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的田园城市》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 > > 明日的田园城市章节试读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0-10
ISBN:9787100072250
作者:[英] 埃比尼泽·霍华德
页数:128页

《明日的田园城市》的笔记-第1页

《明日的田园城市》的笔记-第94页 - 第十一章 遵循的道路

大体上说,产业改革家可以分为两大阵营。第一阵营的成员鼓吹:最重要的是始终关注增加生产的必要性;第二阵营的成员认为:他们的既定目标在于更公正、平等地分配。实际上,前者不断地说:“增加全国的红利,一切都会好起来”;后者说:“全国有足够的红利,问题在于公平分配。”前者多属个人主义者,后者多属社会主义者(P.95)为了实现这些合乎理想的目标,我取两种改革家之所长,并且用一条切合实际的线把它们拴在一起。仅仅鼓吹增加生产的必要性是不够的,我已表明如何使他得以实现。而另一个同样重要的目标——更公平地分配——正如我已表明的那样,也是完全可能实现的,而且不会引起敌对、斗争或苦难;根本就无须革命性立法,也不必直接侵犯既得利益集团。因而我所说的两种改革家的愿望都是可能实现的。霍华德对他的田园城市的期望,田园城市的灵魂是社会改革。

《明日的田园城市》的笔记-第7页

钥匙的原理理解城市,有点意思

《明日的田园城市》的笔记-第16页 - 什么是田园城市?

霍华德倡导的是一种社会改革的思想,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本书的目的就在于构成一个城市乡村磁铁,以表明在这方面是如何迈出第一步的。为了形象的说明上述观点,他绘制了著名的三磁铁图,三块磁铁分别注明城市,乡村,城市-乡村,三种引力同时作用于人民,于是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他们何去何从。”
他的田园城市示意图明确写着:“城市用地1000亩,农业用地5000亩,人口32000人”所谓田园城市,显然是城乡一体的。其中城区1000英亩、30000人,平均每人城市用地面积约135平方米,彼得霍尔就曾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指出:“与一般印象相反的是,霍华德为他的新城所提倡的相当高的居住密度:大约每英亩15户。按当时一般家庭规模,约相当于80-90人/英亩。
1919年田园城市与规划协会与霍华德商量给田园城市下了个极短的定义:”田园城市是为了安排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城镇;其规模要有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但不能太大;被乡村包围;全部土地归公众所有或托人为社区代管。“

但对于霍华德来说,”田园城市“ 并不是他的奋斗目标,而只是实现他所追求的目标---社会城市----的一个局部试验的示范。1902年更改书名的后患就在于,他把人们的视线从社会改革的整体转向具体实践的一个局部。

《明日的田园城市》的笔记-第11页 - 译序

……他们并不十分关心当地的自然、社会条件和历史形成的文化传统,只要有当地的地形图,再用几天时间大致看一下现状,就可以离开现场,回家伏案作图了。……不反映现状特征的标准化设计,掩盖了原本客观存在的地方特色。难怪人们长期讨论地方特色而不得其解,最后不得不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P13)城市面貌是当地自然、社会和历史演变的综合体现(P15)
1. 在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上摆脱了显示统治者权威的旧模式,提出了关心人民利益的新模式。这是城市规划立足点的根本转移。
2. 摆脱了就城市论城市的陈腐观念。
3. 城乡结构形态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
4. 城市规划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

《明日的田园城市》的笔记-第36页 - 第四章 田园城市收入的支出概况

我们会看到,我们所谈到的经济效果是由于我们已经说过的两件简单的有利条件所起的作用。第一,由于土地是在人口迁入赋予它新的价值以前购置的,因而迁入者所获得的用地价格极为低廉,而且确保将来的增值为他们自己以及后来的人所有;第二,由于迁往新址,他们无须为旧建筑、为补偿损失以及为高昂的法律费用支付巨额资金。
田园城市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在于他的经济基础
田园城市的形态是霍华德思想的外壳,一直被模仿直到今天,但实质已被丢弃一空

《明日的田园城市》的笔记-第22页 - 译序

1944大伦敦规划方案原想向外疏散部分伦敦人口,此目的并未实现,只是用新的方式吸引了更多的外来人口,变相地进一步扩大了大伦敦。中国的一些大城市也采用了这种手法,由于没有严格的绿带限制,结果多数连成了“大饼”。(P25)……在西方,有以教堂为中心的中世纪模式、奥斯曼改造巴黎的巴洛克规划模式和以纽约曼哈顿为代表的金融寡头模式。

《明日的田园城市》的笔记-第1页

说实话这本书基本上没看懂

《明日的田园城市》的笔记-第107页 - 第十二章 社会城市

这一增长的原则——在我们城市的周围始终保留一条乡村带,直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一个城市群——并不一定要严格按照我的示意图来贯彻,但是这种环绕一个中心城市的布置,使整个组群中的每一个居民虽然一方面居住在一个小镇上,但是实际上是居住在一座宏大而无比美丽的城市之中,并享有其一切优越性;然而乡村所有的清新乐趣——田野、灌木丛、林地——通过不行或骑马瞬时即可享用。因为美丽的城市组群是建设在人民以集体身份拥有的土地上,所以将有规模宏伟的公共建筑、教堂、学校以及大学、图书馆、画廊、剧院等,那是世界上任何土地押在私人手中的城市无能为力的。

《明日的田园城市》的笔记-第18页

《明日的田园城市》的笔记-第6页

霍华德尝试创造不同于现在城市或是农村任何一种的组织方式,而是具有二者共同优势的城市—乡村模式。问题在于大家似乎都认为:劳动人民现在不可能,而且永远不可能住在农村而从事农业以外的职业,拥挤而有碍健康的城市是经济科学的结论,我们现在这种把工业和农业截然分开的产业形式必然是一成不变的。
译序中金经元先生这么总结霍华德倡导的是一种社会改革思想,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
关于书名的通常两种叫法—「花园城市」或是「田园城市」,金先生选择后者。前者着重园林艺术手法,后者则是从城乡一体的组织结构着手。对于霍华德来说,田园城市并不是他的奋斗目标,而只是实现他所追求的目标—社会城市—的一个局部实验和示范。
畸形的「新城」「卫星城」建设并不是和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思想相符合。方案原想向外疏散部分伦敦人口,此目的并未实现,只是用新的方式吸引了更多的外来人口,变相地进一步扩大了伦敦。至少从表面来看,缺少绿地已经成了大饼。其组织方式和内在逻辑更是无从提起了。
芒福德:田园城市既不意味着隔离孤立,也不是指那些位于偏远地区,好像与世隔绝的寂静的乡村城镇。…

《明日的田园城市》的笔记-第15页 - 霍华德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1.在规划指导思想上摆脱统治者权威模式,提出立足于人民利益的新模式。这是规划立足点的根本转移。
2.摆脱就城市论城市的观念。 (霍华德将乡村与城市的改进作为统一的问题进行处理)
3.城乡结构状态要适应时代发展。
4.城市规划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即并不盲目追新追大城市,而是着力发展中小型城市。

《明日的田园城市》的笔记-第23页 - 大伦敦规划与社会城市的区别

方案原想向外疏散人口,此目的并未实现,只是用新的方式吸引了更多外来人口,变相的进一步扩大了大伦敦。
量的不同反映了质的差别。“社会城市”的总人口只有25万人,中心城市5.8万人,每个周边城市3.2万人。显然只是一个小城市群,没有母城和卫星城的关系。他的目的是想用这种城乡一体的小城市群来逐步取消大城市。大伦敦规划显示的是另一番景色。
把大伦敦规划和田园城市思想联系起来,显然是用形似来阉割霍华德的社会改革思想,使他走向了它的反面,变成了维护旧城乡结构的工具。


 明日的田园城市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