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知识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
ISBN:9787510413575
作者:霍香结
页数:486页

作者简介

《地方性知识》是霍香结创作的中国大陆先锋异端小说,由新世界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作品主要描述了中国南方一个叫汤错的山村,从疆域、语言、风俗、衡虞、列传、艺文志等多个层面深入挖掘了一个一穷二白的村庄,被喻为微观地域性写作和人类学小说的开山之作。
一部有关“物”的微观地方性作品,作家以方言和人类学家的深广视野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深度描述了中国南方一个叫汤错的山村。作品起用了“方志”体例,从疆域、语言、风俗、衡虞、列传、艺文志等多个层面深入挖掘了一个一穷二白的村庄,从写和写作本身来讲具有普遍方法论意义,乃本土小说开拓性的集成实验,被喻为微观地域性写作和人类学小说的开山之作。
长篇小说《地方性知识》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描述了越城岭山脉下岭南文化和湘楚文化交界地带的一个叫做汤错(铜座)的村落,创作时间十年,涉及汤错地方的诗学与政治。也可以说这是一部有关“物”的微观地方性作品,作家以方言和人类学家的深广视野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深度描述了这个桂北山村。作品起用了“方志”体例,从疆域、语言、风俗、衡虞、列传、艺文志等多个层面深入挖掘了一个一穷二白的村庄,从写和写作本身来讲具有普遍方法论意义,乃本土小说开拓性的集成实验,被喻为微观地域性写作和人类学小说的开山之作。
《小说前沿文库》是由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也是继长江文艺跨世纪文丛之后又一次对汉语先锋和实验小说的拔梳,整理。该文库集“先锋、实验、异端、集成”式的史诗作品于一体,网络本土新新写作势力,被坊间称之为“中国小说的头脑风暴”。编撰主旨旗帜鲜明地指出,小说创作主体之知识谱系和学问功底已经不同于前三代作者。她是汉语文学新高峰的集结号,新千年华语文学高端阅读将从这里开始。
从拿到这份书稿审读时,一直以为这是一部学术著作。因为,此书体例鲜明,是田野考察基础上撰写而成的一部地方志。从没想到过虚构二字,对汤错这个地方也深信不疑。书中对汤错地方的地理、语言、风俗习惯、动植物等进行的考察无微不至,栩栩如生,历历在目,没有容许我产生别的想法。直到审读完毕,恰巧碰到此书的责编,言语间才知道这竟然是一部小说。这意味着,我误会了这部书。或者说,一开始我就被这种本能的实证与虚构的博学所牵引而没有产生判断的动机。再加上,艺文志部分――这部分作者声称是在探赜虚构的底限――虽然有虚构的前提声明,但也是在前五卷的基础上生成的。现在的问题是,那么,前五卷是不是虚构的?这个问题,责编也在探问作者本人,作者只是说――这是小说。显然,已经把问题推给了所有进入到这部作品的读者身上了。鉴于这种疑惑,出版社提议,不妨写份“手记”,以示来君。那么,这些问题也只好留给读者自己去判断了。如果您在进入之前恰好翻到过最后一页,情形或许有所不同,此书的文本属性――即波粒二象性大概会体会的更具体一些吧。

书籍目录

凡例
卷一 疆域
卷二 语言
卷三 风俗研究
卷四 虞衡志
卷五 列传
卷六 艺文志(一)
卷七 艺文志(二)
后记

内容概要

霍香结,籍贯、出生不详。

章节摘录

  60首地母经及其卜辞洋洋大观,当作一首农事诗来读,便很舒服,结构上也十分严谨。读一本古希腊的《俄尔普斯教祷歌》的快感也不过如此,这或许就是文化了,哪怕它是残骸或遗体。在内容上,《地母经及其卜辞》可以当作研究中国古代农业景况的书,这里说的古代其实是和当下的农村一脉相承的。内容上涉及桑、麻、麦、豆、禾等农作物,地域上出现这样的一些词汇:吴楚、齐燕、鲁楚、魏燕、荆淮、梁宋、杨楚、胡苏、吴地、越淮、荆襄、燕宋、齐吴、吴浙、淮楚、鲁卫、齐楚、赵卫,楚地、荆杨、吴越,鲁赵、燕卫、宋齐,秦淮等,你不能说,这是一个小制作,如果结合其预测的内容,不是“燕鲁遭兵杀,赵卫奸妖起”之类,而是像:“春夏遭淹没,秋冬流不通。鲁地桑叶好,吴邦谷不丰。”“春瘟害万民。偏伤于鲁楚,多损魏燕人”这等描写来看,还能低估其价值么?其预测是持续观察和统计结果的呈现,通书原本是官方修的,朝廷钦定,现在变为民间的盗版书。对农事的提醒以当年的天文、气候现象为前提。地域上,忽南忽北,忽东忽西,轻易否定这些诗句是低估古人智慧的,断不可取。我们也看到,六十首地母经描写的是一个农业帝国的状况,尽管只是搭了一个骨架,现在已经变成残骸,但是可见这个帝国农事曾经的规模,地方上的通书又会做一些改变,也必然会出现更变,这些改变本身就是记录事实的现场。帝国这么大,不可能只有一个标准。其关注的范畴多么有意思。现在的气象条件好得多了,但是天灾人祸还是连连不断,毕竟天变得比人更快。它发出的警告是那么明显:“高田宜早种,晚禾成八分。”“春来多雨水,旱涸在秋冬。”“三冬雨水多,九夏禾无踪。”“桑叶初生贵,三伏不成钱。”这些是农耕文明积攒的气象学“经验”。地母经也作地域上的判断,南北统一在一个视野下,“燕魏桑麻贵,荆楚禾稻厚。”“燕齐生炎热,秦吴沙漠浮。”“燕楚麦苗秀,赵齐禾稻丰。”“吴楚多灾瘴,燕齐民快活。”“吴越桑麻好,秦淮豆麦丰。”赵齐燕鲁是华北平原,秦地在关中,吴越秦淮楚是长江下游和岭南之地,多么开阔的视野。只是不再以某某省这样的字眼出现,那些批评者便觉得它们变得陌生了,欲铲除之而后快。新书仍然是活的,活得像一个幽灵,在乡野之间扎着根。2008年10月中旬,冷水江,涟源,娄底这边阴霾寒冷天气,我从冷水江(资水下游)过衡阳,到耒阳,天气晴朗;再从耒阳到衡阳,从衡阳坐车到桂林;其间经兴安,资源(汤错——资水源头之一),新宁,到邵阳,返回娄底,冷水江,发现,桂北(兴安,资源)—邵阳—冷水江这一带都是阴冷雾罩天气,长达半个月的阴霾,我返回的这条线路,就是资水流域,越城岭北坡至洞庭湖的这一大片广阔丘陵和山地,在十一月三日这一天都变现为晴天。我确信了,它们之间的确具有地域上的某种极大的相似性。汤错只是海拔高了一些,处在边缘,但是天空更高。位处越城岭反倒有一种俯瞰的感觉了。  ……

图书封面


 地方性知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9条)

  •     听说,丢了一样东西发布:五行缺水http://www.qh505.com/blog/post/1439.html来了,还是悄悄地走了。只是听说。是雪。我不知道如何形容它,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场”吗?我没有见到,一点也没有见到,它像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又降落在我之外,我们之外,你们之外,以及他们之外。微博上有些播报,是在昨天的晚上,山区下起了雪,覆盖着,薄薄的一层。还是在杭州,也有那么突然而至的猛烈,像是憋久了必须要的释放,在路灯下雪倒也纷纷扬扬,却没有淹没街道淹没城市,它来了,又走了。而在我们这个城市,没有雪的痕迹,只有那个传说中的夜晚,留着一些想象。所以,不是铺陈,便没有场面,雪只是雪,单一呈现出来。这雪也不是白色的雪,在黑夜中飞舞,它终究是沾染上了夜的黑,挣脱不了的颜色。在这个初春的日子,对于一场雪,一定是会过于敏感的,只有几片雪花,也会成为欢呼的对象,成为抒情的主体,只是,它有意忽略了很多地方,很多人群,它在季节的背后,偷偷地看了一眼,世界是不允许这样的变异,雪的精灵是一个诡异的传说,而且,发生在那个凌晨的夜。城市只有白天。这是今天的描写,黑夜结束了,雨也停了。地上变干了,从地上的干湿程度实在无法想象昨晚发生的一切,而那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只是很小心地捧着一本关于“汤错”的地域小说,在巫术弥漫的文字里,昏昏欲睡。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我并不是故意要忽略窗外的一切,我只是像平常一样,在灯下,打开书,打开读书笔记,然后从页码的翻动中找到一个南方山区的地理、风俗、语言和宗教,它依稀在我去年去往广西南宁的记忆里,但是读着读着,我便发现这其实是一部小说,一部有着虚构和想象的小说,有着观音血案和垫背之争的小说,那个叫霍香结的作者说:“小说和学术一样,开始走向实证性,这意味着小说的根本精神在发生改变,小说写作者必须有足够的精力和定力去学习新的东西,做田野考察。”“高贵的,洁身自好的文本”,其实完全在小说之外,在这个黑夜之外,这是一次事故,我因为太疑心这样的小说是一次放大的实验,所以在对外部世界的留心上,显然是犯了一次严重错误。最后的情节是:我洗漱完毕,解完小便,关好所有门窗,上床,打开电视机,看睡前的那些片段。按照顺序,接下去必定是呼呼入睡,有什么样的呼噜和梦境,我完全不记得了。像往常一样,我度过了黑夜,度过了雪零碎飘飞的黑夜,然后醒来,大地干净无比,像是被清扫了一样。没有痕迹留下的一天,是致命的,那些经历了昨晚遇见碎雪的人会告诉我一个被忽略的事实,雪真的来过了,只是悄悄地走了。这就是听说,和阅读的那个小说一样,“汤错”也是一个听说的词,它构成了无限的可能,它远离了我们真正的生存。而紧接着,那一切已经安排好的秩序又陡然走向了另一种极致,“我被击中了”,这完全是意料之外的生活,在雪之外,依然有那么多无法维持的秩序在延伸,在扩展,在虚构。只是结束一个夜晚而开始的白昼,却是阳光的一天,是的,是据说雪后的天空变得晴朗起来,没有完全放开,但也是初露端倪,甚至下午的阳光让人感到从未有过的温暖。这是我走向冲动的无限可能,我极容易拿起相机,走到河边,或者广场,捕捉绿草、杨柳和一切春的讯息,我是这样想的,充满着向往,那阳光到来的午后已经让世界极不安分起来。而就在数小时之前,这样的天空曾被定义为落雪,飘飞的雪。在阳台上,阳光洒了下来,一丝一缕,看得分外清晰。我认识的这个初春,是极少有这样的景致的,我以为是被雨水浸没了,但是阳光挣脱了云层,那个动作一定会非常经典,就像雪挣脱了雨的统治,切换到另一种状态就是一次颠覆,革命是被击中的感觉,是远胜于切肤之痛。毛孔被放大,欲望被放大,切肤的感觉遍及全身,就像周云蓬在诗中说的那样:在阳光下请你喝一瓶啤酒谈谈春天,然后,告诉你我有多想女人——《呃》自始至终都是“呃”,打着饱嗝的声音,在初春,备受责备的日子,这无论如何都是不地道的,甚至是带着某种情欲的表达。可是春天责备,这里没有啤酒,没有春天,没有那些可以装扮成女人的想法,只有阳光,只有被迷惑着走出雨季的阳光。里面一定有些东西违反了规则,违反了道理,“呃”着一个不现实的欲望,不真实的满足。而我终于没有起身,离开房间,去户外走走,去阳光中找一些“呃”的感觉,那只不过是我一闪而过的欲念,等沉淀之后,剩下的一定是恒定不变的东西。就像我回到一天的开始,从雪的传说,到阳光的侧漏,我也经历着那种切肤的感觉,从身体某一个部位开始,极不真实地呈现。我又一次会说到身体,说到肉体,说到昨天之后的感受,是完全在天气之外发生的情节,我没有起床,或者说,我起来之后,告别黑夜之后,告别传说中的那雪之后,我又躺了下去,又一次走回到了黑夜深处,回到了那个虚拟的“汤错”,回到了身体本身。这看上去像是一次疾病缠身,像是一次被阳光阻隔的经历,我感觉自己丢了一样东西,它真切、宝贵、直接,就像我身体的某一个部分。“丢了一样东西/身体就多了一个洞(周云蓬《丢东西》),这就是我的状态,在没有雪,没有阳光的白天,我必须想到一些疼痛和不安。在谁都不在的季节之外,我们只是被自己圈定在设想好的时间里,从此从生到死,从此从雪到晴,这是我们自陷进去的“图腾”寓言:那段时间使我忘记了时间,这个古老的时间干预了我自以为存在的那个时间。汤错已经让我感到压抑了,而我的身体或者正在找寻另一个“汤错”,走在路上,身体在放逐,又是一些车,一些人,一些向左向右的标记,一些直行转弯的箭头。雪之后的阳光,阳光之后的又一个黑夜,所以都是不便遇到的东西,都像一次又一次制造关于想象的悖反,而我的虚构这样开始:不说别的,我只想说说我自己。那一年秋天,我怀孕了。和所有不怀孕的男人一样,经历了惊讶、不安和恐惧……
  •     编校者的话从拿到这份书稿审读时,一直以为这是一部学术著作。因为,此书体例鲜明,是田野考察基础上撰写而成的一部地方志。从没想到过虚构二字,对汤错这个地方也深信不疑。书中对汤错地方的地理、语言、风俗习惯、动植物等进行的考察无微不至,栩栩如生,历历在目,没有容许我产生别的想法。直到审读完毕,恰巧碰到此书的责编,言语间才知道这竟然是一部小说。这意味着,我误会了这部书。或者说,一开始我就被这种本能的实证与虚构的博学所牵引而没有产生判断的动机。再加上,艺文志部分――这部分作者声称是在探赜虚构的底限――虽然有虚构的前提声明,但也是在前五卷的基础上生成的。现在的问题是,那么,前五卷是不是虚构的?这个问题,责编也在探问作者本人,作者只是说――这是小说。显然,已经把问题推给了所有进入到这部作品的读者身上了。鉴于这种疑惑,出版社提议,不妨写份“手记”,以示来君。那么,这些问题也只好留给读者自己去判断了。如果您在进入之前恰好翻到过最后一页,情形或许有所不同,此书的文本属性――即波粒二象性大概会体会的更具体一些吧。
  •     我在霍香结的《地方性知识》里看到另一种对待经验匮乏的方式。作为一种跨界实验文本,你很难界定它是小说还是掺杂了人类学、语言学、神学、哲学、地理学、民俗学等学科知识的百科全书式非虚构文学。霍香结似乎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一个小团队。这个团队的调研扎扎实实做了十年。它虚构了一个不存在的地点“汤错”,绘制地图,转动魔方,讲述神话,录播它的语言、色彩、气息,用各种知识谱系中的工具去接近它,最终画出了一团四维迷雾。十年的田野调查,可以生产出多少故事,然而它轻松地绕开了虚构,每次打开它读上几页,仿佛骑马穿过文本草原,世界静下来了,现实本身的经验就这样从虚构的匮乏中胜出了。作者原文 http://www.douban.com/note/164434364/

精彩短评 (总计23条)

  •     开头50页很惊艳。后面……有点呵呵。自己说要写微观、写地方性,最后还是忍不住写成了“窥一斑见全豹”嘛,结果着了相。他老还不如真的写一本资源的地方志。
  •     没想到这部厚厚的地方志,竟然是一部虚构的小说!!!作者真牛逼!!!
  •     回味一下先。
  •     就最原始的阅读而言,是挺有趣的博物志。如果要往先锋小说上思考,观念先行,我倒觉得创作难度还不如一本真的地方志,最后那首长诗,会不会太现代太突兀了一点,打乱了文本的统一性。
  •     看的不过瘾,这个题材体系太大,太多东西可以写了,重点还是小说!
  •     沿用了吉尔兹那本论文集的名字.作者很在乎语言的独特性,每一节都是以汤错的一个词语开始的.虚构性的人类学小说,其实不算很有情节性,像是一段段的散文拼合起来.就像是一种近距离的持续的田野调查.在调查里,时间概念是混乱的.譬如先说的"大饥荒",后说的"日军扫荡".风俗也在变化,比如"天地君亲师"牌位里君变国.80年代电视机引入.多数风俗是不变的,当然也在消退,和大多数中国穷困农村意一样,中青年人在村中数量急剧减少,打工谋生去.总有一天,我们真的需要虚构一个村子来进行中国农村人类学调查了
  •     忙,先还回去,有空再看,附记
  •     生不逢时,或者也许正得其时。在它面前,许多“作家”“批评家”其实是文盲。
  •     地方志+乡村写作+轶事+寓言+博物学+长诗=小说
  •     以后读专著就骗我是小说|要是把博士论文写成这样挺好|当人类学家还要学好地质、动植物、训诂、气象|已哭|这才是前三卷,30万字了已经
  •     4.5分。非常喜歡。
  •     方方面面!!
  •     2011年5月18日入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     試了好幾次,實在讀不下去,算了。
  •     乌有之乡
  •     匆忙探索世界的媒体人说:“我究竟要多了解世界,才能快乐呢?”而这本书写的就是快乐本身。——saturn
  •     undone
  •     人生不是短跑比赛,也不是长跑比赛,仅仅是要找到合脚的鞋!
  •     这套书妙趣横生,可惜这本恰恰少了些地方性。
  •     简直了。
  •     怎么人类学了?
  •     这是小说噢
  •     粗略读了一遍,有话要说。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