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鼓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08
ISBN:9787540721794
作者:君特.格拉斯
页数:645页

作者简介

本作品是德国著名作家格拉斯的代表作,作者199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三岁的奥斯卡无意中发现母亲和表舅朗斯基偷情,又目睹纳粹势力的猖狂,便决定不再长个儿,宁愿成为侏儒。从此在他的视角里,社会和周围的人都是怪异和疯狂的。他整天敲打一只铁皮鼓,以发泄对畸形社会和人世间的愤慨。父亲或是老师惹了他,他会大声尖叫,震得窗玻璃和老师的镜片稀里哗啦地变成碎片;他还以此来“扰乱”社会秩序,给纳粹分子造成麻烦。尽管他个子不高,但智力超常,聪明过人。面对他的洞察力,母亲羞愧忧郁去世,父亲成了纳粹军官,表舅在战乱中毙命。邻居女孩玛利亚来照顾他,两人发生了性爱,怀孕后她却嫁给了父亲,生下了库尔特。奥斯卡随侏儒杂技团赴前线慰问德军,三年后回到家中,苏军攻占了柏林,父亲吞下纳粹党徽身亡。埋葬父亲时奥斯卡丢掉了铁皮鼓,同时亲生儿子库尔特用石子击中了他的后脑勺,使他倒中坟坑中,血流不止;不过他就此开始长个儿,尖叫使玻璃破碎的特异功能也随之消失……
小说以黑色幽默的虚构故事展示了德国那段最黑暗的历史。根据本书改编拍摄的同名电影获得了1980年奥期卡最佳外语片奖。


 铁皮鼓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这应该是作者最出色的作品,并是“但泽三部曲”之首。但凡懂得世界史的读者应该可以但泽这个城市以及其代表的意义。做为德波两国纠缠不清的历史的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不了解这个对于理解此书以及后两本是会有些难度的。  如果不理解但泽的意义,那此书也许就是一个颇具现代性的流浪体小说。但其本身的意义远不止如此,可以说奥斯卡以及两位父亲德国人阿尔弗雷德·马策拉特、波兰人扬·布朗斯基非常具有象征意义。书中这三者的关系就是德国波兰以及但泽的集中体现,而奥斯卡战前开始的停止生长以及战后成长为驼背更是拥有典型性,表现着这个城市以及其人民、历史、文化的相貌。  从体裁上来看,作品的结构是流浪体小说,但事实上奥斯卡并没有真正离开过但泽,只是在战争中参加了劳军去了大西洋堡垒。而故事则是从二战前一直叙述到二战后。文中的表现手法相当现代,很有意识流的特征,事实上也是“我”在疗养院中的自传开始叙述整部作品。文中光怪陆离,通过但泽这个处于德波之间的畸形城市以及是二战的直接爆发地,以整个二战为时间轴通过奥斯卡的“怪异”生活为现实,荒诞怪异地表现出德国的某种现状以及作者的某些观点。很微妙。
  •     五年之后再读《铁皮鼓》,轻易地从乱世背景中抽离出来,着迷于现实与魔幻交融的一生。奥斯卡的回忆逐渐变成倾诉:不曾远离过任何一个死去的灵魂,也不曾远离过具体的同时也是心灵的故乡。就这样无视风云变幻地敲击铁皮鼓,承受世界的厄运。当我开始构思时,心里现出曼德尔施塔姆的诗:在生活中需要选择,需要选择一个十字架,背着它进入世界。奥斯卡选择的十字架,无疑便是渴望与成人世界保持距离的侏儒身份,而又能有所介入的铁皮鼓。这个生来的天才在降生一刻便深感不安,60瓦的灯光将他推向刺眼一端,还好,三岁时的自残使他如愿自主决定了生活方向。奥斯卡经历的历史事件真多啊,诸如纳粹之前的短暂轻松,纳粹时期及残害犹太人的黑暗,德国入侵波兰,苏军炮轰但泽,币制改革带来的艰难,战后精神压抑的浓雾。以致他虽然生来拥有生活的热情,却无法抵御现实的残酷,所以主动选择在疯人院里回顾往事,重新审视生活。让我试图在他沉思的间隙简单陈列那些往事,它们既然是由鼓点引来并由之平复的,我便期望在呈现给诸君时有一种微暗的节奏感。圣婴耶稣是我,撒旦是我外祖母肥大的裙子由始至终是我向往的避难所基于母亲的子宫,在一瞬间失去庇护可怜的妈妈,习惯于忏悔、幽会、玩三人牌死于产前忧郁或罪恶感我将不再长个,仅蓝色的深邃眼睛显露智慧父亲们给我新鼓、食物并掀过日历,他们换上不同的面目我则在鼓点和玻璃之间观察世道,走在荆棘路上即使演讲台下破坏军乐的秩序也自知乃无济于事的反抗赫伯特多了一道伤痕,死于尼俄柏这可怕的雕像犹太人马库斯的玩具商店永远关闭了波兰邮局里我像犹大一样出卖了他,或许是生父这一生,葬礼之后将遇上更多的葬礼我不能不意识到体内的呼喊玛丽亚香草味的身体,被汽水粉在夜里滋滋燃亮她怀着我假想的儿子嫁给我假想的父亲我拥有情欲,却不能赋予其爱的内涵而格雷夫死时计算出最终的平衡:肉身+(灵魂)=75公斤重土豆如梦如幻,前线剧团是否这个时代的荒诞之举尽管我暂时离开痛苦之地,在巴黎铁塔下看鸽子轻盈飞过迫于思念,在假想儿子三岁生日前一天返乡故乡还没有丧失,教堂的钟声既宁静又喧嚣亲人们都活着,却可能意味着将惩罚我目睹死亡撒灰者组织不值一提,我只是化名耶稣罢了不能阻止空袭,也不能阻止苏军走下我们容身的地窖我假想的父亲、热爱烹饪的父亲更多地死于恐惧但泽已成了别人的家,我的儿子六岁了第一次乘火车远行作为负责任的成年男子我谋得手艺活而非依靠假想情人和儿子的黑市交易白吃白喝凿石刻字,以替代我不再敲鼓的手瘾总有人死,而且更多,感谢上帝,我养活自己并供给家里币制改革来了,我失业,恢复一个侏儒和沉思者的身份当一个模特如何?做回圣婴,抱起心酸的铁皮鼓啊当一个爵士鼓手如何?灵魂又苏醒了睁于双眼,把童年、故乡、亡灵都召到鼓点里洋葱地窖的空虚人群哭了因为他们一刀刀切开洋葱,而非切开内心啊他们没有勇气,像一个侏儒抱住罗泰娅姆姆躺在刺人的椰子纤维地毯上,却被永远抛弃放逐了啊我已经三十岁,清白的奥斯卡能去哪里“她从前坐在我的背后,之后又吻我的驼背”往事脱离了身体,我更加单薄了只有胖胖的黑厨娘,在身后古怪地走、古怪地叹息     welcome to 意向意识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hincai/      http://chincai.blog.163.com/
  •     这本书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和二战给人类造成的巨大伤痕有关的。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中的我,很难全面理解此书中描述的生活,但在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权利面临巨大威胁时,人性中的丑恶的一面凸显也就不难理解了。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作品从头至尾均透着颇有现实感的荒诞和无望。作为一部大作,这是能够感觉到。但未知是自己状态抑或翻译的原因,文字读起来总觉得寡淡无味。
  •     荒诞不经地叙述方式后是一位可以与福克纳、巴尔加斯·略萨比肩的大师,这部小说目前我无力去评判,只能说好,读完恨不得立即赶到格拉斯面前对他说:大师,收我为徒吧!
  •     遥遥的地方,远远的时代。
  •     Klein Oscar
  •     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在高中,读得有些早,所以根本读不懂。完全想不起来当时在哪里搞到了这本书。现在想想,当时能读得进去估计完全当时自己有和男主角类似的那种不想长大的的心情
  •     奥斯卡
  •     两个半天翻完。电影拍得还原度颇高!
  •     厚度与《乱世佳人》差不多,但后者为通俗小说,易读的多。荒诞么,挺真实的。
  •     不知道为什么 初三到现在 一次次读 一次次失败 每次都觉得脑袋要炸了
  •     2007-11-08 就算是长不大你也逃不脱!
  •     蠢货的原话是非常“猎奇”
  •     高中跟班长兼同桌借了《铁皮鼓》,我刚刚被《百年孤独》伤害的伦理哏得到了抚慰……
  •     因为王小波的书中提到所才找来读的,以主人公奥斯卡的视角来描写那个我们所不为熟知的世界,但是奥斯卡本身的奇葩思维方式与作者怪异的写作手法使我读起来着实头痛…
  •     高中时代的。。。性启蒙读物。。。
  •     奶奶的大裙子藏了爷爷,于是爸爸出生了。
  •     王小波很爱它,所以去读,读了它长大前的部分
  •     补记
  •     因为,当年得了诺威尔。五六年后看了电影。脑子总有一个意象“铁皮屋顶的猫”,很奇怪。
  •     冗长乏味,无聊透顶。不知道原文读起来怎么样,耐着性子看这版译文,没觉得有一点意思。跟着王小波说好看的,百分之九十九的是叶公好龙吧。
  •     99年得诺贝尔奖那年,看到这样的魔幻现实主义的书,幼小心灵战栗了~~~~
  •     但泽三部曲
  •     当时没看懂,有必要再看。
  •     故弄玄虚,矫揉造作,华而不实,徒有虚名。
  •     因为王小波,才知道这个系列
  •     汽水粉
  •     不喜欢这种风格的小说,总算看完了。
  •     怀念,现在犹记得肚脐里的果汁粉
  •     神秘,野蛮,无聊。整个20世纪以及之后的生活如此。奥斯卡的奇异之处在于他诱使人们去揭发自己内心深处潜藏的东西。他放弃掉铁皮鼓,或许因为它象征的艺术早已无用武之地。在洋葱地窖,人们借用洋葱刺激生理,流出早已不再能自主流出的眼泪。甚至,情感被遏制,或者扭曲。他的同伴在葬礼上大笑。奥斯卡借用铁皮鼓,激发他们内心真实的回忆,幸福,痛苦。在商业化的世界里,艺术渐渐沦落。甚至那些画画的作家,连素描都不会的一群年轻人,用抽象去表达他们的观念。他们描黑整个画像,却忽视画像中最真实的东西——那双蓝色的眼睛。艺术像一个笑话。它在盲目地前行,用一种观念代替另一种观念。却忽视了,在它的内部还有着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是如何发展下去,艺术都应该去体会生存的苦痛,去揭示他们忽视了或不愿正视的生命。并尽可能去提供些许安慰。
  •     时常觉得自己的心态是拒绝长大的小奥斯卡
  •     初二暑假不写作业,在床上挺尸手机看的。只记得当时看完简直打开了新世界大门。。买本纸质再读一遍吧。
  •     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像一个垃圾场
  •     迟来的礼物。
  •     没说的
  •     高中担任图书管理员的回忆啊
  •     你与拉斯普廷和歌德比肩 站在但泽的悒郁阴影里
  •     高中时一个同学在贝塔斯曼书会买的,我借来看了。故事已经记不太清楚了,但文笔很不错,讽刺,幽默。
  •     他的文字非常硬气,描写和结构都和王小波很相似,谐谑中带着深沉的忧伤。
  •     十年后重读,仍有最初的震动。因我王小波去看得这本书,好像谁说过,挑喜欢的书很容易,看看喜欢的作者喜欢的书,顺着读就对了。
  •     “神秘,野蛮,无聊”
  •     非常优秀的一本
  •     很尖锐的小说
  •     幸福它不是鼓,是一种,一系列替代品,幸福就是幸福的替代品,假想的父亲们和儿子,人造黄油,墓地,想象力写小说,这本书好像是有挺多讽刺历史的地方,鉴于我对世界历史的一无所知没读太懂,但是还是很喜欢。。。
  •     经典中的经典,二战文学作品必读之一,奥斯卡害死了布朗斯基,害死了马策拉特,作者为何要这样安排呢?人性是复杂的,在战争的摧残下,每个人都不自觉地把人性最丑陋的一面展现出来。小奥斯卡可以算作一个善良的人,可惜玛丽亚终究不愿意嫁给他。
  •     君特格拉斯的书中最喜欢的一部作品。虽然我的这本版本比较旧,但一直珍藏到现在。《母鼠》也是很棒的。
  •     精彩的讽刺。
  •     历史由小见大,浩大的战役与个人的搏斗相对这个巨大的世界,同样渺小而伟大。
  •     看一半看不下去,欣赏不了。
  •     痛楚是真实,真实总要逃避
  •     初中时看的,当时看不懂,只是觉得阴暗压抑
  •     不给五星不客观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