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你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2-1
ISBN:9787108013798
作者:[德] 马丁·布伯
页数:132页

作者简介

《我与你》是作者对“关系”哲学的系统阐明,被视为整个基督教世界的财富。书中指出“我-你”关系为枢机的“相遇”哲学,是为了阐释宗教哲学的核心概念——超越——的本真涵义,澄清基督教文化的根本精神——爱心。

书籍目录

马丁?布伯和《我与你》(译者前言)卷一卷二卷三后记“我与你”和“我与它”――读布伯《我与你》

内容概要

马丁·布伯是现代德国最著名的宗教哲学家,宗教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我与你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1条)

  •     独善其身在这里并不受推崇,一直坚信人的感染力是由内而外的,改变环境的宗旨在于改变自己的心态,自己看到这个环境的眼光。而一直被忽略的身边一段段快乐或者苦恼的关系。有人说过,人际关系决定生死。一点也不夸张,每一个疯狂的想法在其形成之前,一分钟一秒钟都有可能被一个微笑一个问候彻底瓦解。可我们往往缺乏那样的观察力,缺乏那样的宽容和耐心。我不明白客体关系到底是如何一个剖析的过程,或者还有很多需要理解的概念。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的宗旨最终都是要达到这个境界。然后呢,为什么?每一段咨询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有问题的关系,纠结的是围绕这个问题的人。越是纠结,越是将问题扩大。有多少时候提及过她们身后那么多至少一段正常的温馨的关系。心理咨询似乎变得越来西医化,只能针对那个病变治疗那个病变。也许该借鉴下中医的理念,望闻问切,整体把握。刚刚开始读完第一章抱持。很欣慰又一次自己找到了答案。我对自己怎么啦,越来越清醒。每次在你试图要抛弃我的时候,每次不知所措的时候,呼吸困难,气短胸闷,感觉千斤大石块压在胸口。一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很小的时候,已经记不清为什么,我跑的很快,那是一个晚上,什么都看不清,每家的灯亮只能照亮自己的家。好像是一根铁丝,在急速的奔跑过程中,我被绊倒,直接扑到地上,就是那种感觉,胸口被千斤大石压住,我以为我快要死啦,没有了呼吸,没有了心跳,大脑的意识在那一刻有求生的欲望,有没有人能来拉我一把。过了很久,甚至已经出现了晕眩,我被一个路人拉了起来。可是那种感觉一直到到现在时常会出现。我不害怕,因为那样的痛苦会过去,我需要找到一种方式表达我的情绪,一切会过去,有人会来拉我一把,一定会有的。就像现在,我还活的好好的。SALEM现在能给我双臂环绕的抱持感~谢谢~
  •     这本书非常薄,意思也非常简单,但却翻译得极其晦涩。布伯认为,关系分两种:我与你,我与它。当我带着预期和目的去和一个人建立关系时,这个关系即是我与它。不管那预期或目的看起来是多么美好,这都是我与它的关系,因这个人没有被我当作和我一样的人看待,他在我面前沦为了我实现自己预期和目的的工具。当我放下预期和目的,而以我的全部本真与一个人建立关系时,我就会与这个人的全部本真相遇,这种没有掺杂着任何预期和目的的关系,即是我与你的关系。布伯所说的“我与你”中的“你”,首先是上帝。但这一个关系也可以体现在人与人之间,“我”与一个人相遇,其实也是我的本真——上帝——与这个人的本真——也即上帝相遇。马丁·布伯描绘了我与你的关系的美好。不过,他说,我与它无时不在,而我与你只是瞬间,但正是这样的瞬间,让生命拥有了意义。一切关系均可达到我与你的境界,譬如我可以与一棵树的本真相遇,也可以与一只猫的本真相遇……我是在读本科时读了这本书,现在都不记得是怎么选择了这本书,可能纯属偶然,这个偶然真好。那时也在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书,他对于关系的阐述非常好,但我认为他本人不是一个擅长哲学思考的人,他并不能将他的诸多体会提炼成一个很好的哲学体系。马丁·布伯做到了这一点,迄今为止,我还没读过哪本书,对关系的论述能达到像《我与你》的深度。克里希那穆提或许更高,他说,“我与你”可随时随地达到,这一境界高到我目前还看不大懂,我看到的还是马丁·布伯的境界:我与你只是瞬间,我与它无时不在。可能是,马丁·布伯尽管是神学家,但还是要营生吃饭,而克里希那穆提毕生都不必为这一俗事烦扰。
  •     Imagine yourself in a situation where you are alone, wholly alone on earth, and you are offered one of the two, books or men. I often hear men prizing their solitude, but that is only because there are still men somewhere on earth, even though in the far distance. I knew nothing of books when I came from the womb of my mother, and I shall die without books, with another human hand in my own. I do, indeed, close my door at times and surrender myself to a book, but only because I can open the door again and see a human being looking at me. ——Martin Buber当初在一本忘了名字的书的扉页上看到这段话,那种被戳中的感觉,现在想来大概也是一种相遇吧。以下是读书笔记,不是书评。主要看从人际传播的角度整理第一卷。我这是给自己留个网络版的底。书还没看的这篇笔记就不要往下看了。马丁布伯其人:1878年出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人家庭。1896年至1900年,先后在维也纳大学、莱比锡大学、柏林大学与苏黎世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和艺术,醉心于狄尔泰和齐美尔的哲学。早年积极参加犹太复国运动,希特勒上台之后,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反纳粹主义与振兴德国犹太人精神力量的工作中,成为犹太人的精神领袖。一生的活动集中在四个领域:1,宗教哲学。《我和你》,《人与人之间》,关系哲学。2,《圣经》翻译。3,对哈西德派的研究。4,犹太复国运动。这些活动表面不相干,背后的共同基础是他的“我与你”的相遇哲学。关于为什么不好读的问题:马丁•布伯将《圣经》由希伯来文翻译成德文,文字风格奇异,文辞晦涩艰深。他是故意的。按照他的说法,《圣经》不是可以随便读的,人理当“苦习”它。翻译乃是勉力探求作者的真精神,是译者及读者与作者的对话,以其本心体悟作者的本心,视作者为导师先贤,奉作者为“你”。这是一种超越时空,超越历史的精神“相遇”。概述:全书分三卷。第一卷:世界具有二重性, “你”之世界与“它”之世界的对立;人生具有二重性,“我—你”之人生与“我—它”人生的对立。第二卷:“我—你”与“我—它”在人类历史及文化中的呈现。第三卷:“永恒之你”即上帝与人的关系,或者说人与宗教的关系。卷一观点:人处在关系之中,不可能孑然独立地存在。没有孑然独存的我,仅有“我—你”中之“我”以及“我—它”中之“我”。 “我—你”中之“我”与“我—它”中之“我”迥乎不同。观点:世界的二重性——“你”之世界与“它”之世界的对立“它”之世界是经验的世界。对应的认识世界的方式是“经验”。我感觉某物,我知觉某物,我想象某物,我意欲某物,我体味某物,我思想某物——凡此种种绝对构不成人生。“经验”并不足以展示世界的全部。有人说,外部经验不够,加上内部经验呢?是不是就完满了?可内在之物何异于外在之物?除了物,仍是物!人生不应该是及物动词的囚徒。以上种种皆是“它”之国度的根基。“你”之国度有着与此迥异的根基。“你”之世界是关系的世界。对应的认识世界的方式是“相遇”。言及“你”之人不据有物。他一无所持,然他处于关系之中。举个栗子。我凝视一棵树。可以把它看做一幅图像:光波,蓝白背景下的点点绿斑。可以把它视为运动:木髓的脉动,根须的吸吮,枝叶的呼吸。可以把它当作实例而划归某一类属,以研究它的特殊构造与生命形式。……在以上情况中,树是我的经验对象。我经验它的空间位置、时间限度、性质特点、形态结构。而,如果将树看作“你”,树不是我的印象,我想象力的驰骋,我心绪的征象。树就是我之外真实的存在,凡隶属于树的一切都聚集到统一体当中,树不可分割。“我”与“你”处在关系之中,但倘若此时“我”退缩了,“你”会再度成为“我”经验的对象,“你”就变成了“它”,我们于是疏远。所以“经验”这一认识世界的方式是“相遇”的大敌。观点:现时。仅在当下、相遇、关系出现之际,现时方才存在,仅当“你”成为当下时,现时方会显现。“我—它”当中的“我”,即未曾与“你”相遇的“我”为一大堆内容所缠绕的我,只有过去而无现时。也就是说,当人沉湎于他所经验所利用的物之时,他其实生活在过去里。在他的时间中没有现时。除了对象,他一无所有,而对象滞留于已逝时光。现时不是转瞬即逝、一掠而过的时辰,它是当下,是常驻。对象并非持续连绵,它是静止、迟滞、中断、僵死、凝固、关系匮乏,现时丧失。(这段我能感受,但是说不清)观点:区分“爱”与“情感”。情感为人所心怀,而爱自在地呈现。情感寓于人,但人寓于爱。爱不会依附于“我”,以至于把“你”视为“内容”,“对象”,爱伫立于关系中。在伫立于爱且从爱向外观照的人之眼目中,他人不再被奔波操劳所缠绕。任何人,不论善良邪恶,聪明愚钝,俊美丑陋,皆依次转为真切的实存。他们挣脱羁绊,站出世界而步入其唯一性。举个栗子。译者在序言中举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夜行的驿车》中的故事为例。安徒生将一朵绯红的玫瑰献给旅店里那位奇丑无比的洗碗碟的小姑娘时,他这样做并非出于怜悯。在那一刹那的“我”与“你”的相遇中,两个在者之间的差异顿然消失,她的丑陋、卑微不过出于命运的偶然和捉弄。爱是每一个“我”对每一个“你”的义务。观点:人置身于二重世界中,因此领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你”具有唯一性,与“你”相遇时,世界的刻板有序不起作用。但“它”却是能被有序化的。人执持双重态度,因此世界呈现为双重世界。一种是作为经验对象的有序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时间里存在事件,空间里存在事物,满满的都是“它”。你没有这个世界就不能生存,也不能被别人“理解”。但倘若你只有这个世界,那便是最大的悲剧和虚无。你将永远不能体验“相遇”的快乐。与你相遇的唯一在者是另一世界。除了这唯一的“在”,无物当下存在,而唯一的在蕴含整个世界,这个世界超越你的控制和审度。这个世界是你的每一现时,言及这个世界时,无人可理解你。普天之下惟有她和你(她指这个世界),她之惠临赋予你圣洁光辉,她之离去留给你庄严伤悲,此光辉与伤悲将你引向“你”。她无力维系你生存,她仅能助你瞥见永恒。当关系事件走完它的旅程,个别之“你”必将转成“它”。一旦关系枯竭,或者有中介者渗入期间,“你”即刻沦为对象,也许是最珍贵的对象,但仍然隶属于对象。现在,我又可以分辨他头发的颜色,他言辞的色调,他品德的颜色;一旦如此,他不复为我的“你”,且将永不重为“你”。在我们的世界中,每一个“你”都注定要演变成“它”,此乃我们命运中不堪忍受之郁。“它”恒为蛹,你恒为蝶,交相错杂,扑朔迷离。观点:“我—你”先于“我”,“我”先于“我—它”。“我”因为“我—你”才得以出现。太初即有关系。初民居于对象匮乏的情况,他们的语言最能体现关系的整全性。举个栗子。表达“遥远”,祖鲁人:“那儿有人在呼喊“妈妈,我完了”。”火地人:“他们互相凝视,两者均期待对方主动从事他们欲做却无力做之事”。因此,在最初的关系事件中,关系先于“我”就已经存在了。一旦“我”走出原初关系,自成一体,由此激活了“我”所在的天地,这时候,我的意识才开始出现,“我—它”也就出现了。“我”因为“我—你”才得以呈现。也就是说,你通过“你”而成为“我”。相遇者来去不定,关系事件时而层次叠出,时而烟消云散。在此动荡变化之中,对恒定一方的认识(也就是自我认识)逐渐增强和明晰。举个栗子。孩童生活在梦复一梦中,没有任何事物是现成的经验。他需要在与相遇者之交互作用中呈现自身。卷二观点:人类历史是“它”之世界不断伸延扩张的历史。人之经验能力与利用能力也随之持续增长,关系的力量衰退减弱。文化类型表面上固然相互独立,但它们在其发展历程的某一阶段总要承受其他先在文化的历史影响,“它”之世界因此渗透入每一文化。比如,希腊人接受埃及世界,基督教文明接受希腊世界。随着“它”之世界的扩展,人之经验能力与利用能力也持续增长。这是一种组障,因为经验物,利用物之能力的传授是以减损关系的力量为代价的,而人仅能凭借关系力量方可生存于精神。布伯认为,“认识”是这样一个过程:人观照与他相遇者,相遇者向观照者敞亮其存在。最开始的时候,不可能不把相遇者当作对象,但之后,在观照中,相遇者不再为物中一物,事态中一事,而是独一无二的现时。人不可以在事后从抽象出来的规律中而只可在现象本身中分享存在。因此,布伯反对“冷静观察”“竭力利用”,主张满腔热情地观照,将“它”从世界中解放出来,成为“你”。而随着“它”之世界扩张,人之经验能力和利用能力的增长,人们不愿也无力践行这敞开世界的活泼交流,而为见闻学识所蒙蔽,话语成为僵死的文字,法则程式化,律令化。观点:在它之世界,社会制度无法造就公共人生,情感无法造就私人人生社会制度是“外在的”,人在其间追逐种种目标,奔波操劳,协商谈判,施加影响,较量竞争,组织管理,经营实业,出仕从政,传教布道。大体上井然有序,人以其头脑四肢参与其中,事件之进程得以实现。个人情感是内在的,人于其间栖居,摆脱社会制度的束缚,情绪之光跳动闪烁,令人眼花缭乱。两者皆不知人为何物,前者仅识实例,后者仅晓“对象”;两者都不知现时为何物,前者,哪怕是最现代化的制度,也只知无生命的过去,僵死的存在,后者,哪怕是最炽烈最持久的情感,也只晓转瞬即逝的一刹。两者都不能接近真实人生。为什么呢?怎么办呢?布伯认为,这是由现代社会的本质决定的。现代人公共人生的两大构成“经济”与“国家”就建立在对一切“直接性”的巧妙否定,对一切异己的“外在”断然排斥的基础上。正是由于“我”去经验、利用财富和成就,利用政治角逐与舆论,经济和政治领域内才能产生出数量如此庞大的“客观”产物,才能产生根深蒂固的社会结构。政治领袖和实业领袖都把与其共创成就的人视为劳动工具,而非“你”,倘若情况不是如此,怎么可能创造出这样的世界。所以,现代社会的公共人生注定如此。观点:它之世界,因果性君临一切。(这句没太懂)在健康的人生时代,信心从充溢精神的人中奔逸而出,泽润全体人类。相遇、现时惠临一切人,甚而最顽冥不化者。它或是自然降临,或是假手本能,或是微妙呈现,而人也皆以种种不同方式领会你,精神赋予人信念与希望。在病恹时代,“你”之世界不再若奔流涌向“它”之世界浸润万有。人孤立无援,焦渴难耐。对象世界不再转为现时,人不得不承认它,故尔不得不屈从它。一切都是因果性,一切都是目的性。“命运”与“宿命”不同,它们是两个世界的东西。宿命是根源于因果性的,而命运只有真正自由的人才能遇到,才能享有。自由的人选择或是反抗,命运也因此向他敞亮自身。何处有危险,何处便有拯救。卷三观点:信仰即是“永恒之你”。有人是无神论者,有人厌恶上帝这一名称,但只有他奉献了他的纯全真性来称述他之“生命之你”,便是有信仰的,他的“永恒之你”便是他的“上帝”。在于“上帝”的关系中,无限唯一性与无限包容性融为一体。进入这一纯粹关系中,并非视万物为敝屣,而是万有皆汇于关系中,尊奉万物为你。观点:反对“自失说”和“自圣说”自失说:将宇宙圣化,神化,赋予其神妙莫测的动机,宣称在这浩瀚恢弘的宇宙秩序中隐匿着至美至善的目的。当人意识到个体的有限只是宇宙进程的无限当中的一时一瞬,当人“自失”于此进程,则因人生无常而生的种种痛苦都自惭渺小,自失引人走向齐万物,等死生的超然境界。但自失说只是断定表面看起来无意义的宇宙秩序具有某种神圣的目的性,对此目的或意义的内容却无所说。另一方面,它对道德哲学的影响简直是毁灭性的。如果宇宙的必然进程正是道德境界的展开过程,那么存在就是善的,合理的。个体是宇宙进程中实现自身内容的工具,人就不需要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圣说:用至大无外的我来吞没宇宙及其他在者,把居于时间流程中的宇宙当成“我”之自我完成的内容,由此铸成我之永恒。但无论人的精神需要何等崇高,距离物欲和私情何等遥远,它终究是我的一种需要。所以,断言道德乃是为了实现某种需要就是断言道德本为功利。如弗洛姆将利他境界也归结成自我实现的必要环节。布伯认为,价值或超越既不在人之外的宇宙中,又不在主体内,而呈现于关系,呈现于“我”与宇宙中其他在者的关系。关系乃精神性之家。爱非是对象的属性,也非是“我”之情感心绪的流溢,它呈现于关系,在关系中敞亮自身。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语言太优美,情感太纯粹热烈,“永恒之你”现身了。本来只是在阅读海德格尔途中调剂休息下,这下发现海德格尔这个纳粹分子的根本问题是偶像崇拜或虚无....:)就哲学上讲,布伯没有必要的哲学框架,但若把海德格尔的框架加给布伯,也恰恰合身。 两种原初语词,“我-你”(关系世界)和“我-它”(经验世界)。关系世界的三个维度:自然、人、精神。中心在“永恒之你”。超越时空; 经济和国家。“不断延伸的关系之线在‘永恒之你’中欣然相结。”【64】似乎对佛陀给予了一个较高的位置。“人必信仰,不是笃信上帝便是崇奉偶像。偶像意指某种有限的善——国家、艺术、权势、知识、金钱,美色,凡此种种皆可能是他之绝对价值,横亘于他和上帝之间。”【91】圣容。Word发生于启示中。
  •     十几年前读到的书,绝对的经典!
  •     下午没事儿看了看这本儿,说实话,中文翻译是不是有点太深奥了,晦涩难懂。看社科和哲学的人是真心牛B,这本书得存十年后再看
  •     好书。令人信服。
  •     很晦涩的情书
  •     遇见自己
  •     观点好,影响到了心理治疗。不过思想和话说都很海德格尔啊,诗化之情感修辞还更多些。
  •     太深奥了。。另外翻译好有文化
  •     在写读书笔记 明天发。
  •     呜呜。。。翻译的人太文艺啦
  •     此书讨论了共同构成人生二重性的“我与你”和“我与它”。对于作者的看法我点头如捣蒜(能说我好像挺早之前就朝着相似的方向想人际问题么~),但是译文貌似很有迷惑性啊有木有。。。ps:有个粗浅的联想:引入佛教的“正信”概念也许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厘清“你”和“它”的关系并抵制贬低“人”的诱惑/妄念。
  •     同世界发生关系的方式。
  •     终于拿到了,开心得一塌糊涂···
  •     虽然刚刚追随马丁·布伯的思路时颇费力,但是读到第二章已经甘之如饴。9月24日读书会~~
  •     晦涩
  •     “孩童之手形成拱穹,以让相遇者安卧其下” 简直就是禅道
  •     !
  •     这本书是我目前为止还读不懂的书。对基督教的部分观点产生怀疑
  •     强烈推荐给主内弟诸弟兄姐妹
  •     Wooooooonderful!需摘抄一段:以此种面貌呈现于你的世界不再是恒定妥靠的,因为她时时更新,因为你不可用语言系执她。她无所稳固,因为在其间万有相互汇融;她无所连绵,因为她不招自来,苦留偏去。她超越人的观察审度,一旦你意欲如此,她即刻瓦解冰消。她惠临,她为把你带出而惠临;如果她无法接近你,相遇你,她会倏然消退,然将改颜换貌而再度降临。她不在你之外,而是沸腾于你之底蕴奥枢。若你称其为“我魂之魂”,这决非言之过甚。
  •     我凝视着一株树。与我相遇的绝非树之灵魂或精神,而正是不可分割的树本身。【这是传播学课上老师推荐的书中最好看的,果然还是喜欢文学性强的】
  •     语言优美但对我来说有些晦涩难懂,可内容却极为触动心灵。我们生活在“我-你的关系世界”和“我-它的经验世界”中,谁都想获得第一种关系,但不是谁都有勇气有本真的。我是否可以呢
  •     洗洗灵魂。
  •     “你必须自己开始”
  •     翻译的语言真是古奥生涩。沉重,却要带着沉重轻松地投入到对偶然的“你”的发现与热情的拥抱中,因为“你”充实了“我”的世界,让“我”更完整。其实就是在寻找中学会爱,被爱,然后爱自己。然而我却不愿寻找了,丧失热情了
  •     最近也破解出自己迄今为止最有魔力的一张照片,背后的奥妙了。一是因为抓拍,喜悦,存在,当下;二是因为一的那些因素,没有被物化,而与人真正相遇。“我——你”:“你是我眼中的世界”;“我——它”:“你是你,世界是世界”
  •     elixir
  •     布伯的“我——你”的关系,是不是有点彼得斯笔下的那种天使之间的交流?
  •     呀翻译不错
  •     我和你,因为关系,所以存在。或许,你看过之后会更加关爱身边的“你”。
  •     这必须读原文
  •     视角一样,但同海德格尔差太远。。。
  •     第一遍就看得很吃力。。
  •     诗化哲学,好词好句可以摘录一堆。“我——你”(Ich und Du)关系的非对象本性,物我不分的连片统摄(颇为存在主义),圣洁关系的不可言说、不可中介,但也并未遁入神秘主义,布伯让人们在每一份人与人的关系中实现与上帝的关系,物化和“我化”都是榨取性的。二律背反需日日更新,需全部人生的体悟与践行。(好多地方与列维纳斯相似)
  •     你在神的指引下与我相遇 你就是世界 你就是生命 你就是神明 PS:这本书翻译的我很难过
  •     人与人的关系可以是这样人我合一,说来还可以物我,天人合一
  •     好难读 哭泣
  •     不是我的菜。
  •     在知识中我们都了解了布伯的“我和你”,在生活世界,我你关系尚且遥远。
  •     啊!大一。啊!鬼迷心窍的青春 T T
  •     对于这个世界,如果都不是当成我与它的关系,而是当做我与你的关系。这个世界就会离 你 近一些,你 就会热爱 这个多世界 一些。
  •     薄薄的一本书,某些段落读起来还是有些费劲。某些段落又有所感悟,还不错。
  •     此书妙极,只是翻译过于晦涩,弄复杂了。序言的最后‘’无用赘言,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一些不合时宜的糟粕,我相信读者都具有应有的马克思主义水平,自会细鉴察明的‘’,真的假的?我噗嗤就笑了-_-
  •     犹如一颗钻石!
  •     真诚地,不懂
  •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只有两种,即我与你的关系,以及我与它的关系。
  •     “当我带着预期和目的去和一个对象建立关系时,这个关系即是我与它的关系。当我放下预期和目的,而以我的全部本真与一个人或任一事物建立关系时,我就会与这个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这种没有掺杂着任何预期和目的的关系,即是我与你的关系。 ”
  •     从原初词“我—你”跟“我—它”出发,作者指出二者中之“我”截然不同。在这个世界之中,它们迥乎不同。“我-它”仅是经验世界的产物,而“我-你”则是关系世界的表征。关系世界又可划分为三者:自然;人;精神实体。作者的着力点显然在“精神实体”,或者“神”之中。另可参阅郭菁:“列维纳斯对布伯对称主体间性的批判”,《人文杂志》,2014年第11期。但我不明白其中指出的着力点为什么更在于人与人之间。并且在人与人的相遇之间,布伯的关系显然是例外状态,而列维纳斯的他者才是一个更加正常的状态。但是正如在文末总结的那样,他们均在对主体性进行反抗,列维纳斯显然看到了主体间性里也存在同一性的暴力,更倾向于对其对称关系进行反对。
  •     @-@ @-@ pre加油↖(^ω^)↗!已经无法直视 我 它 你 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