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之子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3-08
ISBN:9787108018724
作者:(英) 迈克尔・伍德
页数:354页

作者简介

全书在导论、余论之外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小说地图”、“其他年代”和“故事与沉默”。伍德在整合当代西方文学的基础上,讨论了从托尼・莫里森到塞缪尔・贝克特,从加西亚・马尔克斯到石黑一雄等11位作家。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当代文学的兴趣从小说转向故事,即“故事卷土重来了,而且往往出现在小说之中――甚至取而代之”,但故事与小说的区别在于“故事没有小说那么挑剔,更欢迎多样性,也不那么执意要从奇幻中筛选出记忆”。言下之意,当代小说的故事特征即是不提供忠告的具有“沉默”特征之类的东西;天堂观念――艺术作品所带来的享受时的乐趣――仍然存在;小说本身也承载了文学批评的功能等等。

书籍目录

导论
一 小说地图
1 小说的仁慈
2 无知的喜剧
3 天堂中的政治
4 隐喻的动机
5 福地
二 其他年代
6 后现代主义的罗曼史
7 心智之山
8 老虎与镜子
9 风行一时
三 故事与沉默
10 失去的天堂
11 他者的话语
……

内容概要

迈克尔・伍德是普林斯顿大学英语教授,《伦敦书评》《纽约书评》《纽约时报书评》等的专栏作者,主要撰写电影和文学评论,有著作多部,代表作有《电影中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89)等。


 沉默之子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长期以来,读者对批评界似乎有种天生的陌生,而批评界则在它狭窄的视野里漠视了读者的存在。当我们捧起一本小说时,可能理所当然地与作家有种双向迎合的期待心理;而当我们翻开一本评论著作时,不信任感就为我们预先设置了一个充满抵触情绪的阅读场景。这正是批评面临的尴尬。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它开始探索作家、评论家和读者之间的相互阐释、相互沟通的可能性。而致力于此类实验的一个突出人物,就是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  无论他作为《纽约书评》和《伦敦书评》的专栏作者,在文学批评界已经取得了怎样的国际名声,对我的耳朵来说,这只是一个首次出现的名字。它本身毫不重要,重要的是拥有这个名字的主人所具备的素质。在我看来,成为一位优秀批评家意味着具有独到的眼光、准确的判断和充分的知识储备,但对迈克尔·伍德来说,这一切远远不够。一个深谙批评艺术的人还能够出色地做到这点:他知道什么是可以被阐释的,什么是不可言说的;两者之间还存在着一片广阔的暧昧地带,他懂得如何巧妙游弋其中的诀窍。迈克尔·伍德将这种艺术在他的诸多书评里发挥得很到位。批评可以是批评,也可以是别的什么,甚至可以是小说,这有什么关系呢?一篇饶有情趣的批评并不妨碍它的深刻,而大多数批评家为了追求深刻却放弃了批评超越自身的可能性。与他的同行们相比,伍德的批评文章显现出罕有的耐心:“我认为批评就像现代哲学常常做的那样,是在寻找一个故事,而不是一个判决或者解释性的总结。”的确,寻找是个节奏舒缓的过程,对抗着不可更改之物的不可更改性。它的主旨不在急忙提供某些信息或评判,这只是将小说封闭在一间阐释者设计并装潢好的房间里;相反,它是路,“是一条要被走的路”。行走的重要性被放置在了首位,它宣告对目的地的背叛:至于小说最后通往哪里,批评家和读者有着各自不同的答案。而伍德在走的过程中出人意料地发现了当代小说的沉默特质。  阐释总是要求尽可能地简洁,因为简洁有着磁铁般粗暴的诱惑力。但伍德谨慎地绕道而行,他另有所求。让我们来看看以下一段文字:“如果这是福楼拜作品中的一段,那鸟粪就会是对生命和爱情的评论,某种视觉的警句;如果这是纸上电影,鸟粪根本不会出现。有趣之处在于,福楼拜和肥皂剧都同意鸟粪和罗曼史是不相容的,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叙事者在他那不祥的叙事讯号中似乎也准备表示同意这点。但后来人物毫无闪失地将鸟粪纳入了罗曼史中,这样给叙事者和我们补上了关于事物相容问题的一课。”在有限的篇幅中引述这样一大段话似乎是种浪费。但是假设以翻译的可靠性为前提,那么我将说,这是典型的伍德式风格的评论。此处的“如果”似乎向我们暗示着阐释所能提供的诸多空间,但小说却以它自己的方式否决了强加的意义。伍德同样赞成这种否决,他宁愿让小说家来发言,或者由他们共同讨论。聆听表达者谦卑的自我定位,这正是罗兰·巴特所缺乏的。尽管伍德毫不掩饰他对罗兰·巴特的重视,但一种细密型的解读思维使他看起来更趋于形式上的保守。他列举的所有这些人,从昆德拉到石黑一雄,不管是否出于痛苦的历史,都无一例外地在各种语言的喧嚣下保持着沉默的尊严。有趣的是,沉默将小说家和批评家置身类似侦探故事的游戏规则中:一个总是用文字拒绝陈词滥调的批评,而另一个总想通过文字来展开跟踪,从而发现有关沉默的一点蛛丝马迹。  即使这样,沉默仍旧是个概念模糊的词,它可以引起我们对语言建筑的无限渴望,关键在于如何构造。作为批评家的伍德选择了这样一个充满诗性的词,让他所有的论断又复归文本不可言说的起点上。“走”不再是连接起点与终点的直线,它成为对耐心的考验,从这种耐心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精通阅读的读者的立场。因为惟有读者,才能如此近距离地贴近沉默的深渊,聆听那黑暗中不可知的声音。
  •     看了几章,发现这是一部极为晦涩的一本书。虽然书中论述的小说或话题并不属深奥难解,涉及的小说家们,也是那些耳熟能详的老几位,但是,为什么的缘故,读着读着,这本书里的内容,竟然完全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也许是我的问题?然后,我试着读其他章节。同样的问题也出现了。看过一段,似乎语法、词句连贯性并无问题,可你就是不知道它在说什么。每章之首,那些笼统的开头,读起来倒没有啥问题,但是,深入下去,进入作者的探讨空间时,问题就出现了:你再次坠入五里雾中,不知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新鲜思想。无法找到原文对比,但强烈怀疑译者根本就没有读懂原文。有时候,句子就是生硬地摆在那儿,连穿凿附会都谈不上,犹如梦里说书,这种译文,还是头一次碰到。看了其他评论,真怀疑他们读了此书没有。做书托,也需要有点儿耐心读读译文才行。
  •     选择沉默抑或喧哗,选择叙述或者议论,导演喜剧或则悲剧,在文字的解构间,有人试图表达一些什么,有的人则找寻一些意外。

精彩短评 (总计30条)

  •     买这本书的时候有奇遇,呵呵
  •     某tm没读懂。虽然里面的作者并不陌生但连起来就是云里雾里。看了下豆瓣评论就放心了,原来不是某一个人。
  •     chan
  •     我再也不相信文化生活译丛了T皿T
  •     此等翻译要我如何耐得住吐槽之情啊!!!整个一标题党嘛
  •     导论部分很受用。
  •     如果当作书评集,反而好些。作为专著,每章每节间联系可有可无,又无贯穿始终的问题意识和解读方法,只能看到零散的小说分析,能入乎其内,但不能出乎其外
  •     图书馆与书,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乱画对不起图书馆,不画对不起书。耶!
  •     你
  •     选择沉默抑或喧哗,选择叙述或者议论,导演喜剧或则悲剧,在文字的解构间,有人试图表达一些什么,有的人则找寻一些意外。
  •     “我们无法超越人类,超越诠释,而一个会说话的沉默也就不再是沉默。但正如读者和作者都逐渐认识到的那样,沉默不只是在字。”
  •     特有的少数角度阐释
  •     看的书太少了 很多都读不懂
  •     翻译真的该检讨一下。。话说附录的references也能打错字真稀奇了
  •     不太好抓逻辑
  •     信文论,不信书榜
  •     用一些漂亮话夸了一通。散乱。没观点。
  •     这本书我借了五次,还是没读完。呃~~10.29终于读完了。
  •     要重读很多次
  •     专业。
  •     书本都是孤独之子,沉默之子。 ——受益!
  •     翻译成中文,总觉得隔着一层。
  •     一不小心买了两本
  •     导论部分值得一看
  •     是有多难懂!!
  •     随时都可以翻看的。
  •     其实想给四星的,但是依旧觉得自己太滥情了,给自己中和一下评分。
  •     里面推荐的作家(罗兰巴特,塞缪尔贝克特,萨义德,石黑一雄,格拉汉姆斯威夫特,安吉拉卡特,米兰昆德拉)等等可以说是必读的,对他们作品的评价也很到位。
  •     again
  •     : 它是一条被要走的路, 而不是一个要被命名的目的地.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