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世界地图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6-12
ISBN:9787108025791
作者:滨田笃郎
页数:128页

作者简介

传染病的前世今生+古典旅游医学和现代旅游医学

书籍目录

序言 《魂断威尼斯》的真相
笫1章 旅行者与疾病
第2章 由旅行者传入的疾病
笫3章 古典旅游医学时代
第4章 古典旅游医学的兴盛与终结
第5章 现代旅游医学的诞生
第6章 现代旅游医学的医疗指标
第7章 旅游医学与传染病的现况
第8章 古典旅游医学的遗产
第9章 引日本为鉴
结语太空旅行时代,近在眼前

内容概要

  滨田笃郎(Hamada Atsuo),1955年生于日本东京。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毕业,留美后回到该大学担任热带医学研究室讲师。现任日本海外就业健康管理中心研修交流部长,负责诊疗海外的日本人;并兼任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等大学讲师,日本旅游医学全国性组织“出国者健康关怀会”理事。合著有《国外旅行健康必携》、《预防职场传染病》等书。  译者简介:曾维贞,高雄市人。辅仁大学日文系毕业,日本京都大学文学硕士。现职编辑,译著有梦野久作小说集《死后之恋》。

章节摘录

  两次世界大战和古典旅游医学的终结  经过全盛期的古典旅游医学,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出最后的光芒。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不仅限于欧洲,更包含广大热带地区的殖民地,因此,这两次世界大战也是各国在古典旅游医学发展成熟度上彼此较劲的战争。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军队中已没有大规模痢疾和伤寒的流行。斑疹伤寒也证实是由虱子传播,士兵的衣服必须经过消毒来驱除虱子。  不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军战况每况愈下,而疏于驱除虱子,最后导致东战线上发生大规模斑疹伤寒的流行。此次流行波及俄国境内,加上当时俄国因革命而动荡不堪,患者人数多达2000万人以上。  虽然疟疾已有奎宁这种治疗药可医治,但在殖民非洲、亚洲等地的部队仍发生了大流行,特别是在东非的英军,感染疟疾丧生者达10万以上。奎宁的供给足以左右殖民地战争的胜负。德国因为经济被封锁,无法取得奎宁的原料金鸡纳,加速研发新药的脚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防止传染病人侵,各国军队皆以近代化方法严加戒备,但因方法不够周全,各地仍不时爆发流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微生物学上不断有新的发现。1930年,持续研发疟疾新药的德国终于成功开发疟涤平(Atebrin)(译注:疟疾的预防与治疗用药奎纳克林[quinaeiine]的英国商标);这是第一种不需要金鸡纳的抗疟疾治疗药。此后,德国仍不断研发新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又成功开发了磷酸氯奎宁(chloroqlzine)。1928年,英国的弗莱明爵士(Sir Alexander Fleming)则发现了青霉素(pellidllin),也就是盘尼西林,来治疗大范围的细菌性传染病。不过,1941年战争爆发后,青霉素才开始批量生产。而黄热病等病毒性传染病的病原体也相继被发现,各种疫苗陆续成功开发出来。  在那个时代,各国的当务之急是将军事医学领域里的新知识运用在军队里,严加防范传染病,为下一次世界大战做准备。日本政府、军方与医学界也随着军国主义的高涨,全面加强军事医学。  由于传染病的病原体己被发现,各国用来确保士兵健康的疫苗和治疗法首度发挥了效用,但生化武器也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逐渐形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日本和欧美各国在军事医学的发展上已有失控的现象。  1939年在欧洲战线揭开序幕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全面对抗传染病的一场战争。战线不限于欧洲,后来更扩及非洲和中东、近东,但士兵不畏传染病,奋勇作战。当日本加入战局时,原本全面武装的同盟国已开始松懈。原来,日军自开战以来即猛攻爪哇,更积极夺取原来由荷兰管理的金鸡纳农园,以断绝同盟国的奎宁来源。此举严重影响在非洲战线作战的同盟国军队,许多士兵因此暴露于感染疟疾的危险之中。同盟国后来顺利取得奎宁的代替新药疟涤平,在非洲打胜。  日本参战后引发的东南亚和南太平洋一带的战局,是日本和欧美各国在古典旅游医学水准上较量的最后一战。双方阵营皆运用了过去所累积的知识和技术,全力迎战。欧美在军队调度上以经验丰富取胜,尤其是疟疾的防疫政策略胜一筹。战争期间,美日双方的军队都服用奎宁和疟涤平来预防疟疾,但是美军因为有建设巴拿马运河的经验,不忘对士兵施以充分的卫生教育,彻底落实驱蚊的工作。不仅如此,他们预测到兵力会因为疟疾而减弱,早已事先编制预备军。最后,日本的补给线遭断绝,药剂不足,各地日军在遭受美军攻击以前,就被疟疾瓦解。如此一来,这场战争已分出胜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军事医学和热带医学在败战国日本的国内,都被视为往事尘封起来。军事医学留有军国主义的残影,热带医学仍带有帝国主义的气息;在当时的背景下,这样的医学是不被允许的。以这两种医学为基础的古典旅游医学更被视为禁忌,受到压抑。  另一方面,古典旅游医学的发展在欧美各国内也被迫中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殖民地国家在民族主义的声浪中纷纷独立,群起指责战前的殖民主义或帝国主义风潮。在这样的国际社会背景下,热带医学不得不转型,只负责解决热带地区居民的健康问题。随着和平时代的来临,公然研究军事医学的风潮也已消褪。而冷战开始,古典旅游医学更变成一种军事机密,埋没在大家注意不到的角落。  古典旅游医学于战后随即消失,相较之下,现代旅游医学在欧美正是方兴未艾。

图书封面


 疾病的世界地图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这书有三个“多”:名人多事例多数据多信息量很是丰富,120页看得磕磕碰碰的,没有酣畅淋漓的痛快感,倒是被数据跟疾病的专业知识刷晕了头。鉴于本书的信息量太大,这里挑几件跟单词有关的记录下,以窥全貌:1、quarantine中世纪鼠疫的大流行促使瘟疫预防制度在意大利的威尼斯诞生。这套制度规定,自东方归来、即将入港的船只得现在海上停留40天,确定乘船者无人感染瘟疫,才可以让船只登陆。多处地中海沿岸港都沿用了这套制度。意大利文的四十是“quaranta”,而这套制度就是后来英文里所称的“quarantine”(检疫)。2、Han-sen‘s disease11世纪末以后,十字军东征为中世纪带来前所未见的人口流动;直到13世纪末为止的两百年间,众多士兵出发前往东方。其中有不少人因战斗或疾病不幸客死他乡,得以归国的士兵则将各种疾病带回祖国。这类疾病当中,有一种相当奇特的疾病,称为“汉森病”(Han-sen‘s disease),也就是俗称的麻风病。3、malaria过去,疟疾被称为“沼地热”,其实这是因为沼泽地疟蚊肆虐,才会产生患者;但当时的人却认为自沼泽地冒出来的“坏的空气”才是感染疟疾的原因。意大利语中表示“坏的”是“mal”,(跟潮汕话的发音真是太像了~),“空气”是“aria”,也就是疟疾(malaria)的欧语语源。4、travel英文的“旅行”源自“担心”(trouble)或“辛劳”(toil),可见旅行自古以来即意味一连串的苦难。古典文学中,有许多作品述及旅程之艰辛,如古希腊诗人荷马(Homeros)的叙事诗《奥德赛》(Odyssey),就是描述主人翁自特洛伊战争历劫返回希腊,长达20年的艰辛旅程;希腊神话中描述阿果号(Agos)寻找金羊毛的故事,也是希腊英雄壮烈的冒险。这些都是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希腊人或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一带进行殖民活动所衍生的传说。旅行者不仅会遭逢山贼海盗、野兽攻击、天灾、饥荒等等,也很容易罹患疾病。过去,必须依赖古典旅行医学的国外旅行的确是所谓的“travel”。不过,“tour”也是“旅行”之意,是从拉丁文“圆”(tornus)衍生而来,意谓“周游旅行”,也就是“会归来的旅行”。从字义上看,这个字比较有为了娱乐而旅行的意思。5、black water fever经常服用奎宁的人一旦感染热带疟疾,往往会陷入非常危急的状态,排出黑色的尿液,并立刻失去意识。这种疾病严重威胁当时的人,被称为“黑水热”(black water fever)。6、grand tour以娱乐为目的的国外旅行,普遍认为源自于17世纪兴盛的“壮游”(grand tour)。当时英国刚历经伊丽莎白一世时代,逐渐发展成欧洲强国。不过,英国的上流阶级却深感自己在文化上的落后,而热衷于吸收文艺复兴发祥地意大利的文化。当时流行的教育方式,就是将孩子送往意大利旅行,亲身体验古典文化。(跟现在的留学似乎还有很大的区别,很是贵族呢~)
  •     此书名应该叫“长距离流动人群的疾病与传播及防治古今谈”等名更好。 看了此书才醒悟,一直引以为傲的“丝绸之路”繁华之道其实也是疾病传染之大道啊。还有旅游,对古人来说,其实很接近死亡之旅。所以到处游历的孙思邈、马可波罗、徐霞客、李时珍...,是很不容易的。 此书写在2002年之前,书出版后,SARS(“非典”)真的就随流动人口而来了,书中确有其预测,尤其是我记得在书的末尾有警告。的确,面对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快速移动人口越来越多,未来要面临的问题有的比我们平时想象中要多得多。本书10年前就提醒了我们,他不仅仅对SARS,应该还会有梦魇在等着我们,可惜关注者并不多。
  •     看这本书一直处于,啊,原来这个名人是这么死的……这场战争双方比谁生病死的少么……哦,日本又被中国带去的疾病袭击了(原谅我这两天在艰难地看《圆明园》)…… 加上这本书里的一些数字,才一窥殖民,战争以及古代的勇者们当时的面貌。 九死一生。鲜活的四个字。 玄奘法师,患有高山症,典型症状是头痛。不得不翻过海拔四千米的高山后,把那些山叫做“大头痛山”“小头痛山”。 巴别尔的《骑兵军》是短篇小说集,其中一个拉到军营的长镜头,扫过战场,弥漫着恶臭,散发着溃烂,观看的时候生生打了个冷颤。 这本书例举统计数据是科学冷静的笔调,比如某某战役死于战场的是几万人,死于疾病的更多,是十几万人。 两者联想一下,就可以得出炼狱般的惨状。 殖民的人带去疾病,殖民地的原著民死去。 殖民地爆发疾病,殖民的人死去。 我曾觉得如果真的有上帝的话,他确实只会在云端观看。 顺便说,大家如果要穿越的话,还是不要连身体穿越了吧。 俺棉身上带的很多病菌,古代人都是不具备抵抗力的。 到时候传染病一爆发,以中国的人口密度,死个几千万人是完全有可能的。 因此要提倡河蟹穿越,大家有事没事穿个灵魂就好。

精彩短评 (总计42条)

  •     不知道作者问题还是翻译问题,文章文笔不是一般的差劲,味如嚼蜡,作者在完全无感情地描述一件事情。数据频频出错,居然说越战死了59万人。以后再也不买东洋人的书看了。三联怎么出这种书呢,掉价!
  •     2008年12月购于卓越亚马逊
  •     说实话,很失望
  •     每一段都是看得兴起时戛然而止
  •     好玩
  •     饱含了某某名流是得啥病挂掉之类的八卦。
  •     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
  •     觉得身为一个现代人 虽然容易堕入空虚无着 却少了很多皮肉之苦 未尝不是幸福
  •     疟疾,黄热,鼠疫,伤寒,霍乱,天花,到现在的登革热,汉坦,以及老大难HIV~~主要还是讲传染病的大致分布~~~对了,金鸡纳霜不要随便乱吃哦,亲,不然心律失常就来咯~~~
  •     非常轻松吧……
  •       看这本书一直处于,啊,原来这个名人是这么死的……这场战争双方比谁生病死的少么……哦,日本又被中国带去的疾病袭击了(原谅我这两天在艰难地看《圆明园》)……
      
      加上这本书里的一些数字,才一窥殖民,战争以及古代的勇者们当时的面貌。
      
      九死一生。鲜活的四个字。
      
      玄奘法师,患有高山症,典型症状是头痛。不得不翻过海拔四千米的高山后,把那些山叫做“大头痛山”“小头痛山”。
      
      巴别尔的《骑兵军》是短篇小说集,其中一个拉到军营的长镜头,扫过战场,弥漫着恶臭,散发着溃烂,观看的时候生生打了个冷颤。
      这本书例举统计数据是科学冷静的笔调,比如某某战役死于战场的是几万人,死于疾病的更多,是十几万人。
      两者联想一下,就可以得出炼狱般的惨状。
      
      殖民的人带去疾病,殖民地的原著民死去。
      殖民地爆发疾病,殖民的人死去。
      
      我曾觉得如果真的有上帝的话,他确实只会在云端观看。
      
      
      
      顺便说,大家如果要穿越的话,还是不要连身体穿越了吧。
      俺棉身上带的很多病菌,古代人都是不具备抵抗力的。
      到时候传染病一爆发,以中国的人口密度,死个几千万人是完全有可能的。
      
      因此要提倡河蟹穿越,大家有事没事穿个灵魂就好。
  •     见我评论
  •     好读的“小书”
  •     就是简单了点,其他都ok
  •     了解一下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对历史的影响。
  •     扫着看的,脚气与日本陆军什么的那段最可爱了。
  •     2007-02-13读毕,感觉不错,对疾病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另外对于旅游者买春的起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是一片好心造成了今日之恶果呀
  •     一本从疾病角度看历史的小书,挺有意思的
  •     很有意思的一本。
  •     好无聊捏,我以为会画张地图出来呢
  •     颇有学术报告的风范。贸易、战争、殖民历史、及至文化发展史中疾病的位置和作用,一般的历史书涉及得不多,这本书是很好的补充。读到最后,说到今日治疗和预防技术与14世纪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然而新型传染病依旧层出不穷,颇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味道,更因为高速旅行的普及而让全球传播变得更容易,于是感慨很多事情,还是尽人事知天命吧。
  •     一般吧
  •     果然是台湾人翻译的诶。好多句子的结尾都是“XXX是XXXX来得”。本来买的时候以为是疾病的地域差别,但是越看越觉得因为更偏重于传染病,所以更吸引我。
  •     读于贵州旅行期间
  •     回株洲的时候,又把这个书翻了一遍。还是喜欢新知文库啊。
  •     非常不像日本人写的书~
  •     很详尽的世界传染性疾病历史介绍,生动有趣,相关涉及到各种文化、文字、典故,不失为了解疾病历史、开拓文化视野的好书。但毕竟作者为日本人,侧重谈论日本国在传染病历史上的历程,其中也涉及到二战等敏感类话题,和我们国家的历史教育有相违背,需要读者自己定夺。
  •     蛮有意思的一本小册子,当代部分写得有点弱了。还有就是几处专名都翻译错了@@
  •     知识量就像米汤上泛泛的麦片一样稀拉。
  •     顺手拿的,竟然很好看
  •     信息丰富,略为沉闷
  •     内容比较淡薄,却有种读论文的冗长之感。译文读起来有很明显的日本和台湾风格。
  •     贝尼迪克特修道院在欧洲各地设立的庇护所多为旅行者所用,但其实是传染病的大本营
  •     书名取得太骗人了- -
  •     翻译过关,书不行。
  •     古代战争拼得是哪一方受传染病影响较小;许多古代盛极一时大帝国的陨灭都被认为和瘟疫的肆虐有或多或少的关联。古代出游、探险、行军打仗基本上是九死一生,现代医学的发展减少了军队的伤亡率,更保障了旅游的安全,从而确保了旅游所得到的乐趣和价值。不过,现代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随着人流物流移动速度的成倍加快,许多病菌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传播速度和传播空间,人与人联系的亲密,也使传染和散步能够呈几何级数爆发,如何避免发生当代的“黑死病”传播,需要全球合作以及基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     要是在学寄生虫之前读这本书就好了
  •     感觉恐怖组织应该尝试进行生物人体炸弹的研究。。。
  •     书名显得很可爱,其实是讲传染病和疫情的历史。。
  •     前面的还可以,后面的就觉得一般了,不过忠言逆耳吧,毕竟旅行是要注意健康,预防传染病的。
  •     比较浅。
  •     旅游医学简介。台版翻译挺有趣。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