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问题》书评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0-12
ISBN:9787100026413
作者:赵元任
页数:232页

《语言问题》短评

要说中国近现代最能称得上是“奇才”的语言学家,舍赵元任外其谁。赵先生之于中国现代语言学界的意义犹如索绪尔之于普通语言学的意义,毫不夸张。本书是赵元任先生在台大文学院中文系所做的系列演讲成集,其实一九六八年剑桥出版的赵先生的Language and Symbolic System一书,便是以此本《语言问题》为蓝本的,这种讲基础语言问题的书,很容易见功底。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涉猎广博,幽默风趣。因为是讲稿的原因,老头时不时抖个包袱,有点蔫笑蔫坏的感觉。关于赵元任的传说很多了,外界多有流传,以至于淘宝上一搜“赵元任”,往往首先出来的不是其学术著作,而是人物传记……至于什么会说几时种语言、方言等,而且说啥像啥,让人瞠目结舌。对比赵先生自己说其实就是掌握语音特点及演变规律,勤加练习(尤其是语音练习)等,让人感慨“天赋”二字真是强求不得的。话说他还是一作曲家,我印象最深的他创作的两首曲子,一是云南大学校歌,另一个是《叫我如何不想她》。PS:而且赵先生之于中国语言学界有个很大的意义,在于其预见性。受年代和学科研究背景限制,无可否认他的一些看法会受到局限,但是在某些时候他会敏感地提出不一样的看法,比如超音段音位的作用,比如汉字作为编码系统的独特性,比如以信息论和符号学的视角来评价汉语展望未来,这是天生的语言学家的直觉感。

一字一言意不同

赵元任的《语言问题》(商务印书馆1980年出版)不但老旧,作者又经常开玩笑不正经,行文还总是北京腔。但是这本书非常经典。  (由于汉字的地位特殊,我常常不知道该如何向我周围的同学们解释Chinese Morphology是什么。我甚至不知道Morphology的中文是什么。)  赵元任在《第十讲:语言跟文字》里虽然并没有直接地提到和Morpheme和Morph对应的中文专业表达【注1】,但是他的一些建议和介绍还是很有意义。1. 词素  对于赵元任来说,中国文字虽然经过了从甲骨文、钟鼎文、到小篆、直到现在的文字的发展过程,但是从最早的甲骨文时代开始起,中文里『每一个字代表语言的词汇(141)。』词素是赵元任引入的概念,词素的定义『是最小有意义的单位(142)』。他认为词素的核心是词意,既不是词的形,也不是词的结构。『例如我们单独写一个‘毒’的字形,来写“毒”这个词素(142)。』『比方说‘片儿汤’,这有三个词素;虽然只有两个音节,可是有三个词素。‘片儿’是‘片’加词尾‘儿’(词尾是有意义的,是代表小的);‘片’、‘儿’、‘汤’三个词素,我们写‘片儿汤’三个字,因为词素的定义,是最小有意义的单位(142)。』关于象形字,赵元任并没有进行过多地阐述,只是略带地认为虽然词素相同(意义相同),但是形却不可以乱用。他提到的例子有:  『词素“水”,作为形的<水>和<川>不可以混用。词素“日”,作为形的<日>和<阳>不可以混用。』对于会意字『止戈为武』、『人言为信』,赵的解释是:『止戈』和『人言』描述的是仅仅是<武>和<信>的写法,不可以和<勇>或<忠>还有<诚>替代。  赵元任的阐述有两个明显的缺陷,第一点是对于词素的解释,他执着于说明在中文中大多数情况下是『拿一个形配一个词素』,但是却没有在『语义』的级别上详细地(用多于一个的汉字)去解释某一个词素的具体意义。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因为中文中的大多数的形/汉字可以有一个以上不同的意义,具体的意义根据词组或语境『固定』。所以,当他在解释象形字     ……‘日’是“日”,‘阳’是“阳”,‘日’只代表“日”这个词素(142)    时,产生误导的可能性达到最高点。  第二个缺陷是没有统一的标记来区分(1)形/文字;(2)词素/言(意义);(3)其他的引用。在行文中,赵元任尝试用‘’来指代文字,用“”来指代词素,但是由于中文中“”有多种功能。所以他在进行阐述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常常捉襟见肘,比如   “比方会意字通常所谓“止戈为武”,“人言为信”。那么“止戈”写出来是词素“武”;而不是词素“勇”。”  我建议用<>表示写的文字,{}表示词素【注2】,[]表示读音,“”表示引用。  2. 文字(字的构造)的变化撇开赵元任对于词素/言的阐述,在书中他还有一些有趣的介绍。他还通过解释形声字和假借字来说明汉字作为文字的扩展。比如<裘>字我们一般认为是形声字,一半表声,一半表意。但是<裘>字一开始写作<求>,是一个象形字。之后,由于某些原因,<求>字的用法发生了改变,经过了以下四个步骤。  1. <求>字被假借用来表示<祈*求>的<*求>,(很可惜,我们并不知道在假借之前<祈*求>的<*求>的写法或者产生这种用法的原因。)2. 假借的用法出现后,我们有了<皮求>的<求>和<祈求>的<求>两个同形同声字3. 也许是为了减少“文字上”的歧义,<皮求>的<求>字底下加上了“衣”字,成了<裘>4. 作为<皮求>的<求>(渐渐地?)不再使用,<求>可以表达的词素仅仅局限于抽象的{*祈求,恳求}  字的形式可能通过这些假借和引申进行扩展,比如<元><原><源>不同字形、不能混用,但是都是同源的字。少数情况下,字的形式可能被新的词素占用,而新的词素原本对应的文字可能被弃用,比如<來>【注3】。通过引用这些『似是而非』的形声字以及其他引申,分化出来的词,赵元任认为在中文中,『字形的内部结构跟词素的内部结构(就是比音节更小的成分)那个里头的关系,大半是任意的……字的构造跟词素的构造是各归各,不相平行的(144)。』在我看来,赵元任的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词素的内部构造(如果赵这里想说的是语言使用者想要表达的各种各样的意思)是一直存在于特定语言群体中的【注4】。特定的词素的使用方式发生变化,必定表示相应的变换正发生在所属的语言群体内。换一句话说,如果<祈*求>或<要*求>的使用频率在一定的时期内比<皮求>要高得多,那么字形<祈*求>或<要*求>发生改变的可能性也会很高(事实上取代了<皮求>的<求>)。同样的改变可能已经发生在<元><原><源><來>等字形对应的词素上。这种知识甚至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语言群体曾经历过的变革。比如,颱风/台风。1:他并没有把引入的专业表达列为Morpheme和Morph的同义词来介绍,也许因为关于Morphology,即使在西方学界也存在争执2:在中文中,词素的组合很难用符号进行表达,为了避免歧义,意思可以用*表示词素起始,比如<皮衣>的词素为{*动物皮革制成的}{*衣服的总称}3:象形字,表示一种禾,由于假借<来>,原本的<來>被弃用,部分保留在以“來”做偏旁的汉字中4:除了一些较新的发明/现象并不是固有的


 语言问题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