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掷骰子吗》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读物 > > 上帝掷骰子吗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
ISBN:9787538276374
作者:曹天元
页数:369页

不过瘾,期待下一部

最新的量子力学史话,谈到了超弦理论,可惜笔墨不多。关于超弦理论,可以看另一本书《宇宙的琴弦》。可贵的是,作者正是当今超弦理论研究领域的前沿带头人之一,可以了解到最新进展。像相对论一样,由于其众多奇特的、超出常识的推论,一直在吸引着大量的关注。也有很多书以有关量子论作为主题,不论是科普为主还是历史故事为主。在中文出版界以翻译、引进作为主导方向的今天,能出这么优秀的一部作品,实在令人感到兴奋。而且,看完之后,你会发现,中国人不仅能写出精彩的科幻小说,也能写出优秀的科普作品。不敢猜测作者的观点,但至少我个人从这一部跌宕起伏的量子力学发展史中,能够悟出一些“道理”:1、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并非是线性的(匀速的),而总是由一些相对平缓甚或停滞的时期夹杂着一些突飞猛进、成果迭出的高峰期。这是所有系统演化的规律吧。推而广之,一个社会也是如此(最近读《文明之光》也有同感)。2、应该小心所有“绝对”的东西!物理学、数学都曾在历史的某些阶段被“完成”过。而这些“绝对”化的理念也最终都被新的发现所颠覆。将来怎样我们还不清楚,至少在今天,没什么事是”绝对“确定的。3、由上条可以推论,没什么东西是值得你迷信的。科学本身也不过是人类逻辑自洽的一种”游戏“而已,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再到量子力学,从0的发明到负数的出现,从不可公度的无理数到复数,从欧氏几何到黎曼几何,那一次不是对‘绝对真理’的突破?今天被奉为圭臬的学说也正等待着被突破和扩展。4、科学探索的能力有赖于独立人格为基础的独立思考。唯有保障人们的思想自由,培养敢于挑战权威的独立精神,科学的种子才能生根发芽,成长壮大。5、科学不能作为价值判断的尺度。科学没有价值上的对与错,其实它本身就没有绝对的对与错。科学只负责了解世界,解释世界。人类该如何行为不是科学能解决的问题——这应该交给伦理、社会、心理、道德、哲学等学科研究。

创造与想象

网络上看了大约一半,觉得这种书必须买,才能对得起作者。借着国庆长假看完。第一时间推荐给一位当物理老师的同学。同学回复没时间看,在统计初三的成绩。于是我决定买一本给他,我认为,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兴趣。按现在的中国教育,再过100年也出不了大师,不管是文哲的,还是科学的。必须让孩子感受到美,得到挣脱束缚的力量,让孩子学会追求,追求真理。

这本书,实在不能只用很好来形容

原来科普其实可以这么有趣,原来这才是科学,原来我过去十几年可说是白活了

这个世界在你观测它的时候,成为了你想要的样子

哥本哈根(波的坍缩)-> 多世界MWI(平行世界)-> 隐函数 ->系综解释(避而不谈,实用主义)->GRW ->退相干历史DH(粗粒历史)->超弦哥本哈根经典物理说”不知道不代表不存在“量子物理说“我思故我在”这个世界在你观测它的时候,成为了你想要的样子MWI多世界的理论,让你永远活在那个你存在的那个平行世界里,别人看来你可能死了,但是对你来说你还活着,只不过你永远不能回到那个你死掉的平行世界里去了。 -----太奇妙了

这是一本超赞超赞的书

那令人神往,热血沸腾的史话啊。。。如果在学物理的时候,能够将这些史话引入,知那些理论是如何一步步经过争论在那些传奇达人手中发展而来,这样的课堂是多么有意思啊。。。可惜我们都只是经历了填鸭。近些年最喜欢的一本书之一。

个人摘录梳理

伟大的学者卢克莱修(Lucretius)在其不朽著作《物性论》中提出,光是从光源直接到达人的眼睛的,但是他的观点却始终不为人们所接受。波斯的科学家阿尔·哈桑(al-Haytham)所提出:原来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物体,只是由于光从物体上反射到我们眼睛里的结果。他提出了许多证据来证明这一点,其中最有力的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当我们亲眼看到光通过小孔后成了一个倒立的像。光的种种性质终于被有“业余数学之王”之称的费尔马(Pierre de Fermat)所归结为一个简单的法则,那就是“光总是走最短的路线”。古希腊时代的人们总是倾向于把光看成是一种非常细小的粒子流,换句话说光是由一粒粒非常小的“光原子”所组成的。这种观点一方面十分符合当时流行的元素说,另外一方面,当时的人们除了粒子之外对别的物质形式也了解得不是太多。这种理论,我们把它称之为光的“微粒说”。意大利的一位数学教授格里马第做了一个实验,他让一束光穿过两个小孔后照到暗室里的屏幕上,发现在投影的边缘有一种明暗条纹的图像。格里马第马上联想起了水波的衍射(这个大家在中学物理的插图上应该都见过),于是提出:光可能是一种类似水波的波动,这就是最早的光波动说。 波动现象被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声音是一种波动的认识也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人们开始怀疑:既然声音是一种波,为什么光不能够也是波呢?十七世纪初,笛卡儿(Des Cartes)在他《方法论》的三个附录之一《折光学》中率先提出了这样的可能:光是一种压力,在媒质里传播。任何波动都需要有介质才能够传递,声音在真空里就无法传播。而光似乎不需要任何媒介,星光可以穿过几乎虚无一物的太空来到地球。但是波动说巧妙地摆脱了这个难题:它假设了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介质来实现光的传播,这种介质有一个十分响亮而让人印象深刻的名字,叫做“以太” (Aether)。一列普通的波,它有着波的高峰和波的谷底,如果两列波相遇,当它们正好都处在高峰时,那么叠加起来的这个波就会达到两倍的峰值,如果都处在低谷时,叠加的结果就会是两倍深的谷底。但是,如果正好一列波在它的高峰,另外一列波在它的谷底呢? 答案是它们会互相抵消。如果两列波在这样的情况下相遇(物理上叫做“反相”),那么在它们重叠的地方,将会波平如镜,既没有高峰,也没有谷底。两个小孔距离屏幕上某点的距离会有所不同。当这个距离是波长的整数值时,两列光波正好互相加强,就形成亮点。反之,当距离差刚好造成半个波长的相位差时,两列波就正好互相抵消,造成暗点。 菲涅耳采用了光是一种波动的观点,但是革命性地认为光是一种横波(也就是类似水波那样,振子作相对传播方向垂直运动的波)而不像从胡克以来一直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纵波(类似弹簧波,振子作相对传播方向水平运动的波)。科学从来都是只相信事实的。大家都知道,一个物体之所以看上去是白色的,那是因为它反射所有频率的光波;反之,如果看上去是黑色的,那是因为它吸收了所有频率的光波的缘故。物理上定义的“黑体”,指的是那些可以吸收全部外来辐射的物体 ,比如一个空心的球体,内壁涂上吸收辐射的涂料,外壁上开一个小孔。那么,因为从小孔射进球体的光线无法反射出来,这个小孔看上去就是绝对黑色的,即是我们定义的“黑体”。(在天文学里,有“红巨星”和“蓝巨星”,前者呈暗红色,温度较低,通常属于老年恒星;而后者的温度极高,是年轻恒星的典范)。普朗克发现,能量的传输也必须遵照这种货币式的方法,一次至少要传输一个确定的量,而不可以无限地细分下去。能量的传输,也必须有一个最小的基本单位。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普朗克就像一个倒霉的考生,事先瞥了一眼参考书,但是答辩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只记得那个结论,而完全不知道如何去证明和阐述它。“必须假定,能量在发射和吸收的时候,不是连续不断,而是分成一份一份的。”从普朗克的方程里可以容易地推算出这个常数的大小,它约等于6.55×10^-27尔格*秒,换算成焦耳,就是 6.626×10^-34焦耳*秒。这个值,现在已经成为了自然科学中最为重要的常数之一,以它的发现者命名,称为“普朗克常数”,用h来表示。 阿喀琉斯是史诗《伊利亚特》里的希腊大英雄。有一天他碰到一只乌龟,乌龟嘲笑他说:“别人都说你厉害,但我看你如果跟我赛跑,还追不上我。” 阿喀琉斯大笑说:“这怎么可能。我就算跑得再慢,速度也有你的10倍,哪会追不上你?” 我们假设一下。你离我有100米,速度是我的10倍。现在你来追我,当跑到我现在这个位置,也就是跑了100米的时候,我也已经向前跑了10米。当再追到这个位置的时候,我又向前跑了1米,再追1米,我又跑了1/10米……总之,只能无限地接近我,但永远也不能追上我。量子论告诉我们,“无限分割”的概念是一种数学上的理想,而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一切都是不连续的,连续性的美好蓝图,其实不过是我们的一种想象。牛顿的体系闪耀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光辉,从诞生的那刻起便有着一种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气魄。麦克斯韦的方程组简洁深刻,倾倒众生,被誉为上帝谱写的诗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虽然是平民出身,但骨子却继承着经典体系的贵族优雅气质,它的光芒稍经发掘后便立即照亮了整个时代。赫兹在论文里对这个现象进行了描述,但没有深究其中的原因。在那个激动人心的伟大时代,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以赫兹的英年早逝,他也没有闲暇来追究每一个遇到的问题。当光照射到金属上的时候,会从它的表面打出电子来。原本束缚在金属表面原子里的电子,不知是什么原因,当暴露在一定光线之下的时候,便如同惊弓之鸟纷纷往外逃窜,就像见不得光线的吸血鬼家族。对于光与电之间存在的这种饶有趣味的现象,人们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光电效应”。光和电之间这种现象的一些基本性质。有两个基本的事实:首先,对于某种特定的金属来说,光是否能够从它的表面打击出电子来,这只和光的频率有关。频率高的光线(比如紫外线)便能够打出能量较高的电子,而频率低的光(比如红光、黄光)则一个电子也打不出来。其次,能否打击出电子,这和光的强度无关。再弱的紫外线也能够打击出金属表面的电子,而再强的红光也无法做到这一点。增加光线的强度,能够做到的只是增加打击出电子的数量。比如强烈的紫光相对微弱的紫光来说,可以从金属表面打击出更多的电子来。 照道理说,如果我们增加光波的强度,那便是增加它的能量啊,为什么对于红光来说,再强烈的光线都无法打击出哪怕是一个电子来呢?而频率,频率是什么东西呢?无非是波振动的频繁程度而已。如果频率高的话,便是说波振动得频繁一点,那么照理说频繁振动的光波应该打击出更多数量的电子才对啊。然而所有的实验都指向相反的方向:光的强度决定电子数目,光的频率决定能否打出电子。光电效应和电磁理论的不协调之处: 电磁理论认为,光作为一种波动,它的强度代表了它的能量,增强光的强度应该能够打击出更高能量的电子。但实验表明,增加光的强度只能打击出更多数量的电子,而不能增加电子的能量。要打击出更高能量的电子,则必须提高照射光线的频率。组成光的能量的这种最小的基本单位,爱因斯坦后来把它们叫做“光量子”(light quanta)。一直到了1926年,美国物理学家刘易斯(G.N.Lewis)才把它换成了今天常用的名词,叫做“光子”(photon)。如果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来看历史,一切事物都是遵循特定的轨迹的,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也没有不合常理的发展。在时代浪尖里弄潮的英雄人物,其实都只是适合了那个时代的基本要求,这才得到了属于他们的无上荣耀。 各自存在的终极意义:如果没有了你,我独自站在这里,又是为了什么。 康普顿在研究X射线被自由电子散射的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散射出来的X射线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和原来的入射射线波长相同,而另一部分却比原来的射线波长要长,具体的大小和散射角存在着函数关系。 康普顿总结道:“现在,几乎不用再怀疑伦琴射线(注:即X射线)是一种量子现象了……实验令人信服地表明,辐射量子不仅具有能量,而且具有一定方向的冲量。” 因为物理学家们很快就指出,带负电的电子绕着带正电的原子核运转,这个体系是不稳定的。两者之间会放射出强烈的电磁辐射,从而导致电子一点点地失去自己的能量。作为代价,它便不得不逐渐缩小运行半径,直到最终“坠毁”在原子核上为止,整个过程用时不过一眨眼的工夫。任何元素在被加热时都会释放出含有特定波长的光线,比如我们从中学的焰色实验中知道,钠盐放射出明亮的黄光,钾盐则呈紫色,锂是红色,铜是绿色……等等。著名的巴尔末公式。将它的原始形式稍微变换一下,用波长的倒数来表示,则显得更加简单明了: ν=R(1/2^2 - 1/n^2) 其中的R是一个常数,称为里德伯(Rydberg)常数,n是大于2的正整数(3,4,5……等等)。 原子内部只能释放特定量的能量,说明电子只能在特定的“势能位置”之间转换。也就是说,电子只能按照某些“确定的” 轨道运行,这些轨道,必须符合一定的势能条件,从而使得电子在这些轨道间跃迁时,只能释放出符合巴耳末公式的能量来。年轻的泡利在1925年做出了解答:他发现,没有两个电子能够享有同样的状态,而一层轨道所能够包容的不同状态,其数目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一个轨道有着一定的容量。当电子填满了一个轨道后,其他电子便无法再加入到这个轨道中来。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的小诗: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从一粒沙看见世界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从一朵花知道天宸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hand *用一只手把握无限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用一刹那留住永恒回顾一下量子论在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两条迥异的道路是饶有趣味的。第一种办法的思路是直接从观测到的原子谱线出发,引入矩阵的数学工具,用这种奇异的方块去建立起整个新力学的大厦来。它强调观测到的分立性,跳跃性,同时又坚持以数学为唯一导向,不为日常生活的直观经验所迷惑。而另一条道路大致说来,这是以德布罗意的理论为切入点,以薛定谔为主将的一个派别。而在波动力学的创建过程中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的爱因斯坦,则是他们背后的精神领袖。但是这个理论的政治观点也是很明确的:它强调电子作为波的连续性一面,以波动方程来描述它的行为在经典力学中,一个周期性的振动可以用数学方法分解成为一系列简谐振动的叠加,这个方法叫做傅里叶展开。在对待玻尔量子假设的态度上,科学家无疑地联想起了欧几里德的第五公设(这个公理说,过线外一点只能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人们后来证明这个公理并不是十分可靠的)。物理学统治整个宇宙,它的过去和未来,一切都尽在掌握。这已经成了物理学家心中深深的信仰。19世纪初,法国的大科学家拉普拉斯在用牛顿方程计算出了行星轨道后,把它展示给拿破仑看。拿破仑问道:“在你的理论中,上帝在哪儿呢?”拉普拉斯平静地回答:“陛下,我的理论不需要这个假设。”“现在我们都深深意识到,我们的前辈对牛顿力学的惊人成就是那样崇拜,这使他们把它总结成一种可预言的系统。而且说实话,我们在1960年以前也大都倾向于相信这个说法,但现在我们知道这是错误的。我们以前曾经误导了公众,向他们宣传说满足牛顿运动定律的系统是决定论的,但是这在1960年后已被证明不是真的。我们都愿意在此向公众表示道歉。” 德布罗意波长公式λ= h/mv,mv就是动量p,所以p= h/λ,对于每一个动量p来说,总是有一个波长的概念伴随着它。对于E-t关系来说,E= hν,依然有频率ν这一波动概念在里面。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当遇到棘手的问题时,最好的办法还是问问咱们的偶像,无所不能的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他是这样说的:“我的方法,就建立在这样一种假设上面:当你把一切不可能的结论都排除之后,那剩下的,不管多么离奇,也必然是事实。”我们看到电子呈现出粒子性,又看到电子呈现出波动性,那么当然我们就假设它是粒子和波的混合体。我一点都不关心电子‘本来’是什么,我觉得那是没有意义的。 事实上我也不关心大自然‘本来’是什么,我只关心我们能够‘观测’到大自然是什么。电子又是个粒子又是个波,但每次我们观察它,它只展现出其中的一面,这里的关键是我们‘如何’观察它,而不是它‘究竟’是什么。换言之,不存在一个客观的,绝对的世界。唯一存在的,就是我们能够观测到的世界。物理学的全部意义,不在于它能够揭示出自然“是什么”,而在于它能够明确,关于自然我们能“说什么”。 没有一个脱离于观测而存在的绝对自然,只有我们和那些复杂的测量关系,熙熙攘攘纵横交错,构成了这个令人心醉的宇宙的全部。测量是新物理学的核心,测量行为创造了整个世界。“奥卡姆剃刀原理”(Occam's Razor),这些观测不到的“实在世界”全都是子虚乌有的,至少是无意义的 。 剃刀原理是说,当两种说法都能解释相同的事实时,应该相信假设少的那个。量子论革命的破坏力是相当惊人的。在概率解释,不确定性原理和互补原理这三大核心原理中,前两者摧毁了经典世界的因果性,互补原理和不确定原理又合力捣毁了世界的客观性和实在性。哥本哈根解释的基本内容,全都围绕着三大核心原理而展开。首先,不确定性原理限制了我们对微观事物认识的极限,而这个极限也就是具有物理意义的一切。其次,因为存在着观测者对于被观测物的不可避免的扰动,现在主体和客体世界必须被理解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最后,因为我们的观测给事物带来各种原则上不可预测的扰动,量子世界的本质是“随机性”。波函数这种奇迹般的变化,在哥本哈根派的口中被称之为“坍缩”(collapse),每当我们试图测量电子的位置,它那原本按照薛定谔方程演变的波函数ψ 便立刻按照那个时候的概率分布坍缩(我们记得ψ的平方就是概率),所有的可能全都在瞬间集中到某一点上。不管你怎么形容都好,反正它不是一个实体,它以概率的方式扩散开来,这种概率似波动一般起伏,可以干涉和叠加,为ψ所精确描述。 “量子力学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一种内在的声音告诉我它并不是真实的。这个理论产生了许多好的结果,可它并没有使我们更接近‘老头子’的奥秘。我毫无保留地相信,‘老头子’是不掷骰子的。”当”一个中子轰击容易分裂的铀235原子核时,会使它裂成两半,同时放出更多的中子去进一步轰击别的原子核。这样就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在每次分裂时都放出大量能量,便是通常说的“链式反应”但只有铀235是不稳定而容易裂变的,它的同位素铀238则不是,所以必须提高铀235的浓度才能引发可持续的反应,不然中子就都被铀238吸收了。但天然铀中铀238占了99%以上,所以要把那一点铀 235分离出来,这在当时的技术来说是极困难的。现在薛定谔想象了一种结构巧妙的精密装置,每当原子衰变而放出一个中子,它就激发一连串连锁反应,最终结果是打破箱子里的一个毒气瓶,而同时在箱子里的还有一只可怜的猫。事情很明显:如果原子衰变了,那么毒气瓶就被打破,猫就被毒死。要是原子没有衰变,那么猫就好好地活着。贝克莱(George Berkeley)主教的那句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拉丁文:Esse Est Percipi)。为什么我们对猫就不能这样说呢?猫也在不停观察着自己啊。猫和人有什么不同呢?难道区别就在于一个可以出来愤怒地反驳量子论的论调,一个只能 “喵喵”叫吗?令我们吃惊的是,这的确可能是至关重要的分别! 人可以感觉到自己的存活,而猫不能,换句话说,人有能力“测量”自己活着与否,而猫不能!人有一样猫所没有的东西,那就是“意识”!因此,人能够测量自己的波函数使其坍缩,而猫无能为力,只能停留在死/活叠加任其发展的波函数中。 ”薛定谔的猫”是科学史上著名的怪异形象之一,和它同列名人堂的也许还有芝诺的那只永远追不上的乌龟,拉普拉斯的那位无所不知从而预言一切的老智者,麦克斯韦的那个机智地控制出入口,以致快慢分子逐渐分离,系统熵为之倒流的妖精,被相对论搞得头昏脑涨,分不清谁是哥哥谁是弟弟的那对双生子。 “维格纳的朋友”是他所想象的某个熟人,当薛定谔的猫在箱子里默默地等待命运的判决之时,这位朋友戴着一个防毒面具也同样呆在箱子里观察这只猫。维格纳本人则退到房间外面不去观测箱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维格纳本人则退到房间外面不去观测箱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现在,对于维格纳来说,他对房间里的情况一无所知,他是不是可以假定箱子里处于一个(活猫+高兴的朋友)AND(死猫+悲伤的朋友)的混合态呢?可是,当他事后询问那位朋友的时候,后者肯定会否认这一种叠加状态。维格纳总结道,当朋友的意识被包含在整个系统中的时候,叠加态就不适用了。即使他本人在门外,箱子里的波函数还是因为朋友的观测而不断地被触动,因此只有活猫或者死猫两个纯态的可能。人择原理是说,我们存在这个事实本身,决定了宇宙的某些性质为什么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也就是说,我们讨论所有问题的前提是:事实上已经存在了一些像我们这样的智能生物来讨论这些问题。 是的!电子即使在观测后仍然处在左/右的叠加,但是,我们的世界也只不过是叠加的一部分!当电子穿过双缝后,处于叠加态的不仅仅是电子,还包括我们整个的世界!也就是说,当电子经过双缝后,出现了两个叠加在一起的世界,在其中的一个世界里电子穿过了左边的狭缝,而在另一个里,电子则通过了右边!波函数无需“坍缩”,去随机选择左还是右,事实上两种可能都发生了!只不过它表现为整个世界的叠加:生活在一个世界中的人们发现在他们那里电子通过了左边的狭缝,而在另一个世界中,人们观察到的电子则在右边!量子过程造成了“两个世界”!这就是量子论的“多世界解释”(Many Worlds Interpretation,简称MWI)。《论科学与宗教》:“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足的,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盲目的。” 动量也就是速度乘以质量,是一个矢量,在每个维度方向都有分量。“真实的,完全的”宇宙态矢量存在于一个非常高维的希尔伯特空间中,但这个高维的空间却由许许多多低维的“世界”所构成(正如我们的三维空间可以看成由许多二维平面构成一样),每个“世界”都只能感受到那个“真实”的矢量在其中的投影。 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的意见,把科学和形而上学的分界线画在“可证伪性”这里。一个科学的论断必须是可能被证明错误的。比如我说:“世界上不存在白色的乌鸦。”这就是一个符合“科学方法”的论断,因为只要你真的找到一只白色的乌鸦,就可以证明我的错误,从而推翻我这个理论。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个孤立体系的混乱程度总是不断增加的,它的量度称为“熵”。换句话说,熵总是在变大,时间的箭头指向熵变大的那个方向! 任何粒子其实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点,而是开放或者闭合(头尾相接而成环)的弦。当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振动时,就分别对应于自然界中的不同粒子(电子、光子……包括引力子!)。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10维的空间里,但是有6个维度是紧紧蜷缩起来的,所以我们平时觉察不到它。想象一根水管,如果你从很远的地方看它,它细得就像一条线,只有1维的结构。但当真把它放大来看,你会发现它是有横截面的!这第2个维度被卷曲了起来,以致于粗看之下分辨不出。 爱德华·威顿在1995年南加州大学召开的超弦年会上,威顿让所有的人都吃惊不小,他证明了,不同耦合常数的弦论在本质上其实是相同的!我们只能用微扰法处理弱耦合的理论,耦合常数很小,在这样的情况下 5种弦论看起来相当不同。但是,假如我们逐渐放大耦合常数,它们应当是一个大理论的5个不同的变种!特别是,当耦合常数被放大时,出现了一个新的维度—— 第11维!这就像一张纸只有2维,但你把许多纸叠在一起,就出现了一个新的维度——高度!

他们的生活既是工作,工作既是生活·

这本说一直听说很好,最近实习就在来回的路上看的差不多了。首先自然是作者的见识的广播以及能把复杂的问题用浅显是话语讲得明白透彻,娓娓道来。深感佩服。看到了这么多物理学家,为他们的天才的思想所倾倒。但让我最深刻的反而是他们的的工作既是生活,生活既是工作。可能与我最近在实现所以对这方面感受比较深刻,我看到了驾校教人学车的教练,看到了学校的游泳馆的教人游泳的教练,看到了救生员,他们的生活是一成不变的,是简单重复的,最近我的实习也是差不多的重复的工作,所以觉着他们这些天才般的物理学家每天在创造,才不会那么孤寂。也许是因为我还没有出校门,还不知道生活的艰辛,还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研一暑假,沈阳

80后华人写的,就值得给五星

中国能够多点这样的书,80后能多有这样的出息,中国才有希望。真想对大学那些叫兽说,回家数脚趾吧。

要怎么评价这本书呢?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很难下定义,这是一本关于量子物理的科普读物,同时也可以看做是一本以揭示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为为线索的推理小说,还可以看做是一本以量子物理发展历史为背景的长篇历史小说,还可以看作是伴随着量子物理发展成长的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和哲学观的发展史,甚至还可以被看作是“脑筋急转弯”。如果被看作是科普读物,它和霍金的【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可以放在一起比较,显著不同的是作者不是专业人士,不像霍金那样厚积薄发,所以在细节上可能存在很多不准确的地方,但作者非常注重文字的趣味性和情节的设计,让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读起来兴趣盈然,这又是霍金作品所欠缺的地方。如果把它看做是一本推理小说,这本书的风格和麦家的【暗算】【风声】【风语】很相似,人的认知不断向前发展,情节不断突破,每到山穷水尽之时又往往峰回路转,但和麦家的虚构不同,它的背景和内容都是真实的,人物也是真实的,直到现在这门学科目前还在不断争论发展之中,人类还在积极寻求答案,所以即使把它视为推理小说,它也是一本非虚构类的推理作品。如果把它视为长篇历史小说也是贴切的,从牛顿和胡克的恩恩怨怨,到玻尔和爱因斯坦的恩恩怨怨,再到薛定谔传奇的情感经历,到海森堡的是是非非,众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在物理学这个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学术争论中夹杂着个人恩怨,年轻时的革新派到了老年又成了铁杆的保守派,一个个看上去好像是人类中最聪明,最理性的科学家,在现实中和金庸小说里的江湖没有什么两样,很让人深思!如果把他视为哲学的发展史也未尝不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总会伴随着否定之否定。当牛顿的经典力学大厦完成,每个人都以为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已经接近于终极的时候,The beauty and clearness of the dynamical theory,which asserts heat and light to be modes of motion,is at present obscured by two clouds.这两朵乌云就预示着量子力学的诞生,并和后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起合力摧毁了牛顿的经典力学的大厦,但诡异的是,量子物理自身又让人极难理解,虽然基于量子物理的理论基础人类已经发明出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原子弹等各种现代科学技术,但它不符合人的常识,“测不准原理”成了量子力学的三大原理之一,物理学从确定性竟然走向了不确定性(走到这一步的时候,就是爱因斯坦到死也没有接受),再往前一步,量子力学的中坚-哥本哈根学派最后绕不过去的一关竟然是---人的“意识”如何界定,物理学家被迫要解决“人的意识”问题,这已经完全进入了哲学范畴,有意思,实在是有意思。

纯文科生的纯感想

这是我看过的最有趣的科普书,没有之一。作为一个高一就基本与物理绝缘的纯文科生,居然也神奇地跟上了步伐,一路慢慢的看下来了,我觉得这就是本书成功的地方。虽然我自己也是个吊儿郎当的伪.科学青年,这本书也偏重历史,它自己本身的比喻性的例子才是它吸引我去看下去的重要原因。很多枯燥的物理假设,用这种方法令我看的非常愉快。这本书让我重新梳理了很多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的研究轨迹,很多以前觉得似是而非的概念、事件,也经由这本书有了大致的框架。我觉得这本书非常适合像我这样别扭的站在门外的人读,强烈推荐。说点闲话,爱因斯坦,头发蓬乱的大科学家,在我印象中不知道为啥总以慈祥可爱的形象出现的近乎神一般的人。。。在量子论上栽了跟头,好痛心!

聊胜于无

这本书对于那些对物理有兴趣人来说,是一本不错的书。当然,也只能说是一本不错的书了。首先它能够把一部量子物理学史从头至尾缓缓道来而不让人产生把书撕烂抛诸脑后的想法(很多人对于高中物理学和大学物理学教材都有这样的仇恨),并且是凭借自己的兴趣接触一门确实不太容易弄懂的科学。对于历史的叙述确实有助于阅读,更加出彩的是那些集中讨论的和主线无关的小专题,这些足以让这本书成为一本好书。但是,不得不提的是作者的感情有时候放出的过于波涛澎湃以致于让人觉得一向流畅的行文突然被莫名其妙的情感流拦腰截断然后得耐着性子等这一股洪水哗啦哗啦哗啦哗啦过去了之后才能继续使用理性思维。这是全书最大的败笔。有时候,在一本旨在让人得到更多科学和理论知识的书中加入泛滥的情绪化词语,确实不是一个传播知识的作者所应该采用的技法,即使他是为了文章看起来更加通俗。至少我觉得,科学的传播还是带有神圣光环的,无论何时何地。当然,在很多地方的适当的抒情确实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汹涌澎湃就要跳将起来飞身奔出门外开始无尽的呼喊,这是得到了知识和伟大的思想而产生的巨大满足和愉悦啊。说实话,确实值得一看,至少你会知道量子物理这个神奇的词语究竟大概代表什么意思了。另外,本书的校对应该好好反省。正如书中援引霍金的话“一本书中的公式每增加一个,那么此书的销量就得减少一半”。那么,一本足足填满了一整页勘误表,而且还有不下一倍的可笑得显眼的错误公式的书呢。

非常好的量子物理科普书

很喜欢,极具阅读性和启发性。对于上了大学不再学理科的人来说也是通俗易懂,现在大部分有关量子物理的科普书都是由国外的学者编写,国内出版社翻译,经过翻译这一道工序后,在阅读上(特别是这类逻辑性很强的文章)读者的思维不能很好的连贯起来,总的来说会看起来很累。但是这本书就不同,作者语言功底深厚,逻辑性强,很容易就理解接受了。并且名曰“史话”,确实是一本书将量子物理从创立直到现今走过的曲曲折折的道路加以艺术化的描述了,有助于拓展视野,看完之后也深受启发,因为当自然科学上升到理论层面时将与哲学密不可分的,看整个量子物理历史就像是在经历一次发散式逻辑思维的大爆炸。

大时代中风起云涌

物理方面不好评价了,还在尽力补课中 -_-~看到很多人的评论中都不喜欢作者的抒情笔法。我个人倒是觉得这是很讨好的的一种写法,在田中芳树的“银河英雄传说”中和我很喜欢的网络小说老猪的“紫川”中都大量的使用这样的描述来衔接两个章节。是的,作者经常在一个章节中描述了一个重要进展,然后就写(个人仿真版)“一道闪电劈开了天空,当所有人惊魂未定时,更大的变化在天空中悄悄的累积着”。这样写很爽阿,其实就是“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加强版。其实正如作者激情描述的,在量子力学发展的大时代中,有太多事迹如“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般令人心潮澎湃。我的澎湃与你共享 :)

数学概算

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因为我是一个蠢材www.liutong625.com数学它难难学习了.它决定了人的智力开发.是一个很抽象的不同意.但是学好了.受益非溢于言表\浅薄.伴侣俗话.学好精华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它首先从由浅入深..由表月收入.内容通俗易懂,,从量子力学到光学.从小肚鸡肠..它襑实际从赌博开始实行.其实赌博是一门学问.一个骰了子有六个面有2点3点5点

不确定即是最大的确定——为毫不犹豫的五星点赞!

早上的分享还不过瘾,这么棒的书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更多的人阅读,是为记。忘了此前是因着什么原因与《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这本书结的缘,好似无聊地在多看上随意地浏览翻阅。掷骰子,脑子里第一个闪过的便是薛定锷的猫,附标题又是和量子物理有关,这么一本极富探究式的设问,好么,就是它了!读完全书,果然没有让我失望。《黄金时代》,《乌云》,《火流星》,《白云深处》 ,《曙光》,《殊途同归》,《不确定性》,《决战》,《歧途》,这些极富文艺气息的章节名让人完全感觉不出来这竟然是本科普读物。章节名称不算,就连每章的引言部分,也会让人惊呼,这还是个倒腾量子物理的理科生写的么,什么“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已经到来,一场最为反叛和彻底的革命,也是最具有传奇和史诗色彩的革命。暴风雨的种子已经在乌云的中心酿成,只等适合的时候,便要催动起史无前例的雷电和风暴,向世人昭示它的存在。”分明就是一个极具理想主义色彩又带些浪漫的文科生写的吧,还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不断发现本书带给我的欣喜和愉悦,不但是极对我胃口的带着文艺气息的行文特点,就连内容上也是通过一个又一个学术故事,站在物理的角度谈“历史”,从来成败定英雄的历史评价体系,如今被定义成一个系统所经历的一段时间,以及它在这段时间内所经历的状态变化。会有种恍然,原来印象中曲高和寡的学术世界也可以有江湖豪情,也可以有放肆意气。那个冲击感就像秦腔与摇滚的混搭,怪异而新奇。再加上不吝着墨的人物特征描写,比如孩子气十足的霍金,或者晚年倔强的爱因斯坦,再如宽厚的玻尔,等等。那些可爱的大家性格,绯闻逸事,连同一个个让世界都为之振奋的科学发现和理论创新,让你不由得惊呼又惊呼,哦,科学界原来也是风声水起,枝蔓丛生!就连曾经如此激励的派系斗争,也因着对科学本身不懈的执着追求,和科学家们为了科学致力尽生而变得生动万分。对量子物理的着迷源于我对熵对混沌的莫名沉醉,“让这世界的熵,增加地慢一点”,既是我用了许久的签名,也是对自我的一个期许,慢慢来,比较快,不是吗?这里还不得不讲讲薛定锷的猫。根据哥本哈根派说,没有测量之前,一个粒子的状态是各种可能性的混合叠加。比如一个放射性原子,它何时衰变是完全概率性的。只要没有观察,它便处于衰变/不衰变的叠加状态中,只有确实地测量了,它才会随机的选择一种状态而出现。那么让我们把这个原子放在一个不透明的箱子中让它保持这种叠加状态。薛定谔据此设置了一种结构巧妙的精密装置,每当原子衰变而放出一个中子,它就激发一连串连锁反应,最终结果是打破箱子里的一个毒气瓶,而同时在箱子里的还有一只可怜的猫。事情很明显:如果原子衰变了,那么毒气瓶就被打破,猫就被毒死。要是原子没有衰变,那么猫就好好地活着。最奇妙之处便在于,猫是死是活,是不确定的,或者说是随机的,唯有你打开盒子的那个瞬间才终于确定。这对我这样向来习惯事事确认完备,追求准确唯一的人该是多大的刺激!不过好在,我很快就接受并且爱上了这个极具魅力而又炫酷的理论。自从有了人类,确定性就是我们最坚定的信念。 然而在量子物理的世界中,不确定性却是它最大的确定,著名的量子论的奠基人玻尔也说过一句俏皮话:如果哪位看到量子理论没有发火,那他一定没有看懂。所以,讨论哪个是“真实”毫无意义,不断追求那所谓的确定也是无意义的。我们唯一能说的,是在某种观察方式确定的前提下,它呈现出什么样子来。或者说,只有观测手段明确之后,答案才有意义。夏洛克·福尔摩斯先生就还有言:“我的方法,就建立在这样一种假设上面:当你把一切不可能的结论都排除之后,那剩下的,不管多么离奇,也必然是事实。”延伸开来,本就是一个投射多维,价值又多元的世界,子非鱼,豁达一些,坦然一些,率性一些,不是也很好吗?无论承认与否,我们始终处于对自我存在的探讨,对社会自然的探讨,对宇宙万物的探讨之中。我们需要找寻一种超越物质的存在理由及价值。宇宙是有限的,时空是有限的,人类思维也是有限的,必定有一些事情我们是永远无法知晓的。甚至真的有可能存在着你不知情的另一个多维平行世界。面对宇宙,人类还是应该谦恭一点,敬畏一点。借用那句经典的台词,“颤抖吧,人类!”最后的最后,唯愿大家都能在量子物理的世界里找到快乐,哪怕是如我般理科渣渣。

真实是什么

量子论的核心思想:一样东西究竟是什么,取决于你的观测方式!如光,用光电效应装置验出是粒,用洐射验出是波,用眼看见是光色,用体触受是热感,除了这些现象之外,还有个什么光独立地存在吗?

飞熊道人的精彩书评

今晚,我又把《量子物理史话》看完了。记得我第一次看该书是在北邮的时候,那时还不是实体书,是新浪网的连载,当时追着看完之后,还一板一眼地做了个电子书,传到了北邮的FTP上,嗯,还不遗余力的宣传了好多次,拉了几个同学一起看,现在想起来,有些莞尔。这次是看的实体书,在北京图书大厦买的。说来也巧,公司发了张购书卡,拉了朋友去淘书,本意是买本专业方面的,可一圈下来,专业的书没买,反而看到了《量子》的实体书。说实话,等了好久,倒不是看电子书不过瘾,实在是因为对作者的尊敬,这本书和《穆斯林的葬礼》算是对我影响蛮大的书。其实断断续续也看了不少书,每次读完都想写点读后感什么的,可是总提笔无言,最终不了了之。这本书不能再如此了。其实对于这本书的感触,倒不是内容怎样,或者学到了多少东西,而是对于作者这个人的惊叹。想起,本科时,有个同学的绰号叫“啥都懂”,而这本书的作者capo倒真有些啥都懂的意味,感觉他的知识面太广。从《量子》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可谓涉猎百家,雅俗兼顾,更让我称奇的是,作者能够把他看到的这些知识点点滴滴的串起来,但是整体行文却不杂乱,反而给人一种游刃有余、左右逢源的感觉。我很羡慕这种感觉,因为我觉得这是我的目标。一直以来有个梦想,能有自己的一个临窗的书房,窗外垂柳小湖,窗内方桌竹椅,清茶一壶,笔记本一台,呵呵,可以噼里啪啦的打些文字,编织故事。继续继续。就内容而言,该书展现了波澜壮阔的量子物理发展史,各个惊采绝艳的人物粉墨登场,挥洒属于他们每一个人的辉煌,留下一个个让我瞻仰的身姿。从经典物理到量子物理,人类文明在曲折和荆棘中前进,无论多么顽固或强大的阻挠,都冲破、挣脱,直至破茧成蝶,自由展示它的绚丽。有三个感受最深,值得一提:1、《量子》会影响我们的世界观。经典物理的世界观是决定论的,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是决定论的,在这个层面上的世界是因果的,给我完备的初始条件,我能用物理定律演化整个宇宙,“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而量子物理的世界观,或者它呈现出来的世界是非决定论的,是非因果的,是“测不准”的。时间和位置,时间和动量,是无法在实验中共存的。这一点的确无法想象,给我一个篮球,我可以拍着胸脯说,在t时刻它在p位置,但是一旦把篮球换成量子(电子、光子等等),我就不敢说了,因为两者我只能给出一个精确值。还有一个观点,也印象深刻,“不存在一个完全客观的对象”,任何待观察的对象,只要一观察就要引入主观,这个观点说实话,如果引申开了会比较恐怖,恐怖到我们甚至要把人类的意识纳入与物质对等的地位,并且两者还能相互作用。这里面还有许多有趣的想象实验,比如薛定谔的猫,还有可怜的自杀者……量子论发展到今天,最让人惊奇的还是“谁也无法声称已经了解了它”,我们只能说“嘿,你看,这就是它的效果”,但是我们无法说“嘿,这就是它”。并且,我们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俗的说,就是我们知道,是这样的,但是为什么这样,不知道。量子论从最开始的星星之火,到如今的燎原之势,可谓步履艰难,许许多多才高八斗之辈也被它耍得团团转,甚至牛顿和爱因斯坦都要站在其对立面,反对它,阻挠它,量子论是革命,从产生之初就是革命的,它的本质(尽管谁也无法把握其本质)决定了它的一往无前,因为它的发现者都为自己的发现而深深不安。我们能看到量子论走到了许多分支,比如哥本哈根解释、多宇宙、退相干,以至今天的超弦理论,这些带给我们许多奇思妙想,甚至是诡异的。比如哥本哈根的“意识幽灵”让我们完全陷入唯物和唯心的泥潭,是我见花开,还是花见我开,甚至是千百万年前第一个人类的回眸一瞥,决定了宇宙几百亿年前的演化;比如多宇宙理论的主角不死定律,让我意淫的同时也深感恐惧,感叹无数个自我的存在,甚至是不灭,这都让我想到了玄幻小说的“不死小强”;呃,退相干记不清了;超弦理论几经波折,起起伏伏,终于掀起滔天巨浪,以前无古人的勇气来一统物理学,君临天下,当然,前途依旧荆棘,毕竟有些曙光不是吗?甚至是在该文结束时,作者那老气横秋的反思语言,也让人掩卷而思,历史是否就是在这样一个一个得螺旋中上升,还是物理学已经接近了究极,我个人感觉应该不会,因为知道的越多,不知道得越多。呵呵,这一大段,快把我自己搞晕了,说句笑话,谁要是在试图了解量子物理的时候不能把自己搞晕,谁就不能接近它,当然大概是这个意思,至于原话出自哪个牛人之口,我就不记得了。2、数学!数学!!数学!!!的确,是数学!!!!在量子物理的发展中,有三种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别是数学、实验和想象。而我把数学排在了第一位。如果说该书的副标题“上帝掷骰子吗”是问句的话,那么有这么一句肯定句,“上帝肯定学数学”,或者“数学是上帝的工具”。我们无法证明上帝是否存在,但是我们看不到上帝存在的必要性,或许他(她)只出现了那么一刹那,用手轻轻启动了那个“奇点”。从爱因斯坦通过黎曼几何推导广义相对论,到普朗克在Eureka Moment(尤里卡时刻)瞎凑出来的黑体辐射公式,再到海森堡的Matrix,还有那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判决不等式”(贝尔不等式),总之,我们随处可见,数学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甚至很多情况下都是数学公式出来之后,我们再赋予它意义,或者在数学公式的指导下去寻求灵感,此时此刻,我只能说,数学是上帝的“圣器”或“神器”,是鸿钧老祖的“先天至宝”,是盘古大哥的“混沌灵宝”。呃……还有我最最崇拜的冯诺依曼先生,虽然他摔过一次大跟头,载到第五公设手上,不过这不能掩盖他的万丈光辉,这位大哥可是全才啊,并且欧几里德老先生不也载在第五公设手里了吗?呵呵。我好像,对数学好的人,有一种几乎盲目的崇拜,记得上高中时,就崇拜过一个数学特好的小姑娘,谁让我的数学差的没脸拿出来说……3、数据!数据!!数据!!!这儿是实验数据,是事实!很多时候,理论是理论,站不住脚的,得有事实做支撑,看看霍金同志,身残志坚,证明“奇点定理”,建立“黑洞理论”,但是就是拿不到诺贝尔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诺贝尔奖只奖励实践领域的成就。只要黑洞发出的辐射可以被探测到,他就能获得诺贝尔奖了。让我们期待吧,期待日内瓦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启动吧,不要再出故障了,据最新消息说,今年11月份会重启,但是能否产生微小的黑洞就很难说了,霍金说1%的概率,嗯,1%,意味着他得诺贝尔奖的概率。忽然想到,爱因斯坦得诺贝尔奖是因为光电效应,而不是相对论,虽然相对论已经被学术界广泛接受,但毕竟只是数学公式上的理论而已,还有M理论(摸理论或者我们期待已久的大统一理论)仅仅是一种思想,想获得诺贝尔奖难啊,即使证实了,爱因斯坦也不在了,又想到了诺贝尔奖“活着”的限制。4、感到了宇宙的浩渺,人类的弱小。在茫茫星空,我们只是尘世的一粒沙,匆匆而过,短短几十春秋,相对于宇宙而言,仅仅是一瞬间,一刹那,但是人类还不自知或者是大家都知道只是无奈而已,我觉得人活着不能盲目,不能浑浑噩噩,要有一种精神层面的自知,反省,能意识人之为人的价值。OVER!

看完之后给妹子解释解「释薛定谔的猫」

首先,光是什么,根据初中物理,我们知道光有"波粒二象性"最开始,是以牛顿为首的粒子性占优势, 因为牛顿比较牛嘛,大家都听他的后来,托马斯·杨,做了著名的"杨氏双缝干实验”, 光子穿过两条缝,在对面形成了干涉条纹,这是只有波才有的特性.科学家发现,原来光子(也就是量子)是波啊.那光子是怎么穿过两条缝的呢,于是科学家开始对着缝放仪器,想检测光子闯过的过程,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只要一检测,光子就不再是波了,就坍缩成一个粒子,从某一条缝穿过.科学家疯了,为毛我一检测,波就变成粒子呀,那就有一下情况:检测: 光子从左边缝穿过 光子从右边缝穿过不检测: 光子显现成波动性,虚无缥缈,好像同时从左边和右边穿过(也就是叠加态)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但是关我毛事呀”薛定谔:”我把你家猫咪放在封闭盒子里, 我在里面扔一个原子, 原子衰变了, 就出发机关,猫咪就挂掉, 不衰变, 猫咪就活着.”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神马!!!!竟然扯上我家猫咪的生死, 那我家猫咪现在到底是生是死!!!!”薛定谔说:”布吉岛, 我要观测一下, 原子才会从一个叠加态坍缩成衰变,或者不衰变(对应上面,只有观测,才知道光子从左缝还有右逢通过), 所以打开箱子前你家猫现在是即生又死.(叠加态, 光同时穿过两条缝,形成干涉条纹)”fin相关推荐:《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5742211/

本人阅读《醉步男》后的意外发现了本书……

本书作者或许高估了部分读者的数理水平:其实本人连小学作业中的某些题目未必能解得出(即使本人读小学时完全解得出),但这并不妨碍我对本书的喜爱和对量子力学的兴趣。客观来讲书的后半段越来越深奥,不知道是不是后半段的话题涉及过于专业的领域,技术上难以保持深入浅出;还是作者限于写作时间,没有多余精力多构思几个比喻。最后表达一下对作者的景仰:如果你无法体会自己和爱因斯坦之间的差距有多少,不如想象一下自己和作者差距多少。有时这样想想,对于科学巨人及一切名载史册的伟人也可以有更直观的衡量标准。

关于Alsos

  2007年8月玻耳研究专家戈革写了《丹京夜话:海森伯暮夜访玻尔,弗雷恩编剧演奇闻——20世纪物理学史中的一段公案及其有关的新资料》,里面提到了美英在二战欧洲战场派出特遣队Alsos去执行任务:    战争期间,交战双方都知道对方正在研制原子弹,但是并不清楚对方到底研制到了什么程度。由于德国的科学向来被认为很先进,而希特勒也经常吹嘘自己的“新武器”,所以盟方对德方一直是很警惕的。当战争打到德国本土时,美国便组织了一个小部队,其任务是和进攻部队一起推进,专门收缴德国的原子弹物资和搜捕德方的重要研究人员,这个部队的代号叫“阿耳索斯”,是希腊文“矮树林”的意思——因为美国原子弹计划的军方负责人是格罗夫斯将军,而“格罗夫斯”的英文意义就是“矮树林”。  “阿耳索斯”部队的科学领导人是荷兰出生的物理学家高德斯密。此人是犹太人,其父母都被纳粹残杀,故不会同情德国人。他没有参加美、英的原子弹计划,故万一被德方或苏军捉住也不会泄露盟方的秘密;作为荷兰人,他当然精通德语,所以才选了他。  阿耳索斯部队在战争后期作了大量的工作。他们摸清了德国人的底(发现大大落在盟方的后面),拘捕了十位德国科学家,把他们送到英国,拘禁在乡下一个叫做“农庄馆”(Farm Hall)的地方,其中当然包括海森伯和C. F. 封·外才克尔,也包括不曾参加德国铀俱乐部的马克斯·封·劳埃。此人一向以反对纳粹著称,但高德斯密怕他在战争的混乱中被德军或苏军所杀害,所以把他保护了起来。  后来高德斯密写了一本书,记载了他的这一段经历。书中描述了他重回荷兰故宅时的凄苦心情,使人为之十分感动。由于那是在战争刚刚结束以后,任何人的心情都不是那么平静。高德斯密的书中对德国人殊多鄙薄之辞。这引起了海森伯的很大不满。他通过自己久居美国的叔父,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批评了高德斯密,说什么“靠说谎得不了诺贝尔奖”之类。这一段写得很精彩,我就不用自己的话复述了,文章中的荷兰物理学家是Samuel Abraham Goudsmit。记述同样事情和主人公的有曹天元的《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这本书中的最后一篇叫《外一篇——德国的原子弹计划》,里面说:  1944年,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形成两面夹攻之势。到1945年4月,纳粹德国大势已去,欧洲战场战斗的结束已经近在眼前。摆在美国人面前的任务现在是尽可能地搜罗德国残存的科学家和设备仪器,不让他们落到别的国家手里(苏联不用说,法国也不行)。和苏联人比赛看谁先攻占柏林是无望的了,他们转向南方,并很快俘获了德国铀计划的科学家们,缴获了大部分资料和设备。不过那时候海森堡已经提前离开逃回厄菲尔德(Urfeld)的家中,这个地方当时还在德国人手里,但为了得到海森堡这个“第一目标”,盟军派出一支小分队,于5月3日,也就是希特勒夫妇自杀后的第四天,到海森堡家中抓住了他。……  这种说法惹火了古德施密特,他战时是曼哈顿计划的重要领导人,本来也是海森堡的好朋友。他认为说德国人和盟国一样地清楚原子弹的技术原理和关键参数是胡说八道。1942年海森堡报告说难以短期制造出原子弹,那是因为德国人算错了参数,他们真的相信不可能造出它,而不是什么虚与委蛇,更没有什么消极。古德施密特地位特殊,手里掌握着许多资料,包括德国自己的秘密报告,他很快写出一本书叫做ALSOS,主要是介绍曼哈顿计划的过程,但同时也汇报德国方面的情况。海森堡怎肯苟同,两人在Nature杂志和报纸上公开辩论,断断续续地打了好多年笔仗,最后私下讲和,不了了之。  双方各有支持者。《纽约时报》的通讯记者Kaempffert为海森堡辩护,说了一句引起轩然大波的话:“说谎者得不了诺贝尔奖!”言下之意自然是说古德施密特说谎。这滋味对于后者肯定不好受,大家知道古德施密特是电子自旋的发现者之一,以如此伟大发现而终究未获诺贝尔奖,很多人是鸣不平的。ALSOS的出版人舒曼(Schuman)当真写信给爱因斯坦,问“诺贝尔得奖者真的不说谎?”爱因斯坦只好回信说:“说谎是得不了诺贝尔的,但也不能排除有些幸运者会在压力下在特定的场合可能说谎。”如果你耐心地看完上面两个人记载的同一个事情,一定会发现他们俩说的有矛盾:显然戈革认为整个事情都是高德斯密干的,而曹天元没有明确说Alsos的科学技术顾问到底是谁,但是背上“靠说谎是得不了诺贝尔奖的”这个骂名的是古德施密特,要是两件事情两个人,戈革就错了。要是两件事情一个人,曹天元说这个人“是曼哈顿计划的重要领导人”和戈革说的Alsos找的科学顾问的标准——没有参加曼哈顿计划的会说德语对德国纳粹有国仇家恨——矛盾。中文google搜索“高德斯密”,没有得到有价值的资料,结果中包含了戈革的文章。中文google搜索“古德施密特”,也没有得到什么有价值的资料,结果中包含了曹天元的文章。而且搜索中得到了曹天元《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前面的章节中提到的“古德施密特”就是Samuel Abraham Goudsmit。维基英文Samuel Abraham Goudsmit,立刻找到了这个物理学家,也找到了Alsos的链接。按照维基的解释,可以断定,曹天元说Samuel Abraham Goudsmit是“曼哈顿计划的重要领导人”是错误的。维基中没有这样的线索,参加了曼哈顿计划的物理学家一般都会在维基中有记录,何况是重要领导人!他有资格写《Alsos》这本书完全没有问题,但是理由不是他是“曼哈顿计划的重要领导人”,而是他是这件事情的亲历者,他对德国原子弹计划的内情知道很多也是这个原因。但是,维基上还看到海森堡死后,Goudsmit似乎收回了他在《Alsos》中对海森堡的较低评价(After Heisenberg's death, Goudsmit revised his statement, claiming that Heisenberg was always working to finish off what he has started, which contrasts with the impression the German project came to a halt through politics. )。这件事情又复杂起来了。这本书比较了美英和德国的原子弹计划的成败还得到一个结论:在极权统治下,科学不可能蓬勃发展。这也是我感兴趣的内容,可惜我没有这本书。google胡乱搜时还得到一个好结果,国内出版了一本《原子弹秘史》,有一千多页,估计有很多我想知道的原子弹问题的答案。

开阔眼界的捷径

我想,作为一个非理科出身的读者,阅读这类和自己原本知识结构差异颇大的书籍,对开拓视野很有帮助。在我看来,无论文科还是理科,都只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努力——不同方向的努力。量子力学的发展史清晰显示了这一点。科学家们建构理论大厦,又亲手摧毁,一百年又一百年,在谜题中挣扎着,倾尽智慧,耗尽毕生心血,苦苦探寻出路。时空是连续的么?是不连续的么?世界只有一个,还是有千万个?假如真相不只有一个,浮沉在人海中的我们,该何所归依?啊,不。不用担忧何所归依,我们能够存在的世界,就只有一个而已,就算时空并不连续,就算世界有千万个且有千万个我们生活在每个分离的世界里,我们仍然只能生存在“有限”之中。生存在有限的时空内,生存在当下。量子物理学家研究到最后不得不承认,即使研究的是客观世界,最终一个完整的理论仍不能漠视观察者意识的存在。主客观世界是统一的,你只能假设它们分离,却不能实际让它们分离。这就是限度。我们不能脱离这个世界,由神的视角观察它。而世界也不能脱离我们,否则会丧失“坍缩”的机会。当然,后一句话是否真实,还有待研究。

一本好书

量子物理像遥远的云,也像神秘的森里。通过这本书的向导,引人来到神奇的旅行,揭开量子的面纱。物理不在是枯燥的科学,而是绝世美景,一次次为之惊叹,一次次为之流泪。仿佛也变成了一个量子,伴随着艰难的光荣,勇往直前。

语言过于猎奇,内容还算精彩

可能是作者为了将有些枯燥的内容写的生动,语言过于猎奇,这一点非常不满意,进而降低了书的品质。内容还算精彩。这个可能是这个浮躁的时代的通病。毕竟将如此生僻的领域写的通俗不容易。

一本让理科生热血沸腾的科普读物

这本书的目标受众挺窄的,但是很专。没有让人失望,他让有一点理科基础的人都能感觉到量子物理历史中的兴奋感。一直都很爱物理,但凡是文科生都蛮喜欢化学的,化学就是理科里的文科,我虽然到最后化学和生物的成绩一直不错,物理拉了很多分数,但是还是喜欢物理。让人兴奋的光的波粒二象性。说实话现在看着挺匪夷所思的,两年前我最烦别人跟我讲这些,现在却自己开始喜欢。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变成什么样。每个一段就会有一个类似于闲话的东西出现,讲一些科学家的轶事,非常有趣。而在对未来的黑暗中去摸索光的波粒二象性就像一场让人激动的战争。文笔超级好!!第一次看见没有优越感的理科生,写文章中间的度拿捏的很准。说实话如果我真的智商足够并且喜欢物理的话,也会觉得人生活着没有其他的意义。只有它就够了。文章中用了很多类比,估计是为了照顾理论知识缺乏的读者。之前看过一本书,是讲杨振宁的。作者说他看了杨振宁的一篇散文还是随笔。觉得这个世界上只要年龄到一定程度,思考到一定程度,文笔自然就跟着上来了。并且把理论拟人化,我觉得拟人这个方法很好用哎,在所有的角度和方向都能拟人,进而被受众接受。戏剧化,作者其实脑补了很多东西,把时间线拉长,只讲冲突和引人入胜的细节,好难想象理科生也会做这种事。一改我对理科生的刻板印象。很像重新学了一遍物理,高考前的那些公式都有……

改变世界观的一本书

原来很唯物的,觉得世界上大多数事情都是能解释清楚的。看完后, 对于书中薛定谔的猫,以及粒子的观察实验很有印象。换一个角度来认识我们的世界,这个世界也许真的是因为我们的观察而存在的。不过对于平行宇宙的存在,还是感觉存疑,宇宙可能不会以如此高成本的方式存在吧。

争斗引人入胜

正在读这本书,很早以前就在图书馆里瞄到过,都不敢掀起,害怕不解的挫败。几年过去,早已觉得物理离我远去,虽然我很喜欢物理的美。现在总在手机里存几本电子书,遇上难眠夜就挑机夜读。不知什么时候“上帝掷骰子吗”放在了手机中,也不知那夜为什么又难眠,总之,我终于走进了量子的王国,至今“执迷不悟”!总是被隐隐约约告知,量子、相对论是天才的专利,非有天赋者,请勿靠近。看来这都是误导,不理解量子论,总可以读读量子史吧。而这本书的作者很厉害,他用“战争史“的写法来述说量子的诞生史,矛盾总是引人关注,越是激烈的对抗,越发吸引眼球。光一直在那,可是围绕着它,一次二次三次的“微波战争”接连爆发,最后战火烧到了电子、中子,烧红了物理的基石!我被好斗好奇的本性驱使着,着了作者的道。渲染!毫无疑问,作者绝对是渲染气氛的大师!每一个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每一个救世主的出现,都赚足了作者的墨水。对此有人颇有微词,认为过多的文学修饰,会削弱其真实性。我觉得不然,对于量子这种令一般人望而却步的词,恰好需要用大量的渲染来拽住读者,让读者免于不解的紧张和怯怕。总是,我是被深深吸引住了,以前的怯怕被一次次的牵肠挂肚喜怒悲乐吹散。那是一个没有月亮的星空,每颗星都那么耀眼,那么目不暇接。读书经常是在读自己。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本励志书,因为我也和前辈一样处在一个星光迸发的年纪,我也希望成为一颗耀眼的星,照亮夜空的一角...闲话。一直以为这本书是老外写的,国人翻译的。因为骨子里认为中国人不可能写量子的史话,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参与那个黄金年代。后来发现,居然是国人写的,很是感叹。不只是中国人,任何人都不应该缺席这个量子的盛会!新闻:中国科大在合肥建成世界上首个光量子电话网!-2009年5月4日Durer

期待中。。。

很期待。。看了大家对此书的评论,勾起了我对此书有种强烈的拜读欲望。。。出于豆友们对这方面的热爱,在此也我向大家推荐一部,《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个人觉得挺有意思。。。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愿在此结交一二志趣相投的良师益友。。。

很好的科普书

引人入胜的讲故事,引人入胜的讲故事,引人入胜的讲故事,引人入胜的讲故事,引人入胜的讲故事,引人入胜的讲故事引人入胜的讲故事,引人入胜的讲故事,引人入胜的讲故事,引人入胜的讲故事,引人入胜的讲故事,引人入胜的讲故事引人入胜的讲故事,引人入胜的讲故事,引人入胜的讲故事,引人入胜的讲故事,引人入胜的讲故事,引人入胜的讲故事

看得有点累,但还是推荐。

我是看了《时间的形状》才来看《上帝掷骰子》的。个人感觉《上》用来煽情的文字太多了,有时不得不跳过这些看。但信息量还是要比《时》多很多,也更物理专业化一点,以致那些数学公式我是完全无视的。不过还是觉得《时》更好看一些,看着不累还好笑。

书绝对是本好书,但

昨天在第三极一看到这本书,知道网文终于出版,就立码掏银子了,和当年在网上追着的版本没有差别,一如既往的畅快,包括太长而不得不去吃饭而不能一气读完的感觉.美中不足,就是,书评都找得是群什么人啊,一群"科学文化人"来评论物理,有可能是我先入为主了,但写得实在是很烂.

贺《上帝掷骰子吗》正式出版

最初读这本书时还是一位朋友发给我的电子版,前几天见到他,他的第一句话就是:知道么,那本书出了纸版了。那时他正要离开这城市,临走他把这本书作为礼物送给我,所以它现在安静的睡在我的书架上。纸版比电子版多了许多图示(甚至有照片,电子版一个图都没有!),多了参考书目和人名索引,多了一个“外一篇”。这本书的好处在于:深入浅出。量子学绝对不是大众学科,所以要读懂它的历史,我的建议是:静下心来读。作者采用以学科中的人物为线索来叙述简化了我们对学术内容的恐惧。“某某如何发现了某理论”比“某理论是某某发现的,这个理论如何如何”要容易让普通人接受得多。对物理学感兴趣的人应该读一读这本书。何况其中的数字、公式并不多,没必要“敬而远之”。

有种拨开云雾的感觉

大学里读的是物理,整整四年的物理知识的学习,思维的提升了一个高度,但是回头想来,对很多物理概念和量的理解其实还是十分朦胧。是这本书使我对以前所学习到的东西清晰起来的!它让我看到了我以前所学的东西的真面目。

黄金时代

作为一个当年物理学得跌跌撞撞充满血泪而且多年未碰也认为从此不会再碰的文科生,会读这本书我自己都觉得意外。选择此书时为了打发放假闲时的时间以及放松刚读完一本学术著作的大脑,刚好它在我豆瓣“想看”的前面。书读完了,老实说许多原理真的是一知半解似懂未懂。可是我真真迷恋字里行间所叙述的那段充满神圣感奇妙感的历史,那段天才喷薄的光辉岁月,并遗憾自己未生在那个时代。即使作为后来者以上帝全知的视角俯瞰那段历史,我仍感到激动万分。在那个摧毁与重建的时代,那种不知出路在何处的迷茫感以及救世主般出现的伟大名字和理论的那种神圣感,百年之后依旧震撼到我。我简直要像一个信徒一样匍匐在那段历史脚下,忍不住泪流满面。一切问题最后都是哲学问题。作者在书中不断重申,量子理论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新理论,而是对人们原有世界观的冲击和摧毁。书中那部分关于量子理论延伸的讨论的确让我毛骨悚然以至于晚上的时候不敢看。爱因斯坦说,科学没有宗教就象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象瞎子。或许是因为越探索这个世界,越觉得这个世界超出人类理性能够承受的范围,这个时候就需要上帝来抚慰我们颤抖的心灵。很多人小时候都会说自己长大想成为科学家,但只有极少数极少数人最后实现了这个梦想。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越来越认为科学家不仅是个职业,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他们的目光专注于普通人所无法想象的世界,倾尽此生寻找可能永远无法获得的真理。想到此我就由衷地对科学家产生深深的敬意。我突然发现我已经有一个遗憾了:不能成为科学家。此书的定位是史话,一开始读的时候作者的笔法就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后来发现跟《明朝那些事儿》给我的感觉是一样的。后来一查出版日期,此书还在《明朝那些事儿》系列之前。好书总有相似之处,不知更多的是作者的功力还是历史的魅力。书的前半部可以打五星,读着实在是太激动人心了,后半部较逊色。或许跟历史的发展也有关系,摧毁与重建的时代悄然远去,剩下只是对大厦的完善,也就渐渐失去了那种辉煌的神圣感。不知道下一个黄金时代在哪,是否会出现?最后,突然想把《三体》和《球状闪电》再看一想。

从物理中读出了哲学意味

这本书彻底地颠覆了我对物理和物理学家的认识。原本认为物理学家们是那些“discover”真相的人,但过程却充满了提出假设,建立模型,再去验证其物理意义等,物理学家所做的事情,绝对是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的。物理学家们不仅仅是光环之下的神,即使已经得到诺贝尔奖,已享誉世界,却仍在不断地被颠覆,被超越。即使已经走到了最风口浪尖,也随时要有着归零的心态。这和其他的职业一样,既是高付出,也是高风险,更对心态有极高的要求。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学生的成就可能颠覆老师的,超过老师的名气。 拥有的光环越多,需要打破地,超越的障碍就越大,所以无论在何种点上,都有可能有黑天鹅现象出现,每个人其实都有机会。 “上帝掷筛子了吗?" 世界不再是象经典物理中描绘的那样是完美地遵循着因果性的,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世界是这个样子可能和你如何观察有关,可能是带着某种随机性的。这是多么有趣的一个发现。我们的世界观也在不断地被挑战和重置。当然,这个论题,或许仍旧是一个开放的论题,正如同那硝烟弥漫近百年,科学家们不断地颠覆之前的理论一样,但似乎又给我们开了一扇窗。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是波尔所建立的哥本哈根实验室,非常值得尊敬的,一个领导人,需要有这种宽容,博大的心胸,才能不断地培养出最出色的人才,尤其是在科学领域,所以这里才能不断地培养出诺贝尔奖得主。波尔的成就不仅仅在于他自身的,而在于他能够支持培养自己的学生,不断地取得更卓越的成绩。作者尽量以一种通俗易懂地方式,把故事讲的有趣,把艰涩的物理问题尽量讲得简单,符合大众对于科普书籍的需求,作为文科生,有一定的收获。

The great ocean of truth lay all undiscovered before me.

Anyone who is not shocked by quantum theory has not understood it. (Niels Bohr)下午坐在图书馆读《量子物理史话》的过程就是个世界观不断被冲击和颠覆的过程。深刻感受到量子物理的惊人魅力和神秘莫测,无怪乎如此多天才面对着这个乌云密布的天空苦思冥想。这本书有种不停地让人热血的叙述风格(或者这本身就是量子论史的特性?),科学家们的笑料总是高端得让看得懂的人会心一笑,让看不懂的人也傻傻一笑(只不过起因是不同维度的笑点)。另外插一句,这也许就是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一个体现,不完备体系在各自的范围内顺利运行而丝毫发现不了其所未包含在内的“真但不可证”的命题。量子物理史话的作者虽说是浪荡之子,但仅凭其文字和引用来推测,显然不是泛泛网络写手之流。虽然作者声称此书仅涉及到初中和一点高中数学,但作序者仍然认为其受众应当是大学理工科学生(最好是学过大学普通物理)。若不是之前数学的天空给我灌输的天马行空的数学理论和GEB神作的触类旁通,我估计要被排除在受众之外了。据我的观后理解,量子物理的数学基础基本已经不存在较大争议,而其背后的物理意义解释则始终众说纷纭,书中主要探讨了哥本哈根、多宇宙、隐变量、系综、GRW、退相干历史这六条路径。有一点几无争议,即要解释量子物理则必须要抛弃经典物理中的定域实在性(Local Realism),这一颠覆性大得惊人。首先,若抛弃实在性,则有两条进路:一是引入不确定理论,形象而极端的实验也就是薛定谔之猫(Schrodinger’s Cat);二是MWI(Many Worlds Interpretation),即多宇宙(又称平行宇宙)理论。前者的主要观点是,在观测粒子前,现实中不存在两个粒子,而只有一个粒子(或者说两个处于纠缠态的粒子)及描述其叠加态的波函数,但这一波函数在被观测的一瞬间即坍缩成一点,这确实能和波-粒二象性相恰,但这种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是对经典物理的革命性颠覆,甚至毁灭了物理世界之精髓——决定论,难怪爱因斯坦至死无法接受实在性之被破坏。后者的主要观点更具颠覆性,它推翻了前者的坍缩理论,而认为粒子始终处于叠加态,只不过当介入观测时我们的观测世界也融入了叠加态。同时MWI很妙地解释了宏微观上的差异:如果仅只有一个粒子,则我们不难感受叠加态,但如果是包含千个粒子的薛定谔之猫,则我们实在无法想象猫既死又活的叠加态。因此MWI认为猫在多宇宙中的某一个宇宙中是活的,而在另一个宇宙中是死的,且这两个宇宙极大可能是平行的,即彼此不能感受到对方。原因在于,任何一个复杂物体都可以用高维的点来描述,而维数越多,则意味着任意两条直线正交的可能性越大,因此我们所处的宇宙根本不可能感受到其他宇宙的投影。同时MWI得出的疯狂推论是量子永生(Quantum Immortality):从主观视角看,由于一个人存在于所有宇宙中,那么即使在这个充满人类的宇宙中死去,在其他平行宇宙中仍然存活,因为他在思考着是否存活的问题!(其实是笛卡儿我思故我在的一个量子论翻版)否定实在性意味着物理世界从此变得不那么确定和实在了,这确实是难以想象的。尤其是哥本哈根派的观点:认为观测者的意识可以导致波函数叠加态的坍缩,这已经涉及到形而上的问题了。贝克莱之“存在即是被感知”的主观唯心主义至少对我来说是绝对无法接受的。但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如果经典物理是决定论的,那么如何与哲学上普遍公认的自由意志相洽?我曾想过也许世界真是决定论的,所谓的自由意志只不过是由于我们尚未发现所有变量的一种狂妄的解释罢了。既然抛弃经典物理的实在性太过震撼,那么抛弃定域性如何?这样,我们仍然有可能建立一个隐变量理论,但必须容忍某种超光速的信号在其体系中来回。举个简单的例子,根据量子论,一个粒子分裂成两个粒子并分别相背而行,即使这两个粒子跑过了极远的路程,但只要a粒子是左旋的,则根据某定律,b粒子必定是右旋的。这种默契暗含着一种超距作用,好似有一种超光速信号在两者之间传递,使a、b两个粒子保持相反的旋向。而这种解释又做出了一个颠覆性的举动:不符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因为如果有超光速,则时间可以倒流。这有什么异常呢?首先来解释一下延迟实验:“延迟实验”是由爱因斯坦的同事约翰·惠勒提出的,1979年为纪念爱因斯坦诞辰100周年而在普林斯顿召开了一场讨论会,会上约翰·惠勒提出了“延迟实验”的构想,惠勒通过一个戏剧化的思维实验指出,对电子的双缝干涉进行了进一步思考,并指出我们可以“延迟”电子的决定,使得它在已经实际通过了双缝屏幕之后,再来选择究竟是通过了一条缝还是两条。此种说法震惊当时的学术界。这样一来,宇宙本身由一个有意识的观测者创造出来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虽然宇宙的行为在道理上讲已经演化了几百亿年,但某种“延迟”使得它直到被一个高级生物所观察才成为确定。我们的观测行为本身参予了宇宙的创造过程!这就是所谓的“参予性宇宙”模型(The Prticipatory Universe)。宇宙本身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而其中的生物参予了这个谜题答案的构建本身!另外,如果认为超光速可以传导信息的话,就可能出现:你回到过去杀死了尚处在襁褓种的你。这将使得我们陷入更大的迷境!总之,爱因斯坦等提出EPR佯谬以试图否定MWI的量子势或超距作用之类的理论。现在隐变量理论由于贝尔不等式被后来的实验推翻而式微。最保守的解释是系综理论,认为世界只具有统计学的意义,从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的角度看,我们根本没必要纠结一个粒子的运动情况。但这显然无法满足真正的物理学天才的好奇心。最后来说说退相干历史(Decoherent Histories)吧。所谓的退相干历史是指在粗略历史中,两个历史事件是不会相互干涉的。而精细历史中,电子向左和电子向右穿过双缝这两个历史是会干涉的(原理:海森堡的密度矩阵中I*II≠II*I)。书中在解释DH时用的足球赛的例子非常通俗易懂。总之在粗略历史中,可以采用路径积分的办法从而使得所有历史概率可以相加(不会相互干涉)。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宏观中不会感受到叠加态的原因。理论物理充满了哲学的魅力。所以有人评价量子论:Is that a theory of physics or philosophy? 量子论的实用价值也是巨大的,现在的电子计算机就是量子论的一个应用。如果未来能发明出量子计算机,意味着目前的公钥密码体系会瞬间瓦解,因为量子论告诉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在无限多个宇宙中同时用枚举法“暴力”破解密码。量子物理像一个黑洞,无穷的秘密尚未揭开,不小心掉进去有可能精神分裂(事实上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多精神分裂理论:一个粒子的运动轨迹可以把观测者变成精神分裂者)。很可惜我的知识有限,书中最后介绍的最近非常引人注目的超弦理论实在无力深究了。今天坐在图书馆时时恍惚,这个似真非真的宇宙中我们到底是什么?出了图书馆就找不到自行车了。即便我观测千遍也找不回被偷的车,这让我如何相信叠加态的波函数在被观测时才坍缩?也许我的车正处于与我所在的宇宙永不正交的宇宙中,或者在某一层退相干历史族中根本不曾存在过,要么这整个事件纯粹是系综理论下的无意义事件。不过项式建议我祈祷明天上帝把普朗克常数放大个10的34次方。呵呵。P.S. 无论如何,这个视频一定要看:决战量子之巅(可以算作《量子物理史话》的宣传片)

Auguries of Innocence(天真的预示)

by william blake(威廉•布莱克)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一沙一世界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一花一天堂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掌中握无限And eternity in an hour. 刹那即永恒这是计划外的阅读,也确实给我来了了计划外的收获。以下是支离片段,仅供回忆:客观真相存在与否物理数学哲学矩阵机械世界观革命性的贡献物理预言初始量、运算、进程人动物意识人择原理泛神论实证与证伪科学诞生于宗教一直以来对光的痴迷

看不懂

书中简介说 本书适合任何有中学基本物理概念的读者。物理没有学好,特别是量子力学。我实在看不懂了这本书,完了,我的书白读了,还没有达到中学物理的水平。书中出了大部分人名认识之外,很多物理现象和概念我已经还给老师了,老师你放心,你交给我的处理问题的方法还没有还给你:)对我来说完全是看物理界牛人们的轶事。

这大概是我们的professor proton

我是一个高中物理总也考不到90分的人,我是一个看到受力分析都要犯困的人,我却看完了一本讲量子论的书。生活大爆炸里面的质子教授,启发了成千上万像Sheldon 这样的少年,引领他们走向科学探索之路,在我心里,这本书的作者,可与质子教授比肩(BTW,他去世的那集简直要哭死了)对于我这样一个想要踏上科研为时已晚,更重要的是害怕数学的人来说,此生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像TBBT中的任何一个人一样,成为一个物理学家,但是我知道了薛定谔的猫不只是一个假大空的无聊理论,知道了爱因斯坦和霍金并不是唯一伟大的物理学家,知道物理研究也会误入唯心主义的歧途,我也得到了在科学的世界中天马行空的机会。虽然仍然有很多地方似懂非懂,却着实大开眼界。印象最深的的大概是对意识的那段描写吧,第一次觉得主观唯心主义也可以如此有道理,我知道这不是真的,可是我无法反驳。看的时候还总是会想起三体里面的质子,仿佛真的有无处不在的质子,在对我们的科学研究做出干涉,使我们对世界的探索陷入瓶颈。

好书

忘了从哪看到过这么一句话,人类文明的所有成果可以概括于三个方面:现象、规律、本质,分别对应于艺术、科学和哲学。物理学家们其实都是哲学家,他们妄图从枯燥的有物理意义的数学公式中找到宇宙运行的本质。引用一段书中原话:“物理学征服了世界。在19世纪末,它的力量控制着一切人们所知的现象。古老的牛顿力学城堡历经岁月磨砺风雨吹打而始终屹立不倒,反而更加凸现出它的伟大和坚固来。从天上的行星到地上的石块,万物都必恭必敬地遵循着它制定的规则”..."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一切都彼此相符而互相包容,形成了一个经典物理的大同盟。经典力学、经典电动力学和经典热力学(加上统计力学)形成了物理世界的三大支柱。它们紧紧地结合在一块儿,构筑起了一座华丽而雄伟的殿堂。 这是一段伟大而光荣的日子,是经典物理的黄金时代。科学的力量似乎从来都没有这样地强大,这样地令人神往。人们也许终于可以相信,上帝造物的奥秘被他们所完全掌握了,再没有遗漏的地方。从当时来看,我们也许的确是有资格这样骄傲的,因为所知道的一切物理现象,几乎都可以从现成的理论里得到解释。力、热、光、电、磁……一切的一切,都在控制之中,而且用的是同一种手法。物理学家们开始相信,这个世界所有的基本原理都已经被发现了,物理学已经尽善尽美,它走到了自己的极限和尽头,再也不可能有任何突破性的进展了。如果说还有什么要做的事情,那就是做一些细节上的修正和补充,更加精确地测量一些常数值罢了。人们开始倾向于认为:物理学已经终结,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这个集大成的体系来解决,而不会再有任何真正激动人心的发现了。"这些世界上最发达的大脑确实在某些方面天真的可爱,人类怎么可能掌握宇宙中所有的规律,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恐怕也将是这个物种的末日

没有完全懂,仍然觉得很精彩

“科学在不停的检讨自己,但这种谦卑的审视和自我否定不但没有削弱它的光荣,反而使它获得了永恒的力量,也不断地增强着我们对于它的信心。”科学。是如此神奇,为了了解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事务的原因,挖地三尺,艰难的探索终极答案。而也许,永远不会有最终的答案,有的只是更好的,更准确的解释。黄金时代,优秀的科学家和各种理论层出,大家激烈的争辩的场面可以想象到,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理论力争。物理学家的想象力和敢于打破束缚的能力,正是我所看到的物理的魅力所在。物理之伟大,在与要脱开对日常事物已经根深蒂固的第一印象,来如同新生婴儿,或对待一个完全陌生的宇宙坏境,来构想图景,物理学家的想象力和敢想程度让我钦佩。很多的实验都是思维实验,理论只是预言,完全构架出一种解释,听起来疯狂,却仍然可以严格证明。世界观受到了洗礼,科学和哲学的确是联系的相当紧密的,实际看到的,和愿意/选择看到的,究竟哪个是决定影响的呢。

爱因斯坦的小板凳?

想着是交叉着来读,一本人文社科类的,一本历史或其他类的。发现这本书是从kindle吧的吧友推荐那里,评价挺高,于是便安排在《穆斯林的葬礼》之后来读。挺长知识的一本书,觉得很适合文科的同学来读一读,读完以后还是觉得要有一点中学的物理学基础。讲的是物理史学中的新兴范畴,量子论。从赫兹发现电磁波讲起,然后慢慢引出对于光子和电子的波动说与微粒说的百年之争,再到普朗克看似离经叛道的大胆推断,从此量子诞生,经典物理坍塌,物理学乃至整个世界进入了崭新的量子时代。赫兹、普朗克、波尔、海森堡、薛定谔、汤姆孙、爱因斯坦……好多中学时代耳熟能详的大物学家一一又回到了眼前。其实到了书的后半部分,或者更确切地说从电子的波粒而二项性被确定,研究电子经典的双缝干涉实验之后我读起来就已经感觉到困难了。作者的确已经最大限度地用通俗的手法来讲述,但毕竟还是高深的量子力学,无论是经典的哥本哈根派理论的意识坍塌学说还是更难以接受多宇宙理论,再牵扯很多哲学上的思想,后半部分读起来还是比较困难。无法想象我们熟知的物理世界居然与我们的意识有关,事情的发生与否完全取决于有意识生物的观测和意识,确实会对我们的世界观造成困扰。不过书中每一章后别有心裁的饭后闲话部分很有趣,牛顿和胡克争夺平方反比定律发现权的背后故事,牛顿的苹果,阿基米德的浴缸,爱因斯坦的小板凳这些物理神话真相,都在这一部分以一种娱乐八卦的口吻作了阐释。很不错的科普书籍,总而言之就是长知识!

眼见不为实

高中学习牛顿经典力学,已经觉得很吃力了;后来看了相对论,不明觉厉,以为已经达到理解的天花板了;现在量子力学出现,仿佛把人带入了玄学世界,简直不明所以了。至于超弦,交给你们理科生去理解吧……不了解新理论是我们个人的不幸,在我们这个时代出现这种理论,是我们每个人的幸运。假如汉森堡在1944年去世,他就见不到原子弹爆炸,也许对他个人来说是一种好事,起码可以减少很多压力;但是,我觉得,即使面临再多的压力,他也愿意见证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毕竟,当你苦苦思索一道谜语却毫无头绪时,谜底对你的诱惑力无疑是巨大的。这本书原本是在网上连载,后集结成书,所以其用语和一般的“史书”不同,它具有形象比喻,言辞夸张,结构紧凑的特点。虽然作者自谦说,此书没有接触过一手材料,所以难免又不少错误,希望大家不要当做严肃的物理史书来看,但是,其写作功底和物理功底是有目共睹的。虽然作者用语已经很形象简单了,但是因为信息量太大、物理术语很多,导致看起来还是有些吃力。不过,作者好像分寸拿捏得刚刚好,把书的内容刚刚写到你的理解力的上限处,你稍微努努力就能够得着,一旦你够着了,就觉得很有成就感。开始看到电磁波的发现还在自己的理解范围内,没想到坑越挖越大,哥本哈根派的解释还属于正常人的视角,到了多宇宙、隐变量、系综、GRW、退相干历史,似乎进入到了科幻世界。我们的世界其实不是我们看到的样子,薛定谔的猫到底是死是活都还没有定论,我们怎么能说已经认识世界了呢?我想,如果我高一看了这本书,起码会燃起我学物理的激情,而且会让人觉得所学物理很简单,打消畏惧感。

人想知道上帝掷出的骰子点数

一本好书,非常好。虽然主题是20世纪量子物理的发展史,但在其中仍然提到了牛顿甚至是欧几里得,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人类的科学发展史。人类对真理的追求始终深深地感动着人类自身,这种精神在其身上一直执着坚定,从不间断。而近400年来,人类终于走上了探求真理的真正正道,这就是科学。可以肯定,科学将是人类未来唯一热爱和认同的真理。人类探求真理的步伐越来越快。时常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人类的文字文明史不过数千年,科学史不过数百年,但就在最近的100年中,人类已经将科学发展到至高的境界,使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一日千里。20世纪,人类发展了最伟大的两个理论,量子物理和相对论。量子物理和相对论是迄今为止人类发展出的最强大、最精确的理论。几十年来,它们在处理所有的问题上无一失误。每一个新的试验只是不断地和更精确地证明它们的正确。20世纪人类的所有产品,从小小的MP3到航天飞机,都基于我们对量子物理和相对论坚定不移的信念。然而,在这种巨大的成功之下,量子物理却具有哲学上的困境,它完全颠覆了人类有生以来对这个世界的先验的观念:这个世界是客观实在的,物体是具有确定行为的,并且,其下一个行为相对于此刻的确定行为是决定论的。这一观念是以牛顿和爱因斯坦为代表的人类的经典观念。相对论是服从这一观念的。狭义相对论仅是麦克斯韦方程在不变性要求下的内禀属性。见过麦克斯韦方程的人无不惊讶于方程的优美,玻尔兹曼情不自禁地引用歌德的诗句说:“难道是上帝写的这些吗?”当然不能容忍像这样的方程在变换下丧失其优美,仅仅是为了保持其优美也完全值得引入狭义相对论。而广义相对论,则是依靠人类强大的思辨的能力,从最简单的假设开始,严谨地推导出了这个世界的真理,从本质上讲,与欧几里得和牛顿相比较是具有延续性的。我们在相对论这里是没有哲学上的困惑的。但量子物理走得太远了。它是一场彻底的革命。它摧毁了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最基本的观念,带给我们巨大的困惑和不安。量子物理否定了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否定了物体的确定行为,因而也否定了决定论。这本书就是给我们讲量子物理在这样的困惑和不安下经历的百年历史和人们历尽艰辛试图解决这样的困惑和不安的各种努力。这本书让我们对人类更加敬佩:不论量子物理是如何强大、如何有效、如何正确,人们仍然不能安心。人们不能容忍理论在哲学上有任何困惑之处,我们必须知道真理,终极的真理。正如希尔伯特的碑文:“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我感动。这个80后网络作者巨大的阅读量和挥洒自如的文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他竟然不是一个物理专业的学生,那就更令人敬佩了。在书中,有一小段是他自己翻译的弥尔顿《复乐园》,可以看出,这家伙连古诗也是很厉害的。这本书至少被8000个网站转载过,我相信在以后的岁月里还能看到他写的其它书。

科普文写成这样很难得了!曹天元=曹升???

我看过霍金先生写的那两本名著。再看这部史话。可以说各有千秋。前者深刻儿精确,但想看懂是有一定门槛的。 而史话则完全可以当一本小说来看。笔者将枯燥的事情趣味化了。 厉害! 让我想起现在流行的白话历史(《明朝那些事》,《流血的仕途》)。尤其是和仕途的笔锋相近。 莫非 曹天元=曹升???:-)希望二曹这种写作方式能继续下去!

交代

在整理乱腾腾的电脑文件时看见了它,那是两年还是三年以前的故事了。我不知道用什么借口去说为什么一直拖延到此刻才读,不过我愿意相信一切自有安排,也许上天认为我现在读它才是恰当的时刻吧。如果说我爱物理一定会被人痛斥嘲笑吧。没错,我什么都不懂,连斜坡上的小木块和穿过木块飞入电磁场的子弹都可以尽情地戏谑我的物理水平。如果那能称得上水平的话。但我还是要说我爱物理,我可以隐约触摸到那永恒的美感,等式背后的伟大情愫。量子物理一听上去就有自带的酷炫感。我在号称亚洲藏书量最大的高校图书馆里没有找到这本传说已久的书,失望而归。我经常对自己的找书能力产生怀疑,不过这种很逊的能力倒是能让我瞥见另外一些神奇,暂且按下不表。人类最伟大的头颅倾其一生去触摸小至微粒大至宇宙的秘密。纵身一跃进入一个黑洞般的真理寻求之路,这本身就够让人头晕目眩的了。理论上的重重突围,除却脑力上的自我纠结外,更需要与过去和权威相抵触的勇气。这一切在付诸行动时远比纸上谈兵来的不易千万倍。今日生活的便利程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类对万物的认识,但更让我心生折服的是物理学家们亦步亦趋又勇往直前的走在通往未知的道路上,他们每个人埋头于稿纸演算的背影,那么单薄又那么强大,单薄得一触即碎,强大得,与整个世界媲美。这本书让抽象的东西变得实在了那么一点,读完之后在我的脑海中又再次变得抽象。同学中已经有开始挑战相应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者,他们都很棒。当然我必须承认,读它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告诉自己有些东西尽管很艰难但坚持的同时会给自己带来无比的快乐。以及,写给那个给我这本书的人。你是优秀而飘渺的自由灵魂。尽管现在我的电脑还是乱糟糟的,但幸福感要比过去强了一点点。没错,就只是因为这份pdf。

慢慢理解了量子物理

9.3分足以说明这本书是本好书。数学与哲学终走向统一。对我影响最大的世界观,我们从学习数字开始:自然数,整数,实数,复数。后者总是包含前者,而我们的对世界认知也是从城市到国家到地球到银河系到宇宙。每一次我们想外拓展世界一层都是我们发现了世界的其他特殊存在和我们并行,而曾经我们以为的正常世界才是特殊的存在。实数已经是可以描述我们生活的近乎一切的数,而之后又发明了虚数。这本书就是讲述了史上最大脑洞理论的历史,未来是量子态的,是不可知的,随机的。有人满心期望发明时光机,而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让所有物质的状态回到曾经的某一刻的状态实现的难度有多大不言而喻。而恰恰从微观思考,物质运行其实只有此刻,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我一直在想其实时间也许只是一种空间的描述方法。因为有状态对比所以才有了时间概念。如果物质没有运动,你拿什么衡量时间?所以在没有物质存在的地方也就没有时间。而相对论里面很重要一个基础就是等价交换,如果重力或其他力提供的效果完全一样是可以认为是等价的。空间的变化会引起时间的变化,所以光速才是恒定的。其实这些理论对不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思考方式和对世界的理解。我想人类的脱胎换骨应该就是从仰望星空开始的吧。那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才使人走到今天。山的那边是海,海的那边呢?

啊,那些追逐上帝足迹的人们!

  拿破仑在看到拉普拉斯写的《天体力学》之后问道,在你的这本描述宇宙体系的大作中,上帝处于什么位置,拉普拉斯回答说:“陛下,我不需要这个假设。”那一刻,我们似乎可以看到,科学的自信正在欧洲世界弥漫扩散,科学家们认为,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问题都可以用科学予以诠释,所有应当解决的问题都已经解决,或者正在解决中,人类的前途从此一片光明。我们多么希望,拉普拉斯这句谦逊的豪言壮语可以成真。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上帝对整个宇宙的作用,难道仅仅是在最初的时刻用小拇指轻轻推动了一下吗?又或者,他连小拇指都没有伸过。    这本《上帝掷骰子吗》立足于科学的一个分支——量子物理学,从光学入手,通过叙述量子物理学的产生与发展进程,用小说般的轻松和引人入胜描述了科学家们在追寻我们的宇宙运行规律的艰辛历程。    这本书是我所见过的最通俗的科普读本,它远比霍金那本《时间简史》要好懂的多,虽然是在描写物理学中最复杂的理论之一,然而作者用的数学知识没有超出中学范围,当然如果读者有大学数学的基础,读起来可能更轻松一些;而即使只有小学数学水平的读者,我相信只要肯用点心思考,理解书中的所有内容也没有问题;当然,如果你是位对数学完全绝缘的读者,那么,“让数学见鬼去吧”,跳过书中所有的公式与数学符号,你一样可以感受到本书浓厚的科学气息、引人入胜的情节和风趣幽默的语言。    对完全不明白所谓量子力学为何物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本绝佳的普及本,它会如同爱丽丝梦游奇境那样把你带入一个充满魔力的全新的世界中,那里有各种各样富有个性的人和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故事。更神奇的是,这个世界其实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只是你从来没有注意过。而对那些已经相当了解量子力学的读者而言,本书中浅显易懂理论和比喻对你而言显然有些太“小儿科”了,但是,跟着作者的笔触去回顾一下量子力学的发展史,从一种完全不同于教科书的角度看看科学研究道路的坎坷与崎岖,回味或许已经被你淡忘的科学精神,也是件不错的事情吧。更何况,书中夹杂着的名人佚事、科学公案之类的内容,也可以让这些科学家的名字从枯燥的文字中脱离出来,让你看看那些不同寻常的人们身上所发生的故事。或许,它还可以启迪你的思维模式也未可知。    或许,对有些人来说,听到“量子物理”这几个字就打退堂鼓,而我上面的说明也丝毫没能减轻这种对科学的敬而远之的态度的话,那他们很可能要和这本书失之交臂了。不过,出于个人意愿,我还是希望再挽留一下看看,毕竟,这是近几年来我读过的书中最接近小说的一本科普读物了。上一次读到类似的书,应该是法布尔的《昆虫记》,当然,那本书中没有任何物理知识。    我倒不是想把这本书与《昆虫记》并列而谈,名著是需要时间来积淀的,而本书的一些先天不足,似乎也决定了他的地位最终也不会上升到一流的读物中去。本书是根据作者在网络上一些连载的帖子收集整理而成的,网络语言的轻松诙谐固然可以让读者更轻松一些,但缺乏斟酌、用语单调、系统性差这样的缺点也是其无法避免的,所以,虽然本书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受到好评,但如果作者真的有决心让它流传下去的话,在语言上首先还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另外一点,在追寻这些科学家的足迹时,作者最初把握的非常到位,从情节安排到人物描写,再到理论讲述,即精巧又富有文采,深入浅出的将量子物理史上关于光的波动说和粒子说的几次“大决战”描写的精彩纷呈。然而,在叙述最近的一些情况时,作者就多少显得有些语无伦次了,当然这不能完全归罪于作者,他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前的战争,都已经尘埃落定,吟游诗人所作的,只是整理前人的诗稿,而正在进行的这场战争,成败还需要时间来决定,而书写,也需要一只如椽大笔,本书的作者,则只能为记载这件史事做一些添砖加瓦的工作,他尽可能的把当前战场上各方势力逐一交待,人择原理,平行宇宙,贝尔不等式……,再加上一些他所能搜集到的最新的情报,而结果究竟会怎么样,上帝是像波尔描写的那样是通过掷骰子决定我们的宇宙运行方式,还是像爱因斯坦所说的从来不掷骰子,又或者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我们存在于无数个并行不悖的平行宇宙中?还需要那些追逐上帝足迹的人们继续发掘,我们则只能拭目以待。    本想对这本书作一个总结,却不由自主地想到书中描写玻尔中学时笨拙的口齿和惨不忍睹的作文,他在一篇描写金属的作文总结(Conclusion)的地方,无奈的写到,Inconclusion,Iwouldliketomentionuranium(总而言之,我想说的是铀)。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与哲学家,同时还引导了不计其数的科学家在追逐上帝足迹的路上前行。那么,还是用一段引用来结尾吧:    “我们似乎听到在遥远的天国,他和玻尔仍在重复那段经典的对白:  爱因斯坦:玻尔,亲爱的上帝不掷骰子!  玻尔:爱因斯坦,别去指挥上帝应该怎么做!”(汀上白沙作品,来自汀上沙屋。http://hi.baidu.com/sandcabin)

绝对是好看!

这是目前我看过最好看的科普书籍,我看过不止三次了。还记得我在书店看到本书的时候,完全是偶然。它被人放在本不属于它的分类——周围的书都和科学完全无关。正式因为这样,它吸引了我的目光。我开始打开这本书,并尝试阅读。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原来科学历史可以写得那么让人惊心动魄,就如书中引用的某个人的评论,曹天元把科学历史当成武侠小说来写了。如果你对量子物理有兴趣,绝对推荐!

有趣味才能科普

一本关于量子物理发展历史的书,很难得看到国人写出有趣味的科普读物。我觉得科普教材就应该交给懂科学的作家来写,那样才会写的有趣,才能被大众容易接受。曾经国内的科普读物简直就象资料手册,除了专业名词就是公式,有谁看了不头痛呢,更别提看着动画片成长的一代了。http://blog.donews.com/ahgua/archive/2006/02/10/721252.aspx

非常好的科普读物

已经是第二遍正式地读这本书了。用写小说的技巧,普及高深的物理知识,可见作者的水平。强烈推荐

会,祂还知道哪一面朝上,但不会轻易告诉你~?

2014年7月12日,伴了一年多的读物终于在这天迎来尾声。回头一看,书从光是波还是粒争战作始,到爱与玻舌战笔伐,期间历史经过战争的洗礼,双方门人理论与实验并驾齐驱,同场竞技。有一些曾经被湮没或被否定的理论由后人包装,重新上市,如弦论,也有新工具被引入作为大技,如去除无穷大方法,但有些又很快遭遇滑铁卢...繁花至此,20世纪的精英合著了一本科学界武侠小说〜忽而想起高中一位物理老师说过:“由于前人把很多自然界容易的谜题都解开了,让21世纪的科学家很难再去发掘新理论,而变得“无事可做”,只能在微观世界做一做优化理论,如不断去碰撞粒子产生新的粒子,或在宏观世界观察天体按计算值变化。”多少让人灰心,然而在这本书上,虽然不知道迷宫中哪条路是能真正通往大一统:哥本哈根,多宇宙,隐变量,M理论...仍然见到作者对未来的憧憬:“We hold the truth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forces are created equal.一套解释一切的力,进而阐释一切物理现象,将探索真理作为人生的最大价值”。

庆幸遗憾并感恩着

因为很喜欢天文(=-=具体是在小时候看美少女战士的动画看到冥皇雪奈在天文馆工作一瞬间被shock到),所以高中学的是物理(可惜高考的时候偏偏是物理不及格哈)。大学学IMS,跟高数和线性代数纠缠了一阵子。物理还好(有天文的支撑),数学就单纯为了数学而数学,不知道自己学的有什么用,不知道为什么要有微积分(至于重积分什么的那就更加莫名其妙了),为什么要有矩阵(OTL我操心容易错)。看了这本书才发现原来自己学的那些都是有意义的。那种高中学习物理的激情又回来了,突然就有了一种感动的感觉。而且以前看到的只是单纯的共识,只感慨于如E=MC2(平方),E=hv(当时老师没多说,就叫我们一定要记着,这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公式)如此简洁的运算竟然就能表述宇宙的一个规律。而且当年根本就不知道波粒二象性这个结论的背后有如此崎岖曲折的故事,对于微观世界很多问题都一知半解。而且作者的表述非常精彩,比喻也对理解概念很有帮助,对比起有物理和数学基础的,也相当推荐对物理有兴趣的还有像俺一样心里一直纠结不清楚光的波粒问题的人来看哈(公式看不懂就不管其实也没问题,因为对于概念的文字表述是很清晰的)。庆幸的是自己看了这书,遗憾的是没有早一点遇到这本书。回家要推荐妹妹看。PS说到表述,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某种东西难学,而是对于这样东西没有好的表述。在此感谢从初中到高中乃至大学俺遇到的数学老师们。对于数学俺不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学生,但是你们的教导让俺顺利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而没有对数学敬而远之。

上帝不会掷骰子

1、上帝不会掷骰子,因为一切都是真实的。这是来自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一种解释,一切的事物都有其规律,宇宙从诞生之初就决定了以后所有要发生的事情,包括一切细节。所以任何事件没有几率可言,一切早已经注定,而恰恰掷骰子决定是理论随机的。 爱因斯坦坚持相信并有信心找出这个规律,可惜英年早逝,如果被他发现了这个规律公式,或许他就成了神,虽然这一切的一切仍然不可改变。 而我相信,人类已经发现了这个完整公式的一部分,占星、占卜、命理、等等…这一切的存在本身也依靠着规律办事。唯心吗?不!只能说这是唯物本质的唯心,因为太多不能解释,所以唯心。2、这是一本关于量子论的科普读物,不过作者曹天元把一系列人物和实验用一种小说的形式讲述了下来,很感叹作者深厚的理论知识和文字功底。这本书在豆瓣上评分在9.3-9.4,我的GTD阅读清单是按照评分顺序来整理的,超过9分的读物如果不优先阅读真有点对不起书名里的上帝。这类书既然是科普知识类的书,就很难找到可以执行的行动,这些知识体系能让你的视野开阔,当思考一个问题时不能被其表面现象所迷惑,任何一个定律都不是绝对适用的。在读到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再想到计算机01010101的离散信号处理,如果一个bit就是一个量子,那么计算机存储的内容要达到现在世界的水平,看来还有一断漫长的路要走,最近兴起大数据的研究,难道真是想把这些bit堆积起来?前面几章讲述光的波动学说和粒子学说的历史大战讲得引人入胜,让人一口气读完。

一本难得的量子物理史论

“上帝掷骰子吗?”,这句话是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的质问。这位曾经是量子物理开创者的科学大师,面对量子力学众多蜂拥而出匪夷所思的结论,以一种不甘而无奈的声音抛出了这个问题。这是一道悲情的声音,仿佛一个迟暮的圣人,目睹天下纷乱尔虞我诈生灵涂炭,自己垂垂老矣,连提起三尺长剑的力气也没有了,而这魔兽横行的世界,却正是壮年时自己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揭竿而起造成的。没有一个人想到量子力学发展的方向,那些量子力学史上声名赫赫的大师,他们自身也不过好象汪洋惊涛中的一片树叶。“声称自己懂得量子力学的人,其实还在量子力学的门槛之外”。也正因为这种不可捉摸的命运,量子物理的发展史,比物理学中任何其他阶段都来得精彩,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期,也是一个悲欣交集的时期,就好比我们历史里的三国时代、五代十国,人民不幸诗家幸。“上帝掷骰子吗?”,回答“是”或者“不是”代表了两种世界观。爱因斯坦不相信世界是随机产生的,它应当是一个具有深刻内在规律、简单而统一的规则世界,以往人类的科学进步,所产生的科学门类和科学结论越来越多,可是几乎所有的科学经验,逐渐统一到几个简单的一级规律。大凡科学史上那些大胆而被最终证明的预言,都来自于对这些基本规律的自信。爱因斯坦四十岁以后,就把他的余生投入到一个宏伟目标——大统一场论的思考中,他希望能够用一个理论来筐入几个一级理论。这不是爱因斯坦的狂妄。在人类的科学史上,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奇才,就好像通俗的武侠小说,其余的大师不是出自少林,就是出自武当,总而言之,必有师承,江湖上总是这个门派或者那个门派成为泰山北斗。而有一天,江湖上横空出现了一个独行侠客,毫无师承,却绝技在身,与敌对阵,总是一招致敌。以牛顿的伟大,尚且要说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这不是牛顿的谦虚,没有伽利略那些前辈,牛顿就不能成为牛顿,他的突破,是建立在别人累积的经验之上。而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物理学本身给他的启发,远远比不上社会学、哲学给他的影响,可以说,相对论就是爱因斯坦单枪匹马从一片虚空中建立起来的堡垒。除了他,还有谁有这样的信心要寻找终极的规律?除此之外,爱因斯坦还有另外一个考虑,这个事业也许穷极千万人一生的精力也不能完成,物理学的事业,是清苦的事业,那些功成名就的辉煌,万中无一。爱因斯坦说:“我已经功成名就,倘若我失败了,就有无数有志的青年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不至于把一生消磨在这无望的事业里”。事实上,无数的科学青年后来都投入到物理学的另一个分支——量子物理中去了。在量子物理的群星里,三十五岁才摘取果实,那都算是垂垂老矣。对于“上帝掷骰子吗”的肯定回答,就是量子物理的结论。上帝太小气,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是其实上帝是慷慨的,因为它给了一个免费的宇宙。量子物理是如何一步步得出这个结论的。每一个小过程,都充满了颠覆。没有人敢一步得出这个结论,这个过程是诸多大师的努力。《上帝掷骰子吗》描述的就是这个过程。从氢原子理论到波函数、到不确定原理、到哥本哈根解释,在这中间,科学大师们是如何与自己战斗的。这本书,并不大讲理论,说实在的,不要说非物理专业出身的读者,就算是物理专业出身的读者,又有几个真正能了解那些理论。我自己就是物理专业出身的,又十年在大学里从事物理学基础教育,对于那些讲量子论的书,基本上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上》这本书,对科学家本身的性格和事迹的兴趣,远过于理论。我们知道,一个故事精彩,首要不在于情节精彩,而在于人物精彩。物理学家有人类中最为聪明的头脑,同时也有最为偏执的个性,这样的人物,行事不出彩也很难。《上》以量子力学的发展为主线,这上面串着一个个人物,每一个人物,又有独特的故事。所以大多时候,这本书都能引人入胜。除了人物的故事,倘若不需要结果而只求哲学的精神,量子力学里也有很多吸引人的实例,比如薛定谔的猫、弦理论、测不准原理等等。《上》这本书里也有很为精到的描述。关于《上》这本书的作者,似乎更是一个谜团。我最初读到《上帝掷骰子吗》,它还不是一本书,而是网络上的帖子。它最开始发在新浪论坛里的“大话春秋”,那是一个好坛子,那时有不少好帖子,在我的心目里,大话春秋、驴坛、金庸客栈是新浪论坛的三驾马车。现在这三驾马车都已非昔日模样,读到这本书,自然又包含了一种别样的情感。当时这帖子在“大话春秋”里也是热贴,许多人都对作者感兴趣,从他偶尔透露出来的信息,似乎是在校的学生,又似乎是四处漂泊的浪子。如果是学生,那可真是后生可畏,我们那时在学校里读物理,几乎什么都不知道呢。在学校时,我的量子力学这门课差点挂了,因为确实很难。但是上这门课的老师很有意思,老师大约五十的年纪,身高约一米六,长得很扎实,五十了还经常和我们一起打篮球,满场飞,随便就用肩把我们扛翻了。上课的时候我们大多时候昏昏欲睡,有时却齐扎扎地清醒过来,这时又是老师在大吹法螺了,他一副睥睨天下的样子,对我们系里其他老师嗤之以鼻,说他于此处有所发现,有自己的理论,比如在波函数处,他自己有一个波包理论,正写了文章投往《物理评论》云云。多年过去了,不知这位老师还在量子的世界里奔波么?BTW:介绍说此书是中国的《时间简史》,这有点误导。应该说,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时间简史侧重在将理论简化,而此书是史话。

科普领域的希望

我读过的吴国盛《科学的历程》之后最好的科普著作。这样的作品的出现是一个奇迹,或者说Capo是一个奇迹。他不仅仅对量子物理极为精通,而且对于整个科学史和西方历史也十分精通,难得的是他的文学素养,他的文字对于普通读者的亲近。在现今的科普领域,自恃才高着很多,沽名钓誉着也很多。明明是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领域的,写出的东西大众都看不懂,美名其曰:学术。其实,他们很多的研究,用通俗的话去讲,是大众都明白的事情。可是他们害怕,如果他们所研究的东西大众都能明白的话,那他们的饭碗恐怕也不保。于是他们总是在玩文字游戏,冠上哲学的名头,绕来绕去,美名其曰科学技术哲学。讲到大家都听不懂为止才叫大家,写到把自己都绕进去了才叫论文。这个领域这样的风气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我想Capo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榜样。我想他的才能比我所知晓的绝大多数这个领域的所谓专家要高的多,而人家只是默默地退在自己的Capo这个笔名之后。感谢Capo,终于让我们看到了这个领域的希望,也让我们看到这个领域最终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而不是那些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教授。

上帝掷骰子了吗?

上帝掷骰子了吗?偶然在网络上看到这本书,一开始对题目感到差异,这是什么意思?这是介绍量子论的书吗?量子论与上帝之间有何关系?打开豆瓣,输入书名,豆瓣评分居然达到8.7,真是让我大吃一惊。于是就把它下载下来放到kindle上了。看了几页,果真被里面的故事吸引住了。一个个响当当的物理学大师,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物理名词,不断回忆以前大学物理课本上的内容,可惜自己是化工专业的学生,物理并不是强项。但是书本的故事引人入胜,让人读了就停不下来。光——自然界最普遍最常见的东西。是波还是粒子?从牛顿,惠更斯,到赫兹,麦克斯韦,再到玻尔,爱因斯坦,物理学家们对此争论不休。从经典物理学的建立,到相对论、量子力学,作者用小说的语言述说着量子力学发展波澜壮阔的历史。越到末端,越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电子的杨氏双缝实验,薛定谔的猫,平行宇宙,到底是什么?

认识决定世界吗?

一个天才艺术家的力荐,以及本人对科学的兴趣,让我在知道这本书后立刻就从当当上下单订书。量子理论是从中学到大学的物理老师从来没有讲清楚过,而我从来没搞懂过,甚至连一知半解都谈不上,但却一直怀有极大兴趣的科学理论。量子理论和广义相对论一起覆盖了总个物理以及科学的基础。曹天元的这本书让我得以了解量子理论的发展历史,同时管窥其中的奇妙绚丽。更让人沉迷的是,科学走到量子理论这里第一次真正碰上了人的意识,存在等哲学命题。这个世界好像真的不一定有一个客观实在的外在世界,人类,甚至单个人的存在和意识可能决定了整个的世界。另外值得一说的是,本书起步于网络,作者曹天元至今不愿透露真实身份。我猜,他大概是香港科技大学的物理老师,不愿让同行挑剔和嘲笑。我真心谢谢他的对我的科学普及。

一定要颠倒因果吗?

大学物理曾学过电子能级和电子跃迁等量子概念。但直到如今读完这书,才对量子世界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本书以平白的语言描述了量子理论自诞生来整个发展过程,可以说是一本科普的佳作。但读完之后我却不由得对量子理论产生以下一些疑问:1,为什么物理学家要为光子,电子等是波还是微粒争论这么久呢?在单个电子的时候表现微粒性,多个电子的时候表现波动性,那不就了结了吗?为何还搞这么多相波,1/2量子等等晦涩难懂的东西。2,自旋这个概念本不被海森堡和波尔等人接受,但后来为什么又突然被接受了呢?不是说如果接受这个概念,电子自旋速度就10倍于光速,就违反相对论了吗?3,量子理论认为电子观测后才为定态,观测前是模糊叠加态。是人对其施以观测使之波函数坍缩从而达成确定状态。为什么一定要这样认为呢?作者列举的一大堆例子都不能令人信服。比如说电子双缝干涉的例子,电子透过双缝投射在屏幕上,则出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从而说明电子的波动性。而当使用仪器企图测量电子是否同时穿过双缝时,却只能观测到电子只是随机穿过其中一道缝隙,而说明电子的粒子性。而此时,屏幕上的干涉条纹会消失,只剩下正态分布的亮点。量子力学因而就认为,不对电子粒子性进行观测时,电子会是概率波形式同时穿过双缝;当对电子粒子性进行观测时,电子会坍缩回一个粒子,以粒子形式穿过其中一道缝隙。这种说法的确太匪夷所思,为什么不能用另一种理论去解释呢?比如,其实按照不确定原理,因为观测会造成对电子的扰动,从而电子在双缝处被观测的时候,其实已经不是原来的状态,而是被扰动了,因此到达屏幕时干涉条纹消失。而电子未被观测时,则未被扰动,因此按原来的概率出现在屏幕上,显现干涉条纹。所以其实不是因为观测使电子从叠加态还原成本征态,而是观测干扰了电子行动,使之改变了状态而已。这样其实没有改变因果关系,不像“观测则存在,不观测则不存在”那么颠倒逻辑,那样令人费解了。

物理学的末日

对于我这样的一个物理学门外汉而言。这是一本经典的近代物理史通俗科普读物。在花了一个上午的悠闲时光读完后,不确定性原则,概率原则,互补原则开始有了模糊概念,经典物理学基础,以及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各自占据着大脑,而牛顿,爱因斯坦,波尔,海森堡,薛定谔,冯一诺曼等等巨人的影子还在闪现。恢弘的近代物理史,是一场人类智慧的不断自我争斗和成长史,更让人了解到,人在宇宙浩瀚中的渺小和可笑。基本上可以这样认为,物理学作为一个古典名词,在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了,近代物理学分工如此之细,任何一个理论学派可能都要穷一生去了解,不可能再出现牛顿爱因斯坦波尔一样的物理学的巨人,我们所有仰慕膜拜的天才,都出现在上个世纪50年代之前,从现在到将来,是没有英雄的时代。经典物理学家们,终生就都寻找逻辑上的严密和数学上的优美,可终极的数学公式还没有出现的时候,他们就发现,他们的物理学几乎要被哲学所接管了,物理学起源于哲学,他们的工具是数学,到今天,却发现,量子力学近似于玄论的三个原则,已经放倒了经典物理学荣耀的基础,牛顿和麦克斯韦的理论,在微观领域,已经不复存在。可悲的是,只有更微观的公式和观察,才能实现经典物理学的最高理想,寻找上帝创造宇宙的至简法则。量子力学,在逻辑上是不会失败的,至少在目前我们依赖“光”作为这个世界的终极测量工具的阶段里,他是不会失败的,很简单的道理,你用光速去观察光速的改变,能够确定的答案只有一个:无法测量,所有测量的结果都会变形。如果量子力学是绝对正确的,那么我们可以完全相信,运气这东西是一切物体,微观或宏观最重要的属性,那么,我们可以相信天命了,可以相信缘分了。但,如果量子力学是绝对正确的,那么他也可以引申为:这世界没有绝对,变化和不确定性本身就是原则,那么也就是说,量子力学的被取代迟早是必然的。真让人疑惑,同一哲学基础上的这两个结论在逻辑上是矛盾的,而且,我们很难相信,最古老的玄学居然和最尖端的物理理论获得了统一,或者,只是因为我们,和过去的古代人一样,在碰到了巨大的不理解时,我们还是老样子,求助于不可知论,求助于上帝。显然,不确定性在逻辑上是永远正确的,但这并不能构成量子力学完美性的论据。我觉得,在不远的将来,特别是有关超光速的科学发现,将彻底颠覆量子力学理论。所有的理论都是建立在我们的语言工具,数学工具,几何工具上,这些工具的描述,构成了我们的世界观,现在,这些工具在尖端科学上,显得落后了,人类需要寻找更可靠更有趣的工具来描述这个世界,这是目前阶段人类所不能想象的东西。真正客观的世界不存在,唯物主义实际是虚伪的主义。我们所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们存在的世界只是我们所能感知的世界,是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和工具所能表述的世界,他本身的缺陷性正日益在飞速发展的科学面前被放大。这个世界需要改变。

不要轻易就相信自己感受到的世界

读完《三体》后我毫不犹豫打开亚马逊买了科普读物最畅销的两本书,一本是《时间简史》,另一本就是《量子物理史话》,《时间简史》在科普读物的地位自然不用说,但是这部由名不经传的曹天元写的书在豆瓣上的评分竟然比《时间简史》还高,这让我对书本充满了好奇。这本书大部分是在平时工作的通勤时间上读的,想到之前每天在拥挤的地铁上打开这个神奇的量子物理世界也是奇妙的体验。说回书本的内容,量子物理是一门年轻的科学,说的不仅是其出现的年代相对近,还包括许多在量子物理领域有重大发现的科学家也十分年轻,我也想这与量子物理对经典理论的巨大颠覆也有一定关系。本书描述的量子物理学史是一部惊心动魄又激动人心的科学发展历程,从光到底是波还是粒子的争论开始,量子物理学的大门正式打开。波粒之争一直延续到波粒二象性的提出,原来光既是波也是粒子。牛顿、爱因斯坦、玻尔、薛定谔等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在量子物理的舞台上纷沓而至,为量子论展开了超过一个世纪的讨论与研究。即使是当物理属性竟然取决于我们的观察手段这样听起来带有唯心主义的结论被提出时,其实也有严谨的逻辑及数学推理。量子物理由六条主要的发展道路组成:哥本哈根解释(以波恩的概率解释、海森堡的不确定性、波尔的互补原理为核心)、多宇宙(MWI)、隐变量、系综、GRW、退相干等,除此之外,超弦理论、强弱作用力等枝繁叶茂的量子物理学说共同支撑着这个奇妙古怪的物理世界。根据统计,多宇宙理论(包括“没有坍塌存在”)的理论在目前的学术界占有较多的支持。正如大家对于那个著名的“薛定谔的猫”到底是死是活还是既死又活而争论不休,科学界在量子物理的研究上仍然有着巨大的分歧。其中对我震撼最深的就是这个如此难以置信的多宇宙理论的提出,每当我们做出选择或者做出观察,宇宙就会不断分裂或者产生出多个宇宙,在一个宇宙中,薛定谔的猫死了,在另一个宇宙中,薛定谔的猫却是活的。在许多的平行宇宙中,我可能没有写下这篇读后感,曹天元可能也没有写下这本书,甚至有无穷多的宇宙中,我的父母没有相遇,我并不存在。这还不是最不可思议的,“量子自杀”实验的提出简直是刷新我的世界观,实验提到每当你做出自杀行为的时候,就会分裂出一个自杀成功的宇宙和另一个自杀未遂的宇宙,这就代表即使你用尽一切的办法自杀,总存在一个你自杀不成功的平行宇宙,就是你永远无法成功杀死自己,这在日常生活的认知中简直是无法想象的。说到这里,其实量子物理还有太多太多看似不可思议的科学研究,而作为一名普通人,我要感谢作者尽其所能地向我们描述这个奇妙的世界,让我能够有机会一瞥量子物理的奥秘。读完这本书不敢说我将会对量子物理有多么深刻的认识,只是量子物理对于经典研究、宏观理论的颠覆让我对自己身处的世界有了多一份认识,这本书提醒了我不要被简单重复的生活淹没了对世界的好奇探索以及深入思考,上帝是否扔骰子?不要轻易就相信自己感受到的世界。

打分:三星半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曹天元 著;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8年第1版。打分:★★★☆(三星半)评价:与《物理世界奇遇记》相比,趣味性略不足,专业性差不多。对我来说,都属于囫囵吞枣,所涉及的科学知识大多记不住,也学不到,只能了解概念。

另一个维度看物理学

作者从最初的牛顿的经典物理讲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探讨光是粒子还是波的问题中,引出世纪的论战,物理学家们却没有想到这竟是一个可以颠覆整个物理学大楼根基的问题。以前的物理知识仅仅限于知道几个公式,解几个带正确答案的问题,但历史承载的不应该仅仅只有这些,更应该传承的是追寻真理的坚持和挑战权威的勇气。

果断推荐

读这本书的体验很奇妙。一开始觉得新奇、有趣,小心翼翼地探索;渐渐发现别有洞天、引人入胜;然后是对世界真奇妙的惊叹,甚至一度觉得世界观都要被颠覆;之后,也许是脱离了认知的界限,开始生出难以理解的荒谬感;激情退却,归于平淡。从奇妙的量子世界旅行一周回来,发现现实世界仍然遵循牛顿定律,似乎上帝仍在井井有条地指挥着世界的运转。平行宇宙依然离我们很遥远,量子是否发生塌缩也不在日常讨论的范围内。要说变化,就是在日复一日间,想到上帝这个老头子其实并不如表现出来的那般刻板严谨,骨子里其实是个爱掷骰子的赌徒,不觉会心一笑。嘘,这是上帝的秘密。

量子物理建立时间轴

虽然在大学由于是工科生的关系学了整整一年的物理,其中就包括量子物理部分,但囫囵吞枣之程度令人发指。为了应付考试勉强背过薛定谔方程式和波密度函数,但是对其中的原理懵然不知。毕业良久,猛然翻到这本书,一字一句看下来,不时还翻翻大学的物理笔记,才发现深入浅出的讲述中我已经把之前支离破碎的知识点在脑中贯通成完整的线索。何谓“量子”, 何谓“波粒二象性”, 甚至何谓“平行宇宙”(之前对平行宇宙的了解仅限于科幻悬疑电影)都有了形象的了解。至于不明生死的薛定谔的猫,还有theory of everything,都激发了我重读费曼物理讲义的热情。这本书旨在科普,所以没有公式严谨的推导,很多结论的得出显得有些突兀。但是对于面向大众的普及量子物理这门前沿科学来说,已经非常难得。读完这本书颇有些欲罢不能的感受,又趁热打铁复习了一些相对论和前一段时间很热门的引力波,竟然发现不论在理解还是思考上都比之前顺利的多。虽然很多理论自己依然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但是相比于之前的只见树木不见树林,目前总算对big picture有了大致的梳理。书中对波粒二象性以及基本粒子的真实探究讲述了多种理论,也介绍了不管是学术界还是宗教、哲学对每种理论的看法。然而究竟真相如何,是否能在我们有生之年一探究竟都是未知之数。也许我们以为已经日益完善的物理学大厦,不过只触摸到了所谓真实世界的模糊的投影。倘若世界是多维的,那高维生物对于我们,也许就是上帝。想到这里,不禁恻然。

转篇报道

这本书其实差不多十年前就在网上出名了,那时候读了一点点。现在终于读完了,死了很多脑细胞,谁叫我非纯正理工科出身了。读完觉得对硬科幻的兴趣骤减。那些个假想、理论、典故原来是那么回事。我打了星级,但没能力评价这本书,转篇对低调的作者的报道吧:曹天元:我和杨振宁没关系  目前正在本报连载的物理史话《上帝掷骰子吗》一书,引起不少人的关注。有人认为作者曹天元的写作方式开辟了科普写作的新途径,用娱乐化的写作手法,拉近了高端的量子物理与普通读者的距离。但曹天元似乎是个谜,一直没在媒体面前曝光。有人说他从事金融工作,也有人说他和杨振宁来往密切,甚至该书的责编也表示,除  了知道他不是学物理的专业人士外,其他一无所知。近日,这个神秘作者终于肯揭开他的面纱,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曹天元:我和杨振宁没关系   《上帝掷骰子吗》以演义式的文字创造了科普书娱乐化新风格。神秘作者曹天元不是物理专家,而是一个不羁的“80后”。  谜一样的作者 学电子工程的“80后”  新京报:先介绍一下你的基本情况吧,一直以来你的身份就是个谜,为什么不愿意过多谈论自己呢?  曹天元:我出生在上海,在那里读书到中学毕业,然后在国外和香港读的大学,现在香港做理财规划、电子商务和客户管理方面的工作。不太愿意出来说话,是因为写东西不是我的本分,我也不想让它过多地干扰生活和工作,所以以前就简单地说说自己的情况,书上本来也有个简介。其实我的资料书的编辑应该是知道的,他们自己说“不宣传,有神秘感”。  新京报:原来这些是故意不透露的,你是“80后”?  曹天元:对,1981年生的。  新京报:大学是在美国上的吗?学的什么专业?  曹天元:大学在很多地方待过,学的专业也涉及很多方面,主要是生物化学和电子工程。  新京报:说说这本书的缘起,开始也没有想到出书吧?  曹天元:开始就是写着玩的,  新京报:以前还写过别的东西吗?这个选题是怎么想到的?  曹天元:写过一些别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什么题材都有。这个选题也是心血来潮想到的。  新京报:好像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心血来潮想到这样的选题。  曹天元:其实我们一些网友当时在论坛里似乎在讨论什么话题,然后我说可以讲讲科学上的故事,看看理论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以及科学思考的精神究竟是什么,似乎就是这样开始的。  新京报:你的专业不是物理,而量子物理应该是物理中很高深的学问,有人对非专业人士来写高深的专业书籍,也提出了质疑。你怎么看待?在行文过程中,有没有觉得有时有驾驭不了的感觉?  曹天元:我学的东西是信息传输,前沿的东西就是量子信息,所以还是比较了解的。而且,我主要注重历史方面,而不是理论方面的。  科普娱乐化 杜绝硬伤,虚拟“软伤”  新京报:你娱乐化的行文完全颠覆了以往科普书籍的写法。比如描写1927年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五届索尔维会议的结果时是这样写的:“1927年的这场华山论剑,爱因斯坦终究输了一招,并非剑术不精,实乃内力不足。”用写武侠的手法演绎一场沉闷的科技大会,此外书中还有很多细节描写,把许多的重大发现都写得活灵活现,如同你亲身在旁边目睹一样。有人把这种夸张、时尚的语言概括为“80后”语言,你觉得这种语言模式是不是为你的书吸引了不少眼球?  曹天元:写成这样子当然是为了读者的阅读快感,我觉得作为新一代人的话,基本的风格自然是这样的。  但是细节上,应该大部分还是有据可依的,我只不过用稍微华丽一点的文字把这些冲突烘托出来罢了,所以我觉得其实我这本书是很没有想像力的,我也曾经说,这本书的写法是没有完全放开的,还是过于拘泥的学院派。  新京报:你说细节上大部分有据可依,是说还有小部分没有?  曹天元:小部分有很明显的虚构,大家都应该看得出来是纯粹的比喻。应该说,写这本书还是花了我不少精力的。所以我也一直说,如果有硬伤,欢迎大家指出。  新京报:是不是你在写作的时候还经常会以“大众会不会感兴趣”为标准?  曹天元:对,写科普主要就是要让大家喜欢读嘛,大家不感兴趣不读的东西,怎么能是科普呢?  新京报:有人说,你的这本书提出了一个新的写作概念———科普娱乐化,加入了很多小说似的情节,你设想或联想出的一些东西。这也掀起了争论,科普写作到底能不能虚拟情节。  曹天元:那要看虚拟了什么情节,在基本的问题上,每一个细节都是有据可依的。  哪怕是那些明显虚拟的场景,人物的每一句对白,都是有实际的文献可以佐证的。  我觉得科普写作绝不能有“硬伤”。情节明显不符合历史,叙述明显不符合理论,计算错误,常识错误,这些都是“硬伤”。比如如果写“牛顿推了推眼镜”,这个我看来就是硬伤,因为牛顿的时代是没有眼镜的,我是不会容忍的。如果写成“牛顿发现了自然的奥秘,心里大喜过望。”  虽然他是不是真的大喜过望了没有文献佐证,但是这也算是合理的推测,属于“软伤”,我觉得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甚至有时候为了阅读上的流畅,是必须的。所以我基本上只会造一些软伤出来。  新京报:之前的一些科普读物,之所以读者寥寥,是不是和语言的死板有关?  曹天元:语言风格是一个问题,叙述方式也是一个问题,思维方式也是一个问题。  新京报:如果科普读物想让受众更愿意阅读的话,你觉得最需要改进的是什么?  曹天元:我觉得站在读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应该是必要的,我也希望可以以这本书来开拓一些思路。我觉得科普本来就是娱乐读物,就应该娱乐化到极致。科普不娱乐大众,那能叫科普吗?  澄清外界传言 我和杨振宁没任何关系  新京报:现在回过头再来看这本书,有没有觉得有什么遗憾的地方或者不足?  曹天元:一个就是后半部分还是有些啰嗦,另一个就是和出版商的沟通不够,第一版里还是有些印刷的错误。  新京报:听这本书出版方的负责人说,他跟你通过几次电话,你说可以和杨振宁见面?  曹天元:这是他们瞎说的吧,我可没说过,在此澄清一下。  新京报:就是说,你和杨振宁没有任何关系对吧?  曹天元:没有啊。  新京报:以后有什么打算?会再写一些别的作品吗?  曹天元:因为现在比较忙,所以有空写东西的时间也不多,而且我要写,也应该会考虑写些别的题材。科普只不过是我写作里一个很小的部分。  新京报:还是一直会只把写作当成副业去做?  曹天元:目前来说应该是吧,除非写的书大卖,觉得比正常工作更赚钱。(大笑)

Does God play dice?

记得那还是我和天天爸网上书信往来的暧昧期,某次我说,我是个理想主义者,而你是个现实主义者,我们以后势必有很多矛盾冲突啊。这不过是恋人的无数昏话中的一句,说过也就忘了。可是在天天爸那里,呵呵,真是恋恋不忘,必有回响啊!在多年后,某次为了件具体也忘了是什么的生活琐事,我们吵的不可开交,最后经过漫长的讨论和艰难的讨价还价,我们终于达成共识,握手言和。事后天天爸感慨说,你看,其实你是个披着理想主义外衣的现实主义者,而我则是个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者。哈!这个自恋狂,到这时才来给我回击一记重拳。理想主义难道是金箔吗,人人都要拿起来往自己身上贴。肉身被困在这个充满欺骗,谎言和虚伪的混乱,肮脏而臭气熏天的地球上不得逃脱,我需要一些好好活下去的理由,我不敢去期待从善变的人类身上寻找,很多时候善与恶都不过是我们的一念之间。一度沉迷与书里的世界,期待从中找到在人类中稀缺的真,善,美。然后却发现不管是科学或者艺术都是有门槛的,而这个门槛高的我根本跨不过去。于是我转向物质寻求安慰,这辈子也用不完的香水和每天不重复的衣服塞满了房间的每个角落,看书的进度永远也赶不上买书的速度。回想多年前大言不惭的对天天爸说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真是大胆!我不过是个爱用文艺矫饰自己的物质主义者啊。但心的某处总有个缺口,是任何物质也填不满的空虚。天天爸所认为的理想主义大约是某种对于绝对真理的信仰,也即爱因斯坦口中的那个上帝的信仰,以及人类作为整体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向往。某次我向天天爸感慨,“我曾经一度对瑞典这个国家充满向往,这个国家为科学所设的诺贝尔奖很有些以天下的科学发展为己任的味道,这个国家的制度努力的以自由,平等,博爱为目标,虽还不算是个人间乌托邦,也至少是走在通往乌托邦的大道上了吧。可是当我与来自瑞典的人打交道后,失望溢于言表。作为个体的人的自私和伪善并不少一分。故而当我看到沃尔沃没有将三点式车用安全带申请专利,而是和全球一起分享时,我还是挺惊讶的,小气的瑞典人也有这么大方的时候啊。”天天爸的回答是,“这就是欧洲自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想主义的余韵啊。”瞧!这就是他所认为的理想主义。可是我却对人作为一个整体,感到有种莫名的恐惧,大约是因为看了Gustave Le Bon的《Psychologie des foules》之故,总觉着一群人的狂热和理想主义大约只会导致混乱,乌托邦永远也不会属于人类。打住!这本来是一篇关于《量子物理史话》的读后感啊!还是让我回到主题吧。由于物理知识的匮乏,整本书我看到的尽是些科学家的八卦,诸如 "Schordinger's Girlfriend"之流。书我连看了两遍,还是没有搞明白,本书题目的答案到底是什么,"Does God play dice?" 我最后还是只能求助天天爸这个问题的答案。于是天天爸非常认真的在上班开车的路上向我科普了一遍量子物理,等到我下车去往地铁站,刷完公交卡,脑子便开始和我的公交卡一样余额为负了。在拥挤而气味丰富的地铁上,我感到无助又愤怒,去他的量子力学,一个IQ120的人眼中的世界注定和一个IQ210的人眼中的世界不是一个啊。平等,多美好的字眼,可是我们生来就注定了不平等,这只能是理想主义者的梦呓吧!关于此书的读后感只能到此结束了,实在是书里的大部分内容都超越了我的脑容量所能理解的范畴了。但我挺想来说说理想主义的另一个理想,自由!在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全球化和商业化把每个人都化身为前进巨轮中的一个小零件。我们如此的身不由己,为了活下去,我们必须自觉的进入这艘巨轮,而在这个庞大的结构中,我们每个人又都是可有可无的,我们每天将自己大部分的时间用来喂饱这艘巨轮,为它提供向前的动力,而我们却完全不知道它前进的方向。我对自己必须做一个周而复始的机器感到绝望,我唯一的自由大约也就是这点“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勇气了吧,可是去哪儿不都是做一个结构里的小零件,小机器呢?人注定生而孤独,我们被困在自己的身体和意识里去理解这个世界,我们的世界注定是小小的那么一点,我原以为书籍可以带我到一个更大的世界里去遨游,却发现与生俱来的脑容量注定了我了解世界的深度和广度。这个世界大概不会好了!

评书与小报

关于量子力学的史话类科普读物,至少有两本可以参考:曹天元的《上帝掷骰子吗?》(简称《上帝》)和张天蓉的《世纪幽灵:走近量子纠缠》(简称《纠缠》)。前一本成书很早,已成入门经典,后一本刚刚出版,未通读,但其主要内容都发布于作者的博客,科学松鼠会也有转载(题目为《走近量子纠缠》)。两本书分别代表了科普写作的两种倾向:评书化和小报化。《上帝》倾向与评书化科普。它以“波粒之争”为主线,讲述了一场争夺从光的本质蔓延到宇宙本质的解释权的亲密的战斗,并以超弦理论作为这段历史的开放性结尾。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颇有古典文学趣味。之所以称之为“亲密的战斗”,不仅因为它超越了通常意义上的学术之争,有着毁人三观的主观分歧,更在于这是一场相互借鉴启发,几无保留的思想接力。 写作风格上看,它讲求历史的来龙去脉,讲求每个理论和实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更讲求每一个历史事件的生动,甚至不惜用虚构的情节来表达历史的神髓。譬如在描述1926年的经典论战时,作者就杜撰了这样一段情节:       薛定谔盯着波恩:“我们都相信科学的力量,在于它敢于直视一切事实,并毫不犹豫地去面对它,检验它,把握它,不管它是什么。何况,就算是潘多拉盒子,我们至少也还拥有盒底那最宝贵的东西,难道你忘了吗?”    “是的,那是希望。”波恩长出了一口气,“你说的对,不管是祸是福,我们至少还拥有希望。只有存在争论,物理学才拥有未来。”    “那么,你说这箱子里是……?”全场一片静默,人人都不敢出声。    波恩突然神秘地笑了:“我猜,这里面藏的是……”    “……骰子”      《纠缠》更倾向于小报化科普。它篇幅更短,将切入点直接瞄准爱因斯坦和波尔的巅峰之战,相关理论和实验则以知识背景的形式,在需要时加以补充说明。《纠缠》更关注科学家,擅长用八卦为科学事件添彩。譬如关于索尔维会议的介绍中,《纠缠》写道:       据说索尔维财大气粗后自信心倍增,发明了一种与物理实验和理论都扯不上关系的,有关引力和物质的荒谬理论。尽管物理学家们对他的理论不屑一顾,但对他所举办的学术会议却是趋之若鶩。       无论客观与否,这些与科学并无密切关系的文字确实让索尔维会议变得和印象中的有些不一样,给了这段物理学史上的佳话一抹异样的色彩。然而,为了增强戏剧效果,《纠缠》的叙述也有一些令人汗颜的夸大。在爱玻之争第二回合之后,《纠缠》有这样一段:       玻尔对这第二个回合的论战始终耿耿于怀,直到1962年去世。据说,他的工作室黑板上还一直留着当年爱因斯坦那个光子盒的图。       而《上帝》里的对应描述则明显更接近真相:       1962年,就在玻尔去世的前一天,他还在黑板上画了当年爱因斯坦光箱实验的草图,解释给前来的采访者听。这幅图成了玻尔留下的最后手迹。      对于不甚了解量子物理发展史的读者来说,《上帝》是首选之作,而《纠缠》在补充周边八卦之余,对《上帝》一笔带过的费曼、阿斯派克特等大神,也给了足够的篇幅,内容可以互补。       但无论如何,两部量子物理史话的精彩,很大程度是基于这段科学史本身的精彩绝伦。它指向无尽的、发散的未来,让此时此地的现实世界,沦为一种感官牢笼。受智商所限,我倍感幽闭。

颠覆你的真实

这是一次头脑风暴-弄得你头昏眼花,不知自己身处何地……从来不曾想到物理也能这么有意思~去年为读《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查了好多名词,平行宇宙,多宇宙论,全息投影论等等,也不可避免的再一次碰到一只物理学上超有名的猫,但是到了现在才发现原来的理解全是偏颇或者错误的……薛定鄂的猫和巴浦洛夫的狗一样有名,一个描述着宏观世界的“客观”规律另一个昭示着量子层面无法理解的困惑,以前读到那么多次却始终没法明白为麽这样一只猫会被反反复复提起,一个量子可能衰变也可能保持原态所以在打开盖子前猫可能死了也可能活着,如此而已么!可事实上远不止如此,历史上由猫论为本也引申出了许多奇奇怪怪、毛骨悚然的思维实验,这次读了前前后后才知道薛定鄂猫论的最大意义是把微观量子世界的叠加状态和随机特性放大到了宏观世界,作为普罗大众的我们可以像鸵鸟一样(事实上以前的物理学家也是吧)毫不关心微观粒子通过双缝时既左又右的状态但我们无论如何没法接受现实生活中一只既死又活的猫,接受我们以前认识感受的一切并不是“真实”!作为哥本哈根学派观点后的多宇宙论(MWI)则认为,其实物理时空的宇宙只有一个,我们只不过生活在这样一个极高维宇宙的一个投影之中,由于“退相干”我们并不能感到其他纬度的世界,我们与其他世界的联系被抹平了,而量子恰恰由于其处于一个低希尔伯特空间,可以感受到其他空间的影响而拥有一系列看似矛盾和不可能的特性,所谓“多宇宙”事实上指的是物理宇宙在各个纬度上的投影,而我们感受到的身处的就是这些投影中的某一个……量子力学为了一个小小的电子把整个宇宙都拉下了水,把我们所熟知的世界和真实都埋葬掉,不仅我们无法接受,即使薛定鄂方程的发现者薛定鄂本人和提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都站在了量子论这个幽灵的对立面。实际上,爱因斯坦后来一直都在苦苦思索,用各种光怪陆离的思维实验去刁难玻尔以试图证明哥本哈根那帮年轻人的量子理论是不完备甚至错误的,他们把决定论逐出物理学是个愚蠢的行为。可结果却反过来一次次地推动量子论的发展……最后,在阿斯派克特对贝尔不等式论证的一系列实验后正式宣告了爱因斯坦经典世界的崩塌…… 这一路看下来一直努力按捺却不断涌起的问题:到底是上帝疯了还是这群该死的物理学家疯了?! 再加上GRW理论(自发定域理论),多历史理论(退相干理论),现在的量子物理内部就像春秋战国纷争不断,“对外也迎来了和广义相对论的终极对决”……最后,还有一大票疯狂的物理学家期待着超弦/M理论能一统河山,弥合两者不可逾越的鸿沟,实现物理学辉煌的大一统……Again,从不曾想到物理能这样精彩和跌宕起伏,另外对宇宙本质的探索或者说有没有本质或者说本质有没有意义大部分时候也会导向令人恐惧却欲罢不能的思维实验,导向哲学上的思考,而这些都让人重回童年一般勾起了无穷无尽的好奇心,未来怎样,真心期待~此书吐血推荐~

如果谁不为量子论而感到困惑,那他就是没有理解量子论!

缘,妙不可言。与这本书的相遇,也算是一种巧合吧。那天中午,闲来无事,就在宿舍转悠,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举,我到了一个不常去的宿舍,去了以后,我就和大家闲聊。聊天的时候,我无意间往他们的书架上瞟了一眼,就看到了王国维的《人间话语》,我就拿起翻阅了几页。大师果然就是大师,境界我们一般人还真达不到。我就和他们说,这书我现在还真没办法领悟。。。他们听我说这话,都会心的笑了。其中一位兄台,这时从书架中拿出了这本触动我物理心弦的书《量子物理史话》。说实在的,头一次看着书名,我就有一种膜拜的感觉。量子物理,在我看来,不是我等凡夫俗子能够接触的。可是,他们说这本科普书写的很有武侠的味道,强烈建议我看一下。当时我就想,能把科普写出武侠味道来的,定值得一看。我就把这本书带回去了。。。当我把这本书读完以后,我能说的就只有两个字:给力!这本书又把我渐渐衰弱的物理神经给强烈的刺激了,给了我再一次进入物理世界的冲动。能把枯燥乏味,甚至是有点玄奥的量子物理,写的这么行云流水,荡气回肠的人,我只能在这里表达我无限的崇敬和膜拜。就算你的物理基础很一般,那也没有关系,在这本书里,你只要紧跟作者的步伐,便可以在量子物理的世界里,尽情遨游,自由飞翔。个人以为,下面这段文字,可以作为大家读这本书的一个楔子了。粒子还是波,真是令人感慨万千的话题啊。这是一出三百年来的传奇故事,其中悲欢起落,穿插着物理史上最伟大的那些名字:牛顿、胡可、惠更斯、杨、菲涅尔、傅科、麦克斯韦、赫兹、汤姆逊、爱因斯坦。康普顿、德布罗意。。。。。。恩恩怨怨,谁又能说得明白?我们处在一种进退维谷的境地中,一方面双缝实验和麦氏理论毫不含糊地揭示出光的波动性,另一方面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有同样清晰地表明它是一个粒子。就电子来说,玻尔的跃迁、原子力的光谱、海森堡的矩阵都强调了它的不连续的一面,似乎粒子性占了上风,但薛定谔的方程却又大肆渲染它的连续性,甚至把波动的标签都贴到了它的脸上。怎么看,电子都没法不是个粒子;怎么看,电子都没法不是个波。这该如何是好呢?

物理學領域的《天龍八部》

此書講述了物理學的發展史,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深得我等Geekers的喜愛。個人覺得本書有4大亮點值得去讀:第一,了解物理學的發展歷史和科學家們的傳奇故事;第二,學習大牛們的思維方法,如何辯證的深度思考問題;第三,欣賞作者那行云流水般的筆法,人物之間的過招不亞于金庸小說;第四,複習以前的物理知識。

科学绝顶上的风光

量子物理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其影响力遍及现代科学的每一个角落。然而,即使是著名如dirac的The Principles of Quantum Mechanics的教科书也只展示了量子物理的冰山一角,其惜墨如金的晦涩文风又阻挡了大多数人直观地领略物理学之美和物理学家的精神。当然更多的课本不但毫无创见而且索然无味。在量子于自然科学已变成基本常识的今天,大众离贵为理论物理的量子世界的确还有很远的距离。感谢《量子物理史话》这本书,其重形意的笔法在保留了物理的神韵之余,去掉了理论的晦涩,让我得以欣赏智慧绝顶上的风光。曹的笔墨轻松而迷人,几笔就勾勒出了整个物理学量子革命的大模样。真有种像在地球上空俯视,看飓风卷集云朵,吹遍欧罗巴和北美大陆的壮丽和震撼。除了物理学的演变,曹也抽空描写了这些划时代物理学家的神采和气度。想起一本书里说,几个新到哥廷根的数学家茶余饭后谈论起高深的纯数学,自觉有一种贵族的感觉。其实物理学家更是科学的贵族,推进人类对天地人与宇宙万物和无穷的认识,有什么人比他们更高尚更高贵吗?读海森堡、狄拉克这些当时还是大男孩的科学家们的轶事,看量子力学从一堆和我同龄的人笔下慢慢走出来,宛如美人出浴,真有激动人心、心向往之的感觉。顿时体会到了齐白石老人的心情,“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横涂纵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为诸君磨墨理纸。”不能会一会这些时代的巨人,真是人生憾事啊。其实量子物理特别是从场论开始其数学是很艰深的,读这本书没学到什么公式甚至没学到什么理论,但是好像做了一个奢侈的思维的旅行。看哥本哈根解释和平行宇宙解释衍生出的种种哲学层面上悖论,竟产生了一种理论和哲学层面上的快感,这才是物理学真的神韵和美丽吧。昔日的量子物理今夕何夕,今日的物理学却一片死气。看看现实,我不禁感到了失落。

原来物理可以这么学

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物理我就没有学清楚过。除了做大量的题以外,实在记不得那个时候,物理到底给我留下了什么,直到看到这本书。

null

个人境界还是不够呵,虽然作者把这本书界定为初中数学高中物理基础即可看懂。但是看到后来还是有些蒙圈~~~但是不得不说,书的故事很精彩。大师们的一些理论假想往往都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认识到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原来是这个样子。读一读,你会喜欢上这本书的。

越活越量子

已经忘了有多久,静静的坐在家里,花一整天时间把一本书从头读到尾,自个儿还high的不行。《上帝掷骰子吗》无疑就是这样一本书,仰慕已久,真的开始阅读,便欲罢不能,一气儿读完方能安心。当然,读完还是无法理解量子论,不过,对此,自己倒没啥愧疚之情,毕竟也没有哪个地球人敢说自己理解了量子论。如果有,那也只是他以为自己理解了而已,比如玻尔,即便说出“如果谁不为量子论而感到困惑,那他就是没有理解量子论。”这种话,我认为他仍然没有理解量子论。但对我而言,这种理解不了的感觉由来悠久,从上大学开始接触微积分开始,就有了这种非常奇特的感觉:就是什么都学不懂了?!虽然也曾努力过,但,就是学不懂……为此苦恼了很久,直到有一天突然意识到,其实以前那种学什么都懂的状态,才是非正常状态。正常状态就是:理解不了。任何一个领域,只要追问的足够深入,总会到达自己无法理解的边界。当然,理解不了并不妨碍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如同量子论,纵然解释五花八门,其成功应用却早已遍布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话说回来,上大学前读一下该书将会受益匪浅,可以让你早早的知道这么一条道理:如果你保持学习,保持思考,那么,量子生活,迟早要来!原来你理解的一切,其实只是你以为你理解的一切。

世界观崩了

一本非常严谨的介绍量子物理历史的科普书籍。量子论认为,量子世界的本质是随机的。在这里,没有一个孤立地存在于客观世界的事物。换而言之一个纯粹的世界是不存在的,任何事物只有结合一个特定的观测手段,才谈得上有具体意义。没有观测就没有意义。这也太疯狂了。我感觉自己的世界观都崩塌了。真想找本哲学方面的书读一读。

三个字概括——毁三观

既然是史话,先上一段附录。附录:量子力学发展大事记1690年,惠更斯出版《光论》,波动说被正式提出1704年,牛顿出版《光学》,微粒说成为主导1807年,杨整理了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双缝干涉实验,波动说再一次登上舞台1819年,菲涅尔证明光是一种横波1856-1865,麦克斯韦建立电磁力学,光被解释为电磁波的一种1885年,巴尔末提出了氢原子光谱的经验公式1887年,赫兹证实了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但他同时也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1893年,黑体辐射的维恩公式被提出1896年,贝克勒耳发现了放射性1896年,发现了光谱的塞曼效应1897年,J.J.汤姆逊发现了电子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量子概念,以解决黑体问题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的概念,解释了光电效应1910年,α粒子散射实验1911年,超导现象被发现1913年,玻尔原子模型被提出1915年,索末菲修改了玻尔模型,引入相对论,解释了塞曼效应和斯塔克效应1918年,玻尔的对应原理成型1922年,斯特恩-格拉赫实验1923年,康普顿完成了X射线散射实验,光的粒子性被证实1923年,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的概念1924年,玻色-爱因斯坦统计被提出1925年,泡利提出不相容原理1925年,戴维逊和革末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1925年,海森堡创立了矩阵力学,量子力学被建立1925年,狄拉克提出q数1925年,乌仑贝克和古德施密特发现了电子自旋1926年,薛定谔创立了波动力学1926年,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被证明等价1926年,费米-狄拉克统计1927年,G.P.汤姆逊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1927年,海森堡提出不确定性原理1927年,波恩作出了波函数的概率解释1927年,科莫会议和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召开,互补原理成型1928年,狄拉克提出了相对论化的电子波动方程,量子电动力学走出第一步1930年,第6届索尔维会议召开,爱因斯坦提出光箱实验1932年,反电子被发现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5年,爱因斯坦提出EPR思维实验1935年,薛定谔提出猫佯谬1935年,汤川秀树预言了介子1938年,超流现象被发现1942年,费米建成第一个可控核反应堆1942年,费因曼提出路径积分方法1945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1947年,第一个晶体管1948年,重正化理论成熟,量子电动力学被彻底建立1952年,玻姆提出导波隐变量理论1954年,杨-米尔斯规范场,后来发展出量子色动力学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不久被吴健雄用实验证实1957年,埃弗莱特提出多世界解释1960年,激光技术被发明1963年,盖尔曼等提出夸克模型1964年,贝尔提出贝尔不等式1964年,CP对称性破缺被发现1968年,维尼基亚诺模型建立,导致了弦论的出现1970年,退相干理论被建立1973年,弱电统一理论被建立1973年,核磁共振技术被发明1974年,大统一理论被提出1975年,τ子被发现1979年,惠勒提出延迟实验1982年,阿斯派克特实验,定域隐变量理论被排除1983年,Z0中间玻色子被发现,弱电统一理论被证实1984年,第一次超弦革命1984年,格里芬斯提出退相干历史解释,后被哈特尔等人发扬1986年,GRW模型被提出1993年,量子传输理论开始起步1995年,顶夸克被发现1995年,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在实验室被做出1995年,第二次超弦革命开始非常不错的一本书,从浅显的角度和历史的角度去了解量子物理会更简单和有趣。尽管如此,书的后四分之一读起来还是有些吃力的。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碰撞简直能颠覆你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读的时候不禁在想,若是马克思晚生几年,学习过量子物理以后,不知道会提出怎样的理论。按照现在来讲比较令人信服的解释,至少在某种程度上,物质世界的一些现象是依托于人而存在的,没有观察者就没有意义了???

当实践不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单纯从描述能力的方面来讲,这本书值得打五星,因为要用通俗语言讲清楚那么多复杂的物理问题几乎是困难到极点的。这点上要打五星!从电子的波粒二相性之争(这里是这本书大约一半的地方,对我来说到这里已经是可以理喻的极限了,注意,是理喻,而非能否读懂)->意识的介入->薛定谔猫->波函数坍缩->平行宇宙->量子自杀实验(人择原理)->量子计算机->量子加密……咻,果然如书中所讲,看到最后脑子嗡嗡响!每次观测都会影响被观测对象,在量子世界里,当实践都不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时候,你还能相信什么呢?这本书等有空了再反复研读下,争取能领会这非理喻的微观世界,呵呵

把科普写得如此生动,的确不简单

量子物理是咋回事,以前一直只听到片言只语,看了这本书后,对脉络终于有了个大致的了解。作者的强大之处在于把科普写得如此生动,的确不简单。如果早十几年看了这本书,也许我就去学物理了。还有个感受就是,原来我大学学的东西,数学也好,物理也好,早就全都还给老师了,唉

如果上帝不掷骰子

如果上帝不掷骰子,我们的存在,则是一个悲剧。组成我们的最基本的粒子,通过一种规律的运行方式,到达下一个点。我们的一切行动,包括我此刻键下的文字,都是他的旨意。世界在一个宏大周密的逻辑与规律中运行。与其如此,我更愿意认同掷骰子理论。虽然这一理论的结论,是意识决定物质。

企图量子化的宏观动物

物理基础不太好,大学物理上下册的课程我都挂了科,但依然以大无畏的勇气继续着自己对物理的情有独钟。读了这本书,在深深惊叹与激动的同时,再度备受打击:我的思维已经呈现出禁锢的倾向,一点都跟不上时代了——一点也不量子化。两天一夜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期间在中午睡觉的时候还在朦胧的梦中进行着多宇宙的思考,并将多宇宙理论中不合理的一部分从沙发上扔到了地板上(躺在沙发上午睡)。总而言之,现在,我混沌了。目前活得并不洒脱。不喜欢约定俗成的生活轨迹。而对人生与存在的思考总是没有得出满意的结论,或者说是不得不接受“思考无益”的结论。每每看科学家与哲人的事迹,总是慨叹:我实在只是个中等智商——也许更低—— 的人。量子化颠覆了物理学的传统观念,也颠覆了人们的常识、惯常思考方式、对世界的理解方式。而我对世界已经很‘惯常’地理解了三十年,量子论的思想,对我,是冲击,也是打击。幸好,这不是矩阵,我可以反过来理解:是打击,也是冲击。虽然笨拙,却愿意接受冲击,并继续笨拙地思考。

上帝,上帝

很喜欢物理,从小学的自然课开始,到中学应试的物理,在到大学利用微积分重新解释的物理,一直都是最喜欢的课,由于大学里学的也不是物理相关专业,所以这方面也就没有深究下去,但是学习物理所带来的那种认识自然,控制自然的强大力量却深深的让人着迷。量子力学的历史就是一部激荡的历史,从光是波还是粒子的争论开始,双方都组建了非常庞大的阵营,随便拎出一个来远在地球另一边的中学生都知道名字,高手对决,往往就在一招半式,出招、拆招,让人看得迷离,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令人热血沸腾,这个特殊的爆炸似的时期,蹦出来多少改变整个世界的理论?将过去建好的稳定的大厦推倒,需要多大的勇气,但现代物理的建立就是在不断的推到曾经看似非常稳定的定律、定理上边,波澜壮阔、风起云涌也许正是物理的魅力所在。这本书不断的让人思考,也许现代物理就是让人觉得迷惑,还有太多的东西无法用一种像牛顿经典力学那样令所有人都信服的说法,所以让人困惑,更何况物理已经发展了这么多年了,早就已经超越了大多数普通的人认知范围了,变得越发的扑朔迷离,但这些东西确实在实实在在的改变着现在的世界,在这个纷纷扰扰的社会当中总会存在着这么一批人,为了追求终极的真理而存在着,不求获得更高的薪水和生活质量,而只要一个生活的答案。让我最感动的一段话就是在开篇讲的赫兹的故事里的一个评论,赫兹如果真的知道他所研究的东西能够带来的价值,他也不会去做,因为这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要的仅仅是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静静思考自己的人生、全世界的终极规律,这就足够了,如果他在天有灵的话,也许会懊恼现在的在人们还在不断的提到他的名字,打扰到他的生活。也许人真正所需要的并不多,上帝存在不存在我并不知道,但我知道会有人不断的要揭开这层面纱,看到这层面纱之后的东西。

上帝粒子就要被发现了,大一统理论要完成了么?

作为一名工科学生,原来一直以为搞清楚计算机底层结构是最了不起的事情了念了大学物理前几册,觉的牛顿力学可以解释这个世界了。但是后来看了一点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开始认为这个世界原来是不可解释的。不过现在物理学大部分已经是数学游戏了,我等数学功力不佳所以只敢看看科普读物。本书作者是个难得文理兼修的人才,居然把近代科学史写成武侠小说,可见本人之淫荡。不过有网友称文章有抄袭。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太可惜了。不过抄也好,书绝对是好书,对对任何自然还有一点兴趣的人是绝对值得一度,没有比这更循循善诱的量子科普书了!看完后我还是认为应该把观察者的“意识”踢出量子物理学,难道这个宇宙真的跟上帝无关只跟你看不看它有关么?欧洲CERN要对撞了,期待宇宙的THEORY OF EVERYTHING能在有生之年诞生。最后说一句,让物理的归物理,哲学的归哲学。企图用哲学解释物理是自寻死路,不如去嫖。

骰子掷自己,无关上帝

这是一个随机的世界,到处都是骰子,到处都是不确定性,和佛教"四法印"中的诸行无常(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颇有共通之处。宇宙间本无定法,你我皆可改变世界,却终无法主宰命运。不过无关上帝,上帝创造宇宙(the Big Bang)时定下基本规则之后就撒手不管了,我们要自生自灭,自我救赎。

不存在是什么的世界,只有我们能观察到的世界~~~

晕晕乎乎的看着这本书,终于看到“不存在一个客观的,绝对的世界。唯一存在的,就是我们能够观测到的世界。”原来物理学问题还是哲学问题?

很好的科普书

作者对量子力学的发展历史如数家珍,语言又轻松活泼, 不乏文采斐然之处,读来很爽很爽.借机也了解所谓"哥本哈根派",MWI理论, 隐变量理论等量子学界的几大理论,精彩,深邃, 不由得开始又对世界观一次新的审视.

上帝的粒子和理论

上帝的粒子都是上帝的基本子命题,这就是上帝的理论的结果,而且还是上帝的另一个部分,因此他们是上帝的一部分,也就是她们是上帝的天使和子,他们是上帝的子和圣子。因此上帝的子很多,还有就是上帝的子都是非常的具有某一方面的智慧,因此他们和她们都是很有智慧的,因此我们就成了这种智慧的载体,这就是我们,我们就是这些智慧和圣子和天使的父亲,因此我们就成了上帝。观察上帝是否掷骰子是说没有哪一个上帝会影响自己的能力,从而不掷骰子。但是上帝又不会真的掷骰子,因为那是一种赌博行为,因此上帝不是赌徒,因此上帝是神,不是赌徒,他没有这种坏习惯,因此我们就成了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而上帝则成了独一真神。上帝不仅不会掷骰子,他还会反对掷骰子,因为那样的话,上帝就没有必定战胜一切的能力了,因为没有这种可以战胜一切的能力的话,上帝就不再是上帝,因此我们就成了上帝的子,因此上帝就必须降世来证明自己的万能和全能及权能。因此我们就是他们和她们。因此我们就成了上帝的孩子,因此我们就成了上帝的具体的形象,也就是不是抽象的形象。

朝闻道,夕可死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是网友CAPO撰写的科普文章,2006年被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署名为曹天元。  《量子物理史话》洋洋洒洒25万字,算是系列长贴了。该贴被网友制成电子读物,广泛转载。一方面CAPO行文洒脱、深入浅出,尤其是用通俗、恰当的比喻诠释深奥的道理,令读者兴味盎然,另一方面量子理论本身具有卓然不群、特立独行的特质,在它的发展道路上时而千峰赫立,时而峰回路转。我想上述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令这个帖子吸引了大量读者,并且好评如潮。  量子论的魅力,不单单在于它树立了怎样的理论体系,还在于它不断地挑战和推翻曾经被奉为绝对正确的经典理论。  量子论涉足到了经典物理从未涉足的领域。在这个领域,测量与被测量、观测与被观测、主观与客观、微观与宏观,都要被严格地考察和定义。  量子论打破了我们一贯坚持的连续、确定的科学研究观念,展现了一个随机、概率、不确定性的微观世界。然而这样的微观世界又是怎样形成并作用于茫茫宇宙与芸芸众生?量子论尚未有一致的结论。是平行宇宙,还是多重历史?是我们的意识扰动了世界,还是因我们的存在而创造了宇宙?在读过量子论以后,你就有了思想准备去面对各种可能。  量子论引发了许多人的思考。我们是什么?意识是什么?世界是什么?宇宙是什么?我们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逼近于终极真理。也许上帝已经把答案呈现了,我们人类是否有资格、有能力去探究、感知和传承这些真理?我们人类有限的生命和大脑能否承载得下那些关于无限宇宙和时间的知识?我心存乐观,并满怀期待,愿意看到人类为了终极真理而探索,这个过程壮丽而凄美,“朝闻道,夕可死”啊!

很喜欢这本书

我觉的这是难得一本把枯燥的学术知识讲的这么生动的一本书。这本书让你有种渴望一直读下去的欲望,作为普通大众中的一员,这样就做的够好了。这本书是大学时研究生学长力荐的一本书,当时只是在网上发布,毕业后偶然在市面上看到,真是喜悦激动呢~~

一部像历史小说一样的物理书

一口气读完科学发展史一部武侠小说一本物理书一个哲学命题一个新的科学幻想这本书的内容远远好于他的名字

科学到底需不需要神话?

我学的是物理,对量子发展史早在上课时候老师就介绍了。读本书的主要收获除了再一次膜拜那些闪光的名字外,恐怕还有:读小学、初中、高中写的那些议论文中,有关著名科学家的论据好像都是错的。什么布鲁诺为科学献身、牛顿的谦虚……现在想起来,真是到处都是谎言。当然,也可以这么说,那些伟大的科学家,除了天赋高、付出多……,在做人方面,总归是个有很多缺陷的俗人。他们也会为了、睚眦必报、针针计较,也会为了个人私欲相互打压。可以说,量子史话的另一个目的似乎是在向我们颠覆大多数人眼中大师的形象。印象最深的当属阿基米德的皇冠的故事,我从来也没有怀疑过它的错误,看了史话中的计算,感觉很有道理。为何一个很简单的计算就能得出的谬论,却传了这么久,而且似乎还要继续传下去(估计这个例子短时间内不会在小学生的作文里消失),很值得我们深思啊。联想最近有痛心疾首的教师想为小学教材正名,试图不再让孩子们在看似美好的谎言中成长。当然,这些谎言中不全是粉饰。例如为了证明资质平平也能干出大成就,爱因斯坦就背了一个世纪的黑锅(小板凳的故事)。或许编故事的人,撒这个谎是为了鼓励自己的孩子多多努力吧。诚然,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科学家也需要包装;科学同样需要神话。愚以为,奉之为神明那是傻,太过较真也难免无趣。

你所不知道的世界(唯物者慎入)

(本文为金融界小海德格尔撰写,微博 @衬衣难 http://weibo.com/u/1865023852?from=feed&loc=avatar)有没有过这种时候,当你刷着大众点评,心里打定算盘一定要去吃羊蝎子的时候,你的同事跑过来对你说,唉,晚上下班咱们去吃羊蝎子吧。或者是当你闲着无聊翻通讯录,看到某个人的电话,想了一会儿与他/她有关的事情的时候,不用到第二天他/她的电话就已经call in。再或者你刚看到某个好玩的地方,你的领导就冲进来让你去出差,目的地就是那里。这种瞬间是不是会让你慎得慌?反正我是会。佛教里有个很有名的故事。一日,两和尚见楼顶一面在风中飘动,其中一个说:风在动。另一个说:不,是旗在动。六祖慧能路过,上前说:既不是风在动,也不是旗在动,而是你的心在动。小时候听这个故事会觉得慧能真是个装B贩子,说的些啥,装高深。然而长大后才发现,他否定的不是旗子也不是风,他否定的是整个物质世界!他宣扬的是意识决定物质论!西方哲学家笛卡尔认为世界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一场幻影。风也好旗也好,都是浮云,你以为看到风吹过了,所以你认为旗子动了,于是旗子它就动了。这简直无法接受,否定物质世界从来都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你坐着的椅子,你写字的笔,你扔掉的橘子皮,还有隔壁传来炸鸡排的香味,这些无一不在提醒着我们“真实”。照慧能和笛卡尔的意思,莫非我们还能左右它们的存在?什么是物质?从科学上定义它,物质乃实在之物,可以用质量大小来衡量它的多少,质量守恒定律是它的基石。但是随着各种各样蛋疼实验的进行:高速的粒子可以让质量增加,甚至在接近光速时达到几十倍的质量。让2个质子高速碰撞,得到的是3个质子,一个反中子和若干n介子。质量总和远超过之前的两个质子。这代表了什么?星巴克买一送一,你拿着这两杯美式咖啡撞一下,变成了三杯美式咖啡,一杯摩卡和若干杯焦糖玛奇朵。卧槽!虽然听上去不错,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能将“物质”证伪。物质的基石“质量守恒定律”已经坍塌,再之后随着暗物质,暗能量的发现,科学上对物质的定义已经被秒成渣渣。科学定义行不通,那我们玩哲学。哲学上将物质的概念定义为“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这个听上去还比较靠谱,至少不是我想让它变成两杯咖啡,它就能变的,要不然得是邪教。那么看上去很美的“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真的就无法反驳了吗?1801年,托马斯杨点燃了一根通往人类深层次疑惑的蜡烛,他在蜡烛背后竖了一张开了个小孔的白纸,形成了一个点光源。然后在那张纸背后又放了一张纸,上面抠了两条狭长的缝。点光源穿过狭长的缝在屏幕上形成了明暗交接的条纹。光被证明为一种波,干涉是波的特性。光从狭缝中穿过,这两列波形成了干涉现象,波峰与波峰相遇的地方会增强,这就是明的条纹,波峰与波谷相遇的地方会抵消,出现了暗的条纹。听上去just so so,并无特别。但接下来科学家们稍微修改了一下实验:如果每次只发射一个光子,屏幕显示的是一个小亮点,这时候光呈粒子性。按道理来讲,光子作为一个独立单元,每次只能选择某一个狭缝到达屏幕,要么是狭缝A要么是狭缝B,无法同时产生两列波形成干涉,所以随着一个一个的光子打在屏幕上应该是50/50通过A狭缝的光子和通过B狭缝的光子,即两坨越来越亮的亮点。而事实是随着一个个光子发出,屏幕上居然又开始出现明暗交接的条纹!这时候科学家们更好奇了,光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由粒子变成可以互相干涉的波呢?于是他们放了一个侦测仪,这个侦测仪可以探测出粒子是由哪个狭缝的路径出来的。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就在放了这个侦测仪之后,明暗交接的干涉现象消失了!也就是说光又从波变回了粒子!这也太匪夷所思了,本来是好好的粒子,一个实验证明你是波,我承认你是波了,想看看你怎么变的,但你又变回了粒子!怎么这么顽皮!还能不能愉快的唯物了?如果说上面这个实验你没get到恐怖的点,那么生活大爆炸总是很多人看过的,随着谢耳朵的萌贱形象深入人心,量子物理也开始被普通群众所熟悉。量子物理的经典实验“薛定谔的猫”:一只猫被封在一个密室里,密室里有食物有毒药。毒药瓶上有一个锤子,锤子由一个电子开关控制,电子开关由放射性原子控制。如果原子核衰变,则放出阿尔法粒子,触动电子开关,锤子落下,砸碎毒药瓶,释放出里面的氰化物气体,猫必死无疑(我是懒人,我直接复制百度百科了!)。看上去有点复杂,说得亲民一点,想象一只猫被关盒子里了,这个盒子被黑布盖着,里面有个释放毒气弹的小机关,猫要是踩到,就完俅了,要是没踩到,那就还是活的。至于它会不会踩到,在你没掀开布之前永远也不会知道。量子理论认为“如果没有揭开小黑布,它将永远处于半死不活的叠加态”。注意是永远!那么什么时候这个永远才结束,就是你掀开黑布的那一瞬间。这种叠加态坍塌了,你的有心一瞥,决定了猫的生死。其实这个更像是哲学命题,事物因不因观测而存在?但是至少在你看了之后,猫的确是生/死了。至于在你不看它的时候它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半死不活。其实波粒二象性也如薛定谔的猫一样是叠加态,“观测”这个事件给了它异变的条件。这两个实验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一个是因为观测而从波变成粒子的光子,一个是因为观测而决定生/死的猫。虽然是两个简单的实验,但它所揭露的意义却令人震撼。我们的观测改变了它们的客观状态,谁还能信誓旦旦地说物质世界不依赖于意识而客观存在?这些用唯物去佐证的实验,连物质的基本定义都否定了,谁还能说,这是一个唯物世界?你所能感知到的世界,是唯物的;而你所感知不到的世界,才和它一起构成了真相。隐藏在人们视线和感官的背后,真相是什么,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心经有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实相”,你看到的桌子椅子等实物都是“色”,而空代表的是虚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唯物将物质证伪,一切皆为虚妄。风未动,旗未动,是你的心在动。光未变,猫未死,到底是谁在左右这变幻莫测的一切!

他妈的太好了,ps哲学史的重要性

  七点半想看一下下就去做东西,结果一看到才八点四十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关掉不看了。要睡觉时候想想再看一点吧,然后直接看到早晨看完了。   好书也莫过于此了,就如老罗看金庸。      思考了一下,看了一堆第一推动,脑子累又很多太难跳过不看(比如公式),结果效果相当一般,虽说书中精华入眼一亮,但是效率太低。   初看这本史话,大众文学性和大师就是风格炯异,不大入眼,多看几页就不对了出不来了。   原因就是:无论看什么东西,一下子给一堆陌生概念就是摧毁读者,一步一步深入才是寓教于乐。如果想看一堆什么陌生的领域,一定要先看那个领域的哲学史,由浅入深不但效率高,而且娱乐价值非同一般。虽然里面的亮点不是作者自己的牛叉观点,但是能够把历史上一系列牛叉观点用不长的篇幅全部说清楚了,对于读者来说是最大的享受。好久没这种兴奋了,我真想给个六星

上帝掷骰子吗

上帝是数学家,唯一能够描述宇宙的语言是数学。科学的精神是不断用客观事实检验反省自己, 是质疑,迷信科学本身也是一种迷信,是不科学的。只要能量 E 测量得越准确,时刻 t 就愈加模糊,反之也是;只要动量p测量得越准确,位置q就愈加模糊,反之也是△p×△q>h/2π ,△E×△t>h/2π,△表示测量的误差,h是普朗克常数=6.62606896×10^(-34) J·s在非常精确的某一个时间点内,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把枯燥的物理学写的如此生动

把枯燥的物理学写的如此生动一口气读完的好书PS:理科出身的,读起来容易得很力推

混沌已开,来时路还在不在

看完了,仿佛混沌初开醍醐灌顶,又仿佛一切混乱无所依靠。这不仅仅是一本书,它向我打开了一扇门,或者说,一个潘多拉的盒子。。。它让我跳开日常琐事,仿佛站在人群之上审视天空,虽然依然是云雾缭绕,百般不清,但回头看日常的事物,却觉得一切都很渺小。打个比方就如同飞机即将降落的时候去看这个城市,不过是些方块盒子罢了。太混乱了。以致无法言表。书里面说得好,“如果有人对量子物理感到没有困惑的话,那他根本就是不懂量子物理”。虽然我不懂,虽然我认为现在的理论也仅只是大幕拉开了一角,虽然我只是对这掀开一角浅显的一瞥。。。。世界的真相太过惊人,或者,应该说,这个世界本没有真相?无法思考出任何结果。我们从小接受的这个世界的所有逻辑,难道都是错的?我们这个世界的逻辑理所当然是这样的,是否其他平行宇宙中的逻辑又理所当然是完全不同的。这个世界的样子是我们感知并“测量”到的,但是我们“测量”的行为又同时反作用于我们感受到的世界,于是在被“测量”的一瞬间,世界变化了。而我们,也根本不用去苛求一个不受我们影响的“真实的世界”,因为根本就没有那个世界。这个世界的每一个特性都在被怀疑,连续性因果性可测量性,都被怀疑,而这些又都是实实在在的探求真理的物理学的研究结果,而不是某个叫做尼采也好彩泥也好的哲学家的形而上的理论。。。混乱已经拉开,想再回到那个牛顿的定律解决一切问题的经典黄金年代已经不可能。不管我们承不承认,世界就是那个疯狂的样子。它不能,也不可能回到原来“正常”的轨道中去。我说的这些,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无法理解,而最可怕的是,我的这些思考虽然浅显,但是恐怕——都是真的,逃也逃不掉。。。

我觉得很不错啊

虽然我不懂量子力学,但是能这么深入浅出把这个事情解释明白,或者解释得让人家有兴趣看下去已经很不容易了。量子力学本身就是在不断发展中的,别要求太高了。

那个把骰子掷到不知哪里的上帝

早就知道这本书的大名。我还记得去年果壳有位作者写连载,结果被人说,有曹天元的大作在前,还写这些干什么,哈哈,其实我觉得那几篇也不错的。不过因为这是本书,所以一直都没有拿出来读——现在时间真的很碎片化。最终开始读反而是因为另一本书,为了避免得罪那本书和那位作者的粉丝,略过不表。由于这些文字一开始是在网上连载的,所以可以说是相当流畅生动和浅显,比起《时间简史》之流要有趣和好懂多了。以我的水平,感觉应该是基本都看懂了——我的水平原本大约是知道一点量子物理的皮毛的程度,当然现在也还是,不过比较而言可以说是拓展了相当多,甚至可以说,本来我以为我的三观已经够开阔了,结果发现还有很大的空间,于是常常睁大眼睛感叹,这样啊!原来还可以这样的!等等 - -b而且同样很重要的一点是,读起来非常快,很多时候有看到好看的小说不忍放下的感觉。科普写到这样,我就毫不犹豫打最高分了。所以推荐大家去读。至于为什么要知道这些看起来跟我们生活很遥远的东西……我一直认为对世界的认知是影响甚至决定我们对人生的态度的——比方这本书,看完之后你是不是觉得,也许上帝,或者说一个有智慧的设计者,是存在的呢?这个我当年在英国因为遇到很多次所以写论文讨论过,现在观点基本不变,不过这么大的问题就不在这里说了(所以其实这篇书评是标题党,嘿嘿嘿,想不出题目来么)。对于与我相似的人,这一点就足够了,而在这点上与我不同的各位……那也没办法,我们找别的共同点哈~ps. 临近书的尾声看到这么一句,“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他可能是日本最著名的科学家,预言……”于是想,嗯?汤川?原来这样么

太精彩了!

这无疑是我看过最有革命性的一本书了——连物质的客观实在性都可以动摇!(或者说已经摧毁了?)这世界真要疯了……如果规定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要看这本书当作课外读物,中国将来出现顶尖科学家的概率必然会上升很多。

这世界有窗,这世界有光

这世界有窗:每个人的出生到死亡好比不停的推开一个房间的窗户,你推开的越多,你的世界才越完整。这世界有光:光是波还是粒子?牛顿说是粒子,爱因斯坦认为是波,持续百年的对光的性质的研究,从双缝干涉、光电效应等实验不断交战。当两派不可开交的时候,德布罗意却发现光又是波又是粒子,海森堡、波尔等提出了他们的量子论: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具有“测不准”的性质。当不去观测时是处于叠加状态,当去观测时则“坍缩”。薛定谔则嘲讽式的提出了“薛定谔的猫”实验,难道猫会处在“又生又死”的状态么?如果“坍缩”理论是事实,那么上帝在掷骰子么?显然这是秉承物理精神的科学难以忍受的,爱因斯坦等站在了这个理论的对面,然而其提出的思维实验于2000年进行,宣告了完美的物理世界的坍塌,这个世界必须抛弃“实在性”或者“定域性”。多宇宙原理、超弦理论、多维度理论等一一被提出,这世界是我们看到的样子么,上帝可能真的在扔骰子!量子物理何其深奥也,即使是一本史话又怎能一下子就看懂。高中的物理、化学简简单单的“波粒二象性”、“电子越级”等概念后,是如此多科学家对经典物理的勇敢抛弃,摸索出来的越来越接近真相的科学。这扇窗户一旦被打开,就无法回到牛顿、麦克斯韦那个年代美妙、对称、连续的物理世界,展开在眼前的是接近真相的迷雾。这扇窗,希望大家都打开看看。

无题

这本书同时让我了解1、科学的伟大和神秘2、科学家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步步走过来3、德国科学之强大(哪怕是在战争时期)4、我还是对物理不太感兴趣这本书同时让我了解1、科学的伟大和神秘2、科学家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步步走过来3、德国科学之强大(哪怕是在战争时期)4、我还是对物理不太感兴趣

评论上帝掷骰子吗

下面是我对书中提到的一些问题的想法:首先,电子是粒子还是波的问题。按照它的表现(或者说被观测的结果),显然都是。但是两种说法是不可调和的。例如在双缝干涉实验里,粒子说认为,一个电子必然只穿过了一条缝。而波动说的哥本哈根解释却认为,电子同时穿过了两条缝,只是在落在荧光屏的时候,波函数发生了坍塌,于是只形成了一个点。粒子说无法解释爱因斯坦提出的电子分裂之后各赴天涯,却有心灵感应的问题;而波动说的死穴在于薛定谔的猫,量子永生等系列问题,尤其是如何定义“观测”的问题。(详情请看书)好,现在让我们来定义观测。我认为,试图改变物体原有状态的行为就可以定义为观测。也就是说,在物体原有状态被试图改变的时候,物体会表现出它的性质。没有这种相对的作用(观测),那去谈物体的性质是没有意义的,你甚至可以认为物体不存在。当然,自然界中绝对独立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总会与别的物体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物体就会按照一定的规律改变它的状态。我们再来看什么是电子。电子只是能量,或者说,是能量的一种存在形式,它以量子的形式存在,就是说,它是一份能量。因而电子具有粒子的特性,例如它不可分解为两个半份能量(至少在50年前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所以,它只能通过一条缝,它只能落在一个点上。一个萝卜一个坑,大萝卜无非也是一个大坑而已。回到我们著名的双缝干涉实验。双缝对电子而言,其实也是一种观测,在这个时候,电子必须改变它的状态,因为它不能分解成两(半)份能量,它只能选择其中一条缝(以一定的概率)。到显示屏的时候,同样的,电子被观测(无论这时候有没有人在看),于是电子落在显示屏上,形成一个亮点。其位置?对不起,我不能预言,我只知道它落在某个点的概率是多少。显而易见,上帝在这一刻掷了骰子。虽然我们不知道他老人家每一次会掷出几点,但幸运的是,我们知道,点数在1~6之间,而且扔多了,这几个点数出现的次数基本相等。总的来说,自然还是可预测的,除了姚明能不能抢到下个篮板。再来解释爱因斯坦提出的问题。电子在某处分裂成A、B两个,劳燕分飞。在天际尽头的甲,看到A是左旋的,根据守恒定律,他知道了B一定是右旋的。也就是说,如果同时乙同学在天际另一头看到的B一定是右旋的。但是根据哥本哈根解释,在A、B被观测之前,它们的状态是不确定的,而在被观测的刹那发生了波函数坍塌,A选择了左旋的同时B选择了右旋。但是由于没有信息可以高于光速传播,所以被观测的刹那它们如此心有灵犀是不可能的。其实这里就是观测的定义问题,按照我们上面所说的定义,似乎容易说得通。首先电子是不是可以分裂我不知道。那假设两个电子吧,道理是一样的。当它们分开的时候,其实状态发生了改变,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观测。在观测的时候,电子在遵守规律(能量守恒、波函数等)的前提下发生了状态的改变,它们仍以波的形式存在,但是方向遵守守恒定律。它们的改变后的状态,在那一刹那已经确定,而不是等有人去看的时候才作出的选择。能量是一种波,或者,准确的说,波是能量的存在形式(其实从来都没有人告诉我波到底是什么,现在我就这样定义一下吧)。基本粒子是一种能量,所以基本粒子也以波的形式存在,遵守波函数的规律。以基本粒子构成的一块石头呢?当然也以波的形式存在,只是石头里面的基本粒子复杂的相互作用,所以体现的主要是质量而不是能量,但是仍然有不可察觉的,可以忽略的德布罗意波。信不信,如果你能将这些相互作用消除,石头就可以绕过圆盘,形成一个炫目的泊松亮斑。

向物理学家致敬

题记:没有坚持在物理学的道路上走到最后,这将成为我一辈子最大的遗憾之一。牛顿,爱因斯坦的形象似乎逐渐离我们远去,但他们始终是我最崇拜的偶像。20世纪初那一群在物理学舞台上叱咤风云,探索世界终极奥秘的人物,就如同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众英雄,无时无刻不在炫出绚丽的色彩。“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句话是《量子物理史话》留给我的最深刻印象,把这句狄更斯对17世纪孕育着巨大社会变革的欧洲社会的描述,套用到19世纪的物理世界里,不得不让我们惊觉:在我们生活的这样一个时空,无论是空间尺度还是时间尺度上的相似程度都让人折服于造物主的巧思。正因为这样的折服,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坚持这样的一个信仰:能够为这个世界找到一个完美,普适,简洁,艺术般的方程。从伽利略到牛顿,进而前行至麦克斯韦,爱因斯坦,无一不是这个信仰的忠实信众。当麦克斯韦把他那漂亮的电磁学方程组放在世人面前的时候,就如基督徒亲眼看见耶稣升天了一般,伴随这全世界的一片欢呼声,物理世界的宏伟宫殿落成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继续加固了这座宫殿的基石,让她看起来是那么坚不可摧,难以动摇。100年后的我即使已经知道这座宫殿注定轰然而塌的命运,也不禁愿意沉浸在对当时这座物理学宫殿的崇拜和赞赏中。所以,这的确是一个最辉煌的时代。梦想终究是梦想,信仰也终究是信仰,历史清晰的告诉世人:两朵乌云带来了狂风暴雨,这座凝聚了从古至今无数物理学家梦想的宫殿终于在一片轰轰雷鸣中被彻底摧毁。我相信泡利说出了那场狂风暴雨底下宫殿里所有物理学家的无可奈何之声:“我宁愿自己是一个喜剧演员,而从来没有听过什么是物理。”所以,这同样是一个最糟糕的时代。无论信仰正确与否,对信仰的追求都是一件感人的事情。所以我更相信牛顿把宇宙第一推动力归根为上帝的脚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进而同情他。同样,站在已然成为历史的宫殿废墟上,物理学家们落寞,无奈的表情可想而知,然而继续在这场狂风暴雨中,量子携带着惊世骇俗的叱咤之声登场,无情的给这个已经岌岌可危的信仰以猛烈的一击,当然很多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信仰的落败,所以,爱因斯坦也发出了“上帝不掷骰子”的吼声,拉开了物理世界最著名的一场论战的序幕。三战三败……书中这样描述战败后的他:“爱因斯坦仍然选择战斗,他的身影在斜阳下拉得那样长,似乎是勇敢的老战士为一个消逝的王国做最后的悲壮抗争。”这样的场景如何不让人动容?爱因斯坦的失败后,“上帝是否掷骰子”的论战持续了将近一个世纪,直到今天,看似一切已经尘埃落定,在那场狂风暴雨中携风雷而生的量子论经受住了重重洗礼和考验,一步一步走向胜利。属于20世纪的物理学新黄金殿堂又一次耸立在世人的眼前,然而在这所殿堂却不仅仅是两朵小乌云漂浮在上空,而是四周都弥散着厚厚的浓雾,让远处的人无法看清殿堂的真貌,远离黄金的光芒,陷入“世界不可知”的恐慌中,继续需要时代的勇者去拨开雾霭,为世人解惑。喜欢上这本书,更多是因为自己对那个时代,那个舞台的向往和敬佩,向往作为主角的物理学家们执著的精神,向往他们使用理论武器切磋过招时痛快淋漓的快意,更敬佩他们在勇于在厚厚的浓雾中穿行,探索知识与科学的真相。所以,向物理学致敬,也向物理学家们致敬。P.S.文中偷懒了一个小地方,为了不至于误导一些对那段历史不熟悉的人,稍微解释一下吧。文中第三段写到相对论的提出,然后紧接的第四段写到了两朵乌云,可能会导致一些人会误解这两件事情的顺序。事实上,两朵乌云指的是两个与当时理论不符合的实验,其一是黑体辐射实验,这朵乌云才是真正量子力学的催生者。而另一个实验--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则是证明了光速不变原理,成为相对论的催生者。这两朵乌云虽然被并称,但实际上我认为后者对近代物理学的冲击远比前者大(可能是因为我大概还能看懂相对论,却怎样也无法理解量子力学的原因吧)。最有意思的是,一朵乌云成就了爱因斯坦,而另一朵却让他懊恼终生。所以,文中提到的两朵乌云,相对论,量子力学,黄金殿堂的倒塌,实际上都是交错着一并发生的。

又认识一遍科学家

大学以后就再也没有接触物理。生日那天好友送来这本书,寒假无事就翻来看看。结果一看就放不下了。首先勾起我久远的高中物理知识。尤其是讲到量子力学刚起步的时候,普朗克,爱因斯坦,波尔,薛定谔,德布罗意等等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又重新在耳边响起,渐渐清晰。但是记得大飞给我们讲的很多他们的趣事轶闻,普朗克提出量子的猜想后还不断地告诫人们,在引用普朗克常数时要谨慎,不到万不得已是千万不要胡思乱想;德布罗意一开始是学历史的,后来才跑去学物理。这些熟悉亲切的回忆促使我继续读下去。前面讲从光是粒子还是波的历史争论,几次波粒战争,最终顺理成章得出波粒二象性,都能够理解。但是还是有一个疑问,那么电子到底是什么?既具有波的性质,又具有波的性质,那么它到底是什么?给出的解释是,测量在这里必须被考虑进去,电子如何表现,完全取决于我们如何观测它,换言之,不存在一个客观的、绝对的世界,唯一存在的就是我们能够观测到的世界,没有一个“绝对自然”。这里触动了我一下,这他么不是唯心主义吗?你看到的才是存在的。用奥卡姆剃刀原理来分析的话,“观测不到的”实在世界“全都是子虚乌有,至少是无意义的”。但是又觉得很有道理,至少这里的观测全部是基于数学和现代科学。波粒二象性的哥本哈根解释,严格符合薛定谔方程的波函数在一个电子双缝实验时,发生了坍缩。爱因斯坦曾经挑战这个理论,他觉得宇宙上帝不会掷骰子,不会弄这么复杂的“坍缩”,大自然的美必然是简洁的,怀着这样的信念,他三次与当时正如日中天的波尔交锋,结果都输给了波尔,输给了量子论。量子论大厦在这个时候已经建立起来了。只不过还有一些很头疼的问题需要解决。薛定谔的猫出来,世界就要炸了。猫和原子都锁在箱子里,原子衰变猫就死掉,原子不衰变猫就活着。原子处于叠加状态,原子的状态不确定,所以猫的状态也不确定。一只猫又死又活,只有打开箱子才知道是死是活?太扯淡了吧?围绕这个问题,后面提出了很多解释,每个解释都有其合理地地方,也有其不令人确信的地方,很多理论提出后不久就被推翻了。。(后面的解释不写是因为对我来说看懂就很难了写出来就更难了。。。)整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那些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科学家和那些没有留下名字的科学工作者,他们一直怀着的信念就是,去试图解释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即使碰到一个暂时不能解释,或者解释起来哪怕有一点令人觉得不舒服的地方,他们也不会妥协,总会有人提出新的想法,使万事万物都能够存在于一个既定的、合理的、简洁的体系中。正是这种较真精神,才推动科学一步步发展吧。一个问题往往不是一个人一时就能解决的,需要很多人的智慧。科学就是聪明人玩的游戏,比谁更能发现问题,比谁更能解释问题。在这种互相拆台相互竞争中推动世界的发展。另外一点感触就是,数学太他么重要了,数学的美才是真的美。普朗克黑体公式,薛定谔方程,都是先在数学上证明他们的简洁与完美恰合,再去挖掘其物理含义。基于数学才会对世界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上帝是个数学家,数学才是描绘自然的最美的语言,这话一点没错。

波函数坍塌了吗?

其实我也是个大科学家,大富翁,大帅哥,只是在你们眼观测之后波函数坍塌,我成了一个小小普通人,唉!一直以为唯物主义,物质不依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是绝对真理呢,现在看来还有点悬呢,所有东西都是你“观测”了以后才是观测所得结果之样子,“我思故我在”才是对的哦。多世界理论?这倒是头一次听说,很有意思,只是如何去证实呢,多世界之间的联系能够进行吗,如果能联系了,分界点在哪呢,联系了还能叫多世界吗?

一个物理白痴都喜欢看的书

真的很不错。我从初中开始物理就不太好,可是看到这本书,觉得很有意思,是在当当上看到的简介,一小段就很吸引,于是买了回来。买回来的开始后悔了,真的看不太懂,后来,在睡觉前翻翻,越看越有意思,原来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那些我们认为是正常的现象的背后,有那么多好玩的理论争执。就看一个公式也看不懂,还是很好玩的,而且到中后段,物理快要变成哲学思辩的地方,真的让人有点担心吊胆,难道我们的世界真的是上帝的安排吗?现在关于量子的争辩还在继续中,我们所认识的那些基础,可能到了某一天,全部都要被推翻,呵,那会是怎么样的一个世界呢?

多点科学,少点经济学。多学数学。好好用电脑

内心平静不下来。看了《上帝掷骰子吗——量子力学史话》。这是本重塑我对科学信念与热情的书,其意义不亚于《重新发现社会》、《百年孤独》。人类社会能实现现代化,不就是靠科技的力量吗?什么文学、艺术、经济学,跟科技比起来,实在有点不值一提了。特别是经济学,它到底是什么?它的预测基本是不准,基本都是哗众取宠。经济的的规律本来就是人为建立的,所以经济学它不是对客观事物的规律的研究,它充其量是对经济规则各种莫名其妙的包装与解读。我们的社会今天有点过于看重像经济学这样的经验主义学科。敦不知,真正能推动人类福利质的飞跃的是科技这种硬科学。读经济学,还不如学好历史学。每个优秀的历史学家,必然也是个优秀的理论经济学家(历史学家的数学未必比经济学家好)。谈到数学。量子力学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实验、假设、证明,少不了数学这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具。每个优秀的物理学家,它首先必须是为优秀的数学家。每个优秀的经济学家,他的数学水平也必须出类拔萃。甚至在企业工作,数学好,算术快,逻辑清晰,对你的工作开展有莫大的益处。很遗憾,大学学的高等数学只是皮毛,但就是这等皮毛,也基本要忘光了。甚至高中数学,也是日渐遗忘。不得不再次感慨。我的大学啊,我的美好的求知时光啊,都被狗给吃了吗。希望我能再有机会,学好数学。因为想窥探这个世界的奥秘,掌握高等数学这是基础。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计算机正是在量子力学的发展推动下产生的。书中有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不好好利用计算机,就像“开着宝马送外卖“。读到这段话我实在很惭愧。我的个人笔记本电话现在都成啥了?电视机?打字机?浏览器?真正利用到它的功能的,不到千分之一啊。放着这台宝马不用实在是暴殄天物啊。手机终端再怎么发展,它的未来趋势是代替电子计算机生活服务的功能。但是工作、研究、发展等方面的功能,短时间内手机是代替不了电脑的。

写到最后,作者自己也糊涂了

前半部分越看越明白,后半部分越看越糊涂。前半部讨论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定理等等,越看越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后半部我是硬着头皮看完的,到底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基本粒子?波?还是弦?上帝掷色子吗?宇宙真是从无中生有中产生出来? 超弦理论是正确的吗? 基本上你看完这本书也不一定能找到答案。书看到一半的时候,我还觉得很好理解。 就好像测不准定理一样,看你用哪个标准了,万物皆伏阴而抱阳,就是说有两面,所以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就很正常。在微观世界里电子是无规则运动,宏观世界还是有规律可循的。量变产生质变嘛。等到把书看完,我却彻底糊涂了。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还是宇宙本身就是一个解不开的迷呢?

我的上帝不知掷不掷骰子。

因为学哲学有一门专业课是科学哲学,所以这学期要先学习科学技术史,很遗憾的是刚开始的几节课都对它提不起兴趣(导致若干次睡觉及逃课...),但是当老师讲到量子力学这部分的时候,完全被各种颠覆我们日常价值观的理论吸引了,MWI、EPR佯谬、退相干历史、哥本哈根学派.....种种眼花缭乱的观点让我应接不暇,同时也感受到了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魅力,要知道在高中时物理简直是我的噩梦......于是就买了好多有关量子物理和量子力学方面的书(当然很多都是科普书籍以及将物理和历史结合起来的)很开心能够在大学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虽然对于有些理论(超弦理论、贝尔不等式)还是很混乱,但是我想革命尚未成功吧~读过Capo的这本书之后,可以对整个量子物理的发展过程有一个初步的把握,就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原本印在物理学教材上“死板的”物理学家们背后竟然有这么多的故事,这种感觉真的特别奇妙。特别是在“外一篇”里还写了海森堡与德国制造原子弹的种种猜测(不知道是不是事实).....让我更感受到了这些物理学家作为一个“人”的存在价值,毕竟之前我是如此痛恨物理,以至于认为整个物理学界都充满了各种奇怪的公式推理,或者说只有这些的存在。我是在元旦假期准备期末考试时读完这本书的(累计用了21小时),对于期末考试这个迫在眉头的事情来说,用将近一天的时间来读这么一本与考纲没太大关系的书(科学史考试不仅仅考量子力学......)似乎有那么点不务正业了,但是如果仅仅为了考试而考试的话,那么还有什么意思呢?好吧,我承认在某种意义上我是一个“考试主义者”,主要表现在要拿奖学金的最终目标要求我门门必过且高分,但有些时候又不能仅仅局限在以考试为目的的获取知识,那样的结果必定是短效的、健忘的,甚至说,功利的。我曾经对大学会带给我什么不抱有奢望,于是这种不经意的获得就变得如此珍贵可爱,但很幸运我选择了自己喜爱的哲学作为专业,正是她让我接触到了一个又一个自己从未涉足的领域并为之痴迷,感谢自己最初的选择让我终有所得,而且我相信这种收获会继续下去。好吧,扯远了,明天还要考试的某人写完这些之后要滚回去复习了,毕竟考试不只考海森堡测不准玻尔互补德布罗意物质波......(无奈中......)。ps.已经买了《新量子世界》和《寻找薛定谔的猫》,在图书馆借了若干相关书,这个假期注定过不安生了......最后,thanks,Capo.带给我关于这段历史的精彩的体验。

像小说般有趣的科普

科普最重要的作用无外乎两个:一是激发大众对科学的热情;二是向大众普及最前沿的科学进展。这本书两点都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好。能把抽象的物理写得像武侠小说一般有趣实在不简单。

nonsense

最开始看过在mop的连载,想不到居然出书了。物理学发展到了最后终于和哲学靠近了。我支持多宇宙观.....

科学与信仰

佛陀在法句经上说,有人一次从江水上跑过来听他说法,江水只浸及他的脚踝。住在江畔的渔夫大吃一惊,问他是如何过来的,不料那人也大吃一惊,说他在对岸问了几个人,据说这江很浅,只是浸及脚踝,于是他就跑过来了李广射石,这个大家很熟悉了。最初李广以为是虎,射之中石至没羽,后来走近了才发现是石头,大吃一惊。再回到刚才的地方去射,却怎么也射不进去了现在看来这两个故事已经带有神话色彩,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来到现代社会看一些实验西方国家做过一个实验,把人眼睛蒙上,假装在他手腕上割一刀,然后打开水龙头让他听见滴血的声音(其实是在滴水),然后这个人就以为自己真在不停流血而死掉还有类似的例子,一个电工进入冷藏室检修电路,却被误操作关在了里面。第二天人们把冷藏室的门打开的时候,发现他已经死了。实际上那天冷藏室的制冷效果并没有开,但他的死状却和冻死一模一样这就是信仰的力量。遗憾的是现在这样的力量已经越来越小,以至于几乎到了不可见的程度。逻辑只是对信仰缺失的一种不得已的补充。让双方建立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底线来验证事物最初的怀疑点燃了席卷整个信仰世界的燎原之火,而一些被信仰建立起来的事实被证伪之后,怀疑便越来越多,进一步加深了对逻辑的依赖,加速了信仰的流失,直到成了今天这个离开逻辑就无法生存的样子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差异没什么好难理解的,因为人的信力(姑且这么称呼)已经不同了。我想如果同样按照科学的方法对信仰的力量分级,也会测试到不同的效果。你想观测电子的粒子性,就放一个显示屏,于是电子就善解人意的化为粒子激发出屏幕上的亮点,你想观测电子的波动性,就放一个双缝隔屏,于是电子就按概率在屏幕上打出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这几乎是最低程度的信力了,所以作用力也只能局限于电子光子这样的微观粒子。就像有一个很小的东西,你一伸手就可以把他推走,但是换成一栋楼甚至一座山那样大的,自然就推不动了抛弃了一个客观实在的世界让一些人有点难以接受,但是简化了基础理论,不加入无用的假设,也最符合奥卡姆剃刀原则。哥本哈根解释到目前为止仍是量子力学最完善的解释发展科学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让我们过得更好,但事实往往与愿望背道而驰。主观与客观,意识与物体一直都被割裂开来,认为是不会发生任何直接联系,量子力学的发展能不能拨乱反正,让物理学回到正轨上来呢?虽然我不怎么乐观,但仍想留一些希望给未来

人类的极限在哪里?

《上帝掷骰子吗?》讲述的是量子物理及理论被发掘的一段传奇过程。在19世纪,经典物理处于其空前绝后的顶峰状态。人们都普遍认为物理的体系已经高度成熟并完善,在此领域已经不可能有任何的新发现,甚至有科学家发话称:“物理学的未来只能在第六位小数点之后发现”。这时,著名科学家开尔文提出了物理学头顶的两朵“乌云”。在当时,热力学和光学的体系都已经非常完善了。科学家们认为光是一种波,而传递这种波的物质叫做“以太”。物理学家们认为以太是一种绝对禁止的物质,所以在地球转动时应该会产生以太风,那么就可以通过仪器来测出这种物质相对速度。但是,结果证明了以太风和以太是根本不存在的。这朵“乌云”导致了相对论革命的爆发。而第二朵“乌云”则是关于黑体辐射实验和理论不一致,并引发了量子论革命。这两个不起眼的问题让当时看似坚不可摧的物理学高楼大厦分崩离析,让科学家们又回到了起点,重新经历痛苦的探索过程,但这又是一个创造出现代物理学不可或缺的过程。在我只读了这本书几十页的时候,作者就提到的科学探索过程中有非常多的伟大发现都是一些“意外”。比如,物理学家通过实验测试“以太风”后发现以太不存在就是当时的一种意外。而量子理论的基础也是建立在“不可意料的因素”之上的。量子叠加原理讲述的就是当一个不确定因素存在而且你不能观测这个因素的时候,那么他的可能性就是叠加的(多种可能性同时存在)。平行宇宙理论也是因此被提出的;科学家认为当一件事情有不同可能性的时候宇宙就会分裂,在每个宇宙不同的可能性成为了真实发生的事情。《上帝掷骰子吗?》不仅仅是一本很好的科普读物,同时作者也非常好地加强了量子理论被发掘的故事的戏剧性,使得甚至一些对科学或物理不感兴趣的人也能读得津津入味。这本书能够让你了解到历史上大部分的著名科学家而且很好地普及了基本的一些物理定律和理论。这本书的故事性也很强;作者创作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故事线,然后细微入致地描述了物理学理论更新迭代的过程,并最后引至发掘量子理论。相信对大多数人来说,量子物理这四个字无疑听起来就让人头大,一开始对我来说也是如此。 量子理论本身就代表着科学的边界,以及人类可以观察到和知晓的极限。就以作者给这本书的题目来讲,量子理论是涉及到“上帝”的层次的,而我们是没法知道上帝掷不掷骰子的。对我来说,这本书的意义就是让我了解到了自然是如此冷血地认定了人类是无法探知到所有事情的规律的。不过,同时这也让我更加好奇人类的局限到底在哪里,科学技术的指数式增长到底能持续到什么时候?

量子物理之旅——《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

1我很少跟人提起自己的本科专业——应用物理。当时高考后选专业的时候,自认高中物理玩的很熟的我,义无反顾地填上了这个带“物理”字样的专业名称。真的开始了大学课程,单是微积分这项就让我难以体会那种尽在掌握的感觉。再加上《傅立叶光学》,从授课老师第一次走进课堂,到最后一节课考试,一共就说了一句中文:“同学们,交卷了。”班上只有几个真的拥有物理慧根的同学能应付的来,其他人只以不要挂科为最高目标了。当时也上过量子物理的,就记得有几个不好读的符号和肯定想不起的公式。考研的时候,我就毫不犹豫地转工科专业了。2手头的这本《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后面简称《史话》)出现的时机很巧,正是我在喜马拉雅上听完《卓老板聊科技》讲述《费马大定理》系列。这种讲述科学发展的节目,加上主讲人插上些科学家的小八卦,听起来很吸引人。回到《量子物理史话》这本书,自认还是有点物理基础的我,就在作者的引领下,开始了量子物理之旅。3全书以“光到底是什么”为引子,带着我回到了那个“黄金时代”——牛顿力学体系和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也许让人相信,上帝造物的奥秘已经被人们所完全掌握了,甚至有人断言:“物理学的未来,将只有在小数点第六位的后面去寻找”。没有人能料想到,当“量子”这个幽灵被普朗克“释放”出来之后,会如此深刻地改变整个物理的基础,甚至连普朗克自己都对它感到惶恐不安。像“光电效应”这样的能证明光是粒子的发现,和“双缝干涉”这样能证明光是波动的实验,成为“微粒说”和“波动说”互相发难的“武器”。再加上人类对原子内部结构实验上的发现和理论上的证明互相推动,构成了那个物理学发展波澜壮阔的历史。4如果说之前的描述,我还能勉强跟上的话,到了“决定论”的章节,到了“薛定谔的猫”是死是活的问题,还有“不确定性原理”的时候,感觉脑袋被烧的温度急剧上升。如果物理学的观测结果,和“意识”这个主观因素之间有了因故关系,波函数因为人的观察而发生了“坍缩”,那物理还是客观的么,还是一门自然科学么?如果因果论被抛弃,世界的变化发展变成了由上帝不厌其烦一次一次地掷骰子来决定,这究竟是物理学的进步还是倒退?本书的结尾部分,作者比较详细地描述了几种试图解释或是调合种种矛盾的理论,可是没有一种能够正式宣布自己的完全胜利。5如果要对比本科时候的物理教材和这本书的话,我想打个这样的比喻:教材里,那些牛逼哄哄的物理学家,被叫过来之后,急匆匆地写下一行结论或是一个公式,然后头也不回地跑掉了;而《史话》里面的,重要科学家的出身,成长,求学的经历都会描述一下,如何进入到物理研究领域,如何面对当时的研究成果,以及如何做到了突破性的贡献,都描述的很生动。这些物理学家在作者的笔下有血有肉,有渺茫和困惑,有灵光闪现,有对自己信奉的观点的百般呵护和辩解。甚至还有像海森堡和薛定谔这样对对方的理论表达出毫不掩饰的厌恶,或是爱因斯坦和波尔数次“华山论剑”。”要说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对于物理学有着近乎痴迷的喜爱。正是有了这种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在物理学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甚至有些人的名字已经有了里程碑式的含义。而他们的合力,正是引领整个物理学大踏步前进的真正的动力。6作者非常喜欢用实例化文学化的语言来描述物理理论的反正过程和趋势。例如“经典物理学的大厦在它的辉映下,是那样庄严雄伟,溢彩流光,令人不禁想起神话中宙斯和众神在奥利匹斯山上那亘古不变的宫殿”;“昔日的经典辉煌已经变成断瓦残垣,一切回头路都被断绝”;“在大时代的黎明到来之前,总是要经历这样的深深的黑暗,那是一个伟大理论诞生前的阵痛”;“物理学正处在激流之中,它飞流直下,一泻千里,带给人晕眩的速度和刺激”等等。枯燥的物理史话加上了这些比喻和修饰,可读性大大增加,也帮助读者能够耐着性子等待作者慢慢地剥茧抽丝。7合上书本,回想一下收获是什么呢?多学了几个能炫耀的物理名词?想必在平时的聊天或者聚会中很少能有卖弄它们的机会吧。如果说什么印象最深,就是除非真有能别开天地,另创一家的本事,否则还是要顺势而为,才更有成功的希望。另外我也深刻地认识到,当初放弃物理深造,还是明智的ヾ(^。^*)

随便写个标题

高中数学学得不好,高考才勉强及格,总分被拉低了不止一个层级;一到大学,接触到高数、线代,连连挂科。究其原因,是一直不明白一件事情:这是干嘛的?深入挖掘一下,其实在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希望知道这些数学概念的来龙去脉、历史、延伸以及最终的——用途。如果我在大学里就能读到这本书,应该会把数学和大学物理学得更好更透。其实在看书过程中,我能看到曾经熟悉的很多知识点,真想从头来过再透透地学一遍,可惜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专注这个了。我会把这本书推荐给弟弟妹妹们,作为他们升入大学的礼物。

我心中的科普

这种类型的科普是我心中的科普,完美的科普.虽然对于情节上可能有夸张,不过按照我心目中对于科普的定义以及目的,无疑这是一本完美的科普.引爆了很久没有过的激情了:D

我能确定的是:这个世界的我不知道上帝是否掷骰子

本来想对这本书做点批评的,结果不小心发现作者在后记里面一股脑的把我想批评的地方都给道歉了,真是有自知之明。这本书主要的毛病在于过多地使用日常化的语言和不恰当的比喻,本来可以很容易讲明白的问题,结果洋洋洒洒地打了一个想通俗却没通俗成功的比方,反而使读者有点无所适从了。我后来干脆放弃了,看到比喻的地方就提高阅读速度,甚至直接忽略掉比喻的章节,这样可以避免钻一些无谓的牛角尖。作者倒是聪明,人家直接说:“再次强调,这不是专业的科普...唯一能够描述宇宙的语言是数学!”我同意作者的这个观点。但是这本书作为一本史话、作为一本野史来衡量的话,的确是本很好的书,同时作为科普书籍,这本书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我们不能指望把它当参考书来用。作者曹天元显然做了充分的调研,不然也不会选择这么一个庞大的题目来进行发挥,他做到了,而且还做得不错。我猜测作者的目的在于普及一下量子物理发展史,顺道再普及下量子物理的概念,重点在于谈史而非物理。我读这本书收获了很多历史知识,而量子物理方面只能说是管中窥豹。这本书里面所描写到的历史画面,真可谓波澜壮阔,云蒸霞蔚,令人心潮澎湃。普朗克21岁就拿到了他的博士学位,然后“连拼带凑”地把大名鼎鼎的普朗克黑体公式给求了出来。能蒙对这么复杂的公式,不能不说是个奇迹!爱因斯坦在1905年一年之内写出了6篇论文,他这6篇论文,至少配得上3个诺贝尔奖。牛逼顶顶的索尔维会议的赞助人索尔维是靠制造苏打发家的。莫里斯.德布罗意来自一个声名显赫的家族,他参加了第一届索尔维会议,他把相关记录带回了家,他竟然还有一个聪明绝顶的弟弟,这位弟弟便是日后大名鼎鼎的路易斯.德布罗意。卢瑟福一生至少培养了10位诺贝尔奖得主(不包括他本人)。薛定谔和他的女人们的故事给作家们带去了创作的灵感。薛定谔的猫比他的女人们更出名。第五届索尔维会议的与会者们几乎都是名垂千秋的人物,但凡提及里面任何一个人的名字,都可以让物理专业的学生们激动不已。这次会议同样留下了一张流芳千古的大合照。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成了现今中学生们装逼的最佳武器。 波尔与爱因斯坦二人一直到死都没有停止辩论,不仅不打不聚头,还直教人生死相许了。...很佩服作者,要把这些历史的小花絮给整理出来,是需要花相当大的力气的。附:谈点我自己对MWI(Many Worlds Interpretation)的看法——————————————————————————————这是迄今为止我听说过的最畅快的理论了,其实我的好友lyb从高中开始就给我说这个理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平行宇宙理论。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发现之前我们的理解跟理论提出者的原意有较大出入,纠正了以前的一些错误观点,算是看这本书的额外收获了。把宇宙假定为一个无穷维的态矢量真是一个牛逼的设想,该矢量在某一子空间上的投影便是我们所观察到的世界。因为各个子空间是正交的,所以我们没有办法观察到“别的世界”的情况,也无法跟“别的世界”沟通,但“别的世界”是和我们这个世界一起存在的。这里提个我正在思考的问题:比方说有不能同时出现的两个现象A和B,我观察到了现象A,由MWI理论,必然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出现了现象B,我的疑惑便是,为什么我是观察到A的那个人,而不是观察到B的那个人呢?这个问题等价于,为什么我会被投影在子空间A中还不是B中。按照WMI理论,我给出以下理解,因为我观察到了A,所以我必然被投影到了子空间A中,上面的疑问,是身处子空间A中的我提出来的,这个空间中的我已经被投影唯一的确定了,因为对于这个我来说不存在投影到B的可能。观测到B是子空间B的事情,不关子空间A中的我的事。就好比向量[1 0 0]发问,为什么我不是[0 1 0],那么解释就是,因为你是[1 0 0],所以你必然不是[0 1 0]。再打个比方,比如我要选择饭店吃饭,饭店A和饭店B,我选择了A,然后我问自己,为什么我刚才没有选择B呢,解释是,因为我选择了A,所以我没有选择B。这似乎是个满欠揍的解释,但我们可爱的MWI理论就是这么解释的(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我觉得以上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

经典物理之殇

在一个论坛上看到这篇文章的节选,便一发不可收拾。很少见一个人能把枯燥的物理学历史说的这么让人兴致盎然。让我想起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本书详细介绍了海森堡计划,1927索尔维会议,薛定谔的猫。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介绍拉普拉斯妖。把百年物理介绍的淋漓尽致。我们在书里看到了更像人的大科学家,而不是教科书中被神化的他们

高中物理老师最该读的书

上高中时,物理课本上充满了各种现象,干涉,光点效应,电磁感应。。。。。,这么多有趣的现象被高中物理老师讲的一点没有趣味性。强烈推荐高中物理老师都把这本书读一读,没准中国就能出几个诺贝尔奖了。

一次不“轻松”的阅读过程

  我居然在手机上把这本书看完了,虽然过程中需要忍受手机上那些无法完整输出的公式和糟糕的排版,但确实是一本能让我一停下来就忍不住打开的好书。有几次有点疲倦打开书签后发觉不能继续,感觉至少要预留一定的思考能力才能伴随作者在这大开大阖的量子史话中行进。  如果这不仅仅是一本成人的科普读物,而是能焕发一部分青少年对基础物理的兴趣,不知道这是否作者的愿望之一呢?不管怎么样,赶紧去书店买一本。

值得推荐给一切知识分子

有那么几天的时间里特别爱用薛定谔的猫这个暗喻……这种有心人很难得,这种狭义的科普、广义的知识传播手法很有启发性,尤其是关注历史的态度。真的想写一本类似的书。普适性、实用性的精神生活方法,比较宗教哲学,精神系统背后的原型结构,而且不是折中的,而是融合互证的。

进入“多世界”解释

哥本哈根的系统引入“意识”决定的论调是在太让我难以接受。看到了“多世界”的解释,心情突然好起来,用多维性与相干的关系来解释,显得很自然,至少不让人困惑。继续享受量子史话!

波和粒子,方法论。

如何象海森堡和诺依曼那样NB闪闪?

提出这个问题必定有一个确定条件:我还没有象他们那样NB闪闪。还有一个基本确定的条件:我也不会象薛定谔那样大器中成了。现在“看起来真实的”情况是:俺在希尔伯特空间里的真实宇宙的第10^n次方的投影宇宙里的地球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里,在海森堡祖国所投资的某公司里,一边偷偷地码字,一边怀疑自己“买房娶媳生娃”的最高理想是否不太好玩。在我这个宇宙的不同时点上,一个粒子组成的、叫做苏格拉底的老头儿,在粒子模式的控制下,嘴巴里蹦出几个希腊字:“未经检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被文字载体传递几千年后进入我的眼睛,刺激了我大脑里的粒子模式,于是粒子们左蹦右跳,湮灭10^n个,终于投射出两行字打到脑门上:不管生活值不值得过,爷我还得这样过!可是,我怎么老惦记着亚里士多德们、海森堡们、电子们?回到正题吧!如何象海森堡、诺依曼们那样NB闪闪?有人说了,既然前提是我们没有NB闪闪,问题就应该变成:为什么我们没有NB闪闪?有人回答:因为我们中国没有宗教,不鼓励对实用技术以外问题的探索。或者因为爱因斯坦出生时间正好,比我走运。或者我小时候天天学奥数、背鲁迅,哪有时间捣鼓光谱、矩阵呢?这些原因都对,但是既然我们在谈量子力学,这些原因就不值一提了,在量子力学里,宇宙是不确定的,所以我们换一个观测方法,在给自己下结论之前,我处于NB和不NB的叠加状态,我要是觉得自己很NB,那就是很NB,那是因为我一下结论,不NB这个概率全坍缩了,NB这一概率一下子变成百分百。非常可惜的是,这个在我脑袋里发生的巨大坍缩事件对宏观世界似乎没有任何影响,我用自己这把尺“测量”出我很NB,但这把尺却不能为别人所接受,这也好理解,每个人都有小宇宙,每个人都给自己测量一下,结果人人都NB,那就没人能闪闪了。所以,真想NB,还得套用各位小宇宙们公用的尺度来测量,比如:你爹官多大?你家产等于10^n?或者,在<Nature>上发了几篇文章?几个大学给你发聘书?于是我的小宇宙再次启动,又湮灭了10^n个粒子后,终于投射出两行字打到脑门上:不管用什么公用尺度测量,都测不出来你NB!额,知道了,宇宙在我出生之前已经决定好了,出生时候不NB,死亡时候不NB,中间状态就是怎么也NB不起来的混沌状态,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可是不死心啊,宇宙只是证明了我不NB,还没告诉我如何才能NB?咦,脑门上好像还有一行小字,仔细一看:四十二章经!哦不对,是:多重宇宙!额,茅塞顿开,醍醐灌顶,风水轮流转、转到隔壁宇宙到我家,在隔壁宇宙里,海森堡给我当助理,诺依曼是我最差的学生,爱因斯坦呢?被我气的郁闷着呢!看到隔壁宇宙的我这么NB,于是我给他发了一个量子短消息,好久之后,收到了他回复的量子短消息:“收到你的短信,我们专门研究了一台宇宙透视镜,看到了你的宇宙,但是,由于维度太高,无法突破退相干,我过不去,也不能分一点小宇宙给你,你就在你的豆瓣里安心码字吧!豆瓣这个网站有点意思,我准备在我们宇宙里开一个。”

乱记

在远古的神话中,往往是“一道亮光”劈开了混沌和黑暗,于是世界开始了运转。 Bingo Moment “必须假定,能量在发射和吸收的时候,不是连续不断,而是分成一份一份的。”一切都是不连续的,连续性的美好蓝图,其实不过是我们的一种想象。普他亲手把魔鬼从封印的瓶子里放了出来,自己却反而被这个魔鬼吓了个半死。好,演员到齐。那么,好戏也该上演了。小庙里面有时也会出大和尚。如果没有了你,我独自站在这里,又是为了什么。测不准原理:某一时刻只能观察一个面大厦将倾,不要只关注大厦本身,还要关注它的地基测量是新物理学的核心,测量行为创造了整个世界。剃刀原理是说,当两种说法都能解释相同的事实时,应该相信假设少的那个。:不管我怀疑什么也好,有一点我是不能怀疑的,那就是“我在怀疑”本身。我们问:为什么宇宙以这样一个速度膨胀?人择原理的回答是:宇宙必须以这样一个速度膨胀,不然就没有“你”来问这个问题了。各种宇宙常数首先是一个不确定的叠加,只有被观测者观察后才变成确定。但这样一来它们又必须保持在某些精确的范围内,以便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令观测者有可能在宇宙中存在并观察它们!一个复杂系统的状态可以看成某种高维空间中的一个点或者一个矢量。一个科学的论断必须是可能被证明错误的。我们大多数人也许都是这样以为的,但这种经验主义又会导出非常有趣的结果。我们来做这样一个推理,大家都知道,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和它本身是等价的。比如“乌鸦都是黑的”,可以改为等价的命题“凡不黑的都不是乌鸦”。现在假如我们遇见一只白猫,这个现象无疑证实了“凡不黑的都不是乌鸦”(白猫不黑,白猫也不是乌鸦)的说法,所以同样,它也再次稍稍证实了“乌鸦都是黑的”这个原命题。 爷爷有儿子、你曾祖父有儿子……一直上溯到任意n代祖先,不管历史上冰川严寒、洪水猛兽、兵荒马乱、饥饿贫瘠,他们不但都能存活,而且子嗣不断,始终有儿子,这可是一个非常小的概率(如果你是女性,可以往娘家那条路上推)。但假如你因此感慨说,你的存在是一个百年不遇的“奇迹”,就非常可笑了。很明显,你能够感慨的前提条件是你的存在本身! 热力学第二定律,它说,一个孤立体系的混乱程度总是不断增加的,它的量度称为“熵”。换句话说,熵总是在变大,时间的箭头指向熵变大的那个方向! 理论自洽而且知行合一

颠覆我对唯心主义的看法

科学本无对错,数学本无对错,哲学也本无对错!任何时期的巅峰理论和实验结论在下一个时期都可能会被颠覆。我们只能无限逼近真理,但永不能达到它。此书更加激起我对近代数学,哲学,物理学的兴趣。想挑战的,可以看下康德的认识论名著 纯粹理性批判。

上帝与骰子

http://towerjoo.github.io/blog/2013/07/23/does-god-play-dice/《上帝掷骰子吗》这本科普读物昨天读完了,手机显示到最后一页时,心里久久难以平静, 这并非做做地官方表态,而是真切的心情再现。这本书应该算是毕业后阅读的最具颠覆、 最让人难以释怀的作品了。还记得高中物理老师将物理研究内容概况为力热光电四大主题,而教科书的组织也大致照此 开展,但是对于光的本质和波粒二象性也只是草草带过,而没有丝毫深入的介绍,只为应试 的我们也不去理会,光究竟为何?波粒二象性又是什么?对于此问题的纠缠便成就了20世纪 乃至当下最前沿、最重要的物理领域——量子论,在加上爱神的相对论,无数的物理学家便 试图借此倚天屠龙来揭开世界的最终规律和形态。宏观的当下,也就是我们所生活的宇宙,只是一种特殊粒度下的存在,相较于此,我们时常 在想宇宙级别的粒度、粒子级别的粒度之下的存在,以及其下的规律与宏观态有何差别, 有什么背后的规律使然。量子论便试图在微观层面量子级别给予自洽的解释说明。于是,当我阅读无论是主流的哥本哈根学派的“意识”解释(观察坍陷),或者多重宇宙, 或者 分裂世界等一系列自成体系的解释时,三观尽毁,节操尽碎,恍惚间,或者以为在读王阳明的某些心学的著作,然我确乎读的是当下的物理最为前沿的研究。同样,这本书也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爱因斯坦。此之前,大致以为他同时代无出其右之 人,甚至是空前而绝后;此刻,我则大致不持此观点,因为我看到了玻尔这样无论怎么比较 都不觉得比爱神差的大牛。甚至从应用的角度而言,量子论的实际应用带给人类社会的改变 远大于相对论的直接影响,当然如爱神、玻尔这样不世出的大牛,论其成就与优劣,上帝也会 发笑吧。到了最后我居然发觉自己不自觉地站到了爱神的一队,也就是对于“确定性”“定域性”的坚信 与期待。然而,事实总是残酷的,近期不少的实验结果总是指向哥本哈根学派的正确,而将 爱神的希冀一次次落空,从而演化为似乎有那么一个隐隐约约的上帝的手,在那里随意地 掷骰子。无论微观至各种粒子,宏观至宇宙级别,限于技术和仪器,我们无法验证某些假设的正确与否, 就像数百年前,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直至望远镜的发明得以证实;当下,我们大致也面对类似 的困境,有无数的假设,但都无从验证。虽即如此,可期的未来,这些总是可以验证。在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在近期被证明和探测到后,似乎量子论更加的光明,而弦论(超弦) 的蓬勃发展,似乎不断在指向终极解释的到来,或者那时,上帝便被我们踩在脚下,抑或, 上帝又会掷出另一枚骰子。我们拭目以待。参考资料《上帝掷骰子吗》

鲜活的笔墨,大师的背影

1、 这本书独特之处在于,作者即是对量子力学很有兴趣和了解的“爱好者”,每句至少都是经过数理推敲后的原创的表述;又因为其是华人,避免了翻译作品带来的思想失真的缺陷。2、量子力学的历史本来就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故事集。带领我进入这部故事集的最早是在学校图书馆里的一本薛定谔的传纪。洛伦茨、普朗克、波尔、海森堡、薛定谔、狄拉克每一位大师的形象都那么个性和生动,在那半个世纪里每个发现都是那样振奋人心,不自觉地屏住呼吸。而量子力学在物理理论中和相对论一起彻底颠覆了经典物理学的正统地位,其独特的观点和表述,以及一直以来各种理论百花齐放,无不引人入胜和动人心魄。3、就像作者说的那样,这本书本身是网络文字,所以至始至终充满了网络文字的诙谐幽默,行云流水,特别适合80后的阅读习惯。在用了三天时间读完了这本书后,我依然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4、作者作为一名量子力学爱好者,很贴心的为我们这些刚刚接触量子力学的后来了许多使用的引导,在文中重要的文献或故事都会注明出处和更多参考文献的推荐。在书的最后还给出大量的量子力学相关网站和量子论大师的主要传纪版本。这本书成了我量子力学的旅途的开始,下一站——《费因曼物理学讲义III》。最后学习一下Capo的后记风格,郑重向那个一直带给我快乐的女孩道歉,是我错怪你了。

东拉西扯

永恒的骰子 【秘鲁】巴列霍我的上帝,我为我过的生活哭泣;我很抱歉拿走了你的面包;但这撮不幸的、思想的泥土不是一个长在你身上的痂疮:你没有离你而去的玛利亚们! 我的上帝,如果你做过人,今天你就会懂得如何做上帝;但你一向生活得那么好,感觉不到你的创造物们的感觉;人确实为你而受苦:他才是上帝! 今天,我巫师般的眼睛里有火,就像在一个罪人的眼睛里;我的上帝,你将点燃你所有的蜡烛,我们将用古老的骰子玩游戏……也许——赌徒啊——为整个世界的命运而掷之后,死神黑色的眼圈将会出现,像两亩下葬的泥土。 我的上帝,在这个被蒙住的黑夜,你再也不能赌了,因为地球已经是一个被偶然滚动磨凹和磨圆的模具;它只能停在一个空洞里,在一个庞大的墓穴里。

所有人都值得一读的科普书籍

虽然大二以后就没有再系统地学过物理学,但兴趣还是有的。这本书从历史的角度,对量子力学做了一个定性的介绍,把我的中学大学物理学知识串联着过了一遍的同时,也让我对以前觉得高深莫测的量子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更再次深深地冲击了我的三观,让我对世界的思考又多了一些维度。作者无论是写作功力,叙述水平,还是知识范围和知识深度,都是令人敬佩的。能够把晦涩的理论讲得生动有趣,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要说缺点,我觉得就是最后一部分,讲大统一,超弦和GRW写得有点快,让人有点跟不上的感觉。虽然物理学仍然没有走到大统一的一天,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兴趣以及探索是永无止境的。PS:没有数学基础的读者读到后面可能会比较吃力,不过不用在意数学的东西,专注于历史本身就可以了,毕竟本书是历史书而不是教科书。PPS:本书出版于2004年,几年后,希格斯玻色子还真的被发现了,所以这次霍金又输了。

上帝要扔骰子了……

很难得有这样的科普书本。语言诙谐易懂,即使任何一个不懂物理的人也能看懂书中的很多物理细节。这是一本科普武侠书!

科学还能这么写

当我们看惯了那些自负不可一世的模型与方程,受够了那些官腔十足而昏昏欲睡的教科式八股语言,它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像小说又像史书的科普读物,诙谐生动又波澜壮阔地展开一个个时代弄潮儿的故事,让我们在惊叹伟人们智慧和创举的同时也感慨作者的才思与博闻。稍显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初稿是网络写作,全书的系统性不足,逻辑编排略显随意,个别地方阐释不够细致具体而导致模糊不清。话又说回来,这也许就是科普读物不能回避的矛盾吧。总体而言,波函数坍缩后评价粒子出现在五星区域的概率较高。

非常有趣的科普读物

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书中一些话比较啰嗦,比如对一些人物和事件过多的赞美,觉得这些和书中的主线关系不大。慢慢看下去,这种情况越来越少,好玩的东西越来越多。可以看出作者的物理学的知识相当厚实,而且理解深刻,所以写出来才能简洁易懂。感觉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的天才史。如果没有那么多天才,那现在的世界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会多么暗淡。但是天才也是人,作者每一个章后面的闲话部分也很好玩,去剖析历史的真相,让大家去探究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书后半部分的内容尤其激动人心,各种理论让人大开眼界,可惜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虽然这是一本讲物理的书,但是作者的最后一句话却是:最后,把这篇文章送给那个女孩,以回赠她曾经给我的那些可爱笑容。好浪漫。

打开大科普序幕

我们老板说 科学家不仅仅是那几篇paper的事,还要致力于做科普,这话很在理,具体怎么在理想一下自己必然有感觉。这本书语言通顺,辞藻华丽(或者说废话很多),但是仍是科普上乘佳作其一:量子力学基本立场把握的很准确(我觉得 ...),其介绍不流于基本概念,而是涉及了量子力学的基本思想,这是最重要的。其二:量子力学这玩意本来就不好懂,废话多了给人以缓冲和无限遐想的机会和空间,这使得被介绍的概念和思想更易于理解,很好很强大。其三:初学量子力学的人要是先看看这本书,或者同时捧着这本书和那两本世界名著,效果应该不错...力荐之,等哥有空了,哥也来一本半导体的试试,nnd,有点意思。

掷骰子的不一定是赌徒

对,我就是标题党,我只是想简单的记录下此文的主要线索挺有意思的一本书,带有一点戏说的成分,给一段枯燥的历史平添几分色彩,从书中穿插的一些小段子中可以看出那些物理天才们,其实也都是挺可爱的一群平凡人,量子物理真的是20世纪初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它带来的不仅仅是各个科学领域的技术突破,还有一些很玄乎的哲学上的思考,让人的世界观发生根本性的颠覆,是的,它在毁你的三观1. 黄金时代起因也许是来自人们对光本质的探索,到底是波还是微粒,早在17世纪中期,各路物理大拿们已经对此争论不休,有代表波动阵营的惠更斯,胡克等,以及代表微粒阵营的牛顿,没错,就是那位传说中被苹果砸脑袋悟出万有引力的牛顿,当时的牛顿可谓是如日中天,在他的光芒掩盖下,波动阵营立马黯淡了下来,但,这只是暂时的。到了18世纪末,杨出现了(妈蛋刚开始以为是个华裔,其实人家是纯正的腐之国人士),对,就是那个出现在高中物理,著名的光的双缝干涉实验发明者--托马斯.杨(Thomas Young),简单粗暴的证明的光的波动性质,但微粒阵营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比如马吕斯1809年发现的光的偏振现象,和波动说有一定的抵触,不过菲涅耳很快用横波理论解释了偏振现象,最后在19世纪中期,光速在水中的测量结果出来后,微粒阵营彻底败退了。真的是应了那句古话,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同时,麦克斯韦在1856,1861,1865年发表了三篇关于电磁理论的论文,预言光只是电磁波的一种,而且由赫兹在1887年的实验予以证实,此时的波动说不仅仅是光领域的统治者,同时也成了整个电磁王国的司令,所依靠的,就是麦克斯韦那可以和牛顿力学体系相媲美的电磁理论。到了19世纪末,物理学似乎已经征服了世界,经典力学,经典电动力学,经典热力学形成了物理世界的三大支柱,这就是经典物理的黄金时代,也就是我们高中物理的基本内容了,物理学家们认为,自然的一切现象,力,热,光,电,磁,似乎统统都可以用那些优美的方程公式来表示和预测,这真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不过这些终究会成为美丽的泡影,直到那个幽灵的发现..当然得从1887年赫兹的那个实验说起,一方面彻底建立了电磁场论,但同时,一个被忽略的现象,埋藏了使经典物理毁灭的武器,19世纪的最后几年,一系列的实验发现,终究会将量子这个幽灵推向舞台2. 乌云这里的乌云来自开尔文男爵(Lord Kelvin)在阿尔伯马尔街皇家研究所(Royal Institution, Albemarle Street)的一篇名为《在热和光动力理论上空的19世纪乌云》,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动力学理论断言,热和光都是运动的方式,但现在这一理论的优美性和明晰性却被两朵乌云遮蔽,显得黯然失色了(The beauty and clearness of the dynamical theory, which asserts heat and light to be modes of motion, is at present obscured by two clouds)”这两朵乌云,分别指的是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和黑体辐射研究中的困境,简单来说,这两个实验从结果上,和当前经典理论产生了矛盾。最终,第一朵乌云,导致了相对论革命的爆发;第二朵乌云,则导致了量子论革命的爆发。由于本书着重于量子论,因此重点介绍黑体辐射研究当时在推导物体辐射能力和温度的关系时,从粒子角度出发推导,可以得到只适用于短波的维恩公式,如果从经典的电磁波角度去推导,可以得到只适用于长波的瑞利-金斯公式这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现在到了普朗克登上舞台的时刻了(没错,普朗克常量中的普朗克就是他),他在玩弄这两个公式的时候(当然,他一直致力于研究发现适合于所有波段的普适公式),无意中凑出了一个符合要求的公式,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普朗克黑体公式,在实验结果的符合上,大获全胜,但是他并不了解这个公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这个很搞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最后,他还是做了一个当时非常大胆的假定:能量在发射和吸收的时候,不是连续不断,而是分成一份一份的这从根本上否定了经典物理中的平滑连续性的假定,要知道,这个是微积分的基础,牛顿,麦克斯韦那庞大的体系,也是建立在这个根基上。在此基础上,他认为,能量的传输,也必须有一个最小的基本单位,能量只能以这个单位为基础一份份发出,不能出现半个或四分之一个单位这种情况,这个基本单位,普朗克把它称作能量子(Energieelement),在另一篇论文里,被改称为量子(Elementarquantum),这个能量用公式又如何表示呢,那就是E = hv,h就是普朗克常数(三个最重要的基本物理常数之一,另外两个是引力常数G 和光速c),v是频率,1900年12月14日,量子的幽灵从普朗克方程中脱胎出来。这个幽灵,诡谲的让它的发现者都不敢承认甚至一度被抛弃,普朗克是一个老派的传统物理学家,思想是保守的,因为如果能量是量子化的,那么麦克斯韦的理论便首当其冲受到质疑。虽然,普朗克没有为量子论后续的发展做出更多积极的贡献,但是他毕竟用敏锐的直觉找到了他,后续这场大戏中有许多天才要登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尼尔斯.玻尔(居然还是当时丹麦国足的替补守门员),埃尔文.薛定谔(猫之杀手,据传风流韵事很多,咳..),马克思.波恩,路易斯.德布罗意,泡利,海森堡等等,让我们拭目以待。

理解与困惑

首先我要感谢作者充满激情的写作风格,如果不是作者以武侠高手对决的方式来描述量子科学的发展,恐怕我是没有耐心将这部史话看完的。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可是恐怕连上帝也想不到,“光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竟然是如此深远地影响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小说以两种对光的解释学派——“微粒说”与“波动说”(呵呵,听起来有点像华山派的气宗与剑宗)——之间的较量拉开帷幕。1704年,绝顶高手——牛顿的“光学”奠定了“微粒说”的全面胜利,“微粒说”从此占据江湖上百年;1807年,天才托马斯*杨以一招“双缝干涉实验”开始了“波动说”的绝地反击,在经过数十年的奋战,随着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大获全胜,“波动说”一统江湖,意气风发。这也是物理学最为得意洋洋的日子,人们认为整个宇宙的运作规律已经尽在掌握中,“物理学的未来,将只有在小数点第六位后面去寻找”。也就是说关于这个世界,我们应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剩下的工作只是务求更加精确而已。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人们发现“在物理学阳光灿烂的天空中漂浮着两朵小乌云”,作者写到:他们绝对无法想象,正是这两朵不起眼的乌云马上就要给这个世界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并引发可怕的大火和洪水,彻底摧毁现在的繁华美丽。他们也无法知道,这两朵乌云很快就要把他们从豪华舒适的理论宫殿中驱赶出来,放逐到布满了荆棘和陷阱的原野里去过上二十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们更无法预见,正是这两朵乌云,终究会给物理学带来伟大的新生,在烈火和暴雨中实现涅磐,并重新建造起两幢更加壮观美丽的城堡来。第一朵乌云,最终导致了相对论革命的爆发。第二朵乌云,最终导致了量子论革命的爆发。看到这里,你也觉得很爽吧,我就是忍不住地一直追下去想看看到底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什么相对论、量子论都是我们常常能够听到的名字,但基本上也就仅仅限于名字而已,不过看了这本书后,十有八九你会跟我一样对量子论更加困惑(呵呵),但这是在有所了解之后的困惑。这就是玻尔的互补原理,它连同波恩的概率解释,海森堡的不确定性,三者共同构成了量子论“哥本哈根解释”的核心,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我们对于整个宇宙的终极认识。海森堡提出的“uncertainty principle”最初的中文译名是“测不准原理”,说的是任何物体的一些成对的性质,比如位置和动量(动量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联合),不可能两者同时精密测定。我觉从测量的角度来说,这个比较好理解。然而这个原理的关键在于它其实是与“测量”无关的,“不确定性”是量子物理的固有属性,变成“不是我们测不准,而是量子本质就是不确定的”,这就有点让人费解了。例如能量和时间这一对特性同样具有“不确定”的特性,在足够短的时间段上,物体的能量是不确定的,这个“不确定”甚至可以导致能量被“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来,导致包括我们在内的这个宇宙都有可能是从“虚无(没有质量、没有时间)”中产生的,不免让我开始头晕了。接下谈谈1807年托马斯*杨发明的“双缝干涉实验”,这个实验所得到的干涉图像图像证明了光是一种波,然而爱因斯坦等人后来又发现光其实是一种粒子,那么如果只用让一个光子来进行“双缝干涉实验”,会得到一个亮点还是一个很弱的干涉图像呢?实验证明这种情况下只能得到一个亮点,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如果将光子一个接一个地发射出去,这些亮点就会慢慢组成干涉图像。真是活见鬼了,干涉图像图像是与两个缝的距离相关的,如果光子每次只是通过其中一条缝,它如何得知另外一条缝的距离从而形成干涉图像?难道不成一个光子可以同时通过两条缝?!要知道相对于光子的大小而言,两条缝的距离就像一个橄榄球同时通过位于地球和太阳的两个球门。这是量子物理中一个让我相当困惑的现象,波尔的互补原理和波恩的概率解释,在我看来不是什么“原理”和“解释”,不过是对现象的描述,并总结规律而已。值得一提的是波恩的概率解释声称,我们不可能预测一个光子通过“双缝干涉”后最终会落在屏幕的什么地方,只能用一个概率来描述,这个概率的最后表现为干涉图像。这就像是说我们无法预测一个骰子每次落下来的点数,只能知道对于大量骰子的最终情况是六个数字平均出现。这是对“决定论”的颠覆,即便我们能够知道一个光子的精确状态(暂时不考虑“不确定性”),我们也无法推算出它的以后的状态,只能知道概率而已。也就是说这个世界是不可预测的,这正是爱因斯坦所强烈反对的观点,他声称“上帝不会掷骰子”,也是这本书标题的由来。哥本哈根解释让我难以接受的地方除了对“决定论”的颠覆外,还在于它引入“意识”来解释为何光子如何波-粒两种特性之间转换的。书中还介绍关于“双缝干涉实验”的多种解释,有的更加匪夷所思,比如“多世界解释”,说其实存在多个世界,我们开了多一条缝,就多了一个世界,光子的确同时通过了两条缝,不过是分别在两个世界中通过其中一条缝,然后这两个世界相互干涉形成图像。呵呵,这个解释让我想起李连杰主演的电影“The One”,他也发现了这些并行的世界,并且到各个世界中去把“自己”杀死,从而使得自己的能量越来越大。而有些解释我则根本看不懂,呵呵。量子论的奠基人之一玻尔(Niels Bohr)说过:“如果谁不为量子论而感到困惑,那他就是没有理解量子论。”,我没有奢望通过一本史话来“理解”量子论,反倒是得到了不少“困惑”,还是要再次感谢作者,让我在“困惑”的同时获得不少乐趣,一方面的来自于对未知的了解,另一方面则要归功于作者诙谐的写法。强烈推荐此书!btw:在网上查询到一篇论文“电子双缝干涉实验的非量子概率统计诠释”,提出一种遵守决定论的解释,但尚未得到实验的证实。

世界是多面体

我喜欢这本书,惊艳于它的通俗而简明的话语,将量子力学从诞生延续到未来。作为一个理工科出身的学僧,基本也不会太吃力。作者目的很明确并非科教,而是一本量子史,从中我梳理了所学物理,使一切在脑海增加了联系,光的波还是粒子,来来回回的争论,最终统一在二象性,从上帝的不掷骰子到掷骰子最后掷到大家看不到的地方,不得不说世界还有太多未知的需要我们的不断探索。我深信大一统理论终将建成,上帝作为一个高视角充斥在任何地方,一些规则(比如牛顿力学)建立省去处处掷骰子烦恼,而在关键地方掷骰子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世界的乐趣。世界是以一种最简单省力的方式在运行着的,这是我的基本思想,和人体一样,世界很多东西都是具有相似性,就如太阳系和卢瑟福电子模型,就如每个细胞包含全套染色体,或许我们生存的世界正是上帝的某个细胞中,而我们只是细胞中的星点活体,脑洞太大了,或许不是迫于赚钱的压力我也希望能够专注理论学术,寻求自身的真理,这篇文章对于我最大的感悟在于重塑了我的科学思维,更加坚定了我对世界的多面性理解~~

科普第一步

对着《时间简史》抓耳挠腮,热心人推荐了这本书。非常流畅的史话,任何佶屈聱牙的概念都能娓娓道来,作者不简单。书本身够完美,惊奇无限,改观不断。不过作为一个鸡蛋中挑骨头的好奇的读者,希望有机会进一步了解以下内容:·弱相互作用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引力,这三种力实现大一统的详细过程;超弦理论的具体展开。这里故事一定很曲折很精彩,可惜书中这部分有点仓促。·为什么说上帝掷骰子到黑洞中。曹大引述了霍金的这句话,所以还是去问霍金同志吧。·量子物理已有和将有的实际应用。这大概不在史话范畴内,但无疑跟我们距离最近,想知道。最后,我对几个重要概念的理解:经典物理世界两大基石:定域性:不能将物体加速至光速,即使存在超光速运动物体,该物不携带信息或能量。实在性:因果律,决定论。量子纠缠效应,ERP佯谬,证明上述不可能同时成立。哥本哈根派:观测时坍缩,违反实在性。多宇宙论:是n叉树模型,每次产生所有可能结果,不符合经典线性平滑世界。是否符合定域性也存疑。隐变量理论:需要假设超光速来回搭载信息的物体。系综:回避问题。GRW:非常尖锐的钟形曲线。违反能量守恒,非线性。退相干:∑i=1,关于时间对称。超弦理论:……

神奇的量子世界

物理学在我印象中是一门晦涩难懂的学科,只有个性鲜明的怪才才能精通,而这门学科最前沿的量子物理绝对更是疯子才能理解的学问 。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就是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使我了解奇异的量子世界。量子物理最与普通物理最大的区别是不确定性,而恰恰这一点让活在经典物理世界中的我们费解,薛定谔的猫怎么可以非生非死?为了解释这个状态,物理学家引入平行世界的概念,在观测的一瞬间,世界分裂了,一个世界的猫死了,另一个世界的猫还活着……忽然想起看过的电影《源代码》,我想,现在明白穿越时空的电影了。

好像和网络上的原稿有些区别

以前看过网上的,好像写薛定谔和德布罗意的历史写的更有趣。说德布罗意就是个混文凭的,从辩证法中得到了一点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波是粒子,粒子是波的想法,写了篇两页的博士论文。说薛定谔是个平庸的中年知识分子。被研究组派去读这篇不知所云的博士论文。然后别人一句“粒子是波就得有个波动方程吧”启发了他。在书中,把这两个人写的强了很多,减少了戏剧性。不过我相信书中所说,也是对两位大牛的尊重。

上帝在哪里掷骰子呢?

本来是想上淘宝买骰子和骰盅的,突然发现了这么一本书,书名甚是吸引我。长了一个文理混沌的大脑,也许这书对我是合适的。没有网络推手,没有八卦来赚人眼球,没有明清揭秘,没有古墓寻踪,上帝就是将骰子掷向人间,想知道上帝在哪里吗?来看这本书吧。

科学如此性感

2007年一部名叫《生活大爆炸》的美国情景喜剧红遍世界,四个宅男科学家和美女做邻居所发生的搞笑琐事。一直以来我们都将科学奉若神明,科学是十分严肃的,你脑子里所想到的科学家的样子,必定是被一大堆光环所围绕着的远离世俗的人,他们性格怪癖、深居简出,唯一的爱好可能是躲进实验室和复杂的数据打交道。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也许他们天赋异禀,思维发散,但科学家也有七情六欲、爱恨情仇。回到这本《量子物理学史话》中来,总的来说科学界的风云变幻一点也不亚于一场真实的战争,量子物理学从诞生起就注定了其理论性神秘特色,因为当我们的研究微观到电子层面的时候,现有的实验都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电子是怎么运行的、结构怎么样,而是通过间接的观测如双缝干涉得到的数据。电子是波还是粒之间的战争就在这种很奇妙的方式开展了,于是我们看到那些在科学史上牛逼闪闪的名字:普朗克、玻尔、爱因斯坦、海森堡、冯诺依曼、薛定谔……(排名不分先后),他们每一个人的背后是如普朗克常量、相对论、矩阵力学等等永垂青史的成就,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些天才们能够聚会在索尔维会议上唇枪舌战,一方面他们都在为量子大厦添砖加瓦,但同时也要把认为不正确的砖瓦剔除出去。当然量子物理的神奇之处不仅仅在于这些科学明星们,还有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实验,比如那个神秘的电子究竟是穿过了左缝还是右缝,还是穿过左缝或右缝是个概率问题;那只可怜的名叫薛定谔的猫究竟是死了还是活着,还是它存在在N个选择死或生的“平行世界”之中;所有粒子其实都是一维的能量弦构成的,还是我们的世界是11维构成的,时间维度和5—11维像管子一样纠缠在一起。量子世界集合着神秘和性感的特质,时而千奇百怪,时而迷雾重重,这门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超出人类的想象,在某些关键问题上又具有颠覆传统的效应,以至于如爱因斯坦也最终站在了量子论的反对面。对普通人来说从没见过量子物理学家们构想的实验在现实中存在,比如你不能确定薛定谔的猫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因为人作为观测者的进入就会干涉结果;又比如谁也没见过是不是存在另外一个世界的你,当然最近的美剧《迷离档案》的剧情就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平行世界的背景。对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量子论过于深奥,甚至连了解都谈不上,但如今享受到的各种电子产品都来自于量子物理的实际应用,我想这已经足够证明量子物理的伟大之处了。看完书,我发现作者完全沉浸在量子物理的世界之中,对曹天元这个作者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整本书中你找不到一点假大空的东西,其描述语言就像作者自己说的,接近70、80年代生人的方式,许多的纯理论也通过图释来通俗化,数学公式都极少出现,因为大多数人对数字符号一直很反感的,作为史话其中也穿插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比如牛顿的苹果、薛定谔的女友等等,也许这是为什么让人欲罢不能的原因。过去我们的科普也是停留在少年儿童层面,而且科学指导性大于纯科学性,而高端科学都在大学的教科书上,看着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数字,显得枯燥而乏味。如今当年这群读着《十万个为什么》的小屁孩如今都成为大学生踏入社会,他们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又不需要真的去研究某学科,我们想快乐地感受科学,就算是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也好。《生活大爆炸》的主题曲里的最后一句是“That all started with the big bang!”宇宙所有这一切都从大爆炸开始,我想这就是科学对人类的终极意义。

压力很大

力的本质是什么?光是什么东西?能量又是什么东西?我是怀着想解开困扰我多年的难题来读这本书的。所以我读的很慢很慢,甚至一个字一个字的扣,以至于前六章看了两遍,不过还是很多东西不是很理解。是我水平太低,还是量子的观点颠覆了传统,让人很难理解?我表示压力很大呀

霍金打赌

1999年,霍金在一次演讲中说,他愿意以1赔1,赌一个万能理论会在20年内出现。现在是不是真的有人和他打这个赌我暂时不得而知,不过霍金好打赌是出了名的,咱们今天就来闲话几句打赌的话题。 我们所知的霍金打的最早的一个赌或许是他和两个幼年时的伙伴所打的:他们赌今后他们之间是不是会有人出人头地。霍金出名后,还常常和当初的伙伴开玩笑说,因为他打赢了,所以对方欠他一块糖。 霍金33岁时,第一次就科学问题打赌,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最有名的几个科学赌局,几乎都同他有关。或者也是因为霍金太出名,太容易被媒体炒作渲染的缘故吧。 1974年,黑洞的热潮在物理学界内方兴未艾。人们已经不太怀疑黑洞是一个物理真实,但在天文观测上仍没有找到一个确实的实体。不过已经有几个天体非常可疑,其中一个叫做天鹅座X-1,如果你小时候阅读过80年代的一些科普书籍,你会对这个名字耳熟能详。霍金对这个天体的身份表示怀疑,他和加州理工的物理学家索恩(Kip Thorne)立下字据,以1年的《阁楼》(Penthouse)杂志赌索恩4年的《私家侦探》(Private Eye)。大家也许会对霍金这样的大科学家竟然下这样的赌注而感到惊奇(Penthouse大家想必都知道,是和Playboy齐名的男性杂志,不过最近倒闭了),呵呵,不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反正他就是这样赌的。今天大家都已经知道,宇宙中的黑洞多如牛毛,天鹅X-1的身份更是不用怀疑。1990年霍金到南加州大学演讲,当时索恩人在莫斯科,于是霍金大张旗鼓地闯入索恩的办公室,把当年的赌据翻出来印上拇指印表示认输。 霍金后来真的给索恩订了一年的《阁楼》,索恩家里的女性成员对此是有意见的。但那倒也不是对于《阁楼》有什么反感,在美国这种开放社会这不算什么。反对的原因来自女权主义:她们坚持索恩应该赌一份适合both男女阅读的杂志。当年索恩还曾赢了钱德拉塞卡的《花花公子》,出于同样的理由换成了《听众》。 霍金输了这个场子很是不甘,1年后便又找上索恩,同时还有索恩的同事,加州理工的另一位物理学家普雷斯基(John Preskill),赌宇宙中不可能存在裸奇点,负者为对方提供能够包裹“裸体”的衣服。这次霍金不到4个月就发现自己还是要输:黑洞在经过霍金蒸发后的确可能保留一个裸奇点!但霍金在文字上耍赖,声称由于量子过程而产生的裸奇点并不是赌约上描述的那个由于广义相对论而形成的裸奇点,而且那个证明也是不严格的,所以不算。 逃得了初一逃不过十五,1997年德州大学的科学家用超级计算机证明了,当黑洞坍缩时,在非常特别的条件下裸奇点在理论上是可以存在的!霍金终于认输,给他的对手各买了一件T恤衫。但他还是不服气的,他另立赌约,赌虽然在非常特别的条件下存在裸奇点,但在一般情况下它是被禁止的!而且霍金在T恤上写的字更是不依不饶:大自然讨厌裸露! 霍金在索恩那里吃了几次亏了,这次不知是否能翻盘。当然索恩也不是常赌不败的,他曾经和苏联人泽尔多维奇(Zel’dovich)在黑洞辐射的问题上打赌,结果输了一瓶上好的名牌威士忌。有时候霍金和索恩还会联手,比如在黑洞蒸发后是否吐出当初吃掉的信息这一问题上。霍金和索恩赌它不会,而普雷斯基赌它会,赌注是“信息”本身——胜利者将得到一本百科全书!这个问题迄无定论,不过从最近发展的势头来看,霍金又有输的危险。今年(2004年)初,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科学家用弦论更为明确地证明了,黑洞很可能将吐出信息! 2000年,霍金又和密歇根大学的凯恩(Gordon Kane)赌100美元,说在芝加哥附近的费米实验室里不可能发现所谓的“希格斯玻色子”(这是英国物理学家希格斯于1964年预言的一种有重要理论意义的粒子,但至今尚未证实)。后来他又和欧洲的一些粒子物理学家赌,说日内瓦的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里也不可能发现希格斯子。这次霍金算是赢了,至今仍然没有找到希格斯子的踪迹。不过霍金对于这个假设的嘲笑态度使得许多粒子物理学家十分恼火,甚至上升为宇宙物理学家和粒子物理学家之间的一种矛盾。希格斯本人于2002年在报上发表了言词尖刻的评论,说霍金因为名气大,所以人们总是不加判断地相信他说的东西。这也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在科学问题上打赌的风气由来已久,而根据2002年Nature杂志上的一篇文章(Nature 420, p354),目前在科学的各个领域内各种各样的赌局也是五花八门。这也算是科学另一面的趣味和魅力吧?不知将来是否会有人以此为题材,写出又一篇类似《80天环游地球》的精彩小说呢?

一切都值得我们用新的眼光去审视它

我一直觉得,所谓科普读物,其价值并不在于使读者从门外汉逐渐入门,而在于使读者开始拥有,了解未知世界的渴望。从更高层次来说,好的读物也许能够从字里行间读出科学的精神。《上》无疑符合这个要求,在阅读这本书的同时,自己不停地在google上寻找着相关概念的解释来弥补高中物理课上欠下的旧账,甚至于夜不能寐地想自己存在的必然性。读到后半部分简直不能自己。然而,更为可贵的是在书中,我开始慢慢明白~科学乃至社会的进步,是需要不断地跳出狭隘的思维,20世纪初以来的无数大师,从旧理论的叛逆者渐渐走向新理论的对立面,他们可以接受那些旧的东西被自己所颠覆,却无法容忍仅仅十多年后,自己就成为了被颠覆的对象。也许在他们心中,一直存在着一种坚定的信念~所谓科学,一定存在着终极的真理。于是当被自己奉为真理的宫殿摇摇欲坠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誓与理论共存亡。量子,这个激进的理论也许有一天也会被时代所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更匪夷所思,更难以理解的理论。我们如何在时间的潮流中不至成为一块顽石?我们需要拥有科学的精神,去无条件地相信一切看似不可能的东西,去勇敢地质疑一切看似无懈可击的理论。我相信这就是科学的精神,所谓“不破不立”。可悲的是,从小到大,我们所受到的教育就是去吸收,去相信一些东西。就好像自己用20年雕塑几百个千奇百怪的陶瓷雕塑,然后相信他们是这个世界的基础。然后来到社会上,去亲手把曾经坚信不疑的东西抛弃。我用几年时间砸掉了之前大多数的雕像,却发现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去再去雕刻一座新的出来,因为没有人教过我们如何自己独立去思考,去判断。我们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贫穷。初中的时候,我虔诚地相信着每一本教科书上的每一个字。高中的时候,我已然已经对政治不再迷信,我觉得所谓政治,不过是政客的工具而已。大学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原来历史也不过是成王败寇的文字游戏,许多真相早已淹没在尘埃之中。然后我开始越来越不相信曾经坚信着的一切:网络上许许多多的所谓“真相”和“揭露真相”都不过是一面之词;所谓的新闻也许一直是政治的帮凶;批判着权威的“草根”也许只是哗众取宠;我所相信的一切都不那么真实。放下这本书,自己已经被震惊地难以思考。我曾以为只有在科幻小说里才会出现的东西,其实离自己并不遥远。我曾无比轻蔑地嘲笑着那些作家,你们在做什么梦啊!可现在,我已经不敢如此放纵。我不得不承认,曾经坚信不疑的因果论,也许并不正确。当世界的存在都已经不那么确定,一切都值得我们用新的眼光去审视它。

物理看花

1.电子,一个幽灵般的电子,当我们不进行观测的时候,它没有实体,呈现出一种概率波的形态,无处不在;而一旦我们对它进行观测,它便坍缩成一个实在粒子,出现在某处。换言之,当我们不观测时,谈论“这个电子”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我们进行观测,才有了“这个电子”……理解不了这些。暮然间,回想起高中时代:那已是21世纪之初,按理说,在思想领域不应该出现任何不容质疑的皇权。但很遗憾,当时,有一个叫政治课的家伙,挥舞着唯物主义的尚方宝剑,大伐四方,铲除“异端”。即使遇到先贤王阳明,也不放过,对其言论极尽羞辱之能事。而人家只不过说了一句: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等等,这话怎么跟第一段的思想这么像呢?这句被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嗤之以鼻的屁话,怎么在思想内涵上跟量子物理经典理论如出一辙?很奇怪,我们可以轻易地对一个手机、皮包神马的东西心生崇拜,却很难对“异端”思想保留那么一点点的尊重与宽容。2.19世纪末,经典物理体系已经完备到令人绝望的地步。似乎再牛逼的物理天才对此都无可奈何,对不起,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就有这么一个倒霉的大学生,他导师对他说:学理论物理没有前途,已经不可能再有什么大成就了,别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了。他说:我不想做出什么大成就,我只是对自然和理性感兴趣,想把现有的东西搞清楚。我靠,多傻逼的孩子啊,你他妈的居然不赶紧转专业、找实习、混学生会?!兴趣?兴趣他妈的能当饭吃、能当妞泡啊?!结果,这个没出息的孩子,确实没能在传统物理帝国中册功封侯……他直接把这个帝国干掉了!他叫普朗克,量子物理时代的开启者。3.世上有三种人:天才,普通人和把天才的发现告诉普通人的massenger。如果没有massenger,普通人真是很可悲,因为他们永远不知道天才发现了什么。幸好有科普作者这样的人,让我们知道,量子物理非但不无聊,反而非常有意思:意识与现实、多重宇宙、永生、决定论……原来躲在公式与实验背后的物理天才们都是哲学家。而且在量子物理领域,作为普通人,不必担心看完书颇感困惑之时,会有SB跳出来吹NB说这一切很easy。因为量子物理教皇级人物波尔说得好:如果谁对量子物理不感到困惑,那他就没有真正了解量子物理。敢于叫嚣这个世界很easy的人,要么是SB,要么是天才。是天才的概率估计只有千万分之一,而且即使是天才,很可能已经被教育毁了。作为普通人的好处就是,就算被教育毁了,相比天才,损失也不大。但还是会有些遗憾:在接触物理教育十余年后,才在掩卷之余喟然感叹,原来物理如此迷人……

拨开乌云见月明

就像牛顿说的,“对于浩瀚的真理之海,我仍一无所知”。感谢作者,对 量子物理史一番非常棒的科普。从波动战争,到万能统一论。记住了一个叫“哥本哈根”的城市;记住了一批永载史册的物理学家。迷惑于薛定谔的猫,困惑于多宇宙的精神分裂,惊叹于超弦理论的奇妙。爱因斯坦:玻尔,亲爱的上帝不掷骰子!玻尔: 爱因斯坦,别去指挥上帝应该怎么做!霍金: 上帝不但掷骰子,他还把骰子掷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未知的探索还在继续,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等待拨开乌云见月明的那一天。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yqUImUx61to/?FR=LIAN

上帝确实掷骰子

网上读过这本书的前两章,在加上去年读的大刘的《球形闪电》,对量子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过我这种习惯于仅从哲学层面形而上的了解物理学的人,史话这种科普文字,最适合了。精确的数学描述只会让我丧失兴趣,毕竟只是拿来作为娱乐大脑的休闲读物。上周刚从天涯书库看完了《时间简史》,现在是这本,看来下一本应该是《大一统理论学基础》了,问题是,我得先找到作者,哈哈。辽宁教育出版社是家以前没怎么注意的出版社,封面和页码都很考究,爱不释手。32大洋。

丘比特掷骰子吗?

丘比特掷骰子么?月老牵的是线还是弦?只消你看我一眼我生命所有可能的函数就此坍缩但凡你转过身去我就弥散在整个宇宙失去了自我我造了自己和这苦难的世界只为让你看上一眼,浅笑嫣然我生为直男唯一的解释因你是女人,不爱蕾丝你离我去往远方人类所有的历史对我都失去了意义我活着唯一的信念在于总有一个世界里我们仍在一起只要你推开左边的门我一定在穿过右边的是受了诅咒的心灵感应还是宿命诡谲的重合

世界的真实

很早以前看过一篇简介《量子江湖风云录》讲的很有意思,不过比较短,没有出版。看《上帝掷骰子吗》,其实难度还比《量子江湖风云录》少点,写的也很有意思,想起某个评论:“看科学史比看科学本身要意思多了”。不过这两篇总体来说面向大众,更多的是从哲学和历史的角度来讲述物理学之前还看到过一篇《命运骰子——量子力学史话》,写的很好,语言诙谐,数学严谨,为了看懂还去研究了不少数学符号,彻底的从数学层面来看世界,可惜作者做后貌似被出版社说“色情部分太多“退稿后,激情不再,没有写完出版,很是遗憾。

《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

《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既然哲学可以在我们的课本上呈现为那种雄样,我早该想到,站在另一端的物理该会如何……其实狭隘、浅薄的并不是那些伟大的理论,而是把弱智的理解讲成唯一真理的授者们。还是把你们的分析省去,就像本书一样,认真叙述事情本身,让我们自己去思考吧。朋友劝告我:看这些书没用。其实,仔细想想,说的很对,我看的书还真都特没用。但我本就没想有用啊,这仅是我的享受过程,既然好多享受都太昂贵、麻烦了,我就挑些便宜、简单的吧。读着此书,我似乎又回到了从前,那里有一个边看《孙悟空大战小夸克》边惊叹的十岁少年。

关于时间的一点胡思乱想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能够感受到的维度一般来说有4个,空间的3个维度,和时间这1个特殊的维度。而时间维度的特殊性在于,到目前为止,它只能往前走,无法倒退。所谓“逝者如斯乎”。它不像空间的3个维度,早晨的时候我可以从家到公司,晚上的时候我又可以从公司回到家。好吧,有个小孩叫小杜,上街打醋又买布……这个故事的结局我们都知道了哈,在2015年6月7日,小杜因为“飞了鹰,跑了兔,洒了醋,湿了布”被女友判断不靠谱,导致分手。现在到了2016年6月7日,整整一年,小杜每天都活在悔恨之中,他总想:如果能够重回2015年6月7日,我上街打醋、买布绝对不去追鹰、捉兔!这时,有个全能的大神、上帝、外星智能生物这一类的存在知道了小杜的想法,决心帮他一把:“砰”,小杜眨眼间回到了2015年6月7日。他看见了什么?一片虚无!为什么?大神告诉小杜:你从石家庄坐高铁去北京办事,同事刚好顺路,开车送你到了火车站进站口;你在北京办事顺利,当天晚上就坐高铁回了石家庄,此时,你还能在火车站进站口碰到你的同事和他的那辆车吗?碰不到的对不对?因为他走了,他不会一直停留在这个空间维度的这个位置。那好,你回到了2015年6月7日,你想改变那个时间点的一些事物,可是,那个时间点的事物一直在沿着时间维度往前走,它们没有在那儿等你,你的醋和布,你的鹰和兔,你的女友、你的全世界,都在往前走,都没有停留在2015年6月7日。所以你回到过去,只能看见一片虚无。

物理学家真牛

云谲波诡的量子力学,激情澎湃的《上帝掷骰子吗》。一本非科学家写的科普书,读来有益有趣,扣人心弦。争战不休的微粒派与波动派战火乍息,烽烟未尽,这厢薛定谔的猫又喵呜两声,挑起新的争端。从“意识怪兽”哥本哈根解释,到令人“精神分裂”的多世界理论,从不得不允许超光速逍遥法外的隐函数理论,到油头滑脑的系综解释,从抛弃能量守恒颇似物理学上的尺度依赖的自发定域,到真幻难辨实证止矣的退相干历史……物理学上的大时代,需要英雄并且产生英雄的史诗背景,在作者如椽妙笔之下,隐去数学的艰深晦涩,生发出前无古人后稀来者的永恒魅力。读了这本书,我庆幸于自己即便没有超出中学数学和物理的知识基础,也可以领略量子世界的壮美绮丽的风景,而在之前或许这份礼物只有物理学专业的才能领受;作为一个生物专业出身的学生,我也高兴地在书中得到不少思维方式上的启发,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自卑。一联系进化论中最经典的自然选择理论,在读到波函数与概率时,我意识到量子论的真正可怕之处或许正是把随机概率引入了这个世界:这就像令人类颇为头疼的“打不死炒不爆锤不扁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流感病毒,它们免于天花病毒的灭绝厄运,正是由于快速突变的能力。只有刻板遗传和自然选择的生命世界是没什么前途的,可一旦有随机突变,结果立刻不一样了。突变的概率极小,但假以自然选择和漂变积累之力,精密的眼球和奇迹般的大脑都进化出来了。如果也有某种因素像自然选择甄选突变,向着量子的概率缓缓发力,谁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奇迹会被塑造出来呢?创作于上个世纪上半叶的科幻小说《比你想象的更黑暗》(http://www.douban.com/subject/1125416/)就讲了一个远古种族人为控制概率实现穿墙等能力的惊悚故事,有意思的是,作者杰克·威廉森说自己在创作另两部反物质主题的作品前,就技术构思专门向量子物理学家狄拉克请教过,后者给予了肯定和鼓励。想到这里有些暗自得意,毕竟,生物学出身的人没啥别的思想,也就剩个进化视角了:现今的一切乃是遗传、变异、选择和漂变这几只“过去进化的幽灵”的结果。可往下看到人择原理,领土尽失之感涌上心头。原来物理学家们早就(也)掌握了这把思想兵器!或许,眼睛和大脑之所以进化出来,就是因为正有这样才会有对万物的观照;或许进化规则与我们的世界同在,也只是因为若非如此我们就根本不会去意识和观测。像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咳咳,貌似突破了目前可证伪的领域的界限,嗯,哲学?当梦话听吧)揽镜自照一样,贾德《玛雅》(http://www.douban.com/subject/2285230/)说:“大爆炸发生一百亿年之后,给它的掌声才终于响了起来。”失望之余,只有《玛雅》里的箴言第一条在脑海中回响:“有个世界存在,以概率算来,几乎不可能。即使有意外,也不应有任何事物存在。如此一来,起码没人来问,何以一片空无。”二在为薛定谔的猫而牵肠挂肚的几个理论中,我比较认同的是自发定域和退相干历史,或许是因为许多生态学问题的思维方式跟这两个比较相近。思前想后还是舍弃退相干历史,虽然颇赞同它的“矩阵对角化”解释,却忍受不了不彻底的实证主义的振振有词——你说啥是伪问题啥就是啊,岂有此理。自发定域理论有一种类似于生态学上“尺度依赖性”原则的美感。这或许是连续性的美感——宏观与微观是有大差别,可差别应该是渐变的,可以在一个广阔梯度上得到解释。汗……这么一想,我接受这个量子理论的原因居然是一点也不量子的连续性,真是汗到家了。不知道这种连续性的思维习惯是不是长期做群落排序(ordinaton, 用多元统计方法把群落的物种、站点和环境因素排列在连续的坐标空间里)的结果。换个角度想想,或许是……涌现?质变在数量阈值被超过时发生。生态学的尺度依赖应该也绝不只是连续性的量变。无论如何,自发定域理论不用求助于玄之又玄的意识,也不必拿来让人精神分裂的大千宇宙小千历史整人,看上去舒服简洁;……嗯,至于能量守恒,寄希望于未来,“寄希望于年轻一代的博物学家”吧。(错!机械模仿达尔文!是物理学家!)三事实上,让我注意的是一个比较:物理学上:极小概率定域 and (足够久的时间 or 足够多的粒子个体) = 自发定域进化论上:极小概率突变 and 足够久的时间 = 高度适应性和复杂新物种出现启发:那么种群遗传或群落动态上,足够多的生物个体是否也有类似作用?一个极大种群的特征是否也会因为这个原理,而具备明显异于几个乃至少量个体所组成的种群的新性质呢?如果真的存在,这种性质对于群落中性理论中等值种的随机非对称游走动态,是否有着我们之前没有认识到的影响?(Allee效应?灭绝漩涡?还有没有别的?)对保护生态学有无意义呢?到这儿得承认,这方面我读的文献太少了。思而不学则殆,看文献去。冰封王子14:01 2007-11-27http://yuhc.72pines.com/archives/559069

感谢作者!阅读这本书,完全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好像是在欣赏一部优秀的电影:

深深感到:能够看到这本书,是我一生的荣幸,虽然看到的时间晚了点,而且,惭愧+内疚的是,看到的还不是应该付费的出版版本,而是意外地在网上卸载的一个早期版本。必须十二万分地感谢作者!真的必须!连续2天看完此书,基本没有干其他的事情,连每日必看的网上新闻----凤凰、新浪、联合早报----都没有看!因为觉得与这本书相比,世上发生的其他任何事情、就算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都不值得关注!----个人理由是,高中时(1979~1981)偶然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书,就是《你知道吗——现代科学中的一百个问题》(1980年出版):作者是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O-1992),美籍犹太人,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刚才查了一下baidu,确认就是这本书。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著名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生化学家阿西莫夫的这本科普书,很大程度上使我十分加深了对物理学的热爱,热爱就是动力,就是力量,使得我在2年的高中学习中,在物理这门课上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也许,能够考上重点大学也与这种热爱有一定的的关系。遗憾的是,命运弄人,在大学里学的却是一门古老的专业:机械设计。在大学时,虽然也学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课程,但是,那只是为了应付考试。那个时候,大学的录取比例非常低(我上大学那一年,不到5%),国家包分配,每一个毕业生都有几十个单位争抢,大学生被号称天之骄子,还有一些纯粹个人的原因(比如不喜欢所学的专业,学这个专业大部分是是被调剂的、也就是基本上被迫的),使得一些大学生----我就是其中之一----对大学课程考试成绩的态度是:60分万岁。参加工作之后,逐渐对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忘记得差不多了。但是,对物理学的热爱,其实,一直深深埋藏在心理。这是一种纯粹的热爱,受好奇心驱使、不带任何功利性。感谢作者,让我在十分愉悦的状态下,基本看清了近代物理学全貌,并澄清了许多疑问。阅读这本书,完全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好像是在欣赏一部优秀的电影:电影的主角是那些对大自然沉迷的科学家们,他们带领我们走进物理学的迷宫,迷宫内道路坎坷却景色艳丽;迷宫内时而山重水复疑无路甚至撞到南墙、撞破头颅,时而柳暗花明又一村,甚至夜半惊雷、一道闪电,闪电的强光下露出一条神秘的幽径,通向蔚蓝的大海或者五岳之巅,大自然无比瑰丽的景色在这里呈现!再次感谢作者!并希望这本引人入胜的科普书,能够激发我国年轻人对物理学(和其他基础科学)的热爱,从而,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自愿地满怀热忱地加入到基础科学研究的行列,使我国基础科学研究逐渐走到世界的前列。

好看!

我是物理白丁,读书时就对物理化学没兴趣。当年高考物理不及格,一直是我的大羞辱,从此对物理更是讳莫深矣。无意中得此书,偶然翻了几页,顿时爱不释手。可以说,这本书,让我重新找到心底那一点热爱科学的热情!让我不禁感慨:如果当年上学时有这书该多好!!公式排版错误以及星点的错字并不影响此书带给我的极大乐趣,瑕不掩瑜!推荐给所有向过去的我一样对数理化心存畏惧或是无兴趣的学生。

大戏连台 — 看《上帝掷骰子吗》

当你看到一个自然科学家,严肃的跟你说,我相信,我信仰,不管你的实验结果现在给出的是什么样的推论,你,会不会觉得,世界疯狂了,理性的人格再也寻而不见了。不错,我不止一次的把我看到的,和我思故我在的笛卡尔,紧紧联系在一起。不是形而上学的真实存在,“观察”后就塌缩的量子,还有多重的宇宙?没错!这是科普著作,不是科幻小说!跟着CAPO走进量子世界的舞台,从大幕缓缓拉开,到高潮中跌宕起伏,到落幕后的一次次encore,我一直在被震惊着,被困惑着,被洗脑着。作为一个每天跟经典力学打交道的工程师,量子的世界向我展开的,是我从来都不愿意去光顾的,不确定,概率,统计,和各种没能被证明或推翻的假说。一切都是悬而未决的。这样的感觉,就像是记事簿上那些怎么也做不完的任务,令人头痛。正像书中不止一次说的,让我们擦把汗,继续走向迷雾深处。倒不是因为作者写的晦涩。相反,当作者娓娓道来那些深入浅出的定理和公式,我反而会如释重负。又或者,当作者近乎穷举的详述关于量子的历史人物事件,我也是欣然前往,读之不倦。几乎每个大事记,都伴随着众人物的前世今生,他们的情绪,他们的成长,他们的挣扎,他们的辉煌,和他们的陨落。有趣的是,作者似乎很喜欢把大事纪年和牛叉闪闪的学家们的出生联系在一起,这就使文中“特意”出现了很多时间性关联的事件。更有趣的是,作者也喜欢将历史的标志场景重现,因此在令人头疼的物理学新进展的间隙里,读者们也会看到很多法国或者英国的贵妇们的生活,又或者二战时的那些点点滴滴,又或者关于歌剧”哥本哈根”的来龙去脉。增加可读性的同时,作者的大书袋也是吊的不轻。为了不让文章显得过于单主线,作者还加入了“饭后闲话”篇,其中就详细的讲述了海森堡的那颗没有造出来的原子弹。写的是行云流水,读来也是琅琅上口,加之文笔的细腻,笔锋的华丽,一度让我觉得,这必定出自一个女生的脑袋。当然,我的猜想又是不正确的。回到正题。主线一点都没有混乱的痕迹,虽然其中一些原理和理论的通俗解释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或者啼笑皆非。即使这般,我也没有读得更快,只是每天品尝一些,去脑子里过一遍,晚上作一场噩梦,白天回来继续被虐。从“观察者”给予的塌缩开始,这个庞然大物–量子体系,就直接变成了佛教里讲的心中的世界,叶子有颜色是因为我们心里的叶子有颜色,如此这般,萦绕耳际,终日不绝。理性知道这样的诠释是无稽之谈,感性却没有办法将两种说法分离开去。就像吸服了烈性毒品,理性已经控制不了感性。等到看到“意识”在宇宙衍生的主宰这一章,整个就像一半天塌了,一半修成了正果一样。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武侠书中所说的走火入魔呢。其实这样的迷惑早在高中时看到该死的薛定谔的那只猫就已经埋下,虽然看了这本书,我也还是无法跟自己解释说,那只猫到底现在怎样了(可怜的猫啊!),但是至少我现在大概知道了薛定谔当年为何残忍的把这只猫跟放射性元素放在一起。这些假说的源头是最引人入胜的,他们就像是一个个科幻小说的种子,向众生展示着奇妙的思想大门。这样的假说,除了这只可怜的猫,还有多重的宇宙,多重的时间,和弦上10维(11维)的世界。这些想法是多么的令人兴奋,又或者是沮丧?为什么,这些一向以实验为本的物理学家,开始跟我们鼓吹这些不能被观测到的“空想”?噢,对了,因为“观测”已经变成可能改变世界的妖怪了!看,多么不舒服的结论。还是《三体》让我平静一些,毕竟,不管再绚丽的场景,我毕竟能镇定的告诉自己,安心,这是科幻小说。也许,接下来,为了缓解我的噩梦,应该是时候去找些弦理论的入门书来看看了。

注意,上帝要扔骰子了

如今的网络时代是个人人可做写手的年代,每个人都可以在各类网站上尽情的长篇大论,有人写爱情故事,有人写玄幻小说,有人写鸡毛蒜皮。而这位曹天元比较“另类”,他居然写起了量子物理史话,因为少见,所以他的工作在科普缺乏的中国更显得特别突出。这本《上帝掷骰子吗》可以算一本比较高端的科普读物,由作者在论坛的帖子集结而成,我很同意在本书的“序一”中清华的刘兵对此书的总体评价――“努力言说不可言说之事”。是的,量子物理作为一门相对比较年轻的理论科学,其涉及到微观世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没有很直接的联系,不像经典物理那样,一个万有引力用苹果的故事就可以说清楚大概,你怎样让人想象人们肉眼无法看清的世界或是肉眼无法企及的宇宙呢?所以作者确实在啃一块硬骨头,但是他很难得的做的不错,这本书应该来说对于有中学基本物理概念的读者都可以读懂大部分内容,就如我这样的读者。虽然到后面那带有“唯心”色彩的人择理论,带有科幻色彩的平行宇宙理论让我无比惊讶,那超弦理论让我很难理解,但是大体上我还是了解了理论物理从建立至今的过程,同时伴随书中量子物理领域的每一个突破,我的大脑也会随之一阵兴奋。正如副标题所说,这是一本量子物理的“史话”,它不是一本教科书,讲述的是一门科学的历史,又因为不是“历史”而是“史话”,所以,作者可以作些发挥,叙事不必过分严谨,这样的角度令作者言说这“不可言说之事”显得倒也颇为应手。但凡涉及科学的读物,其严谨性总是值得关注的,特别是在科学常识上它是否有所谓的“硬伤”。显然,作为一本科普读物,出现些科学上的不严谨是不可避免的,毕竟,如果用纯科学的严谨语言讲述科学知识很难让大众理解,而用生活化的语言讲述又往往表达的不够准确,所以从科普角度看,我认为值得在科学的严谨性上做出一定的牺牲,这可以看作科普的“成本”之一。在这本书中,作者大量使用或是借鉴了很多类比的例子,这种方法对于读者理解很多概念显然是大有好处的,我不是量子物理学方面的专家,所以我没法对本书的科学严谨性做出判断。看得出,作者对量子物理应该是非常熟悉的,加之该书的前身是论坛的帖子,已经经受了广大网友的鉴别和反馈,所以在成书时,科学的硬伤应该已经大大减少。我认为这本书是成功的,尽管由于量子物理本身的抽象性和难度,作者不可避免的使用很多了霍金眼中会大大降低科普书销量的数学公式,但是总的来看在严谨性与可读性上取得了较好的平衡,我想能拿起这本在封面上就指明讲述量子物理历史的人,应该是对科学有兴趣的人,应该是有一定科学素养的人,所以一些数学公式应该不会吓跑他们。本书厚度超过了300页,如今很多人恐怕连300页的小说都看不下去,更别说厚厚的一本科普书籍了。所以,作者也在本书中插入了很多“饭后闲话”,讲述一些趣闻逸事,甚至如薛定谔的女友这样挺八卦的事,这就让读者在吸收了一通科学理论之后可以有些“课间休息”的时间。本书讲述的是一段激动人心的科学历史,看的出作者对量子物理由衷的热爱,同时对这门科学的评价非常高。另外,作者也显然有很广的阅读面,所以在写作时可以天南地北,信手拈来,充分利用其他领域的素材阐述科学。作者对那些在量子物理界光耀千秋的科学家的崇敬溢于言表,而且对量子物理界的每一个突破都有着由衷的激动,这让他有时候会抒情过度,很多诗话的抒情让人读着有些别扭。不过他很成功的一点就是在描写诸多科学家时,不是简单讲述他们的贡献而将其符号化,而是从各个角度阐述这些人的性格特征,让他们的形象跃然纸上。如爱打赌的霍金,晚年倔强的爱因斯坦,宽厚的玻尔等等,而同时他抓住科学界的一切可以发挥出趣味性的地方发挥,如“薛定谔的猫”,“量子自杀”等等。总之,作者尽可能用“与时俱进”的言说方式来向大家讲述一段大大改变人类发展的历史,一部科普作品的意义不应该单单在于普及科学知识,更大的作用还是在于激发大家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的态度,同时让公众认识到这些往往在幕后推动人类前进的科学英雄。这些科学精英们本着探索的精神深入到更神奇的领域去探索宇宙运转的规律,他们最初的动机或许就是求知,自己也没有想到量子物理对世界的重大影响,就如当初很多科学家探索电的奥秘,却没有想到电的应用完全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我们理应对他们的工作表示敬意,他们并不需要摇滚歌星般的疯狂崇拜,他们只希望得到大众的认同,更希望大众更多的支持科学的事业,让科学的火种绵延不绝。《上帝掷骰子吗》是本成功的科普读物,从中我们也可以总结出成功科普读物的一些特点,他的作者无疑首先应该了解阐述的科学领域,但是不需要一定精通,就如教师在课堂讲课更关键的是他的表达能力。作者应该有更广泛的兴趣,只有这样他才能够从更丰富的角度以公众能够接受的语言进行科学的普及。这本书成功的向大家讲述了量子物理的一段历史,或许并不完全准确,但是我们毕竟可以知道这门科学的发展历程,我们毕竟了解了很多基本的量子物理理论,我们毕竟了解了大批伟大的科学家的事迹。对于一本科普读物来说,这已经足够了。http://handsomewang.blogdriver.com/handsomewang/1140491.html

上帝掷骰子吗

19世纪下半叶,以经典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学和经典电动力学为主要内容的物理学几乎能解释当时已知的所有物理现象,人们开始认为物理学已经终结,后辈们只需要做一些细节修正,更加精确地测量一些常数值而已。但是在这物理学阳光灿烂的天空中漂浮着两朵小乌云。这两朵乌云分别是:光以太(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和黑体辐射。第一个乌云催生了相对论,第二朵乌云则催生了量子论。根据书中内容简要概括下这段历史:普朗克用尝试的方法得到了适用于长波和短波的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艰难的发现能量在发射和吸收的时候不是连续不断而是一份一份的,称为能量子。1900年12月14日,普朗克的论文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普朗克常数也成为和引力常数G与光速C一样重要的物理基本常数。爱因斯坦之后利用普朗克量子假设引入光量子解释了光电效应。这样一来就引发了光的本质是什么的理论问题,19世纪,人们已经认为光是一种波,而不是粒子。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不可置疑的表明光是一种波。但是光电效应又表明光是粒子。量子论发表之后,利用能级跃迁等试验结果,玻尔在1913年发表了关于原子结构的三部曲,从葡萄干布丁模型转为有轨原子模型,但是这个模型也存在缺陷,无法解释电子运动释放电磁辐射的麦克斯韦方程。之后德布罗意发现在电子运行的时候,同时伴随一个波,他在博士论文中阐明了自己的看法,虽然不为人理解,但是他仅凭此论文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虽然德布罗意波出现,但是光是粒子还是波的问题依然争执不下。海森堡在哥本哈根学习期间受到这么一种思潮: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能被观察到的被实践的事物。那么玻尔的原子模型中的轨道和频率则不为实验所探测到。实验中只观察到了能极差,却没有观察到能级,于是海森堡利用仅仅观察到的数据,建立了矩阵运算法则。通过矩阵运算,海森堡建立了量子力学,从光谱线和非连续中,可以看到微粒的身影,而薛定谔则通过波的方式,以波动方式建立了量子力学,但是这两种方式证明同等。而后来波恩提出了概率解释方式。随机玻尔提出了互补原理:电子是波还是粒子取决于我们的观测方式。波和粒子在同一时刻是互斥的,在更高层次是统一的。它和概率解释,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共同构成了量子论的哥本哈根解释:即波粒二象性。爱因斯坦质疑这个反经典的解释,提出了EPR佯谬。薛定谔也反对这个解释,提出了薛定谔的猫,猫在暗箱里难道是处于死活叠加态吗?对于叠加态的解释有众多流派。是意识,还是观测造成了波函数的塌缩,造成了在我们观测电子的一瞬间它变为了粒子,我们不去观察,它就是处于叠加态?其中有一个人择原理;我们存在这个事实本身,决定了宇宙的某些性质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后来有人提出了多宇宙解释论(MWI),每次观测都产生两个一模一样的宇宙。其实这是直观的解释,实际的含义是,宇宙有一个高维波函数,每次观测都是一个投影,投影到正交空间里罢了。另外一种是隐变量解释,认为电子效应表面上的随机性是由我们无法确定的隐变量决定的,在隐变量的前提下还是可测量的经典的。贝尔利用ERP佯谬,推出了贝尔不等式,可以通过这个不等式来判断是否是定域实在的。可惜1982年的阿斯派克特实验实测结果表明我们的世界不是定域(没有超光速信号的传播)又是实在的(存在一个客观确定的世界可以被隐变量所描述)。于是两者不得不放弃一种,抛弃决定论,认同哥本哈根,保留决定论,认同MWI。当然之后还有认为基于统计的系综解释。接下来一个问题是如何进行微观和宏观的转化,有一个GRW理论称为自发定域理论,观测的结果和大小有关。退相干理论也在尝试表明,当观测历史足够粗略,结果便退相干了。通过量子论建立的量子电动力学和量子色动力学(夸克)统一了弱相互作用力,强相互作用力,和电磁力(大统一理论),但是在广义相对论域下的引力如何和这三种力统一起来?1971年,超对称和弦论结合的超弦理论似乎有望完成万能理论:任何粒子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点,而是开放或者闭合(头尾相接成环)的弦。以不同方式振动得到了不同粒子。我们生活在十维空间中,我们却只能感受到四维。后来的M理论,统一了五种超弦理论,将维度改为11维。超弦和M理论现在还在不断发展中。大致总结了下书中的基本脉络,对量子论的发展有了基本的认识,终于明白原来爱因斯坦在量子论的后来发展中逐渐保守,广义相对论原来不是属于量子论的范围。原来德国在二战期间没有造出原子弹,是因为海森堡错误的计算了U235的衰变量临界值。

用一生去学的量子力学

在高中时我用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觉得量子力学还有点意思。到了大学的时候我上了六十四课时的初等量子力学的课程,却觉得在这个领域里是举步维艰。考研的时候专业课考的是量子力学,用一年的时间将初量复习完会做题了,但是依然有太多的东西不懂。研一的时候上了四十课时的高量,顺道将喀兴林老师的《高等量子力学》简单扫了一遍。扫完之后在脑海里总算形成了量子力学基本数学运算法则了。虽然依然有太多的不懂。曾经尝试选了一门叫《量子场论》的课,但在听了开头的几节课后实在没有勇气继续听下去直接退课了。《量子统计》也是如此,在我选完了这门课后收到了老师的邮件,里面列出了长长的书单和辅助课程表。看完这封邮件之后我果断选择了退课。现在的我总算知道了量子场论、规范场论、量子电动力学、量子色动力学之间的区别了,但是自己还是只能徘徊在规范场论的大门口外。即使是古典量子力学,我依然有太多的物理图像不清楚。量子力学,是一门要用你一生去学习的学科。

可读性够好的入门读物

半夜忍不住爬起来读完,又找到了当年读《时间简史》的兴奋。前半部经典力学的内容,高中物理都知道,最多补充了一点科学历史,但到中段进入哥本哈根学派创立量子论,后至出现概率云,观察者坍缩,推导出世界可能是唯心的——基于观察者而存在,不同的观察导致不同的世界,已经崩溃。再后来出现平行宇宙,多历史,超弦论 (物理已经是一个基于数学哲学的存在) ,脑子基本被烧坏——但烧脑的感觉,很爽。读完该书,基本上能接上理解最新的科学发现,把新闻给听明白了,再去看科幻,已是小菜一碟。生活比电影精彩,前沿的科学,比科幻更狂想。没写过这么长的书评,激动之余,超五星推荐。

上帝出老千吗?

有学问。深入浅出做得好。对量子模糊有点概念还想进一步搞清楚的,强推这本。有关意识与波函数坍缩之间关系的探讨(P210开始),思想很开阔。在这里科学与哲学完成了一次相互印证。什么是唯心?死抱着存在一个绝对客观世界的想法才是唯心。我的语言的极限就是我的世界的极限。The limits of my language mean the limits of my world.――维特根斯坦

这本书是近年来最好的科普书

普通人离高科技,高级物理学有多远?让这本史话带你走进那一个广袤的天地。这本书通俗的说明了现代物理学的进程,让大众接近物理,让物理走近大众。

相当不错的大众科普书

现在想起我的中学生活,一直不高的物理成绩是难以忘怀的惨痛回忆,后来在南开学文,乃至偶尔工作的闲暇,我常常会想如若当时数理成绩能好一些,那么当前坐在这里废话博文的很可能就是医生小海了。弃理从文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现如今只能打起精神来看些科普读物聊发当年的理科兴趣。可就是这本量子物理史话,让高三转文后再没接触过丁点物理的我手不释卷,书还没有看完,判断已经可以给出了:这是本很不错的科普读物。xiaosea.yculblog.com

好书要拿来分享

我不像各位一样有那么好的阅读速度,我看的很慢,说来也是缘分,是我哥无意间介绍我看的,我也是无意间决定看的,每天晚上睡前看,大概半学期才看完。这真的是本好书,一个人能把科普类书籍写的跟武侠小说一样精彩,谁还怕我们新一代不喜欢科学呢?作者是为不谙世事的高人!力荐这本书,保证看完我们都想换专业

两位多产的大家-爱因斯坦与卢瑟福

1905那年,爱因斯坦一口气写了5篇论文,在三个领域--量子论,相对论和统计物理上做出了颠覆性地创造,那年他才26岁。之后14人因他的工作获得了诺贝尔奖,共8项。讽刺的是,爱,本人,才得了一个,还是相对来说不那么重要的统计物理领域的布朗运动的研究。当然,诺贝尔奖也不全是衡量贡献的一个标准。如果说爱因斯坦是独乐乐,那来自新西兰的卢瑟福就是不如众乐乐。他接替了汤姆逊剑桥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的职位,发现并培养了量子论的奠基人波尔(后者因挑汤姆逊的刺而受到后者封杀,直到卢瑟福当了主任),还培养了量子论的创始人之二的狄拉克,还有中子的发现者查德威克,先后至少培养了10位诺奖,还不算他本人。。。以至于新西兰最大面钞上面印的就是卢瑟福,而不是什么国家领导人。。。

启蒙

翻开国内任何其他有关量子物理的书籍,我们都会看到满篇公式,繁琐证明,矩阵、积分,让大部分好奇的读者,和硬着头皮来的学子,望而却步。本书作者所要讲述的正是这个,让他的创造者波尔感到十分迷惑,让睿智的爱因斯坦不能理解的量子物理,但请注意,作者只用到了初中的数学知识。作者绕过了那些繁复的数学,而把重点放在了在量子理论发展过程中思想的一次次飞跃。我们在震惊于量子神奇力量的同时,也震惊于作者的博学——宗教、哲学、历史信手拈来。令人震撼的奇思妙想,深刻而复杂的哲学思辨,这本书不仅在陈述一段惊心动魄的科学史,更是在深刻的影响读者的世界观。那些被我们政治课本重点批判的经验主义、形而上学、主观唯心,在这里被用来解释我们生活的宇宙的根本,甚至还被现代最为精密的实验部分证明,这里模糊了主观、客观,实际、虚拟,令我们迷惑、震惊、以致兴奋不已。对于只在政治课学过“马恩列毛邓三”的中国学生,这不仅是一次科学的朝圣,更是哲学的洗礼。最后说一点,这本书有一点文艺腔,可能太过想要表现的平易近人,而稍显做作,不过总的来说瑕不掩瑜。向作者致敬

网络小说

读这本书的时候是高一,当年拿手机看完的。毫不客气地说,作者行文真的相当啰嗦,一本书拖了三百多页,网络小说风格来的。我只想表达这一点,豆瓣你不要说我评论过短了好不好,好不好,好不好。我只想表达这一点,豆瓣你不要说我评论过短了好不好,好不好,好不好。我只想表达这一点,豆瓣你不要说我评论过短了好不好,好不好,好不好。

拓展追求!

很期待。。看了大家对此书的评论,勾起了我对此书有种强烈的拜读欲望。。。出于豆友们对这方面的热爱,在此也我向大家推荐一部,《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个人觉得挺有意思。。。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愿在此结交一二志趣相投的良师益友。。。

黑暗中的舞者——《上帝掷骰子吗》笔记

量子力学带来的冲击是在哲学层面的突破。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带着脚镣跳舞终究无法摆脱一切困扰,只有思维剧烈碰撞产生的星点火花才有可能点亮成功的路。一、量子力学发展简史1. 问题提出:黑体辐射之迷很多科学家分别从粒子和波动两个角度推导黑体辐射中频率与温度关系,得出了瑞利-金斯公式与维恩公式。两者从形式上大相径庭。但这两种公式只能分别在高频或低频范围内符合实验结果,无法得到宽带范围内普遍适用的结果。德国科学家普朗克根据两种公式,硬凑出了一个新的公式,使其在高、低频率都能趋近于前人的公式。为了解释这一公式,他作出了假设:辐射能量不是连续的,只能一份一份地向外辐射。2. 发展提出原子的“星系模型结构”后,有人质疑说:电子绕原子核外旋转时会辐射出电子波,造成能量衰减,最终会落入原子核。为解决这一问题,丹麦的玻尔提出了电子能量跃迁的假设。即电子存在于分立的能级中,从而实现能级的量子化。泡利进一步指出,每一能级只能容纳有限个电子,电子优先进入低能级的“房间”中,即泡利不相容原理。法国的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的概念,认为一切物质都对应特定频率(称为本征频率)的波,预言了电子通过金属栅格会发生的衍射现象并得以证实。为了表征玻尔说不清道不明的“能级”概念,德国的海森堡在计算过程中引入矩阵,利用可以观测到的“能级差”来描述粒子状态。同时,他还定义了矩阵相乘的独特方法,赋予其物理意义,并由此发现了“不确定性原理”。奥地利的薛定谔从德布罗意波入手,推导出形式优美、结论简洁的波函数(ψ),他认为ψ代表了空间分布函数,但波恩等科学家却认为它代表了粒子分布的概率。这一论断打破了牛顿以来的确定论思想。3. 哥本哈根解释的三大原理一是概率原理,即波恩对波函数的解释。二是不确定性原理,即海森堡发现了存在一些共轭量,如动量和位置,再如时间和能量。这些共轭量无法同时精确测量。从过程看,其原因是观测活动直接影响了被观测对象本身。从深层次来看,物理量存不存在,值为多少,这都与观测方法有关,不存在独立于观测方法之外的绝对客观世界。在每个极短的时间内,出现了鬼魅般的巨大能量,又迅速湮灭消失,老子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最好解释。三是互补原理。光既是粒子,又是波,取决于观测方法。观测方法确定后,光只能表现出粒子性,或波动性,不能同时体现这两种特性。经典的“侧脸花瓶图”就充分说明这一点。4. 危机量子力学树立的种种理念早已超越世人的想象,各种怪诞的理论林立,构建出光怪陆离的世界。让人遗憾的是,对于古老的双缝实验,时至今日也没有出现一个完美解释。最权威的哥本哈根解释认为:单一电子严格按照薛定谔函数演化,当它穿过双缝时处于叠加态,即“同时穿过了左缝和右缝”,其中,“穿过左缝”和“穿过右缝”都是该方程的一个解。当电子碰到感光屏时,波函数发生了“坍缩”,在此之前,电子在什么位置,是什么形态的均不得而知。后来,科学家围绕以上三个关键字“叠加态”、“坍缩”、“不得而知”,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试图提出新的解释,但都不能证明哥本哈根解释是“错误的”,最多证明其“不完备”。约翰惠勒提出了“延迟实验”,证明了电子可以在通过双缝后再决定通过了一条还是两条缝!这像一条云遮雾绕的龙,头尾都被云雾遮挡,但身子却被遮挡起来。龙的身体是什么样子,这依赖于我们的观测手段。人们只能讨论“用我们的观察手段看到的龙是什么样子”, 至于“龙本来是什么样子”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这深刻揭示了不存在独立于观测手段以外的“客观实在”。艾弗莱特提出了“多世界解释”(MWI)即:宇宙只有一个波函数,其对应的状态(即态矢量)是一个超高维矢量。波函数都严格按照薛定谔方程演化,但从某一特定“世界”去看,只能感受到这个态矢量在该“世界”的“投影”。也就是说在某些世界里,电子穿过了左缝;在另外一些世界里,电子穿过了右缝。为什么我们无法感知电子同时穿过两条缝的世界呢?原因是:描述单一电子所需要的希尔伯特空间维数很低,通过“左”或“右”对应的态矢量通常难以正交,因而电子能同时感受到双缝,自我干涉;而描述“人类观察到电子通过左或右”这一状态的空间维数很高,“知左”和“知右”的态矢量很容易正交,因而“知左”时就无法“知右”,反之亦然。简言之,宏观与微观的巨大不同在于描述其状态所使用的维度不同。这称为“退相干理论”。后来,有人假设量子世界仍然是经典的并试图证明之,他认为呈现出的一系列奇怪特性是源于我们没有考虑一些隐藏的重要变量的作用,即提出了“隐变量理论”。沿此路探索下去,得到结论:“世界不可能同时满足定域和实在。”定域指能量是以有限速度传输的,实在是指存在客观确定的世界,可以为隐变量所描述。有人提出了“自发定域”理论,即GRW理论,认为单粒子定域的时间很长,多粒子定域时间极短,因而粒子被宏观事物所“观测”后,状态会迅速确定下来。还有人修改了“退相干理论”,提出“退相干历史”,指出,只有足够“粗糙”的历史,才能被我们所观测感知。最后,还有一种比较自欺欺人的“系综理论”,直接绕过以上问题,认为讨论单一粒子的状态毫无意义。各种解释都难以自圆其说。二、思考1. 动荡背后的生机。量子物理基本形态距今发展已90年了,但它还有许多基本问题没有定论。这些奇异现象既是科学家探索的动力,又是物理学得以发展的生命力的象征。回头看看19世纪坚不可摧的经典物理大厦,一门使人“倾注毕生精力也只能在小数点第六位以后作出贡献”的学科没有任何生机可言,感谢“两朵乌云”,让物理学重获新生。2.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普朗克先猜辐射公式,再试图解释。这种反弹琵琶的手法在科学研究中屡见不鲜。为了计算简便,物理学常常先设定一个辅助量,推导成功后再讨论它的物理含义,比如薛定谔波函数的本质。不摸着石头,永远过不了河。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3. 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果两个理论都能解释同一件事,那么我们选择假设较少的。4. 三大原理:1)概率解释、2)不确定性原理、3)互补原理。1)和2)摧毁了经典世界因果性——不要试图把是非分得那么清楚。永远不能忽视机遇的作用,要做好把握机遇的准备。2)和3)捣毁了世界的(绝对)客观性——相由心生,加强自身修养,极力开拓眼界,开拓眼界,开拓眼界。见多了,自然就理解了。5. 科学与宗教从来不是死敌。爱因斯坦:“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足的,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盲目的。”三、素材1. 阿拉果的遗憾阿拉果一向是光波动说的捍卫者,他和菲涅耳在光学上其实是长期合作的。菲涅耳的参赛得到了阿拉果的热情鼓励,而菲涅耳关于光是横波的思想,最初也是来源于托马斯•杨写给阿拉果的一封信。他和菲涅耳共同作出了对于相互垂直的两束偏振光线的相干性的研究,明确了来自同一光源但偏振面相互垂直的两支光束,不能发生干涉。但在双折射和偏振现象上,菲涅耳显然更具有勇气和革命精神。在两人完成了《关于偏振光线的相互作用》这篇论文后,菲涅耳指出只有假设光是一种横波,才能完满地解释这些现象,并给出了推导。然而阿拉果对此抱有怀疑态度,认为菲涅耳走得太远了。他坦率地向菲涅耳表示,自己没有勇气发表这个观点,并拒绝在这部分论文后面署上自己的名字。于是最终菲涅耳以自己一个人的名义提交了这部分内容,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 这大概是阿拉果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他本有机会和菲涅耳一样成为在科学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当时的菲涅耳虽然崭露头角,毕竟还是无名小辈,而他在学界却已经声名显赫,被选入法兰西研究院时,得票甚至超过了著名的泊松。其实在光波动说方面,阿拉果做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不在菲涅耳之下,许多还是两人互相启发而致的。在菲涅耳面临泊松的质问时,阿拉果仍然站在了菲涅耳一边,正是他的实验证实了泊松光斑的存在,使得波动说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关键时候的迟疑,却最终使得他失去了“物理光学之父”的称号。这一桂冠如今戴在菲涅耳的头上。2. 狄拉克的荣誉观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量子论的创始人之一,同样伟大的科学家,1933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他的主要成就都是在剑桥卡文迪许实验室做出的(那时卢瑟福接替了退休的J. J. 汤姆逊成为这个实验室的主任)。狄拉克获奖的时候才31岁,他对卢瑟福说他不想领这个奖,因为他讨厌在公众中的名声。卢瑟福劝道,如果不领奖的话,那么这个名声可就更响了。3. 波粒战争登峰造极历史上对光的本质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它是波,一种认为它是粒子。史上发生过3次大规模的波粒战争。20世纪初,随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横空出世,最激烈的波粒战争打响了。那时流行一个笑话:“物理学家们不得不在星期一三五把世界看成粒子,在二四六则把世界看成波。到了星期天,他们干脆就呆在家里祈祷上帝保佑。”4. 世界科学中心17、18世纪,英国从意大利手中抢回了“世界科学中心”的地位,但很快,这一中心转移到了法国。到了20世纪初,德国在科学方面的成就达到了最高峰,成为了世界各地科学家心中的圣地。柏林、慕尼黑、哥廷根成为当之无愧的科学中心。尽管在1918年德国在“一战”中战败,然而,德国的科学却令人惊异地始终保持着世界最高的地位。哪怕大学的资源严重不足,教授的工资甚至不足以养家糊口,哪怕德国科学家在很长时间内被排斥在国际科学界之外:在1919到1925年间举行的275个科学会议中,就有165个没有邀请德国人。尽管如此,但德国科学却在如此艰难的境地中仍然自强不息。量子力学在此发源,相对论在此壮大,在材料、电气、有机化学、制药以及诸多的工程领域,德国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骄傲的德国人眼中看来,科学技术的优势已经不仅仅是战后振兴国家的一种手段,更是维护国家光荣和体现德意志民族尊严的一个重要标志。普朗克曾说:“就算敌人剥夺了我们祖国的国防力量,就算危机正在我们眼前发生,甚至还有更严重的危机即将到来,有一样东西是不论国内或国外的敌人都不能从我们手上夺走的:那就是德国科学在世界上的地位……(学院的首要任务)就是维护这个地位,如果有必要的话,不惜一切代价来保卫它。”5. 小诗难道原子本身是一个“小宇宙”?或者,我们的宇宙,是由千千万万个“小宇宙”所组成的,而它反过来又和千千万万个别的宇宙组成更大的“宇宙”?这不禁令人想起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那首著名的小诗: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从一粒细沙看见世界。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从一朵野花窥视天宸。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用一只手去把握无限。And eternity in an hour. 用一刹那来留住永恒。6. 玻尔的哲学气质玻尔是一个极富哲学气质的人,他对于许多物理问题的看法都带有深深的哲学色彩,这令海森堡相当震撼,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本人的思维方式。

量子之卦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从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起,唯物主义哲学的大厦早已在一系列的高能物理实验数据面前七零八落惨不忍睹,所以霍金同志才在他的新书《大设计》里面断言:哲学已死。事实上,没有比物理学家更愿意当唯物主义者的人群了:牛顿与麦克斯韦等天才构建的理论框架不仅精密美妙,而且温暖舒适。但这个温暖舒适,如田园诗般美好的旧世界却在过去100年间被彻底摧毁和颠覆,新世界却远未就此诞生,物理学又一次如黑暗荒原中奔驰呼号的猛士,在无尽的狂风雷鸣中左冲右突,以期寻找真理之光重新照亮我们的世界。迄今为止,人类在量子世界发现的种种物理规则,用“诡异”来形容绝不为过。以科普的形式,为普罗大众描述这个深不可测的世界,其难度可想而知。可喜的是作者不仅做到了让我等只有高中物理水平的俗人初窥门径,更有信手拈来的现象类比与人文八卦,让人忍俊不禁且不忍释卷。这本书让我第一次有了重新审视佛学乃至周易这样的古老东方智慧的愿望与行为。如果我们将物理学研究看作是研读天书,那么牛顿无疑是为我们展开并看清天书第一页内容的人;随后便是麦克斯韦、爱因斯坦——天书的前三页翻过,第四页已经展开,但它上面的内容,迄今却仍然不得要领。量子世界运行规则的疯狂与诡异让人很自然的会联想到以神秘与直觉性著称的东方哲学;而自性非空的佛学世界,更是宿命般的与今天物理学的发展脉络暗合。但是,“周易的哲学体系事实上阻碍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产生”(大意)——杨振宁教授言犹在耳,眼前的一切仍然迷雾重重。“上帝掷骰子吗?”——看完这书,肯定的回答已没有疑议,敬爱的上帝先生与我等一样属于顽童或者赌徒,同样的一脸坏笑。量子之卦,卦象重重,迷雾中暗含着怎样的未来?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本来是看时间简史的过程中,看到量子力学的部分实在看不懂,才翻出来看的一本书。期待它是一本易懂的科普读物,虽然在描述部分充斥大量华丽夸张但没什么意义的辞藻,而在描述科学概念的时候又不清不楚,但是依然不影响这是一本好的科普入门读物(相比之下时间简史就清楚明了多了,虽然全是简单的话语,却充满无声的力量。)好吧,我这叫欲扬先抑。我一直觉得,看一本书,能明白一个道理,记得一件事,那就是有意义的。 所以,通篇全部,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科学在发展进步,没有绝对的真理,至少现在没有。按理说,这个近似于废话的道理,应该我们早就明白,所有人都懂。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一直以为,在自然科学领域,所有东西都有正确的答案,就如同面积=长×宽,这就是一个确定的值,但是却从来没去怀疑过面积=长×宽这个公式是否正确。对的,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物理重新推翻重建,如同量子力学出生的时候,很多理论推翻重建,那天我们也许会发现今天奉为圭璧的F=ma;E=mc2也不是正确的答案。就像伟大如牛顿,爱因斯坦也会被证明是错误的一样。所以,抱着如同对待人文历史那样批判的态度,同样来对待物理、对待这个世界的规律,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当然,也许世界本就没有规律,那物理又要崩溃了。)以前总不明白伟大如牛顿也会陷入神学的沼泽,他可是科学家啊。现在才知道,世界的终极规律发现到最后,也总是逃不脱来自意识、上帝的困惑。所以错的其实是我们从小受到的唯物主义教育,从源头上掐掉一切多样性的发展。可是,世界那么大,我们还是想去看看。

宇宙的目的是什么

一直以来就觉得数学家、基础科学家与众不同,他们有股特别的神秘感,他们的工作决定了他们更加接近上帝,或者说是更加接近上的侍卫,起码有窥探打听上帝创造这个宇宙的目的的机会。这个世界真是稀奇古怪,尤其是量子论降临人间后,世界简直乱套了:帝哥在家里玩骰子时,骰子不慎掉到了人间——于是我们得知这个糟糕的老头子原来一直在背后靠抛骰子来决定人间万物如何运转。宇宙的目的是什么?帝哥创造出这个世界有何企图?是不是在大爆炸以后处于一个偶然的原因,粒子的莫名组合,孕育出这么一种活蹦乱跳的形态——生命?是不是宇宙膨胀至顶,接下来发生的是收缩,至时恶劣的环境使生命化为云烟?生命不过是这种无聊的胀缩下莫名其妙的、纯粹偶然的一种产物?地球上那一切的勾心斗角、名利、痛苦、辉煌、文明在大环境的胀胀缩缩之下没有一丁点的意思?想到这里头脑只剩一片漆黑,思维没有走下去的道路了。哥本哈根解释的确是种很是奇妙的思想,虽然有些玄乎其玄。最早接触“观察者”、“坍缩”是在大刘的科幻《球状闪电》上,坦白的说,当时以为这些概念是大刘为了迎合小说的发展自己想出来的呢,以后也读过几本介绍量子论的科普,外加好几篇关于量子的科幻,现在印象最深的就是何夕的《六道众生》了,当时宿舍里流行睡前听收音机的鬼故事,我还抛出过自己的理论——针对那么多人声称自己遇过鬼魅,其实鬼不过是是另一道世界里的人偶然的跃迁到我们的世界了罢了,现在想来有点搞笑。不过这本书的确是与众不同,最初是发表在网上的文字,有不少很明显的网上写作的痕迹,再加上作者的幽默、大量的举例、插图,这使得深不可测的量子理论更加通俗易懂。力荐这本图书,浅显的接触了下量子——你要是不去试着了解这个世界是多么的波澜诡异,那真是白来一遭了。幸亏有“不确定理论”,有“偶然性”,有上帝在掷骰子,否则世界的运行就是确定的了,命中注定——你我还有啥好奋斗的。

看似偏题的书评

今天偶然发现这本书在豆瓣上评分9.2,竟让我喜悦了一个下午。怎么我就那么那么幸运地与它不期而遇?造化在某些时候还是厚爱我的,虽然在另一些时刻里让我吃尽苦头。想来“每一段经历都是宝贵的”,即使当时感到刺心的创痛,但它所增益的人生厚度必然会在将来的某一刻闪现价值。“原来命运并不是一条路,而是一条河。它会推着你走向某处。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所以你永远不知道一样东西的真正用处是什么”,“我总以为我们能选择未来,然而不是,我们真正能选择的是过去”。下午在看某位当红名人的传记时不由地感喟“机遇”的偶然性在人生的叉路口上掌握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生死大权。上帝掷骰子吗?“沃尔夫冈·泡利说'上帝是一个弱左撇子',我看上帝不但是一个弱左撇子,还是一个偏心眼.你别指望他会给世上所有人一半对一半的平等的机会,有的人总是能得到大于一半的0.618的机会,有的人只能得到小于一半的0.382的机会.”十年前我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橱窗里的荷兰赌徒》——我看过的第一篇科幻小说——不可多得的佳作。(在此感谢某年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还有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的柳公子讳文扬)在那之前,以为科幻小说无非就是博士爷爷新发明、飞碟载着外星人,却没想到作者居然能以概率论博弈论为支柱架起一个血肉丰满,感人至深的故事,并让枯燥的理性公理与人生的悲欢离合兴衰起落相互诠释相互印证,真妙笔也!作者在最后借人物之口抛出沉重的思考:……如果你要随大流做一只合群的羊,你就得忍受像前面的小羊天生就有比你优越的位置这种不公平,你即使费尽千辛万苦挤上去了,身后根基不牢,没有一群拱着你共同前进的羊,你仍然会掉下来;如果你要做一只离群的羊,由于离群的羊太少又团结不起来,都会增加你被冻死或被狼咬死的危险。事实上很多人根本就无法选择…………比如一个出生在穷国贫民窟里的人,苦苦一生,最终连起码的生活条件也达不到,永无出头之日,他们更不知道该怨谁。只有那些一个个像老滑头一样的人,可以冬日在北欧风景如画的滑雪度假胜地,夏日悠闲地躺在南美阳光明媚的某个裸泳海滩上……于是我第一次朦朦胧胧地意识到了“命运”,以及它所代表的奇妙与感伤。或许,会萦绕一生吧。(作者本人显然对命运有更深的体悟,这在他次年的短篇寓言式科幻《我是龙生第九子》中有很直接地体现)好了,回归主题——曹gege的大作《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学史话》,貌似当年是借“世界物理年”来宣传的。书挺厚,我记忆最深的有两处:一是描写爱因斯坦和波尔的风云对决,颇有金大侠的武文风采,看得我痛快淋漓;另一处出现在作者的后记中,末句“最后,把这篇文章送给那个女孩,以回赠她曾经送给我的那些可爱笑容”,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谢公的千古名句“池塘生春草”。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风趣幽默,毫不枯燥。也希望哪位大虾gege再写部有关超弦理论的,小妹欠身道谢了!

我读过的最好的科普书之一

"从一到无穷大"和这本书是我读过的最好的科普书,当然还有其他好书;作者文笔流畅,表达清晰,能够将复杂的物理实验用简单的文字表达出来,故事从赫兹的实验开始,以时间的顺序来描述量子理论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伟人们不断以新的实验和理论推翻旧的理论,可惜到最后各种理论还是得不到统一,量子的故事还将继续.读完这本书花了一个多星期,很像小说但又不失物理学的严谨性,建议有物理基础的同学看

神奇的微观世界

虽然作者自己说这不是一本很正宗的科普读物,更多的是偏向科学史。但是在我看来已经很不错了,能从原本的网上简介写成一本完整的书,把这么晦涩难懂的理论讲的易于理解;还参考了那么多资料,非常不容易,真心佩服作者!在这本书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坍缩、MWI、退相干历史、超弦理论......真的是一言难尽,我只能说我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我觉得对于将要致力于理论物理的人是个参考,虽然我不懂物理。

对于刚开始的牛顿经典力学,已经简单的光学、热学、电磁学还能看懂,到后来麦克斯韦往后,纯粹是为了看这帮人有多牛逼的。对理论物理的理解也比以前更深了,虽然还是不太懂,但是我觉得如果让一些对理论物理满怀热情的高中生看一下这本书,至少可以更深入的了解理论物理的发展以及自己是否适合走这条路。这个世界总有一帮人从出生后,在某一方面一直处于顶尖的水平,有父母、老师或自己努力兴趣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所以导致了这些人上大学是就适合走理论物理的路,或者其他自己擅长的路。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大学以前(虽然大学只是作为一个分界点)其实并没有什么擅长的东西,对自己认为擅长的地方了解不是很多,对大学专业乃至以后职业发展几乎空白。这些人如若能读一本某个专业或者某个职业的概论类书籍,会比完全空白多了解很多,更清楚自己是否适合某个方向,虽然这还远远不够。另外还可以趁早对某些专业绝望,或者更清楚地面对事实现状:一些牛逼的人在小时候就已经积累了可供将来专业或职业所用的知识或能力。高一刚进校时,班主任说同学们起点都一样。这真是一句扯的话!当时就是这种感觉,当时觉得刚进校时考得好的肯定比考得差的起点高啊,当然高考成绩还是和中考成绩正相关的,虽然总有些例外。到了大学后才发现唱歌、大学前参加组织过很多活动也会成为某方面工作的优势,原来真得可以各有所长啊。也觉得自己的专业不甚理想,可以作为失败的典型了。没有结合自己的性格、以前的经历来选择专业。也许是鸡汤看多了,更多可能是自己了解太少了,以为自己即使选择不擅长的,与自己性格和思想不和的专业也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做到很好。后来的事实证明高估了自己的努力,高估了自己的毅力,似乎是中了诅咒,一些都快速向另一个方向发展。即使是同专业的同学,我也不认为他们学的是喜欢的或者说更擅长的专业,大部分都很茫然,一直很茫然。后来不断思索应该怎么选专业,觉得自己可以参考的点有:1. 一定要结合性格来选,我不是认为话少、害羞、内向的人一定做不成销售、管理之类的工作,只是要改变而付出的努力很大。2. 结合自己曾经的经历,比如小时候喜欢画画啊、玩电动玩具啊、玩游戏很厉害啊、喜欢玩数学游戏啊、特别喜欢一群人活动游玩啊等等,可以筛选掉一些不合适的专业。3. 问相关专业乃至工作的人的参考意见,好处很大,只是无奈当初太不知天高地厚,谁的话都不听。4.我觉得前两点比什么哪个专业更赚钱靠谱些。

那是一个英雄的时代

这的确是一本不错的书,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解释繁杂的物理学,我可以冒着明天考试挂科的危险来通读这本书。那是一个英雄的时代。真正的头脑风暴,真正的大师。而现在很难再有这样的景象了。。甚至有点“人心不古”的心态。。。

上帝的骰子:我所知道的量子理论

有许多事情是需要缘分的。遇到一位知己需要缘分,遇到一本好书也需要缘分。我和《上帝掷骰子吗》这本书的偶遇就很有缘分。那是一年前,在厦门机场候机,百无聊赖之余,我跸进机场附设的售书摊,忽然就看见这本书:它不应该出现在那里,匆匆过客谁会在意一本不会热销的科普读物呢;我也不应该出现在那里,我难得出一次远门,从来也没有对科学有过任何兴趣——你说,根本不应该、不可能相遇的遇着了,如果不叫做缘分那该叫什么呢?偶然得之的东西往往会有意外之喜。当我一口气把它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无意中打开了一扇魔幻之门。这是一个关于量子理论的传奇故事。传奇是从光是什么开始的。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光是什么呢?是波?还是粒子?从一开始科学家就分成两大派。因为各自的主将都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巨匠,所以壁垒森严也旗鼓相当。牛顿早就说是粒子,爱因斯坦、普朗克则认为是波。当两派不可开交的时候,初生牛犊的德布罗意却发现光又是波又是粒子。要知道,波与粒子是完全不相容的两种特性。说光量子是波又是粒子,就像说一个人既是猛男又是靓女。这可是完全反常识的!神奇吧?好戏还在后头哩。波粒之争尘埃未定,年轻的量子学奇才海森堡又有惊天大发现:量子不仅具有波粒二象性,而且,它是完全不确定的,你知道它的位置就不可能同时知道它的速度,你知道它的速度就不可能同时知道它的位置;它在什么地方、以什么面目出现,完全是一种概率(懂数学的、打麻将的都明白概率是个什么玩艺)——量子世界的魔幻之门就这样打开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如此怪异的魔幻世界,对此,仅仅惊奇是不够的,科学家必须给出解释,更何况这是科学家自己捅出的漏子!于是就有了更多派,更多的理论,更多的论战……科学界由此乱成一锅粥。退相干、隐变量、波函数、超弦……越解释越古怪,就像《笑傲江湖》中的大侠令狐冲的虚剑阵一般令人眼花缭乱。让我们从一个例子来看看他们的解释有多离奇。在众多解释量子世界的理论中有一种叫做“多宇宙”的理论。根据英国科学家彭罗斯的介绍,这种理论声称:我们所在的宇宙会不断地分裂,我们每“观察”(这是一个唯心主义的词)一次它就会分裂一次,所有分裂的宇宙都平行地存在,因此所有的可能性也都同时存在;但我们只是生活在其中的一个宇宙中,无法感觉到别的宇宙。在另外的宇宙中,希特勒可能比美国抢先造出了原子弹;肯尼迪可能没有被刺杀;你的父母也可能没有爱的结晶你甚至可能不存在……哈哈,“脱胎于炼金术的科学,现在它似乎变得比炼金术更加神秘”——这可不是我说的,是量子学家自己说的,他叫泡利。如果这只是神经病的胡言乱语也就罢了,但它们都是天才科学家的洞见。这些古怪理论的发明者全都得了诺贝尔奖。其中最有趣的例子是汤姆森因证明电子是“粒子”获得诺贝尔奖,30年后他的儿子却因证明电子是“波”同样获得这个奖。这段父子趣闻足以说明量子理论有多么的神奇!其实,量子理论最为神奇之处在于:不管它的解释是多么的匪夷所思,它却是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理论,甚至比相对论还要成功。正是这种奇怪的理论使我们有了毫不奇怪的成果,比如电子显微镜、激光、半导体、核能……它是最吊诡的理论,也是最实用的理论。你糊涂了吧?我们感到糊涂太正常啦,在量子理论面前糊涂一点也不必感到害羞。连爱因斯坦这样的大人物也不能接受,他说,上帝会向我们挑战,但不会欺骗我们。著名的量子论的奠基人玻尔也说过一句俏皮话:如果哪位看到量子理论没有发火,那他一定没有看懂。故事说完了,但没有结局。科学的江湖依然和以前一样混乱,甚至更混乱!没有一个科学的历史有如此的波诡云谲。量子理论的诞生比以往任何理论都不同,它不是个人的天才产物,而是在众神的争吵中,它孕育的不是珍珠而是怪胎,它不是月光宝匣而是潘朵拉盒——它已经诞生100年了,但就连科学家自己也还没有一致的意见为这样一种古怪的理论写传记,确实容易变得吃力不讨好;但这本书的作者却给了我意外的惊喜。这部来自网络的科普作品,最大的特色是作者用武侠小说的腔调来叙说量子力学,就像用京韵大鼓解说足球比赛一样怪异而新奇。在作者的笔下,科学界就是江湖,风声水起,枝蔓丛生。依我看,说这是“中国的《时间简史》”一点也不算过分,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中国人在量子理论领域做的最大贡献?我要感谢作者。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是一个标准的科盲。我的科学知识仅限于最简单的常识,我知道铁比棉花重,在春分的那一天白天黑夜是一样长。如果不是伽利略,我到现在还是会认为,重的东西先落地。我在这方面的见识一点也不比几千年前的古人强。比如,我就不知道哈雷彗星什么时候会划破夜空,而《甘石星经》的作者在2500年前就知道。至于量子理论,之前我压根就没听说过这玩意儿;现在我总算知道了,世界上有一种神奇的理论叫量子力学。作为彻头彻尾的门外汉,知道这么多就足够了。然而,我余兴未尽。也许是受了作者的蛊惑,我又买来了英国牛津大学彭罗斯教授的《皇帝新脑》——作者在书中不止一次地提起它。此外,还有上海世纪版的“开放人文”丛书中的《不论》《机遇与混沌》《科学的灵魂》……还有湖南科技版的“第一推动”系列中的《四维旅行》《夸克与美洲豹》《上帝与新物理学》——只要我能找到的关于量子理论的书我都找来拜读了。当我把这一大摞书看完之后,我变聪明了吗?不,我——更糊涂了。我原先看的那本书虽然糊涂但妙趣横生,但后来其他的书却把我引进了更深的迷宫。量子理论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问号,这个问号随着时光的流逝越拉越大。亚里士多德说世界是一条链,牛顿说世界是一座钟,那么,现在世界是什么?是一根根弦?谁也说不准!因为即使根据最正统的哥本哈根解释,也可以毫不费力地得到一个革命性的推论:世界是不确定的!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吧!看看这推论有怎样的可怕!自从有了人类,确定性就是我们最坚定的信念。哲学世界如此。哲学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唯物还是唯心,他们几乎都一致假定:世界是因果的。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他们无法想象一个不讲因果关系的世界会是怎么样?宗教世界也如此。基督教的世界是神创的,上帝是个伟大的设计师,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体现了上帝的智慧——上帝怎么可能创造一个不确定的世界呢?科学世界更是如此。自从西方启蒙时代以后,特别是有了牛顿之后,人们一直坚信世界是座设计精巧的时钟,一切都有规律可寻,所有的奥秘都可以用简洁的几个数学方程表达出来。当伟大的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站在拿破仑面前说“我不需要上帝那个假设”时,那是科学最荣耀的时刻。此前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怀疑论其实比耶稣基督还要古老;但科学一直不承认,只当怀疑论是哲学家脑袋里的思想实验。在科学的撑腰下,人类就这样确定地、乐观地走向未来。但到了20世纪,真正的噩耗却从最确定的科学界不断传来。第一个打击来自数学。黎曼发现,奉为万世经典的欧氏几何并不完备,数学真理本身并不能不证自明。数学是上帝的语言,这个从柏拉图开始的伟大神话终于被打破。第二个打击来自相对论。在黎曼几何的基础上,爱因斯坦以其天才的发明相对论推翻了这种乐观的看法,他说,时空是相对的,一举终结了物理学简洁、精巧、完备的古典时代。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来自于量子理论。相对论虽然对牛顿颠覆,但爱因斯坦本人并没有摒弃科学的绝对。他不过是以光的绝对代替了时空的绝对。他说,宇宙之中还一种东西是绝对的,那就是光速。非欧几何摧毁了数学偶像,但并没有放弃所有的公理。比起怀疑论,比起相对论,比起非欧几何,量子的摧毁更为致命更为彻底。这个世界之所以不可知,是因为在物质最基本构成中充满着不确定。物质由原子,质子,中子,夸克……组成,似乎可以推向无限,但量子理论发现,亚原子连“东西”也不能算,它只是波,或者概率,它不可捉摸,它无中生有。总而言之:世界似乎是由什么也不是的东西组成的。有什么比逼迫科学家承认世界是偶然、无序、不确定更令人尴尬的事情?面对如此激进的革命学说,曾革过牛顿命的爱因斯坦在量子理论面前也变成了反革命——他那著名的反革命口号就是:上帝不掷骰子。上帝确实在掷骰子!骄傲的科学家们现在却不得不接受这样残酷的结论。不确定是什么意思?是大自然本身的局限,还是人类的无知?比较温和的意见是:量子理论所支持的怀疑不是否定,而是指出了人类思维的边界,科学的边界。宇宙是有限的,时空是有限的,人类思维也是有限的,必定有一些事情我们是永远无法知晓的。不是人类能力的限制暂时无法做到,而是自然原则限定了根本不可能做到。罗素集合悖论、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海森堡测不准原理这些科学的理论最终都指向一个极限:科学有它无法逾越的边界,它必须放弃寻找确定性。科学家也许会从中得到一种谦恭的认识:科学不是万能的魔法。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悲观。有同样多的科学家认为,不确定是一种挑战,是科学进步的催化剂。霍金就曾“谨慎乐观”地说,人类必将探寻到宇宙最后的奥秘。是耶?非耶?依然还是不、确、定!尽管与思想大师科学巨匠比起来,我个人的意见微不足道,但我还是想说:面对宇宙,人类还是应该谦恭一点。如果说,我学习量子理论有什么用的话,它最大的作用就是使我变得更为谦恭。倘若现在有人告诉我哪里有绝对无误的东西——无论是爱情还是真理——我都要歪头想一想:这个世界上真有什么是确定无疑的吗?(读《上帝掷骰子吗》曹天元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6年1月版)2007-9-292007-10-17

量子也可以闲话

首先作者隐姓埋名网上科普,就值得尊敬。何况无论文笔还是视界都是不同凡响。尤其是视界,往往是这类科学漫谈类作品的灵魂。很难想象一个只知皓首穷经的家伙能够写出如此鲜活的作品来,也很难想象一个靠着搜索引擎卖弄学问的家伙能够如此条理清晰全面透彻。当然我不能说这本书是最好的,但至少我能说这本书是很好的^_^对于没有机会接触理科的老百姓如我之流,这是很好的养料,不肥不腻正正好好,不会把你的胃给撑坏。上帝是不是玩骰子有待后人破解,但好歹俺知道了爱因斯坦说这话的前后背景。那这有啥用呢?额。。。。需要有用吗?不需要吗?需要吗?不需要吗?。。。

其实想了解量子很简单

其实想了解量子很简单量子原则就是可能与不可能的讨论以前看了一个高清的量子题材片感觉不错,主要就是说概率

互联网的量子物理特性

From:http://chenbo.me/pm/internet-quantum-physics/然而在微观世界,最弱智的一束电子流通过双缝,都会产生类干涉分布。更为鬼魅的是,哪怕只有一个电子通过双缝,都能够产生干涉(这感觉就像这个电子知道在它面前的是双缝而不是单缝一样)。这就是量子物理大名鼎鼎的双缝干涉实验。单就一个粒子的双缝实验就足够令人震惊,更别说由量子论引出的平行时空、可择历史;量子物理是如此的难以理解,就连量子论的奠基人之一玻尔(Niels Bohr)说:”如果谁不为量子论而感到困惑,那他就是没有理解量子论”费恩曼也曾这样写道,“我想我可以有把握地说,没有人理解量子力学。”量子物理的确晦涩,但量子论革命的破坏力却是如此的惊人。在概率解释,不确定性原理和互补原理这三大核心原理中,前两者摧毁了经典世界的因果性,互补原理和不确定原理又合力捣毁了世界的客观性和实在性。由量子物理引申的哲学体系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格格不入,甚至违背我们的理性本身,因此连量子论的缔造者之一爱因斯坦都最终选择了放弃,因为爱因斯坦不愿意看到宇宙是由“上帝掷筛子决定的”然后,无论是在微观世界还是宏观世界,量子物理都能与观测符合一致,还从未被检验失败过,他已经经受了比其他科学理论(包括经典物理理论)还要多的检验。因此至少在现在,量子物理比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物理体系更加应该得到我们的认可和信服。量子论由三大基本原理构成,它们分别是1、 互补原理2、 测不准原理3、 概率解释一:互补原理电子到底是一个粒子还是一种波呢?如果是一个粒子,为什么它通过双缝时会产生波才有的干涉呢,如果它是一种波,又为什么当将其中一个缝关闭时,电子又能如同定位球一样准确的通过单缝呢;电子为什么在发出后能知道自己将要通过的是双缝还是单缝呢,它是不是通过缝A后再回头通过缝B去观察一下呢?物理学界在波动学说和微粒学说之间摇摆和争执了数百年。直到波尔的互补原理出现:电子表现出波动性还是粒子性取决于观察方式,一旦观察方式确定了,电子就要选择一种表现形式,它得作为一个波或者粒子出现,而不能再暧昧地混杂在一起。波和粒子在同一时刻是互斥的,但它们却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统一在一起,作为电子的两面被纳入一个整体概念中。那么在没有观察它之前,电子是什么呢?量子理论给出的解释是:电子处于一种无限可能性的混合叠加中,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状态。这个理论让爱因斯坦和薛定谔都非常不满;这毁掉了经典物理和传统哲学的“因果论”:结果不可预测,只能靠上帝掷筛子才能决定。薛定谔曾经设计了著名的“薛定谔的猫“来质疑这个理论:没有测量之前,一个粒子的状态模糊不清,处于各种可能性的混合叠加,是吧?比如一个放射性原子,它何时衰变是完全概率性的。只要没有观察,它便处于衰变/不衰变的叠加状态中,只有确实地测量了,它随机选择一种状态而出现。好得很,那么让我们把这个原子放在一个不透明的箱子中让它保持这种叠加状态。现在薛定谔想象了一种结构巧妙的精密装置,每当原子衰变而放出一个中子,它就激发一连串连锁反应,最终结果是打破箱子里的一个毒气瓶,而同时在箱子里的还有一只可怜的猫。事情很明显:如果原子衰变了,那么毒气瓶就被打破,猫就被毒死。要是原子没有衰变,那么猫就好好地活着。自然的推论:当它们都被锁在箱子里时,因为我们没有观察,所以那个原子处在衰变/不衰变的叠加状态。因为原子的状态不确定,所以猫的状态也不确定,只有当我们打开箱子察看,事情才最终定论:要么猫四脚朝天躺在箱子里死掉了,要么它活蹦乱跳地“喵呜”直叫。问题是,当我们没有打开箱子之前,这只猫处在什么状态?似乎唯一的可能就是,它和我们的原子一样处在叠加态,这只猫当时陷于一种死/活的混合。对此,量子论给出了波函数的“坍缩“和平行时空给予了解释。好吧,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死胡同,我无法解释清楚,但如同文章之初所说:量子理论经历了足够多的实验证明他的正确性,所以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参与到这该死的争论中。二:测不准原理也叫不确定原理,由海森堡于1927年3月23日在《物理学杂志》上发表。假如我们把原子的世界进行放大,把一个电子放大到我们小时候玩的弹珠的大小,此时我们需要使用测量手段去测试这个电子的位置和动量;我们当然无法再使用显微镜了,因为显微镜已经地球般大小(具体多大我也没有数学依据)所以我们只能使用和它差不多大小的光子去测量他。我们通过观察反射回来的光子来确定电子的位置和动量。好,一切准备就绪,我们拿起一颗弹珠(光子)去击打那颗电子;他们发生碰撞后,光子弹了回来,我们捕获光子,以便给出测试结论。可问题发生了,此时和光子发生碰撞的那颗电子哪里去了呢?它还会在原来的地方吗?显然它已经被弹开。如果在测量之后我们确定不了电子的位置,那么我们如何知道测量发生的那一刻电子的位置呢?这是对测不准原理的一个形象的解释,因为在微观的世界中,测量和被测试本身是一个整体,当测量发生时,它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已经改变,那么作为整体一部分的被测量体毫无疑问也做出了变化。这或许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问题的症结在于:在一个给定的时空中,没有人是旁观者。了解了量子论的基本原理,我们大可以跟互联网做一个类比了。其实这里的互联网可以放大到由大规模人群参与的总体行为。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个概念“意识“。在上面的双缝实现中,我们说电子在穿越双缝的时候似乎是具有意识的,因为它似乎能够根据挡在前面的是双缝还是单缝选择不同的行为路径。也就是说,粒子要么穿过了第一道狭缝后又折回来穿过第二道狭缝最后再次穿过第一道缺缝;要么它穿越了宇宙又返转回来。那么粒子究竟怎么选择的呢?在费恩曼的模型中,粒子会选择A点到B点的所有路径,并且为每一个路径收集了一个叫做相位的数值,最后通过相位叠加而确定落到B点的位置的概率(注意,我们在此说了概率,这个概率也就是量子理论三大基本原理的概率解释)。而对于“意识“,似乎依然是医学等学科的处女地,然后量子理论认为,意识依然由基本粒子组成,应该符合粒子的量子物理理论,而绝对不是独立于物理体系的超自然产物,那么人的“意识“是否和粒子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呢?至少在不确定理论上他们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人类的意识在做出某一决定时也是考虑了所有路径然后依照各个路径的相位叠加而给出了结果。假如我是一个美女,我需要测试追求者是否足够善良,那么我需要对它进行考查,也就是测量。我们同时假设这位追求者是足够狡猾的,他能够根据我的测量给出有利于他自己的答案,那么通过测量我能够得出他是不是善良的答案呢?再比如互联网产品经理用的A/B测试,我们希望通过用户使用A/B设计的反应来确定那一个设计更优,但由于测试过程中被测试人和测试介质是一个整体,A/B设计本身的设计思想在影响这为被测试者的意识和行为,因此我们依然得不出来用户最需要的是什么的结论。我们只能得出A/B比较,那个似乎更优一点的结论。例如在没有触屏之前,我们要测试两种不同型号的输入设备,我们可能会得出A型号的输入设备是优于B型号的设计,可是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有可能是“摇一摇”。我们无法在不使用测试介质的情况来测量人的“意识”。但一旦测试介质参与到测试过程中,测试介质就和“意识“成为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联动反应的,任何一部分的改变都会导致另外一部分的改变,因此而无法测量出人的真正”意识“。在这一点上和量子理论的测不准原理是完全一致的。股市是可预测的吗?假如上帝告诉你明天的某只股票能够涨10%;并且你只告诉了你一个人,那么这只股票明天是一定会涨10%,可是如果上帝告诉了所有人这只股票明天会涨10%呢?或者即使上帝只告诉了你一个人,但你自己嘴贱你又告诉了所有的人明天这只股票能够涨10%。那么这只股票明天还能涨10%吗?那么这种情况下就只有上帝才知道这只股票明天能涨多少了。我们来推理一下这个过程,假若所有人都知道明天要涨10%(假定价格是10元),并且所有人都是理性的,那么所有人的行为都应该是以小于10元的价格来购买这只股票,问题是谁来以低于10元的价格卖呢?如果所有人都知道股票的价格应该以10元成交,那么所有卖股票的人给出的价格都应该是大于等于10元的。于是明天的结果是市场成交为0,股票的价格维持着原有的价格而没有变动。在股市中,所有消息都类似于量子论中的测量行为,测量行为本身会改变电子本身的运动行为,从而无法给出准确的预测。和股市一样,互联网的产品是众多有“意识”的人的共同使用的产品,我们单独从纷繁芜杂的互联网产品中随机选择一个让你告诉它是否能够成功?这能够预测吗,如果答案是能,那么估计这个人只能是上帝。如果量子的哲学体系是非因果论的,过去并不确定,未来不可预测,我们唯一知道的当下。那么这该是多么悲哀呢? 考上清华北大可能无用;Rape一个绝色女子,抢劫楼下的招商银行是否入刑都不确定;美国总统谁会当先都有可能。这个宇宙还是我们了解的宇宙吗?三:概率解释我们姑且不说,多量子相位叠加后的路径趋向确定。在这里就到了引出量子论的第三个基本原则的时候:“概率解释”。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对于同一个电子的位置并不确定,但是当多个电子通过后,他们的分布看似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如文章开始的图:在某一个地方,足球出现的概率高,在另外一些地方则出现的概率低,这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来看看“波函数“吧“波函数是量子力学中用来描述粒子的德布罗意波的函数。为了定量地描述微观粒子的状态,量子力学中引入了波函数,并用ψ表示。一般来讲,波函数是空间和时间的函数,并且是复函数,即ψ=ψ(x,y,z,t)。将爱因斯坦的“鬼场”和光子存在的概率之间的关系加以推广,玻恩假定就是粒子的概率密度,即在时刻t,在点(x,y,z)附近单位体积内发现粒子的概率。波函数ψ因此就称为概率幅。”也就是说:电子在屏上各个位置出现的概率密度并不是常数,有些地方出现的概率大,即出现干涉图样中的“亮条纹”;而有些地方出现的概率却可以为零,没有电子到达,显示“暗条纹”。如果初中物理你没有逃课,大概应该会有一个波形图的概念,众所周知,波形图是一个确定的类似正弦函数或者余弦函数的图形,他的波形是确定的。那么也就是说:对于单个电子来说,他的位置是不确定的,但是对于大量电子来说,他们的分布是按照波函数进行概率分布的。因此概率又再一次统治了宇宙。“传统行业创业好比登山,互联网创业好比冲浪。山总是在那里的,你准备好了就去登好了,永远有机会,登多高取决于实力。而浪是一个接着一个的,你只要踩上一个浪,保持住,它的高度就决定了你的高度,Google、Facebook都是这样。而如果你错过了一波浪,就再也追不上它了。我觉得互联网后面还有浪,但要确保在合适的时间踩上去。”对于传统创业和互联网创业,王兴如是说。(该部分内容引用自@云科技)“浪”!多么有意思的词语,它再一次等于了“波”。成功被再一次定义成为了成功的概率,而不是非“1”既“0”的决定论。互联网浪潮大约经历了“门户”,“搜索”,“SNS“等几波大的浪潮;我们无法预知在一次的趋势中哪个公司可以成功,但是我们可以预知的是会有一波一波的”浪“。就好像我们能够预知”移动互联网“一定会是一浪一样。互联网如同大浪淘沙一下,每一次浪潮总能带出美丽的贝壳,哪些适应潮流的公司就应运而生。而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下一个伟大的公司出现在移动互联网业务中的XXX业务的可能性是85%。这就是互联网在量子力学的概率解释所以不要Rape一个绝色女子,也不要抢劫楼下的招商银行,因为你被逮捕的概率是96%。四:创新和可择历史如果未来不可预测,那么何来创新。这应该是一个更加有探讨价值的话题。根据量子论,历史是可择的。再次来看我们之前说的“双缝实现”。电子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并不可知,只在你观察的那一刻,呈现出粒子特性或者波动特性。也就是说历史并不取决于过去发生了什么,而取决你观察的时刻你看到的时空是什么,如果你看到的是An, 那么历史就可能是有A1,A2……组成;如果你看到了Bn,历史就可能由B1,B2组成。这再一次颠覆了我们的常识。我们可以举一个形象一点的例子假如一只苍蝇从南极点出发,此时它出现在了北京的某一个具体位置C。这是我们观测到的信息。同时我们也知道,从南极到位置C有无数种路径可供选择。那么苍蝇的历史是什么呢?如果时空是线性发展的,因果论是成立的。那么我们应该从南极出发尝试所以路径来寻找历史继而找到苍蝇。用这种方法,我们能找到苍蝇吗?显然我们无法找到。那么寻找历史的唯一方法就是从观察到苍蝇的C点出发去回溯历史(或许回溯这个词用的并不恰当)。于是历史是什么取决于C点而不是南极。因此我们能得到的唯一结论是历史由当前决定,所以历史是可以被选择的。前面说了,我们无法通过各种看似合理的用户研究方法来预知未来,无论是调查问卷、焦点小组、亦或者是数据挖掘和分析。因为用户的意识只是针对测试介质的既定反应。那么如何创新呢?创新就被定义为了一种创造用户需求的行为而不是连续的改进行为。相对于键盘,触屏是一种创新;相对于手机Iphone是一种创新;相对于猴子,人是一种创新(谁知道呢)。“好奇害死猫”,薛定谔的潘多拉的盒子打开后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知道的和我们看到的是否真的是确实存在的呢?或许量子物理在改变我们的价值观和哲学观,或许这就是真实的互联网。但期望老板明天给你加工资是不现实的,期待林志玲明天会爱上你也是YY的,请相信概率!!

想深入了解还是别看了

从科普的角度看,这是不错的量子力学史话.但从专业角度看,书中有不少的错误.真的很担心没有学过量子力学的看了这书后是否又开始乱想了呢,呵呵.希望这不是作者的初衷,喜欢的话,强烈推荐看曾老写的<量子力学>,只要你有一定的高等数学基础就不成多大问题,曾老写的好多了,别看成周老的了,那书拿来做高校教材真是害国害民

很棒的一本书

上大学物理的那间教室的椅子睡觉实在太舒服了,所以,几乎全部的物理课我都是在昏睡中度过的。偶尔睁开眼看看台上那个意趣盎然的老头儿。虽然差不多都在昏睡,但那老头儿的风趣幽默现在想起还是会忍俊不禁。迷迷糊糊中对于奇妙的宇宙物理世界和量子物理世界有了些些了解和更多的迷惑。又跑题了。这本书,不错。看看牛人的那些好玩儿的事。顺便顺着作者的手看看外面的世界,那个美丽的世界,嗯,还有里面的世界,那个同样美丽的世界。够有趣,也够清楚明了。

买椟还珠--看《上帝掷骰子吗?》

一切都是上帝惹的麻烦。他老人家一开腔就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他知不知道“光”这个东西后来生出来多少是非?它不光催生出地球上的生命,其中包括某个会搞破坏会思考的小物种,还使得这个小物种念念不忘一个问题:“什么是光?” (暂且遗忘人也是上帝创造的。我的创世神话认知十分混乱,没有把Eru扯进来已经很不容易了。)量子物理就是那个简单的问题牵出来的:什么是光?(考虑到光是上帝捣鼓出来的,那么量子论最终进入哲学范畴,也算是一种宿命啦。)一开始,他们说光是微粒,后来,他们又说光是波,再后来,他们又说光是粒子,再再后来,他们又说光是波动。。。他们是物理学家,都是大脑沟回既多且深的人。在微粒说和波动说的拉锯战中,产生了普朗克公式、泡利不相容原理、测不准原理等等有趣但绝对让人一头雾水的理论,于是量子力学诞生,后来发展成量子场论。其实,以我凡事爱和稀泥的性子,《上帝掷骰子吗?》这书看不到一半,就不耐烦地想:“哎呀,钻什么牛角尖呀,既然光这么像粒子,又这么像波,那它一定既是粒子又是波嘛!”(同学,物理学要证明的好伐?既要数学证明又要实验证明,随便说说谁不会!)于是,后来“波粒二像性”终于出炉,我算是松了一口气。可是慢着,他们还继续钻牛角尖,非要想个清楚不行,结果越想越让人迷糊。到第237页,“多宇宙”理论出现的时候,我终于彻底晕了,从《球状闪电》那儿沾来的一点伪理解力也无能为力。那之后,这书的基本功能就是催眠。然而无论如何,《上帝掷骰子吗?》还是功德无量,因为我毕竟明白着看到了237页!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它是怎么做到的?看了这本书,对量子物理的理解仍然是量子云里量子雾里,看了后面忘了前面,但阅读过程很愉快,因为Capo用说书的法子说物理史,其间插科打诨,妙趣横生,公式自然是不懂的,但是解释公式的比喻好歹看得懂,八卦也懂。所以其实这书就是看了些比喻和故事,模糊记了些概念。他说他假定读者具有初中数学水平和一点点高中物理知识--那就是我呀!饶是如此,还是有地方不懂,他说了,是他的写作的问题,不关我事。其实,他假定的读者应该是“具有初中数学水平和一点点高中物理知识的男性”,要不然,他就不会用足球赛来比喻“退相干”理论。对我来说,足球赛和数学公式同属不可解的事物。当然,说话要公平,书中其它的通俗化努力还是起了作用的。比如他多次提到matrix,甚至提到基努里维斯(不容易啊!matrix出现一次,就能让我兴奋专心好几页),再比如他显然是武侠小说迷和侦探小说迷,有一段讲爱因斯坦和玻尔论战,竟然冒出一句:“(众人)觉得见证两大纵世奇才出全力相拼,实在不虚此行” (201页)。我忍不住会心一笑。(这里考一下各位看官:这句话出自哪一部武侠小说?答案在文末揭晓。)令狐冲大战冲虚道长的事儿,也被他信手拈了过去。在说到波粒二像性的时候,作者把福尔摩斯抬出来,引用老福的话:当你把一切不可能的结论都排除之后,那剩下的,不管多么离奇,也必然是事实。所以,电子不可能不是个粒子,也不可能不是波,那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它既是个粒子,又是个波。太完美啦。受过全面武侠、侦探、科幻熏陶,在网络互动中成长起来的完美科普作家,就这么诞生啦。这样的人,绝对是我辈中人。阅读过程中那种臭味相投的亲切感,简直太美妙了,连量子力学都像拂面春风。看完书,作者真正想告诉我的量子物理学的知识,我其实没记得多少,但是他讲故事的手法,他的渊博,他的平易近人,却给了我美好的体验,更何况这体验还沾着物理学庄严神圣的气息,那么,就算买了珠子又还回去,手里捧着的这个盒子依然值得赞美。(我向来觉得买椟还珠应该允许不同的解读:如果有人真的只喜欢那个盒子,那么把珠子还回去是理所当然的,自己不喜欢何必白占着?)前些日子跟朋友闲聊,说到一个事儿:一本畅销书形式的浅显的心理学书籍,跟一篇严谨深奥的心理学论文,哪个比较好。我认为,这两种形式的文目的不同。严谨的论文,目的也许是跟少数同行交流,或者发表在某个没人读的刊物上,专为评职称而写,那么就不要指望它被很多人阅读,升了职目的就达到了。畅销书是为了给人读,让人懂,如果有人读了这本浅显的书,真的弄懂了一两条道理,那么作者就该快乐。写出来的东西,如果想有人读,就应该让人有阅读趣味,这是起码的写作要求,幸好我们(至少网络写手们)现在开始明白这个道理了。装宝珠的盒子很重要的。就算有人不识货,起码他欣赏了一个好盒子,并且沾上些珠光宝气。。。我们又回到光了。量子论还没告诉我们光到底是怎么回事,也许我们永远无法真正得到那个超级无敌终极理论,不过那没关系,先看本好书吧。*答案:那句话可以在《天龙八部》第五册萧峰、慕容复、段誉少室山大战一节找到。

我的一点感悟

1.这种连续性、平滑性的假设,是微积分的根本基础。可是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却是相反的过程。2.普朗克的假设:能量在发射和吸收的时候,不是连续不断,而是一份一份的。上帝试图在告诉我们数字化的意义所在?3.普朗克和爱因斯坦一样,酷爱音乐。4.爱因斯坦的故事再一次告诉我们,小庙里有时也会出大和尚。....即使初始条件和计算能力是足够的,那也不能预测任意时刻任意空间的状态。否则就是上帝了。前一阵子读过一遍,但是读的很随便。现在重新、认真的再读时,感悟还是蛮深的。“把这篇文章送给那个女孩,以回赠她曾经送给我的那些可爱笑容。”(序二)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

量子物理的世界观

某人说rock了其world。我相信他说的话,虽然我不能说理解他的感受,因为我只是比较认真地看了前一百页。但我相信量子物理的颠覆性,我也一贯相信科学所蕴含的哲学意味和艺术美。 因此,推荐给那些对科学有兴趣的朋友。有心思的时候,我也会再仔细读一读的。

真是一本很难全部搞懂的书

从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人类对世界认识变化最剧烈的过程。人类的智慧在那个时代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完全是从人类思维的角度在认识世界,把人类的思维特点得以充分的展现。从现在看,人类在宇观范围和微观范围对世界的认知已经遇到了一个难以跨越的台阶,需要用时间的垫脚石逐渐抬高,才能进一步认识世界。感觉量子论产生的一些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观测所造成的影响已经大于被观测物之间的影响所造成的。而对于宇观世界的认识又因为距离太远而无法观测。真开眼的一本书!写得非常好。

不错的书

能让量子力学这么平易近人真是不容易的事。很生动。我很喜欢“饭后闲话”这一部分,科学家鲜为人知的故事很有趣。可是这本书只能让你对量子力学有很初步的了解和兴趣,要更深入的话,还要去读更专业的作品

很好玩

就像另一个豆友说的,怎么这么晚才看到这本书。不然我肯定对物理充满了热情,说不定因此改变了我的生活。不过我想又或者是因为另一个原因吧,那就是书里的内容和我现在的生活已经工作全无关系,所以才能真正享受其中的乐趣。我怀疑我看的是美国的那个版本,至少是那个版本的翻译吧,因为总是用很夸张的语气在写着,这真是一个黄金时代啊之类的。不过我看的是电子书,没有出版社信息,甚至没有作者信息。无论怎么样,都可以推荐给朋友们看。就当作我们现在看历史书一样看,或者看小说一样看都行。

貌似最后还是掷了

花了三天时间读完全部内容,这比教科书有意思多了,作者尽量避免代入复杂的数学公式和方程,只有最简单的薛大爷方程和贝尔不等式。整本书侧重于人类对量子世界的发现历程和带来的哲学意义。在最后形象的表示处在的知识的十字路口,让读者自己选择下去。书中对相对论与量子物理描述不多,读完此书,直接的后果就是我需要再读一本相对论去。

脑细胞过多的人可以看下

很难定义量子物理,我个人的理解只能是,每当你觉得找到答案的时候,就会发现新的出路,趋于死循环。发散思维吧,没有什么不可能

爱因斯坦大一统的理想能实现么?

谈到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的杯葛,本书还是多少有点倾向性的——毕竟是写量子物理的历史嘛。不过在我这个门外汉(门外汉可是常常有着精准的第六感的哦)看来,今天的量子力学不过是更高层次理论体系的一次近似表达而已。正如爱因斯坦所敏锐发现的那样,这个理论在逻辑上不是自洽的。这个理论虽然一直被实验所验证,但又充满逻辑悖论,只要想想中医理论就明白了。还有一个致命缺陷宣判了它的过渡性命运:量子力学与所有已有的理论体系一样,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没有反映出时间的方向。量子力学的数学模型在时间上都是对称的!不管包含超弦理论的M理论是不是真命天子,这个真命天子一定是存在的。上帝是不会掷骰子的。因果关系也是不会打破的。所谓不确定性,只是计算能力的局限而已。我相信决定论的物理哲学观。当然,如果我们局限于某种能力,即使发现了终极理论,也无法在可接受的时间内通过推导和计算,预知(是确定的预知,不是猜测)明天股票的涨跌,这个终极理论存在或不存在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

what does it mean by "time"?

这里不想去评价这本书的具体内容,一是因为还没完全读完,二呢,物质世界的研究,本就是个具体而伟大的过程,简单的下个评论不太客观。我想说的,只是同过“时间”这个概念来简单说说物质世界和思维世界的关系吧。时间不是没有力量的。这是大概快2年前,一个英国同学翻到一本关于“后现代”的中文书的时候,让我给他翻译的第一句话。不记得当时是怎么说给他听的。如果放在现在,我应该会告诉他:Time is powerful.很多字,词,句子,看似简单,可实际上其含义却是需要时间来理解和沉淀的。我和你,说得是同一种语言,甚至是同一句话,同一个词,可表达的意思却不一定相同。佛家讲究“悟”。“悟”的境界,对事情,对事物,对世界的领悟,感触和反思,深化。很深奥吧。只是当你把这些都看清楚的时候,整个世界在你眼中就开始变得明晰和简单起来。昨天躺在床上,突然想到和舅舅之间的交流。可以说,到现在为止,能毫无思维阻碍,畅通无阻而且非常精确的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就只有他一个人。我常常会把他没说出来的话接着往下说,而他也可以非常准确的知道我说的表面字词背后的含义。曾经想过为什么就没有碰到象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似的知音,现在才知道,原来知音早就在我身边。朋友易得,知音难求。此生得一足已,还有什么强求的呢?最近恍然大悟了很多以前以为很容易理解的字和词。正因为此,看待很多事情也冷静了很多。无法将这些和人说清楚,是因为如果不是体验过,思考过,对方不一定会理解。故事也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吧。所以,我的朋友,如果几年之后,我给你讲一些故事的时候,你可能会明白一些事情,而这些是你现在无法理解的。Time...这个词可以用很多的方式词语来解释。你能找出的方式越多,证明你对它的理解越深刻越全面。很多事情,很多人,很多关系,要通过时间才能显山露水。无论是人文哲学还是宗教哲学,时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相对于永恒的灵魂思想世界来说,时间和空间的三维空间是“抽象”的相对概念,这个空间是相对静止但是永恒变化的。“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就如同肉体之于灵魂。后者靠前者来体现,而后者存在于前者中却高于前者。哈哈。看起来也许很玄,这就象很多人也许都知道的那个哲学例子。某位哲学家说,我的脚两次踏入了又没有踏入相同的河流中。至于何时把问题具体化,何时又应当抽象化,这就需要你的领悟能力了。当你真的把这些概念都弄清楚了,你可以发现你的思维将到达一个非常灵敏的高度。因为物质世界和意识世界,便是整个世界。

疯狂的电子

算是我的第一本量子论的入门书籍,很精彩的史话,对量子论有了个系统的框架认识。准备买原版收藏,因为看的是Kindle版本,不知是不是因为没有配图,所以书中的几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不是解释得很清楚,比如EPR佯谬,贝尔不等式,惠勒延迟选择实验等等,需要另外找资料理解,这些都是经典物理被推翻的思想实验或者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解释不是很妥当或不是很清楚,容易产生误解。第一次尝试去理解量子论,读完,除了震惊还是震惊。电子的行为实在太诡异,爱因斯坦称之为“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完全推翻了人类对经典物理世界的认识,以前物理课上,爱因斯坦因为极力反对量子论,被形容为一个逆历史潮流的反面角色。但是,真的了解其中的缘由,我也不能接受这种“测量决定事实”的观点。虽然这是可以理解,即所谓的客观事实,是普遍大众的观测的结果,但事物真正的性质,取决于我们观测的方式,可是,当真要去接受这个理论的内心是矛盾的。如果有上帝,我仍然不认为他会掷骰子。而物理学家们更疯狂,为了解释“spooky”的电子,引入了“意识”、“多重宇宙”等相关理论,因为电子的诡异行为而要推翻我们对整个宇宙的理解,好吧,这个世界本来就很疯狂。

波和粒子

个人觉得,这场波动和例子的较量,其实大家都是赢家,但要非要说上一位,可能要算非哈密顿莫属。无论是创立矩阵力学的海森堡,还是建立波函数的薛定谔,其宗主都是哈密顿函数,而哈密顿本人却在他们100多年前建立了哈密顿函数。大家都是牛人,就不要争了~

非常耐看的科普读物

假设当年的教科书能这样简单易懂的解释物理,或者说解释所有的学科,那么就不会又那么多所谓的差生了,只有不会教好学生的老师和砖家的教科书。

有高中物理知识的人都应该看看

如果我们在学校里上的物理课能如这本书一般精彩,我想我对物理的兴趣要大得多,成绩也会好得多。我在高数课本上认识的很多人,居然在这本讲物理的书上屡次出现。这本书越到后面我越看不懂,不过这并不妨碍我因此被激发出对物理的兴趣,我在看第二遍。

一般。

以前看过,整体来说还算不错。后面写的不太好文字方面有装B嫌疑,太过为了装B而装B 貌似华丽实则啰嗦。

科学的发展

科学的发展让人兴奋!!物理科学的发展让我们更加兴奋!在欧洲一贯的开放思维下,科学总是如火如荼的竞相发展!英国物理界的兴起,让他成为海上的超级大国。德国一战的国耻,反而让德国的科学家们更加卖力的投身科学。在国耻下,国人的激情才会被完全的激发出来!而反观中国,在二战的期间,中国的科学以及文学也是极速的发展!而到了现代,什么博士完全失去了他们应有的信仰和能力!让人不紧感叹中国在科学方面的滞后!作为国人,只能感叹!开放,是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呀!

是一本相当不错的科普书

作为科普类图书,他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虽然实际的量子力学是更加复杂的东西,毕竟这本书只是史话而已。能够让读者开心的看完,并且对量子力学的历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我想,这就足够了。

今天刚看完

这本书在同事用全球通积分换的,放到桌子上有几个月了,好像换回来后他一直也没看,我也是最近才拿起来翻翻的,不过翻后就没放下,物理的世界太神奇了,最近一段是出不来了!

颠覆世界观的一本书

绝对是一本好书,绝对颠覆世界观双缝实验;量子擦除;滞后选择贝尔不等式;波函数塌缩;多世界。。。概率波;测不准;量子纠缠确定,不确定;模拟,数字;连续,离散;因果/非因果;实在/虚无?

掷骰子不掷骰子上帝自己决定

尽管很通俗,仍然是一头雾水。。。。也许这就是学术的美吧。不过这本由非专业人士写的书,还是值得收藏的。最感动的是,后记里的那句:“最后,把这篇文章送给那个女孩,以回赠她曾经送给我的那些可爱笑容”。希望看到作者关于可爱笑容的新文章!

很喜欢作者的写作思路

我是理科白痴考试经常不及格者。但是,又是量子物理学的狂热爱好者(我听不懂我老师的课程,但我却能想象西方大师的阐述)。早在拿破希尔博士书里提到那一丝丝线索开始(他说宇宙就是能量,人也是能量组成),就去寻找它的足迹。这一路探索过来就到这个领域。嗯,现在在看第一章,今天到算读完。虽然有些东西我消化不了,但我很喜欢作者的思路,让人沉思,又让人震撼。效果很棒。

“请大家坐好,系好安全带,我们的旅程开始了”

从乔维上校那搜罗的好书,源于对量子物理史八卦的兴趣。。。我被“哥本哈根”放倒过,且一直对科学家们充满了敬佩与同情

请收下我的膝盖

在豆瓣的第100篇书评,献给这本给我带来许多震撼的《量子物理史话》。至今依然记得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的顶层,靠着电梯密密麻麻的堆放着,却很少有人靠近翻阅。当时还在上学的我,因为刚选修了《量子力学》不久,对这个标题还比较敏感,便拿起一本翻了翻。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本书的副标题“上帝掷骰子吗”很有意思,我印象中自己接触的量子力学全是计算,满世界听到的都是普朗克和薛定谔,但是对量子力学中各个公式所代表的物理含义一无所知(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我一定睡的很香),这本书的出现,完美的填补了心中一段空白。这本书的重点在于“史话”,所以难免会有一些夸张的地方,但这本书的定位很清晰,就是给像你和我一样这种量子物理小白看的,想通过最简单的方法和最直白的描述告诉你我们这个世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一向认为物理和化学的学习,绝对不能跟数学一样永远专注在计算上,虽然数学毫无疑问是物理世界的基础工具,但物理是建立在实验之上的科学,不能简简单单的不知其所以然。至今我依然记得有关高三的量子物理课程,因为高考不重点考察所以在课程上一带而过(对于光电效应和量子能级还有一点印象),这无疑是一种悲哀,让我们错过了很多风景。还好有这本《量子物理史话》,作者写这样一本书我相信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世界的本质是随机?是概率?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至于本质,或许我们必须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去考虑它。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提出假设,利用实验验证,去尝试解释这个世界。就算是飞蛾扑火,也值得。何况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什么值得不值得,只有愿意不愿意。* 1900年12月14日,这一天是量子的诞辰,量子的幽灵从普朗克的方程中脱胎出来。* 量子论告诉我们:“无限分割”的概念是一种数学上的理想,而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一切都是不连续的,连续性的美好蓝图,也许不过是我们的一种想象。* 光电效应:对于特定的金属,能不能打出电子,由光的频率说了算。而打出多少电子,则由光的强度说了算。* 我(福尔摩斯)的方法,就建立在这样一种假设上面:当你把一切不可能的结论都排除之后,那剩下的,不管多么离奇,也必然是事实。* 谈论任何物理量都是没有意义的,除非你首先描述你测量这个物理量的方式。* 剃刀原理:当两种说法都能解释相同的事实时,应该相信假设少的那个。* 在概率解释、不确定性原理和互补原理这三大核心原理中,前两者摧毁了经典世界的(严格)因果性,互补原理和不确定性原理又合力捣毁了世界的(绝对)客观性。* 特别异乎寻常的声明需要有特别坚强的证据支持。* 什么是意识?意识是组成脑的原子群的一种”组合模式“。意识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而是系统复杂到了一定程度后表现出来的客观性质。* 一个孤立体系的混乱程度总是不断增加的,它的量度称为”熵“。换句话说,熵总是在变大,时间的箭头指向熵变大的那个方向。现在看来,我们才刚刚出发,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物理游戏

一直觉得物理学家在科学道路上的探索过程,如果做成一款游戏,还是很有趣的。游戏就是将玩家置于一个全新的宇宙世界中,那里的物理定律和现实完全不同,比如F != ma,F = βmta^2,β是一个0.5-0.51之间的随机数,同时有量纲。所以整个宇宙会呈现截然不同的各种微观到宏观的现象。看哪个玩家能最先堪透这一切。所以这个游戏的设计,一定程度上就是模拟上帝,从微观->宏观,设定几套最核心的公理,一切都成这个公理出发,演变几十亿年后,得到一个世界,然后将玩家置身其中,去猜测这个世界的本质公理,起源。有些公理的思路要很创新,和现有物理理论截然不同,使得玩家难以堪透。比如设计一个允许时光倒流,但是只读不可写的体系。或者设计一个多世界体系,且世界之间允许一种特殊叠加效应。想起三体中那个游戏,观测2颗太阳的踪迹,最后意识到刚好吻合一个三体问题解,就是这样一个探索过程。

数学的力量与永恒的秘密

首先我想对作者的科普精神表示佩服和感激,毕竟除了他之外很难有其他在量子力学领域相对专业的人愿意和我们这些门外汉做这些通俗的交流了。大学中的那些理工教授太高高在上,似乎只有凭借拗口的词汇,才能保护自己的专业性与权威性。也许对于专业读者,这本书不够严谨,但我就是恰好欣赏作者这敢于创新、敢于归纳的精神。小偏差无伤大雅,蹑手蹑脚只会一无所成。除了赞赏之外,我其实也有一点失望。对于作者的叙事重点和风格不是很喜欢,有的地方真的太啰嗦了,有的地方又叙述不清。谁让文笔好的理工男是少数嘛。综合起来,还是挺推荐这本书的。接下来,再谈谈自己读完此书后对量子学及其发展历史的一些感慨吧。数学的力量我一直以为物理等科学是主要基于经验主义(重视归纳)的,最重要的就是实验或观测。没曾想到推动量子力学发展的关键竟是数学,是一种被理性主义(重视逻辑)推崇的东西。海森堡的矩阵力学竟然完全只有数学意义?!物理学公式再难用实际意义解释,这是多么的荒谬而无奈!我从此体会到古希腊哲学家那种通过仰望天空而思考人生的执念。泰利斯想不到去提纯物质、做什么化学实验,所以他只能把水当做万物的起源“元素”,只能通过自己的想象去理解世界。或许古希腊哲学家们也会对自己的那些世界本质的学说而感到缥缈或怀疑。但出于参悟生命的渴望,即使冒着背离真知的威胁,他们还是会将自己的路义无反顾的走下去。幸好后来,经验主义的指导思路和不断的科学实验实践让我们有能力进一步探索事物的本质,踏上了一条无限接近真理的大道。可如今,我们再次陷入了无能为力。科学实验遇到了障碍,我们无法操控那些微粒,我们无法同时控制住任何电子的位置和动量。几千年后,面对比日常生活晦涩千万倍的量子领域,我们甚至失去了观察的能力,我们无法像眼见石头自由下落那样去直接观测量子学的现象。面对否定客观实在性的量子力学,我们甚至连仰望天空、胡思乱想的资格都没有。于是我们把探索的目光再次投向理性主义。幸好,我们拥有数学,我们拥有比古代复杂且系统千万倍的理性思考工具。数学让我们有了超越既有观察和实践限制的想象力,为我们带来了更广阔的天空。可这天空却如此浩瀚,畅游其中的我们是那么的渺小而迷茫。能解释原子光谱等量子问题的理论工具那么多,有矩阵力学公式、薛定谔波函数公式和路径积分公式。虽然它们究其根本有着统一的数学本质,但他们却有着不同的实际(经验)意义。这一次,我们除了可以依靠归纳法去发现新的规律、建立新的模型,我们也可以通过数学模型而反推出客观实际。这是多么具有突破意义的求知思路啊,完全超乎和颠覆了我过去的观念!量子学者正是凭借这些公式再进一步思考,从而想象出无数解释量子学本质的理论,比如哥本哈根派、比如退相干历史等。因为数学,我们再次拥有了胡思乱想的权利。我们甚至可以通过数学算法,得出贝尔不等式去,从而得以通过间接的实验方法去推翻定域实在性,去检验理论的正确性。这就是数学的魅力与伟大啊!只可惜,贝尔不等式的失利让我们更加相信量子论的非实在性,我们恐怕是难以有机会去证明或确认什么了。永恒的秘密说实话,这本书对我的科学观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虽然高中和大学物理也讲过一点量子力学,但真的都是管中窥豹。那时我只知道了能量是可以被分割的,轨道是量子化的以及什么是概率波。我完全没有意识到量子力学是对客观实在和因果论的冲击。可能就像爱因斯坦一样,潜意识里觉得一切的不确定性只是由于科学水平还不够,比如仪器精确度还不够,或者还存在着什么隐函数有待发掘。可惜延迟实验毁掉了传统的因果论,贝尔不等式让我们放弃了定域实在性。正如福尔摩斯所说,除去不可能的,剩下的即使再不可能,那也是真相。是的,不论我们多么难以接受,也终要去面对量子的非确定性。波函数“坍缩”的真相又究竟是什么呢?休谟的怀疑论曾让科学蒙上永远的阴影,让科学难以被完全“证实”。量子力学的非确定性则让科学学说难以被“证伪”。我很欣赏书中所提的一种求知思路,即“奥卡姆剃刀原理”:当两种说法都能解释相同的事实时,应该相信假设少的那个。作为一个活在21世纪的人来说,实证主义的思想已经在不经意间渗透我的整个成长过程。我想我是支持系综主义的,既然已预见到寻找真理解释的徒劳,既然实际意义并不影响量子学的实用价值,为何我们不能将这份好奇暂且放下呢?我依然是那个热爱思考的热血少年,可我也知道人生苦短,我更乐意将自己的人生奉献于更有前景的领域。或许只有让天空中留下几朵乌云,我们才会乐天知命。或许只有让天空中留下几朵乌云,我们才会自强不息。

好书

以一种让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介绍了有关量子物理,其实就是几乎整个近现代物理史的内容,对于有一颗科普心的现代读者应该是很有吸引力的

上帝掷骰子吗

由于父亲的推荐,有幸阅读了这本深奥的量子物理书。我向来是对于物理没有过多兴趣的,然,“当上帝掷骰子吗”的名字跃然眼前时,我的心中竟涌起了一阵兴趣。从最初的爱因斯坦和玻尔的博弈,到第一章关于光究竟是波还是粒子的研究,再一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的各种推论实验的研究,再到现今……虽然即使阅读完,对于量子力学这个“新世界的大门”,似乎也未曾涉足。但,期间科学家的博弈与探究精神,却真真切切映入了我的脑海中。对于问题废寝忘食的钻研与探究精神,那史诗般壮丽的哲学革命,值得后人所细细寻味。

颠覆的逻辑

看完本书实在是让我倒吸一口,或许之前对量子物理有些非常粗浅的了解,但读完这本书后,不仅仅是让我对量子物理的认识提高很多,更重要的是宇宙居然是非定域、不确定、不可知的,而且形态取决于观察者?电子双缝干涉时居然单电子既穿过左缝也同时穿过右缝,薛定谔的猫在被观察前居然既是死的也是活的,EPR佯谬中粒子间的信息传递居然远超光速,这是要完全颠覆我对世界认知的节奏吗?宇宙不观察时就是不确定的,只有观察时因波函数坍缩才会是确定态,这也太唯心了吧。关键在于哥本哈根派对量子物理的这些看似蒙人的解释居然无人可以举出反例,而且一次又一次被实验所证实,这究竟是个啥世界啊?三点体会:一、经典物理使我们形成的对世界、对宇宙的传统认识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很多事情都超出常理,但无论怎样光怪陆离,我们必须尊重科学,并试着去理解。或许如此奇妙的世界才为人类探知万物真理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二、任何天才都有局限性。当爱因斯坦一次又一次的为了守护他心目中的经典宇宙而不断强词夺理时,他便不再拥有那个不拘常理创造相对论的思维模式,当玻尔对弦理论嗤之以鼻时,他便从开创量子物理互补原理这个令人匪夷所思理论的神坛走回了人间。人一旦拘泥于自身的理解,便会失去创造力,失去开拓未知领域的能力;三、统一场理论一旦被发现,物理学就走到了尽头?从来没有想象过一门科学居然可以研究透彻到再无内容,就像读完一本书一样,不知这是物理学的幸运还是悲哀?忽然有一股冲动,希望自己也是一名物理学家,参与到探索宇宙终极奥秘的工作中,或许,某天人类真的能发现上帝。

关于宇宙和想象

最近看完了曹天元的《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崎岖的量子物理之路以牛顿和胡克关于光是波还是粒子的争论开端,几代科学家相持不下,一直争论到电子是波还是粒子的问题,用了300年仍没结果,并顺着这个方向继而发现了量子效应。接下来就是一系列更加光怪陆离的理论,如哥本哈根解释、隐变量理论、多宇宙解释、系综解释、自发定域、退相干理论,直到最近的M理论等等,一个比一个更让人瞠目结舌,经典物理的绝对客观性和严格因果性逐渐被摧毁。对这些关于宇宙真理的解释尽管有十万个怀疑在心里,不过在没证伪之前都没法简单地说他们胡扯,况且有时他们还能凭那套理论拿诺奖 。让人感慨,物理学家的脑洞简直可以装下无数个宇宙,想象力的确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把你限制在已有的状况之下,想象力却可以让你纵情在宇宙中穿梭,没有时空的限制。作者涉猎很广,把整个量子物理的争论史串讲了一遍,也讲清楚了很多问题,不过文笔略浮夸,节外生枝的形容词和描述太多。

好看

高三的时候看的,在那种睡眠匮乏的岁月,都能让我夜不能寐,几天就把这本书搞定了。其中讲到海森堡用一晚上研究出群论后,那个激动啊。最好看的还是每一章节后面的那个科学辟谣故事。这是我在贝塔斯曼买的最有意思的一本书。

《上帝掷骰子吗》摘抄

“我的方法,就建立在这样一种假设上面:当你把一切不可能的结论都排除之后,那剩下的,不管多么离奇,也必然是事实。”(《新探案?皮肤变白的军人》)玻尔意味深长地说,“电子的‘真身’?或者换几个词,电子的原型?电子的本来面目?电子的终极理念?这些都是毫无意义的单词,对于我们来说,唯一知道的只是每次我们看到的电子是什么。我们看到电子呈现出粒子性,又看到电子呈现出波动性,那么当然我们就假设它是粒子和波的混合体。我一点都不关心电子‘本来’是什么,我觉得那是没有意义的。事实上我也不关心大自然‘本来’是什么,我只关心我们能够‘观测’到大自然是什么。电子又是个粒子又是个波,但每次我们观察它,它只展现出其中的一面,这里的关键是我们‘如何’观察它,而不是它‘究竟’是什么。”我们的结论是,讨论哪个是“真实”毫无意义。我们唯一能说的,是在某种观察方式确定的前提下,它呈现出什么样子来。我们可以说,在我们运用肉眼的观察方式下,马呈现出白色。同样我们也可以说,在戴上眼镜的观察方式下,马呈现出红色。色盲也可以声称,在他那种特殊构造的感光方式观察下,马是红色。至于马“本来”是什么色,完全没有意义。甚至我们可以说,马“本来的颜色”是子虚乌有的。我们大多数人说马是白色,只不过我们大多数人采用了一种类似的观察方式罢了,这并不指向一种终极真理。论任何物理量都是没有意义的,除非你首先描述你测量这个物理量的方式。一个电子的动量是什么?我不知道,一个电子没有什么绝对的动量,不过假如你告诉我你打算怎么去测量,我倒可以告诉你测量结果会是什么。根据测量方式的不同,这个动量可以从十分精确一直到万分模糊,这些结果都是可能的,也都是正确的。一个电子的动量,只有当你测量时,才有意义。假如这不好理解,想象有人在纸上画了两横夹一竖,问你这是什么字。嗯,这是一个“工”字,但也可能是横过来的“H”,在他没告诉你怎么看之前,这个问题是没有定论的。现在,你被告知:“这个图案的看法应该是横过来看。” 这下我们明确了:这是一个大写字母H。只有观测手段明确之后,答案才有意义。不存在一个客观的,绝对的世界。唯一存在的,就是我们能够观测到的世界。物理学的全部意义,不在于它能够揭示出自然“是什么”,而在于它能够明确,关于自然我们能“说什么”。没有一个脱离于观测而存在的绝对自然,只有我们和那些复杂的测量关系,熙熙攘攘纵横交错,构成了这个令人心醉的宇宙的全部。测量是新物理学的核心,测量行为创造了整个世界。剃刀原理是说,当两种说法都能解释相同事实时,应该相信假设少的那个。量子论革命的破坏力是相当惊人的。在概率解释,不确定性原理和互补原理这三大核心原理中,前两者摧毁了经典世界的因果性,互补原理和不确定原理又合力捣毁了世界的客观性和实在性。事实上一个纯粹的客观世界是没有的,任何事物都只有结合一个特定的观测手段,才谈得上具体意义。对象所表现出的形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观察方法。对同一个对象来说,这些表现形态可能是互相排斥的,但必须被同时用于这个对象的描述中,也就是互补原理。停止争论吧,上帝真的掷骰子!随机性是世界的基石,当电子出现在这里时,它是一个随机的过程,并不需要有谁给它加上难以忍受的条条框框。全世界的粒子和波现在都得到了解放,从牛顿和麦克斯韦写好的剧本中挣扎出来,大口地呼吸自由空气。它们和观测者玩捉迷藏,在他们背后融化成概率波弥散开去,神秘地互相渗透和干涉。当观测者回过头去寻找它们,它们又快乐地现出原型,呈现出一个面貌等候在那里。这种游戏不致于过火,因为还有波动方程和不确定原理在起着规则的作用。而统计规律则把微观上的无法无天抹平成为宏观上的井井有条。德国是我孀居的母亲和难缠的兄弟,德国是我的妻子,是我的孩子,我必须知道我正在为她作出怎样的决定!是又一次的失败?又一场恶梦,如同伴随我成长起来的那个一样的恶梦?玻尔,我在慕尼黑的童年结束在无政府和内战中,我们的孩子们是不是要再一次挨饿,就像我们当年那样?他们是不是要像我那样,在寒冷的冬夜里手脚并用地爬过敌人的封锁线,在黑暗的掩护下于雪地中匍匐前进,只是为了给家里找来一些食物?他们是不是会像我17岁那年时,整个晚上守着惊恐的犯人,长夜里不停地和他们说话,因为他们一早就要被处决?”“特别异乎寻常的声明需要有特别坚强的证据支持”这一原则,要求对每一个个例进行严格的,可重复的双盲实验有一个叫做“不可复制定理”(no cloning theorem,1982年Wootters,Zurek和Dieks提出)的原则规定在传输量子态的同时一定会毁掉原来那个。换句话说,量子态只能 cut + paste,不能copy + paste,这阻止了两个“你”的出现。但问题是,如果把你“毁掉”,然后在另一个地方“重建”起来,你是否认为这还是“原来的你”?人死后自然就没有意识了,就像音乐会后烧毁了所有的乐谱一样,这个乐曲自然就此“失传”了。也许我们可以接受那位著名而又饱受争议的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的意见,把科学和形而上学的分界线画在“可证伪性”这里。也就是说,一个科学的论断必须是可能被证明错误的。比如我说:“世界上不存在白色的乌鸦。”这就是一个符合“科学方法”的论断,因为只要你真的找到一只白色的乌鸦,就可以证明我的错误,从而推翻我这个理论。但是,如前面我们举过的那个例子,假如我声称“我的车库里有一条看不见的飞龙。”,这就不是一个科学的论断,因为你无论如何也不能证明我是错的。要是我们把这些不能证明错误的论断都接受为科学,那“科学”里滑稽的事情可就多了:除了飞龙以外,还会有三个头的狗、八条腿的驴,讲中文的猴子……无奇不有了。无论如何,你无法证明“不存在”三个头的狗,是吧?

上帝一直在看着我们前行

就内容题材来说,就是比较通俗的史话,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它讲的是量子物理的史话,这个真的不是很好写成那种通俗文字的,但是他成功了,我肯定。就写作风格来说,他很能把大家引入到某个他塑造的场景中,就真的感觉像是物理学界那种翻天覆地、开天辟地,时而又布满乌云,荆棘密布的感觉,很形象,很深动,并且关于物理原理的实验、例子和理论也好,都会有生动的比喻,让人一看就懂。读完这本书,我才真的有对物理界一窥究竟的感觉和冲动,物理是这么的神奇,这么的美妙,经典世界很美妙,很温和,量子物理的世界很奇妙,很多惊喜,也有很多陷阱。宏观和微观的世界不论在哪个解释下,都是如此对应和和谐,好神奇的世界!我很在意退相干理论,也对多宇宙理论非常之感兴趣,这似乎也是我以前想过的问题。不过至于量子物理如何在生活中应用得如此广泛,我还真不知道其中的原理,还无法从理论一下子理解到实践。不过很期待超弦理论的解释,接下来就看“优雅的宇宙”吧!

读起来不容易,要读的得下决心

豆瓣上评论这是本量子物理的启蒙书,就是读起来有点累。看来果不其然,这本书要是在我学习基础物理之前读,一定是本让我萌发对物理学浓厚兴趣的天书,但现在读这种大部头来当作消遣,实在有点吃不消,虽然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等众多“大家”在面前不停的闪过,但是晦涩的理论加上作者实在一般般的理科文笔,读到13.57%就已经索然无味,没有了读下去的兴趣,干脆就此作罢。如果有人想重温一下物理学历史再窥探一下物理学的奥妙再畅想一下物理学的未来,可以建议读一下,但是需要仔细静下心来慢慢研读才可,不宜走马观花。

起于科学、止于哲学与神学之间

这是一本好书。能将复杂的问题说清楚,很难了,而让读者合上书后又有许多思考,则更是不易。但这本书做到了。这本书论述了上世纪物理学的发展。要知道科学的发展总是遵循这样的原则:一群年轻的科学家以无穷的想象力,打破既有的框架,创立新的科学体系。但当他们渐渐老去时,大多会回到神学或者哲学中。而当他们的学说,由科学假说成为科学神话的时候,就应该有新的天才来打破了。很显然,这本书所述的物理学正沿着这样的路径在发展。引起我联想的是,并不能将量子物理学中的理论简单复制到宏观现实中来,虽然其从某种角度上看是如此的美丽。不将微观与宏观相混淆,是研究物理、甚至于其它学科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曾记得日本科学家对于宏观与微观间的差异有这样的比喻:有两条狗,一条干干净净,没有一个跳蚤;另一条却满是跳蚤。当两条狗站在一起时,从微观上看,任何一个跳蚤都可以从一条狗上跳到另一条狗上,所以微观上其过程是可逆的;但从宏观上看,再没有狗是干净没跳蚤的了。微观的可逆并不对应宏观的可逆,微观的规律并不能拓展到宏观上。而许多物理学的谬误往往都来自于对于微观规律的过分放大。其实不仅在物理学中如此,在其他科学中也一样。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解释:我不能让他/她这样做,要是所有人都这样那我该怎么办。这就是典型的微观规律宏观化所产生的谬误。要知道所有人都这样做的可能性是极小的。在二十世纪,量子物理学后,产生的分形理论与混沌理论也从很大程度上印证了上述原则的有效性。从分形角度上看,被测量物体的长度是随着度量尺子的大小而改变的。当用原子显微镜来测量国境线的长度时,你会因为无穷尽的量子潮汐而无法得到准确的结果。分清了微观与宏观,自然对于随机性与确定性的关系也有了新的认识。从微观上看,这个世界是充满了随机性的,是由许多偶然事件组成的。但当时间或者空间尺度足够大的时候,宏观的特性自然呈现。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近来很流行的“蝴蝶效应”,则应该知道,虽然亚马逊丛林中的一个蝴蝶的翅翼闪动会造成纽约上空的一次暴风雨。但并不是每只蝴蝶的翅翼闪动都能产生这样的效果。绝大多数的闪动在漫长的时间空间尺度下是泯灭了的。而在大尺度下,仍然是宏观规律起作用。因此,要充分尊重偶然性,但也绝不能将偶然性当作唯一。起于科学、止于哲学与神学,感谢上个世纪研究量子物理的天才们,给予我们太多的精神财富。

我彻底晕菜了

书看完了,完蛋了!彻底颠覆了我的理性思维,我严重的认为现代量子物理就是唯心论了。超越了我的理解范围,我彻底不懂了

爱因斯坦的上帝死了

尼采:上帝死了(这里罪魁祸首可不是尼采,尼采只是发现宣告了这一事实罢了)量子论:爱因斯坦的上帝死了遥想上世纪20年代末,北欧丹麦,冰雪纷飞,残阳如血,物理世界的巨变仿佛已在预示之中,于是乎波尔的互补原理,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波恩的概率解释横空出世,震惊寰宇,史称哥本哈根解释。这下爱因斯坦可坐不住了,虽然他的关于光电效应的论文算是现代量子论的奠基,但是哥本哈根解释动摇了物理学上的根本基础 -- 定域实在。定域(Locality)说的是不存在超光速的信息传播。实在说的是存在一个独立于我们的观测之外的一个实在世界。爱因斯坦跳出来和波尔激烈辩论,做思想实验,可惜都被波尔一一化解。爱因斯坦的幸运或者是不幸是他生前没有直接否定定域实在的实验出现,直到贝尔上世纪70年代提出贝尔不等式,最后被实验证实量子世界观的真实性,定域实在的世界观在无声中轰然倒塌了!爱因斯坦的上帝死了!!这既是物理学上的巨变,也是哲学上的巨变。哥本哈根解释实际上说的是“不存在客观真实的存在,只存在被观测的存在”,也就是说一样东西如果无法被观测到(这里说的是观测的可能性),那就等同于不存在。这是彻底的实证主义。如果说实证主义属于唯物主义对物理学的冲击还算小的话,那么波函数的坍缩的哥本哈根解释所说的观测者的参与就是实实在在的唯心主义了。当我们不观测时,粒子处于发散的波态,它无处不在,弥漫整个宇宙,以薛定谔波动函数中的Sai的平方作为出现在某处的概率,一旦我们去观测它,那它马上就坍缩为粒子,重新活灵活现的出现在我们面前。也即是说,你背过身不去看月亮,它就变成了粒子波在那四处发散呢,而一旦你转过身,它就又是那个“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的朗朗明月了。诡异吧,任谁想象这种物理图景都会觉得诡异,但在哲学上这却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主体的起处即是客体的止处,主体的止处即是客体的起处”(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So, 爱因斯坦的上帝死了。呜呼,斯人已逝,日子还得过下去,总不能出现量子论大家就都抹脖子上吊吧。这样的一个世界,没有了实在性,但在我看来,却是可喜可贺的,因为它获得了自由。这种自由来自于随同实在论一起逝去的决定论的灭亡,开放性的新生,这个世界获得了永恒的新奇性,而不是在某个将来有个无法跨越的“末日审判”在那里横亘。

事实

很期待。。看了大家对此书的评论,勾起了我对此书有种强烈的拜读欲望。。。出于豆友们对这方面的热爱,在此也我向大家推荐一部,《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个人觉得挺有意思。。。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愿在此结交一二志趣相投的良师益友。。。

绝对经典的科普读物

大学物理老师给推荐的这本《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一直到现在才看到。之前对于老师课上讲的东西,一开始就感觉跟洗脑一样,在中学的时候,从来没想过,物理课居然能上出哲学课的味道,而哲学,对于我这样的理科生来说,真的是玄之又玄啊。不过后来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似乎慢慢沉迷其中,觉得无限神奇。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本《量子物理史话》。一开始阅读便停不下来,对于书中描绘的那个神奇世界,我充满惊奇。一方面是有大学物理的基础,对于其中很多东西理解并不困难,另一方面也叹服于作者本身的积淀,大气蓬勃的旁征博引,精妙绝伦的比喻象征,将这本书中那些关于量子物理的理论讲解得深入浅出。相信我,即使你没有学过大学物理,只要有中学的物理积淀作为基础,阅读这本书就不会存在任何问题。量子的世界,确实是一个奇妙甚至不可理喻的世界。当物理中出现了“意识”这样的怪兽的时候,很多事情变得似乎不仅仅是物理的范畴了。而当薛定谔的猫开始撕咬人们的神经,那些不问天下事,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物理学家们也不得不放弃一贯行之的“鸵鸟政策”,开始在量子物理这片充满了风暴与迷雾的大陆上摸索。未来到底会怎样,没有人能说明白,从最早的牛顿经典力学,到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统一论,似乎经典物理的大厦相当完备,金碧辉煌。但是量子物理却以摧枯拉朽的气势,几十年时间就将人们几百年的功绩摧毁得千疮百孔,宫殿轰然倒塌之后,物理学在风雨中飘摇,而人们,也不得不重新披上战袍,开始新的征程。和相对论不同的是,那种依靠爱因斯坦一个人的天才就可以支撑起一个理论的个人英雄主义,已经和经典物理世界一起,一去不复返了。在量子的世界里,闪耀着太多太多璀璨的明星,波尔,薛定谔,海森伯,德布罗意,波恩,爱因斯坦......每一个都是百年不遇的奇才,而没有一个人,可以独立支撑起这样的一个体系。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史里,我们看到有太多太多的英才为其呕心沥血,但是依然只是仅仅掀开了其神秘面纱的一角。而还有更多更多的神奇,需要更多更多的英才们前赴后继。看这本书另一个收获,在于让我看到了物理学家们身上最纯粹的理想主义的光芒。当经典物理大厦轰然倒地的时候,是他们,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揭示大自然最本质的规律,一次又一次的毅然起航。即使完全看不到未来的方向,也不知道目前脚下的路,到底会把他们引向何方,他们依然执着。就算前面遇到的是“意识”怪兽,就算前面遇到的是“分裂宇宙”,任何的困难都无法吓退这帮人类的英杰们,只有心中永恒的理想,才是他们最终的目标。他们的这种精神,其实不只是在物理世界,在生活的任何方面,都是可以激励我们前进的最纯粹的动力!

读后随感

昨晚用了一个整晚读完,没有刷碗,没有跑步,笑,手不释卷的感觉还真是美妙啊。边看边随手写下一些乱七八糟的话,刚才随便串了串,嗯,都堆出来吧量子力学史话读后yeah!真是太棒了,从泡利不相容原理开始,薛定鄂方程、测不准原理,这些名字原来在脑子里始终都是一个模糊的存在。一直以来,我都对这些名词充满着敬畏。波粒二象性是高中物理就接触的,只是彼时我只是强行记下概念,反正考试不考你如何理解波粒二象性,hoho,话说回来,真的要考,不知要死多少人……而普通的大学物理,记忆中是不涉及量子力学的。我知道这些个名词纯粹出于好奇,从一些科普读物上看到的。不过,显然没有读懂,嗯嗯,这应该是那些书写得不够好,一定是的!嗯,现在我开始企盼这家伙写个相对论简史了。从刚刚接触物理开始,我便认定这门自然科学与哲学有着神秘的联系。当然那时候是不懂这么说的,只是模糊的觉得这世界所有的事物,一定服从某种最高律的安排,简单而又完美,且具有说服力。让你觉得:啊,这件事情原来是这样子的啊,真是棒极了!所以在日后的每一次物理学习中,我都试图寻求公式背后的实际意义并获得成功,直到波粒二象性为止。所以今晚的感觉很兴奋,或许和多年前的那次深夜看文得知不败的魔术师并没有随着腐朽的同盟一起死去时的感觉一样好。以至于要写下这种感觉。说起物理与哲学的相通性,笑,我居然想到了宗教问题。我好像很早就流露出这种倾向,初中时看武侠,高中时看柯云路,我都试图用我拙劣的物理知识去解读那种种不可能,hoho,当然,没有成功过。只是那时我否认的却不是我奇异的世界观,而是武侠与柯云路。之后的很多年里,无论是好友提起的某邪教,还是正八经的佛教、基督教各派各宗,我都无法接受。如果说前者是因为鄙视,那么后面两个博大精深者,是因为什么呢?是的,我无法接受不能与现代科学——尤其是数学与物理——兼容的学说。在我这里,没有纯精神的存在!2004-09-07

只有上帝知道这件事

这本书是世界物理年的献礼之作。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有点惊讶,这个年代真的还有人关心物理!想在十七世纪,保罗曾经说过:科学之友物理和集邮。那是一个全民热爱科学,热爱物理的年代。这个年代过去就不会回来了。人们越来越现实,越来越远离科学、远离物理了。曹先生这本书诞生于世界物理年,姑且不论内容如何,意义是积极的。感谢曹先生。至于内容等我全部看完再详细道来。

難得值得一讀的書

長期以來,我和愛因斯坦一樣執著,堅信自已生活在一個理性的、客觀的、萬事萬物嚴格遵循科學因果關係的物理世界。此書,顛覆了我這方面的認知。趣味性十足,吸引人一口氣讀下去,也能激發讀者對量子物理的莫大興趣。不過,作者感情過於充沛,經常好發一番駭人耸聞之言:啊!偉大的時刻來到了!啊!了不起啊!諸如此類的,以致敝人的小心脏真的有點,啊!吃不消了啊!

妙不可言的物理

对于《上帝掷骰子吗》我真是与之相见恨晚,好久没有遇到一本我认为买的超值的书了。实际上,很多科学家都表示,量子物理几乎是无法科普的,它过于深奥,早在80年前玻尔就已经把量子物理的基本方程形式推导出来,但是对于量子世界的解释,确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顺着量子这条路,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与我们日常的世界迥异,与我们已经形成的观念背离,但又一次次的被试验所证明。光的波动说和粒子说长达几个世纪的交锋,谁对谁错?薛定谔的猫是死了还是活着,或者是两者状态的叠加?是否存在的N个平行世界?意识究竟是什么,为什么科学试验会走上唯心论的歧途?想知道所有这一切,去读《上帝掷骰子吗》吧。这是一本让你乐而忘返,却又常常陷入思索的妙书,不看,后悔一辈子。

人类一直处于“黄金时代”

我对物理的兴趣是起源于哲学的。如果我们试图以一种纯理性的方式来思考世界(就像TBBT中的Sheldon那样),最终世界上的一切问题(任何领域的任何问题)就会归结到“这个世界是什么”、“我是谁”、以及“我为什么存在”,也就是哲学上的经典的三个根本性的问题。而要想解答后两个问题,无疑也要对第一个问题有着清晰的想法,因为我们属于这个世界。带着纯理性的思考方式(也许真正的纯理性是不可能的),如何正确的认识这个世界已经成为了我眼前最急迫的问题,而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或者说最有希望能解决这一问题的),当然是量子力学。于是我花了一些时间希望找到能够让我这种非物理专业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了解量子力学基本思想以及进展脉络的书。出于对日本图书的一贯好感,我先阅读了电驴上推荐的《漫画量子力学》。但看完之后感觉索然无味,其中所表达的内容无非是高中物理已经学过的各种概念、公式,却缺少对量子力学这门学科整体宏观的把握,也难以理解量子力学思维的本质及核心。于是又开始在论坛上面找推荐的书目,也于是看到了别人推荐的这本《量子物理史话》。这本书也许是我看到过的最优秀的科普读物了,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一本科普,能够把一个学科从其起源的缘由,沿着历史的脉络,如此流畅、如此清晰、如此具有人文关怀地一直说到今天的最新进展。作者优秀的文笔,将一个世纪以来人类中最优秀的人的困惑、惶恐、激动都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作者带着我们随着精英的思想轨迹,一起去思考这个对于理性的人来说最重要的问题。这本书中鲜有公式,虽缺乏数学上的严谨,却不减逻辑上的缜密,现代量子力学所排斥的因果律,却在本书中有着很好的体现。书中的第一章章名叫“黄金时代”,指的是经典物理学与量子力学的衔接点,意为经典物理学的巨大成就使得几乎每个人都认为最伟大的时代已经来临,宇宙的奥秘即将揭晓。但读完全书,感觉黄金时代又岂止那几十年,整个量子力学的发展史,或者说整个物理的发展史,甚至说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史,从来都闪耀着金色的光辉。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到近代的物理学家,人类始终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不断挑战智力的极限,使得我们的理性向我们的想象力逐渐逼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黄金时代一直存在,也许也将会一直存在,我们似乎可以给“黄金时代”一个递归的定义:黄金时代即人类用现有的理性去驱使他们追求具有更高理性的黄金时代的时代。

一本毁三观的好书

读着这本书,沉浸在量子论带来的震撼之中。读完这本书,感觉到自己的眼界被拓宽很多,并认为自己的世界观受到它的影响。此书用轻松的语言介绍了量子论发展的历史过程和量子论的基本思想,初步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且文采飞扬。不仅言之有物,而且把要说的话说得清清楚楚,干干净净,说的都是些人话。这是我对这本书的整体评价。“才华横溢”说的就是曹天元这样的人。

我希望上帝不掷骰子

I'm the Schrödinger's cat, puzzling between life and death. What I'm willing to do, is to find out the Plato's truth!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好意思,做惯了标题党,如果因为这个被世俗整得有点暧昧的标题,把你吸引进来了,不好意思,你好走。因为这个话题,实在与情色无关,是谈量子物理学的话题,谈最近刚读完的这本书《量子物理史话》,估计看到这一行已经有一半的人直接拿鼠标点叉叉了。没关系,我们继续。其实从本意上来讲,源出《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这句话,讲的是万物本无永恒,身心无需执着的原理。色是指有形的一切万物,而万物只不过是表象,本质无非是空。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被演绎成了别的意思。很早前读到这句话时,我无非还是把色空之意当作哲学的话题,或最多加上万物恒变的物理揣测,仅此而已。只有当最近读到《量子物理史话》这本书时,才发现我的世界观受到了量子物量学全面的颠覆。又或者说,我前三十来年常常在思考的问题,不管是物理学,还是哲学,甚至是玄学,都在量子物理那千头万绪的线索里找到了比照和对应。我原本以为我很高深,原来不过如此浅薄,我原以为我发现了很多真理,原来不过是量子物理学中的一点浮垢。这可真让我沮丧,又让我欣欣然,原来我最初的胡思乱想,如今都有了科学的依据。这可真是一本匪夷所思的书,虽然大量枯燥的公式推演令我头晕脑胀如堕迷窟,但条清缕晰的表述和千奇百怪的观点,还是令我大开眼界。书还有另一个名字叫《上帝掷骰子吗》,别以为只是个比喻而已,原来在量子物理学中真的有一个流派,几乎就证明了上帝的存在——通过大量的物理分析实验和数学推演,证明这世界原来可能是因为一位观测者意识的影响而存在的。——这是一个多么荒谬的逻辑:你的存在是因为我在看你所以你存在。可是这一切都因为科学——注意,不是哲学或心理学或别的什么,而是实验证明——而成为真实的可能。太不可思议了。如果有一种学科能把务实的数学、化学、物理学和务虚的哲学、神学、宗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那就是量子物理学。我一直坚信牛顿的力学和赫兹的电磁学构成的经典物理学,不会是世界真理的全部,但我从来没想到这一切会被量子力学所全部颠覆。我们曾经认为是幻想的,譬如超时空、超空间跨越、心灵感应什么的,原来全都在量子物理体系中得以实证,哪怕你在宇宙的此端,我在宇宙的彼端,仍然不如一颗粒子的感应来得灵敏。光是什么?从光是什么开始,我们就开始一场精神分裂之旅了。它可能是粒子,所以叫光子,也可能是波,所以叫光波。过了将近一百年,无数人搅和不清的折腾后,才弄明白,它又是粒子又是波,所以叫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就是说,它又是男的,又是女的,又是活的,又是死的,又是实在的,又是虚幻的,又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这就是经过科学实证的结果,跟玄学也没什么区别了。能量是什么?之后是关于能量的说法,能量是什么我还是没太弄明白,但至少知道了,能量的传递,是一份一份的,而不是连续不断的。就好象你从广场坐车到彭家桥,不是一路过去而是一节一节过去——不是跳过去,而是连跳的过程都没有,就这么一节一节地组成了你的这段路程,这个状态实在是很难以想象。所以对量子物理学的了解越深入,就越象是在坐一趟思维常识的过山车,沿途的风光让我惊骇不已又心潮澎湃。世界到底有多小?在量子的世界里,已经有了不可分割的最小成分,那我还是忍不住要问,那比这个还小的呢?总有什么是来组成它的吧。但好象再分析下去,只有一个解释:空。就是说,空组成了万物,万物分解下去就是空。眼熟吗?这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是哲学问题,而是物理学上实验证明的结果。反之,世界到底有多大?宇宙之外是什么?从哲学上来讲,这是一个永远不可能知到的终极问题。因为你出了这个边缘,还会有之外是什么这个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只能假设不存在。一粒原子包含了宇宙的全部信息,你信吗?而在量子的世界里,几乎证明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有26维的超弦世界里!而不是我们一直以为的四维空间(连第四维的时间我们都还很难证明它的存在呢)。最后,大家折衷地把维度简化到了十维,仍然是不可思议的。而在同一个时间中,有无数个世界在并行,有无数个你在看我这篇文章。或者在同一个空间中,有无数个时间在并行,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在同一个地方正在做着不同的事。世界到底有多大,或者多小这个问题,已经不重要了,连世界到底有多少个,我们都弄不明白了。我们学的都是错的?杠杆原理,万有引力,力学结构,以至于很多我们所熟悉的物理学知识,哪怕是经过无数次实证验明正身的物理学知识,到了量子世界,全被颠覆得乱七八糟。总而言之,一切传统经典物理学的公理,原来不过是量子世界大概率事件的总合,而不是真理的全部。比如我打你一拳,中拳的地方有的地方痛,有的不痛,但总体来说,痛的地方多,所以这一拳是痛的。但不表示不痛的不存在。不能说我们学的不是错的,力学、光学、电磁学,这些宏观的物理学知识,在生活中非常实效,但很遗憾,在量子的微观世界里,一切规则都被颠覆得一干二净,我们要从头开始。量子物理学实在是太神奇、太神秘,甚至太神经。荒诞到想象力丰富如我,都不敢轻易判断。我不敢对量子物理学作什么评论了,那似乎是在亵渎上帝。但实实在在的,量子物理告诉我们,我们的世界,因为我们的观测而存在,我在看你,所以你存在,我不看,所以你不存在,甚至,你的存在,是因为我的思考,也就是意识,而发生的。象不象盗梦空间里的桥段?眼熟吗?笛卡尔说的“我思故我在”!量子的世界:既是波的存在,亦是粒的存在。既是主观的存在,亦是客观的存在。既是绝对的存在,亦是相对的存在。既是物理的存在,亦是哲学的存在。井然有序的幕后是大量无序的偶然,所有事实的存在,其实是大概率因素的累积,所以,必然是偶然,偶然是必然。一切都可是万宗归一,一切本来都存在,一切本来都不存在。量子学科就是这么以唯物主义的实证,推导出了唯心主义的结论。多么可怕的事实,难怪连波尔、爱因斯坦等等,也不敢轻易同意或否定。谁试图了解真相,谁就远离真相。这真是一个幽灵般的世界。TIPS:一些有趣的不是事实。幸好,这还不是一本纯粹形而上学的书,让我还能津津有味地读完它,有很大一部份是很多精彩的故事,告诉我一些不是事实的事实。比如:阿基米德没有做到那个称皇冠的实验,因为这个实验根本不可能完成。牛顿不是因为一个苹果发现万有引力的,那是牛哥在扯淡。半身不遂的霍金是一个赌鬼,老是跟人打赌,不过运气不好,十赌九输。很多伟大的发现,都是偶然,比如量子论的开端,不过是一堆快发霉的底片造成的。德国魏玛14年期间换了20次内阁,内外交困,却是德国科学最发达的年代,很奇怪。牛顿一个人,只不过在23岁那会儿,就为近代力学、光学、数学三大学科打下了基础,到底这是个天才,还是上帝在通过他示喻世人。爱因斯坦在小小的专利局里用一张纸一支笔改变了世界,我们的专利局里除了官员还出产什么?狄拉克31岁获得了诺贝尔奖,却不想去领,他讨厌在公众中的名声,不过卢瑟福劝他,如果不领奖的话,那这个名声就更响了。反观我们那些拥有高级职称的科学家们,整天闹腾,却拿出了什么成果?除了那些用来评职称的论文以外。布莱克特,战后辞去海军上尉的职务,充满兴趣去研究量子物理学,也得了诺贝尔奖,而我们的将军估计退役后只能成为优秀的城管局长。大部分卓有成就的量子物理学家,出成果都在24—27岁间,最大的也才31岁,36岁的薛定锷和43岁的波恩已经算是老爷爷辈——何况他们之前已经成就卓著。而我们的年轻人在做什么?在攒钱买房买车娶老婆。总之,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你看到的一切都在颠覆你的所有经验。等等,让我休息一下。这时候,你应该已经不存在了。


 上帝掷骰子吗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