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与移情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7年8月版
ISBN:9787205000981
作者:(东德)W-沃林格
页数:164页

内容概要

Wilhelm Worringer (* 1881 in Aachen; † 1965 in Munich) was a German art historian. He is known in connection with expressionism. Through his influence on T. E. Hulme his ideas had an effect on early British modernism, especially vorticism.
His best-known work is Abstraction and Empathy, his doctoral thesis. In it he argued that there were two main kinds of art: art of "abstraction" (which was associated with a more 'primitive' world view) and art of "empathy" (which was associated with realism in the broadest sense of the word, and applied to European art since the Renaissance).
W. 沃林格是一位德国的艺术史学家。他知名于表现主义。经由他对T.E.Hulme的影响他的思想对于英国的现代主义具有一定影响,尤其是漩涡主义(英国绘画的一种流派,受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影响,偏好机器样的形式)。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他的博士论文,抽象与移情。其中提出了艺术的两种主要类型:"抽象"的艺术(与一种更"原始的"世界观相关)和"移情"的艺术(与最广义的现实主义相关,实现于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艺术)。
Worringer was influential because he saw abstract art (for example, Islamic art) as being in no way inferior to "realist" art, and worthy of respect in its own right. This was critical justification for the increased use of abstraction in pre-war European art. Worringer coined the term Expressionism. He taught at the University of Bonn, where Heinrich Lützeler was one of his students.
沃林格的影响力是因为他认为抽象艺术(例如,伊斯兰艺术)并不在任何一方面比"现实主义"的艺术低级,应该给予它应有的尊重。这对于战前欧洲艺术的增长中的抽象运用是一种很重要的辩护。沃林格创造了"表现主义"这个词汇。他在波恩大学教书,Heinrich Lützeler是他的学生。
He posited a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ception of art and the individual. His claim that "We sense ourselves in the forms of a work of art" led to a formula, "The aesthetic sense is an objectivized sense of the self." He also stated, "Just as the desire for empathy as the basis for aesthetic experience finds satisfaction in organic beauty, so the desire for abstraction finds its beauty in the life-renouncing inorganic, in the crystalline, in a word, in all abstract regularity and necessity."[1]
他假设在个体和对艺术的认知之间的一种直接关系。指出"我们在一种艺术作品的形式中感受我们自己" 导出,"美感是是自身物化的感觉"。他还表明,“正如移情欲求作为审美体验的基础在有机美中获得满足一样,抽象欲求在拒绝生命的非有机形式中获得满足,比如水晶,一个词语,和所有的抽象规则与必要物。”
His work was widely discussed and influenced Klee amongst others. He is credited by philosopher Gilles Deleuze in A Thousand Plateaus as being the first person to see abstraction 'as the very beginning of art or the first expression of an artistic will.
At the time his Egyptian Art was published by G.P. Putnam's Sons Ltd, the Sphinx of Gizeh had been recently restored.
他的理论被广泛讨论并影响到Klee等人。哲学家Gilles Deleuze在A Thousand Plateaus书中盛赞他是第一个将抽象看作是艺术的最初形式或艺术意志的最初表达的人。
//Joan译自维基百科


 抽象与移情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我们更多地所看到的是这样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把特别容易唤起人们功利需求的外在世界得单个事物从其对其它事物的依赖和从属中解放了出来,并根除它的演变,从而使之永恒。沃林格曾用移情学派的概念解释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形态的美术,认为移情的审美体验特点是:审美享受是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享受。沃格林的贡献不在于他提出了移情的概念,因为移情学派在此前就由普斯等人建立起来,他的贡献在于把移情的审美观念与美术的具体形态联系在一起讨论研究。沃林格提出了与移情相反的另外一种审美体验,抽象冲动。以至于原始美术,古代东方美术,以及晚期的罗马美术,早期的基督教美术的形态给人的审美体验,都归入了抽象冲动。在抽象的美术形态中,人类能从外物巨大的杂乱无章中摆脱出来,获得心灵的安息。
  •     2010年 6月4日 简单的说,传统唯智化论认为埃及艺术表现的是埃及人的理念认识。埃及艺术生硬而又抽象化反写实的特征正是源自于他们关于世界的理念认识。在《抽象与移情》一书中,作者沃林格为了服务于他自身关于抽象与移情的理论体系,他毫不保留的批判了关于埃及艺术的唯智化的判断。“‘埃及艺术的唯智化’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把这种本能的抽象冲动描述为唯智化,就像我们在其他地方所指出的那样是行不通的,更何况这种描述还包含着与艺术性低劣的艺术现象相抗衡的见解。那种本能的抽象冲动无需沉思就会产生某种效果……”(p40)1在沃林格看来,埃及艺术的抽象化特征、几何化特征是出自于移情作用之后的抽象本能的结果。古代先民通过空间的抽象,试图将三维的立体的实体转换为二维平面来消除空间的恐惧感来获取安慰。这种行为是极其本能的,因为他们希望通过几何抽象化的过程,消除拙劣模仿的自然所带来的生命有限的恐惧,从而达到幸福的最大可能。然而其最终目的,当然也是达到意念上的永恒不朽。两种不同观念的交锋自然有趣,这里两种理论有所争论的地方在于埃及艺术的抽象、几何、反自然主义的特征到底是源自于他们的认知观念还是他们(或者更进一步说是所有古代先民)的心理机制的本能?所以不如以《艺术的故事》中贡布里希在介绍埃及艺术的特点时所用的艺术作品为例,用具体的艺术作品说话,将这两种交锋的理论体系重新来审视这些作品。首先在《艺术的故事》中贡布里希提到的一副埃及壁画《内巴蒙花园》。它是公元前1400年左右在底比斯古墓的墙壁上描绘的带有池塘的花园风景画。虽然,贡布里希在描述这幅作品的时候并没有提及埃及艺术的唯智化论,不过从他的描述中可以基本判定他并没有冒险的采用从心理机制出发的现代美学理论来解释埃及艺术的这类特点,而更类似于埃及艺术的唯智化论。“这大概跟他们的绘画必须为另一种目的服务有关系。当时最关紧要的不是好看不好看,而是完整不完整。艺术家的任务是要尽可能清楚、尽可能持久地把一切事物都保留下来……他们是根据记忆作画,所遵循的一些严格的规则使他们能把要进入画面的一切东西都绝对清楚地表现出来。”(p60)2从这段文字上看,贡布里希也许同样暗示了他对埃及艺术特点原因的理解。他也认为埃及艺术(在这里是绘画)表现的是埃及人的理念认识。就像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提到的“蜡板说”一样,记忆的蜡板存在于感官和心灵之前,人在出生之时只是将知识和理念所遗忘。所以埃及人想通过回忆的创作来表达最终的永恒的理念。所以,埃及人的艺术创作可以说也是他们对理念的还原。以这幅画为例的话,埃及人在图画中表现的并不是真实的再现现实中的关系。在这副壁画中树木永远是侧面的垂直于池塘的边沿的,不管在池塘的什么方向。这里貌似树木直立生长的理念貌似战胜了视觉效应。此外,还有另外的佐证,池塘是一个俯瞰视角的完整正面矩形,池塘的底部的鱼和池塘面上的鸭子同时可见。在这里也可以说是池塘本身方正的理念和池塘中本身所包含的所有景象的原始理念战胜了某一个现实视角,使得他们用抽象化几何化的方法再现了自己理念的认知。其实,唯智化论对于这一部作品的解析还算能令人满意。不过,如果我们以《抽象与移情》中所提到的理论来看这不作品同样能找到令人信服的理由。依照在沃林格的《抽象与移情》中所说的那样“空间就是所有抽象努力的最大敌人,在艺术表现中首先要加以抑制的必然是空间。”(p38)1他认为,人们在意识到空间的关联性的同时,便让个体的特质消失加入了时间的特质,从而不能达到永恒的目的。这使得人类许多早期的艺术作品都存在这一个共同的特性,他们回避三维的具有深度感物体,而用平面的抽象的画面来使自己获得安全感。同样古代艺术中所广泛使用的对称性和节律性的最高法则也起始于古代先民内心出于对安全感、对永恒安慰的本能需要。现在,我们重新审视这幅作品,尝试用本能心理机制的理论来解读它。埃及人在创作这幅壁画的时候,并不是因为什么先于自身的绝对理念在创作中的投射,而是出于心理本能的需要。他们在画面中不愿意通过透视的手法来表现物体之间的相对空间关系,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树木永远是侧面的垂直于池塘的边沿而池塘还是一个俯瞰视角的完整正面矩形,鱼和鸭子同时可见。本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视角具有景深的画面关系,在他们的创作中被他们抹杀了。他们把所有三维的立体的深度感转换为一种二维的平面的安全感。所以我们看不到任何的空间关系,取而代之的是抽象、几何和反自然主义的描绘。我个人更赞同沃林格的第二种观点。因为首先,我并不认为埃及人在创作这幅普通的花园风景画作品的时候有什么刻意的理念表达。他们也许并不会因为要强调树木是垂直的生长的,池塘是一个正规的矩形,池塘不仅表面有鸭子里面还有鱼这些无足轻重的理念而画成这样。而且,即使他们可以通过作画来表达和接近理念的永恒,但这些所谓的“理念”其实不过是一些自然的事实,并没有太多的关系到一些人类终极命题思考(当然,我只是以风景画这类作品为例。陵墓的壁画自然是另外一种说法了)。然后,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壁画的风格特征,我们会发现这幅壁画和更多其他的埃及绘画一样,其中更为明显的特征是它的视角——即完整的正面和侧面。埃及的绘画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种技法的表现,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场合。所以,我个人认为:我们在壁画看到的与其说是理念,不如说看到的是平面。当然,这里有一种类似于艺术唯物主义的反驳。他们认为,古代先民的艺术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的技法和观念受到历史的制约。具体来说,埃及人之所以画成这样抽象的几何化的风格,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物质条件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历史的限制。关于物质条件的限制,埃及人没有更为多样化的创作条件和更为发达的创作技法,这可能是相对于希腊罗马到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创作所使用的丰富的测量工具和绘制材料而言。物质条件的限制使得埃及人无法在创作上有所新技法上的突破和尝试,造成了他们艺术上形象上的呆板生硬。此外,他们还认为埃及人有思想观念上的历史局限。“对于处于原始文明的构质生活条件下的那种追求精神超越的先人的状态,也必有其认识发展的局限,并与其周边社会、自然客观形态相合”在这里,他们也许暗示的是埃及人因为缺少对于空间相对位置的清醒认识,使得他们的绘画作品在表现出来的时候因完全缺乏透视关系而产生的一种抽象化几何化的反自然主义特征。我认为,他们的观点的确有合理的地方。我们不可否认埃及人的艺术创作在历史条件下的种种局限。这也可以算作是埃及艺术特点成因的重要一方面。但是,这些制约并不能完全解释导致埃及艺术抽象化几何化特征的必然。首先,观念上自然主义和非自然主义抽象化的选择和创作技法貌似并无太多联系。即使我们运用最为简陋的创作工具也能完成一幅自然主义的写实作品。然后,埃及人思想观念上的历史限制,我认为埃及人或多或少的保有一点空间相对关系的朴素认知,否则如果他们连生活中的方位远近关系都不能掌握,连基本的生存都是问题。他们只是没有在他们的文化中强调它们,运动它们。此外,《抽象与移情》中所提到的理论还可以用来解释在学期始的第一节导修课上困惑着我的问题,而同时埃及艺术的唯智化论不能完全胜任。这就是为什么古代埃及艺术会使用“正身侧面律”( 头部呈侧面像,眼睛为正面形,肩胸上半身为正面,两腿双足同样呈侧面3)?传统的唯智论当然认为这样的构图必定和他们认知有关,在某些方面这的确和人们的宗教认知有关。“雕刻程式有:1.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躯体,正面直对观众;2.根据人物地位的尊卑决定比例的大小;3.人物着重刻画头部,其他部位非常简略……”5“在埃及雕像造型的特征中,程式化的标准是正面律法则。这种法则源于强烈的宗教感情。人死以后复生是基于灵魂与冥体的重新结合,这就必须为灵魂的复归找到门路……凡法老王及王族成员,都取正面律,躯体以对准鼻尖与肚脐连成的正中线而作左右对称,这种对称,正是各种姿式……。”6从这里可以看出,埃及人关于“正身侧面律”的运用确实跟他们地位尊卑、宗教永生观念等等的原始理念密切相关。可是为什么“正面侧身律”会如此精确的要求到人身体上的某些部位呢?比如,头呈现侧面而眼睛却呈现正面,这难道非得说明眼睛比头部更为重要这一理念?再比如, 肩胸上半身为正面,两腿双足同样呈侧面,难道这有意味着为了他们希望通过这样奇怪的姿势,占据更大空间的领域来延展自己的永恒这样的理念?至少,我个人觉得这听起来有些牵强。但如果回到我刚才看风景壁画的方法看他们奇怪的姿势,情形也许明朗许多。我刚才说:我们在壁画看到的与其说是理念,不如说看到的是平面。这也一直是《抽象与移情》里沃林格想要强调的。关于人形体的面这样看来,“正身侧面律”其实很简单。头部呈现侧面是为了避免正面鼻子在脸部的纵深的立体感。我在小时候画画的时候就一直有这种画鼻子的困惑,正面脸的鼻尖很难画。因为它的方向一经确定,貌似三维立体的感觉就隐隐显现。而这正是埃及人要避免的立体三维的纵深,所以他们转而描绘侧面。同理,眼睛和肩胸上半身的正面展开更有平面的安全感觉,而两腿双足如果呈现侧面也是为了避免足尖超向平面外的观看者的一种立体三维纵深感。简而言之,所有的姿势处理都是为了尽可能使得画面呈现平面,从而让他们本能的获取一种安全感。不过说到最后,两种理论虽然针锋相对,但是对于我们更新关于埃及艺术特点的认知都是很有帮助的。唯智化论更为偏上,抽象与移情理论更为向下。两种理论在很多方面也算达成了共识,比如埃及人的艺术作品最终是为了达到他们永恒不朽的理想。
  •     这本经典是艺术评论史上的奇迹,甚至可以说,有了这本书之后,世界上才真正算是有了“艺术评论”这门独立的学科。在我的艺术理论书单里,《抽象与移情》是理所当然的榜首。让我觉得愤恨的是,这么重要的书的中译本(也就是王才勇的译本)居然在1987年出版之后没有再版过,而且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市面上也早就灭绝了。国图的藏本在基藏阅览室里借不出来,北大倒是有一本,但是那本被不知哪个孙子画得乱七八糟——我第一次读,就是把北大那本复印了再用涂改液通篇“去网纹”的版本。好在!今天我上网重新搜了一下,发现王才勇的译本居然在今年再版了!大家快去买吧!沃林格将研究的起点设定在了艺术尚未创生的年代,那是一个人类学讨论的起点。当人类开始意识到自我(甚至尚未完全意识到自我)以及周遭的世界的一刻,一种永不休止的“流变”充斥着这个“世界”。有趣的是:“世界”在中文中的溯源就在表达“流变”,在《周易》中,阴消阳息的卦象每变换一次,便称作“一世”,“世”就是变化的意思,“不可一世”不就是用来形容不接受任何改变的固执吗?那么“世界”也就是“充满变化之地”。扯远了,人类发现,自己所感知的每一幅图景都与其他图景迥然不同,且这些图景本身也永无休止的变化着……太可怕了。“抽象”就来自这种本能的对“流变”的对抗——用永恒的绝对的存在形式来重新阅读周遭的变迁。而“移情”则出现在更加温暖、舒适和有安全感的本能之中,当人类开始认同周遭的存在时,便开始以再现周遭的方式保存和延续自己所认同的东西。当然,这里是最最浅近的、浅近得近乎粗暴的描述,至今,沃林格的论述逻辑是密不透风的,让人插不了话,也做不了摘要,更难一言以蔽之或拆解其中的片段来作评价。所以,画花了北大图书馆本的那个孙子几乎在每一行下面都留了墨线——因为这本书无所谓“重点”和“非重点”的差别。我跟很多朋友推荐过这本书,但该书过于深邃的内容也让我的大多数推荐石沉海底。沃林格默认了太多读者应该知道的内容,导致如果不基于大量的艺术历史和专业评价的知识,多数内容让人费解,另外,再加上“大德语文化圈”的霸道——沃林格的一项个人目的是将德国的艺术溯源到人类行为的初始状态,从而建立德国文化在世界的统治地位,所以,我们能够看到,以古希腊——文艺复兴为代表的“移情”,虽然在结构上与“抽象”对等,但从接近人类本质的意义上评价,永远是第二位的。更强烈的情绪可以从他的另一本著作《哥特形式论》中看到:沃林格罗列了十数个对哥特建筑有所贡献的国家,里面居然都没有法国,因为从17世纪开始,法兰西人与德意志人就开始了争夺哥特“发祥地”的争吵。又扯远了。所以,这仍然是一本需要反复读一辈子的书。参考书是必不可少的:帕多万在《比例》一书中将荣格的心理学引入了对艺术的评判,这是一套极有意义的注释,在荣格对弗洛伊德三个“自我”的勾画中,事实上从心理学角度对沃林格的“抽象”溯源进行了更为详尽的剖析;此外,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是我读过的最适合于《抽象与移情》参详的哲学读本——宗教或者艺术迸发自“人类个体”面对“人类本质”的一刻。好像有点说不下去了,对沃林格的著作而言,一旦深入,我便没有能力浅出,上面开出的参考书单似乎也并不能帮助读者减轻理解原著的负担,反而有将阅读者卷入更庞大的文献群的危险……所以我决定就此打住,有兴趣者可找王才勇的译本来读一读,不过后果自负……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百读不厌 百读不厌
  •     虽然思维上有传统的形而上嫌疑,但对古代艺术的洞见仍然是深刻的。这本书对我的硕士论文影响最为深刻。
  •     晕了^_^
  •     为写论文
  •      边看边产生*不能同意更多*的感觉 还有*精神上苦逼而且经常产生*艺术性冲动*的屌丝终于被理解还被维护了话语权的感觉*。。。。。
  •     影响力及洗脑能力已逾两年
  •     开头读起来会有些困难 不过觉得到处都是精辟的句子 我关心的的空间恐惧到二维平面 时间抽象的安慰 和关于埃及艺术唯智论的反驳 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 可能是关于书中对东方艺术的认识 值得商榷
  •     加塞特的《艺术的去人性化》中专有一篇讲到沃林格
  •     重读,厉害!
  •     这两个艺术意志的概括可以拿来套很多很多东西,以后肯定会经常用到的
  •     不得不看 不容错过
  •     如此伟大的一本书,豆瓣上尽然只有11条短评,这让我重新审视豆瓣的定位。
  •     精神愉悦——审美体验的两种相对立的原型:抽象与移情
  •     美妙而伟大的小书。一对伟大的概念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