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侮辱与损害的》书评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4-11
ISBN:SH10188-500
作者:[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页数:454页

爱和宽恕

《被侮辱与损害的》是我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第二部作品。第一部是《卡拉马佐夫兄弟》。《被侮辱与损害的》是很早就听说了的,但据说《卡》是入门级的,而陀氏又是被很多人推崇为大师的人物,于是便先买了《卡》一书。《卡》的篇幅很长,一直放在床头,细算起来应该有超过一年的时间。由于《卡》是断断续续读的,所以印象都是破碎的,不得不说是一件憾事。待从图书馆借回了《被侮辱与损害的》,下定决心尽快读完。同时借的还有其他人的作品,但是,我确实觉得陀氏的作品更有一种吸引人的力量,于是那几本就被打入了冷宫,一直躺在角落里。这是一个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正如大家所公认的,陀氏的作品戏剧性很强。发生了很多事情,人物的感情又常常是激烈的甚至是狂乱的,这大概也使得作品的冲突愈发剧烈了吧。于是便对人产生一种强烈的吸引,迫不及待地希望知道,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当然,有时候也会觉得作者似乎跑题了,讲了一些很奇怪的东西,而过了段时间又绕了回来,蓦然发现,一切仍在作者的掌控之中。对于这部作品中的人物,我想,如果一定要说最喜欢谁,大概我会选择涅丽。这是一个倔强的小姑娘。喜欢她,或许是因为觉得在生活中能够从别人或自己身上发现一些她的影子。比如,她的内心有着最为善良的柔情,可是她的外在行为却表现得无礼甚至蛮横反叛与不可理喻,她用一种极端的方式试探别人,看别人是不是真心待她,等等等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我见过,也许曾经我也做过这样的人,做过这样的事。所以读到关于涅丽的这样的部分,免不了感叹,免不了伤心,免不了怜爱。我不得不佩服陀氏的观察力,因为他的细微观察而使得涅丽活了起来,充满着生活的气息。而涅丽的坚强和骨气,面对生活的苦难所表现出来的不屈,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然而在她的身上,悲剧性也是最为集中的。母亲被负心汉抛弃,大部分时间随母亲过着衣食无着的生活;母亲不为外祖父宽恕,内心的煎熬全都像这样一个孩子倾吐,所以她承受着很多本不该由她来承受的苦痛,懂了很多在她这个年纪不该懂得的事情;母亲和外祖父相继去世,她成了孤苦无依的孤女,受尽凌辱,可是她却没有去找自己的生身父亲——那个抛弃了母亲的公爵。她什么都知道,但是,她为了母亲的恨而决定对公爵不宽恕。而当她终于被好心的凡尼亚收留,终于被好心的尼古拉·谢尔盖伊奇一家收留,过上了幸福欢乐的日子,她却病情加重并在不久后去世了。当然,她的去世,不是故事的高潮部分,那是尾声了。就是这样一个令人无比悲伤的结尾。好在,其他善良的人们似乎是得到了一个比较完满的结局。我宁愿相信是这样。凡尼亚,这个一直以第一人称叙事的主人公,作为整个故事的亲历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好人。作为一个作家,他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作为一个男人,他深爱着他的娜达莎,尽管娜达莎疯狂爱上了阿廖沙;作为一个善良的人,他收留了涅丽,为尼古拉·谢尔盖伊奇一家尽心尽力。凡尼亚同样是一个悲情人物。他的悲情,主要体现在他的爱情上。当他深爱的娜达莎爱上了阿廖沙并且决定跟阿廖沙私奔的时候,他试图阻止却最终决定成全他们的爱情。当娜达莎与阿廖沙遭遇一系列的感情危机的时候,他不遗余力从中斡旋,想尽一切办法希望他们的爱情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当尼古拉·谢尔盖伊奇因为自尊而诅咒娜达莎,对娜达莎表示忿恨的时候,也是他用了各种手段使得父女的关系最终和解,避免了与涅丽的母亲和外祖父同样的悲剧的发生。他用他的善良和广博无私的爱,让那些被侮辱和损害的人感受到了温暖,即便不是像太阳一般璀璨耀眼热烈赤诚,但至少,是安慰,和比安慰更贴心的东西。凡尼亚是一个好人,侮辱他的,似乎只有公爵,那个最大的坏蛋,而损害他的人,或许真的不在少数。可是他没有计较,他是最为宽宏大量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涅丽对他没有了戒心,并且爱上了这个男人。可是,涅丽还仅仅是一个孩子,爱情对于她是无可理解的,所以她挣扎,甚而有一些无措。只是可惜,凡尼亚一直倾尽全力关注着娜达莎而忽略了涅丽的感受,没有用心去觉察涅丽对他的情感,这也令他自己后来懊恼不已。亲爱的涅丽,可怜的涅丽,经历了怎样的挣扎和痛苦,在怎样的矛盾与无助中,走完了自己最后的那段生命?我们从作品中只看到了一点点,而且是非常侧面的描述,但是我想,涅丽对凡尼亚的爱情,或许有一句话描述起来很合适,虽然这句话已经有些俗滥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说到娜达莎和阿廖沙的爱情,总觉得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剧的结局。爱情可以冲昏头脑,他们的爱情之所以以悲剧收尾,并不是因为娜达莎抛弃了热爱她的父母而选择了私奔,而是因为这场爱情从一开始就不是平等的。阿廖沙是一个心智不成熟的人,他还不是一个能担得起责任的男人,而只是一个孩子。他确实有他的可爱之处,也许世界上真的找不出像他一样纯洁和没有心机的人了,但是,他是没有担当的,在现实面前,他的理想和他的心灵同样的不堪一击。娜达莎了解这一点,可是她很长一段时间都心存着幻想,直到最后才不得不承认,幻想终究是要破灭的。娜达莎无私地奉献过,阿廖沙热烈地爱过,可是,这改变不了结局。公爵在他们的爱情里扮演了一个破坏者的身份,为了钱,他拆散了这一对相爱的恋人。可是事实上,公爵的作用,可能只是加速了事情的发展,因为阿廖沙的性格已经决定了他与娜达莎之间难以建立稳固的关系——除非,他能成熟起来。当爱成为往事,娜达莎孑然一身。她选择了离开父母,而阿廖沙也弃她而去,除了凡尼亚,再没有人关心她。她无数次被公爵侮辱,被公爵伤害,如今又被她赖以生活的爱情伤害,而她亲爱的父亲,尼古拉·谢尔盖伊奇老人因为她与他的仇人的儿子的私奔自尊心受到了莫大的伤害,一直不肯原谅她。她似乎众叛亲离了。靠了涅丽的现身说法,终于打动了尼古拉·谢尔盖伊奇老人,娜达莎回了家。和解达成了,涅丽也在老人家里得到了万千宠爱。当故事进行到这里的时候,我感动到痛哭。或许是年龄渐渐大了,真的特别希望看到大团圆的结局。当所有的伤害都被宽恕,当爱化解掉所有的仇恨和埋怨,整个世界看起来都是光辉的,浮云散去,天空澄明。这不是结局。结局如前面提到的,是涅丽的去世。而后,一切归于平静安详,也许,凡尼亚和娜达莎有机会在一起。我希望这是真正的结局。故事的基调是灰色的,有时候甚至是阴暗潮湿的。那些人,在故事里演绎着他们的悲喜。我并不认为陀氏在讲一个悲凉的故事。他所要述说的,在我看来是一个关于爱和宽恕的故事。留在我心里的,也是爱和宽恕,我相信,真正的爱能够超越狭隘的自尊心和挫折感,宽恕,其实也是对于自己的救赎。

最终的道路

记得我第一次看这本小说,应该是在我十二岁的时候,初一或者初二吧。那时候的我看这样的书并不能完全明白。看到俄罗斯人那些长得过分的名字忍不住皱眉。看完之后除了对故事情节的大概了解,就是一个模糊的印象:俄罗斯人的感情都好激烈啊……不是在大喊大叫,就是在大哭大闹,各种晕倒流泪歇斯底里-。-哦还有就是,我忘了很多却一直记得书中那个小女孩,涅丽。也许当时书里写到她爱上了凡尼亚让我深受震动了一下:哇,一个不到十四岁的小女孩居然也可以爱人的啊!嗯嗯,现在看起来她真的是一个生得又美个性又强的小loli啊~在第二个本命年的年龄再看这本书,自然会看得更明白一点。比起小时候的囫囵吞枣,能够尝到更多一点的滋味。俄罗斯作家的书我看得不多(画外音:我有什么看得多的吗?),也完全没有底气去评论,陀斯妥耶夫斯基最称道于世的大约是他出色的心理活动描写?不甚了了。只能随便说说。这本书里动辄长达两三页的独白或者心理描写让我很是沉迷。我常常反复地看上三四遍,然后感叹于居然有这么伟大的作者,能够写出这么细致入微的内心世界。我依然不能喜欢,或者不能习惯,书中人物那些激烈的个性疯狂的行为暴躁的情绪,但我却不能不感染到书中所弥漫的无尽的悲怆、无边的苦痛、无助的愤怒与无底的绝望,以及隐藏在作者绵延笔触之后宁静的注视和巨大的悲悯。看书的时候我总是会想,陀斯妥耶夫斯基会是怎么样一个人呢?他一定始终怀有高贵的自持与坚韧的信仰,但同时又迷途于人性的黑暗与人世的无奈。在这本书里没有峰回路转的情节,更没有皆大欢喜的结局,从头到尾都只能看到善良的被欺压、纯洁的被侮辱、尊严的被践踏,暴者愈暴而无所制约,弱者愈弱而无可反抗。甚至于在现世的所谓报应完全不可实现之上,终极意义的审判也虚无缥缈得可笑,那些高尚的宽恕与无私的救赎只发生在同样闪光而受尽欺凌的心灵之间,真正的恶魔却像撒旦一样永远发出狂妄的大笑。高贵的人在受侮辱受伤害时总是用蔑视与坚守向对方还击,但侮辱与伤害者却越发不屑和嘲笑于这样的姿态;道德审判只对道德观念存在的人有所作用,对没有的人来说实在无力到卑微的程度。于是在这次看书时,我唯一匆匆掠过的一段是公爵在酒醉后对凡尼亚的自白。我不忍心去看那样毫不遮掩对恶的狂妄与自得,那是如铅一般沉重而阴郁、无从化解几乎令人窒息的黑暗与压抑。所以有人会说,陀斯妥耶夫斯基最终走向了宗教主义么?也许,有上帝也只有上帝在俯瞰人世间的一切。我不知道在他的心里这样的信仰有多牢固,或者也只是,唯有相信如此而已?也许再过十二年,我再把这本书拿出来看看么。那时候的我,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吧。p.s.这个版本的译者是李霁野老先生,记得小时候念的第一本唐诗绝句启蒙就是他选编注释的,印象颇深刻……小纪念一下。

精神上的露阴癖

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伤害与被侮辱的人们》。我想他就要成为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和毛姆一样。后者是机灵碎片的闪光,前者是深邃山洞里的火焰。有一段话,太陀思妥耶夫斯基了,太黑了,又有一点天蝎的欲。是说一个伪善的阴谋家,骗了所有人的信任,然后和主人公一起吃饭,醉酒以后故意跟他坦白自己的阴暗。他举了一个例子:“我对您讲一个笑话:在巴黎有一位官员,是个疯子,后来人们认定他确实疯了,便把他送进了疯人院。他在将疯未疯的时候,想出了一个消遣的办法:他在家里把自己脱得精光,一丝不挂,只剩脚下的一双鞋子,他披上一件长及足踝的宽大的披风,把它裹在身上,于是神色庄重地来到大街上。嗯,从一旁看上去,他和别人一样,正披着宽大的披风在悠闲地散步。但只要他在什么地方遇到一个单身的路人,而附近又毫无人迹,他就带着极其严肃的沉思的样子,默默地朝他走去,突然在他面前站住,掀开大衣,十分……坦然地裸露自己。这情形会持续一分钟,然后他又裹上披风,丝毫不动声色,默默地从惊得发呆的目击者身边走过去,高傲而从容,好像《哈姆雷特》里的幽灵。”看到这个疯子的人一定会做噩梦,而见到这个讲故事的人恐怕噩梦也不足以宣泄心中的恶心于万一。还好在我成长到目前为止似乎没和这种人交锋过,也得益于象牙塔的保护,可以任性点儿不去理会自己讨厌的人。但我相信,这种患有精神露阴癖的人是存在的,而且可能还是生活中的得益者。

穷人,被侮辱与被欺凌的

在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社会身份与地位划分所依靠的标准很明晰,即财产的有无多少。穷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除了忍受贫穷与疾病、死亡的威胁之外,还要承受来自上层阶级的残酷压迫。穷人,被侮辱与被欺凌的对象,肉身与精神上的双重压迫。在小说中,侮辱与欺凌往往被渲染到令人难以承受的地步,赤裸的残酷,令人发指的罪行,公然流行的阴谋,无处呼告的绝望,永恒沉默的上帝,遥遥无期的正义实现。。。。让小说笼上一层阴郁愁惨的沉重压抑,仿佛彼得堡令人窒息欲死的大雷雨前夕。我将长久地记得这一幕:在彼得堡肮脏衰破的拥挤街道上,一个老人突然倒下,然后,靠在一个陌生人的肩上死去;而几分钟前,在一家咖啡厅里,他的和他一样衰老的狗,爬卧在地上再也没站起来---老人只是弯下腰去,颤抖着将脸贴在狗脸上,一动不动好几分钟。银灰色的死。象两只灰色的老鼠。这样的场景,在今天并不少见---如果愿意将眼睛从文字构筑的幻境移向脚下的大地;如果愿意将耳朵朝向人间,将会听到不绝的惨痛的旷野呼告。 面对侮辱与欺凌,陀斯妥耶夫斯基开出的单子是坚韧的忍受以及高傲的蔑视---面对永恒的上帝,精神与道德上的崇高超越了世俗的贵贱等级区分,越发映衬出不义的卑污。然而,坚韧的忍受与高贵的蔑视,作为一种精神慰藉与精神力量,除非有着极为强大的意志力,否则很容易崩溃与屈服,因为贫困带来的屈辱以及强烈的不安全感,让人如处硫磺火焰万丈的地狱,半刻也难以忍受---所以,我们看到,《穷人》中的瓦尔瓦拉,不顾杰符什金赤贫而赤诚的爱的呼唤与挽留,还是急着逃离贫困的苦痛地狱,嫁给了曾侮辱欺凌过自己的富人(也许可以解释为她为了解除自身对杰符什金的负担而自我牺牲)。坚韧的忍受,还必须以同一阶层的、受苦受难的亲人与友朋的无私的同情与爱作为支撑---这总是令人感动:号叫着、哭喊着、泪水长流着,争相分承受难者身上的苦难,尽管自身也在受着苦难的煎熬。就象基督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踉跄着走过人行夹道,人群哭喊着要来分担基督的苦难的沉重。对苦难的施加者,对不义的作俑者,受难者高贵的心灵只是冷冷地注视着,高傲地蔑视着,他们不会以恶易恶,以暴易暴(譬如《被侮辱与被欺凌》中的涅莉)----在上帝面前,在最终的审判中,灵魂的高贵将得到最终的报偿。也就是说,正义被远远地推倒末世论的乌托邦许诺中,正义存在于最终的信仰的坚持中。那么,经验界的正义实现与否,就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当下最重要的,就是坚韧的忍受,苦难中相爱的拥抱,泪水中的相互抚慰,以及对罪恶的高傲的蔑视---基督教作为鸦片,确实可见一斑。如果,坚决要求一种复仇哲学,要求正义的当下立即实现,那么,革命,是否是正当的呢?2003年06月24日

遗憾

很少看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侮辱与损害的>和<罪与罚>是认真选择后看过的两本小说,自认这才堪称名著.小说中那些对人类肉体与精神痛苦震撼人心的描写绝不仅仅是出自艺术手法的高超,更是源于陀氏的悲天悯人.这里喜欢他的人好象不多,一点遗憾.

那可怕而又可怜的自尊心~

在那个年代,19世纪的俄国,也许自尊心是许多人所剩的最后一个所有物。这样的自尊心,人们疲惫的维护着,又无力而痛苦的让它被侮辱与损害着。但就是这可怕儿又可怜的自尊心,有时甚至能超过一切人类看为至宝的情感。1. (P.89) 当女儿离家出走后,倔强的老头为了自己的自尊心,强迫自己忍着难受,在外面做出一副对此不屑的样子:”我再说一遍,这是胡闹,我不愿意看见这些事!大家都以为我的感情这样下流脆弱,把我当傻瓜,当作最下流的流氓,这使我气愤极了。。他们以为我会悲伤的发疯。。胡说!我已经扔开,已经忘记我从前的感情了!我一点都不再去回忆它了!是的!是的!是的!就是这样!。。“2.(P.188) 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小孤女从恶人布勃诺娃那救出,但小姑女却因为自己想独立自主、被人“看得起”的自尊心,语出惊人“”(我要)到她那里,到布勃诺娃那里。她总是说我欠她许多钱,说她花钱埋葬了妈妈。我不愿她说妈妈坏话。我要在她那里做工,还她债。。那时我就自己离开她。现在我仍旧回到她那里去。“3.(P.210) 用最后的自尊心,孱弱的孤女无声的抗拒着:”(我要给乡下人当仆人)。我受得了。他们骂我,我就故意不吭声。他们打我,我就是不说话。让他们打,我说什么也不哭。我不哭,把他们都气死。“4.(P.358) 孤女宁可要饭,也不愿意被人关心,甚至从讨饭中寻找了奇特的自尊心:”我妈妈也在街上讨过饭,她快死的时候亲口对我说,宁可受穷在街上讨饭,也不要。。讨饭并不丢人。我向所有的人讨饭,而不向一个人讨饭,所有的人和一个人是不一样的。向一个人讨饭是丢人的,但是向所有的人讨饭并不丢人。“5.(P.410、411) 自尊心极强的孤女,遇见了她的外祖父。她的外祖父因为自己女儿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名声”,而排斥他们母女,但再怎么排斥、忍耐,怎能断绝血缘的聚合?:”突然(孤女的外祖父)用手杖敲敲楼梯,跑过去开了门,过了一会儿拿出一把铜钱来,都是五戈比的,扔在楼梯上给我。‘给你,拿去吧!’他叫道。‘我的钱都在这里了,拿去,告诉你妈妈,我咒诅她。’接着把门砰的一声关上。钱滚下楼梯。我在黑暗中摸索着。外祖父大概想到,他把钱扔在楼梯上,我在黑暗中很难找到,便开了门,拿出一支蜡烛。。“”我到一家铺子里,把卢比换成铜钱,用纸把三十戈比包起来,留下来给妈妈,七十戈比我没有用纸包,故意攢在手里,就到外祖父那里去。我到了那里,推开门,站在门口,把所有的钱扔进屋里,钱滚了一地板。‘诺,把你的钱拿去吧!’我对她说‘妈妈不要,因为你诅咒她。’我把门砰的一声关上,立刻跑掉了。“那可怕而又可怜的自尊心~


 被侮辱与损害的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