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分析

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
ISBN:9787226034934
作者:杨继绳
页数:401页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社会分层的理论和分层标准
第二章 身份社会——中国改革前的社会分层
第三章 决定分层因素的变动
第四章 财富地位分层
第五章 权力地位分层
第六章 声望地位分层
第七章 他们的苦难在于队伍太庞大——农民
第八章 改革阵痛的承受者——工人
第九章 城乡过渡阶层——流动民工
第十章 历史的回归者——私有企业主
第十一章 忧愤深广的阶层——知识分子
第十二章 忍辱负重的阶层——官员
第十三章 他们还背着历史“黑锅”——当代新买办
第十四章 社会有害群体
第十五章 中国当代阶层结构:一个综合体
第十六章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第十七章 阶级意识和阶级冲突
第十八章 愿各阶层和谐相处

内容概要

杨继绳
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原新华社高级记者,原中国新闻学院教授,著名学者。35年的记者生涯中,除了发表数以千计的新闻作品以外,还出版了多本学术专著,发表了数百篇学术论文。
主要学术专著有:《技术商品与技术市场》、《技术贸易学》、《社会奥秘之门》、《邓小平时代》等。


 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分析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2009年是新中国建国60周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去年一年,我们见证了媒体铺天盖地的历程回顾。道路是曲折的,历程是艰辛的,困难是难以计数的,成就是不可磨灭的。不可否认,我们今天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与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但是,如果想深入的认识,就必须关注细节。每当我们为已经取得的成就欢欣鼓舞时,我们不会忘记党的英明领导。每当我们为GDP的大幅增加和外汇储备的迅猛增长喜形于色时,我们也不会忘记政府的正确方向。我们的物质生活确实大幅度改善了,我们的娱乐方式也多种多样了,我们的消费选择也日渐丰富了。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进步。然而,我们也发现了,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各种社会矛盾愈发激化。成就和问题同在,结果在眼前,那么原因在何处?那么我们就要看政策。上学期看了一本书,叫做《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看了一半有两个感触,一是这是本好书,二是中国的农民阶级是一个悲剧的阶级。因为课业较为紧张,很遗憾没法读完这本社科书。但是,通过这本没读完的书,我最大的领悟就是数以几亿计的农民以他们的汗水和生活为代价,负担起了这个国家工业发展积累阶段的重担。巴尔扎克说,每一笔巨大财富的背后都隐藏着罪恶。诚然,财富的聚集必然伴随着压榨和剥削。而毫无疑问,工业的发展要求的正是资金和原材料的大幅度集中。欧洲的资本主义是怎么完成原始积累的?是海外殖民地的扩张,掠夺剥削殖民地,黑奴贩运和农奴种植园经济。这是什么?这是对外剥削。由此,欧洲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工业发展的原始积累。那么,当世界旧的格局已经形成,世界被瓜分完毕,殖民地各有其主,各大资本主义国家做成大佬的时候,后起的国家又如何发展工业化呢?苏联探索出了一条道路,叫做农业贴补工业。实际实施上就是低价乃至于无偿占有农民的劳动成果。由此尽大程度剥削来的剩余价值,被作为工业化的积累资金,用以尽快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这么做的实质是什么?是对内剥削。刚刚用到了剩余价值和剥削,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用到这个概念,实在是让人感慨万千。然而,这个事实确实是存在的。中国也学到了这个方法,政策上用的也是多样化。户籍制度设计的初衷就是将农民禁锢在土地上,以求更大化的产生剩余价值。在工资结算上,我国采用的是生存工资理论。在此理论下,工作者被付以仅够生存的薪酬,产能和价值被最大程度的收归国有。有一个词叫做“人口红利”,通过字面我们就能够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而中国正是凭借着这无与伦比的丰富劳动力和生存工资理论实现了工业化的积累和起步,实现了GDP增长的奇迹。所以,奇迹之所以称为奇迹,都是有原因的。然而,在国家长远利益面前,个人或部分群体的利益必须被牺牲。在同情的同时,我们也只能表示无可奈何。国情如此,局势所迫,又能何为?曾经,“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的口号。然而,很多人已经开始不无悲观地认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以先富消灭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当先富裕起来的人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源和能量贪婪地继续剥削大多数的普通人时,当社会的上升通道愈发的逼仄时,人们发现通过奋斗改变自身命运的方法愈发的困难,又怎能不感到悲观。曾经,一本书《小趋势》中曾讲述了美国社会的分层问题,了解掌握社会大部分资源财富和信息的只是少数人。然而,“美国梦”的概念告诉我们,个人通过奋斗就可以成为这少部分中的一员。 曾经,黄光裕从最低贫开始打拼成为中国首富被看做“中国梦”最好的诠释。然而,黄氏的陨落之路让我们在感慨唏嘘之余不禁思考,真正能称得上顺畅的上升通道在哪里?真正的个人奋斗就能导向成功的方法在哪里?真正的“中国梦”在哪里?是的,我们可以说美国远没有传说的那么美好,同样有着种种阴暗之面。但是,不可否认,我们中国要走的路仍然很长。最后总结一下,工业化的原罪决定了政策的制定必然损害一部分人,然而,国家要想摆脱落后挨打屈辱悲惨的命运,只能在牺牲中前进。近来,关于社会公正度的问题愈发的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温总理亦反复强调这个问题的重要,希望在任期内促进社会公平,维护公民尊严。随着大众民智的开启,期待中国在渐进式改革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     社会学专业角度还是推荐下面这本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81954/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http://www.douban.com/subject/1200718/当代中国社会流动
  •     杨继绳撰写的这本《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运用社会学社会分层的方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转型的中国社会状况。从阶层理论着手,通过对农民、工人、私有企业主、官员、知识分子、白领(“新买办”)、有害群体等假定阶层的描述,表明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现代社会发展所必须的“社会化”——从前三十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整合到“依法治国”的“契约整合”。对于社会阶层的观测和分析,不仅有效地展示了政治权力的撤退和各阶层产生的过程,同时集中凸显出制约性、控制性政治权力是阻碍各基层良性发展的共同的实质性问题。合理的不平等阶级和阶层在英语表达中的“class”。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以经济资源占有权为基础的分层假定,这种假定将社会差异简单化(极端化)为“有产”和“无产”的对立。“有产”制造了社会差距,是有害的;而“无产”便有了消灭“不合理”差距的正义性。然而,如物理学的“热寂”理论——绝对的能量平衡状态意味着宇宙的末日,同样,一个达到绝对平等的社会将永远处于静置,或者说“死亡”的状态。所以,社会差距的存在是合理且必要的,一个社会的良性发展也有赖于对社会差距的正确认识和运用。所以,在强调社会和谐发展的中国,近年来的社会研究都强调使用社会分析的分层方法中的“阶层分析”非“阶级分析”,一在摆脱阶级分析视角下潜在的对立、激化矛盾的因素;二在表明对社会差异,或者说社会不平等是合理存在的认识。以职业为基础的功能性划分涂尔干认为,现代社会的等级是社会地位的综合评价,它明确了职业角色的重要职能,以及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本质。这句话很好地阐释了本书及目前几乎所有的分层假设——社会分层是以职业角色为基础的权力、收入、声望三合一综合考量的结果。从阶级分析假设下“权力”主导的一维分析,到阶层分析假设下的三维分析,不仅源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权力、财富和声望“三合一”的状况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离,也体现了中国社会从政治整合到契约整合的社会演变。将社会还给社会有一点需要明确的认识: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没有社会的社会,政府占有了所有的公共权力,政府是所有社会活动运行的动力和保障,因此造就了权力主导下固化的身份差异和社会等级。这种“政治挂帅”的社会整合方式不仅为当权者提供了强有力的社会安全感和优越感(配给制和“因人设庙”),造就了具有人身依附性的权力关系网,也造成了改革中制度依赖形成的强大阻力。因而,产生了农村村民自治中的“两委矛盾”、经济制度改革之初的“两轨制”和“官倒”,“审批经济”阴魂不散,于是私营企业主开始通过政协、人大谋求政治权力。经济上,“中国的市场是用行政力量制造的,是在政治权利的恩准和退让中形成的”;文化上,“文化官僚阶层”——通过政治权利支持而获得学术权威认可的知识分子,仍是获得优越物质生活的最有效途径。 “单位制”的逐步解体,公务员制度的完善,社会组织的萌发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些许让中国社会从“政治化”走向“社会化”的进步,但是,从书中提及的当前社会各阶层存在的问题依然可以看到政府权力如鬼魅般影响力,所谓“缺席的在场”。也许,我们可以将政府权力的强制性介入设想为努力“抹平”社会差距的良好意愿,但是,回顾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历史,和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无不表明,非社会自主运作产生的社会调节机制——行政限制、意识形态规范等,是进一步拉大社会差距的根本原因和动力。阶层分析的优势就在于,相比于固化的、尖锐对立的阶级分析理论,具有理论上的综合性、可流动性。但是,这一点必须在行政放权,以至促进阶层流动的开放态度上才能得以很好的实现。发展的社会必须是开放的,具有良好社会流动性的。将社会还给社会,让社会进行自主地阶层流动,实现社会差异合理化,才能达到和谐发展。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先前不知道杨继绳 为了论文 翻了翻 觉得罗里吧唆的 应该结合书出的背景看 而不是自己的知识背景(朱光磊上课的影响)
  •     很无奈,还有另外一本书《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不过读的是电子版,不知道国内有没有这本书···
  •     这种书能在内地出版,净身去势是免不了的,但就像看到太监仍知道他们曾经是男人一样,现在的"洁本"还是能让人看到些有价值的东西.
  •     看完之后,意识到自己属于那个最纠结的阶层
  •     读的太快了 不过长知识
  •     跳着看的,主要讲了目前存在的农民、农民工、官员等阶层,并没有分析这些阶层怎么来的,怎么实现阶层流动。
  •     有时间会再看一遍
  •     很好的书,值得深究
  •     文字、数据的堆砌
  •     不错的书
  •     他们的遇与不遇。
  •     : D663/4922
  •     十年之後,你不認識我
  •     社会分层
  •     被禁了吧,好书不多说了。
  •     1、内容和统计数据看起来有些滞后了; 2、作为一种参考和分析的方式可以参考,特别是以权力、金钱和名望作为评价某个人社会阶层的标准; 3、作为一个说明性的分析有价值,但是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     各个阶层在历史不同阶段的变化
  •     了解自身位置,明确前进方向。
  •     读的另外一本
  •     科学的方法得出的结论确实是科学的,但是科学的是否是真实的?这值得疑问。
  •     第一次看社会阶层方面的书,还是很有触动的,感到自己这方面的知识太贫乏了
  •     黄图借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462279/
  •     高三那个暑假看的第一本书,没看透但对社会各阶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关于各阶层和谐相处的理论不是很了解。
  •     关于社会的统计学的数据弥足珍贵,时代有些久了,写的,但阶层还是基本没变,可见现今阶层固化的厉害
  •     我比较关注他对于知识分子阶层的论述,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知识分子...
  •     书读起来明了清晰,告知了一些事实,一些建议和观点稍偏理想化。
  •     农民从来都不是一个阶级。
  •     每个阶层做了描述分析……就做个历史回顾和大致了解吧……
  •     通过此书可以一窥中国现在的社会分化,只不过已经十多年过去,其中的分化应该更加明显了。
  •     调查的很仔细
  •     好象看过,但印象不深了
  •     好书
  •     把社会还给社会。
  •     很真实,很有深度的书。
  •     老生常谈,聊无新意。也许只是中国变化太快。
  •     是本好书。可是,描摹社会的横断面,还要纵向地分析来龙去脉,400页远不够,4000页也不嫌多。
  •     书名很吸引人 内容一般
  •     本书分析了七八十年代后的各阶层情况,阶层变动的历史也是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只是例子比较老了,不能反映现在的阶层特点。总的来说,各行各业都苦逼,外企、官员好一些。从小学习马克思主义,从这本书开始,才真正明白了阶层间、阶级间冲突的细节,不再是空洞的理论。
  •     把买办、罪犯单独列为阶层有点怪。从这本书里获取的主要是中国历史上改革开放前后中国人生活的对比变化
  •     据说也是禁书~
  •     杨老师的书扎实确实扎实,只是材料老了,不知道新出的修订版增补情况如何
  •     其实当成励志书来看也不错……
  •     你问我这本书有多精彩,我就告诉你我在图书馆借回来读完了,又在网上买了一本一模一样的作为收藏。毕竟,这年头敢说实话直击心脾的书真怕它像《走出帝制》一样被雪藏了。
  •     更多从政治的角度切入分析,虽然学术性不足,但信息量很大很全,语言通俗易懂。
  •     回头看看毛时代的畸形社会,不能不为改革开放喝彩!
  •     很好读,能很快地对改革前后的中国社会阶层有个大概了解。
  •     十年之后,变化好大
  •     高中读的。有机会可以读梁晓声的更新的版本
  •     部分章节写得不错,就是整本书读起来拼凑感比较严重,面面俱到但不深入。作为社会调查著作,所有数据都是引用的,也是个遗憾。
  •     运用社会分层的方法,研究社会阶层结构组成,以及各个阶层的特点,阶层流动,阶层组成等。这种结构特点和阶层特点,决定了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与改革思路,可以说是大道理,大到任何改革方针不能脱离这种阶层的结构关系。力荐此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