积累的资料库。我觉得我没有必要在这里把书名都列出来,但如果要证明,我随时都可以把这些书名列出来。

还没有到时候

唯一一本断断续续读了好多年,都没有读完的一本书。也许,没有吸引我的那个点!但是,我会继续看,在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的感受!

一部需要重读的大书

看到过一句话,伟大的作家有两种,一种描绘历史,一种创造历史。我想托翁的战争与和平就是一部描绘历史的宏篇巨著。但是说实话我没太看懂这部书想表达怎样的主题。是描写战争的残酷,是歌颂俄国人民的英勇顽强,是赞扬两位皇帝的伟大,是批判史学界的无知与误解。亦或是只是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讲述小人物的故事,向我们阐述生命的意义,爱情的真谛,幸福的哲理。既然是宏篇巨著么,大概托翁想表达的有很多,所以洋洋洒洒的写了这么多。大家都在讨论喜欢的人物,我觉得倒不如说是更喜欢人物背后所隐藏的理想信念和他们从生命中体味到的生活态度。战争,战争的意义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它不为一两个人物事件所决定,它是一系列偶然的合力。唯一有意义的是战争的结局,生灵涂炭,也许还有下一场战争;和平,那么和平的意义又是什么?是活着,唯有生命才是一切的源泉,活着才为一切追求赋予意义。还是想说说读书的感受,长篇倒是没什么,只是外国文学的表达方式真的不好接受,尤其是人物的对话,完全的不知所云,好在本书的情节不是靠对话来展开,所以每次都直接略过了。还要吐槽一下当时俄国人的爱情观,勾引有夫之妇竟然是如此可以引以为傲的事,婚姻里竟然要去女人有更多的财富,少妇出轨又是如此的习以为常……哎。另外总是觉得全书的最后一部才是经典,更深刻更有哲理更发人深省,而前面对于战争对于和平的描写固然细致精彩,难免显得像是在做铺垫,当最后托翁可以抛掉众多的配角,集中笔墨的时候才将故事推向了高潮。最后,最后那段议论太……晦涩了。细细地回味一下,发现应该是没有看懂这部书,还有更深的东西藏在字面下,等到有时间换一种心境再重读吧。本来还借了安娜卡列尼娜的,也放放吧,境界还是没达到啊。

像这个老头子一样,去爱

一在这本大块头书里,我只看到了一个字:“爱”。他让我想到了雨果。英雄所见略同:爱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而非恨。之前在读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时,便有感于国人历史观的狭隘。林达用自己的巴黎游记和雨果的名著《九三年》,将巴黎革命中的“阶级矛盾”化解于无形。革命派的激进,完全背离了人道,巴黎充满了血腥和恐怖,而不是正义与和平。被国人历史教科书歌颂的革命起义,在一个看过了历史陈迹的旅行者看来,竟然是那么的可耻可恨。教育教的不应该是仇恨,而应该是爱。但在历史教科书中,我们看到的只是阶级的对立,仇恨的蔓延。正统的历史努力地宣扬资本家与工人的对立,贵族与平民的对立,皇权与民权的对立,而没有教会我们如何去爱。历史观的狭隘的恶果早就让国人吃遍了苦头,但我们还没有觉悟。文化大革命是如此教育的直接产物。那一代革命小将们,在仇恨中长大,幻想着面前的“革命对象”就是自己仇恨的对象,将他们毫不留情地打倒。他们不懂得爱这种人间最美好的情感,他们是畸形的人。二前些天,我在回复一个同学的日志时说,既得利益者中的知识分子才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我给他举了很多例子:伏尔泰;拉法耶特;托尔斯泰……他说:不可能吧?被压迫阶级才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我笑笑,不回答。被压迫阶级的仇恨,就这样被渲染成了历史进步的动力;而“压迫阶级”中的知识分子对底层人民的爱,却被活生生地无视了。现代国家社会的框架是由知识分子(当时大多为贵族)构建的,而不是革命者所构建的。三联想到那些“革命”,联想到近日来的英国骚乱,不得不感叹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林达所言,想要发动群众去革命不难,但想要控制群众革命就难了。因为他们是依靠仇恨连接起来的,仇恨是无法控制的。他们眼里并没有法律,并没有知识分子所设想的一套国家框架,他们眼里只有破坏,只有对仇恨的宣泄。就像托尔斯泰所描写的俄国兵营一样,士兵们早就忘记了他们为什么与波拿巴开战,他们也不理解与波拿巴开战的意义,他们所做的,只是尽力保护好自己,并打死敌人。为什么?因为让骚乱者上街的,是仇恨,不是爱。四告别畸形的绝对价值观吧。去爱,去融合,去宽恕,去体谅;而不是去狠,去分割,去对立,去打倒。

胡扯

托老头从容不迫的刻画了一副恢宏的历史画卷,当然最后的历史随机论是他局限性,另外作为作家此老头的唯一缺点是太爱议论。此后罗曼罗兰将这一特点发挥至极致,终至不可读。

“不合时宜者”的心灵史——读《战争与和平》

1825年俄历12月,一群贵族军官领导3000士兵聚集在彼得堡参政院广场。这些军官和士兵曾经作为“正教的军队”、“欧洲的宪兵”,打败过拿破仑、占领过巴黎,帮全欧洲的“正统君主”们保住了皇冠,遏制了法国大革命的“邪恶影响"。然而现在,他们却要发动革命了!他们要推翻沙皇、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建立共和国……起义最终失败了,遭到了沙皇的血腥镇压,这就是史称的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托尔斯泰写作《战争与和平》 的初衷,就是要探寻这些贵族军官是如何从打败拿破仑的帝国英雄转变为革命者的 。他最终写成了一部卷轶浩繁的史诗巨著,反映了1812年战争前后广阔的历史与生活画卷。然而作为贯穿这部小说之主线的,还是一群贵族青年的心灵史。通过这条主线,应该说,一定程度上解答了他作为写作初衷的那个问题。这群贵族青年的特点就是“不合时宜”。当时俄罗斯的贵族社会可以说达至极盛 。书中尽情描写了贵族们的“幸福生活” ——惊人的财富,众多的农奴,生活就是数不清的沙龙、舞会、打猎。相互之间以法语交谈,在谈笑风生中争风吃醋、争权夺利,把国家的命运、人民的生活把玩在股掌之间……然而这群贵族青年,托尔斯泰笔下的主人公们,却与贵族社会的“俗套”格格不入,不愿沉溺于这种“幸福”生活。他们有的同情法国大革命自由民主的理想,苦苦探索改良社会的道路、追寻人生的意义;有的冷眼旁观贵族社会的种种丑态,却有着一颗火热的心,想要革新政治、驰骋沙场,用实干来建功立业;有的信仰虔诚、俭朴苦修,像天使般善良;有的纯洁、热烈、真诚,像一团烈火一样给人带来光明……这群“不合时宜”的人在1812年战争的历史巨浪中,经历了生、离、死、别,体验了毁灭与成长,看清了贵族社会的真相,理解了俄罗斯广阔土地上人民的朴素与伟大,也了解了敌人——拿破仑的军队和法国的人民。这一切都驱使他们的心灵向其合乎逻辑的归宿——十二月党人——走去。正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人间往往如此,一个家族、一个国家、一个文明,在其烈火烹油的极盛时代,总是会出现那么一些“不合时宜”的人。他们与这“盛世”格格不入,他们敏感的心灵已经洞察到这“盛世”背后的黑暗与隐忧,预感到盛极而衰的必然趋势。然而这些人注定是痛苦的,因为他们既被这“盛世”不喜,被庸众所反对、所误解,又由于走得太领先而往往没有历史机会去亲自实现破旧立新的伟业,从而成为悲剧性的人物。《战争与和平》中的皮埃尔、安德烈等正是这样的人物,《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何尝不是这样的人物?然而这些人物的悲剧命运,却又往往能引起文学艺术家们极大的同情,通过其生花妙笔转化为鲜活的文艺形象,使他们虽死犹生,长久地触动人们的心灵、引发人们的思考。随波逐流、平庸地幸福着,还是做一个深刻的“不合时宜”者,与命运和时势做悲壮的搏斗?不同的人当然可以有不同的选择。然而无论如何,后者的人生要比前者精彩及有意义得多。而人类也正是在后者的奋斗中,一点一点蹒跚前行……附记1:《战争与和平》的真结局在《战争与和平》的“尾声”中,托尔斯泰交代了主要人物的结局,他们似乎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过起了平静幸福的生活。然而在“尾声”的最后,皮埃尔回到庄园,说起了他正在从事的事业:他成为了十二月党人的领导者之一,正在谋划着大的行动……小说到这里戛然而止。 历史上十二月党人真实的结局是什么呢?史载:5位著名的领袖被沙皇处以绞刑;数百位骨干被流放西伯利亚……这就是皮埃尔等人所面临的命运!托尔斯泰在尾声中所描述的平静生活只是假象,他所没有写出的流放甚至绞刑才是他笔下人物的真结局。然而皮埃尔等人却不会逃避这样的结局,更不会为这样的结局懊悔。因为这正是他们经历了“战争与和平”的考验、领悟了人生的真谛后所自觉选择的道路。顺便说一句,在尾声中娜塔莎成为了一个典范的贤妻良母,个人觉得颇不符合其性格。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有着不羁的灵魂的女子会甘于平静地相夫教子(托尔斯泰在写这部小说时,似乎对婚姻、对女性还没有很深刻的认识——而在写《安娜.卡列妮娜》时认识就深刻多了)。但是若是皮埃尔被流放、被处刑,她应该会义无反顾地与丈夫一同赴难,这倒是颇符合她的性格的。附记2:托尔斯泰的历史哲学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有大段大段对历史哲学的阐述,这些部分根本不像是小说,倒像是哲学著作。也只有像托氏这样的大文豪才敢这样犯小说之大忌,在小说中直抒胸臆、大谈哲学。由于有《战争与和平》整部小说鲜明的人物与史诗般的情节为基础,这些历史哲学的阐述才显得不那么枯燥乏味,反而为热爱思考的人理解小说所要表达的思想,认识这段历史背后的规律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托尔斯泰的历史哲学,很有我国道家“自然无为”的味道。他认为,历史本身有其自然运行的规律,绝不是人们的主观行动所能任意改变的。历史上一些所谓“伟人”,只是因为(往往还是不自觉地)顺应了历史的自然趋势,而凑巧成为了历史舞台的中心人物。而如果这些“伟人”不自量力,自以为有经天纬地、改变历史的大能,想要强行变更历史的趋势,那就只能沦为跳梁小丑(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然明白历史暂时的趋势不利于自己,但是为了民族、人民、人类的远大利益而坚持奋斗——这样的人是虽败犹荣的!托尔斯泰这里所指的主要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大有为”的那些“伟人”)。拿破仑就是托尔斯泰所认为的这类“伟人”的典型,在小说中托尔斯泰狠狠讽刺了他。托尔斯泰认为真正伟大的人物,是有“无为”智慧的人,即自觉顺应历史的趋势,不去妄加干涉的人。小说中他所着力描写的俄军统帅库图佐夫,就是这样的伟大人物。附记3:托尔斯泰描写战争的大手笔《战争与和平》中战争自然是重头戏。而托尔斯泰描写战争的确有着大手笔,百年之后读来仍觉精彩、震撼,值得后来者效仿。个人认为小说中最精彩的、可称为典范的是对奥斯特里茨战役的描写。奥斯特里茨战役史称“三皇之战”(奥地利皇帝、沙皇和拿破仑都亲临前线指挥),是拿破仑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胜利之一,也是当时欧洲规模最宏大的战役之一。对这场战役,托尔斯泰几乎没有上帝视角的宏观描述,而是通过众多不同人物的视点,立体地、全方位地展示这场战役。通过安德烈作为库图佐夫副官的视点,既反映了战前指挥部中的谋划、分歧,又通过他对战线的巡视,反映了整个部队的部署形势和敌我态势的总体变化。而通过尼古拉、杰尼索夫等中下层军官的视点,又反映了骑兵、步兵、炮兵各部队从军官到士兵在战役全过程中的百态。这样,就像一部跟随多个人物拍摄的纪录片一样,通过多个人物的视点,把整场战役从指挥部到基层士兵各个层次的全貌展现在了读者面前。更难能可贵的是,托尔斯泰并不只是客观展示战役的全貌,他还通过人物在战役中的行为、心理、遭遇,将对战役的描写与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对人物心灵成长的反映完美融合在一起,做到了史诗性与文学性兼备,使《战争与和平》不愧为伟大的小说。

娜塔莎和安德烈,鸿篇历史中浓墨重彩的爱情

合上书页,长舒一口气,终于读完这部长达1250页的鸿篇巨制,掐指一算,从当初借书到现在,已经四个多月,当然,期间无数番中断是主要原因,这大概已经能说明:这个故事不耐读!必须坦言,这部书唤起我阅读兴趣的,除了托翁作者和名著效应,最重要的是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拿破仑以及俄法战争,茨威格说:“近一个多世纪以来描写战争的小说多不胜数,而唯有托尔斯泰之作《战争与和平》触及到战争和历史本质的思考,堪称伟大!”(原话记不清了,大致这意思)然而,两部(坚持)读完就倦怠了,原来描写的还是俄国贵族间的“琐事”,A公爵,B伯爵,C夫人,D小姐,舞会,沙龙……这些东西当初读《安娜•卡列琳娜》时就“受够了”,而且人物繁多(记性不好的读者要骂娘了),线索复杂(看不出主要人物是谁),最恼火的是,战争的描写也差强人意(相比较于后半部分的拿破仑东征,“三皇会战”显得鸡肋了)。总之,要是没有托翁刻画人物的犀利手笔和自己的强迫症,想要继续读下去是不可能的。好在后来主线清晰了,熟悉了人物后,读起来也轻松了不少,脑子里逐渐展开当年那篇宏大的历史图景,里面的人物如此鲜活,最深刻的莫过于娜塔莎和安德烈了。娜塔莎,故事主角,出场时才只有13岁,完全是一个小女孩,她有着一头黑头发和一双黑眼睛,嘴巴有些大,长的不算特别漂亮。她的身材很瘦,个性活泼好动。她和其他的孩子一样任性、孩子气,而且不知道天高地厚。在托尔斯泰的笔下,少女时期的娜塔莎是美好生命和幸福的天使化身,是带点诗意又可爱的淘气鬼,她柔软又富于变化的声音,精灵多变的活泼性格,天生优雅的举止,形成了一个"迷人的精灵"形象。安德烈,将门之后,身世显赫,却反感贵族生活,出场便是一身戎装,即将奔赴战场,只为逃避自己当下的生活,寻找人生的目的。托翁笔下的安德烈是个十足的英雄人物,是英雄终究逃不过劫难,于是,安德烈两次上战场,第一次重伤倒地,家人以为他牺牲了,在妻子难产死去的晚上突然出现,第二次被炮弹炸伤,这一次没有幸运之神的眷顾,终究重伤不治。书中有两个人物的思维活动占据相当大的篇幅,一是皮埃尔,再就是安德烈,而相比于前者,安德烈的思想活动显然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更符合英雄的人物设定。对于安德烈,对生活失去兴趣(战争和丧妻的双重打击)的时候,他邂逅了娜塔莎,“安德烈公爵如同所有在上流社会长大的人一样,喜欢在交际场合里遇见一个不带上流社会共有的印记的人。娜塔莎就是这样一个人。她的惊奇,她的喜欢,她的羞怯,甚至她说法语的错误,都表明了这一点。” 乱世之中,面对侵略,面对腐败,面对丧偶,安德烈公爵如今豁然开朗,要抛却所有这一切,追求天真纯洁的娜塔莎,过一种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崭新的生活。对于娜塔莎,在她最好的年华,遇上了安德烈,“娜塔莎觉得,她还在奥特拉德诺耶初次看见安德烈公爵的时候,就巳经爱上他了。似乎这种奇特的意外的幸福使她害怕,她当时选定的(她坚信是这样)那个人现在再次与她相遇,并且对她似乎也钟情。”情窦初开的少女,与安德烈整日畅谈,彼此欣赏,彼此爱慕,本该是多么美好的爱情,可惜造化弄人,阿纳托利对于娜塔莎的打击是巨大的,对于安德烈也如此,直接作用便是安德烈取消婚约,再一次(义无反顾)奔赴战场。在安德烈最后的时间里,两个乱世里的儿女又见面了,“当他(安德烈公爵)醒过来的时候,活生生的娜塔莎就跪在他面前,在世界上所有的人中,他想用纯洁的上帝的爱去爱娜塔莎,他刚刚悟到这种爱。他明白了,这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娜塔莎,他没感到吃惊,只是暗暗地欢喜。娜塔莎面带恐惧,木然不动地跪在那里,强忍悲恸,两眼看着他。她面色苍白,神情呆滞。只有脸的下部在颤抖。“请原谅”“原谅什么?”“原谅我做过的事!”“我比以前更爱您 ,更知道怎样爱您了”托翁赋予两个人最浓墨重彩的浪漫笔触,成就了这段震撼人心的爱情故事,虽然相比于全书庞大的结构,两人的爱情只是一个小小的部分,但吾辈俗人,对风月永远是渴求的心态,铭记永恒的爱情,也不枉托翁一番苦心!本来该结尾了,但是感觉涉及的东西还是太少了,的确的,小说里东西太多了,看的过程中也产生了相当多的感想……拿破仑的个性,战争的本质,普通人之于战争,历史和历史人物,宗教和信仰,农奴制,战火下的人性,皮埃尔伯爵,尼古拉伯爵,库图佐夫将军,玛利亚公爵小姐,老保尔康斯基公爵,老罗斯托夫伯爵,鲍里斯,宋尼雅,阿纳托利和陶洛霍夫,海伦伯爵夫人……不一而足,任何一个切入点都能写出不少东西。这无疑是托尔斯泰最丰富的作品,堪称伟大!

战争 和平

决定战争的人不是火药,而是发明火药的人。战争的结果是无数偶然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对于法俄这场战争也不竟然。这是托翁对于战争的态度,对于战争托翁抱着极度厌恶的态度,他认为战争不是亲善,而是人生最可恶的事情。但他却为我们表现出了法俄之间战争的宏大的场面,描写了法军进入莫斯科市的暴行的野蛮让我们在也感受不到人生的一丝的光明,让我们真正的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描绘了在这俄国然看来伟大的卫国战争,让我们了解当时俄国农奴制度引发的矛盾和问题,战争让三个家庭支离破碎,但也促成了三个家庭的重组,这点和托翁所写的莫斯科战后的重建异曲同工,这也样我感受到了一丝的温情,托翁用战争也塑造了一个新人物的建立,那就是皮埃文,他从一个整天幻想的贵族经过战争的洗礼让他明白的人生最重大的意义就是活着真好,让他灵魂就像洗礼过一样,托翁用战争让我们明白了人生活着真好。

难以超越的高度

我记得塔尔科夫斯基说过如下意思的话:像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这类的作品是不适合搬上银幕的,因为用电影的艺术形式是无法达到这样的作品本身的艺术高度的。

没有毅力你就靠边儿站吧~

我看这部书的时候,是我的《外国文学精编》的老师告诉我我们班要以寝室为单位来介绍欧洲的牛叉小说,很不幸的,在一个全是魔兽世界忠实玩家的寝室我光荣地当选了。于是我决定利用这个机会给自己找点事做,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个大部头看,当当当当————《战争与和平》。带着对托老先生的尊重和敬畏我小心翼翼地翻开了书,第一页没看完我感激有一个小天使在我的眼皮上蹦蹦跳~我顺应天意地睡着了。半夜醒来,我狠狠批评了自己的懒惰和逃避思想,在深夜开始慢慢看,前前后后地看(看过这本书的朋友一定也有这种感觉),终于用了十天的时间看了一半!!!期间还看了十来本其他类型的书。后来陆陆续续地看,不过还是没有看完,因为我要自我设定一个遗憾,我不能让自己的感觉太完美,要留点尾巴才有趣~我想,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会把剩下的一半给补上的。这部书真的是阵容无比的庞大,而且关系很复杂,细节描写简直是无可挑剔。比如说:战斗开始的时候将军很意外地发现了一个现象,所有年轻英俊的军官都守护在他的身边,瑟瑟发抖~~~~~~~~~~~哈哈~~~如果你有精力有毅力有时间有理解力,可以尝试像征服一座山一样地征服这本书!最后要再次向托老爷致敬!!!

读完了

好长,每天在去上班的地铁上和下班回家的地铁上,读完了这本书的电子书,有时脑子清醒读的有些印象,有时脑子比较浆糊读的很是模糊,最后的尾声是大篇幅的议论,不能叫读,只能说是过了一眼。我读完书总是没有任何想法,尤其是给个评价或下结论,读完就是读完了,或许是比较现实主义,这本书能给我现实生活有什么帮助,可总是得不到什么帮助。所以,读完只是读完了,mark一下。

人生和命运,非常值得一看的长篇小说

老托的文章写得还真是不错。比上次看的《复活》容易看懂,虽然文中仍然有很多思想剖析,比重不算少,但整体还是读得比较轻松,历史的思考也是有点意思。战争细节的描写,比如罗斯托夫和龙骑兵的战斗,皮埃尔在莫斯科大火中的遭遇和俘虏,安德烈重伤都非常逼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可能和作者亲自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有关。《静静的顿河》也有俄国人描写战争的苍茫和逼真的感觉。对上层社会,包括双方皇帝,各贵族描写也栩栩如生。有趣的是其中还插入出现了托尔斯泰伯爵,呵呵人物繁多,但关系整理非常清楚,世界高手就是高手,而且神态描写很到位。娜塔莎-安德烈的感情写得不错,玛丽亚的爱情也挺有趣,只是皮埃尔有点突兀,也许他更生活化。作者对自己的祖国感谢深厚。对俄国人时而深沉,时而敏感,时而狂暴的性格,文中写的very good库图佐夫—顺势而为的英雄童山,,刘辽逸翻译的真好拉斯拓普金,海伦是老托明显鄙视的贝尼格森,普佛尔等俄军中的外国人也是鄙视的拿破仑老托对他情感比较复杂,仇视居多摘录部分国王是历史的奴隶所有帝王,只有中国例外,都穿军服总司令总是处于一系列不断运动的事件之中,不可能任何时刻都考虑当前事件的全部意义,在各种关系的中心人不是美丽才可爱,而是可爱才美丽

战战兢兢

罗斯托夫家的公子都对大亚陛下有狂热的爱情。若我当时是罗家的子嗣,定也会像《骠骑兵之歌》里一样,乔装冲到前线当传令官。说到尼古拉哥哥,还是塔爷爷的更原版,蓄须的热忱的大娃娃,而福少版的则更英气逼人,温谦有礼。托老爷的补述实在倒胃口,娜塔莎妹妹变得庸俗不堪,尼哥哥竟也务实到令人生厌的地步,变成了列文。一场前所未有的卫国大战的确能够改变人,但怎么怎么就生生把伯爵家的贵族品味消蚀殆尽——托老爷自己是贵族,他有发言权……娜妹妹嫁安公爵,大不了沦为第二个丽莎;跟小阿私奔,也算尝到法国式的不负责任的恋爱,没有白青春一回。只有跟了笨熊小皮,竟被“他的智慧”折服了,光知道柴米油盐,身材是丰满了,可我并不认为角色也就此丰满。可怜第一俊秀的阿纳托尔哥儿,就不入托老爷眼,彗星般出场,结局凄惨又晦涩,死生不明。安公爵啊,得,在自己儿子心里成圣成神吧。嗯,战争对人的改造就是,完美到近神的安德列,干脆就升天堂吧;没有过多经历智慧吹拂的罗斯托夫家的男女,就种在泥土中吧;虚无过也荒唐过的皮埃尔,接了深沉的班吧;漂亮的人样子库拉金姐弟,陆续成重婚的牺牲品吧……所谓各花入各眼,本着一腔同好花痴,初中时候颠倒看罗家兄弟对陛下发臆怔的那几部分。再冒点不良心思:安公爵的独子小尼古拉,虽然是纪念爷爷起的名字,可也重了罗家大哥的讳。安公爵再怎样蔑视罗家的轻浮,也免不了管自己骨血叫“尼古拉”或是“科利亚”。

文艺、普通与2b

我一直都不喜欢用时下流行的词语,但面对这样一部巨著,严肃地写一篇有价值的评论实在超出我的能力。而且又是一部多年前读过的作品,好些细节记不清了,所以干脆自娱自乐,回忆一下书中的文艺青年、普通青年和2b青年们。文艺青年安德烈娶了一位漂亮的太太,但却并不爱她。老博尔孔斯基公爵表示很理解儿子:“女人嘛,长得漂亮……”。文艺青年去和拿破仑打仗,做了将领的副官,很有地位,但还是不满意,一心想上前线。开仗之前他心里万分激动:“我的土伦在哪儿?”。文艺青年最善于把自己折腾的死去活来。死了一次觉得自己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又开始恋爱、求婚,又上战场。文艺青年和后备军在待命的时候被炸伤,伤了一段时间就死掉了。死去活来之际,还在恋爱。另一位文艺青年皮埃尔也娶了位漂亮的太太,同样也不是真心爱她。他贪恋海伦的美色就像贪恋宴会餐桌上喝剩的半杯红酒。他一直是以文艺之心行2b之事,比如把小熊绑在警察局长背上扔进河里。2b青年再犯2只怕也没有这样的创意。文艺青年不再沉溺感官享受的时候,终于做出了了不起的事情。按照作者的解释,他打败了拿破仑。文艺青年安德烈做不到,大将库图佐夫做不到,他怎么就做到了?我也想不起来他是如何到的前线,好像是去看他的朋友安德烈。他撂倒了一个法国士兵,于是扭转了整个战局……。这听起来有点二,但他自己根据圣经找到的证据更二——他打败了神兽六六六……普通青年尼古拉参军去打仗,他骑上战马,制服笔挺,马刺闪亮,雄赳赳,气昂昂。普通青年热爱他的皇帝,用无比虔诚的心接受检阅。普通青年做了骑兵连长,是父母的骄傲,弟弟崇拜的偶像。普通青年不谙世事被骗,还要替父亲管理逐渐衰败的家业,郁闷之中去打猎散心,“强烈而真诚”的祷告,祈求上帝让他猎到一只狼。最终,普通青年娶了位富姐,解决了自家的经济问题。他和玛丽娅的相遇还被传为美谈——骠骑兵救了一位贵族小姐,美人以身相许。当然,这是说给追求浪漫的天真女子和生活空虚的阔太太们的,现实是,罗斯托夫家族解决了经济问题,老博尔孔斯基公爵的丑女儿终于嫁出去了。普通青年鲍里斯更加普通。自小寄人篱下的经历使他成年后苦心钻营,竭力使自己留在上流社会。这方面他母亲倒是他很好的学习楷模。自小的玩伴尼古拉做了骑兵,向他吹嘘骑兵上战场的情况。在他眼里这只是阔少爷的作风——“我又没有一个每年寄给自己三万卢布的父亲”,他对自己这么说。放到现代,这就等于说,我既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所以我得”混“。他让文艺年安德烈乐意为他的前途奔走。最后混得不错的普通青年鲍里斯扮起文艺青年勾引富婆,婚后两人在家请贵客聚会,这是全书我记得的最后一段鲍里斯的出场。他很满意自己的家庭聚会,心里得意地想,某某的聚会是这样的,某某的聚会也是这样的……。我想这样的普通青年最终会沦落为2b……中年……以上几位除了被作者赋予阐述哲理的任务的安德烈,都有2b青年嫌疑。尤其我们胖墩墩,傻乎乎的皮埃尔。还有其他一些角色,杰尼索夫,多洛霍夫等,都介于普通青年和2b青年之间。只有可怜的阿纳托利被作者写成了一个纯粹的2b青年。没办法,他非得要拐跑主角的心上人,否则作者大概也不会让他出场。从开篇的聚会上,这家伙就被作者安排进来,一捞到露脸的机会,就说些傻话,做些傻事,直到他完成作者的阴谋。我并没有从书中读出作者对这个角色有些许的同情之心,纨绔子弟,在他无比美貌却行为不端的姐姐的阴影之下,要想成长为有为的普通青年只怕也不容易。

关于索尼娅往后的生活和几个人物的分析

在整本书中,最使我喜欢的就是索尼娅,不仅是因为外貌,而且还有她对爱情的态度.其实托翁对她的描写是最正面的,因为她过于完美,所以托翁最后才把她的生活写得那么惨."没有最完美的" 可能这就是托翁还想要表达的主旨.我觉得在比较重要的人物中最少缺点的就是索尼娅,杰尼索夫和多洛霍夫.1.索尼娅无可置疑啦,敢于牺牲自己的爱情成全别人,活泼可爱,有人(就在吧里)说她不独立,可是那个时代,还有她的生活环境(孤儿),而且她想奉献给这个家庭,照顾伯爵夫人,照看和溺爱孩子们,所以她不放弃这个家.2.杰尼索夫,他大部分的特点都表现在军事战争上,坚强勇敢机智.只是有一次他向娜塔莎求婚可以看出他对爱情还是有追求的.而且他很有男人味,敢于反抗上级的不合理不公平的行为(从强夺粮食可以看出),就是有一点冲动3.多洛霍夫,虽然很好斗,爱赌博.但他还是有一种赤子之心,很孝顺.俗话说百行以孝为先,因此他不会坏到哪里去(而且他的赌术也很厉害).还有他对爱情很专一,择偶观很端正.如果他和索尼娅结合会是多好啊,索尼娅的单纯,为家着想会使多洛霍夫戒掉陋习.而多洛霍夫对爱情的执着和关心伴侣,也会使索尼娅感到幸福.好了,让我来挑一挑你们觉得"完美"的人缺点吧1.安德烈.他在妻子死前我感觉他很嚣张,托翁经常冠以他"讽刺的眼神"等等.还有他对妻子态度的恶劣,这些大家都看得出来.他爱幻想自己的"土伦"追求功名利禄.不过他在妻子死后好了一些,在临死前彻彻底底明白....也算是一种很好的结局吧2.皮埃尔.其貌不扬,减一半分啦!!缺少办事能力,意志薄弱,轻信,贪图女色(以上都是显而易见的) 还有他同多洛霍夫的决斗,感觉他就像傻冒,人家说多洛霍夫勾引他娘亲(没死的话),难道他也信.冲动到死,如果不是他好运,早就被近卫军军官射死了.这也是我疑问的地方,一个连枪也不会用的人竟然能射伤一个近卫军军官.3.娜塔莎.其实他并不漂亮.书中说:"女孩长着一双黑眼睛和一张大嘴,看起来并不漂亮,但是很活泼."而且托翁并没有直接描写她漂亮,一般都是在她穿上什么衣服后再加一句很漂亮的,不知道是说衣服还是她呢?而索尼娅就有,文中"她像一只漂亮的,但尚未长大的猫崽."直接说漂亮的. 说娜塔莎漂亮的是不是看电影的................ 为什么有的人说他是荡妇,有的人却很喜欢她呢?主要是因为她爱过很多人,太容易爱上别人了.但是她不像埃莱娜是靠外貌的,他是靠自己的活泼单纯征服男人的心,所以有的人并不觉得他是荡妇.但我对她是持否定态度的,真的不能忍受她的博爱....4.玛丽亚.我持中立态度,是有内在美女人的模范.但我讨厌她对"情敌"索尼娅的态度,索尼亚都已经牺牲了自己,为什么不对她好一些呢???这样看来她就像一个小女人了......到我最憎恨的人了 尼古拉罗斯托夫!!!!!!其中有我自己的主观原因啦........客观原因:其实在他和娜塔莎的交谈中,已经觉得有点想放弃她了,觉得自己配不上,可是他为什么不直接说不爱她了,让她去跟刚刚来求婚的多洛霍夫呢?他把索尼娅当作替补了,最佳第六人了!!!而且索尼娅给他自由,他就可以先到外面找找看,看能不能找到个更好的,找不到再回来找索尼娅.书中的意思就是这样,不是我瞎吹.还有他对皇上的崇拜是不是过于盲目呢?太过了吧!!搞的我觉得他是同性恋......还有一些看法等我引入他妈才说伯爵夫人(罗斯托夫他妈)就是一坨屎,她把钱看到比她儿子的幸福更重要,如果不是她强迫,他也不必放弃索尼娅,不振兴家族不就不振兴咯,又不是没饭吃去行乞啊!!要那么多钱干什么,能带进棺材啊,还有几日命啊,伯爵屎夫人!!索尼娅放弃了尼古拉,并且自始至终一如既往地照顾你,而你对她的态度还这么差....幸亏罗斯托夫娶的是善良的玛丽亚,要是他娶得是像朱丽这种女人.在伯爵屎夫人的言传身教下可能他会变成第二个鲍里斯,总是向钱看.....关于索尼娅以后的生活很多人都觉得她很可怜,生活很惨,单身女.1.说不定她以后能找到一个能照顾她一生一世的好男人呢??不再是单身女...不过这当然只是憧憬,不太可能,因为第二条,看看2.书中 "索尼娅似乎不为她的处境感到苦恼,并且完全安于做一朵无实花.看来,她珍视的与其说具体的人,不如说是全家,她像一只猫一样,舍不得离开的不是人,而是这个家.可能对于理想来说是可怜的,但总之,只要她感觉幸福就行了


 战争与和平(全四册)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