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政治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1998-11
ISBN:9787108011954
作者:[德] 马克斯·韦伯
页数:204页

书籍目录

目录
时代中的韦伯――代译序
以学术为业
1.学术生涯的外部环境
2.学术工作中的机遇和灵感
3.理智化的过程
4.科学不涉及终极关怀
5.学术与政治
6.价值的多元性
7.教师不应是领袖
8.科学对信仰所能做的贡献
译注
政治为业
1.政治的定义
2.支配权的类型
3.近代国家和职业政治家的出现
4.以政治为业的方式
5.专业官吏的兴起
6.职业政治家的来源
7.新闻工作的地位
8.政党的经营
9.英、美、德三国的政党
10.德国职业政治家的现状
11.以政治为业的含义
12.政治和道德的关系
译 注
附录一:马克斯 韦伯的科学观
附录二:科学职业
附录三科学中的革命
附录四:社会学、学术及世界观之形成
附录五:探讨马克斯 韦伯
译名对照表

内容概要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德国社会学家,现代社会科学的创立者之一。其早期著述有《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三联书店1997年出版中译本):代表性著作则有《宗教社会学论集》(其中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由三联书店1987年出版中译本)、《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三联书店1998年出版中译本)。


 学术与政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暑假里有一天应邀在青年学术交流中心谈“以学术为业”。一位西哲博士生以斯特劳斯之说攻韦伯之价值中立说,兼及余之学术自主说。他一再表示,学术不能回避价值问题。可到了后头,谈到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时,却又认为:做一个御用学者没有什么不好——如果一个政府是好的政府,学者为政府所用、服务于政治目的也未尝不可。碍于场合,我当时没有多作回应,但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对韦伯的价值中立说,西方学界本来就存在着不少异议,拿时髦的斯特劳斯学说来批韦伯,实质上只是展示了某种思想立场而已。但问题是,在了解了前人的论争之后,如果只是把论争中另一方的观点搬出来再说一遍,那又有什么新的意义呢?现在看来,关键是要接着说,且能首尾一贯地自圆其说。

精彩短评 (总计34条)

  •     这是他的两篇论文。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第二篇看着有些迷糊。韦伯受柏拉图的影响倒挺大。
  •     重读
  •     学术而非政治
  •     多读几遍就好了,多读几遍就好了。
  •     学术的发展,为业的要求,诸神之争与学术的贡献;统治类型,政党政治的发展与结构,目的与手段,信念伦理、责任伦理与政治; 附录别人的文章没读
  •     今日看来似乎老生常谈,但有几个学者或政客真的听从韦伯的建议?这是一个没品的时代。
  •     不管别人怎样评价,韦伯对我来说都是像高山一样的人物。"当着长夜开始渐渐露白,那些今天还被春天的烂漫鲜花簇拥的人,还会有几个活着?届时,各位内心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怨恨,还是流于平庸?已无可奈何地接受了世界和自己的职业?""所有历史经验都证明了一条真理:可能之事皆不可得,除非你执着地寻觅这个世界上的不可能之事。但只有领袖才能做这样的事,他不但应是领袖,还得是十分平常意义上的英雄。即便是那些既非领袖又非英雄的人,也必须使自己具有一颗强韧的心,以便能够承受自己全部希望的破灭。他们现在必须做到这一点,不然的话,他们甚至今天可能做到的事也做不成。一个人得确信,即使这个世界在他看来愚陋不堪,根本不值得他为之献身,他仍能无悔无怨,尽管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仍能够说:'等着瞧吧!'"
  •     薄薄一本,不仅表明了社会学者的应有态度,对现代社会的基本状况也交代出来了,而这至今都有99%的人不曾明白。所以这书完全可以列入四书五经,学生必读。
  •     今天,作为“职业”的科学,不是派发神圣价值和神启的通灵者或先知送来的神赐之物,而是通过专业化学科的操作,服务于有关自我和事实间关系的知识思考。它不属于智者和哲人对世界意义所做的沉思的一部分。
  •     已经度过的20年有三分之二都在读书,并且这一状态还将延续不知道多久。我们学习和掌握了许多东西,学会了细读和批判,但很少有机会练习和表达对于这个世界的礼赞及其所需要的祝词,更少学会以适宜的方式,接近和熟悉我们自己,将自身当作一个创造力的源泉,一个积极的动力系统,而不仅仅是自卑和自惭形秽的。所以学术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吧。读了韦伯的阐释后,反而更有了对学术的热情。他不肯明晰地界定,是因为生活教会了我们共同的谦卑。
  •     查着维基百科勉强翻完。对于我这种完完全全的门外汉来说,读学术经典有两大障碍:其一,因为对学术史不了解,因此无法对书中的观点进行纵向的联想贯通;其二,因为对当时当地的文化背景不了解,因此很难理解书中的一些例子。
  •     三个版本里,冯克利的最晓畅生动,钱永祥的有种文化的台湾腔,王容芬的啊,我只能说她译自德文,最为准确了。。。
  •     我们的问题不仅是没有责任伦理,而且现在连信念伦理也没有了。
  •     薄薄的小冊子,屬於拿起來不念完就放不下的那種。PS:有精力和能力的,感覺還是應該看德文版。
  •     于虚无处坚守,向平凡中证成:坚守一种天职的日常要求,形塑一种人格,成为现代性的英雄。
  •     很灰暗……
  •     
  •     总时间跨度为一周实际上共计6天5小时完成阅读(有两次番茄时间用来回忆上一次内容);虽然实际上这本书依然让我"在连续阅读过程中翻看上页会有全然陌生的感觉",但两个理由让我无视阅读感受给5星:1.这本书里面韦伯自己的内容只有大约一半的100多页,而且因为是演讲整理所以相对学术论著总体稍稍口语化(尤其引述内容至少不像《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那样,通篇都是作者习以为常的教义,让人始终怀疑“假如作者对教义的理解是错的这本书还有意义吗?”);2.韦伯也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粉丝;胡乱猜测一句,这本书貌似对范范老师来说很重要~
  •     我们要做什么?我们怎样生活?娱乐至死,沦为沉默的帮凶。
  •     翻译水平还需要继续提高
  •     附录的德国学人评论也蛮有趣.....居然出现人身攻击XD
  •     政治舞台是煽动家的舞台,学术舞台是科学家的舞台,不要上错台! 一个教师所应当做的,‘不是去充当学生的精神领袖,不是立场鲜明的信仰灌输。’
  •     更喜欢钱永祥先生的翻译版本~
  •     1999年,在合肥的一个书店中购得。
  •     “以学术为业”这部分读起来很真切,“以政治为业”这部分由于对韦伯提到的一些政治制度不清楚,理解起来有些困难。
  •     第一遍貌似看懂了,看了附录又不懂了。再看就觉得脑袋短路了。
  •     这本书是两篇演讲稿。作者在演说中并没有力求一些东西。通读下来可以感觉到他亦身在自己的言论之中,并试图分辨,从中找到答案。这就像刘小枫所说的,学术做为一种生存方式,它“不是陶然于立言,而是陶然于言之中。”本书虽然是在讲学术和政治的关系,但马克斯韦伯本人还是透露出了他的小秘密,他用了一句很有力的话:科学不涉及终极关怀。ps:最近发现自己一版一印的书真多啊
  •     2015.7.于北京返穗火车上。
  •     十多年前读的老书
  •     从责任伦理谈到人生责任,需再读一次。
  •     韦伯是我某种角度和方向上的偶像
  •     比较两个译本。有少许不同。
  •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审视学术和政治这两种社会职业,闪耀着理性的灵光。有机会要再读一遍。
  •      给力。“听这话的那群人, 询问和等待了已有两千年以上, 我们晓得他们那令人战栗的命运。从这里我们应当得出的教训是,单靠祈求和等待,只能一无所获,我们应当采取不同的行动。我们应当去们的工作,正确地对待无论是为人处世的还是天职方面的 "当下要求 "。如果每个人都找到了握着他的生命之弦的魔鬼,并对之服从,这其实是平实而简单的。 ”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