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向导》章节试读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2
ISBN:SH10209-17
作者:文艺美学丛书编委会
页数:311页

《美学向导》的笔记-第9页

关于个性与共性这双方的相互依赖性,既表现在艺术现象里,也表现在生活里。正因为深感生活与艺术有共性,我有时把艺术当成生活想象来认识,有时又把生活当成艺术现象来认识。……这样进行观察,既有助于我认识某一艺术对生活的反映的深度,也有助于我认识某一生活现象为什么可能是值得艺术加以反映的对象。说点题外话,今天整个人处于疲惫的阴郁状态,但是这让我在工作上无比理性,同时也让我没有精力去感性地感怀。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种结果?我想,我可以说理性是人最后的防备线,感性这样的东西需要精力与多余的情感去支撑。所以,我可以作出一个理性的结论:感性只是生活的调剂品,没有理性无需谈何为感性。
那么说回正题,艺术是理性多一点,是感性多一点呢?(你看,我从不无的放矢)读书让我从疲惫中恢复过来,看到诸如上面的话我会自我欣慰,在生活中的某个时刻我也做过与笔者相似的思考。我可以想象阳光温暖的早晨,我穿过位于老社区中的弄堂,老房子的边上种着玉兰,还有其他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树和花——这样的场景,像一幅画,而我万分愉悦自己能够身处其间。理性让我们认识艺术,而感性让我们创造了艺术。

《美学向导》的笔记-第16页

美首先见于自然和现实生活,艺术美只是自然美的一种反应,自然美先于,也高于艺术美。另一派认为美不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是一种意识形态。美首先见于艺术,艺术美离不开人的创造活动,自然美也只是从艺术的眼光看出来的。艺术美高于自然美,不懂艺术美也就不能真正懂自然美。此外还有主观和客观统一的看法:美既离不开物(对象或客体),也离不开人(创造和欣赏的主体)。理由之一是,人这个主体须根据客观具体事物来作为创作和欣赏的对象,而这种对象也须体现人的本质和修养,主客两方面缺一不可。理由之二是,美和真与善一样,都是一种价值。而无论是使用价值还是交换价值,都离不开特定社会中的一定的人。

《美学向导》的笔记-第139页 - 亚里士多德

作为柏拉图的徒弟,亚里士多德在美学上当然要寻找与老师与众不同的闪光点。于是,他首先拿柏拉图最著名的“理念”论来开刀。他提出“美”的实体并不存在。“第一义就是它的个别性,本体只属于自己,不属于其它事物”。普遍性依存于个别性之中,好像“美”,离开一个个有美感的物体,它就只不过是一个干瘪的、抽象、僵死的名词而已。
他认为美与善是统一的(美是一种善,可以给人带来快感)。而所谓“善”就是将上天给予你的功能运用到极致,使其趋于完美(形式质料说)。由此,可以推论出善是动态的,这是它与美比较不同的地方。后者是可以在不活动的事物上也能觉察到。
“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明确”——整一。
对于我们的审美快感:根源既不在客观事物,也不在主观心理,而在他们两者之间相互契合的关系。笛卡尔也有类似的看法,认为美也不在客观事物本身,而在”判断与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对物来说要有适当的比例;对人来说要有适当的理解力与感受力“同时,人的快感还有“监临其上,觉其所觉,识其所识”的因素,他认为人在客观事实上“觉识”到自己,看到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由此产生的快感是最纯净和至高无上的快慰。再有,亚里士多德也不像柏拉图那样bs艺术,根据他的美学观点,那时显而易见的。首先,他反对老师的“理念论”,所以就不会认为艺术作品是理念的影子的影子了。艺术作品的对象都是活生生的事物,包含这美的普遍性。其次,他指出临摹不是单纯的复制,而是一种“生产与创造”,因此可以超脱现实(超现实主义.....)。最后,他指出艺术家具有真理下主观能动性。他说的一句话作者十分喜欢,我也十分喜欢:艺术家由‘这个’制作一个‘如是’,在其诞育之后,这是一个‘这是如此’。“

《美学向导》的笔记-第20页

康德把人的功能分析成知·情·意三个部分,然后追究审美活动属于哪一部分。他否定了美与意志,目的和快感的关系,把美只归到“知”中的对形式的感性欣赏。他发现到这种看法与事实不尽吻合,于是又在“崇高”,“依存美”等问题上得出自相矛盾的结论。他对近代美学的影响很大,特别是他的形式主义。

《美学向导》的笔记-第166页 - 席勒

席勒,狂飙运动的创始人,因其创作了《强盗》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反封作品获得了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公民的称号,在康德的影响下开始研究美学,他的美学观点有点像黑格尔的“正反合”。
他的美学观点立足于德国现实,他认为由于“科学技术的严密分工制”及“更复杂化得国家机器”的存在,现代社会中,“人性的内在联系”被“割裂”了,“欣赏与劳动脱节,手段与目标脱节,努力与报酬脱节”,人被永远束缚在“整体中一个孤零零的断片上”,社会变成了众多部件组成的“精巧的机械”鉴于此,他反对革命,因为革命不能给人们带来真正的自由(逻辑不是很懂,可能是美可以找回人被割裂的联系?)
我觉得他最有趣的是关于理性与感性的互相诉求催生艺术这种“游戏冲动”的叙述上。理性诉求感性获得冲动,感性诉求理性获得形式,而艺术则站出来和谐地将两种诉求统一在一起。由此得出,艺术使人有自然状态向和谐的道德状态迈出第一步。
同样的推到方式也见于他对诗的阐述上。他认为诗是“感性的诗”与“理性的诗”的统一。

《美学向导》的笔记-第9页

兴趣不能代替艰苦的研究,但艰苦的研究应当说同时也是有兴趣的。
……当然这样的敏感只能说还处于认识的感性阶段。倘若我们的研究只是停止在对事物做感性的描述,那当然很难说这就是正规意义的艺术哲学。
《春日怀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自省对很多事物的认知停止于兴趣上,这代替不了艰苦的研究,自然无法灌满整桶水。无论是艺术,或者是哲学,抑或文学,我惊悟自己对这些仍处于感性的认识阶段。这种想象无疑会我对我思考方式产生消极的影响。省之。

《美学向导》的笔记-第145页 - 薄伽丘

薄伽丘的美学关键词是”热情“。据他说这一股崇高的热情使得灵魂迫切的想要表达自己,使得沉思有了固定的秩序,使思想与词语有了不平常的交织,从而美化整个结构。

《美学向导》的笔记-第11页

如果说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那么美学的根本问题也就是对客观的美的认识问题。想要自哂三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我思故我在,还是客观唯物主义?自嘲自己囿于唯心主义的怪圈了……

《美学向导》的笔记-第22页

一派理论认为,美的本质就在客观对象身上。
另一派理论认为,美丑不在对象的物质条件上,而在这些物质对象是否体现了某种精神,理想,生活意义上。
但这派理论又有人不赞成,他们认为,美并不在客观对象,而在于人们的情感,感觉,思想的客观化。有人认为,美是愉快的对象化,有人认为,美是主观情感"外射"到物质对象上的结果;你为看到英雄,也就无所谓美不美,“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自然的美也完全是你的情感加在它们身上的结果。所以,认为美学应该着重研究人们具有的某种特定的“审美态度”(Aesthetic Attitude),他们认为是审美态度决定和产生美的。这派理论在本世纪以来愈来愈占优势。
那么,这种“审美态度”又是什么呢?有人讲是某种心理距离,就是说,要感到对象美,或者说,对象如果要成为美,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你欣赏是要保持某种与现实生活的心理距离。太靠近了或者太离远了现实生活,你都没法产生美感愉快,对象都不可能是美。
如果你甩开对象与现实生活的利害关系,只去直观它的形式,同时也就表现了你的感情,你的这种“审美态度”就使对象成为你的“审美对象”即美了。这派理论说法很多,移情,距离,直觉只是其中的三说,此外还有人为美与性爱有关,艺术是欲望在想象中的满足的说法等等。


 美学向导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