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库1100》书评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1328166067
作者:张立宪
页数:317页

“做十年后还有人会买的书”

“做十年后还有人会买的书”《读库》是我一直在关注的系列丛书,好几年了几乎每期都会买来读。里面的文章说不上每篇都喜欢,但觉得大半都是值得一读的。最近读的一期是《读库1404》,其中,《生而有罪》是一篇纳粹子女访谈录,讲述了这群特殊群体的诉求与焦虑,他们内心经历的挣扎让人印象深刻。《阡陌行》是绿妖的台湾现代农业笔记,这一期刊出的已是即《果蔬吟》《稻米歌》后的第三篇,主要讲述台湾农村的民间组织,文笔谈不上优美,但采访扎实,记录详实。《一份书帐》是杨葵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购书记录,现在回看充满了历史与时代感,也让人不由对当时相对单纯的出版界心生怀念。《白时屯的七个人》作者姜淑梅,这名七十多岁的老人回忆心酸又有趣……举出这些例子,是想说明《读库》系列大致的稿件内容,尽管两个月就会出版一期,但它并不受时空限制,也不追逐社会热点,也许正因为这样,它反而具有更久远的生命力。《读库》系列每年公开出版6期,最早始于2006年,近十年过去,2006年出版的那6期还会有人愿意买来读。我想起在《读库1100》上看到的主编张立宪的一个观点:要做十年后还能卖的书。每年年末,《读库》主编张立宪会用访谈聊天的方式举行一次沙龙,所谈的内容会刊在新一年的00期上。《读库》除了每年01至06这6期,还会在一年的开始出版00期,算得上是上一年的“业务总结”吧。只是它相当于内部出版物,只在读库自己的淘宝店上销售,不通过其它渠道发行,所以知名度也许不如另外的6期。我是在2011年年初偶然买下《读库1100》,在那一期刊出的访谈中读到张立宪关于做书的许多观点,心生认同,于是开始更多地关注这系列书以及《读库》相关衍生产品。虽然后来我找到了除《读库0600》之外的所有的00系列,但没有一期的访谈像《读库1100》里的那样让我久久难以忘怀。又是几年过去,《读库》系列及其衍生产品越做越好,但它一直秉持的基本观念都能从《读库1100》找到。在《读库1100》刊登的沙龙访谈中,我最深的感受是用心去做一件事的可贵。张立宪说,他们现在更愿意做那种“成本没有上限”的事情,不再给自己设定这个东西必须要在什么时间出来,然后用倒计时的方式往前赶,因为他发现,所有做得烂的东西,都跟倒计时、赶什么时间献礼有关。他提到做一本书“最值得骄傲的地方”,那就是做出一本“划句号的书”,也就是说,这本书做完之后,以后关于这部作品,同类的书都不用再做了,因为这本书已为这部作品画上了句号。一个编辑一辈子做一两本这样的书,就足以安慰了。在印刷上追求完美是张立宪在每一年的沙龙中都会聊到的话题,《读库1100》中,张立宪也谈到他们对印刷的精益求精,屡屡惊动北京印刷界的高手,在图书付印时,要求美术编辑、图片编辑必须去印刷厂盯着。而他觉得《读库》所做的最大的革命性变革,就是做到了把发行商抛开。除了每年6期《读库》,其它衍生产品,他们都只需在自己的平台上销售。这样,“可以把本来预留给发行商的利润释放给读者,或者释放给更好的用纸,更好的印工。靠这样的模式,我们可以用国际适用的制作成本、国内适用的较低定价,让读者买到性价比很高的书。”另一方面,“直销平台”的搭建,也加强了《读库》在发行商那里的话语权,“现在我们再和发行商谈,就可以很强硬,我们的书不允许退货,不允许拖款,他们也就接受了。如果他们不接受,我们就说那你就别卖了,我们不稀罕你卖。”“直销平台”的建立和完善,也让好书遇见读者有了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我们搭建了一个平台,把做的所有书都晒在上面,认真等待大家来发行、共享它们。不要把时间、空间和距离都想得那么重要。”让我很感动的一点是张立宪关于《读库》的定位:“说到底《读库》还是一个轻阅读,你只读《读库》肯定是不够的。我们看过很多书单,哈佛大学的书单、牛津大学的书单,两百部也好、一百部也好,你读一本就足够了,那是深阅读……有的读者读了那么多《读库》,后来他放弃了,他有了更深的阅读,这让我很安慰。”爱读书的我,常常想起这句话,反思自己是不是应该告别一些浅薄虚幻的阅读,走向更深的阶段。正如张立宪在《读库1100》中的一篇短文《踮起脚尖》里所言:“人在青年时期,思维如火山活跃,激情如大雨滂沱,没有成见的束缚,没有物质的负担,没有世俗的压力,想不怀疑人生、批判社会、自己给自己找别扭、思考终极问题都难。在这么好的年龄,就应该读一些踮起脚尖才够得着的书。”


 读库1100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