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文人侠客梦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9
ISBN:9787800058097
作者:陈平原
页数:277页

作者简介

这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纵向梳理侠之观念的形成,探讨唐宋以迄于20世纪武侠小说的发展;二是横向探讨武侠小说中行侠的手段、主题、背景及过程。全书将小说形态学的研究与文化发生学的探讨相结合。

书籍目录

我与武侠小说(代序)
第一章千古文人侠客梦
侠的观念之形成――历史记载与文学想像的融合――侠作为一种精神风度与行为方式――人物类型自身演进的内驱力――读者大众的心理需求――“乱世天教重侠游”――“一萧一剑平生意”――“豪气一洗儒生酸”――当代视界与文类特征的融合――游侠的英雄化倾向――不同艺术形式中的侠
第二章唐宋豪侠小说
游侠文学三阶段――从实录、抒情到幻设――游侠重归文明社会的途径――仗义、报恩与比武――游侠与刺客的互相转化――古侠不一定会技击――由“纵死侠骨香”到“少年学剑术”――诗歌中的长剑与小说中的匕首――技击、道术与药物――“世人”与“剑侠”相对立的虚拟世界――侠客的职业化与神秘化――选择平凡的“世人”作为视角人物
第三章清代侠义小说
从游侠故事到武侠小说类型――“侠义公案小说”概念之失误――是“分化”而不是“合流”――公案小说专集的列行与侠义小说家的结构意识――英雄与游侠的区别――有家数有规矩的打斗――侠客之“看破绿林无好”――“值世间方饱于妖异之说,脂粉之谈”――侠客何以不风流――从“女人祸水”到“妻子有用”――“儿女”与“英雄”结合的趋势
第四章20世纪武侠小说
旧派武侠小说与新派武侠小说――武侠小说作为一种通俗文学形式――可读性与娱乐性――为报刊连载写作的长篇小说――商品味与书卷气之间的矛盾及调适――江湖世界与桃源梦――“剑”中岂能没有“书”――谈佛说道的文化意义――武侠小说家的艺术追求――从性禁忌到“侠而情”――悲欢离合与人物性格――“只有‘人性’才是小说中不可缺少的”
第五章仗剑行侠
以武行使观念的形成――打斗能力的发展及其蕴含的文化意义――剑乃兵家之祖――宝剑斩金切工与宝剑除妖辟邪――注重观赏价值而非实战效果的“舞剑”――打斗手段的伦理化――用毒与暗器伤人的负面价值――何以宝剑为正暗器为负――因注重内功而贬低利器――将以力相拼的“武功”提高到作为一种精神境界的“武学”――打斗中的庄禅境界――“武戏文唱”与武侠小说的日渐文人化
第六章快意恩仇
“侠是灵魂,武是躯壳”――“义非侠不立,侠非义不成”――行使主题三变――善恶是非二元对立的大简化思路――从平不平到立功名――清官在叙事中的功能――侠客形象的合法化与合理化――中国文化中“报”的观念――由报恩到复仇――恩仇内涵的扩展――武侠小说的风行与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复仇之所以“快意”――鉴赏杀戮的文化心理――嗜血欲望的道德审视
第七章笑傲江湖
侠客只能驰骋于江湖――“江湖”概念的演变――从地理名词到文化符号――“江湖”与“山林”――“江湖”与“绿林”――江湖世界的虚拟色彩――侠客从不为生计发愁――两个世界两套规矩――讲义气并非主持正义――美化江湖与重建桃源――典型场景的文学功能――悬崖山洞、大漠荒原与寺院道观――“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切断欣赏者的思维惯性――草泽英雄的美感――佛法无边对刀光剑影的超越
第八章浪迹天涯
游侠之“游”――从不乐业不安居到不守法――“侠客重周游”――漫游的叙事功能――为报恩仇而“负剑远行游”――漫游之于侠客心灵的启悟――孤独的漫游――参悟人生的必要途径――祈求得到敌手――“大丈夫正当独往独来”――不正不邪亦正亦邪――重振古侠雄风――“任侠”与“使气”――独立不羁的生命形态――侠客的名士化倾向
第九章作为一种小说类型的武侠小说
从类型学角度考察――什么是真正的艺术独创性――寻找文学成规――“恒定因素”与“主要手法”――叙述对象与叙述方式――现代类型学的总趋向――开掘基本叙事语法的文学及文化意义――移动中的主导因素――从通俗文学角度考察――武侠小说之所以“可读”――理解而不是埋怨“表现程式”――发现“无意识内容”――“侠”作为一种文化精神――拯救他人与拯救自我――游侠精神的感召力
附录一 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
附录二 类型等级与武侠小说
附录三 武侠小说中的“剑”
附录四 超越雅俗
――金庸的成功及武侠小说的出路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我与武侠小说研究(新版后记)

内容概要

陈平原(1954- ),1987年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92年起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先后在外国多所大学讲学和研究。1980年代,研究领域着重“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而后逐渐将目光延伸至古代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1990年代初开始关注现代中国学术史,近年兼及现代中国教育史。
主要著作有《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1987)、《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1988)、《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合著,1988)、《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1989)、《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1992)、《小说史:理论与实践》(1993)、《学者的人间情怀》(1995)、《陈平原小说史论集》(1997)、《陈平原学术自选集》(1997)、《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1998)、《老北大的故事》(1998)、《中华文化通志·散文小说志》(1998)、《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1999)、《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主编,1999)、《北大精神及其他》(2000)、《图像晚清》(合著,2001)、《中国大学十讲》(2002)等。


 千古文人侠客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最近接连看了几部武侠电视剧,主要是金庸的,对剧中的刀光剑影,侠骨柔情很是着迷,让我对武侠有了进一步了解的驱动。于是看了这本书。作为一个普通的观众或者读者,看一看跌宕的剧情,之余再为里面的情爱感叹几句,算就够了。不过,如果是武侠迷,还是可以看看这书,知道些“侠”的历史演变是什么,“侠”的主题(快意恩仇)、手段(仗剑行侠)、背景(笑傲江湖)、过程(浪迹天涯)分别又是什么?了解了“侠”的前世今生,再对20世纪新派武侠小说的理解,或许会有新的认识,至少不会再停留在刀光剑影,侠骨柔情的粗显层面了。
  •     贴一篇旧文: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平原君素有君子之风,其为人为文都有一种平淡闲远的雅趣,比如先生喜欢古书中的插图,把玩图像与历史时代的关系,曾著有<图像晚清>一书;先生喜欢研读被人称之为通俗小说的武侠小说,幻想自己生为侠客或生逢侠时代的美好,曾著有<千古文人侠客梦>一书;先生虽好于此,却并不是那种躲进书房不管世事的学究,先生热心关注近现代学术史研究,对王国维、陈寅恪、胡适等先辈贤人敬佩有加,曾著有<追忆王国维>、<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探讨现代学术史的建立过程和学术传统的流变,用以指导当代知识分子以何种姿态立于当代学术领域之内;先生还致力于教育史研究,尤其关注作为中国新式教育的北京大学的历史及其变革对当代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   以前读陈平原的书,感觉到其思想之澄明,心绪之宁静,与钱理群这“半佛半魔”的激情式人物相比,误以为平原君只是一位书房中的老学究,后来才发现,他内心同样具有知识分子那种激烈昂扬的介入姿态,欲以一己的微薄声音发表对于时下中国人文领域的看法——北大校庆,先生发文考证北大建校的真正年代,指责浪费奢华之风;北大校改章程一经公开,还是先生最先与甘阳等其他几位知名人士提出质,致使校改需经进一步研究再行试行。   这本<千古文人侠客梦>咋看是在梳理武侠小说历史流变的学术书,再深看进去,才体会到作者其实在表达一个文人所向往的侠客那种自由、无拘无束、豪爽、仗义等等的人生境界。下面我试着梳理一下这本书的思路并发表自己对其之理解:   首先,学术层面,据新世纪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全书共九章,前四章从历时角度爬梳小说的源流:第一章探讨"侠"观念之形成,然后2、3、4各章从“唐宋豪侠小说”、“清代侠义小说”到“20世纪武侠小说”。后面5、6、7、8四章从共时角度探讨了武侠小说中的行侠手段(仗剑行侠)、行侠主题(快意恩仇)、行侠背景(笑傲江湖)、行侠过程(浪迹天涯)。最后第9章从小说类型学角度进行专业分析。   其次,我比较感兴趣的一点,也正是作者写这书的缘由和真正的动机。作者在前言中讲,自己提着装有此书书稿的皮箱在广州火车站刚刚下车,突然便被身后骑着摩托车疾驰而过的强盗给夺了去,呵呵,先生有感于当今社会之人心不古,不心疼皮箱中的其他东西,倒是对里面的书稿十分惋惜,却也无可奈何,只当那“梁上君子”做了他此书的第一位读者——先生心胸之豁达可窥一斑;当时平原君也在想,要是自己是那武侠小说中的一位侠客多好!能腾飞自如,追上摩托,惩治歹徒一番,夺回心爱的书稿;或者有一位真正的侠客在自己的身边也好啊,替天行道,人世间也就少了像平原君此时的尴尬啊。   这不过是作者的一个小小插曲,我觉的倒是映出了作者的一些真实的心境:当今人文学术领域,人人竞相争发论文,争评职称,为声名外物所累而不自知,能有一块像侠客自由驰骋见义勇为的天地多好!!   就其写作的动机,其实正如先生一贯主张,一本书出来,收获是通过思考而获得一种澄明的心境。我们天天跟着导师去读书上课,去想着法子发表论文,去争抢什么奖学金,怎么会有什么澄明的心境??我们的导师什么时候给我们讲讲学术的那么一点点意义和价值?对于自己的身心或者对于整个人文环境的改变,或者说的大一点,对于整个人类文化的思考和打量??没有,导师们也整天为职称声名所累,或者干脆躲进自己的书房,不闻不问世事一点一毫。   原来我喜欢读纯文学性的东西,包括散文诗歌小说等,现在我越来越喜欢思想史、学术史、哲学史一类的东西,我在读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和<中国现代思想史>时发生转变,因为,久读文学之类,让人生放荡浪漫之心;文辞达到一定程度后,应该转向对于哲学和思想方面的研读,只有思想,才是让人感到真正快乐的东西,虽然拙普,却洗尽了浮华,如稻粟,粗粮却耐咀嚼,其味恒久。   以上个人观点,希望批评交流。
  •     昨天晚上开例会的时候,旁边一位同学告诉我:我们下个月做武侠专题吧~!并且非常热情的把自己写的策划给我看。作为一个看了多年武侠的人,俺非常不动声色地凑过去瞧了瞧。大概内容就是什么金庸啊古龙啊电视剧啊电影啊。我能猜测得出她大概就是想讲什么江湖不再啊,当今武侠梦破碎啊什么的。让我无语的是,居然把沧月的沧字打错了。我只能默默指出,她说:啊对,我后来查了查,然后忘记改了。然后我又只能默默的背了一句诗:沧海月明珠有泪,这是这化的。看完之后我说:做吧做吧,我支持你的。其实我以前也想过,但是看师姐们的取向(....)建议了也白建议。于是,那只写了个头的策划我一直没在去管。她说:不会啊,你看,我把这策划和人文结合得很好啊。我就只能再重复一次了:好,做吧,支持你。就像宪法老师说的,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别人怎么想你管得着吗?哇,原来孔子就已经有了宪法思想。好吧,说多了。我就是想说别人对武侠怎么理解我管不着,纵然我觉得她们完全无法理解这是怎样的一个梦,当然,她们也许也是这样看我的。如果只知道金庸、古龙而不知史记、郭解、风尘三侠以及后世各种文学作品中的侠的意向什么的,真的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人的武侠情结如此深厚。如果不是读了这本《千古文人侠客梦》,我也不会有以上理解。对于当代武侠,如果只知道什么步非烟,沧月,也是非常狭隘的。其实,对这本书的时候,在被陈老师的语言所折服的同时,心情其实并不是豪气冲天激情澎湃的。作为一本学术著作,有些时候看得心情有点沉重。“如此来说,一个民族过于沉溺于侠客梦,不是什么好兆头,要不就是时代过于混乱,秩序没有真正建立;要不就是个人愿望无法得到实现,只能靠心理补偿;要不就是公众的独立人格没有很好健全,存在着过多的依赖心理。”这是陈老师所说。但是我觉得,这样一个侠客梦其实是东方式的对自由的争取。追求笑傲江湖实则是对自由生活的追求(金庸在《笑傲江湖》的后记中也有类似意思)。那种独立的人格,追求快意人生,只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不与世同流合污,是千古文人追求的侠客梦。当然,这是不同于最初的游侠的梦的了。游侠们惩恶扬善,劫富济贫,老百姓对游侠的赞颂也是这个原因,于是陈老师就有了以上说法。最近看《资治通鉴》,发现古人们的价值观确实是个变量。而且,正史中的种种都是帝王将相。谁知道呢。谁都不知道。并不是要当侠客,要仗剑天涯,只是有一个梦,有一个追求。只想以一种绝世而独立的姿态立于世间,坚持自我。这就是我的原因。而至于那位同学所说的:“武侠,失落的东方浪漫主义,如今只剩下武侠的躯壳,只有武,没有侠。...对于中国人来说,武侠融入影视艺术的迷人之处固然有场面上的精彩与美感,更多的则是场面背后的东西,一种为人处世的滋味以及武学的精义。这里面有超乎世情的东西,更能让人动心。...武侠片无可逆转地走向了没落,也走向了技术时代,但是,技术时代的武侠已经远远没有了当年的豪情与舒畅感,而流于技术的胜利而人物形象的单薄。武侠的阵地一点一点地被侵蚀。这其中最要命的是创造力的匮乏。....它已经成了一种伦理,一种文化,已经上升为一种“侠”,一种精神,甚至成为一种民族的象征,一种独特的集体潜意识的人格崇拜,一种追求人格完美的中华民族的民族情结。这所代表的伦理重义轻利、重亲情讲友爱、互助互利、出世与入世相结合的精神,为从古至今的中国人提供了一个从精神上复归传统的最便捷的途径,提供了一个传统道德上的乌托邦。...武侠不仅仅只是一本书,一部电影,“武侠”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诸子百家、儒释道、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中国戏剧、建筑、中医、中华武术一样,是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宝贵财富。”对于无论什么都跟传统结合起来的各种言论我也不想再对其叹气,红头文件就是有这么大的魅力让各种人以各种言论趋之若鹜。武侠,是一种东方浪漫主义,但是它并没有失落。如果对武侠的理解只是小说和电影,实在太狭隘,如果说武侠片走向没落就是武侠走向没落,也实在不能成立。其实,比较传统的人对打打杀杀的武侠片是不屑一顾的。那些优秀的武侠片之所以受人称赞,要不是其让人们看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要不是其以武侠的形式在说另外的道理。真正存在人们心中的武侠梦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因为,那并不是纯粹的一个行走江湖快意恩仇的梦,那是对自由、幸福人生的追求。而且,什么民族的象征,民族情结,文化的宝贵财富等等好听的可以用来定义各式各样的东西的词语,哦,好吧,是的,有些东西不喜欢的时候就可以弃之如敝履,需要的时候又来捧到天上去,就好像当初可以无情的抛弃,现在又想又快又好加大力度深入切实贯彻落实文化建设一样。我还是想引用陈老师的那段话,武侠梦或者说侠客这个梦,其实也是有民族的诟病在里面的。好吧,作为一个法学的学生,在引用陈老师一句话作为这次吐槽的结束:“正因为侠客形象代表了平民百姓要求社会公正平等的强烈愿望,才不会因为朝代的更替或者社会形态的转变而失去魅力。”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成书已是20年前了,从学理角度分别讲述了武侠小说的历史沿革、构成要素和分析作为一种小说类型。构成要素这一部分尤其精彩,仗剑行侠,分析了剑意象的审美价值和伦理意义以及内功的引入所带来的庄禅意味。不过于学术化也是我喜欢平原君的原因之一。
  •     慕名而读,平原君的学问的确不是浪得虚名。作为武侠迷值得一读。
  •     许多分析蛮有意思的
  •     武侠发展轨迹,类型特点。学术研究作品。武中的文,包括人性,人情和文化承载,是武侠作者的高级追求。
  •     金庸迷必读,武侠迷必读
  •     有铺开有纵深,论得精彩。强调了”类型研究“的文学史意义。
  •     竟然随手翻完了
  •     任侠,也解释了,高手为何越来越少,
  •     不知所言……虽然是分析但感觉不到任何的逻辑……形散神散,看到一半放弃了……
  •     陈平原小说史的研究更见功底。在地铁上读完,两次坐过站。。
  •     书剑,书剑,喜欢那股书卷气
  •     俗人对方外之人的梦想。”少年游侠、中年游宦、老年游仙。江湖、庙堂。儒释道的渗透。江湖系统的内规则。
  •     四星到三星半犹豫挺久给了三星半,林保淳,陈墨和陈平原都有太侧重文学表达和历史渊源的倾向,后者不喜
  •     两个下午将这本书或者说这篇论文草草读过一遍,只感觉大思路清晰爽冽,而论述上的逻辑却不敢恭维。或许再读一遍记录一下行文会更有收获。
  •     看不进去,没办法
  •     书名太赞了
  •     老乡全程抖包袱,每次看你的文章总是信息量超大,如果不是对相关内容感兴趣,很难看完你的文字。
  •     有些前人文句被引频次实在高。 标题实在起得好
  •     快意恩仇,侠客世界心向往之
  •     吾以为对想要了解武侠小说之源流,或者对唐传奇的体裁好奇的《刺客聂隐娘》观众来说,陈平原教授的这本书是极好的入门。
  •     這本書的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縱向梳理俠之觀念的形成,探討唐宋以迄於20世紀武俠小說的發展;二是橫向探討武俠小說中行俠的手段、主題、背景及過程。全書將小說形態學的研究與文化發生學的探討相結合。
  •     平原老师竟因为此而得众人知!喜哉悲哉?!
  •     纵死犹闻侠骨香。
  •     对侠的发展演变有详细的分析,传统武侠小说的解读比较具体细致。对武侠小说、武侠人物从“平不平”到“立功名”和“报恩仇”的变化着眼独到。
  •     大学老师推荐的
  •     自己从未读过武侠小说,总觉得对那些打打杀杀不感兴趣。钟哥借阅这本书,起先是臣服于陈平原的文笔,最后竟对武侠有点了解,勾起了一点武侠欲呀~
  •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游侠之立身扬名,靠的是结私交,讲义气,重然诺,轻生死,言必信,行必果。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少年游侠——中年游宦——老年游仙。
  •     怀疑是研究生写的……堆砌…
  •     千古文人侠客梦,游侠情怀仍藏于中国文人心中,于今也未泯灭。仗剑行侠,快意恩仇,笑傲江湖,浪迹天涯。稍微遗憾的是,我更想看到从历史依托中来寻找侠客。
  •     通俗易懂。对武侠小说的评论深入浅出。
  •     以随笔的形式从纵向和横向梳理了武侠小说的发展与特质,虽然谈不上多么深刻,但胜在行文流畅,调理清晰,了解文人化武侠小说的好书
  •     代表了传统的武侠以及传统的武侠研究,无论如何绕不开的一本
  •     2016.10.25清晨读毕于济南。除了对陈老师所谓嗜血一说不太同意(似有较多文化决定论气息),读陈老师此书和读一本武侠小说同样过瘾。
  •     这是一本学术著作,我就不说三遍了,这是骨灰级武侠迷去撸的,新手先去读金庸十五篇,古龙二十五篇,唐传奇若干,侠义小说择其一二后再来。读完经验暴涨,连升数级,或跳出武侠大坑,或开始读温瑞安黄易凤歌孙晓江山妖刀,又一个大坑。
  •     自惭性怯多雌态,大嚼屠门岂偶然。
  •     挺欣赏把武侠小说归于通俗小说之下。仗剑江湖,匡扶正义,除暴安良,这般侠骨柔情,本就是欲以不可能的幻想,来宽慰自己无希望的反抗心理,拥有众多的读者群也就不足为奇了,从太史公开启的《游侠列传》到金古梁的当代武侠,江湖一直在变,唯有仁心道义亘古流传
  •     我没有考据癖。此书里也没有江湖。作者带领我们浏览了“侠”的起源以及变化。知道这是深深根植于我们华夏文化里的东西。考究东西起来确实好枯燥,感谢作者的梳理!真的要上下五千年了。也发现我眼里的侠在此处亦能觅到些踪迹,不入于道德,不流于世俗。“義”绝对是侠的核心理念而历千年无所变!另:相比于剑,我喜欢刀!还有武松
  •     看了这么多武侠小说,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佩服佩服
  •     严谨的武侠评论著作。
  •     麦田出版社版本
  •     大概翻了一遍,真·学者
  •     武侠小说类型研究那一篇有点意思。
  •     有史料,但不严密,且油滑。
  •     类型研究 仗剑行侠(行侠手段),快意恩仇(行侠主题),笑傲江湖(行侠背景),浪迹天涯(行侠过程)
  •     客观,长见识,从头梳理,有的放矢。
  •     我爱的武侠,只在书里
  •     有些车轱辘话。
  •     作者掌握了太多材料,以至于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或者自己并没有什么想法?
  •     历史不能选择,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
  •     kindle/从今年一月一号开始这是我看的完整的第22本书(包括一本为标注的“禁书”完全自杀手册),不完整的4本(去年就开始看的金瓶梅和阿城精选还有看了一半的莫言和东京塔),开学不到两个月看了20本大概。我怎么觉得第一次看书这么快....../第一次看正儿八经分析武侠小说的书,觉得有些对情节和发展的归纳都是我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我也默默希望能有人“批阅十载”写一部武侠来用以传世,能比金庸还要厉害好多的那种。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