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1994-3
ISBN:9787108005946
作者:里尔克(Rilke Rainer Maria)
页数:85页

作者简介

这十封信是莱内·马利亚·里尔克在他三十岁左右时写给一个青年诗人的。里尔克除却他诗的天职外,还是一个永不疲倦的书简家,他一生写过无数比这十封更亲切、更美的信。但是这十封信却浑然天成,无形中自有首尾,向着青年说得最多。里边他论到诗和艺术,论到两性的爱,严肃和冷嘲,悲哀和怀疑,论到生活和职业的艰难——这都是青年人心里时常起伏的问题。

书籍目录

目录
重印前言
译者序
收信人引言
第一封信
第二封信
第三封信
第四封信
第五封信
第六封信
第七封信
第八封信
第九封信
第十封信
附录一:论“山水”
附录二:马尔特・劳利兹
布里格随笔(摘译)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0条)

  •     第一封信:【走向内心,探索你生活发源的深处,在它的发源处你将会得到问题的答案,是不是“必须”的创造。】第二封信:【“暗潮”(Ironie):你不要让你被它支配,尤其是在创造力贫乏的时刻。】【学你以为值得学的事物,但最重要的是你要爱它们。这种爱将为你得到千千万万的回报,并且,无论你的生活取怎样的途径,——我确信它将穿过你的成长的丝纶,在你一切经验、失望与欢悦的线索中成为最重要的一条。】第三封信:【尽可能少读审美批评的文字,——它们多半是一偏之见,已经枯僵在没有生命的硬化中,毫无意义;不然就是乖巧的卖弄笔墨……艺术品都是源于无穷的寂寞,没有比批评更难望其边际的了。只有爱能够理解它们,把住它们,认识它们的价值。】【你要想念你自己和你的感觉;让每个印象与一种情感的萌芽在自身里、在暗中、在不能言说、不知不觉、个人理解所不能达到的地方完成。以深深的谦虚与忍耐去期待一个新的豁然贯通的时刻:这才是艺术地生活,无论是理解或是创造,都一样。】【不能计算时间。夏天终归是会来的。但它只向着忍耐的人们走来;他们在这里,好像永恒总在他们面前,无忧无虑地寂静而广大。】【在情的感觉中有一些狭窄、粗糙、仇恨、无常,没有永久性的成分存在的艺术不会没有污点,它被时代与情欲所渲染,很少能持续存在(多数的艺术却都是这样)。】第四封信:【要去爱这些“问题的本身”,现在你就在这些问题里“生活”吧。渐渐会有那遥远的一天,你生活到了能解答这些问题的境地。——但是,无论什么来到,你都要以广大的信任领受;如果它是从你的意志里、从任何一种内身的窘困里产生的,那么你要好好地负担着它,什么也不要憎恶。】【亲爱的先生,所以你要爱你的寂寞,负担那它以悠扬的怨诉给你引来的痛苦。如果你的亲近都离远了,那么你的旷远已经在星空下开展得广大;你要以你的成长欢喜……】【同他们(落在后面的人)寻找出一种简单而诚挚的谐和,……不要向他们(父母)问计,也不要计较了解;但要相信那种为你保存下来像是一份遗产似的爱,你要信任在这爱中自有力量存在,自有一种幸福,无须脱离这个幸福才能扩大你的世界】第六封信:【我们最需要却只是:寂寞,广大的内心的寂寞。“走向内心”,长时期不遇一人——这我们必须能够做到。】【你也许在任何一种现有的职业里都会感到,甚至纵使你脱离各种职务,独自同社会寻找一种轻易而独立的接触,这种压迫之感也不会对你有什么减轻。——到处都是一样:但是这并不足使我们恐惧悲哀;——如果你想起你的童年,你就又在那些寂寞的儿童中间了,成人们是无所谓的,他们的尊严没有价值。】第七封信:【在寂寞中你不要旁徨迷惑,由于你自身内有一些愿望要从这寂寞里脱身。——也正是这个愿望,如果你平静地、卓越地,像一件工具似地去运用它,它就会帮助你把你的寂寞扩展到广远的地方。】【爱,很好;因为爱是艰难的。以人去爱人:这也许是给与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实验与考试,是最高的工作,别的工作都不过是为此而做的准备。所以一切正在开始的青年们还不能爱;他们必须学习。他们必须用他们整个的生命、用一切的力量,集聚他们寂寞、痛苦和向上激动的心去学习爱。】第八封信:【我们悲哀时越沉静,越忍耐,越坦白,这新的事物也越深、越清晰地走进我们的生命,我们也就更好地保护它,它也就更多地成为我们自己的命运;——凡是迎面而来的事,是没有生疏的,都早已属于我们了。】【我们所谓的命运是从我们“人”里出来,并不是从外边向着我们“人”走进。其实“未来”站得很稳,亲爱的卡卜斯先生,但是我们动转在这无穷无尽的空间。】【对于自己不要过甚地观察。不要从对你发生的事物中求得很快的结论,让它们单纯地自生自长吧。】【胜利并不是你认为已经完成的“伟大”,纵使你觉得正确:“伟大”是你能以把一些真的、实在的事物代替欺骗。】第九封信:【就是你的怀疑也可以成为一种好特性,若是你好好“培养”它。它必须成为明智的,它必须成为批判。——向它要求证据,考问它,不要让步,你同它辩论,每一回都要多多注意,立定脚步,终于有一天它会从一个破坏者变成你的一个最好的工作者,——或许在一切从事于建设你的生活的工作者中它是最聪明的一个。】【艺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我们怎样生活,都能不知不觉地为它准备;每个真实的生活都比那些虚假的、以艺术为号召的职业跟艺术更为接近,它们炫耀一种近似的艺术,实际上却否定了、损伤了艺术的存在……】
  •     第一封信:你的个性将渐渐固定,你的寂寞将渐渐扩大,成为一所朦胧的住室,别人的喧扰只远远地从旁走过。它也许告诉你,你的职责是艺术家。那么你就接受这个命运,承担起它的重负和伟大,不要关心从外边来的报酬。因为创造者必须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在自身和自身所联接的自然界里得到一切。如果你觉得你的日常生活很贫乏,你不要抱怨它;还是怨你自己吧,怨你还不够作一个诗人来呼唤生活的宝藏;因为对于创造者没有贫乏,也没有贫瘠不关痛痒的地方。没有比向外看和从外面等待回答会更严重地伤害你的发展了,你要知道,你的问题也许只是你最深的情感在你最微妙的时刻所能回答的。-----------------------------------------------第二封信:第一是“暗嘲(Ironie)”irony第二是书及人你要宽恕我的回答,它也许对你没有什么帮助;因为在根本处,也正是在那最深奥、最重要的事物上我们是无名地孤单;要是一个人能够对别人劝告,甚至帮助时,彼此间必须有许多事情实现了,完成了,一切事物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安排,才会有一次的效验。一部是《圣经》,一部是丹麦伟大诗人茵斯·彼得·雅阔布生的书。我忽然想起,不知你读过他的著作没有。这很容易买到,因为有一部分很好的翻译在雷克拉木(Reclam)万有文库中出版。你去买他的《六篇短篇小说》和他的长篇《尼尔·律内》(Niels Lyhne)。你先读前一本的第一篇《摩根斯(Mogens)。一个世界将要展现在你的面前,一个世界的幸福、丰富、不可捉摸的伟大。如果我应该说,从谁那里我体验到一些关于创作的本质以及它的深奥与它的永恒的意义,那么我只能说出两个名字:一个是雅阔布生,伟大的诗人;一个是奥古斯特·罗丹,那在现存的艺术家中无人能与比拟的雕刻家。-----------------------------------------------第三封信:万一你错误了,你内在的生命自然的成长会慢慢地随时使你认识你的错误,把你引到另外一条路上。让你的判断力静静地发展,发展跟每个进步一样,是深深地从内心出来,既不能强迫,也不能催促。一切都是时至才能产生。让每个印象与一种情感的萌芽在自身里、在暗中、在不能言说、不知不觉、个人理解所不能达到的地方完成。以深深的谦虚与忍耐去期待一个新的豁然贯通的时刻:这才是艺术地生活,无论是理解或是创造,都一样。不能计算时间,年月都无效,就是十年有时也等于虚无。艺术家是:不算,不数;像树木似地的成熟,不勉强挤它的汁液,满怀信心地立在春日的暴风雨中,也不担心后边没有夏天来到。夏天终归是会来的。但它只向着忍耐的人们走来;他们在这里,好像永恒总在他们面前,无忧无虑地寂静而广大。我天天学习,在我所感谢的痛苦中学习:“忍耐”是一切!理洽特·德美尔.“情欲地生活,情欲地创作。”——其实艺术家的体验是这样不可思议地接近于性的体验,接近于它的痛苦与它的快乐,这两种现象本来只是同一渴望与幸福的不同的形式。若是可以不说是“情欲”,——而说是“性”,是博大的、纯洁的、没有被教会的谬误所诋毁的意义中的“性”,那么他的艺术或者会很博大而永久地重要。他诗人的力是博大的,坚强似一种原始的冲动,在他自身内有勇往直前的韵律爆发出来像是从雄浑的山中。(所以我可以假借艺术的名义,情欲的生活吗?如果只是为了汲取灵感,或者,仅仅因为发于心的原始冲动,不带任何目的的。 我应该有完整的世界观左右。是为崇高而爱,而不是为愉悦而爱。)虽然,我们也可以享受其中一些卓绝的地方,可是不要沉溺失迷,变成德美尔世界中的信徒;他的世界是这样无穷地烦恼,充满了奸情、迷乱,同真实的命运距离太远了;真实的命运比起这些暂时的忧郁使人更多地担受痛苦,但也给人以更多的机会走向伟大,更多的勇气向着永恒。-----------------------------------------------第四封信:
  •     这本书不是很冗长,但值得反复咀嚼。有些文字,包含诗意,包含哲学,包含思想困境。初中的时候喜欢诗歌,后来却渐渐淡去了这份热情,因为少了那份停留的耐心,更少了少女时期憧憬痴迷的傻。一直很敬佩那真正将诗歌作为艺术来发展的人,而非糊弄小姑娘的伪文艺青年。在这十封信里,作者在启发青年诗人的创造灵感,同时透过诗歌去告知持久生活中的道理。他放佛似以为未曾谋面的师长,却是那番懂你,他穿越广袤的草原同你一起看日出日落。人们爱把青年比作春,这比喻是正确的。可是彼此的相似点与其说是青年人的晴朗有如春阳的明丽,到不如从另一方面看,青年人的愁苦、青年人的成长,更像那在阴云暗淡的风里、雨里、寒里演变着的春。让你的判断力静静地发展,发展跟着每个进步一样,是深深地从内心出来,既不能强迫,也不能催促。一切都是时至才能产生。让每个印象与一种情感的萌芽在自身里、在黑暗中、在不能言说、不知不觉、个人理解所不能达到的地方完成。以深深的谦虚与忍耐去期待一个新的豁然贯通的时刻:这才是艺术地生活,无论是理解或是创造,都一样。如果我们能比我们平素的知识所能达到的地方看的更远一点,稍微越过我们预感的前哨,那么也许我们将会以比担当我们的欢悦更大的信赖去担当我们的悲哀。因为它们(悲哀)都是那些时刻,正当一些新的、陌生的事务侵入我们生命;我们的情感蜷伏于怯懦的局促的状态里,一切都退却,形成一种寂静,于是这无人认识的“新”就立在中间,沉默无语。如果有一种不安,像光与云影似得掠过你的行为与一切工作,你不要恐惧。你必须想,那是那些事在你身边发生了;那是生活没有忘记你,它把你握在手中,它永不会让你失落。你不要相信,那试行劝慰你的人是无忧无虑地生活在那些有时对你有益的简单而平静的几句话里。他的生活有许多的辛苦与悲哀,他远远地专诚帮助你。不然,他就绝不能找到那几句话。无论如何,生活都是合理的。人用地赞美天,当他全心渴望要认识天的时候,他就熟识了地。因为最深的虔心像是一种从地上升发,又总是落在地上,而是田地的福祉。人对于周围的事物看的是多么不清楚,常常必得从远方来一个人告诉我们周围的真面目。所以从人也必须把万物从自己的身边推开,以使后来善于取用较为正确而平静的方式,以稀少的亲切和敬畏的隔离来同它们接近。

精彩短评 (总计51条)

  •     “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在林荫路上不停地,徘徊,落叶纷飞。”
  •     字都认识,合起来不知所谓,汗
  •     出版者:帕米尔书店 因为冯至先生翻译,拿起了这本书皮紫色并不讨我喜欢的书;因为第一次认识里尔克先生,选择阅读这本书;因为给一个青年的十封信,我愿意静静阅读你。 或许是诗人吧,所有的语言的真挚里,泛着优雅,有浪漫有煽情,在不禁意间,我们都作为一个寂寞的人,成长着,感谢大师~
  •     迷惑之际,常读常新
  •     「直到今天在风势不定的田野上才闪透出光来,于是我就用这第一瞬的光明来问候你,亲爱的先生。」里尔克的文字真是特别特别温柔呢。上次读时心浮气躁的很,如今重读。
  •     (跑题感受: 与外教社版本的阅读过程对比后发现,读外文比读中文会小心很多,读纸质本比读kindle会仔细很多。 读这种书,放慢阅读速度才是努力的目标啊!
  •     这种小书要经常读一读才行。
  •     很美但也很抽象。不知是因为诗人的特质,还是生命的经历。
  •     你最内心的事值得你全心全意去爱。挺影响我的,是一种力量。
  •     翻译的文笔流畅,读之有益,但要不断思考。
  •     现在的年轻人儿太多时间花来焦虑,不曾静下心来读书,浑身鄙臭,几近文盲。对于读这本书更推荐纸质版,冯至的译本,颇受好评,在看这本书同时不知道译文对原著改编多少,读的此版本直接翻自德语,译者尚不出名,采用“直译”法,且又是节译,语言不甚流畅、优美,减分不少。译文总体深思而赋予哲理 需要慢慢理解。全书,不带任何学术字眼,只是两位诗人的感性对话,轻易地赢得读者的共鸣。信中讨论到生命,艺术,诗人的孤独等严肃的话题。
  •     ”对于你心里的一切疑难要多多忍耐,要去爱这些“问题的本身”,像是爱一间封闭了的房屋,或是一本用别种文字写成的书。现在你不要去追求那些你还不能得到的答案,因为你还不能在生活里体验到它们。一切都要亲自生活。现在你就在这些问题里“生活”吧。“
  •     「请你相信,无论如何,生活是合理的。」「你说,你身边的都同你疏远了,其实这就是你周围扩大的开始。」
  •     大一暑假,记得做了笔记,可已经不知道那些笔记丢失在哪。
  •     内容极好,就是读起来不太流畅,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里尔克就是这个写作风格。
  •     94年的读本,书香浓重,适合朗读。可惜有些没能看太懂。
  •     太美妙了。
  •     谁还不是小仙女咋的!里尔克真是太温柔太天真太小仙女啦!
  •     有一天会看的懂双语版的德语的
  •     里尔克自己都不曾明白自己有多美
  •     古典的方式,古典的人,流露的思想也是古典的,却对现代的人依然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     读好书,如同与导师交流。
  •     内容很少,可是里面蕴藏的人生哲理和处事态度很值得我们学习。内省在任何时间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是,我读的电子版翻译有问题,好多点方读着是卡的。我的一个疑问是:对于血气方刚的青年人来说,能听进去多少呢?有空再来看其他人写的书评。
  •     想把每个版本的都读一遍。
  •     以深深的谦虚和忍耐去期待一个新的豁然贯通的时刻:这才是艺术地生活。无论是理解或创造,都是一样。
  •     我们知道的很少;但我们必须委身于艰难却是一件永不会丢开我们的信念。
  •     抽时间去看原著。 ----- 三联的译本可真一般…看着中文就能脑补出原文的句子。
  •     于犀牛书店淘得。
  •     诗化的隽永。 探讨人如何忍耐,如何与孤独与寂寞自处。
  •     祝你快乐,勇敢 里尔克的鸡汤让人莫名觉得特别有营养
  •     读起来略微生涩不流畅,估计是因为原文是德语的问题,但是一旦耐着性子读完,便有种豁然贯通之感,作者心态相当好,读完很舒适平静。
  •     洁净 平和的劝解与慈爱 里尔克不信奉上帝 却拥有自我开化的神性
  •     很好的书,适合青年人看,很多话,温暖,有力量。需要沉得下心才能读得进去体会到其中的深意。不过有些作者表达的仍然不能完全理解。一个可能是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够,没办法完全产生共鸣,还有就是这个是翻译的作品,有的地方翻译的真的是差强人意,理解起来会有困难。很遗憾看不懂原文,奥地利的作家,原文非英语。所以遗憾不能看到原文而理解作者最初的意思。译文一定是融合了译者的理解和体会,多少和作者本人会有一些出入与偏颇。但仍然不妨碍这是一个很好的作品。
  •     除去里尔克富有个人见解的建议外,还留下了冯至先生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对里尔克的思考,尤其是提及他在看到奥登来中国想到了里尔克而留下的诗时对这三者的联系内心产生的意外触动,而这种触动所带来的情感恰恰是冯至先生眼中里尔克对诗歌的态度。
  •     值得反复读
  •     里尔克该是所有青年当之无愧的导师,他太了解处在震荡期的年轻人的茫然和寂寞。
  •     现实生活中很少人会跟你谈艰难和寂寞,大家都只是忙于生活的表现,然后在黑暗中独自疗伤。于是乎,像这样深刻的体悟,来自于这样一本遥远的诗人的书信,除了深深的震撼,就是践行。
  •     有空再读一遍
  •     “爱,很好;因为爱是艰难的。 以人去爱人:这也许是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实验与考试,是最高的工作,别的工作都是为此而做的准备。” “我们没有理由不信任我们的世界,因为它并不敌对我们。如果它有恐惧,就是我们的恐惧;它有难测的深渊,这深渊是属于我们的;有危险,我们就必须试行去爱这些危险。”
  •     “几乎所有人都滥用和浪费了这种体验”
  •     “我们所谓的命运是从我们‘人’里出来,并不是从外边向着我们‘人’走进”。
  •     文学艺术。
  •     逗逼。
  •     观察生活,深入思考,行于诗,而不是赶时髦。只言片语,里尔克的信才是真正大家写给有问题诗人的最好建议。回想现在的一些设计师,对于那种【问我问题,请你先学会提问】诸如此类回复新人的方式,简直无法放在一起对比。是的,我对现在互联网中的急功近利嗤之以鼻。
  •     优雅琐碎的笔调,轻声细语的讲述寂寞的渺远。但中间有些执拗的自恰,或许是劝诫之殷切吧。
  •     一个伟大的人、旷百世而一遇的人说话的地方,小人物必须沉默。
  •     2016.10.12—11.10,池州—长沙。重读。这本薄薄的、小小的册子,无论怎么称赞都不过分,就像我多年前说过的那样,它是一盏给身处孤寂的人带去温暖的灯。在往后的日子里,我还将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读它。
  •     虽然读后已经记不太清具体说了啥,但是给人一种更加坚信你所坚信的,忍耐你所忍耐的平静和踏实感
  •     情真意切,有些话虽然颇有些绕口,但仍不影响译文仍然很优美。
  •     那样情真意切,关于寂寞,关于写作
  •     一位生活经验丰富的成熟诗人对初入世事的年轻诗人真诚而又动人的建议。谦逊和恳切的态度打动了我这个不是诗人的年轻人,感觉自己的年轻的心受到了成熟诗人的关爱。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