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諭之夜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06 年 09 月 21 日
ISBN:9789571345345
作者: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
页数:200頁页

作者简介

有人說他像卡夫卡,有人讀出他筆下村上春樹的感性
一本藍色筆記本,9天的時間,將小說家捲入迷離的神祕世界。大病初癒幾個月後,三十四歲的小說家西德尼.厄爾走進布魯克林區卡柏高地的文具店,買了一本藍色筆記本。那天是一九八二年九月十八日,自此之後的九天之內,厄爾深受這本空白筆記本的蠱惑,陷入了一個詭異離奇的世界。
一連串詭譎的事件幾乎毀了現實生活中的婚姻,他的健康也大受影響。西德尼在筆記本上振筆疾書了幾小時之後,他太太為什麼無緣無故在計程車?痛哭失聲?文具店張老闆為什麼隔天忽然結束營業?
一本一九三八年華沙地區的電話簿、和一本主角能預知未來的舊小說,兩者之間有何關聯?憎惡與恨意到什麼地步會引發暴力的火苗?原諒與寬容到什麼程度才是愛情的表徵?
本書為保羅.奧斯特的第十一本小說,令人著迷,讀來雖像老派的鬼故事,但小說中卻無鬼魂,只有一群有血有肉、鎮日遊走於擾人現實之境的尋常人物。本書探索時間的本質,帶領讀者穿越主角的想像迷宮,全書精采絕倫,顯現驚人的原創力,再度肯定奧斯特在今日美國文壇的聲譽。

内容概要

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
美國勇於創新的傑出作家,其作品關注身分認同和生存意義,集小說家、詩人、翻譯家和電影編劇於一身。曾被《紐約時報》形容為「穿上膠鞋的卡夫卡」。
1947生於紐澤西州紐渥克市,猶太中產階級家庭。獲哥倫比亞大學獲碩士學位,後遊居法國,1974年返回美國於雜誌上發表文章。1982年發表回憶錄《孤獨及其所創造的》,匯集了他對父親、家庭歷史和自我身分的回顧和思考。1987年中篇小說集《紐約三部曲》獲得國際聲譽。
其作品中接合了歐洲風味的前衛、感性,筆端帶點憂鬱,文體清澈,並擅用嘲諷式的象徵主義;此外,他經常運用文學遊戲使故事生動,並在每一本新書中鞭策自己徹底重塑風格。《幻影書》被《紐約時報》評為2002年最佳小說。
編有《週末小故事》、《我曾以為父親是上帝》,亦相當叫座。


 神諭之夜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8条)

  •       ——关于故事中的故事、若干离家出走者
      
       假如以偶然的但是并没有发生的事故来定界,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死那么几次。比如我,在每一次漫长的无业无收入状态中,如果没有朋友们无私的资助,我大概早已饿死了,或者逃回老家羞愤而死。
      
       假如以此为挣脱常轨生活的契机,另觅活法,那么每个人的一生大概也要改变那么几次。比如一个有良知的人如我,“重生”之后即便忽略一切也无法忘记救援过我的朋友们,如此接下来便是报恩的余生。
      
       事实很可能是,调整又调整的策略,其实等于无策略,最终导致一个杂乱的人生,与醍醐灌顶后的想法大相径庭。我不赞成重新来过。因为首先你没办法真正的从头开始,像《月亮和六便士》里的思特里克兰德一样。你有挥之不去的过去,无论是阴霾还是晴好,只要你没有失忆,还有人性,你就忘不掉丢不了。
      
       下定决心丢掉过去重头来过的人,大抵有的是极度失败或者不被自己认可的过去吧。如果真要这样做,我只能说,在废墟上重生,但要记得那些断阱残垣。然后你才不会再次坍塌。
      
       其实还是延续。而非重新开始。
       早知道没那么容易的。
  •       保罗诡异的故事总是令我深感着迷。他的创意太过于出奇,让我看完后总是反省自己为什么想不出这样的故事。
      看了保罗的这本《神谕之夜》不仅让我对他的故事更加着迷,而且对于他对小说结构的处理也大为感叹。
      
      我看着一本小说,却好像看了4本。
      一本是作家希德尼的生活,包括他的工作、他的感情生活。
      一本是尼克的故事,他大难不死,对人生突然产生了不一样的见解,最终与被自己关在了一个地下室里面,只能从外面进来而无法从里面出去,世上还有一个人知道这个地方,尼克也一直认为那个人马上就会来救他出去了,可是那个人却因为手术失败死亡了,尼克陷入了绝境,然而这却只是书中主人公希德尼构思的一本小说,最终因为主人公希德尼写作思路缺失而使这个故事无疾而终。
      一本是弗拉格的故事,这是主人公希德尼构思的小说里面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写在一本书里面,书名便是《神谕之夜》,弗拉尔经历过二战,双眼失明,却意外的得到了预知未来的能力,从此他成为了一位名人,后来他遇到了一个女人,与之相爱,却预感到她会背叛他,他不敢面对那个未来,便自杀身亡了。
      一本是关于时光机的故事,一个来自过去的人和一个来自未来的人在“现在”相遇了,后来他们决定留在“现在”,创造一个新的未来。
      
      多么丰富的一本书啊!在小说的结尾,在男女主角刚要迈向幸福的那一刻,一扇门的敞开,便改变了所有的命运,本以为要开始幸福,却是紧接而来的一连串悲剧!
      
      《神谕之夜》是小说中的小说中的小说。团团相套,便构成了一本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        传播学里的“培养”理论,努力证明传播对象都是一种可塑的容器。自小浸泡在传媒构筑的虚拟空间中的受众,被媒体工作者源源不断的信息输入所环抱,虽然对资讯选择有所不同,但由于总体处于媒介的总供给之中,本质和内里的口味是被后天规定的了。这种理论想说,人们就是如此,一批批地,努力被后天地拿捏成各种姿态了。
      人类是否真的如此足够柔软?
       在《ps:I love you》中,格里赋予了霍莉如此相当的可塑性。他死后每一封以“附注:我爱你”缄默的信件,是牵引霍莉走向新语境的可能。人通常选择不同的固执来保护自己,依傍这些,又以延宕地去化解固执来表达爱。
       爱是否是一种塑造?或说,你信命的可塑么?有关运,理。你知道象征困苦和锻造的土星刚离开处女座不久么,你知道手纹的岛型线路往往暗喻了可能的不测么,你知道八字里命格的测算一定要用当地时间么?就像真理和时间,都是人类制造出来与自己对话的物件一样,这些些对命运与自身的窥视欲望是否也源于人类的寂寞?
       保罗•奥斯特说,我们每个人的本质都是孤独而寂寞的,而在阅读他的《神谕之夜》的时候,我却无可救药地怀抱了被救赎的可能。书中有个这样的预设情景,当人类可以穿梭时空,却是仅用来阅读前生。看看前世种种可能,就更明白了今生的无可取代。时空旅者被希望明白,今生属于今生,任何外力的凌驾与反抗,都对抗不了牵引当下的独有的可能性。决定我们的力,只在自己手里游离,因为足够伸展,足够柔软。
       这是个有力量和喷张的话题,我其实无法真实而紧紧地把握,这篇小文写了很久,会有紧张,只能先试着粗浅地去感知。这之间,也在感觉时空在我身上的压迫感,感到自己与自己的分离。我有时会像《圣传》里的阿修罗一样,因为有了过程和记忆,脸有时会被扭裂成哭泣的镜子碎裂片,他那时会立刻回望夜叉,想:“我还有夜叉呢!”马上投向这个因为保护他族人被全灭的男人的怀抱。这个被预言必被阿修罗亲手杀掉的男人的怀抱。
       而我至此,就慢慢蜷起了身子,感受四周丝绢般的暖流,来抵御未预设的寒流。然后,终于闻到月牙惺忪的气味,在团团的云朵断裂处,那时它是白云,然后是苍狗。
      
  •     光速讀完,發覺好像沒什麼有意思的地方,也許是我理解能力不夠。。
  •     好像你比较少写长评啊
  •        很少看外国人写的小说,作者擅长的又是书中书的错综纠结。第一遍又是断了几次才看完的,所以每次都得经历不带感,仅仅为了将故事看完,希望知道人物的命运和结局,才继续。然后是被作者更准确的说该是译者在语言运用上的拿捏和一种在看书背的推荐时留下的期待所揪扯,不知不觉的看下去。可总有些事情将我只走。
       断了几次,终于读完了。
       要说有个什么感觉,大概就像科恩兄弟的老无所依,打断的铺陈,精心的布局,觉得呼之欲出,却一下子戛然而止,留下你无所适从。细细想来不这样要那样。
       张开嘴,想说,却说不出。好像这样也好,在想想发现,其实本该这样。哎。
       套用译者一段话,你可以逃去堪萨斯,你可以逃去中国,但逃不过自己;即使不在冰天雪地,每一次呼吸也是向死亡跨近一步。
  •     蓝色笔记本。
  •     我太懒了。这篇是一年前写的了~
  •       幽微的情调和奥数式的叙述方式让奥斯特成了小资们的掌中宝。这本装帧一流的书被人一再推荐,终于到我眼前。
      真是糟糕,我读的太早,要不然这书能把我催眠至第三层梦境。
      主人翁无以伦比的恍惚去探案,就人物来说,奥斯特不够好。布罗克劳伦斯雷蒙德钱德勒都要比他更立体化!虽然开头是迷人的病后初愈必有故事发生。
      病人在病后总是很多可能性。而他的可能性更像是提前出院的并发症,各种神经质和各种疑心病,却被奥斯特用文字扩大镜夸张成生活的悬疑细节。这种叙述方式,好的效果是让我读的读的变成了另一个神经质,坏的效果是作者写着写着成了神经质。
      我带着神经质的隐患读到了一百多页,发现还没刺激感,我不知道是谁的问题。但就算是看完结尾,我也愣了愣:就这样?
      是的,就这样,故事就是这样,环绕式的情节,但毫无突兀处。看的我惊讶:居然真的没有波澜!
      之后看过奥斯特其他的书,发现奥斯特还有种半自传的癖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能让自己穿上英雄的衣服再好不过了,但很多衣服都太紧了。我几乎看见奥斯特过大的胸肌就要把小码的外穿内裤撑爆了!
      读完这本书,我想起三四十年前的小说家之梦,梦碎了之后我伤心了好一阵子,但现在奥斯特出现了,他告诉我,碎得好。一听到那个声音,我就痊愈了!
  •     他没有费事回去和家人道别 甚至懒得去银行取钱 直接从餐桌边站起来 走向另一个城市 从头活过
  •     这也可以……那我也贴旧文去
  •       两年前码的字,散落在某个博客里,然后在这个无聊的下午突然看到,就把他贴在这里充数啦^_^
      
      
      最近闲暇的主要兴趣突然从看电影转移到了书本。
      
      或许是因为觉得腾出两个小时左右整块的时间用来对着一块屏幕实在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而且大多数时候,结果还是令人沮丧的,我越来越经常的发现那些眼花缭乱的画面会远比我的大脑转的快的多,以至于没过多久我就会自暴自弃,让他们成为渐渐离我远去的明暗闪烁的模糊背景,或者是不自觉的卷入一个五彩缤纷,眼花缭乱的漩涡,然后的我梦就会从那些支离破碎的影像开始。
      
      《神谕之夜》是一部很薄的小说,我却至少花了两个月才看完它。当然,我所说的看一本书的意思是,它会放在我的床边,而不是作为装饰品陈列在我的书架上。一本书放在床边证明我有读它的欲望,但并不是说我每晚都会拿起它,事实上,真正拿起这本书就放不下了,直到我把它看完为止。
      
      作者保罗·奥斯特据说擅长对纽约的描写。书的前五分之一吸引我的原因正是对于主人公生活惯常琐事及心理活动的描写,直到那个蓝色笔记本,以及那个“马耳他之鹰”的故事的出现,我的注意力才稍稍的被情节所打动。我一直拿读散文的心情来读着这部小说,以至于故事的结尾出现的时候都觉得太过仓促了,感觉象是男主人公突然经历了一次顿悟,然后迫不及待的把一个我并没有兴趣知道的结尾告诉我。
      
      宿命、偶然,在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的脑子里突然闪现出这两个抽象的词汇。在那个套中套的故事里,主人公,一个中产阶级的出版社编辑,因为一次偶然的死里逃生而萌生了奇怪的想法――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开始一个新的生活。说这个想法很奇怪,是因为我想一般的人经历了这么一次事故会怎么样呢?一、谢天谢地,我还活着;二、回家好好疼老婆(主人公没有孩子);三、给自己买份保险。而这个男人却让这次事故成为了一个荒唐出逃的合理理由,而这以后的一系列荒唐经历则证明了:不是这个世界不够疯狂,而是我们太循规蹈矩。男人被困在地下室里的时候,完全是没有先兆的,因为造成深陷绝境的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割裂开来就微不足道的“偶然”发生的琐事。男人在这个短暂故事里的经历让我们觉得没有来由,一切事件都呈现出无序的特点,就象是一场梦一样。一个必然的结果,由一个或几个偶然的事件造成这也许就是宿命。人们说无巧不成书,或许生活远比人造的小说情节要来的精巧或是荒诞的多。人们常常慨叹奇迹,却忘了每一个人能生出来都是一个奇迹。
      
  •     正如书中作者在蓝色笔记本上编不下去的那个故事一样,这本小说本身似乎也编不下去了,抑或这是作者故意安排的,就是要让里外两个故事相一致,因为毕竟从那些无比精彩的书中书里作者已经能够证明他的实力了.不过还是觉得这是一本充满遗憾的小说.既然放弃了精彩的故事,那么应该有点儿什么别的.
  •     个人最喜爱的Paul Auster的作品之一。
  •        在逐渐被肢解的时间里时常出现另一个世界将真实彻底割裂。语言被搁置地太久,提起却又索然。
      
       不思考变成生存、解脱与麻痹的方式,是自以为是寻求所谓真相的结果。
      
       沉溺,沉溺于某件事,开始不想结果。不吝惜把漫长时间的一部分让位给药物治疗中的任何一种痛苦。
      
       等待一根横梁松落、砸中,而后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改变”。即使意识到这“改变”的本身是放纵的借口,也只能微笑看着它发生。
      
       需要一点时间,一些钱,一些偶然。也可能,什么都不需要。
      
       但愿今天出太阳,可以让我在暖和些的正午时分混进人群,安静一会。
  •       我不认为他是悬疑小说····或者类似什么悬疑的词用在他身上··
      他更像是一本日记,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个作家敏锐而有些偏执的生活····
      
      我不喜欢传记,刚开始读的时候我以为我不会喜欢这本书···可能读不到一半就会丢开····但他却神奇的吸引了我····
      
      每个人生活中都有秘密·····你身边的人可能有过不一样的人生···他可能不想今天看起来这样温柔可人·····你可能会因此纠结难过····却可能因为另一件小事···突然释怀·····人生嘛····本来就如此·····
  •     如果書後文案說的很精闢,那我要說我看不懂。然後書封很容易留手印。恨
  •     保囉,不好意思,只有這本我看完了,好看。
  •       
      如您所见,最近刚看完一本书——《神谕之夜》,作者保罗·奥斯特,据说是一个很帅的作家。
      …………………………关于看书…………………………………
      这次的国庆和以往过得有些不同,没有车马喧,没有觥筹没有觞饮,小妮回了家,我则每天静静地在家看书、看片,我们各自冥想。
      冥想的时候,那些长满尘垢的琐事会抖落它们身上的尘土,重新露出光洁的主心骨,我喜欢就这么静静地看着它们,慢慢理出一些似明非明的头绪来。
      谓之调整也好,谓之装B也好,我挺享受这个过程的。至于这种调整有用与否,我想效果是寥寥的,当然不同的哲人对此有不同的认识。
      冥想的时候,需要提防的一件事就是走火入魔。
      古人说的“慎独”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人的时候很容易走入猥琐或者走火入魔。大概很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院校毕业的男生都会感同身受这样一个事实:一个人在寝室想着想着无所事事了就会想下载毛片看看,而后就是一种狂躁,发自内心想喊“谁能让我操会儿?”的狂躁,随后就是空虚,这种空虚在去食堂吃完晚饭后发现一天已经快要结束时变成了迷茫……
      我上面所说就是走火入魔的表征,为了不让自己在冥想时误入歧途,我选择在吃完晚饭后去书店转转。
      家里旁边有个光合作用,骑个自行车、斜挎一包、包里装两三本书,叫一杯10块钱的咖啡,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我把前半夜交给书。大郎一定会从牙缝里崩出这么一句话“这么有个装B的弟弟?”,不过看书确实让人觉得很舒服,偶尔还会涌上一阵高尚感。
      ……………………看《神谕之夜》………………………………………
      在书店看书的一个好处就是身处人群中,正如我前面所言,这样可以避开“独”,没有修炼到一个境界,还是别把自己关在小屋里看书的好,除非你看些描写“唐僧大官人”淫乱生活的书。
      看书的时候我也不是专心地看着。偶尔会瞄一眼在书店里徘徊着,犹豫着要不要买生涩难懂的哲学书的小姑娘,在选书时犹豫的表情看上去如同便秘一样,但却有一种别样的美感,让人觉得精致。
      同样精致的还有摆在咖啡区柜台顶上的一副油画,画着一盏油灯,店主巧妙地设置了一盏射灯,对着“油灯”照,于是那一片变得很亮,我去了几次也没搞清楚是画本身的光影处理让那片油灯区变亮的还是那盏射灯……
      昨天看《神谕之夜》看得很快,原因有两个:其一是这本书的故事设置地特别有意思,让人难以释手。其二是当时憋着一泡尿。后者应该是起了主要作用的,膀胱里蠢蠢欲动的那些液体让我急着把书翻完了。
      花了8块钱(会员卡打折,10块钱的咖啡8块钱就够了),看完了定价15块钱的小说,顺便看了两眼进进出出的美女,从理性角度,我是赚了的。
      让我觉得更赚的是,我看完的那本书确实是一本不错的书。至少我走出光合作用时,我曾恍惚以为我得到了“神谕”。
      ………………………故事………………………………………
      美国人写书最让我佩服的一点就是故事的结构总是很复杂。在好莱坞浸淫久了的作家大抵都是在用写剧本的方式在写小说,这样的好处是故事很好看,坏处是故事会让人觉得有点远。
      《神谕之夜》是一个故事的故事的故事,一本小说中套着3个主要故事,而这3个故事中又穿插着几个小故事。尹天仇同学要是看到这篇博客,推荐你看一下这本小说。故事套着故事再套着故事已经很不容易了,难得的是所有的故事都讲述着相似的主题。
      主体故事是大病初愈的作家希德尼偶尔路过中国人“张生”开的小店,对其中一本蓝色笔记本爱不释手,这本亲切而魔幻的笔记本把希德尼重新带回写作,故事在纸上快意地流淌,写作是他唯一能够投入的生活方式。但随着写作的深入,他发现智慧的光芒也像撒旦一样调皮,他无法救赎他小说中的人物,而同时他也发现他的生活中存在着跟小说主人公一样类似的困境……
      西德尼笔下的主人公尼克是一个编辑,某天他收到了一本名为《神谕之夜》的小说。尼克的生活很平静美好,但那种平淡总让他莫名感伤。某日,他在去邮局的途中,一头悬挂在屋檐的年久的石兽突然坠落,在离他毫厘的身后化成粉末,他逃过一劫,但他难以释怀,他认为过去的他已经被石兽砸死了,新的他应该遵循上帝的旨意放弃过去的一切,“既然生活可以借助一根坠落的横梁随意将他了结,他也可以一走了之,随意改变自己的生活”,于是他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堪萨斯城,身边唯一的东西就是一本小说手稿——《神谕之夜》……
      《神谕之夜》的故事是一个二战中的士兵,在残酷的战争中遭受重伤,眼睛失明,被两个小孩拯救后,过了一段童话般的日子,而后他具有了奇妙的预测未来的能力,股市涨跌、球赛输赢、他人的生死,他都能看到。每一次预测到未来都很准确,也让他承受身体上的痛楚,而更让丫痛苦的是,他从预测中看到他心爱的女子在和他结婚后将会给他带绿帽子,但是这事现在没有发生,但将来一定会发生,他无力改变,为了保持心爱女子的纯洁,他把刺刀刺入自己的胸膛……
      小说中还有穿插着很多故事:一个无意中发现了死去的亲人留下的三维照片镜的青年,他用三维镜看着曾经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亲人,沉浸在过去中无法自拔……一个关于时光穿梭机的电影剧本等等。
      同时处理这么多个文本而不乱,让我看得直憋尿,也颇佩服。
      
  •        和村上春树齐名的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又在中国出书了,这次的《神谕之夜》仍旧讲离奇故事。译者潘帕也是一位神秘人物,资料上写着:“生化学博士后,弃研从实业,闲时读书,偶涉艺文。”这个来路不明的家伙随手译了一部《芒果街上的小屋》,创下去年国内翻译小说的票房奇迹,甚至有人开始自称“潘饭”。
        《神谕之夜》是潘帕的第二部译作。
         那么,奇迹会继续吗?
      
        
      
        隐世才子是个裁缝
      
        如今隐世的才子很多。写《鬼吹灯》的天下霸唱,写《流血的仕途》的曹三公子,还有以南美大草原做笔名的潘帕。普通人,不在传统作家行列,让人好奇之余也有些担心,就有人怀疑本名张牧野的天下霸唱是否《鬼吹灯》的真实作者。他们都很低调,或者说不习惯出名,出书更像是玩票。
      
        采访潘帕同样颇费周章。他刚巧在临近的上海出差,却不怎么愿意接受访问。好歹到了约定的时间、地点,一个带广东口音、身形瘦长的男人出现在面前。交流中得知,潘帕现在的身份是“裁缝”,下午还很忙,这会儿先容他坐下来谈一谈“文学”。
      
        “外国文学始终是小众,一方面读者渴望好书,一方面有好书并非总能投其所好。比如同样是写少女的成长,我更看好另一本书《我在伊朗长大》,但它偏偏没有《芒果街上的小屋》卖得好。”40岁的潘帕有着和年龄相称的现实感(或者说悲观),文学只是他的一个爱好,他有这个水准,却不能拿来混世吃饭。他喜欢语言,喜欢埋伏在语言下面的小东西,但不觉得自己对文学有特别的理解,“我不读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文学’在英语中有‘文献’的意思。我只是喜欢看小说。翻译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写,或者我写得有多好,没有认真想过。写东西其实是需要训练的,要练习才能写得好又快。”
      
        对个人经历,潘帕不愿多提,“我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在之前唯一一次媒体访谈中,他说:“我的生活就是这样一段一段的,我读过几次书,做过几种职业,住过几座城市。不过我没有不同时期相互重叠的朋友,这样很安全,让我每开始一种新的生活,都有机会重新做人。”潘帕停了一年多的私人博客,名字正是:虚构即真实。
      
        
      
        文学电焊工保罗·奥斯特
      
        如此一个潘帕,至少和《神谕之夜》一书极为相衬。
      
        保罗·奥斯特的故事从一本蓝色笔记本开始。大病初愈的作家希德尼在这个本子上重获写作能力,开始写一个故事:衣食无忧的编辑尼克一次差点被落石击中,事后他决定离家出走,重新活过。尼克随身带了一部小说稿名为《神谕之夜》,讲的是一位受过伤的军人有了未卜先知的能力,但也知道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母亲的死期。结婚前,他又预见爱人一年后将背叛自己,于是他在她认识预言中的情人之前痛苦地死去,惟有如此才能保住心上人的纯洁……
      
        初看《神谕之夜》,足以把人看晕了。故事里套故事的做法,在这里发展到登峰造极,里面大大小小一共有七八个故事,像枝蔓一样互相纠缠。如此粘滞的小说,好像钻入身体的一条精虫,一枚定时炸弹。技巧固然繁复,但真的,我们更喜欢故事中的故事。看完了,不免牵挂于最后禁锢在地下掩体中无路可逃的尼克。保罗·奥斯特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是一名技艺高超的文学“电焊工”,或者擅在悬崖边打太极拳,总之他给人一种边缘写作的极限感。《纽约客》为此评价:“作为一个寓言家、讲故事的人,奥斯特可谓技炫当世!”
      
        潘帕这样解密保罗·奥斯特的创作:“他的小说核很坚硬,观点、看法在他心里面。先收集一些素材、新闻,足够多的时候,搭建成一个小说。找一些细节,用一个文学的方法把这些素材组合起来。就像童话里的豌豆,他铺了18层毯子,可是你总是能感觉到底下那颗坚硬的核。”
      
        保罗·奥斯特老了
      
        《神谕之夜》是2003年保罗·奥斯特56岁时写的,潘帕的评价是:非常interesting(有趣)。“文学是一种手段,让你能变换自己的身份,这是写作的特权,但它不能解决问题。书中希德尼最后发现,自己写的东西具有某种狰狞的魔力,正在毁灭他的生活,所以,他最后撕毁了那本让他写作的蓝色笔记本。这是很恐怖的事情,你虚构的东西变成真实,有时候真实也能杀人。《神谕之夜》中还有一个故事是真实的,一位法国诗人写了一首女孩溺水身亡的长诗,结果去海边度假,他女儿真的就淹死在海里。他从此不再写作。周围的人因此都尊敬他。”
      
        像奥斯特的每部小说一样,《神谕之夜》也由一件小小的诱惑开始。围困尼克的地下室寓意着和现实僵持、对立的状态,而贯穿全书的蓝色笔记本则是一种象征性的诱惑。“奥斯特所有的故事都始于不经意的偶然事件,让你觉得一切貌似合理、一成不变的生活实际上都经不起推敲,一旦被不怀好意的偶遇抓住便永劫不复。一本蓝色笔记本、一次闪电、一个出租车司机、一次遗忘钥匙,这些难以分辨的寻常小节其实都是悬崖边缘,一失足便堕入无法逃遁的深渊。同理,我从来不相信你可以选择工作,选择爱人。我不觉得人能有多少主动性,也不觉得我会和别人不一样。”
      
        魔术师一样的保罗·奥斯特,究竟是怎样一个作家?“他是很文学青年式的,在自己的文学主题上永远很执着,也很偏执,那个主题就是身份认知。一个人怎样确定自己的身份?他年轻时的小说都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这个小说回答了。等我年纪再大一点,再去体会他的妥协,会更好。保罗·奥斯特真的老了,对他,我不迷恋,但钦佩。”
      
      
      对话
      
        记者:你满意这次的译作吗?
      
        潘帕:前80页是在美国译的,后来回国,搁了很长时间才动笔。我已经很久没有碰这本书了,都忘光了。刚刚来之前我买了一本,自己在翻看。有几处我做了记号,应该可以翻译得更好。
      
        记者:说说你对《神谕之夜》的阅读。
      
        潘帕:保罗·奥斯特写的时候是非常用力的。你看第二遍、第三遍时,会发现一些细节不是可有可无,会找到关联。他的开头写得很有技巧,非常引人入胜。特别是第二段,色彩感很强,他花了很大力气才写出来。保罗·奥斯特不是很有灵感的作家,但很富有用心,他要表达的主题很坚实。
      
        记者:《神谕之夜》里有许多个故事,你最喜欢哪一个?
      
        潘帕:喜欢最核心的故事,就是作家和蓝色笔记本那个。不是那么有意思,但是最核心的。《神谕之夜》有一种很简单的读法:主人公想挽救自己的爱情和孩子,但他不知道怎么做,真相还没有揭示出来,主人公用写作的方式去寻找答案。结果他笔下的人物被扔到了地下室,坐以待毙,这说明他没有找到自救的方法。
      
        记者:你预测一下保罗·奥斯特会在中国畅销吗?
      
        潘帕:不觉得他的小说在中国会很流行。因为他更关心内心的自我拷问,把你逼到角落里,甚至阅读不会很享受。我对外国文学始终不乐观。因为中国没有很多好东西,所以它们才好卖。
      
      2007年
  •     在一本神奇的笔记本上写作并真的进入了虚构的情境中。蓝色的笔记本似乎可以带着你从时间的缝隙中溜走。全书没有太多故弄玄虚的地方,故事情节连贯,作者有着丰富精巧的想象力,书中偶尔的暗示透着诡异神秘的气息,引人入胜
  •       很久以前写的书评...
      
      今天天色一直阴沉,除了上午陪儿子去上数学课之外,就没再出过门。下午趁他们爷俩做伴睡午觉,我捧着【神谕之夜】靠在自己的床头,继续看。
      
      这书是07年买的,在【纽约三部曲】看完、【幻影书】看了一半之后。同那两部书一样,这也不是我最常读的本格推理,不是神幻魔法,更没登上什么畅销榜,而是通常所谓的严肃文学作品。
      
      这类书买的不多,买了之后会认真看完的就更少。通常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故事过于深刻,难以作为业余调剂而被阅读到底。然而能不能看完并不是我会买下他们的必要条件,能吸引我为此掏腰包的原因,最常见的,就是某一篇读起来有点意思的荐书文章。
      
      那次也不例外。一周上,前后两次介绍了保罗奥斯特及其作品,并大致勾画了他的小说特色:神秘乃至诡异的事件,沉静淡然的叙事风格,压抑而无法逃脱的宿命主题。
      
      看完了推荐,很快决定买书。当时能买到的只有【三部曲】和【幻影书】。但急切的情绪却没能在阅读过程中延续下来。
      
      【三部曲】写得很晦涩,虽然套用的侦探故事外核是我所喜欢的,但在看完整本书之后,我却依然迷失在其间不得要领。相比之下,【幻影书】要好很多,容易看懂。故事结构完整,情节推进合理。但很可惜,这个结论却是在我看到中途放弃、在一年多后重新开始并坚持看完,才得出的。当初放弃的原因,现在已经记不太清。也许就是通常的那些。毕竟,比起这些叙事平淡、故事迷惑、结局绝望的严肃小说,紧凑精巧的推理、脱离现实的魔幻,更符合闲来消遣的标准。
      
      也就是在那种情况下,虽然我很快买到了【神谕之夜】并开始阅读,但当读到四十页左右时,我又把它重新放回书架,以至于两天前才重新取了下来。
      
      这次,我没有再对保罗奥斯特半途而废,因为【神谕之夜】是这些年里我所看过的最为精巧而思辨的故事。
      
      故事套故事的叙述方法是奥斯特所常用的,我已在【幻影书】里领略过其神秘。但这次尤甚以往。
      
      主人公希德尼,希德尼笔下的小说主人公尼克,尼克阅读的小说中的主人公弗拉格,这是三个同样陷于困境、急于逃离的男人。奥斯特用这三个连环套串联起框架与线索,并将这个主人公周围的人物,放进另一个主人公的故事里充当不同的角色,最终形成了交错而丰满的故事全篇。
      
      这听起来有点让人费解,也许行文时稍不留意,就会对整个故事的流畅性、不同时空的完整性造成影响。但奥斯特没有。
      
      【神谕之夜】在叙事时,针对三个看似平行的故事,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简略的背景描述,也有详尽的局部特写。这样的手法,使得全篇故事更有纵深感,以至于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自然产生这样的结论,这三个故事其实是互为镜像,并映衬呼应的。
      
      等到故事叙述到高潮部分,希德尼撕毁了他的蓝色笔记本。这被毁掉的笔记本里有找不到出路的尼克,有已经自杀的弗拉格,但希德尼已经放弃再给他们逃避的可能。这就像故事的隐喻,无论你如何逃避,如何保持精神上的拒绝姿态,你的每一步不过是在走向另一个僵局乃是绝境。
      
      当然,希德尼的生活还是迎来了转机。一连串看似无关却环环相扣的事件发生并导致了结局。一个因背叛欺骗而内疚的朋友,在死前寄出了一张支票;一场因果混乱的暴力行为,导致一个生父不明的胎儿流产。这并不是什么好事,更不是可以预料并防范的,却恰恰解决了希德尼的困境。他和妻子存活了下来,解决了财务危机,解决了婚姻问题,怀着一种可以【超越慰藉,超越痛苦,超越世上一切美和丑】的幸福感,迎接此后的二十年。
      
      看完了故事,一丝怅然若失又心存安慰的感觉萦绕在心间,以至于不得不在这写下以上文字来疏通清理。
      
  •       冲着译者潘帕买的,叙事功力很软弱,非典型小说的代表,文字很好,句与句之间仿佛并不存在什么逻辑关系,读起来容易走神。
      没有主心骨,也许文字本身就是。我总觉得这是想象力匮乏憋出来的作品,严重的意识流之嫌。还能说什么呢?文学就应多样性,谁又能说小说不能这样。完毕。
      
      
  •     转眼即瞬间。
  •        一开始就是冲着潘帕借来的。First Love, Last Rites已经能够体会出潘帕的译风,淡淡暖暖,养眼舒心。不想《神谕之夜》拿到手,竟已提及今年才出版的《最》。看看他的经历,还是很有中国特色。从理工到实业,最后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低调地开一点路,安身立命和兴趣禀赋,和平解决。
       能力所限下未能充分体验译者所云结构之精良,只是被三个嵌套故事里共同表达出的宿命观所慑:正常的生的秩序仅仅是经不起推敲的偶然,活着本身已经叫人欣喜;万事万物冥中相系,试图约束和解救自己的力量反过来成为自己的局限。以二十岁的头脑揣测近于花甲的奥斯特,我觉得还需要再等等。
  •     真的很喜欢虚构与现实交织的故事,撕碎虚构的刹那我心都碎了。
  •     第二条不能再同意
  •       要奥斯特是个做裙子的裁缝,他不仅把师傅的剪裁技术学到位了,他还有双天生懂女人身体的手。
      
      把故事平摊开,其实也没什么惊世骇俗的亮点。但把三个故事像俄罗斯套娃一般得拼凑起来之后,倒像是一幅画,画里有个小男孩,捧着伊索寓言,玩耍着得看,道理学到了些,但却还没学到可以走出画的程度。
      
      奥斯特懂怎么说故事,懂怎么个用细节把故事说得你不会走神,懂说故事的拍子,懂欲说而止给人带来的快感。
      
      潘帕翻得也好。小波说中国最好的文学家都在翻译家里头,我没什么读书,虽也知道神谕之夜的美感肯定不能好和青铜时代比,可是他的干净的调子就是让我着迷。潘帕有点让我想起石黑一雄,似乎与生俱来的细软的心都让他们深谙爱情,也有能力把其中的美呵护得,描绘得,让人觉得,恋爱是件善事,万不可错过的样子。
  •     好看的莫名奇妙,我自己也說不出來,太神妙了
  •     離春上村樹真的有好一大段距離....
  •     第一条赞~
  •     三個故事,我最喜歡主人公都對自己寫出來的東西嗤之以鼻的那個,男的從過去而來,女的從未來而來然後相遇,只要最後不要什麼改變常規在一起就好了。在藍色筆記本上寫下的那個故事,尼克最後還是這麼被關在地下室裡故事沒有繼續下去,順著書的主線,作者是有權將那個故事掐斷的。
  •       身为我最喜爱的作家没有之一,这是我读的保罗奥斯特的第11本书。
      这么说吧,写作是我初中时的理想,然后在大学时自认为永久失去了构架故事的能力。这一度让我很沮丧,到现在几乎整整十年。我一直完全放弃写字,但也只能写一些短小的诗和散文。
      《神谕之夜》,这么多年,第一次让我有了写故事的冲动,并且故事的情节就如此清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我想这也是因为保罗在这本书中毫不费力构架的一个又一个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故事。很难分清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因为它们是如此真实,又如此相像。我承认在故事的最后我有一些恍惚了,但是一直追求纯粹的我,还是觉得故事的结局过于残酷。我无法否认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的很多,其中很多细节和人物都含有关于保罗想要表述的意义,我却总是觉得太沉重太沉重。
      书的最后几乎就是在告诉我们一件事,关于文字的魔力。文字是有它的魔力的,你写下来,它就真的会发生。
      我相信这点,深信不疑。
      我最爱的一个主唱,曾经给我说关于宇宙的磁场问题,大致意思就是,当我们全神贯注去想一件事时,整个宇宙的能量都会帮助我们去实现它。这是真的,对于有信仰的人群来说,这必定是真的。
      这就是为什么相比于大师其他的十本书,这本让我尤其的爱。
      也就是在看完这本书的当天,我开始在电脑键盘上敲下十几年来许久不见的我的故事,我毫不费力地写了开头,文字的魔力。
      
  •       保罗是一个极具叙述才华的人,他讲故事的能力让人迷醉。他懂得来自生命本体的神秘渴望,懂得如何将它展现出来,并像酒一样渗入我们异常灵敏的知觉中。
  •     好看。
  •     即使我们不自觉。但有时在事情发生之前,我们就产生预感。我们虽然活在当下,但未来时时刻刻存在每个人心中。
  •       140页提到约翰的那个隐喻故事时,说“背景设在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实际写的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初”我没看过原文,但后面提到麦卡锡和红色恐怖,这很显然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事情(估计是1950s带来的错误),由此也可猜测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多半应该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
  •       1。这几年奥斯特很火。原因众多,书商的忽悠是其中之一。但是,将他与卡夫卡与普鲁斯特相提并论实在是过于抬高他了。村上春树翻译他也不能说明什么,因为村上和他一样,目前只能是向大师们仰望的二流作家,虽然我还挺喜欢村上的作品。
      2。奥斯特的文字透着聪明,结构上也是,他也很能写。但是往往写着写着就不知道怎么写了。比如这一本。
      3。还有,翻译中有不可原谅的错误。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