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意义来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1998
ISBN:9787108003836
作者:[奥] 维克多·弗兰克
页数:279页

作者简介

本书以作者的集中营经历为本,揭示人类生命的动力在于寻出意义;人只要参透为何而活,即能承受任何煎熬;而无论处境如何,亦皆有自由抉择的余地。本书深入浅出,但振聋发聩人人可读。自出版迄今,轰动全球,堪称为研究人类心理学与精神不可不读的一本经典之作。

内容概要

弗兰克(Viktor E. Frankl)
是一位精神官能学及精神分析学教授,以创作「意义治疗法」闻名于世,对心理学界的影响及贡献至深且巨。纳粹当政期间,曾被囚于集中营内,忍受种种非人待遇而终获生还,因而对存在的痛苦、挫折,及现代人特有的焦虑与空虚感,特别关注。其见解深锐而透彻,为心理学注入前辈诸大师所疏忽的人道精神,开创了心理学的新里程。


 活出意义来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7条)

  •     维克多·弗兰克(Viktor Frankl )是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的掌门人,也是两位前辈(Sigmund Freud和Alfred Adler)的铁杆粉丝、忠实传人与强有力的挑战者。弗兰克少年得意(分别受到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赏识而在其掌控的期刊上发表文章)、中年坎坷(被关进纳粹集中营)、晚年大成(全世界各处给讲座,荣誉博士拿到手软),其丰富的经历及其与弗洛伊德、阿德勒相爱相杀的关系,使其成为维也纳心理学的集大成者。另一方面,结合其个人反思及存在主义的意义治疗(logotherapy),不仅为西方提供了全新的心理疗法,也与我国的传统文化遥相呼应(参见林安梧:《儒释道心性道德思想与意义治疗》)。反观国内外对弗兰克及意义治疗的普及工作,却不如人意。就国内的情况来说,周国平的《苦难的精神价值》是其唯一比较有影响力的推介,却只是《Man's Search for Meaning》小部分内容的摘录。就国外的情况来看,《大西洋月刊》2013年1月9日的文章《There's More to Life Than Being Happy》依然充斥着对弗兰克理论浅薄而荒谬的理解。这种情况或许与学界和业界的主流口味相关,但很难说是令人满意的。因为,希望借本篇书评对弗兰克的理解进行简单的梳理。1 求意义的意志(the will to meaning)求意义的意志是弗兰克理论的核心概念,它和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阿德勒的权力意志(the will to power)三足鼎力,构成人类存在的三种基本动力。后来,这三种动力被捏到一起按弗洛伊德、阿德勒、弗兰克的顺序由下至上建成了需求层次金字塔(弗洛伊德对应生理安全、阿德勒对应社交尊重、弗兰克大致对应自我实现)。为了说明意义作为基本动力的合理性,弗兰克通过两个实验说明大多数人承认需要为了某些因素而活着并可以为他们付出生命,可见意义实乃人生之必需品。同时,弗兰克注意到意义(或者说是价值观)作为动力,不能推动(push)人,而只能拉扯(pull)。就是说这种力量是外在的,人不会为了“获得”意义或者满足价值观来做某件事情,意义不是个人的自我表现,而只能在价值观所涉及到的整体中彰显。基督教徒如果只为了成圣,那就是法利赛人,真正的教徒是要“成全”而不是“成圣”。从弗兰克的论述来看,意义大体可以等价于对于外在的责任或者命运的安排。那么自然,在心理治疗中,弗兰克建议先通过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精神分析方法来消除患者表层的紊乱,使其对自我在个体内及在社会中的欲望有清晰的认识。经过上面的步骤,弗兰克所说“人的真实的一面”就展现了出来。此时应该立刻停止揭穿其面具的举动,因为我们不能贬低患者的价值观(或者说对意义的追求),而是要让他们继续以生命和行动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观、来担起生命的责任、来服从命运的安排。而具体的做法,就要进一步的分析“求意义的意志”,看一看在其受挫的条件下,怎样加以治疗。2 存在的挫折如同弗洛伊德受叔本华影响(虽然他不承认)、阿德勒受尼采影响,弗兰克深受克尔凯郭尔和海德格尔的影响,并把“求意义的意志”等同于存在(to be)。如此弗兰克为他的理论找到了哲学的基础,而“求意义的意志”的挫折,也就成了“存在的挫折”。弗兰克叫它“心灵性神经官能症”来与传统的“心因性神经官能症”区别开来,而治疗时这种区分是非常重要的。一位美国外交官不满他的工作,来找弗兰克咨询。他以往的医师建议他跟父亲和解,因为潜意识中“美国”与父亲的形象是重合的,他对父亲的不满导致了他对自己外交官工作的不满。而弗兰克发现,他只是在原来工作中找不到意义,所以只是建议他换了工作,收效良好。“存在的挫折”不是源于内在的推力与本能(或者说超我与本我、欲望与实际)之间的矛盾,而是源于不同价值观(或意义、或道德)间的冲突。所以对“心灵性神经官能症”患者的治疗不应该是传统的心理治疗,而必须是意义治疗,因为“存在的挫折”并非一种疾病。3 意义治疗与传统心理分析相同,意义治疗也要让患者理会到他的内心渴望的到底是什么,只是意义治疗认为自我实现要比其他需求更为迫切(这也是对马斯洛的一种反对)。这种差别在于集中营里的经验使弗兰克坚信尼采所说的“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for can bear almost any "how""(参透“为何”,迎接“任何”)。基于此,弗兰克认为心理健康是奠基于“已经达成”和“还未完成”间的紧张,或者说“人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之间的紧张,而人的最主要需求不是“满足欲望”甚至也不是“平衡”(中国的中庸也一定要求一种前进的中庸)。所以不要刻意去解除这种紧张(道教),而是去做那“还未完成”的事情(人猿之分)。4 存在的空虚若患者已经深陷虚无主义、感到自己的生命全无意义且不存在任何终极关怀,就会陷入“存在的空虚”。“存在的空虚”来源于我们成为现代人的“双重失落”:丧失了使生命安稳的“动物性本能”以及对传统的信任。5 意义面对“存在的空虚”,意义治疗更多的时候不仅仅是像上面例子那样给患者其他的选择,甚至并不是告诉患者哪种意义是对的,而是帮助他们学会怎样找出他生命中的意义并听从命运的安排来在意义间进行选择。在弗兰克对“意义”的理解中,有几条是核心的:a 不能去寻找抽象的生命的意义,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b 不该追问生命有何意义而要认清自己每时每刻是在接受生命的追问c 面对这个追问,话语和沉思无济于事,责任、行动、作为才能回答d 假想现在已成为不可更改的过往,往往能够激起责任感e 一定要让患者自己决定对谁负责,医师要客观,不要承担责任f 意义治疗不是逻辑推理,不是伦理劝诫,要让真相呈现g 意义必须在外界而不是在身上或内心寻找,对自己负责无意义h 意义是要“自我超越”,而不是“自我实现”,因为它是不可得的i 不能把世界视为自我实现的途径,不要评价世界,不要瞧不起世界j 可以通过工作创造(对物)、体验爱欲(对人)、受苦(对无法改变的命运)来发现意义k 只有绝对必然的痛苦才有意义,有意义的痛苦不在成为痛苦,因为意义是不依赖偶发事件的l 说到底,意义来源于尽最大的努力,生命的短暂给这种努力以意义m生命在不停的询问,能答多少就看你自己的了n 决定论会以其最广泛的必然性组织人来寻找意义,所以个人可以相信决定论,但不能以其为生活准则,说到底,因为非黑即白没有美感,但又说回来人可以自我控制也是决定论的一部分吧随后,弗兰克用了一个绝妙的例子来说明自己怎样帮助患者找到意义。一位患者因为挚爱妻子的死亡而无法克服沮丧,弗兰克告诉他他承受的痛苦是在为避免其妻子受到同样的痛苦而付出的必然代价。这个例子是爱与痛苦的完美结合,患者在其中自然能找到无限的意义,而痛苦由于发现了意义而不再成为痛苦。相对于其他方法,意义疗法相信人关心的并不在于获得快乐或避免痛苦,而是要了解生命的意义(虚无主义即意义发现不足,或者说需求不足)。6 意义治疗在心因性神经官能症的应用针对临床中常见的“过分意愿”(预期的害怕会变成真的)、“过分注意”(过分想要的却反而得不到),意义治疗发展了“矛盾取向法”。这种方法使畏惧症病人故意去要他所害怕的东西(害怕丢脸就刻意丢脸、失眠则努力保持清醒),并且利用人类的幽默自嘲来进行自我治疗。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不需要确定病因,可以直接切断疾病发展的反馈机制。
  •     看了后半部分,把自己感兴趣的语句陈列如下:心灵性神经官能症:源自人类存在的心灵层次; 心灵动力学:心灵的动力在紧张的两端之中,一端代表实现的意义,另一端代表必须实现此意义的“人”;一个人的忧虑或失望超过他生命的价值感时,是一种“灵性的灾难”;爱是进入另一个人最深人格核心之内的唯一方法;现在地平线上隐约可见的已是“个性化的精神医学”,不再是“心理学化的医术”;
  •     V.弗兰克V.E.弗兰克维克多·弗兰克 [Viktor Emil Frankl 1905.03.26-1997.09.02],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 - 意义治疗与存在主义分析(Existential Psychoanalysis)的创办人。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贫穷的犹太家庭[1],因心脏衰竭逝于奥地利维也纳。他的父亲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公务员,为人严厉、责任感和原则性强,母亲则是一名来自布拉格的虔诚而心地善良的犹太教徒。他在家中排行第二,上有一兄下有一妹,童年生活贫困,曾在农场里乞讨。15 岁时,他的化学老师认为有机体的生命分析到最后,也只不过是一种化学燃烧作用,引起弗兰克对生命意义的质疑与好奇。上中学后他被 S.弗洛伊德的学说所吸引,同时他还读 A.阿德勒的著作,且尤其赞赏阿德勒的理论。15 岁的他成为阿德勒学派的热烈拥护者,尤其对精神分析论中的哲学观点感兴趣,开始思考人生观的问题。他 16 岁时就给弗洛伊德写信,有一次他将自己一篇关于叔本华的心理分析的文章寄给弗洛伊德,得到后者的赏识并在 3 年后发表在《国际精神分析期刊》上。上高中时他就积极地加入当地的青年社会主义工人组织,对人的关注也使他把兴趣转移到了心理学。高中毕业后,1923 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925 年他拜见了仰慕已久的弗洛伊德,这一年,他的《心理治疗与世界观》发表在阿德勒主编的《个体心理学国际期刊》上。就读医学院期间,他将精神医疗与哲学结合,特别去探讨精神医疗里的意义与价值问题,而这主题亦成为日后一生研究工作的中心。1928 至 1929 年,弗兰克在维也纳以及其他六个城市组织了面向未成年人的免费心理咨询中心,并为大学的精神病治疗中心效力。1930 年,他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并晋升为于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助教。1933 年,他接管了一家针对自杀妇女的精神治疗病房。到了1937 年,弗兰克则自己开业,从事神经病症和精神病的治疗。一年后,德国入侵奥地利,他的妹妹移民到了澳大利亚,而他和家人也正在积极筹措办理申请到美国的签证。1939 年他获得美国护照与签证,但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最后决定和未婚妻缇莉(Tilly Grosser)一起留在维也纳,1942 年,弗兰克与未婚妻举行了婚礼。同年 9 月,他和家人包括他的新婚妻子一起被纳粹逮捕,关押在捷克波希米亚地区北部的特莱西恩施塔特(Theresienstadt)纳粹集中营,他的父亲不久就因为饥饿死于波希米亚。1944 年和妻子一同被送往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不久其母亲也被送至此并死于该地毒气室。后又辗转至德国考夫囹(Kaufering)集中营、图克海姆(Türkheim)集中营。他的母亲和兄弟在 1944 年被纳粹残酷地杀害。而他朝思暮想的妻子则于纳粹投降前死于德国伯根-拜尔森(Bergen-Belsen)集中营。1945 年 4 月 27 日他被美国陆军解救。战争结束后,他回到维也纳才发现他的家人都在纳粹集中营死去,唯有他因为医生身份而被认为有用才幸免于难。他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任教,期间和他的助手 Eleonore Schwindt 相恋并于 1947 年结婚,同时也任维也纳总医院神经科教授到 1971 年。1948 年,他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同年任维也纳大学神经与精神病学副教授,1950 年创办奥地利心理治疗协会并任主席,之后升任维也纳大学医学院教授直到 1990 年。1992 年,他的朋友和家人为他设立了维克多·弗兰克研究院。正因为集中营中的悲痛经验,反而使他发展出积极乐观的人生哲学,正如他常引用尼采的一句话:“打不垮我的,将使我更形坚强”,使他后半生能活的健康快乐。67 岁时领取了飞行员驾驶执照,80 岁时仍能攀登阿尔卑斯山,并到世界各地演讲推广意义治疗,弗兰克在心理学上的贡献,主要在于他靠自身体验所创的意义治疗。所谓意义治疗(logotherapy),是指协助患者从生活中领悟自己生命的意义,借以改变其人生观,进而面对现实,积极乐观的活下去,努力追求生命的意义。1926 年,在一次公开演讲上他首次使用意义治疗一词。在他囚禁以前,他的思想就已形成,并完成了阐发这些思想的手稿。他被囚禁在纳粹集中营里的生活,不仅他的一些基本思想得到了深刻的检验,并且真实的感触让他感受到了生命意义的强大。弗兰克早年就开始接受精神分析思想,与精神分析的始祖弗洛伊德有过正面的接触,并曾经直接受教于阿德勒门下。他对哲学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与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也有过私人的交往。意义治疗的本质上是一种存在分析方法。它与精神分析的不同之处是它站在一种更广阔的视野立足于人性问题,深入探讨人生问题,通过的人生问题的诊断,使治疗对象获得人生的意义。意义治疗的理论基楚础是一种生命的哲学,它有三个互相连锁的基本信念:意志的自由(the freedom of will) 人在生理、心理与社会的世界中并不自由,但人可以超越这些限制而进入精神层次。只有两种人的意志是不自由的,一类是精神病人,另一类是信奉决定论的哲学家们。 追求意义的意志(the will to meaning) 认为人类的基本动力是“追求意义的意志”,当一个人追求意义的意志遭受挫败后,才会转向追求快乐、权力作为补偿。人类最基本的能力在于:发现一个可给予个人忍受任何情境而可坚持下去的理由并希望藉此使个人的生活更充实且能提供个人的存在是有意义且有价值的一种认同。 生命的意义(the meaning of life) 生命的意义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最重要的是要明白个人生命在具体时间的具体意义。 上述三个基本假设构成了意义治疗的理论基础,三者缺一不可。意志的自由是求意义的意志的一个心理学的前提,没有意志的自由,人就不可能对生活进行态度上的选择,只能被动的接受需要的支配;而求意义的意志则是生命意义的动力,人们对意义的追求和倾向,使人无论在何种生活环境下都要探究生命的意义。他对生命意义的看法有四个要点:人性观 人类存在的特征,对人性的基本概念,不论生物层面或是心灵意义层面,我们不能忽略任一层面。人的存在具有三个层次,即身体、心理与精神,其中以精神层次为最高, 自由 人虽不能免于生物、心理或社会上各种条件三限制,但是面对这些限制,人却保有选择的自由,自由决定要顺服于它或要抵抗。 责任 人的首要责任是良知。人是自由的,责任重于自由。人有责任去实现个人生命的独特意义,此外还要对其他事物负责,不论是社会、人性、全人类或自己等。 自我超越(Self–Transcendence) 人类存在的特征是自我超越,而不是自我实现,人的特征是“追求意义”不是“追求自己”。生命的真谛,必须在世界中找寻, 而非在人身上心理层次的限制而进入精神层次 他由人类行为经验的现象分析中指出生命的意义是会改变的,但永远不失其为意义,并归纳出发现生命意义的三种途径。他认为一般人可以藉由实现以下三种价值来获得生命的意义:创造的价值(creative values) 指透过某种类型的活动以实现个人的价值,即功绩或成就之路,亦即工作的意义。如:经由个人工作、嗜好、运动、服务、自我的付出或贡献、与他人所建立的关系等来发现生命的意义。 经验的价值(experiential values) 此价值是藉由对世界的接纳与感受中实现的,即经由体验某种事物或经由体验某个人(爱情)来发现生命的意义。如:欣赏艺术作品、投入大自然怀抱、与人交谈、体验爱的感觉等。 态度的价值(attitudinal values) 当个人面对无法改变之命运(罪恶感、死亡或痛苦的逼迫)时所决定采取的态度属之,此即苦难的意义,是人类存在的最高价值所在。如:个人所持的生活信念或价值观。 他认为人类最原始的动机力量是求意义的意志,当人觉得对自己的生命感到无意义,他的行为就失去依据,也就受到“存在的空虚”之困扰,也就是求意义的意志遭受挫折,这是意义治疗学所说的“存在的挫折”。许多有关的心理症状或疾病乃由此而丛生,处此情况的人,可藉意义治疗者的协助或经由自我探索,找到或寻回生活目标,一个人生活有了目标后就会感到生命是有意义的。弗兰克曾调查发现 40% 的欧洲学生曾感受到生命缺乏意义感,而在美国的学生更是高达 81%;另一项调查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所完成,包含 48 个大学 7948 名学生,结果有 78% 表示其第一目标为寻找生命意义,只有 16% 是要赚大钱。意义治疗的理论对人提出十点独特的看法:人是一个个体,人自成一个单位,因为人无法被分割。 人不只是个体,更是个整体。根据意义治疗法,人无法被分割或由其部份之总和所建立。 每一个人都是绝对新的个体。两个人存在于世上,精神上可以非常亲近,但却无法合并。 人是灵性的。有机体的功能对人而言只是做为一种工具,帮助人去完成生命中等待他去完成的任务。 人是动态存在的,人存在的每个当下呈现的是作决定的机会,这牵涉到作决定的自由与相对而来的责任。 人是自我引导的,他认为人的灵性是凌驾于弗洛伊德的超我之上,人并非由本我所驱动的自我(ego),而是自我(self)所引导的。正因为如此,人才能对其他人去爱与被爱,了解对方而不是把人当作事物一样利用和操控。 人是联合的整体。在意义治疗法的观点,人是三个向度存在的整体,由肉体、心理、灵性所组成的实体。 人是动态的。人并不是处于平衡稳定的状态,总是从现状中不断努力朝向理想的状态。无从决定良心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我们只能决定该如何对良心做出响应与行动。 动物不是人。动物无法理解承受苦难,而人可以将所承受的苦难归因于自然因素或任何我们为某一目的把它强加于任何原因之下。 人只有在超越自身时才能理解自己。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能超越自身的局限,使自身的存在充满意义。 在他的名著《人类对意义的追寻》里,他讲了一个他在集中营里的经验:他与一群俘虏被迫跋涉到某地铺铁轨,其中一位俘虏提到不知道他们妻子的命运如何,这让他想到他自己新婚的妻子。那一瞬间他领悟到虽然他不知道他妻子的下落,但是她“存在”在他的心里。他写下:“人类可以经由爱而得到救赎。我了解到一个 在这世界上一无所有的人,仍有可能在暝想他所爱的人时尝到幸福的感觉,即使是极短暂的一霎那。”他获得过世界各地 29 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曾在 209 所大学演讲,出版了 32 本书,已被翻译为 32 种语言,其《人类对意义的追寻》一书共售出 900 万册,他是奥地利科学院荣誉会员。他的存在主义分析被称为继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主要著作:人类对意义的追寻:Man's Search for Meaning 意义的意愿 无意识的上帝 听不见的要求 - 意义的呼声 实践中的心理治疗学 意义治疗和存在分析:Logotherapie und Existenzanalyse,1987 心理治疗中的意义问题:Die Sinnfrage in der Psychotherapie,1985 医生和心灵:The doctor and the soul 生存的理由 生命的主题 实用心理治疗学:Die Psychotherapie in der Praxis,1986 在意义问题之前的人:Der Mensch vor der Frage nach dem Sinn,1985 参考资料:华夏心理网 Viktor Frankl VIKTOR FRANKL INSTITUT. Life and Work Viktor Emil Frankl Viktor Emil Frankl 生死教育课程对职校卫生生命意义影响之研究:董文香著,PDF。 寻找生命的支点: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研究:弁言著。 Gale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Frankl, Viktor E. (1905-1997) 意义的呼唤 注在弗兰克的《意义的呼唤》一书中,他提到自己出生于捷尔宁街 6 号,而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 A.阿德勒曾住在斜对面的 7 号。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意义治疗法 逆向思维 逆境中让你坚持下来往往不是一幅画 而是存在的价值
  •     谢谢
  •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震撼感无以复加
  •     不能说没有治愈到我 但是没有介绍给我的人说的那么神奇 可能经历不同吧
  •     对作者经历的致敬,在那种希望渺茫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自我思考,意志不够坚定的人大概也就放弃而迎接死亡了吧。
  •     妈的,当初我曾经那么苦恼这个问题 大概翻了翻。倒是看其中一篇书评,感慨颇多,觉得很好。
  •     只看了前半部分关于集中营的回忆,生处荒诞世界的人,该选择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周身,跟加缪的鼠疫有类似之处,只不过一个是纪实,一个是创作,觉着鼠疫要更好,开启上帝视角全方位的讲述在沉沦中的城市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相爱。
  •     看完还是不知道为什么活着。。。
  •     集中营那段很写实,看着标记是心理学,但除了后面的理论阐述,还是比较容易阅读,类似历史记录片的感觉
  •     对未来失去信心的俘虏,必然难逃劫数。对现阶段很有效。
  •     不赞同“受苦是为了偿还代价”“母亲活着的意义是为了孩子”这样的观点,经历过迷茫的阶段,我反而认为痛苦的意义是促使我们找到快乐起来的途径,而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也不应该建立在别人身上。何须纠结于“意义”,不如少些意义,多些乐趣。
  •     “经历过的人,你不说他也会懂;没有经历过的人,你再怎么说,他也不会懂。”
  •     对那个在被子里默默哭泣的我有很大帮助
  •     这是我看过的书里见到的最好的答案。
  •     看到作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历,泪水不断,体会绝望和生命的无力感。唯有找到信仰,体会苦难的意义,并努力填补意义,把关爱之光向外散发,才让生命能够转向更有价值的地方去
  •     很佩服作者~身处集中营还能保持自己的信念,看作者的经历比心理学的分析要好看
  •     简单的一个小故事,让人明白,生命就说走一步看一步,重要的是,你现在走的这一步是否竭尽全力。
  •     最震撼的集中营生活描写
  •     以“意义疗法” 来治疗存在的虚无,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原来,德文原版最初叫做《不管怎样,向生命说“是”——一个精神病学家在集中营的经历》
  •     难以界定啊。
  •     人的意义在自我的选择
  •     人在最苦难的生活中才会区分出心的高贵与卑劣
  •     人的寿命是有限的,所以人的自由是有限的。可是在任何时候人都有采取立场的自由权…人非机器,是不可预测的,如何定义自己的存在,造就怎样的自己!☯
  •     书名不好过于鸡汤。也许是期待值过高了,前半段回忆录真实而深刻,后半段方法论反而无感,约莫抱着某种能被治愈拯救的目的去读书本就不是什么有效的方法
  •     前半部分讲集中营的经历,还是很愿意看的,感觉能够看到当时集中营里的生活,后面讲心理学就枯燥难懂,匆匆看完
  •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不是一个要问的问题,而是一个要回答的问题。(大学的时候我得有多迷茫去看这个。。。)
  •     Much on the more will lose all。当你失去所有的时候,你发现一点点其实是足够的。每一个生命都有价值,每一种境遇都有意义。
  •     久旱逢甘霖
  •     1. 人生来有寻求意义的本能。 2. 每个人的生命有不同的意义,全人类生命存在的意义不在本书的讨论范围之内。 3. 有时候,意义并不是人主动赋予的,而是在生活的逼迫和追问之下以其行为来表现的。 4. 人生的意义并非只能局限在创造价值、取得成就等正面的经历当中,在死亡、苦难中同样可以找到意义。
  •     事物本身并不影响人 影响人的是看待事物的态度 。人活着始终有两个东西不能丢:自我认同、有所期待。 作为一个真实版的肖申克的救赎 ,当集中营中周围的人的人性开始沦陷,作者为自己塑造了一个有所不同的世界—— 那是悲惨的世界中对 美好世界中的期待。 作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不论何时都要有所期待。 尼采说:‘“打不垮我的,将使我更加坚强” 作为结尾引用肖申克中的一句话:"有一种鸟儿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
  •     这是继史铁生《我与地坛》之后能震撼到我心灵的书,作者通过剖析俘虏(包括其自身)在极端环境下产生的不同心理状况,平静地将心理治疗写进书里,无法真正体会到他所描述的经历,但其背后的心理学力量着实伟大。
  •     嗯,生存和生活的差别啊
  •     从高中开始到读完这本书,说实话,我也没有得到一个答案。而有些人只管赶路,似乎从来也不考虑这些所谓的虚无缥缈。以前我曾为那些人担忧,然而那不见得他们没有思考过。无论是目标还是梦想,皆是意义的载体,是真正意义的实践派。而我自己,只能说,只是停留在意识层面的幻想者。然而我还是依然会想关于意义的问题,尽管思考意义并不能逃避现实,对,这不能成为理由。
  •     只能说 佩服作者对意义的坚信 要我早挂了……
  •     [2017.03.29][电子版]痛苦在发现意义的时候,就不成为痛苦了。
  •     作者讲述的集中营经历,还是很振聋发聩的。第二部分中的意义治疗法,专业性比较强,有些没看明白。作者观点是,找到意义可以治疗人在绝望时的心理问题,我还是深为赞同!
  •     如果,你觉得生活失去意义、命运待你不公,值得一读。
  •     20161126 读完。何万清推荐。 站到未来看今天,明白当下苦难的意义,知道“为何”方能承受“任何”。任何自由都可能被剥夺,但是仍可选择面对苦难的态度。
  •     一口气拜读了,酣畅淋漓,对作者太有好感。 人必须对当前作出抉择,也充分拥有选择的自由。犹豫不决是不够了解自我人生意义的表现,应当好好认识自己。
  •     值得一看,但不是所有内容都理解
  •     前一部分集中营的故事,很精彩,从心理医生的角度剖析了严酷生存条件下的人性和心理,让人很意外
  •     拥抱苦难 无论何时何地
  •     在极致痛苦中寻找人生的意义,也就是意义治疗法
  •     2016-11-21
  •     人所预期的害怕会变成真的,而人过分想要得到的却反而得不到,意义治疗就发展出一种称作“矛盾取向法”的技术(Paradoxical intention) 。此法是使畏惧症的病人故意去要他所害怕的东西,甚至只一刹那时间也好。
  •     You always need a definition for what you are gonna operate on. So is yourself.
  •     专业术语有些生僻,但非常感谢此时此刻看到这样一本书,对自己经历的所谓的“痛苦”有了新的认识
  •     「人有能力保留他的精神自由及心智的独立,即便是身心皆处于恐怖如斯的压力下,亦无不同。」人不应该去问他的生命意义是什么,「他」自己才是被询问的人。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这个问题。「他了解自己为何而活,因而承受得住任何煎熬。」
  •     2015
  •     智慧太重要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