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与真实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01
ISBN:9787208031319
作者:[法]罗兰·巴特
页数:85页

作者简介

《批评与真实》是法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上新旧两派一次论战的产品,是巴特对攻击他的一篇文章《新批评还是新骗术》的反击。看来晋仪选译巴特这篇力作,除了它有文献性的价值外,另一原因是她很欣赏作者在他写作中所透露的精神境界:“绝没有权势,只有些许知识,些许智慧和尽可能多一点的趣味。” 

目录:
第一部
1.批评的拟真
2.客观性
3.品味
4.明晰性
5.说示无能
第二部
1.评论的危机
2.语言的多元性
3.文学科学化
4.批评
5.阅读
索引


 批评与真实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1. 拟真的意涵:论及一本书时,要讲求“客观”“品味”和“明晰”,这就是批评的拟真(p35)。2. “新批判”深入具象,将具体与抽象并置3. “旧批判”的惯性,迎合大众,诉诸道德具象的平庸,试图用客观、理性(所谓可以在一般人中引起普遍共鸣的东西)解释一切4. 品味,在美善之间建立转换的桥梁,品味就是不准说话精神分析中的“脑体倒挂”(代表原初动力的下体支配代表理性的上体)现象^^,而这一现象绝不等于作者的被动。作者,无论被理性还是被冲动支配,都是创造主体。5. 行话(jargon),唯一被认可的语言,是“明晰”的语言。行话所造成的语言的分隔。而“旧批评”无法以新方式书写,因为他们不思考(感觉Barthes童鞋很刻薄啊)。作家的受限?一个作家应该对言语及其自身的真实负责,而不应该对《法国民族》或者《世界报》的批判负责,“我说的话因为我而存在”。6. “旧批评”使用“文学特质”一词进行攻击,但Barthes认为“文学就是文学”。要走出文学而理解文学,人类学、结构分析对文学的价值。对文学作品的沉默表现“旧批评”的“说示无能”,应重写文学史,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应该从字面意义导向象征意义。
  •     第一部1.批评的拟真P8 批评的拟真喜爱很多的“事实”,可是这些“事实”特别具有规范性,与一般惯例相反,难以置信是来自禁止,亦即危险:分歧变成分裂,分裂变成错误,错误变成罪恶,罪恶成为疾病,疾病变成怪物。2.客观性3.品味P17 旧批评所谓的人,其实是由解剖学中的两部分所构成。第一部分,可称之为外上部:艺术的创造者即头部,高尚的外形,可示于人前面,又可看见者;第二部分是内下部:即性器官(不许名状),本能,“立即的冲动”(impulsions sommaires),“官能的”(organique),“无名的自动性”(les monde obscur des tensions anarchiques)。后者是人的原始性、直接性,前者是演进的,站在统治地位的作者。4.明晰性P21 地理学家巴诺(Baron)说:“巴布亚人的语言很贫乏,每一个部落有自己的语言,但它的词汇不断地在削减,因为凡是有人死去,他们便减去几个词作为守丧的标记。”在这点上我们可能胜过巴布亚人,因为我们虔诚地保存已故作家的语言,同时也拒绝思想界的新词、新义。在此,守丧的特征不是让一些已有的词死去,而是不让新词诞生。5.说示无能P27 论及一本书时,要讲求“客观”、“品味”和“明晰”,这就是批评的拟真,是1965年的情况。这些戒律非始于今日:后二者来自古典时代,前者来自实证主义时代。P29 事实上,文学的特性问题,只能在普遍符号理论之内提出:要维护作品内在的阅读就非了解逻辑、历史和精神分析不可。总之要把作品归还文学,就要走出文学,并向一种人类学的文化求助。P29-30 法雷尔(Démétrios de Phalère)曾这样建议:“有关文学,就说是文学”(au sujet de la littérature, dites qu’elle est de littérature)。这一重言反复不是随便说说的,人们首先佯装相信能谈论文学,可使它成为言语的对象,但这种言语很快就结束了,因为除了说对象就是对象本身外,它对这个对象其实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事实上批评的拟真能通往沉默本身或其替身,瞎说。P33 直面意义的排挤象征或者反而容许它共存,作品是字面意义的,抑或是象征意义的?或者更如兰波(Rimbaud)所说,“是字面的,同时也是全面的意义”(littérature et dans tous les sens)。↓P40 注释[60] 兰波的母亲不理解《地狱的时刻》(Une Saison en Enfer)他在信中对她说:“我想说我所想说,不但是书面的,而且是全面的。”(《全集》,Pléiade,第656页)。第二部1.批评的危机P46 “无上的创造者与低微的侍从,二者都是必须的,但应该各就各位,等等”,今天作家与评论家处于同样的困难环境中,面对着一个对象:语言。2.语言的多元性P49 作为一种体裁而言,私人日记就有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一种是社会学家纪德(Alain Girard)的方法,一种是作家白隆硕的方法。前者把日记作为一种表达社会、家庭及专业等等多种状况的工具;后者则认为是在不安的状态下拖延命定孤独感的书写方法。所以日记至少有两种涵义,但二者都是合乎情理的,因为它们都是协调的。P50 无论社会是如何考虑或决定,作品会超越社会,靠着某种多少有点偶然性和历史性的意义轮流:因为一个作品的“永恒”并不是由于它把唯一的意义加诸于各种不同的人身上,而是因为它为唯一的人提供了不同的意义。人经历了多元的时间,但永远说着同一的象征性语言。总之,作品提供多元的意义,由人去随意支配。P50-51 就如作品的第一语言在他本身引发出其他的词语,并教他述说第二种语言那样,这就是人们所谓梦想(rêver)。但根据巴希剌的说法,梦想也有它所遵循的道路,作品的第二语言所勾勒出来的就是这样的道路。文学就是名词的探索。普鲁斯特就曾在盖尔芒特(Guermantes)这几个字音中发掘了整个世界。其实,作家都有这个信念,认为符号的存在并非任意性的,而名词来自于事物的自然属性。作家都是站在克拉底鲁(Cratyle)一边,而不赞成赫尔摩根(Hermogène)的意见。但是我们应该是作家怎么写就怎么读(nous devos lire comme on écrit)。因而我们“颂扬”文学(“颂扬”也就是将其精义发扬光大);假如词语只有一个意义,也就是说辞典上的意义,假如第二种语言没有扰乱或解放“语言的确定性”,那就没有文学了。↓克拉底鲁是柏拉图的《克拉底鲁篇》中的一个人物,他主张语言来自事物的本性,另一人物赫尔摩根则主张语言来自约定。3.文学科学化P57-58 我们可以想象,但我们谈论到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爱好或相信爱好的东西时,牺牲的经常就是作家本人。……我们一般不倾向于相信,至少时至今日,相信作家可以宣称自己作品的意义分辨,而且肯定他本人所说的意义是合法的,所以会使批评家无理的去向已故作家审问有关他的生平、写作动机,以便肯定其作品的涵义。……人们甚至要我们等待作家过世后才去“客观地”处理他的作品,真是奇怪的倒置!只有等到作品变成神话的时候,我们才应该把它作为确切的事实看待。↓P79 注释[15]“神话是一种言语,它似乎没有真正的发出者,但却要保证内容和愿意承担意义,所以令人迷惑。”[L.Sebag,《神话:代码与信息》(Le Mgthe:Code et Message),《现代》(Temps modernes)1965年3月]P59 但信息的不同内容比作者的不同署名更为重要:作品是书写的,它使意义受到一定的限制,这是口头神话所不能理解的。我们面对的是一种书写神话所不能理解的。我们面对的是一种书写神话学,它的对象并不是决定了的作品,也就说附属于一个不变的过程,来源于某一个单独的人(即作者)的,而是通过一种特别的神秘的书写作品,人性(humanité)藉此尝试去表达意义,也就是它的欲求。4.批评P63 一切反省过的都得全部转化,转化有某些规律要遵循,而且永远向着同一方向转化,这就是批评的三大限制。P63 “极度兴奋”的权利至少已从罗泰蒙(Lautréamont)起被文学征服了,批评者只要根据诗意的动机(只要批评稍微声明一下)便完全可以变得“极度兴奋”↓罗泰蒙(1846~1870),法国作家,他批评语言的清明与运用下意识的困扰,使他成了20世纪文学革命的前驱。P70 一如雏初P73 如此我们便有权向批评家要求:不是要你让我们相信你说的话,而是要让我们相信你要说这些话的决心。5.阅读
  •     “书本被写书的人从反面来理解,再无所谓的诗人或小说家的存在,而只剩下书写本身。”(《批评与真实》P43)作者在写完一本书之后就脱离了他的作品,他的作品仅仅只是一种语言、一种符号而被人阅读、使用、流通,从而有了新的、不同的见解,这些见解有时并不是作者本身的写作意图。作品从此与作者无关了,只剩下作品供人解读。正如罗兰•巴特所说:“作者死了。”为什么作品能够被人多重解读而不受作者本来思想的影响呢?文学因意义的不同而存在,作品的意义是多元的、不确定的。语言的多元性表明了作品本身的开放性,作品本身就具有被多元解读的特性。作品一旦脱离了作者,便不再受作者的控制,也不受各种语境的限制,它的意义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 “无论社会是如何考虑或决定,作品会超越社会,靠着某种多少有点偶然性和历史性的意义轮流:因为一个作品的‘永恒’并不是由于它把唯一的意义加诸于不同的人身上,而是因为它为唯一的人提供了不同的意义。”(《批评与真实》P50)罗兰•巴特认为,语言这一符号的存在来源于自然事物,作品本身的暗喻性是能够让读者进行探索的,这样,作品的意义便是个人化的而绝非唯一的。文学作品构成信息的模糊性能够使整个作品都具有多元意义。意义在情景中得以彰显,而难以判定作品意义的作品必定是处于一个模糊的语境中。实用语言之所以区别于文学语言,是因为前者为了减少误解而出现在确定的语境之中,后者则不然。诗歌难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它高度凝练的语言使得它已经不明,语言的模糊性很强,这就需要阅读者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因素来理解诗歌,这样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意义的赋予,既然以是表达出来的,也可能是不表达出来的。因此人们就把作品的阅读和对作品的评论分开。前者是直接的,后者则是通过语言的中介的,那就是所谓批评的书写。” 文学批评试图赋予作品一种特殊的意义,这种努力并非是完美无缺的。直接的意义和间接的意义并不是完全相同。作家的过世使得作品成为神话,因为作者署名的虚名化,任何人都能够在作品中汲取他所需要的养料。如何解释已逝作者的作品呢?什么样的解释才是真实的呢?罗兰•巴特认为,“作品与作者只不过是分析的起点,分析的终极目标应该是语言。”他建立了符号学原理这一语言学科学,把语言(文学作品)分为小于句子的各种符号和大于句子的符号,他试图用拆解的方法科学客观地去探索和解释一篇作品的意义,却并不打算去明确作品的确切意义。解释是有限制的。虽然“作者已死”,但是对于他作品的解释并没有停止,批评受到作品的至少三大方面的制约,第一是把作品中的一切都看成是有意义的;第二是受象征逻辑的制约;第三是批评带有的主观性色彩并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作品的真实。“批评是一种有深度的阅读(或可能更进一步:一种定型的阅读),能在作品中发现某种可理解性,再这方面,它确实在解码,并具有一种诠释的性质。”(《批评与真实》P69)批评因当尽力地寻找真实,而寻找到作品真实的途径有以下几种。首先要根据批评者自己的语言,重建作品的象征情状,要让“象征去寻找象征,让一种语言去充分表达另一种语言:这样最终才能尊重作品的字面意义。”“在批评的领域里,只有批批评者对作品的‘诠释’与他对自己的语言一样负责时,才可能会有准确的语言。”还有就是由语言对语言提出问题问题的批评手法——反讽。关于阅读,罗兰•巴特认为批评家不能代替读者,评论者(commentator)只为强加理解而加上己见,而诠释者(auctor)也只是根据权威说法加上己见。正如罗兰•巴特《写作的零度》和在《神话》的结尾处,他说应该寻找“真实与人之间、对象和知识的描写与对其阐释之间的一种协调”。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武大图书馆 C 区,借走的第一本书,读了一晚上,次日清晨读毕,被征服。#需重读#
  •     慕名而阅
  •     晕死= =
  •     “作为一种体裁而言,私人日记就有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一种是社会学家纪德(Alain Girard)的方法,一种是作家白隆硕的方法。前者把日记作为一种表达社会、家庭及专业等等多种状况的工具;后者则认为是在不安的状态下拖延命定孤独感的书写方法。”P50
  •     这位译者已经不在人世了我也不好说什么,不过必须要给那些只看译本就懂了悟了给了五星的人跪碎双膝。
  •     绝没有权势,只有些许知识,些许智慧和尽可能多一点的趣味。
  •     「巴布亞人的語言很貧乏,每一個部族都有自己的語言, 但詞彙不斷的在消滅。因為凡有人死去,他們便剪去 幾個詞作為守喪的標記。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勝過巴 布亞人。因為我們尊敬的保存已故作家的語言,同時 也拒絕思想界的新詞新義。在此守喪的特徵不是讓一 些已有的詞死去,而是不讓另一些詞誕生。」 我喜歡前半部,因為眷戀、或者傷痛,我們對某些詞語瘖啞 讓這些詞語隨著摯愛的人死去、再也不願提起。就讓心的一 小塊永遠暗著。
  •     完全具有奠基之作的气势,还不失真诚
  •     读完了,但显然还需要再读一遍两遍三遍。这不仅仅是新批评针对旧批评之批评的驳斥文,这本书的题目其实是《批评家的逆袭》,文字有自己凭藉的媒介,文字也是批评家与作家交战与交汇的载体。还有很多感想,再读再写,现在我要去吃饭饭了,嗯
  •     为新批评辩护的一些文章,讲述语言部分很好。
  •     看完再说
  •     翻译佶屈聱牙
  •     批评的对象是语言这一点表述得很赞,但后面把语言学框架套到批评领域之中总觉得怪怪的,特别是一种批评要将作品所有的意义包含在内,貌似太绝对了?
  •     关于文学批评的文论,成于20世纪60年代新旧派论战,巴特只是用了几十页来维护文学新批评,理论性强。但是我对文学批评等理论不太熟悉,觉得看不懂了只能阅读感受,多读著作打基础慢慢理解吧,没有那个料也不勉强了。(但是我依然好想装的!)
  •     新文学批评之争的驳斥之作。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