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三略 百战奇略 经典珍藏版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8
ISBN:9787807361756
作者:陈伶
页数:320页

作者简介

《六韬三略·百战奇略》(经典珍藏版)由《六韬》和《百战奇略》组成,通过周文王、武王与吕望对话的形式,论述治国、治军和指导战争的理论原则,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兵书。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三略》则不仅以兵书著称,也被视为一部重要的政治谋略著作。《百战奇略》是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作者刘基,字伯温,明初军事谋略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时人比之为诸葛亮。

书籍目录

六  韬文韬文师第一盈虚第二国务第三大礼第四明传第五六守第六守土第七守国第八上贤第九举贤第十赏罚第十一兵道第十二武韬发启第十三文启第十四文伐第十五顺启第十六三疑第十七龙韬王翼第十八论将第早九选将第二十立将第二十一将威第二十二励军第二十三阴符第二十四阴书第二十五军势第二十六奇兵第二十七五音第二十八兵征第二十九农器第三十虎韬军用第三十一三陈第三十二疾战第三十三必出第三十四军略第三十五临境第三十六动静第三十七金鼓第三十八绝道第三十九略地第四十火战第四十一垒虚第四十二豹韬林战第四十三突战第四十四敌强第四十五敌武第四十六鸟云山兵第四十七鸟云泽兵第四十八少众第四十九分险第五十犬韬分兵第五十一武锋第五十二练士第五十三教战第五十四均兵第五十五武车士第五十六武骑士第五十七战车第五十八战骑第五十九战步第六十    三略上略中略下略    百战奇略第一卷一、计战二、谋战三、间战四、选战五、步战六、骑战七、舟战八、车战九、信战十、教战第二卷十一、众战十二、寡战十三、爱战十四、威战十五、赏战十六、罚战十七、主战十八、客战十九、强战二十、弱战第三卷二十一、骄战二十二、交战二十三、形战二十四、势战二十五、昼战二十六、夜战二十七、备战二十八、粮战二十九、导战三十、知战第四卷三十一、斥战三十二、泽战三十三、争战三十四、地战三十五、山战三十六、谷战三十七、攻战三十八、守战三十九、先战四十、后战第五卷四十一、奇战四十二、正战四十三、虚战四十四、实战四十五、轻战四十六、重战四十七、利战四十八、害战四十九、安战五十、危战第六卷五十一、生战五十二、死战五十三、饥战五十四、饱战五十五、劳战五十六、佚战五十七、胜战五十八、败战五十九、进战六十、退战第七卷六十一、挑战六十二、致战六十三、远战六十四、近战六十五、水战六十六、火战六十七、缓战六十八、速战六十九、整战七十、乱战第八卷七十一、分战七十二、合战七十三、怒战七十四、气战七十五、归战七十六、逐战七十七、不战七十八、必战七十九、避战八十、围战第九卷八十一、声战八十二、和战八十三、受战八十四、降战八十五、天战八十六、人战八十七、难战八十八、易战八十九、饵战九十、离战第十卷九十一、疑战九十二、穷战九十三、风战九十四、雪战九十五、养战九十六、书战九十七、变战九十八、畏战九十九、好战一百、忘战鬼谷子(附)捭阖第一反应第二内揵第三抵■第四飞箝第五忤合第六揣篇第七摩篇第八权篇第九谋篇第十决篇第十一符言第十二转丸第十三(亡佚)胠箧第十四(亡佚)本经阴符七篇盛  神养  志实  意分  威散  势转  圆损  兑持  枢中  经

编辑推荐

  《六韬三略·百战奇略》(经典珍藏版)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兵书。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三略》则不仅以兵书著称,也被视为一部重要的政治谋略著作。

内容概要

  《百战奇略》作者刘基,字伯温,明初军事谋略家。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时人比为诸葛亮。《鬼谷子》是一部由鬼谷子讲授,后经苏秦、张仪等人补充、修改而成的集纵横家、兵家、道家、仙家、阴阳家等思想于一体的政治理论著作。其作者鬼谷子的生平已无确考。最早提到他的《史记》认为鬼谷子是苏秦、张仪的老师。《鬼谷子》阐述了战国纵横家所崇尚的权谋策略和言谈辩论技巧。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汉]司马迁 评《六韬》 论用兵机之妙、严明之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宋]晁公武 评《三略》

章节摘录

  所谓“六韬”,即指六种秘密的谋略,亦即论述战争问题的六种韬略。全书分文、武、龙、虎、豹、犬六卷共六十篇,以姜太公与周文王、周武王问对的形式,对经国治军的基本方略及指挥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进行阐述。其中文韬、武韬两卷主要论述战略问题,龙韬一卷论述将帅问题,虎、豹、犬三卷论述各种条件下的具体作战方法。《六韬》通过周文王、武王与吕望对话的形式,论述治国、治军和指导战争的理论、原则,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兵书,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受到历代兵家名将的重视,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六韬》在国外也有深远影响,16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种文字。《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专讲战略的兵书,以论述政治战略为主,兼及军事战略。该书问世以来,受到历代政治家、兵家和学者的重视。南宋晁公武称其:“论用兵机之妙、严明之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该书还先后传入日本和朝鲜,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三略》分上、中、下三篇,内容比较简略,主要阐述的是治国兴邦、统军驭将的政治方略,同时也涉及到一些用兵打仗的具体计谋与方法。其思想体系不局限于一家,而是杂糅各家思想,尤以吸收儒、道两家学说为多。因此《三略》虽以兵书著称,也被视为一部政治谋略著作。此次出版,我们将《六韬》、《三略》合在一起奉献给读者,一方面是两书有“同源”的说法,另一方面二者在内容上确有相得益彰之处。《百战奇略》是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作者刘基,字伯温,明初军事谋略家。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时人比为诸葛亮。《百战奇略》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而问世,这无论是在宋以前或是宋以后,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从其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给予很高评价,并一再刊行,广为流传。明弘治十七年(1504)陕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李赞,称该书是“极用兵之妙,在兵家视之,若无余策”;他认为:只要“握兵者平时能熟于心,若将有事而精神筹度之,及夫临敌,又能相机而应之以变通之术”,那就可以建“成凯奏之功”。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骠骑将军王鸣鹤认为:该书“殊足以启发后人,而战道略备矣”。清咸丰间满人麟桂认为:是书“启发神智,或不无所补”,等等。从明、清诸多论兵者的这些赞语中,可以明显看出,该书在我国兵学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影响和地位。《百战奇略》作为一部专门以阐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要特色的古代军事论著,无疑应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军事学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价值主要有二:一是它的思想价值。《百战奇略》在继承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古典兵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历代战争实践经验所综述和总结的内容丰富的军事原则,它从客观实际出发,辩证地分析研究战争的思想方法,不仅对宋以后军事思想的应用与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而且对我们今天分析和研究现代战争规律及其指导原则,仍有重要参考价值。二是它的学术价值。《百战奇略》一书所采用的以单音词设条立目的编纂体例,以古代兵法为立论依据、以古代战例为论证事例的论史结合、正反对比的著述方式,从现存古代兵书情况看是最早的,因而,它在我国军事学术发展史上起着发凡启例的重要作用。《百战奇略》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的军事思想,而且搜集和存录了大量古代战争战例资料。这是《百战奇略》一书的又一特点。它搜集了自春秋迄五代一千六百四十五年(最早的战例是公元前700年春秋初期的楚绞之战,最晚的战例是公元945年五代末期的后晋与契丹的阳城之战)间散见于二十一种史籍的各种类型的战(事)例百例。《百战奇略》所搜集和存录的百个战(事)例,一般都有战争发生的时间和资料来源,这为后人检索战争战例资料,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史,提供了极大方便。《百战奇略》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也很有特点,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这就是:词简义赅,通俗易懂。像《百战奇略》那样运用几近白话体论兵著述的古代兵书,在宋以前是不多见的。因此,《百战奇略》一书的产生,不仅开创了古代兵学运用通俗语言文字著书立说的先例,而且为进一步传播和弘扬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发挥了积极作用。明、清之际,《百战奇略》之所以被兵家一再刊行,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其重要原因也在于它通俗易懂,好学好记。产生于战国中期的《鬼谷子》是一部由鬼谷子讲授,后经苏秦、张仪等人补充、修改而成的集纵横家、兵家、道家、仙家、阴阳家等思想于一体的政治理论著作。其作者鬼谷子的生平已无确考。最早提到他的《史记》认为鬼谷子是苏秦、张仪的老师。《鬼谷子》阐述了战国纵横家所崇尚的权谋策略和言谈辩论技巧。今本《鬼谷子》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含《捭阖》、《反应》、《内》、《抵》四篇,中卷含《飞箝》、《忤合》、《揣篇》、《摩篇》、《权篇》、《谋篇》、《决篇》、《符言》等八篇,以阴阳捭阖为基础,说的是各种谋略权术的使用,颇适用于竞争环境。下卷含《本经阴符七篇》、《持枢》、《中经》等三篇,其中述盛神、养志、实意、分威、散势、转圆、损兑等,其中自我修炼方法,至今仍有参考价值。本书编排严谨,校点精当,并配以精美的插图,以达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效果。此外本书版式新颖,设计考究,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编 者2007年9月

图书封面


 六韬三略 百战奇略 经典珍藏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六韬年代考究:  司马迁《 史记 ·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      《六韬》又称《 太公六韬 》、《 太公兵法 》,旧题周朝的姜尚著。书名最早见《庄子.徐无鬼》,后亦见《后汉书》和《三国志》注文所引,《隋书.经籍志》始著录。      《六韬》自宋以后一直被疑为伪书,清代尤甚。姚际恒《古今伪书考》说:“其辞俚鄙,伪托何疑?”《四库全书提要》谓其词意浅近,不类古书。其实全是毫无根据的妄说。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前期古墓中出土的五十四枚残简,充分证明它早在西汉前期即已广泛流传了。但是对于它的成书时代仍有不同看法。《汉书.艺文志》所列《周史六(发弓山又)》,刘歆和班固都认为,其成书年代可能为:“春秋鲁僖公、文公之间;鲁昭公、定公、哀公之间和战国周显王在位的四十八年间”,这三个时间。因此,《六韬》并非是吕尚所著。但有可能是后人依其言行托其名所著,与《管子》一书类似。作者已不可考,现在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       “ 从《六韬》所论述的情况看,大量骑兵部队已经广泛用于战争,而我国春秋时期尚无骑兵。这一点宋代的王应麟早在《困学纪闻》中已经指出了。顾炎武等人虽然证明春秋时期已有单骑之风,但骑术的出现却并不等于就是骑兵的出现。从《六韬.五音篇》以五行相生克来解释五行学说的情况看,更具有浓厚的战国阴阳家色彩。据此两点分析,《六韬》的成书年代断无在春秋时期的可能。我国骑兵部队于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才开始大量出现,而把成熟的骑兵战术总结为军事理论,写进军事著作中去,还需要一段酝酿时间。考周显王在位的四十八年则是公元前368——321年,赵武灵王在位时间则为公元前325——306年,故《六韬》的成书年代大致应当在战国末期。再具体说,应当接近周显王末年,但最早也不会超过公元前325年,即赵武灵王即位之年。”——摘自张殿兵的博客      百战奇略:如果看过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可能对这本书呈现的内容不太新奇了。      本书附了《鬼谷子》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高中课外读物=.=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