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变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2.2
ISBN:9787020013333
作者:王文兴
页数:238页

作者简介

这部小说以父与子两代人的冲突为主线,揭示了台湾小公务员的贫苦,以及在金钱观念、西化意识影响下,人们在精神生活及心理上的畸形发展。

内容概要

王文兴,福建省福州市人。1939年生,后去台。他入学较晚,一入学就是三年级。他从高中三年级开始写小说,他的第一篇小说,曾在亚洲杂志举办的学生组小说比赛中得到第三名。台北师大附中毕业后,考取台湾大学外文系。1960年和同班同学白先勇、欧阳子、陈若曦等人创办《现代文学》杂志。早期的《现代文学》编辑事务多由他负责。台湾大学毕业后,他去美国依阿华大学的作家工作室从事研究,并获硕士学位。返回台湾后,在台湾大学外文系任教授,并担任中文系的课程。他专心教书和写作,极少参加社会上的活动。但1978年台湾乡土文学大论战时,他却多次表态,对台湾的乡土文学持否定态度。他的作品不多,但大都以儿童或青少年为主人公或为背景,以儿童的悲伤和恐惧刻画人生。他的小说中表现得最沉着有力的主题是:命运。著有短篇小说集《龙天楼》、《玩具手枪》,长篇小说《家变》、《背海的人》。


 家变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归家,在朋友家喝酒。席间所谈,无外乎学业,工作,但更多的时候,在聊对象。朋友的母亲老是拿我和朋友开涮:你看,那谁谁,和你们一样年纪,人家娃娃都有好几个了,你们嘞?我和朋友碰杯:厉害厉害,我们也想啊,可是太笨了,说不到媳妇,有啥子办法嘞?要不,你们给包办一个?在家种种地,带带孩子,帮衬帮衬你们……毕业后回家,我常遭遇类似的问题,感到父母的困扰和担心。没有办法,就只好敷衍,或者将问题抛给对方:你给找一个?堂兄长我一岁,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这常常让我生出无限的崇敬和佩服。在我看来,父亲是至高无上的,好像圣人一般的存在。如同古代中国的帝王一样,他没有任何缺点。他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目光如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在我的理念中,父亲应该是这个样子,他应该具备这些优点。否则,他便不配做父亲。但我在堂兄身上几乎看不到这些优点。小侄子有时很淘气,会在堂兄休息时跑去戏弄,堂兄往往做狮子吼,甚至出手。农村普遍早婚,我的很多同龄人现在都做了父亲,但他们都没有父亲的样子,常常揉着惺忪的睡眼,坐在屋里打牌,对在一旁大哭的孩子不闻不问。连一般的关爱都做不到,更不要说教育了。看到这样的场景,常常生出这样的疑惑:我年幼的时候,父亲也这般待我吗?将这个问题请教母亲,母亲说,父亲小时候很疼我,从不发脾气,无论去哪里,都背着我,又教我读书识字。母亲的叙述可能不够客观,但父亲一度是我心中最高的偶像。他的善于倾听,忍耐,肯站在我的角度看问题,至今仍让我生出很多感动。何止是农村呢,很多在城市生活,接受了现代教育的同龄人,在父亲这个角色上,也大多差劲。老友Y君,假日小聚,携其幼女同来。聚会时间略长,小姑娘不耐烦,哭了,Y君拿出一角钱,云:“不哭不哭,爸爸给你100百块钱,一会去买大白兔。”一旁的我特别愤怒:“作为一个老师,传递的都是真善美,你怎么能欺骗她呢?”Y君不屑:等你哪天做父亲,你就知道了。虽然是老师,学过教育心理学,但Y君对其女的教育仍然不脱古代中国的俗套——威逼利诱。因此,我对这些做了父亲的同龄人,心中又生出很多不屑:别看你们年纪轻轻做了父亲,可能你们还没学会做父亲,你们的儿子就要做父亲了。回京的火车上,看了台湾作家王文兴的长篇小说《家变》。从文学艺术上来讲,这本小说是生硬的,佶屈聱牙,其背后的故事却令人毛骨悚然。一个从大陆退守到台湾的小公务员,老实巴交,没有多大能力,年老终于受到幼子的唾弃,离家出走了。“父亲,你已离家X日,孩儿同母亲心中甚为挂念,盼见字归家,一切皆听尊意。子晔。”用冷暴力将父亲逐出家门的范晔,在报纸上刊登了很多类似的寻人启事。同时,他也动身,前往台北,新竹,高雄等地寻找父亲。一段时间无果之后,他和母亲都渐渐放弃了,忘记了那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小说的结尾,范晔和母亲有说有笑地生活在一起,父亲走了,对于他们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太大影响,反而减轻了不少负担。这一温情的画面,让人不寒而栗。范晔年幼的时候,大概也是很膜拜父亲的。父亲去法国留过学,教他背古诗,总是很温和地和他说话。父亲就是他的神,以至于他时时刻刻都在盼望父亲归家。晚上躺在父亲的臂弯中,范晔总是能睡一个好觉。但随着年岁渐长,他发现父亲的落伍,幼稚,无能,愚昧和可笑了。念中学的时候,父亲躺在床上看色情小说,并在看完后递给了他。范晔看得脸红心跳,却也因此而打破了对父亲的崇拜:原来,父亲也有淫欲,原来,父亲是这样下流的一个人!他居然拿这样的书给我这样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看!这是范晔始终不愿意原谅父亲的。当然,母亲也没有给范晔留下什么好印象。母亲已经人到中年,却每次出去逛街都要涂脂抹粉,范晔对此非常蔑视,以至于惹恼了母亲。家里面晾衣服的竹竿,晾了邻居家的衣服,母亲破口大骂,言竹竿经不住压,云云。让范晔想不通的是,父亲竟跑出去助阵了。等到邻居将衣服收走,母亲却将家里晾干的衣服拿了出来,晾在了竹竿上,似乎忘记了自己说的话——竹竿经不住压。这样小气的,自私的,损人不利己的父母,配做父母吗?这是范晔的困惑,却是中国再普遍不过的事实。因为没有文凭,水平也不高,父亲的薪水越来越低,以至于支付不了佣人洗衣服的工资。母亲在佣人洗衣服的时候大嚷:你偷走了我的手帕!佣人挣红了脸,百口莫辩。母亲洋洋得意,支付了佣人一个月的工资,叫她滚蛋,取得了道义上的胜利。晚饭时,范晔进厨房,却在橱柜上看到了母亲的手帕,就质问母亲为何冤枉好人?母子就此大吵,父亲则坐在一旁若无其事,一身轻松:减去了一笔开支。上了大学,范晔再也不崇拜父亲了。父亲老了,腰佝偻着,脸则干瘪得像一个核桃,非常丑陋。更令范晔无法忍受的是,父亲会在吃完饭后躺在堂屋中呼呼大睡。范晔开始扣减父亲的吃穿用度,甚至于母亲每次去买菜的钱都事先算好,决不多给一文。父亲说范晔吝啬,不尽人子应尽的孝道,范晔则直指父亲的失职。父子反目,几近寇仇。深夜梦醒,范晔也想和父亲和解,他试着去想父亲的好处。父亲是那么善良的一个人,从来没有伤害过谁,他为家庭,为了自己,付出了太多太多……这种想要和解的情绪,像潮水,一阵一阵,敲击着范晔心灵的堤坝,却在第二天见到父亲的时候准时褪去,直到父亲离家出走。在寻找父亲的日子里,范晔想起了古代中国的孝道,也想起了西方和谐的父子关系。西方的父亲,并不像中国的父亲一样威严,而是很亲和,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自己的子女。子女对于父亲,似乎也并不像中国一样,有近乎法律规范的尽孝。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为什么要提高父亲的地位,为什么要提倡孝道呢?范晔给出了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答案:因为孔子还在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不必尽孝道;倘若孔子的父亲长寿,孔子或许就不会提倡孝道了……父亲,终于没有找到。可能,没有找到的,不是父亲,而是范晔心中的父亲。范晔心中的父亲,可能不伟岸,却特别高大,可能没什么特殊的本领,却兢兢业业,可能算不上道德楷模,却与人为善,不斤斤计较,更不栽赃陷害……然而,就是这样的要求,对很多父亲来讲似乎都过于苛刻。我看过很多父亲,也见过很多朋友如何做父亲。然而,令我失望的却是,很多父亲的价值观都是单一的,他们一点都不伟岸,他们的身上很少有闪光点,也从来不会花时间去寻找孩子的个性和优点。更多的时候,他们以别人家的孩子为参照物,进而要求自己的孩子。可笑,他花了二十年的功夫,只是要孩子变成一个和别人一样的人。这样的父亲,与其说哺育了一个孩子,不如说绑架了一个无辜的灵魂。
  •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我很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原因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比情人之间还要复杂,连恨也不仅仅是纯粹的恨。以出走为结局的小说或故事不少,例如《小城畸人》。但是《家变》让我感兴趣的是,出走的是父亲而不是儿子。究竟是怎样的情况,父亲要出走?这个悬念使我在阅读中保持极大的好奇心,但读完之后却觉得,这个出走的原因或结果,似乎都不重要,就像一个又一个出走的父亲,和一个又一个去寻找父亲的儿子一样,只是沧海一粟。我不认可中国的孝道,我觉得这是虚伪的、脆弱的。如果中国的孝道是可行的,为何在WG浪潮中,可以演变为父母与子女互相残害?所以我理解故事中主角的困惑和他对这种养儿防老的思想进行批判。在主角还小的时候,看到的是父母的可爱之处,还有父母带来的温暖与安全感。在第一次意识到死亡时,作者的情感是真实和自然的,他不愿意深爱的父母离开,消失在人世间,想到自己跟父母相处的时间无多而感到悲伤。这是因为,贫穷还没有对小孩子有直接作用,最多就是感到生活中的不便或一点点小别扭。而到长大后,眼中寻常的一切都改变了:院子不再是有杜鹃生长的小世界,而是有着让人恶心公厕的住宅区;家里不再是舒适的安全窝,,而是狭窄、有着难闻气味和不隔音的陋室;父母的生活习惯也让主角很不耐烦,他们的迷信思想和有限的知识也让他无法与父母沟通(“他遂深深为着刚才两次鞠躬感到极大的伤害,这一种迷信根本不应该存在,而这种孝道也更更不应当存在”);甚至,主角看到了父亲的格格不入、谎言、欺骗,母亲的小气嫉妒和斤斤计较等等。一切都没有改变,贫穷还是老样子,只是看待的目光不同了。当人有自主意识、开始接触社会的时候,就是尤其感到两样所需品的重要性:自由和金钱。没有金钱,生活陷在无穷无尽的贫穷中,人的品格也不会有所提高。作者看到父母数钱的摸样,已经从小时候漫不经心,到长大后的极之厌恶。因为钱,父亲东借西凑,有债不还,同时咒骂比自己混得好的人。因为没钱,父母最后沦落到听候儿子的责骂和惩罚。没有钱就没有权利,无论在社会还是家庭中,都是如此。主角尝到这点,在日后就反过来对父母进行压制,在家庭占据雄性领袖地位。(“他对自家贫穷的耻辱感还多过他对父母的孝顺“”)。没有自由,则不得不忍受两代人思想的冲突,忍受生活的不便和对出入、作息时间的管制。主角的二哥选择脱离家庭,进行自己的生活。二哥发出的呐喊不无道理:钱是我自己挣的,为什么我不能随自己意愿花?我喜欢讨谁做老婆就讨谁。《美国悲剧》里也有过这样的质问,为什么我要将辛苦钱花在那自作孽的姐姐身上,为什么我不能自己支配?物质支配的不自由,进而触发对生活不自由的不满。如果父母能在此时放手,孩子也不至于选择逃离。但中国的孝道,将父母对子女金钱乃至生活上的干预合理化,表面上说父母抚养子女,于是子女也要抚养父母,但根本上是违法生物本能的。生物因多样化而能繁衍生长,必须脱离母体而到更远的地方开辟地盘,过上与父母不一样的生活。我记得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叛逆期,在痛苦中经常幻想自己并不是父亲的亲生女儿(因为这样父亲才忍心打我),幻想自己出走后父母的愧疚,幻想自己长大后可以报复等等。我也有对父母幻灭的时期,看到父母有些落后的地方,还有他们能力和思想上的局限。我想,在这个关口上,人通常会变成两种人:一种就是从此与父母生疏,永远不得互相体谅;一种就是孩子与父母的谅解,打破了对父母多高期望后的心平气和相处。但我相信大部分人是成为了前者。父母跟子女能够较好相处,离不开经济。主角在日记里愤恨地写到西方家庭关系如何优胜,父母跟孩子先是从朋友做起等等。但是他没有深究自身的选择:如果他不喜欢跟父母继续蜗居,他要如何?很显然,一个较好的方式就是改善自身经济,自己可以有自己的居所,这样就不会有贴身的矛盾是直面冲突。但是现实他却不能,因为他只是普通人中的一员,收入除了生活支出,无力购买自己的房子,更不用说反过来赡养父母。金钱矛盾不改变,家庭也不得幸福,无论是父母子女还是夫妻之间均如此。贫穷催人贱,可是并不是很多人能顺利跳出贫穷的火圈。除了个人能力和机遇问题上,子女更多承受了父母的一些气质、脾性和行为,极个别是能够创造新的生活。所以相近气质的人,在贫穷的驱使下,互相伤害。这种不健康情绪中,人只会将愤怒发泄在身边人身上,而不会自谋出路。而更根本的,是东方缺乏一种平等的人道认识:也就是将人当人看,而不是将人划分成父母、子女、上级、下级、男人和女人来看。西方人看待其他人,先是人、再是拥有特定关系成分的个体;而东方,先入为主的是你是某某人,是我的情人,是我的儿子,是我的谁谁谁。这种带有关系的人际,一方面可以是紧密的,但另一方面也可以是脆弱的。中国家庭习惯群居、热热闹闹聚在一起,甚至互相关心双方的私事和个人生活。这无疑可以形成一种亲密的表象,就像在此小说中,家里隔音不好,互相干扰,没有私隐,父母却不觉得有不妥,甚至可以认为是一个亲密无间的表现。但人毕竟需要生活、自由和个人独处的时间,孩子需要过上与父母不同的生活。缺乏这样的空间,人就变得暴躁、残忍和排斥他人。主角有某些时候,能够将父母客观地以平常人看待,例如他在深夜看到睡着的父亲,认为他还是仁慈的好人,他未尝伤害过别人,也的确为了家庭付出了很多,心中忍受了很多无言的痛苦。父亲作为一个人,是值得怜悯的,自己做的太残忍。但当这种时刻一过,生活的难以忍受就再次浮现,愤怒将怜悯一扫而光。父亲的出走是悲剧,但又不乏积极的一面。在以后,狭隘空间少了一个人的占据、经济变得不那么紧迫,主角跟母亲能够安安静静地生活很多年。愤怒的对象一下子消失了,生活回归平静。但是现实中,这种矛盾持续着。不是孩子出走就是父母出走,出走真的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么?如果经济问题和人看待人的出发点不得改善,父母跟孩子之间,永远是一场打不完的仗。中国的孝道在一点点粉碎,我个人觉得并不可惜,一种新的关系处理方式,自会慢慢形成,我相信有更好的出路去解决父母和子女间的困惑,自身也实行着这种探索。
  •     对于台湾文学一无所知的自己,因为选了一门课而对王文兴产生了兴趣;一直以来想写一本自己的小说的我,因为看了那部王文兴的纪录片(《寻找背海的人》)而对他产生了一种近乎同类的认识。也许是单方面的,我总觉得自己跟他很像,某种同类的气息让我对他的生活非常着迷。那个时候我还没有看《家变》。看《家变》的时候,我一直觉得自己就是范晔。当然,我还没有做到这一步,我也只是一个手无寸铁的女孩而已。所以这解释了,也许为什么一直觉得自己就像王文兴,也许就是因为相似的童年,对于父亲的反抗,和对于权威的蔑视。但是我们终归是不同的,他大学开始发表很多作品,而我大学毕业却只是处于一种构思和酝酿上的难产阶段。家变,可以理解它为什么引起轩然大波。从内容和形式上都让传统的作家大惊失色。但是,很多作家都会认同他在小说中描绘的这样一种对自己的父亲的感情变化的历程。真实可信,所有的细节都栩栩如生的展现了一个人渐渐长大,碰巧有一位在现实中让人失望的父亲,生活变得扭曲,心态变得疯狂的过程。然后主人公采取了最激进的方式,下意识的完成了“弑父”。为自己松了绑。是的,所以父亲离家出走的一刻,他意识到是自己把父亲逼走的,而小说的最后,他与母亲选择遗忘父亲,过上一种相对安逸舒适,平静幸福的生活。其实不避讳的说,我也希望自己能够过上这样一种生活。因此我觉得这篇小说并没有那么惊世骇俗。如果说有什么地方惊世骇俗,就是他没有很多作品的矫饰,没有作者的刻意隐瞒,而是选择赤裸裸地把问题表达出来,用一种对人性完全尊重的方式。没有恋爱,没有凶杀,没有政治立场,没有思想深度。就是这样真诚,简单。然后是关于作者的语言。不成体系的符号表达,对于自己想达到的那种效果的坚持,使得他打破了汉语表达的常规。这种大胆的做法也与它大胆的内容形成了呼应。意识流的写作,现代小说的形式,随心所欲的布局与结构,与深思熟虑的语言与造句,使得他的小说读起来有一种怪异的美感。他的句子让人心旷神怡,对于语言的韵律和内容的优美的执着追求,让他的文字充满感染力。特别是写景的文字。日常语言的异化源自他的创新,对于单字的非常深入的了解和打破常规的运用,形成了属于它的独特的氛围。这种氛围使他的日常生活描写不至于流俗(八月长安的书总是有种非常真实但是非常俗气的感觉。如果她可以在自己的语言上多下功夫也许就会有更加吸引人的结果),总有一种特别的咬劲,一种特别的韵律感受。并且完全不觉得读书的节奏被打乱。他的一再修改不停琢磨,算是有了很大的成果。关于王文兴的《家变》,还有一篇作为课堂作业的论文。关于王文兴、《家变》的最直观的感受就写在这里。也许在论文里就有一种装学究的趋向和嫌疑了吧。以及老爷子真的超帅的,对吧!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惊心动魄
  •     在儒道的中華文化中著實是一部“離經叛道”的作品,我們不能明確說出父與子最衝突背後隱藏的本質,更不能說離開了“父”,“子”與“母”卻反而過得更好,家變直抵人性的最黑暗處。
  •     近期看的最赞的中文小说,极有风格的细致抒情的景致,感情好深沉真实,其实故事说什么的无所谓,关键要文字美情感真啊,大赞!惨淡的周末都燃起了。
  •     家变节录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不过前面收的几篇短篇都很不错。
  •     好熟悉的故事啊看过好多遍的感觉
  •     父亲 您离家已近三月,请归来,一切问题当照尊意解决。
  •     看完纪录片回来看后,别样感受。交叉叙事,心理描写融合风景描写,遣词造句精雕细琢,具象感。之前读时一度以为类似苏童《园艺》般的故事,结果完全颠覆。反映出来的“孝”与“自我”“反抗”与“顺从”的情感冲突更是值得探讨。
  •     这个书最吸引我的,是他相遇一般的叙述方式,若是把讲故事当做一种旅行,中途相遇,真是不错。
  •     有些事情即使只有自己时都无法开口,不敢想。
  •     写得真的很好,因为我就是您笔下的那一类那一阶层的人群中的一份子,那些陋习,人性的弊端,一家三口展开的何止只是家变,家变的来由是整个社会的影响。谢谢您的这些锤炼出的字。看完后无尽悲哀,却也觉得得安慰了。
  •     有一种作家就是从开始看起你就知道完完全全理解他,为何只写少年和儿童题材,又怎么样受过现代派的影响从而反观传统家庭,为何产量极少,又怎么样呕心沥血。这是我们所回避的人生,却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
  •     父母就是儿女的一片天,小时候父母都是儿女的崇拜对象,可是长大后发现父母很平凡很普通,可能还不如别人的父母,鄙夷之情慢慢的产生,对父母的态度也随之越来越差,主人公仿佛以前的自己。小说的文笔略显枯燥。
  •     在读 短篇似更精彩
  •     2013-05-12
  •     过于满、雕、浮
  •     遗憾的是《家变》只是节录
  •     容我吐个大槽,书名叫《家变》,但到最后只收了59页小说《家变》的节选。(简直挂羊头卖牛肉)。很西化,不过写得蛮好的。/年轻的尝试,个别篇目值得文本细读。
  •     每个事件的描写都有记忆,这一点上感同身受我也不好受。。。。。
  •     确实如同书后评价里写的“读起来佶屈聱牙”,但内容很真实,孩子从小到大对父母看法的心理过程能看到自己心理的影子,中式传统和西式文化的碰撞,作者经历的那个年代和环境应该更甚。总体三星半。
  •     通过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而知道王文兴,他推崇贾岛对字词的推敲,强调文字的声音,所以读这本书读出声更能体会这种效果。生僻的句式和词,配合简单的情节,读起来缺不复杂。范晔(也许是为了谐音业障的业?),其对父母的厌恨在我看来颇有点神经质病人的无理取闹,父母不是完美的,接受父母不完美的一面,父母对子女的爱足以抵消他们的不足。
  •     ····
  •     细节很多很真实,但是觉得作者功力不够,语言上的尝试其实没有什么意义,比如说暴殄天物,感觉像写错了一样
  •     真实的可怕 每个做子女的约莫都能从这书中的片段找到自己不敢承认却也是真存在过的感同身受
  •     一边叹息一边听完的。
  •     父辈与子辈之间如果可以用对待独立个体的立场去对待彼此,我想我们的关系会很融洽。这样和谐的关系源于互相的尊重与爱,而不是传统建立起来的孝道的捆绑。
  •     文字描述很有年代感,探讨家庭关系,  夜晚放置月光牌蚊香的袅袅淡烟。   深夜时他聆及蜇虫的响颤象耳鸣。   
  •     在家的传统命题上创新。而这种创新是残忍的,因为它的真实。结局也是出乎意料,把无形粘滞的悲哀推向极致。语言初读虽是佶屈聱牙,后来确实越读越有味道有内涵。特别钟爱对毛毛小时候的描写,对儿童的心理刻画简直入木三分。也唤醒了我许多儿时的记忆。温暖而可笑。对于家庭争吵也深有感触。喜欢这样内敛,平淡中出真见的文字。
  •     台湾市民生活及心理
  •     双线叙事,散文化式的小说。 全文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作者对父子关系演变的雕琢。对父亲的感情由幼时的崇拜,尊重,到后来随着年龄心性的成熟,这种感情慢慢磨成激烈的矛盾冲突。后文中对“孝道”和“家庭制”的批判值得思考。
  •     写范晔童年的部分,就像一种相似的经历唤醒时光深处的记忆。
  •     作者七年写此书,我花了一个多月读完。除了开头读起来很有节奏感之外,其余部分都过于佶屈聱牙了。不过有了这部书打底,感觉读质量较差的译著应该不会再那么痛苦了。
  •     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在惊讶人生经验的相似,文学,让我们不孤独。
  •     台大外文系毕业的王文兴,有雕镂文字的敏感。重读,再也没有去年夏天的闲情,只有家变的痛苦与无奈。
  •     文字功底异常深厚 小说得闪回路数精彩分层 可以说现代小说写不出来这种感觉 并且作为舞台剧开幕闭幕井然有序 人物形象的刻画 性格心理描写掌握的火候有种炉火纯青但又不是刻意的感觉 精雕细琢每天写三十五个字的这种历练非一般作家能做到 点赞
  •     读的电子书,分不清哪些是排版的错字,哪些有钱作者自创的白字了…
  •     对于这类家庭事务,我一直的看法是年轻时要有好的德行,俟到中年启动生育念头,父贤则子孝。对于这类轻易侵入我私人体验的作品,我感到很绝望。
  •     跟白先勇比,真的好太多
  •     令人毛骨悚然的一本书。想起了巴金先生的《寒夜》,旧时代下的人们,虽然生活在阴暗之中,却也有不少人情的温暖。这一本书,却表现了新时代僵死的人情。他写的不是现实,而是人心。
  •     坐等再版
  •     9.9晨起再读《家变》,有些颤抖。不孝子记之。
  •     关于父母,关于贫穷,关于衰老,关于丑陋的自尊,关于作为镜子的局限性。与<变形记>的文本互涉。
  •     王先生对字词的精细把持可以说已经到达洁癖的程度了。一开始读觉得造作,神奇的是读到后来竟欢喜上。另外推荐王文兴「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看完或许会对他这种笔法有更深入的感念。
  •     路往前,愈加窄,侧身难行,也好像没有退路。
  •     喜欢的话真的需要细读
  •     父与子、爱与恨、美与丑、理想与现实、回忆与当下、大陆与台湾。太多层面的问题纠结于一个小小的家庭,用极端的方式爆发出来。读后甚觉沉闷。
  •     这书读了个把月,个中真相有点不忍直视。这个现象不知还要存在多久。
  •     阅读版图上发现王文兴,是源于《他们在岛屿写作》的纪录片,那种恬淡与专注委实动人。多日拖延后,方才去图书馆一睹芳容。开篇的气氛渲染就非常抓人,临了的家变更是推上高潮。虽是节选,但已然给了一个非常立体的形象。故事似乎不用讲完,故事中的人也都是来去匆匆,没有缘由,没有结局。但正是这些断篇,才构筑了芸芸众生。王文兴的禅意甚浓。
  •     他说40年前可能只有几个人看他的书,现在有几十个人,并不是接受他的人多了,而是这些年积攒起来一共的罢了
  •     后面比前面写得更好。
  •     纪录片里面朗读的声音萦绕在耳。 居然是作品集,而长篇《家变》居然只有一半,因此也就不好评价。只能就其他的文章谈谈。 整本作品简直就是他的自传啊,那些独处,厌恶社交,偏执的主人公,都让我在读的时候一一默认为书中的第三人称就是他本人。 修辞丰富贴切得好妥帖,不急。你也可以,快去沉淀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