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与命运

出版社: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9
ISBN:9787500803621
作者:[苏] 格罗斯曼苏(В.Гроссман)
页数:1070页

作者简介

格罗斯曼的《生存与命运》是一部被誉为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经典之作。本书的基本情节框架是震惊世界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战。从前方到后方,从斯大林格勒到莫斯科,从希特勒的集中营到卢布扬卡监狱,从乌克兰农舍到喀山,凡是有人的地方,作者都演绎了一段段动人心扉的故事。创造了一个宏大而又自然的史诗般的艺术结构,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

内容概要

瓦西里·格罗斯曼(Васи́лий Гро́ссман,1905—1964)
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观察家》(Observer)
格罗斯曼是苏联时代的托尔斯泰。
——马丁·艾米斯(Martin Amis,著名作家、 英国“文坛三巨头”之一 )
----------------------------------
苏俄记者、作家。1905年生于乌克兰别尔基切夫,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数理系,19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得到高尔基、巴别尔等文坛大家赏识,1937年加入苏联作家协会。卫国战争爆发后,作为《红星报》特派记者深入前线采访报道,历时四年,见证了从莫斯科保卫战到攻克柏林几乎所有主要战役。
战后,出版了小说《人民是不朽的》《为了正义的事业》等。1960年,长篇小说《生存与命运》完稿,但随即在寻求出版过程中被克格勃查抄。格罗斯曼不服,直接向赫鲁晓夫陈情。苏共中央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苏斯洛夫召见了格罗斯曼,不仅禁止出版《生存与命运》,拒绝归还手稿,还强硬地威胁格罗斯曼――出版这部小说想都不用想,两百年后也不可能出版!
1964年,格罗斯曼郁郁而终。1974年,在“氢弹之父”安德烈·萨哈罗夫等人帮助下,小说备份手稿以缩微胶卷的形式被偷运出苏联。1980年代,《生存与命运》以英、法、德等多种语言版本面世,在欧美引发巨大轰动,成为文学经典。1988年,苏联的老牌文学杂志《十月》分四期连载《生存与命运》,之后又出版了单行本。此时,距手稿被查抄不过才28年而已,距离苏斯诺夫“两百年”的预言差得很远。在今天的俄罗斯,格罗斯曼已被当然地归属于最伟大的作家之列。
------------------------------------------------------
译者简介
严永兴,194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俄苏文学翻译和研究工作。1962年毕业于上海外语学院,曾长期担任《世界文学》编辑部副主任、《外国文学动态》杂志副主编。翻译《生存与命运》《撒旦起舞》《大师与马格丽特》等数百万字俄语文学作品,主编《白银时代丛书》,著有《辉煌与失落——俄罗斯文学百年》等专著。
郑海凌,1950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授,翻译有《童年》《母亲》《死魂灵》《离散情侣》等俄语小说,译作《夜莺大盗》获1987年首届彩虹文学翻译奖,《雾中星》获1995年戈宝权文学翻译奖。现主要从事文学、翻译学和比较文化研究。


 生存与命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首先我要说的是,对于我自己的来说,《生存与命运》可以说是我目前读过的苏俄文学里边最为喜爱的作品之一。除了这部伟大的作品本身吸引我之外,我还对这部作品前后发生的故事非常感兴趣,这里略微做一些标志,供喜欢苏俄文学的读友们相互讨论。首先说一下作品的年代,这个时代的文学界属于按照着斯大林提出的“社会主义精神”创造作品的。然而这样情况下的作品的真实性为多少大家想必都有所估计,那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格罗斯曼确实不折不扣的写实派的现实主义作家。那么坚持写“真实战争”的格罗斯曼接下来的遭遇呢,这里我列个单。1941年战争爆发,格罗斯曼作为记者身份亲自参与了斯大林格勒会战。这场众所周知的惨烈战争在格罗斯曼的笔下又是如何呢。人民并不是如此的团结显然是相反的。1943年,格罗斯曼开始写《正义的事业》,但是与西蒙诺夫的《日日夜夜》“档期”相撞。而《日日夜夜》也是关于斯大林格勒会战的作品。而且西蒙诺夫本人不赞成以现实主义写法来描写战争。1952年,在法捷耶夫等对文学拥有作品正义感的相关人士奔走下。《为了正义的事业》在《新世界》发表。抢购一空。接着就是布宾诺夫扮演了不光彩形象,导致斯大林时期最后一次的文¥字*狱。1953年,作协批判《为了正义的事业》1954年,斯大林去世。作协重新肯定了《为了正义的事业》1960年,《为了正义的事业》的续篇《生存与命运》完成。同时格罗斯曼将作品送给《旗》杂志的主编科热夫尼科夫。后者作为《旗》的主编,担任主编40年,他有一句著名的话,那就是:“每个刊物都有自己的办刊方针,而不犯错误,就是我们的方针。”1961年,手稿被查抄。打字员一份,《新世界》一份,《旗》一份。1964年,格罗斯曼去世。除了克格勃抄走的四份。还有一份隐藏的手稿被保存。1974年,在好友的奔走下,《生存与命运》屡遭波折但是终于在瑞士出版。轰动欧洲。1988年,距离格罗斯曼去世24年。《十月》上首先发表《生存与命运》。而布宾诺夫舒舒服服的生活到他去世,并没有受到过指责。而科热夫尼科夫呢,意气风发的走完了他的一生。以上就是我了解到的全部历史。我一直在想,对于一个作家而言,什么样的人格决定什么样的人生决定了什么样的作品,决定了什么样的命运。作品的命运,自己的命运。然而坚持自己真理贯彻自己文学美学的格罗斯曼的身影却非常高大。最后用法捷耶夫的话结束吧“我们的文学,到底出了什么事!?”
  •     。。。。。。。。“ 现在,克雷莫夫已不再觉得布哈林和李可夫,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那莫名其妙的供词不可思议了,对托洛茨基分子以及左右核心人物的诉讼案,以及布勃诺夫,穆拉诺夫,什利亚普尼科夫的命运,不再是难以置信的了。革命这活生生的肌体被剥下一张皮,新时代需要用它来装扮,而无产阶级革命的血淋淋的肉体和冒着热气的内脏变成了垃圾,新时代不再需要它们。需要的是革命的外衣。这种外衣是从活人身上扒下来的。那些身披革命外衣的人,说着革命的语言,重复着革命的姿态,却长着另一副大脑,另一幅心肝,另一种眼睛。”。。。。。。。。。“虽然他们知道,在可怕的时代,人不是自己幸福的铸造者,世界的命运有权赦免和处决人,它可以使人身价百倍,可以使人陷入贫穷,或变为劳改营的尘土。然而,世界的命运,历史的劫难,国家的愤怒,斗争的荣辱却无法改变那些真正的人,无论等待他们的是劳动的荣光还是孤独,绝望和贫穷,劳改营和死刑,他们仍然像人一样的生,像人一样去死,而那些已经死去的也死得不失人格。他们悲惨的,永恒的,人性的胜利正在于此,他们以此战胜这世界上过去的和将来的,已经来临和即将逝去的宏伟的而非人的一切。”。。。。。。。。。。每个人都记得电影《兵临城下》的开头辞:纳粹铁蹄踏遍了欧洲,世界的命运悬系于一座伏尔加河上的城市----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不仅是胜利,更是悲剧,在一场残酷的战斗中,红军战士面对的不只是征服了大半个欧洲的日耳曼军团,同样有己方残忍的政治》镇《压,背叛和官僚对生命的蔑视。格罗斯曼以这样一部史诗式的作品,把斯大林格勒战役作为叙事的核心,描绘了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全景。农业集体化,不间断的肃反和清洗,在每个人的经历中活生生地体现出来,以一种广阔得多的视角探讨了马尔罗在“人的命运”里的故事中所探讨的:在非人的时代,人如何以自我牺牲的方式获得人的尊严,掌握自我的命运。一部史诗就是一门起源的历史学。荷马史诗是希腊城邦社会的起源学。而格罗斯曼的这部著作就是极权主义社会的起源学。在故事中可以看到纳粹主义和斯大林主义这样的极权主义社会的人类学和心理学基础,看到活生生的人是如何建立起一个非人的社会实行对他人和自我的压迫,看到这样社会中的每个人如何需要在每日的生活中为捍卫自己剩余的良心而作的斗争。相比于这样的故事,阿伦特所谓《极权社会的起源》之类的学究作品显得苍白乏力。这也就是文学的力量所在,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读小说。
  •     当时上高中只读了上册,没读下册,甚为可惜,工作以后在朋友单位的图书室看到了这本书,借阅了出来,着实兴奋,后来该图书室搬迁,书全部处理,我在外地出差,回来后甚为可惜,该图书室存有大量的好书,包括当时不少的内部书籍。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26年前买的,今日才看完。一本伟大的书,仿佛站在山巅俯瞰人性和人类文明,极权下的人性,战争中的人性,善与恶,自由与枷锁,生存与命运……
  •     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
  •     我心目中最伟大的苏俄小说,和帕斯捷尔纳克的旁观,布尔加科夫的玄想不同,这部书正面记载了一个时代的所有经验和感情。的确是唯一一本能够比肩《战争与和平》的书。
  •       当时上高中只读了上册,没读下册,甚为可惜,工作以后在朋友单位的图书室看到了这本书,借阅了出来,着实兴奋,后来该图书室搬迁,书全部处理,我在外地出差,回来后甚为可惜,该图书室存有大量的好书,包括当时不少的内部书籍。
  •     我心目中的完美的小说
  •     西方某些人将其捧为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纯属别有用心……合卷,回味充斥书中的那些貌似深刻实则鄙俗,想起了修昔底德那句——【我所撰写的著作不是为了迎合人们一时的兴趣,而是要使之成为万世瑰宝。】无异,修昔底德的属于后者,而这部书不过是前者。
  •     被遗忘的俄罗斯巨著
  •     最喜爱的一部书,参与塑造我的世界观
  •     看这类书很费力,但值得慢慢阅读。
  •     斯大林格勒战役
  •     一本非常了不起的书,在一个能够把人变成非人的极权时代里,自由、清醒并坚定地思考。它有着要与《战争与和平》比肩的抱负,也铺展出了更为广阔的画面,但令人有点遗憾的是,恰恰是这种勃勃野心损害了小说的艺术性——因为追求面面俱到,设置了过多的被直接描写的人物,小说叙事的连贯性被割裂了;而过于庞大的布局,以致于到最后都无法收尾。另外,作者的创作灵感似乎也不太稳定——小说时有惊人之笔,但也有些片段沦为一般战争报告文学的水平。
  •     绝好的译本。
  •     没办法说。
  •     俄罗斯从未让人失望!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