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他人的痛苦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6
ISBN:9787532740420
作者:[美] 苏珊·桑塔格
页数:145页

作者简介

《关于他人的痛苦》是苏珊·桑塔格继《论摄影》之后又一本关于摄影的专著,也是她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这本书聚焦于战争摄影,探讨影像反映出的人的痛苦与观者之间的关系。惨不忍睹的影像尽管能唤起观者的悲悯之心,但人们的无能为力感更让这些在生活中无孔不入,又格格不入的影像显得多余而荒诞。若不经思考而直接相信影像之内容,我们的道德判断力只会愈来愈弱。桑塔格以纯文字书写影像,为观者提供思考空间以正视“他人的痛苦”。

书籍目录

关于他人的痛苦
致谢
附录:关于对他人的酷刑
译后记

内容概要

苏珊·桑塔格(1933~2004年),她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当前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和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被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并获得2003年度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


 关于他人的痛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7条)

  •     就像是6、7月份的阳光,炙热,粘腻,片刻不离地依附着众人的皮肤,曝光太多的现实,似乎多了太多的麻木。不是战争所致的后果,而是战争影像滞留下来的臆病。战争即将成为机械复制时代的制作工厂,只为满足人们虚无的口舌之欲。这种欲望给人痛苦,给人快感。我们一方面带有同情心,像个耶稣似的怜悯世界,一方面,又扯着喉咙如同狂躁的精神病患者般嘶吼着渴望自残。苏珊·桑塔格在文中说“我们要求摄影师是爱与死的偷窥者”,那么每一幅作品必将立在生死爱欲之间。对于影像中的人或物,我们既不能托手相助,也不能撒手不管,而我们那自以为如圣母般的怜悯之心在一句“真可怜”之后就不得不止步。没有人会遭到谴责,没有人会去指责,因为在照片面前我们一样成为了弱者,被逼迫着压下脑袋,凑到现实(我们姑且相信那些所谓的真实们),亲吻鲜血直至呕吐。另一方面,人们那不为人知的猥琐同时被刺激着:还有更丑陋的,我们无时无刻不予丑陋生活在一起,我们的那些小恶小罪被小心翼翼地掩饰着,我们获得了内心的一点畸形生存状态下的性满足感,从而确立了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Schopenhauer为人类制造了shopenhauer式的钟摆,我们终身只是在痛苦与虚无中来回挣扎。实际上,当代的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处在了虚无之中,对于苦难的钝感造就了单面人的生存模式。因此,当有人推动我们荡向痛苦时,我们的激情已在虚无中消磨的所剩无几,面对痛苦,我们既缺乏勇气也鲜有悲悯。真正可怕的是在这张支离破碎的面具下,只是掩藏着一张再难有表情的脸。他人不能指责我们观看他人的悲痛,我们也不该为他人的冷漠而愤怒。只是,战争的苦难作为例外状态,也只是当下而已。
  •       它们精神饱满,明显带有一气呵成的性质,犀利、洞悉一切、毫不妥协成为晚霞所放映的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幕镜头的属性,你不由得叹服:这是一位老练的观察者、写作者、具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在她的身上、笔下、舌尖所展现的这些锋芒在你所生活的城市竟然如此匮乏。你心想:她敢这样说,难道不怕吗?这一犬儒般的胆怯心理使你认识到“批评”大有作为,在别处,在有限的少数人头脑中,只是离你这儿太远。你庆幸它们飘洋过海,没有被封锁——它们是一片碧波荡漾的“脑海”。  它们不只是两篇文章(《关于他人的痛苦》、《关于对他人的酷刑》,苏珊·桑塔格著,黄灿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的总和,还是继《论摄影》之后的余兴发挥,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回溯,它们扩展为受一种整体风格约束的严肃家庭。它们谈论照片,谈论照片所企图代替的事实,谈论企图用照片达成某些目的的人,谈论不敢谈论照片的人群,谈论观看照片的人的古怪心理……她显然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为了孤芳自赏,而是考虑到了她的读者性质,了解到她的影响力,她主动承担、毫不示弱。她总在敦促、提醒你注意到问题的另一些侧面,她忧心忡忡,并不因行文流畅、言词遒劲而减弱——于是,它们成为她表现出来的、有意给予你的忧心忡忡。  从那些广为采撷的例子来看,这里并非一次喷涌,并非不假思索;这些例子显然经过了她的驯服,才使它们经历的风尘往事劲往一处使。它们必须从各个角度理想地示范,以验证立场的多样性,而一旦性质相似的某些照片在不同时期反复出现,它们就不言自明地证明了照片拍摄者的徒劳、照片劝导意义的徒劳。由此,她不只是为了增强行文的说服力,还在以身作则地衬托各项说服人的工作,包括以文字、照片为媒介的劝告,都是徒劳的。与罗兰·巴特《明室》不同的是,她只需用文字提及历史上存在过这样一张照片,偶尔添加一点描述,而不必把提到的那些照片作为插图横亘其中——这既是一种信任,又是一种丧失。  她力图穷尽所谈话题的各个方面,不留余地,不走极端,她兴许这般考虑过:从此以后,关于照片,关于他人的痛苦,关于对他人的酷刑,甚或关于对灾难的想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其他人只要到此聆听,而无须添砖加瓦。也就是说,她将为身后的涉足战争灾难、照片伦理、苦难历程的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引文。她耐心确立的这样一个交际圈将使后辈受益匪浅:照片上的人或尸体、看照片的普通观众或政客、照片上受难者的亲属、摄影师或摄影爱好者、授意如何拍摄照片的人、在众多照片中精挑细选的人……简言之,这一复杂家谱实际上就是“我们”与“他人”关系的渊源。  请注意痛苦前面的签名者:“他人的”。不是“我的”,不是“我们的”。“他人的”至少表述了这些信息:一种过去时间状态,一种死讯,一种距离感,一种观赏的方便,一种非切肤之痛,一种异国情调,一种奇观,一种自我保护,一种隔岸观火、幸灾乐祸,一种过量、不知足(“我们愿意花多少时间去看,就有多少灾难和暴行的影像”),一种随时降临在自己头上的可能性,一种经怜悯唤醒的道德意识,一种将心比心的善举。我们可以询问自己:“看了这些照片,是否意味着我们更善良?”仿佛这些照片是同情心的防腐剂,我们通过观看得到了心灵的屡屡净化,然而,她提醒我们:“同情是一种不稳定的感情。它需要被转化为行动,否则就会枯竭。……只要我们感到自己有同情心,我们就会感到自己不是痛苦施加者的共谋。我们的同情宣布我们的清白,同时宣布我们的无能。”  同时,“关于他人的”不仅仅是限于“我们”与“他人”的对比,一种看与被看的单一关联:我们平安无事,他人一波三折。她告诉读者:这个标题还包括我们眼中的两方或多方“他人的痛苦”的比较——从任何一方的立场看,如果一位摄影师将拍于多处的关于他人的痛苦的照片当作“艺术作品”放在一起展览,“让自己的苦难与任何其他人的苦难并列在一起,是不能忍受的”。为何如此?莫非痛苦不分等级,不能竞赛,那些惨不忍睹的照片已转变为忆苦思甜的媒介?2006年10月21日
  •     这句佛语其实到今天才明白其真正含义,因为身边一个皈依朋友的点拨,这个淡定境界离凡夫俗子很远,反观来,我们就无法忽略了“他人的痛苦”,桑塔格照样不行,毕竟非贤非圣,她是个女人。是什么使我们与痛苦的世界保持着那么一丝亲密的关系?归结于那些照片?有些冤枉,但那些濒临死亡的痛苦影像确实出自那些摄影师之手,未经历战争的观众对战争的理解确实来自于这些影像……只是还有在我们与痛苦之间横插一脚的东西,就如波德莱尔所说:每天法国人的早餐都是用早报上的恐怖信息就下去的。在这种方式下,“在别处”的人对于这种真实确信无疑,而一场正被经历的灾难却显现出了超现实的光辉,徜徉在现实与超现实之间,这就是媒体。符号学大师艾柯认为后现代时期的战争不止是技术的竞争,更是媒体的战争。这几乎已经变成了共识。当那张枪毙越共的照片被证实是当时的行刑者招徕周围的一群新闻记者围着当事人拍的时候,它在纪实摄影史上的意义顿时就大打折扣。不单是因为对于拍摄者来说获得影像的难度大大降低,这不是关键,想象下一群新闻记者有如勘探工人盼望石油从地底喷溅出来一样期待脑浆从越共的太阳穴彼侧随着子弹射出,并在那一刻按下快门,再以最快的速度邮回纽约、巴黎、伦敦,再因为第二天的早报销量攀升而欢欣鼓舞,再一不小心得个普利策光耀门楣……从某种角度讲,现代的战争是在与媒体的合谋中完成的,两者缺一不可,战争提供素材,媒体提供关注度,两相促进,愈演愈烈。战争滋养了这么一个近乎变态的产业,它挖掘并满足着人类的窥淫欲,挑逗着人类道德神经的痒处,在隔靴搔痒又自责的摇摆中令人变得麻木脆弱,并在不知觉中习惯并赞同这种观望远处别人痛苦的生活方式,而且这一切都是商业的一部分!比起鲁迅先生笔下那群有如被人提着脖子的鹜在观看砍头的“可悲的中国人”来说,有过之而不及。桑塔格引起的深度思考,是充满责任感和道德意识的,美国良心的称谓名副其实。从宏观上来讲,这本出自演讲稿的书很少在讨论影像自身的意义,这不同于桑塔格女士早年的《论摄影》,在关注摄影本身的伦理价值的同时,她将眼光放在了更远处的关于传播这些影像的媒介上,电视和报纸导致的信息泛滥,博物馆展览战争照片的猥琐感,对一张印刷在书本上的照片的凝视,这些观望远方痛苦的人群永远走不出一个怪圈:逃不开关注战争消息的窥视瘾,在道德层面又觉得关注这些血肉模糊的照片是罪过,远方的痛苦在影像的真实中又在人们的脑海里显得如此爱莫能助,因此某种心理或者社会的机制令免疫力滋生,在麻木与关注之间,媒体不断挑战极限,一面揭露远方痛苦的客观存在性,又坚定逃离痛苦的不可能性。他人的痛苦若在痛在别人之身的同时能引起客观的思考这就够了,我想这也是桑塔格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她并不觉得人们在一味同情他人痛苦的时候就能获得宽慰和解脱,这样仿佛正中了媒体的下怀,进入了将慈悲万物纳入怀中的悲天悯人暗自伤神之中,将矛盾的关注力变为理由。至于慈悲不粘身,这个女人还是不能做到,尽管一切在她的笔下变得客观冷静通透,但既然她考虑到他人的痛苦这个沉重的字眼,那责任感与道德感已经上身,只是她在世界这潭浑水中偶尔溅起点洁白浪花。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人都有些窥奇癖。
  •     理论性不强,易读,许多历史上的细节和小故事,讨论非常引人思考。
  •     别人的痛苦与我无关。
  •     成为发生在另一个国家的灾难的旁观者是一种典型的现代经验。虽然照片生来具有客观可信性且比文字更具直接性但是强调其真实性还必须应付影像制作者的客观性问题。事实上,战争摄影初期的确有官方摄影师,审查是一直存在的,除了军方的还有自我审查。对摄影之真实构成威胁的另一点是摄影作为艺术的改造特质,如果战争摄影看上去像美学也会备受抨击。在西方人看来现实已死而正变为奇观,她认为这只是把一小群生活在富裕地区的有教养人士看事物的习惯普遍化。旁观者要么假定影像没有效果要么认为其扩散含有某种固有的愤世嫉俗,他们不能消除对影像背后利益和制作者意图的疑虑。然而未被战争影像所改变,选择不看也不表示我们对影像冲击的道德价值置疑,它只是提醒我们反省掌权者就巨大灾难提供的辩解是否合理。如果不对影像进行思考距离再近也仍只是观看。
  •     “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 而是媒体传递什么” 媒体塑造历史 控制集体记忆的魔力值得警惕。当现实痛苦成为一种奇观 本应严肃的同理心化为旁观的猎奇心 漫不经心。
  •     痛苦,摄影,爱与死
  •     因为是黄灿然译的所以才花原价买的豆瓣阅读电子版,先不说匆匆翻完就提交了三处纠错,译文读起来感觉也是怪怪的。于是又去读了英文版,感觉从此可以破除译者光环了。
  •     通过战争事件引起社会的关注,通过战场上的照片转达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可是过多的痛苦会让人麻木,久之就成为群众娱乐欣赏之一。我发现最近国内有局部地区被淹,山体滑坡等事件,有多少死伤。说真的,不通过进境摄影放大现场真的感知不到痛苦。
  •     关于战争与摄影
  •     桑塔格的文字,需加强逻辑性呐
  •     人永远不能对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我不能,你也不能。
  •     我们看到痛苦,我们逃避我们所看到的痛苦。并不是因为我们对他人的境遇而冷漠,而是我们从内心里拒绝承认这样的境遇,这种否认使得我们看到越多残忍和痛苦越麻木不仁。
  •     感觉不过瘾……
  •     正如桑塔格总结:我们总把对某场战争的详细报导,模糊归类到我们对厮杀的谴责(倦意);又把对某次罪行的追究,上升到拥有信条的宗教战争(“持久的”反恐战争)。敬而远之,敬而幻想——这种做法能安抚旁观者情绪,同时也使问题永不完结。或许可以根据自身目的,调整自己掌握灾难细节的程度。
  •     有点出乎意料,是以“表现他人痛苦的影像”为讨论中心的,原以为是更宽泛的讨论,如对街边乞丐、家里病人/感觉更像《论摄影》延伸出来的随笔/认为过去的人拼命保护个人隐私,而现在的人拼命展示自己的隐私,是失去羞耻感的体现,恩,深表赞同
  •     “如果不思考,再近的观看也只是旁观。”“我们的同情心昭示了我们的清白,同时也宣布了我们的无能。”
  •     渐入佳境。
  •     论摄影的姊妹篇。主要是讨论了战争摄影,评论了20世纪较有影响的作品。
  •     窥奇癖,观看之道,酷刑之美。画和摄影的区别好比幻想与真相。终于入坑了桑塔格。
  •     每次看桑塔格的文论,总有很不寻常的感受,像是被冷静却又宽阔异常并新奇的思维全部砸过来,这感觉美妙。
  •     在飞机上迷迷糊糊看的。
  •     桑塔格属于那种能把自己的博学都归于她长期关注的那么一两个核心命题的奇才,难得的是,绝无陈词滥调,更不牵强附会
  •     许多被看作理所当然的东西其实是脆弱的,甚至是无法防御的。 遇到这本书是美丽的错误,读完之后我们于彼此却都不再是过客了。
  •     出于一种自私的对远方苦难的偷窥欲望,我经常透过影像或者文字旁观他人苦难,我为自己廉价的同情和怜悯感到耻辱,因为这样的同情成为一种表演,它让我单方面宣告自己的“清白无罪”和幸运。在这本书里桑塔格认为,战争影像首先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摆拍和拍摄者的主观选择则另当别论) 于是其权威性和视觉冲击性远远大于文字。但公众对影像的消费受媒体左右,战争新闻在创造集体指示的同时,也改变战地记者的新闻操守标准(强调真实主义)。但影像创造的集体“记忆” 却使真实本身变得不够吓人,于是 新闻矛盾地要求“重演”以加强说服力。 此外,战争的残酷严肃复杂性质 使得影像反而削弱我们反思深度。大量影像轰炸 使公众麻木不仁。在面对战争影像的时候,我们最应该做的正是把自己至于他人的苦难之中,然后对影像和战争进行思考。
  •     苏珊桑塔格写啥都在论摄影
  •     ......肤浅的、只流于瞬间同情的动物或许都不配做”吃瓜群众“
  •     也没觉得有多好。摄影之后的年代社会是拟剧的,景观的,网络之后的年代社会里人是景观、拟剧,外加自殖民的。我猜,其中通达身体和性欲的暗示才是贯穿观念史发展始终的线索吧?
  •     “现代感情认为痛苦是某种错误、意外或罪恶的东西。某种必须铲除的东西。某种必须拒绝的东西。某种使人感到软弱的东西。”只要人们感到自己安全--就会冷漠。
  •     直译最好,看完最大的感受是在这个信息、图片超载时代,留给人思考的余地几乎没有了,什么都看,什么都全盘接受,在不同观点间痛苦的游移,奇观文化对大多数人来说终究只是取乐!
  •     《论摄影》的延续,主题是痛苦,战争、灾难等。
  •     直面他人的痛苦
  •     种族岐视哪里都有,作为个人,基本同意世界看中国的角度,但不同意看不到个人的努力; 然而作为华人既觉得不争气又觉得別人racist,而且还不能随便和人表达自己的真实看法,怕触动有些人敏感的神经,尴尬的位置。
  •     是关于摄影的书。很推荐给《摆渡人》的创作者们看,什么是艺术。表现出来的越多,值得体会的不一定越多。
  •     对批判的依赖性是持续痛苦的源泉
  •     桑塔格总是有透彻人心背后的思考,我们在别处通过一种类似娱乐的方式旁观别人的痛苦,我们的感官好像被多次曝光的图像所麻木。想起那个满身污泥和血迹的男孩,那个溺死在岸边的孩子,不亲身经历,我们看到的时候更多的还都是庆幸自己没有遇见这样的生活吧。
  •     所有的外人,只能是外人
  •     从战争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影像和世界的联系,对战争和美国政治作出了批判。
  •     这本黄灿然翻译略好。桑塔格生活很精彩的哇咔咔是拉拉拉。
  •     不喜欢,没读完
  •     一刷,看到战争的图像史那块立刻想到西方美术通史的期末论文,之后剧情开始如预料般发展...总算有一个领域能找到和前人对话的兴奋感。
  •     重读
  •     我以为是心理学的书,没有想到是讲战争摄影的
  •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这本书有机会还要再读一读陈耀成的译本。
  •     桑塔格书写在网络颠覆阅读之前的时代,说得还是图像给予我们的影响,影响传播方式把图像的影响力延伸到了道德的领域,不得不说作者在书中某种担忧也是一种预言,指向当下的浮躁网络世代
  •     还是关于摄影的个人解读,关于战争照片的文化现象的阐述。
  •     对摄影在当代社会作用的反思。
  •     关于战争和暴行的影像资料,使我们很容易成为发生在另一个国家的灾难的旁观者,这是一种典型的现代体验。情绪围绕一张照片要比围绕一个文字口号更容易清晰化。我们不敢展示我们自己的暴力受害者,因为“他人”能被视作仅仅被观看的人。
  •     我喜欢摄影,喜欢那黑白影像带给我的感动和震撼(有时是震惊)。关于摄影,桑塔格让我注意到了一些最深处的东西,关于人性,关于观看,关于痛苦……
  •     需要反复诘问,推翻,刨根问底的“道德”。
  •     “现代性的公民,这些把暴力当成奇观的消费者,精于既接近又不必冒险的状态,又懂得以犬儒主义来看待可能的真诚。有些人会不惜一切来使自己免受感动。坐在躺椅里,远离危险,然后宣称拥有高人一等的位置。”真好看啊,大概准备抄三十处笔记。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