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哲学祛魅》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 印度哲学祛魅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3
ISBN:9787544705523
作者:[英]汉密尔顿
页数:144页

【一些摘录】

【印度教】奧義書中的“梵我同一”、“輪回解脫”的理論對後世印度哲學產生了重要影響。在印度,无论人们关注什么都试图要去理解其本质,因此人们认为哲学思考的作用是与个人的命运直接相关的。所以,哲学并未被看作一种在工作之余可以被搁置一边的专业性的学术追求,而是被看作人们内在或精神上的一种追求,它试图去理解实相(即现实)的真正本质。也许人们会说,西方人所说的宗教和哲学在印度是合二而一的,因为在那里,人们总是试图在最广义的层面上去理解生命的意义和结构。相对于把宗教看成是一种带有启示性的信仰、把哲学当做一种学术性思辨,印度人的这种看法倒更接近苏格拉底的理论。吠陀意为知识。《唱赞奥义书》6.1.4:凭块泥制万物,切要须知:任何饰修,惟言语之别。释之曰:实相惟土而已。【佛教】佛陀的本意为觉醒。四圣谛:一、苦谛:说明世间是苦果。我们要知道苦有如病,应该遍知,这是世间的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转。我们要知道所有的病,才能医治它。二、集谛:说明业与烦恼是苦的根源。我们要知道病苦的原因,将之断除。这是世间的因果,也是生死的流转,但是它指出我们生死流转的原因。三、灭谛:说明解脱与证果。众生无时无刻不在病苦中,我们要知道没病苦的快乐是怎样的?要认识怎样的人是没有病苦的?要证知怎样才是没有病?这是指出世间的果,就是解脱、清净的境界--涅盘。四、道谛:说明离苦的道路。我们要知道修道的方法有如良药,应该修学。这是指出世间的因,我们应该学习、掌握一些修道的方法,努力不懈地修行,最后就可解脱生死。存在的三个特征:诸行无常,诸行皆苦,诸法无我。【瑜伽】瑜伽,yoga来源于梵文动词词根yuj,意为“上轭”,将物体套在一起,融合,结合。其原则为:日常生活是以我们的感觉带来的“偏离”为特征的,因此,瑜伽的目的在于控制,冷静,调谐。《瑜伽经》开篇:现在,我们要解释什么是瑜伽:瑜伽是意识活动的终止。

年代表合并

Chapter2 婆罗门起源1.约公元前2000年:建立在仪式活动基础上的吠陀献祭传统被雅利安人带到了印度西北部。该传统被婆罗门的僧侣们保留和执行着;2.约公元前800年——公元前500年:(1)在早期奥义书的教义记录里,提到了知识是最为重要的;婆罗门传统也信奉这些教义;(2)婆罗门传统中崇礼派与灵智派两教派分支并存;历史:哈拉巴文化: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750年,鼎盛时期约为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前2000年;Chapter3 远离尘世3.公元前5世纪:(1)社会背景:与婆罗门教的在家修行者相对的是隐修者——游方僧,托钵僧,禁欲的行者,他们都探寻着关于世界和自我的真理。隐修者反对婆罗门教的所有教规;(2)佛陀在世(公元前485年——公元前405年)。据佛教典籍记载,佛陀反对婆罗门的教规,教义及其权威,但同时他在隐修者的教义中也未发现令其满意的解脱之道。正是基于个人顿悟性的思索,他提出了介于出家修行与居家修行二者之间的中道;Chapter4 争议与辩护4.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2世纪:面对着迅速散播的与真理相反的言论,婆罗门教派如果想维持他们所掌握的主导地位,就必须对一些既能证明他们习俗的正当性又能确认他们的的权威性的问题进行阐述。如同祭祀仪式和梵语的远古守护者一样,他们试图建立一些标准,并通过这些标准使他们的习俗和关切得到认可。这不仅是为了支持他们自己的论点,也是为了反驳别人的论断。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确立的时间表,规定了每一种哲学流派为支持自己的观点所必须确定的事项:(1)公元前4世纪:声明学家帕尼尼;(2)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迦旃延和帕坦伽利,帕尼尼文法的评论家;(3)公元前2世纪:耆米尼,已知第一位对吠陀经中的仪式部分——“献祭系统”进行评注的经书作者;~弥曼差(4)公元前2世纪:跋达罗衍那,梵经的作者,该经书是对吠陀经中的仪式部分——奥义书的重要评注;~吠檀多历史:(1)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印度(前327~前325)(2)孔雀王朝(英文Maurya,约前321年至前324年~约前187年)Chapter5 范畴与方法5.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2世纪:迦那陀的胜论经——关注实相“细节”(visesa)的本体论地位。迦那陀旨在确定世界是由何种“细节”或何种类别的实体所构成;6.约公元3世纪:乔达摩的正理经——沿用了迦那陀多元实在论的本体论,正理派所关注的人们怎样才能获得实在论的某些知识——认识的正确方式是什么?正理派的主要贡献是其建立在推理论证基础之上的认识论方法。Chapter6 物与非物7.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1世纪:早期的佛教传统经历了分裂,形成不同的派别。这些派别最初是建立在不同的戒律法规之上的,后来逐渐发展出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教义观点;(1)说出世部派;(2)正量部派;(3)经量部派;(4)萨婆多部派~阿毗达摩教派;(5)上座部派(小乘佛教)~阿毗达摩教派;8.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阿毗达摩派佛教(Abhidhamma)传统的发展:学者们对现象进行研究,归类,目的是为了理解事物的本质;9.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大乘佛教与般若菠萝密经的出现;10.约公元2世纪:以般若文学为基础,龙树的中论集中于研究所有现象的“空性”(sunyata)特征,并且建立了中观学派(中道)的思想基础。龙树派教义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佛陀的缘起思想;10.约公元4世纪:大乘佛教的唯识学派/瑜伽行派提出了对般若教义的替代阐释,试图矫正“空性”派明显的虚无主义。正如“瑜伽”和“心智”这两个术语所暗示的,他们强调的是对冥思过程或者说“意识事件”的理解;Chapter7 见证与被见证11.公元3世纪:瑜伽经代表了我们所知的古典瑜伽,据说此经由一位叫做帕坦伽利的人所写,但事实上究竟谁是作者还不确定。瑜伽经详细地提出了获得自由洞见的精神训练方法,这种方法论与数论派的二元本体论是一致的;12.公元4——5世纪:自在黑在其数论颂中编纂了古典僧祛论。人类必然重生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认为有意识的东西都是无意识的,而那种意识从本体论上来说只存在于相互分离与无为的自我之中。僧祛论的目的就是要洞悉这种二元论;历史: (1)笈多王朝(Gupta Dynasty,约320~540)。 中世纪统一印度的第一个封建王朝;(2)那烂陀寺始建于公元5世纪;(3)玄奘(602年-664年);Chapter8 言语与著作(~chapter4)13.公元5世纪:声明学派的伐致呵利发展出一种与语言分析的哲学活动并行的正统诸见。他宣称,理解了语言的作用就能接近婆罗门关于解脱的知识,即宇宙的一体化本质;14.公元7世纪:释吠陀经文业报部的弥曼差教义流行时期,主要支持者有鸠摩梨罗和普拉帕格拉;15.公元8世纪:商羯罗教派的不二论,基于奥义书的一元释经论,“吠陀文章的末章”和思辨部部分(认知部分);16.公元11世纪:罗摩奴阇(毗湿奴)之吠檀多,有限二元论,即一种“有限非一元论”,也是基于奥义书的注释;历史:(1)穆斯林开始定居印度河流域(公元8世纪);(2)1193年突厥人巴克赫提亚尔·卡尔积(Bakhtiyar Khalji)带兵侵占那烂陀寺,寺院和图书馆遭受严重破坏,大批那烂陀僧侣逃往西藏避难,从此那烂陀寺失去昔日的光辉,并渐渐被遗忘,变成废墟。(3)莫卧儿王朝(Mughal Dynasty,1526~1857)是年统治南亚次大陆绝大部分地区的伊斯兰教封建王朝;


 印度哲学祛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