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小说全集(全三册)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8
ISBN:9787020042258
作者:[奥] 卡夫卡
页数:382页

作者简介

《卡夫卡小说全集1—3》选自德国菲舍尔出版社1994年的校勘本《卡夫卡全集》,包括作者创作的(生前发表和未发表的)全部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之所以选取这个负有盛名的校勘本,是因为它忠实地根据卡夫卡的手稿,既保留了原作无规则的标点符号和异乎寻常的书写方式,又突出了原作完成和未完成的两个部分,同时也纠正了其他一些版本的错误。
本书既保留了原作无规则的标点符号和异乎寻常的书写方式,又突出了原作完成和未完成的两个部分,同时也纠正了其他一些版本的错误,原原本本地再现了作者手搞的风貌,为翻译和认识卡夫卡的作品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也力图为我国的卡夫卡读者和卡夫卡研究再现一个新的视野范围。

总序
失踪的人
审判

书籍目录


总序
失踪的人
审判

城堡
变形记
地洞
附录:致父亲的信

中短篇小说
一司炉
二舅舅
三纽约郊外的乡间别墅
四去往拉姆西斯的路上
五在西方饭店里
六罗宾逊事件
这汽车停了下来,
清晨,
残章断篇
1布鲁纳尔达出游
2卡尔在一个街口
他们行了两天两夜
附录:年表

内容概要

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在西方现代文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他生前在德语文坛上几乎鲜为人知,但死后却引起了世人广泛的注意,成为美学上、哲学上、宗教和社会观念上激烈争论的焦点,被誉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论年龄和创作年代,卡夫卡属于表现主义派一代,但他并没有认同于表现主义。他生活在布拉格德语文学的孤岛上,对歌德、克莱斯特、福楼拜、阳思妥耶夫斯基、易卜生、托马斯・曼等名家的作品怀有浓厚的兴趣。在特殊的文学氛围里,卡夫卡不断吸收,不断融化,形成了独特的“卡夫卡风格”。他作品中别具一格甚至捉摸不透的东西就是那深深地蕴含于简单平淡的语言之中的、多层次交织的艺术结构。他的一生、他的环境和他的文学偏爱全都网织进那“永恒的谜”里。他几乎用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眼睛去看世界,在观察自我,在怀疑自身的价值,因此他的现实观和艺术现显得更加复杂,更加深邃,甚至神秘莫测。
布拉格是卡夫卡的诞生地,他在这里几乎度过了一生。到了生命最后的日子,他移居到柏林,试图摆脱不再是卡夫卡的布拉格。不管怎样,跟他的同胞里尔克和韦尔弗相比,卡夫卡与布拉格保持着更长时间和更密切的联系。在这个融汇着捷克、德意志、奥地利和犹太文化的布拉格,卡夫卡发现了他终身无法脱身的迷宫,永远也无法摆脱的命运。


 卡夫卡小说全集(全三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6条)

  •     在看卡夫卡的《城堡》,其实看的就是一种感觉,就像看电影《内陆帝国》时那样,或者困在自己一个因为莫名其妙而有些恐慌的梦境里那样,看这本书,感受的就是一种氛围,无理性的,不明真相的,努力逃离却出不来的......
  •     看完卡夫卡,有很多东西就没法再看了;要想评论卡夫卡,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因为一直以来他给的是你无法想象的!每一页都是超乎想像的!看了卡夫卡,让人觉得自己幼稚的连一个孩子都算不上!面对这样的书,也许只能感叹:这个世界太神奇了!最重要的是:卡夫卡让人觉得考虑死亡并不是羞耻的事!
  •       关于卡夫卡写作方式的来源,想必很多人苦苦研究,不定也有了什么研卡协会。却可以用几个梦境及,《梦的解析》来叙述这种荒诞性。 1   穿梭的巷子,石板路,巷子很窄,哥哥领着我去找房子。我们像进入迷宫似的,在一个个转弯处来回旋转,绕弯。最终没有找到房子也没有找到出口。(第一个梦境几乎一直不断的重复这个镜头,中间有些片断记得不清楚,但是巷子是很清晰的,就像《城堡》中K不断的要去寻找城堡,想要进入,而最终不得结果一样。) 2   去思茅。思茅在北京的上头,在平面地图上。爬上一个小坡,大概是一人高,便是一片空旷的黄土地,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倒是在边缘长满了蒲葵,我感觉到它锋利的可以割到我的手,虽然没有被割到,但是我已经感觉到自己的手破了,并且在流血。感觉到疼痛。   思茅是个很奇怪的地方,很少有人来。   但是只要有人来踩在这片土地上,这里便会开花。我首先看到一小片柠檬黄的花,一团一团的。又走了一段路,我看见了像一个小圆灯罩那么大的花,中心是奶黄色的,而它有两个脚,则是七星瓢虫。(例如《变形记》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 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它在不断的爬行。我确定那是花。跟在它身后,前边是一大片的仙人球。但是这种怪物似的的花它们在交谈的时候说。前面的那片鱼塘的鱼会用刺扎人。可那些明明是仙人球。   最后我又退回到原点,到了一个农舍。没有大门,直接敞开在那里。所有人在忙碌着,没有人看到我在。 …… 3   两个梦大概是这样的,也属于荒诞梦幻。梦是现实的一个反射面,有现实而得来。梦的题材稍加润色加工便是很好的文学作品,现实的一切总是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发生拼凑在一起,但在白天里那些不经意的细节就产生了梦,梦的发生释放了内心我们并不知道的紧张。   只有梦。荒诞,没有秩序。而恰巧是这种荒诞,证明我们平日忽略了自己心灵里及其重要的一个部分,导致生活出现了双重性。 4   卡夫卡的小说分析起来并不难,至少没有《红楼梦》那么多繁枝末节。它很易读,并且对现象的深刻剥析于现今也仍然适用。有时候小说对现实照射的简单性,就像人压迫人的阶级社会一样明了,但我们改变不了现状。   可以去直抒胸臆,但要干嘛干嘛愤怒什么的就没有必要了,看清了,看明白了,就是这样的一回事,至于革命什么之类的,还是先革自己开始吧。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对我的影响非常大 读卡夫卡的时候 会觉得这是我本来的状态
  •     天才
  •     盼望爱情却为文学圣洁止步于前,渴望羁绊又恐维系感觉怠惰疲倦;在文字中不断表达寂寞、绝望和契约,但卡夫卡在生活里却无时不刻善待同事、勤勉工作,努力做一个好职员。 Paradox或许可以诠释卡夫卡,又或许他的灵魂生活在只属于他的第八大洲,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统统和现实不同。他的私人情感宣泄是今日我们理性解读的源头。 很感谢卡夫卡。
  •       打开书本,别人在做沙盘,卡夫卡在建城堡。
      
      一页一页,一步一步。一些人的沙盘,长长散散,走马观花,看过就过了;一些人的沙盘,布局巧妙、堆塑别致,一时啧啧称赞,看过再回望,经过时间的冲刷,只留下模糊的轮廓。
      
      看沙盘需要聚睛,看城堡需要会神。进入卡夫卡的城堡,或仰视或平视,禁不住先在原地转上两圈,因为陌生和新奇。伴随着微微的眩晕。定下神,欣赏卡夫卡的城堡。建筑突兀、壁画怪诞,精美地呈现在眼前。每一个荒诞的画面都吸引观看者投上自己的影子去演绎。卡夫卡就是有这样的魔力。没有了自我,不知道发生的缘由,不知道发展的脉络,荒诞的画面就在那里。你就在那里。
      
      走出城堡,找回了自我,熟悉的感受、熟悉的缘由和脉络。回首,卡夫卡的城堡还在那里,你还在那里边。真实的你。
  •        有些书确实是写给那些有脑子的人看的 卡住了 虽然也要看下去 但是需慎想一个问题 你看到的是别人的评论还是输本身呢?
  •     我只能说你这评论写得太好了。
  •     他的眼睛是他的世界里的一丝执念,平淡无奇却又细致入微、节点荒诞又充满人生无常性;很遗憾他的长篇小说未能完成,只能依靠前者的脉络和思路来个人化推敲情节的未来走向及平淡中的一丝曲点。
  •     感觉人类伟大的文学家都是生活中的病态作者。由于病态特别放大了他们的感官和体验,让我们这些普通人能通过他们看到很多未知或者埋藏的秘密,所以才称颂他们。比如陀氏,托马斯曼等
  •     第二册/变形记
  •     读完了三本残长篇,记得读的时候忍住了多大的无奈才继续的。
  •     荒诞、虚无的卡夫卡
  •        高中的时候,有一次语文老师让我写篇关于卡夫卡的《一个梦》(本书第三册P82)的评论。她的话让我受宠若惊,于是当天晚上我熬到深夜,洋洋洒洒自以为是的整出一篇几千字的文章。现在这篇文章早已无处寻觅,但我还记得当时的兴奋,因为语文老师说,卡夫卡们上了语文课本,她实在不知道怎么给同学们分析这些作品。
      
       对于卡夫卡的热爱可以回溯到高中时候读福克纳的《村子》。感谢世翔,让我花低价买到了许多像《村子》一样市面上不多见的经典书籍。高中的语文课是我最爱上的课,因为我的两任语文老师都对我的广泛阅读表示赞赏,上课时读课外书是我的特权。那时候的我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以为自己今后一定是个拿诺奖的料,还常常在心里构思自己的受奖辞……扯远了,《村子》是我高中最喜欢的书之一,如同莫言所说,福克纳的书你不一定读完,但是会长久的给你启示。在你写不下东西的时候去读福克纳,你会觉得原先枯竭的写作又有了无限空间。《村子》中穿插了一段卡夫卡式的寓言(201页-207页),干净利落,当时我对卡夫卡的认识仅停留在变形记阶段,但是读了福克纳的这段文字,我豁然开朗,对卡夫卡那种充满宿命感的文字有了全新的认识。
      
       后来,当我为语文老师写那篇评论时,却将这种情怀隐匿了。因为我觉得这种被抽离的宿命感实际上是作家的逃离手段。卡夫卡之所以要烧掉所有手稿,其原因与小孩把自己心爱的玩具藏在柜子中一样。于是我写到了作家的使命与孤独,写到艺术创作的目的----为自己而写作,唯独没有写约瑟夫K的宿命情节。这些不成熟的想法伴随我最初的写作过程,也塑造了我最初的人格。
      
       其实我写卡夫卡并不是为了他。我想说,卡夫卡只有一个,哪怕福克纳写的再好,也只是给他自己多贴了一个标签,只能被我们认作对卡夫卡的致敬。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陈忠实、莫言,不过是无数效仿马尔克斯和福克纳者之一。如同潮流的存在只是为了流逝,当一种观念诞生,无论是否得到了承认,它已经死亡。当我审视自己时,我发现自己身上印着王小波、福克纳、格非、马建刚的痕迹,但是从一开始我选择的标杆就是错的,无论我如何努力,也不能超越自己的标杆,更何况,这些标杆存在着许多缺陷,也同样难以超越他们自己的标杆。
      
       没写之前就认定自己写不好,这就是为什么我越来越害怕写作,多么可悲的一件事。大学4年过去,我曾经给自己立下的许诺并未实现。我的想法还在变,但再也不会像十几岁那样,看到一片树叶都能掉眼泪。有一天,我看到自己大二时写的东西,就像时间在我脸上划了一刀,我觉得我真的老了。
      
      
      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午后
      
       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午后,我走在大街上遇见自己的一位老同学。我很惊讶的问他为什么在武汉。他神色匆匆,左顾右盼,似乎并没有因为见到我而感到丝毫诧异。他说:
       “快跑吧,那件事情败露了……”
       我顺着他的眼光看去,几个头戴大盖帽的警察正向这边追来。我正要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却发现他已经跑进一个小巷子,消失不见了。
       那几个大盖帽跑到我身边,举着橡胶棍气喘吁吁。他们说:
       “那个人,刚刚跟你说话的,你认识吗?”
       “哦,那是我一个同学。”
       “好吧,你被捕了。”
       “为什么?”
       “这个……”警察想了想,“你觉得自己活了这么多年,有没有做过错事、坏事?比如偷看女人洗澡,坐公交少给了一毛钱,或者踩死一只蚂蚁……”
       “或许吧……我不太确定,有的时候我会随手摘下路边的一片树叶,但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做错事……”
       “你看,连你自己都承认了。快点跟我们走,过会还要赶路呢。”说着他拿出手铐把我拷上。
       “我那个同学怎么办?”
       “哦,我们的任务是抓人,现在任务完成了,得赶紧去……咦,你同学叫什么名字?”
       “我好像不记得了……”
       “无所谓,至少我们现在抓住你了。我们走吧。”
       “我们去哪?”
       “这个……这个我也不太清楚……”
  •     今天看了变形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他选择与自身气质相似的作家阅读,并用这种相似为自身行为找到证据。
    从卡夫卡对《情感教育》的迷恋,以及他恐惧婚姻这两件事实看来,卡夫卡其实是懦弱的。像小说的主人公一样,他的内心里永远汹涌澎湃,翻动着热烈的感情、新奇的想法,但他缺乏的是行动力。卡夫卡习惯于自我否定,并且不断地自我否定。从效果上看来,这种行为代表了一种对于外界的拒斥。这种拒斥或许并不像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那样,源于他对父权的无限放大造成的恐惧,以及他从文学的孤独中品尝到的快乐。
    ——————————————————————————
    从他那,我看到了自己,试图改变……
  •       当年看卡夫卡的《万里长城建造时》给我留下一种很深刻的印象,这是歌颂伟大的劳动人民,赞誉古往今来的伟大成就的。隔了很久之后,我看到一些评论文章,发现他们不约而同的认为这是卡夫卡一贯的对官僚机制的反问和探究,揭示中国的官僚体制蒙蔽愚弄百姓,建造大而无用的名声工程。我吃一惊,立刻翻回去找那篇的文章,发现好像是多出了描写令人难以捉摸,无所不能无处不在至高无上的官僚的形象,但我也同样发现造成我当年误解的地方在于在文章的开头大篇幅的充满热情的对建设长城、对人民是怎样将毕生心血投入这项伟大的工程的描述,其中反映的真诚和自豪是卡夫卡的文章中所少见的。
      
      为什么?其中可能有卡夫卡对异国情调的迷恋,出自对神秘的东方帝国美好想象而美化的情绪在内。但仔细考虑,《万里长城建造时》和他更出名的《城堡》、《审判》相比有一点明显的不同,那就是万里长城无论如何评判,这至今屹立不倒、恢宏巨大、引发人们无穷想象的建筑是实实在在人类历史上的杰作,就算它是官僚体制下催生的产物。这在卡夫卡笔下并不多见,回想一下《城堡》和《审判》就可以明白,其中虽然也描写了神秘莫测且无法抗拒的官僚体制的力量,但并没有真正表现其力量的实体的物质的东西存在,而主要是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仿佛暗影中的神之手一样,推动着每个人前进的方向,但《万里长城建造时》中则进一步表现出它是如何有效地将人们凝聚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的力量与智慧,完成近乎不可能的雄伟工程的经过,如果只是要揭露批判官僚体制,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例子,《城堡》和《审判》中说的还不够清楚吗?
      
      现在再回到我当年“误解”上来,也许最初阅读后留下的深刻印象,在日后的回忆中不断加强,这才是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看似渺小,一盘散沙似的人民也可以爆发出无限的力量,完成似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同样的,再雄伟的工程也是一块砖头一块砖头的搭建,一小段一小段枯燥乏味精疲力尽的完成的,但当每个劳动者的心血造就的一小部分集合起来,形成的却是如此庞大宏伟、令人赞叹、心旷神怡的传世之作,伟大的事业就是这样造就的,也许都是这样建成的。
      
      “人的天性从其根本上来说是轻浮的,犹如飞扬的尘土的天性,它不受任何束缚。”但也只有压制一部分的轻浮天性,脚踏实地工作才能为人类的前进提供动力。居里夫人在为居里先生作传时写道,“无论如何,即使一个人成为没有灵魂的躯体,另一个人还是应该照常工作。”这句话为她失去挚爱的丈夫后依然做出了伟大的成就提供了最好的解释,也许,工作才成就了人类作为整体的灵魂吧!
  •     2017年26、27、28:隐秘的写作方式。很难读,也很难读懂,感受就对了。
  •        看完卡夫卡,有很多东西就没法再看了;要想评论卡夫卡,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因为一直以来他给的是你无法想象的!每一页都是超乎想像的!看了卡夫卡,让人觉得自己幼稚的连一个孩子都算不上!面对这样的书,也许只能感叹:这个世界太神奇了!
       最重要的是:卡夫卡让人觉得考虑死亡并不是羞耻的事!
  •        他的作品 觉的自己没法说清楚、、、就感觉他在写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物 每一个细节都像是对现实的挑衅 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以为自己足够理性可终究走不出生活密不透风的网,正是看了了他的作品让我觉得原来自己的苦闷纠结百年前就有人无比细腻地刻画出来 令人痛苦地不是人、事 而就是:生活本身
  •     每个字我都认识,每个故事都能阅读,然而除了抑郁和嘲讽,我全程一脸大写的懵逼……
  •       这个版本的包装设计让洒家爱不释手,封面卡夫卡名字的手感以及尾页浮雕效果的黑色图案。这是一套可以装X的版本啊!典雅的黑色真是太合适卡夫卡的书了,这只是属于一个私人的也许是荒谬的感觉。而荒谬的感觉还弥漫在整个对于卡夫卡的阅读过程中。虽然其写作的年代还没有“黑色幽默”的概念,但其成就的文字如同“黑色幽默之父”一般出现。携同卡夫卡本身为人所知的“柔弱”和“局促”。这种美妙的反差,让洒家产生了阅读快感。继而体验到类似于荒诞剧的莫名和极具庄严感的哲学思辨。无意把卡夫卡故弄玄虚的乱吹一通,只因你几乎无法想象这些充满张力的文字出自一个敏感,压抑,生平庸常却内心如此丰富的人之手。而卡夫卡已经套上太多巨牛无比的名头,乃至会影响到纯粹的阅读——你无法忽视卡夫卡本身的光辉,这让对其文字的阅读变得战战兢兢。撇开这个作者名字,那些小说其实真的牛X——无与伦比的!
  •     怕痛吗?生活的本质就是痛苦,所谓快乐即是痛苦的间隙。痛是活着的最真切的体验。麻木和死亡无异,一个是躯体在腐烂,一个是灵魂在腐烂。
  •     当你一觉醒来突然变成了一只巨大得甲克虫。我很喜欢变形计。那种“异化”不仅仅是外表,还有心灵。细节很完美,让人很有代入感。
  •     福楼拜没有结过婚……
  •     没什么好说。挚爱。
  •       午饭是青椒肉丝盖饭加海带鸡蛋汤,谈不上美味但很可口,悠闲地吃完,付账,离开。几日阴雨之后,阳光明媚空气依然干冷,X迎着太阳微微眯着眼,望着街道上往来的行人和车辆。迷离和恍惚。掏出手机,时间还早,习惯地向拐角的静文书屋走去。披肩长发,面容娇好,五官小巧,见X进来,扬起可爱的嘴角“来啦!”X微微低头,还以微笑。
      
      
      
      书屋不大,二十个平方左右,书也算不上多,紧凑、略显随意,私人书房的感觉。先望见的,还是《萌芽》,笑笑,已经到了羞于购买的年纪。郭敬明《爵迹2》摆了高高一摞,拿起一本,随手翻翻,一样的年纪,不一样的生活心情,放下。安妮宝贝主编的《大方》已经到货。村上春树三天两夜长访谈,“那时候什么东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那里将发生什么事情,我心里完全没数。毫无头绪。即使这样,也先把青豆放进交通堵塞中,让她从避难阶梯走下去再说。”没数、再说,个人判断得完全准确。村上春树也老了。合上,走向那位安静的女生,问下书店的生意,付款。
      
      
      
      迷离感还没有消失,行人和车辆来来往往,无形的目的,无形的牵引。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打开新浪微博。文字很近,生活很远。身外的恍惚,手机里的鲜活。该去上班了,眉头微微皱了一下。
      
      
      
      一对夫妇站在办公室门口,和李杰说着话。李杰见X走过来,介绍说这是X警官,和我负责张磊的案子。夫妇堆起更多的笑容,一边说让X警官费心了,一边从裤兜里掏出一个黄色信封递了过来。X接过信封,微微点下头,推门进了办公室。拇指和食指夹了一下,接近《青年文摘》的厚度。3000元。
      
      
      
      小董在做询问笔录,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坐在桌子的另一端,身子轻轻摇晃,不屑一顾的模样。小董大学刚毕业,苦口婆心说着坦白从宽,男子不为所动。X问了小董一下情况,男子盗窃手机,失主报警后被抓,男子一口咬定手机是自己的。X拿起放在沙发上的摩托车头盔,戴在了男子头上。男子先是疑惑,然后眼中闪过惊恐,X已将警棍挥下。男子抱住头盔趴在了桌子上,撞掉文件散落地上。一分钟的时间,男子摇摇头,把身子抬了起来,踉跄了一下。X皱了一下眉,男子身子往后一闪“手机是我偷的。”
      
      
      
      下班之后,习惯地抬头看看天。红霞满天。X掏出手机拍下,传到微博,说明只有四个字——寂寞黄昏。
  •     一本好书是一直享用不尽的
    www.xseaLing.cn
  •     孤独的寒鸦
  •        始终在以一种相当不透明的,似乎不存在的东西来作为寓言的边际。无法触摸,无法观察,也就没有了解读的可能性。
       一种巨大的空灵与黑暗,尽管毫无边际精神一旦介入,又会被包围起来,压得喘不过气来。
       一种现代意义上的寓言----从一开始,就拒绝明确的意义,清晰的线索,可预见的结果;从一开始,他便步入了一种寓言中才有的完美和黑暗。
      
      
  •        初读书,往往会觉得一些人神圣。因为这些人能进教科书,因为这些人很时髦,因为这些人与另一些同样“神圣”的人相关或为其周边,因为这些人被反复传诵……在拿起书的同时,他们的光环便先笼罩上来。不要讲怀疑或说“不”,这样的光环甚至让人无法正视其文,无法搞明白他们究竟说了些什么。就好像基督教徒隔着教堂的烟雾仰望上帝,虽然知道他也是一个鼻子两只眼睛,长着两撇小胡子,但就是怎么都看不清楚他的脸。上帝是神圣的,慈爱的,但也是威严的,不可亲近的。而这些被认为“神圣”的作家亦是一样,因为其神圣而从一开始就无法理解。
      
       以前喜欢卡夫卡的时候,翻他的小说,爱不释手,并且找他周边的内容来看。但无论是卡夫卡,还是尼采,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甚至福楼拜,我记得自己统统看不明白。卡夫卡说他总要翻《情感教育》,于是我就努力地从后者中查找理解作家的途径。其实现在看,卡夫卡就是卡夫卡,福楼拜就是福楼拜。重看《情感教育》的时候才发现,卡夫卡当年实在是一个可爱的读者。他几乎把自己带入了作品当中,反复验证着自己的懦弱和孤独。
      
       当年的卡夫卡恐惧婚姻,他在自己的日记里说: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尼采和克尔凯郭尔,这些人我觉得亲近,但只有福楼拜是结婚的,其余都是单身汉(大意如此)。他选择与自身气质相似的作家阅读,并用这种相似为自身行为找到证据。由此卡夫卡得出结论:要将自己放置于一个地洞里,由专人定期为他送来水和食物,并且他将不与来人接触。他要过一种与世隔绝的,完全孤独的日子。其实当初的卡夫卡渴望婚姻,但他说“如果我结婚,那么烦扰的婚姻生活将干扰我的文学的创作。”如果将卡夫卡视为“神圣”,那么无疑这种选择将把他的形象神化,使其成为佩戴着苦修带的圣徒(马克斯·布洛德在为他的好友作传时便犯了这个错误,为后人所诟病)。但假若把他从圣坛上拉下来,他便立刻变成了一个普通人,并且是个人格不太健全的普通人。
      
       从卡夫卡对《情感教育》的迷恋,以及他恐惧婚姻这两件事实看来,卡夫卡其实是懦弱的。像小说的主人公一样,他的内心里永远汹涌澎湃,翻动着热烈的感情、新奇的想法,但他缺乏的是行动力。卡夫卡习惯于自我否定,并且不断地自我否定。从效果上看来,这种行为代表了一种对于外界的拒斥。这种拒斥或许并不像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那样,源于他对父权的无限放大造成的恐惧,以及他从文学的孤独中品尝到的快乐。如果将卡夫卡放入他生活的圈子当中看,这种拒斥的来源更多的来自他对某种契约关系的恐惧。联系到他的《审判》和《城堡》当中充斥的荒诞和对权力的批判。无论是政府、机构、权力关系还是社会关系,契约都是维系其运作的基本要素。卡夫卡是法学博士,而法学里充斥着的便是契约。试想他每天接触到的都是一些在契约关系之中被伤害的人们(他曾经在日记中记述了他的一位出了工伤的代理人,并形容自己对这个案子产生了恐惧),再将这样的现实与他小说中的荒诞感进行对比——K永远到达不了的城堡,其实就是人永远无法走出的契约关系网。卡夫卡恐惧这种契约关系,拒绝将自己放入任何一种关系之内,并且这种契约关系给他带来的是无穷无尽的压力,并让他产生了与世隔绝的想法。这种对人生存的基本原则的拒斥构成了卡夫卡性格当中的懦弱,同时也是他小说中荒诞感的来源。所以他永远不会结婚,永远不会走出父亲的阴影。这里的卡夫卡并没有无奈,他并非不能走出来,而是不愿。
      
       所以卡夫卡不是什么“在文学道路之上匍匐前进的圣徒”(虽然他对宗教,尤其犹太教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只是一个被自身性格缺陷统治着,并且全力反抗着这种统治带来的绝望,同时在潜意识里又依赖着这种性格缺陷的矛盾综合体。在这种背景之下,卡夫卡的荒诞和黑暗似乎能得到更好的理解。他无意批判社会,无意享受哲思,也无意将自己神圣化。他只是利用文学作为反抗自己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对他而言,是私人化的,所以他才会交代布洛德在他死后焚毁他所有的手稿(他是不希望自己的缺陷被不断解读的)。我们今天读到卡夫卡,认为其神圣,是现代主义的开山鼻祖,同时也认为其晦涩,无法弄懂其作品要表达什么。然而卡夫卡的伟大恰恰在于他的非神圣。当他作为一个人格有缺陷的普通人出现时,他的缺陷折射出了生活中的阴暗。他的懦弱导致他容易将恐惧和绝望放大,而正因为这种放大,才使我们看到了一张无边无际并且杂乱无章的契约网。这张网让我们绝望,让我们发现生活的荒诞,发现自身存在的可笑。卡夫卡是能够让人冷静和理性的作家(尽管他的创作是非理性的),他的伟大即在于此。而这样的伟大,却不是“神圣”所能代替的。
      
       刘小枫在《这一代人的怕和爱》的末尾说,卖旧书是一种自我调整,真正卖掉的是过去的读书兴趣,算是对自己思想的自我清场。这句话当初读的时候,我同样觉得神圣,然而今天将它拉下神坛,才发现这原不失为一种方法(或者可以说是警醒)。读书是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思想进行“清场”的。对我而言,不是卖掉旧书,而是定期把那些曾经供奉在神坛上的神圣们拉下来,拉到和自己相平的位置上,让自己不再仰视。当你不仰视他们的时候,他们的伟大也就显露出来了。究竟什么才是应该记住的;谁才是值得放在书架上,隔一段时间就要翻一翻的;而哪些人又是可以尊敬,却与自身气质不太相符的……这一切都要待到先人们走下神坛才能够辨明。当你不觉得他神圣时——我现在才感觉——他就开始伟大了。
      
      
  •     “对自己的思想进行清场”,写得很好。
  •     读了一个月的卡夫卡,像是在庙里抽了一柱签,晦涩虚无,可你能知道字字珠玑,在故事最圆满的变形记里,在为数不多的短篇小说里,关于人生巨大的绝望,这里没有答案没有解药,审判缺失了一部分最终也是一死,最淋漓尽致的城堡突然结束也不可能让我们再看到答案,所以卡夫卡的那个k始终没有逃出命运的审判,个人在这里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天罗地网般的处境,能走向哪儿呢?卡夫卡只是狡黠孤独的旁观者,自始而终没有参与进来,所以他不能妄做结论,可那投向芸芸众生的目光却如此的透彻深远,以至于21世纪的东方越来越像卡夫卡笔下的世界
  •     这三本读了一年多,断断续续的。阅读体验实在是不好,而且多数内容相当晦涩,离奇,难懂。所以读的过程中和读完之后总是想竭力搞懂,但这个也相当困难。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太一样,可能这就是经典和伟大作品的力量吧,也就是所谓的寓意丰富。 不过我想,无论如何,作者的文字大致都会与其个人生活环境,性格特征,时代背景等相关联。能写这些文字出来,在生活中也一定很孤单苦闷吧……
  •     收藏与品读都很值得。
  •     无论变不变成昆虫,人类的世界就是与我们不相同
  •     果然短篇和日记更让人惊叹
  •     据说卡夫卡已是最深的虚无。《城堡》之后再无荒诞。切肤之痛。
  •     意识流。完全是对意识的描写,能读下去,却很难读懂。卡夫卡是孤独的人,孤独却是因为占有欲的强盛,没有结尾的结尾,却让人回味的满是苦涩,痛苦,却丝毫没有纠结。我本来就是这样的,放任思绪到处游荡,从来没想过要停留。就像那艘船一样,可以被风吹到任何地方,那是来自冥府的风。
  •         关于卡夫卡写作方式的来源,想必很多人苦苦研究,不定也有了什么研卡协会。却可以用几个梦境及,《梦的解析》来叙述这种荒诞性。
      1
        穿梭的巷子,石板路,巷子很窄,哥哥领着我去找房子。我们像进入迷宫似的,在一个个转弯处来回旋转,绕弯。最终没有找到房子也没有找到出口。(第一个梦境几乎一直不断的重复这个镜头,中间有些片断记得不清楚,但是巷子是很清晰的,就像《城堡》中K不断的要去寻找城堡,想要进入,而最终不得结果一样。)
      2
        去思茅。思茅在北京的上头,在平面地图上。爬上一个小坡,大概是一人高,便是一片空旷的黄土地,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倒是在边缘长满了蒲葵,我感觉到它锋利的可以割到我的手,虽然没有被割到,但是我已经感觉到自己的手破了,并且在流血。感觉到疼痛。
        思茅是个很奇怪的地方,很少有人来。
        但是只要有人来踩在这片土地上,这里便会开花。我首先看到一小片柠檬黄的花,一团一团的。又走了一段路,我看见了像一个小圆灯罩那么大的花,中心是奶黄色的,而它有两个脚,则是七星瓢虫。(例如《变形记》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 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它在不断的爬行。我确定那是花。跟在它身后,前边是一大片的仙人球。但是这种怪物似的的花它们在交谈的时候说。前面的那片鱼塘的鱼会用刺扎人。可那些明明是仙人球。
        最后我又退回到原点,到了一个农舍。没有大门,直接敞开在那里。所有人在忙碌着,没有人看到我在。
      
      ……
      3
        两个梦大概是这样的,也属于荒诞梦幻。梦是现实的一个反射面,有现实而得来。梦的题材稍加润色加工便是很好的文学作品,现实的一切总是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发生拼凑在一起,但在白天里那些不经意的细节就产生了梦,梦的发生释放了内心我们并不知道的紧张。
        只有梦。荒诞,没有秩序。而恰巧是这种荒诞,证明我们平日忽略了自己心灵里及其重要的一个部分,导致生活出现了双重性。
      4
        卡夫卡的小说分析起来并不难,至少没有《红楼梦》那么多繁枝末节。它很易读,并且对现象的深刻剥析于现今也仍然适用。有时候小说对现实照射的简单性,就像人压迫人的阶级社会一样明了,但我们改变不了现状。
        可以去直抒胸臆,但要干嘛干嘛愤怒什么的就没有必要了,看清了,看明白了,就是这样的一回事,至于革命什么之类的,还是先革自己开始吧。
  •     结过婚的应该是陀氏,两次。
  •       因为很多作家都推荐他,然后趁特价的时候购入.短篇根本不太可能看懂,有些其实就2句话,这也算短篇?不过他长篇小说里对于情节的设置,对于主人公那种孤身存在于一个陌生环境下的心态描写还是让人有感触的.但因为3部长篇都是未尽之作,都没有结局甚至只完成半部而已.因此他自己都没想好的东西,旁人怎么就那么地开始分析和评论呢?呵呵.
      看他的书能了解点新奇的写作技巧,其他的话看个人造化了.
  •     我心目中小说界的一座丰碑!
  •     人文社出品必属精品
  •     卡夫卡的文字,细腻、敏感、荒诞、虚无,读他的书像经历一场难以言说的梦,揪心。
  •        中文系的学生都知道卡夫卡是经典,由于本人在大学处于四处家教挣生活费的现实主义,又加上文学口味永远停留在打小形成的低俗的《故事会》阶段,在看了卡夫卡小说内容简介后,一边觉得故事奇特,好玩,一边就把书扔在一边了。
       卡夫卡是个银行白领,城堡也许代表他无法融入的社会,变形也许是他眼里的真实世界。深思忧郁自闭,是否是现代工业社会的通病?一直努力得到父亲的肯定,是否像我们永远无法满足父母的期望?一个标准白领的现实寓言。
       卡夫卡又是犹太人,又写德语。搞得我对说德语的犹太人越来越崇拜。难道犹太人真的是上帝的选民?
       现代社会将所有人都整到各式各样的流水线上,工作需要人合在一起,下了班,人却比任何时代都分离。于是,很多东西被发明,世界需要东西来填充,无论是物,还是爱。
  •     他只是一个被自身性格缺陷统治着,并且全力反抗着这种统治带来的绝望,同时在潜意识里又依赖着这种性格缺陷的矛盾综合体。
    ==============================
    精辟
  •     呵呵,或许卡夫卡本人正站在天堂发笑,因为和其他被人们“奉为神坛上的圣徒”一样~卡夫卡从来没有自己把自己定义为“神圣”,只是后人如此把他推上至高点而已。。。在在这一点上,楼主是对的,先把“神圣的面纱”拉下来,我们才能和作者“面对面”。。。
  •     喜欢卡夫卡 喜欢他玄乎略略吓人的文笔
  •     五年真爱粉,忘不了第一次看到他文字时的震撼。
  •     最近特别特别想读的书,可能看完库切就想看更彻底的虚无,因而就全读卡夫卡
  •     他举起双手 抓了个空
  •     文章和你头像挺搭的
  •       在看卡夫卡的《城堡》,其实看的就是一种感觉,就像看电影《内陆帝国》时那样,或者困在自己一个因为莫名其妙而有些恐慌的梦境里那样,看这本书,感受的就是一种氛围,无理性的,不明真相的,努力逃离却出不来的......
  •     看了其中三部
  •       对于这篇伟大的现代派小说,我在震撼之外尽抒发一点点拙见。如下。
      
      《饥饿艺术家》是一篇充满病态信念与悲剧性的文章。病态的笼子将饥饿艺术家与外界隔绝;原本的草堆终于变成腐草,饥饿艺术家的尸床。而瘫在腐草堆里,饥饿艺术家临死前的最后一个想法,依然是坚定的执念:我要继续饿下去。这些无法调和的冲突就是小说悲剧性所在。
      
      饥饿艺术家就是卡夫卡。病态的笼子实际上是卡夫卡自己给自己缚上的脚镣——他的无望的对理想的追求。
      
      这篇课文读得我很是悲哀,主要是因为饥饿艺术家那可笑的、对艺术理想的执着。在我看来,这种执着很不理智。很傻。你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着,但有几个人为他的执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呢?难道执着就意味着奉上性命做祭品吗?当然不是的。当我发现我的执着不再适合这个时代和社会,不再行得通时,自然而然的,我会说服自己改变:我会去执着于别的“适合的”理想。这才是理智的做法,才是顺应时代的做法,对吧?
      
      ……然而,多委屈啊。为了那个世俗的自己牺牲了精神的自己。多么委曲求全的做法。胆小,懦弱。就这一点来说,由衷的喜欢饥饿艺术家。不受外界(不论有没有人看我演出,我都饿着;不论有没有人帮我计天数,我都坚持饿着)影响,本着一颗单纯的、至诚的心去守护他的执着。真的是喜爱这样的人,他像小溪一样清澈——尽管是一条很细很细的、流不了多远的小溪。
      
      什么?这种人怎么能喜欢?!在当今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好了好了,我都知道。与其说喜欢不如说敬重。放心,我是不会向他学习的,我也不敢向他学习,所以只能把他当天人一样崇敬。放心放心,我也不想像他那么痛苦,我宁愿逐渐变得麻木。我的人生不会那么悲剧,只会稍稍寂静。向他学习会把自己痛死的,我可不想死;我还想活着呢。对,不论怎样活,反正我还活。着。呢。看,这就是我对自己的交代;比起卡夫卡的,真是太卑微了。
      
  •     我的大二时光……
  •     .....不知所云..
  •     要专注于作品本身,而非作者的光环。写的真切啊,卡夫卡于我,还是一扇未打开的们。
  •       卡夫卡的《判决》里面描写了三个人物。第一个是主人公的一个老朋友,那个老朋友在很多年前便一个人远走他乡,过着孤独贫寒的生活。第二个人是主人公,他生活体面而富裕,他在给那个老朋友写信,却在下笔的时候觉得自己怎么写都免不了内容的虚伪。第三个是主人公暴躁冷漠的父亲,对主人公了如指掌,总是冷冷的审视着主人公,最终主人公因为忍受不了父亲的审视而跳水自杀。
      我起初阅读《判决》觉得这个故事古怪而不知所云。但用这个故事审视自己体内的三个“我”时,便豁然开朗。
      ——《判决》主人公的朋友、主人公、主人公的父亲其实都是一个人,卡夫卡通过写这三个人的永远无法调和的矛盾,揭示了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困境,其中敏感的人会深受这种困境带来的内心冲突的折磨,极端情况就是像主人公一样自杀。
      主人公的朋友所代表的是完全真实的“我”,却因绝对真实而无法适应社会和融入他人(远走他乡,孤独贫寒),这个可以代表我们每个人最真实但都永远无法成为的那一部分。而主人公则是适应社会良好但不得不带有各种虚伪的人(体面富裕),代表一个所谓人格健全的”我”的现实处境。而主人公父亲,代表这一种审视这两个“我”差异的良心准则,主人公因为不堪这种良心的审视,没法面对真实的自己(给老朋友写信只能虚伪),最终不得不选择自杀。
      我们在人格健全的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的带上各种“人格面具”(并非恶意),以适应生活中种种情景的需要。但这种健全不可挽回之处在于——我们必须背离绝对真实的“我”,而成为一个真假参半的健全人。这本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却一直受这个过程的折磨。当试图达到绝对真实的状态时,会受到因无法适应社会融入他人的孤独的折磨。而成为一种“健全”的人时,又会受到因为背离而产生的羞耻感折磨,就像被《判决》里面冷漠的父亲所审视——你富裕体面又如何,你早已背离了你远在他乡的朋友。(也就是绝对真实的“我”)。
      曾经我为这种冲突找不到解决的源头,总是在两端摇摆而深受折磨。看了卡夫卡的《判决》知道了关于这个内心冲突的两点——
      
      1.这个冲突像悖论一样永远无法解决,只能平衡。
      2.这是所有人都有的矛盾。有人没注意到,有人注意到了并为此不爽。
      
      这两个收获就足够了。
  •     卡夫卡不是什么“在文学道路之上匍匐前进的圣徒”(虽然他对宗教,尤其犹太教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只是一个被自身性格缺陷统治着,并且全力反抗着这种统治带来的绝望,同时在潜意识里又依赖着这种性格缺陷的矛盾综合体。
    说到点子上了
  •     没读完。
  •     Sorry I don't understand ᐡ-ﻌ-ᐡ 读了第一册,暂时就只能领会到一种憋屈的愤恨。第一册里收录的是失踪的人和判决,这两篇的人物形象给我的感觉是那种内心情感和想法层出不穷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寸步难行,小说里的心理活动描写至少占了百分八十!!!我不明白既然心里这么想为什么不去做呢?非要被牵着鼻子走,最后搞砸了自己的人生(约瑟夫还die了……就因为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也许这是卡夫卡病态痛苦的艺术表现?他太复杂了。
  •     有同感。如果把作者当神而不是当人看,就读不懂小说,更不懂作者。其实卡夫卡就是有着童年阴影和性格缺陷的人,文字只是他反抗的一种手段。他的感受真实而且直白,但一旦放大以后就会让人感觉到荒诞的假象。
  •       很久以前读的了,他的小说是会让人上瘾的,一直反复读,而每一次的感受都有微妙的变化。他能给我的是前所未有的关于世界关于人性关于理想的深刻体悟,他到品至今仍觉得无人能及。力荐
  •        作为艺术家——弗朗茨.卡夫卡,拥有一些完成了的短篇小说和几篇未完成的长篇小说,让人疑惑的悲惨生平,写作,还是写作,以及让人无法理解的大量的写作,但从未写完,他是失败的
       作为圣徒——他是那个骗子布罗德创造出的一幕哑剧,终生的痛苦,至高的信仰和禁欲般的生活,他被阉割了
       作为诗人——在他恋爱的时候他能够变成诗人,他的句子比诗歌更为费解,他比艾略特的荒原提前了半个世纪来叙述世界的悲哀,但没人爱他,连他自己也不爱,他是个软弱的人
       但如果问我,谁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天才纳博科夫,斗牛士海明威,学者乔伊斯还是农民福克纳的时候,我想,也许是那个遭到误解最多的最可怜的人,也许我从不认识他,但他使我着迷,因为他是弗朗茨.卡夫卡。
  •     一个世纪过去了,还是可以看下去的书,也许这就是卡夫卡的魔力吧
  •     挺专业的!我准备看卡夫卡的小说,来提前感受一些众人对其的评价!请到处自己神坛上那些想法,很值得品味!
  •     敏感而自卑 觉得自己不够优秀 对这个世界诚惶诚恐 到了一定的年纪我们才蓦然醒悟 与其说我们在作品中找寻先贤 不如说是在寻找思想的共鸣 在验证自己是谁而已
  •       有个形象,常常萦绕在我心中。
      
      似天使,也似魔鬼;似春风,也似狂风;可以高大,也可以渺小;可以清晰,也可以模糊。让我时而恐惧时而敬畏,时而迷茫时而无助。有时候我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有时候这形象却又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在它面前,一切伪装和铠甲都被不费吹灰之力地卸去,一切随时间而来的积累和沉淀也都瞬间烟消云散。
      
      一直以来,我都不知该如何下定义,除了小学时候的一张画和大学时候的一首诗,我没有留下其他任何表达这种情感的痕迹。
      
      按中国的传统教育,《背影》应该是这个形象的最佳阐释。而事实上,我却在《判决》和《致父亲的信》里,看到了这最熟悉的形象。
      
      有人说,这是弱者的逃遁。我并不赞同这一说法。
      
      虽然在卡夫卡的作品中,这一形象多以“暴君”、“强者”的姿态出现,但这样评判并不公正客观。就像站在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看客眼中,人的形象也像万花筒一样,呈现出变幻莫测的图像。卡夫卡父子的最大矛盾在于,他们完全就是两类人,而要这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人维持传统的父子关系,甚至需要交流呼应,简直要了命了。天性敏感又细腻的卡夫卡,比起常人,对这种窘迫和畏惧的感受愈发深刻,他违心且艰难地尝试达到父亲的期望,但一次次的失败和受挫使他灰心丧气并选择逃跑,最后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差异存在于朋友间或许是件好事,但在父子间却正好相反。所以在《致父亲》中,他说道:“假如你是我的朋友、上司、叔伯、祖父、甚至岳父(尽管也有些迟疑),我会感到很幸运。惟独作为父亲,你对我来说太强大了......” 在我看来,这里的“强大”并不能做单纯的理解,应当指两人的差异过大,以至于无法相互理解,相互呼应。卡夫卡之所以如此痛苦,是因为看不见的桎梏束缚着他,那便是“顺从”。他顺从父亲的教育、父亲的想法、父亲的一切......以至于自己动弹不得。在发生冲突时,他没有选择反抗,反而选择了自我否定。
      
      很多人说卡夫卡的作品荒诞而深奥,我却觉得,他的文字直白而真诚,是儿子对父亲霸权微弱又执着的反抗呼喊。在现实生活中,他失败了;在小说里,他仍努力着。读卡夫卡的作品,到处充满了心理学的暗示,无论主角是个怎样的成年人,表象下藏着的仍旧是那个在父亲阴影下徘徊的未成年儿子的身影。在《致父亲》中,他提到小时候一次为了要水喝,而父亲却将他“拽出被窝,拎到阳台上,让他就穿着睡衣,面向关着的门,一个人在那儿站了一会儿”。这件儿时的小事让他记忆犹新,而像这样的“琐事”还有很多,这些细节汇聚起来,让卡夫卡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我的父亲,终极法庭,会无缘无故地走来,半夜三更一把将我拽出被窝,拎到阳台上,在他面前我就是这么渺小”。正是这种对未知行为所招来的来自父亲的“判决”,让卡夫卡一直活在畏惧中,他不知道,审判何时到来?为何到来?如何发生?他知道的只有一件事,即他必须为此承担结果。
      
      在卡夫卡小说里成为矛盾焦点的那种荒诞,一种非理性、非逻辑,会让人一开始觉得莫名其妙并渐渐感到枯燥乏味的东西,恰恰揭示了生活本身。当非理性到来之时,习惯了思索理性的人竟然感到了一丝不知所措,他想要争辩,却毫无意义;他想要离开,却没有勇气;他想要纠正,却没有能力;他想要模仿,却迷失了自己。在读小说时,我们对这种无力感有深切体会;在现实生活中,当遇到类似的境遇,我们也感到似曾相识。
      
      其实卡夫卡的作品,与其说涉及政治,不如说涉及儿童、教育和心理。无论研究他的论文被写得多么高深,他作品里的意象被阐释得多么神乎其神,作品的意义被升华到怎样的高度,他仍旧是那个面对父亲紧张得不知所措的、胆怯而踌躇的男孩。
      
      面对卡夫卡式的判决,我们应当如何面对?
      
  •       没有人能看懂卡夫卡!
      他的作品很多都是不完整的,他要表达的东西都是很晦涩的,他的思想都是很极端的,他的描写都是很抽象的。
      从变形记到城堡,从审判到铁桶骑士,我没有读懂太多。但他有很多支离破碎的文字中我看到了些许鲁迅的影子,这是我比较能了解的一种思想。他的文字大多荒诞,就像达利的画作,但却也有力,像一面镜子反映了世态炎凉。变形记里的格里高尔,从一家的主心骨成为了一家的累赘,耻辱。父亲从漠视到愤怒,母亲从绝望到与父亲一样,妹妹从害怕到怜悯最后也把他抛弃,格里高尔终于死了,家人也解脱了。格里高尔就像没有出现在世上过。灰色的世界啊,不是吗?
      城堡我没能读完,太压抑了,K,小旅馆,一座爬不上的山,小镇……一个个具象有抽象的的符号,我无法喘气!!作品未完成,没有一个作者给予的结局,但是却给读者一个更好的空间来想想结局。
      卡夫卡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是因为他的犹太身份?难道因为他生活的年代?难道因为他的经历?没人知道,但真正的卡夫卡有人能看懂吗?反正我没能看懂卡夫卡……
      
  •     ZZZzzz
  •     我有时候觉得他的小说就像诗那样,可以随意的去解读......
  •     偶像大人啊,真是神一般的存在
  •     透视苦难的冰
  •     暂时只借读完了第三册。
  •       第一次看他的书就被他震撼了,不知道谁还能用那么长的句子,那么长的段落,用了两句话完成一个段落,一个段落却有两页那么长,多门连贯的头脑,多么熟练的语言。
  •       1、地球在旋转中向两端拉伸,慢慢形成两个互相缠绕的条状物。专业说法是双螺旋结构。每一个位置都在旋转中上升,可长度就固定在那里。慢慢靠近,发现双螺旋是由无数的人体组成,一个挨着一个,目光呆滞,慢慢旋转,慢慢上升。X看见了自己,被夹在双螺旋结构中,在旋转中渐渐被两边的人体挤出,最后脱落下来,掉进无尽的黑暗,掉进无限的虚无和恐慌……
      
      惊醒。是个梦。X长出一口气,身体放松了下来,疲惫地瘫在床上。
      
      2、走进政府办公大楼,左转进入走廊,X想起了早上做的那个双螺旋的梦。
      
      大楼建于上世纪80年代,几次装修遮盖住了陈旧的砖石,遮掩不住沧桑的味道。每次在走廊上行走,X都有穿越历史的恍惚和不适。面对历史的长河,人会感到个体的渺小,因为发现构成个体全部生活的身份、职务、关系、荣誉、目标、理想是那么的飘渺,消散之后,只剩下孤独、伶仃的自己。
      
      一楼左手边第三间是X上班的办公室,X进来的时候,张玲已经坐在那里织起十字绣。X给张玲点下头打声招呼,拉出椅子在办公桌前坐下,拉开抽屉拿出记事本,今天没有事务安排。从抽屉里抽出《小说月报》和《时代周报》放在桌上,把记事本合上放回抽屉。X读完昨天读了一半的小说,郭萍推门进来,坐下后从提包里拿出化妆镜检查妆扮,一丝不苟。
      
      X靠着椅子,晒着阳光,沉浸在办公室安静的氛围里,感受着时间慢慢从身边滑过,一切仿佛停滞一般。X抬起头望着天花板,视线穿过混凝土,看见一间又一间的办公室,政府办公大楼变得透明,每间办公室里都有人在走动在忙碌,X感觉自己也动了起来,像被艰难带动的齿轮。X又想起早上做的那个双螺旋的梦。
      
      3、和共青团县委一起吃饭的时候,X见到了董燕。董燕是X白衣飘飘年代最美的记忆,在高中时候是前后位,整天说说笑笑,免不了情窦初开,由于当时的大环境,这份感情就停留在像雾像雨又像风的阶段。高考之后各奔东西,开始互相写了几封信,后来就不再联系。
      
      共青团县委是东道主,七口一杯酒后,团委领导先是自己打圈然后安排董燕喝一圈。到X时,董燕面带笑容说着这次活动麻烦了的客套话,将一杯青岛啤酒一饮而尽。不再是当年那个腼腆、害羞的小女生了。X觉得青啤异常的苦涩。饭桌不大,X感觉饭桌对面的董燕是那么遥远。相隔万水千山时,感觉是那么的近,近在眼前,却感觉遥不可及。和董燕处在双螺旋的不同位置,可以擦肩,但永远不会交合。
      
      4、X随赵科长去市里开会,晚上会餐时,X又感到了双螺旋的旋转。酒肉之后,赵科长明显不胜酒力,由X扶着回到宾馆房间。X跟着赵科长工作了一年半,总感觉赵科长站在高一个台阶的地方,处在双螺旋上方的位置。望着距离如此近的赵科长,X感到了双螺旋消逝后的不知所措,感受到了赵科长作为一个女人的美丽和诱惑。没有双螺旋,没有职务,只有两个人。X感到了久违的轻松、新鲜和冲动。X拥着赵科长的手臂用了一下力,感觉赵科长和自己靠得更紧了……
      
      5、阳光明媚的午后,X站在人来人往的街道边。陌生的行人,都在旋转,只有X站在原地,找不到位置和方向……
  •     卡夫卡的书像噩梦一场
  •     神经病一样的卡夫卡对我有着强大的诱惑力啊诱惑力。城堡我印象最深。
  •     LS……大概阿拉记错了,再回头去查一下,谢了哈。
  •     只看了第二卷。《城堡》给我的感觉好像深冬一个难醒的梦,梦里每个人都来自罗生门,向往着一个更深更迷惘的梦。《变形计》读完,内心无比寒凉,但无论是惨死的主角还是他的家人,没有谁是谁非,但人性最深还是自私自利的——从某种程度上,他的家人和那个催他玩命工作的老板没有区别。卡夫卡,经典!
  •     怎能不读原文?
  •     唯有得知荒诞与虚无,方才明白人生。
  •     失踪的人没怎么看懂,审判貌似看懂了
  •     为了看《城堡》而来,可只有《城堡》我始终没读完。
  •     卡夫卡没有得诺贝尔文学奖,真是诺贝尔奖的遗憾。
  •     我一点也没看明白
  •       
      
      优秀短篇小说力荐
      
      《在流放地》:
      结构最严谨,情节最恐怖,除城堡外最能代表卡夫卡想像的短篇小说。
      
      《地洞》
      卡夫卡本人最形象的变形。
      
      《饥饿的艺术家》:道不尽的辛酸
      
  •     有共鸣...
  •     读过《煤桶骑士》
  •     建筑测量师
  •        看了卡夫卡的小说,格力高而变成了大昆虫,饥饿艺术家把自己饿死了。讲的故事很简单,被评价为社会的寓言。可是我从小就知道资本主义制度是万恶的,人是冷酷无情的不用卡夫卡说我就知道。卡夫卡再说一遍又有什么意思呢?都知道资本主义制度不好,不也没人舍得死?
      
      
       终身无法脱身的迷宫,永远也无法摆脱的命运。一个人的孤岛。卡夫卡挣不脱的命运,于是将这样的绝望写到书里。我想,他也许有很严重的自闭,或者是对阴暗的情感,反应特别的大。也许他很像海子,很像梵高。智慧反而给这样的人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烧灼感,每走一步都是像行走于尖刀之上。对于这样的人,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也许是有的人生下来就要受苦,受“心”苦。也许要把心理面的念头一一驱散才可以获得正常人的安宁。可是你又会发现有些人是命----里-----注-----定----要-----受-----这-----份------罪-------的。生命玄奥不可解。
      
       再想一想香水,也一样看不明白,还是扯到资本主义制度残酷压榨劳动人民嘛?费解。
  •       十二年前,朋友送了我一套卡夫卡全集,封面没有照片,是淡淡的土黄色,后来第二本被人借走然后不知所踪,另外两本也在这么多年的辗转中不知道压在家乡的哪个箱底。他是一个很特别的朋友,高中那几年,每年生日他都会送书,有卡夫卡,《乌兰斯匹格传奇》,《人都是要死的》,生日礼物呢?有见生日送《人都是要死的》吗?后来发现原来《人都是要死的》写的是一个永远也不会死的人,当然这也不一定是件幸福的事。
      
      如果问我最喜欢的作家,大概就是卡夫卡,无论是短篇和长篇,我似乎都通过每一个字读到了他的心。每一个字,都是温柔的,即使是在描写流放岛上的酷刑,饥饿艺术家的死亡,判决中跳河的青年,他的笔调都是冷静的,他的心都是温柔的,无论是酷刑还是死亡,生的折磨就要结束,温柔的怀抱就要包裹你,当然温柔不一定就温暖,彻骨的寒也可以是淡淡的。
      
      印象最深刻的是《城堡》,哦,怎么能够忘了《城堡》,那终其一生,无论如何努力也永远可望而不可即的城堡。K 无疑是头脑灵活的青年,这一点无可否认,他懂得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他也不是拘泥迂腐的人,为了达到目的,他也可以去勾引不爱的女人,但是,但是,他却永远也无法靠近他的目标,那目标一开始似乎并不是那么难的,怎么就是,怎么就是,到不了。
      
      读《城堡》的那段日子,我整个人都是恍恍惚惚的,常常不知道自己置身何处,盯着自己的手,眼光似乎穿过那手到达无尽又虚无的时空,常常需要伸手摸摸墙,确定下物理的存在,或者张张嘴,轻轻吭两声,确定自己活着。我闭上眼睛,再睁开,房间没有消失,我还坐在床头,我还是我。
      
      读卡夫卡的文字是十几年前的事,但是这记忆却如此深刻,那每一个字似乎都刻进了我心里,我不知道这是种什么样的力量。即使不能记得那具体的字字句句,但是那些无助,彷徨,不安,恐惧,叹息,都在耳边萦绕,在心间徘徊。
      
      
      
  •     为什么会和卡夫卡产生共鸣?因为我们面临想同的困境。忧郁像一种传染病,装逼者更容易被传染。读卡夫卡的作品应该笑,那种幽默很美很痛苦,如同你抱着一具腐尸亲吻。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卡夫卡荒诞到极致的文笔十分有趣,伍迪艾伦的《影与雾》想必借鉴了不少,可是荒诞之中并不难理解作者想要表达之意,从而荒诞达成了深刻。遗憾之处在于审判和城堡最后几章可能因为未完稿,过于拖沓和繁冗,不如前文的凝练和有力,欠缺设计感
  •     我只读过他的《变形记》原谅我吧,我真的没办法读懂
  •     重新做人
  •     卷2 城堡 变形记地洞给父亲的信
  •     当他作为一个人格有缺陷的普通人出现时,他的缺陷折射出了生活中的阴暗。他的懦弱导致他容易将恐惧和绝望放大,而正因为这种放大,才使我们看到了一张无边无际并且杂乱无章的契约网。这张网让我们绝望,让我们发现生活的荒诞,发现自身存在的可笑。卡夫卡是能够让人冷静和理性的作家(尽管他的创作是非理性的),他的伟大即在于此。
    解得简直。
  •     、 - -表示很想看看卡夫卡的文。
  •     他应该是个心思非常敏感的人~
  •     卡夫卡是尴尬的香味,摸起来的水,果子的圣杰,和真正的水中的火,人盗火的完成阶段,女人弥漫的渡口,当之无愧的伟大风格,就像家庭回到宗堂时,真正完成的是那苦苦的艾叶草,那之后的大水和形式,只是光的物铺盖在上面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